数值分析实验报告(插值法)
数值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综合实验,掌握数值分析中常用的插值方法、方程求根方法以及数值积分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数值计算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插值方法(1)拉格朗日插值法:利用已知数据点构造多项式,以逼近未知函数。
(2)牛顿插值法:在拉格朗日插值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基函数,提高逼近精度。
2. 方程求根方法(1)二分法:适用于函数在区间内有正负值的情况,通过不断缩小区间来逼近根。
(2)Newton法:利用函数的导数信息,通过迭代逼近根。
(3)不动点迭代法:将方程转化为不动点问题,通过迭代逼近根。
3. 数值积分方法(1)矩形法:将积分区间等分,近似计算函数值的和。
(2)梯形法:将积分区间分成若干等分,用梯形面积近似计算积分。
(3)辛普森法:在梯形法的基础上,将每个小区间再等分,提高逼近精度。
三、实验步骤1. 拉格朗日插值法(1)输入已知数据点,构造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
(2)计算插值多项式在未知点的函数值。
2. 牛顿插值法(1)输入已知数据点,构造牛顿插值多项式。
(2)计算插值多项式在未知点的函数值。
3. 方程求根方法(1)输入方程和初始值。
(2)选择求解方法(二分法、Newton法、不动点迭代法)。
(3)迭代计算,直到满足精度要求。
4. 数值积分方法(1)输入被积函数和积分区间。
(2)选择积分方法(矩形法、梯形法、辛普森法)。
(3)计算积分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插值方法(1)拉格朗日插值法:通过构造多项式,可以较好地逼近已知数据点。
(2)牛顿插值法:在拉格朗日插值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基函数,提高了逼近精度。
2. 方程求根方法(1)二分法:适用于函数在区间内有正负值的情况,计算简单,但收敛速度较慢。
(2)Newton法:利用函数的导数信息,收敛速度较快,但可能存在数值不稳定问题。
(3)不动点迭代法:将方程转化为不动点问题,收敛速度较快,但可能存在初始值选择不当的问题。
3. 数值积分方法(1)矩形法:计算简单,但精度较低。
插值法实验报告

插值法实验报告插值法实验报告一、引言插值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用于通过已知数据点的函数值来估计在其他位置的函数值。
它在科学计算、图像处理、工程设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插值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拉格朗日插值法和牛顿插值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2.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插值方法的精度和效率;3. 分析插值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1. 收集实验数据:在实验室内设置几个测量点,记录它们的坐标和对应的函数值;2. 使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计算其他位置的函数值:根据已知数据点,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计算其他位置的函数值;3. 使用牛顿插值法计算其他位置的函数值:根据已知数据点,利用牛顿插值公式计算其他位置的函数值;4. 比较不同插值方法的精度和效率:通过计算误差和运行时间,比较拉格朗日插值法和牛顿插值法的性能差异;5. 分析插值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实验结果,探讨插值法在实际问题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格朗日插值法的计算结果:根据已知数据点,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计算其他位置的函数值;2. 牛顿插值法的计算结果:根据已知数据点,利用牛顿插值公式计算其他位置的函数值;3. 误差分析:比较插值结果与真实函数值之间的误差,分析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4. 运行时间分析:比较不同插值方法的运行时间,分析其效率和适用场景。
五、实验结论1. 拉格朗日插值法和牛顿插值法都是常用的插值方法,它们在不同场景下有各自的优势;2. 插值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需要考虑数据的分布、函数的性质和计算效率等因素;3. 本实验结果表明,拉格朗日插值法和牛顿插值法在精度和效率上存在差异,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插值法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插值法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和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值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2. 掌握数值方法在求解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培养编程能力,提高对数值分析软件的使用熟练度。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拉格朗日插值法;2. 牛顿插值法;3.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4. 方程求根的数值方法;5.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
三、实验步骤1. 拉格朗日插值法(1)输入数据:给定一组数据点(x1, y1)、(x2, y2)、...、(xn, yn)。
(2)计算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L(x)。
(3)利用L(x)计算待求点x0的函数值y0。
2. 牛顿插值法(1)输入数据:给定一组数据点(x1, y1)、(x2, y2)、...、(xn, yn)。
(2)计算牛顿插值多项式N(x)。
(3)利用N(x)计算待求点x0的函数值y0。
3.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1)输入数据:给定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和常数向量b。
(2)采用高斯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Ax=b。
4. 方程求根的数值方法(1)输入数据:给定函数f(x)和初始值x0。
(2)采用二分法求解方程f(x)=0的根。
5.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1)输入数据:给定一组数据点(x1, y1)、(x2, y2)、...、(xn, yn)。
(2)建立线性最小二乘模型y=F(x)。
(3)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格朗日插值法与牛顿插值法的比较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牛顿插值法的精度高于拉格朗日插值法。
这是因为牛顿插值法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前一项的导数信息,从而提高了插值多项式的平滑性。
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高斯消元法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计算过程较为繁琐,但稳定性较好。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3. 方程求根的数值方法二分法在求解方程时,收敛速度较慢,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对于初始值的选择,应尽量接近真实根。
4.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在拟合曲线时,误差较小,适用于数据点较多的情况。
数值分析上机实验报告(插值)

数值分析第一次上机练习实验报告——Lagrange 插值与三次样条插值一、 问题的描述设()2119f x x =+, []1,1x ∈-,取15iix =-+,0,1,2,...,10i =.试求出10次Lagrange 插值多项式()10L x 和三次样条插值函数()S x (采用自然边界条件),并用图画出()f x ,()10L x ,()S x .二、 方法描述——Lagrange 插值与三次样条插值我们取15i ix =-+,0,1,2,...,10i =,通过在i x 点的函数值()2119i i f x x =+来对原函数进行插值,我们记插值函数为()g x ,要求它满足如下条件:()()21,0,1,2,...,1019i i i g x f x i x ===+ (1)我们在此处要分别通过Lagrange 插值(即多项式插值)与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对原函数()2119f x x=+进行插值,看两种方法的插值结果,并进行结果的比较。
10次的Lagrange 插值多项式为:()()10100i i i L x y l x ==∑ (2)其中:()21,0,1,2,...,1019i i iy f x i x ===+ 以及()()()()()()()()()011011......,0,1,2,...,10......i i n i i i i i i i n x x x x x x x x l x i x x x x x x x x -+-+----==----我们根据(2)进行程序的编写,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循环很容易实现函数的Lagrange 插值。
理论上我们根据区间[]1,1-上给出的节点做出的插值多项式()n L x 近似于()f x ,而多项式()n L x 的次数n 越高逼近()f x 的精度就越好。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对任意的插值节点,当n →+∞的时候()n L x 不一定收敛到()f x ;而是有时会在插值区间的两端点附近会出现严重的()n L x 偏离()f x 的现象,即所谓的Runge 现象。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实验2--插值法

1 / 21数值分析实验二:插值法1 多项式插值的震荡现象1.1 问题描述考虑一个固定的区间上用插值逼近一个函数。
显然拉格朗日插值中使用的节点越多,插值多项式的次数就越高。
我们自然关心插值多项式的次数增加时, 是否也更加靠近被逼近的函数。
龙格(Runge )给出一个例子是极著名并富有启发性的。
设区间[-1,1]上函数21()125f x x=+ (1)考虑区间[-1,1]的一个等距划分,分点为n i nix i ,,2,1,0,21 =+-= 则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201()()125nn ii iL x l x x ==+∑(2)其中的(),0,1,2,,i l x i n =是n 次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
实验要求:(1) 选择不断增大的分点数目n=2, 3 …. ,画出原函数f(x)及插值多项式函数()n L x 在[-1,1]上的图像,比较并分析实验结果。
(2) 选择其他的函数,例如定义在区间[-5,5]上的函数x x g xxx h arctan )(,1)(4=+=重复上述的实验看其结果如何。
(3) 区间[a,b]上切比雪夫点的定义为 (21)cos ,1,2,,1222(1)k b a b ak x k n n π⎛⎫+--=+=+ ⎪+⎝⎭(3)以121,,n x x x +为插值节点构造上述各函数的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比较其结果,试分析2 / 21原因。
1.2 算法设计使用Matlab 函数进行实验, 在理解了插值法的基础上,根据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编写Matlab 脚本,其中把拉格朗日插值部分单独编写为f_lagrange.m 函数,方便调用。
1.3 实验结果1.3.1 f(x)在[-1,1]上的拉格朗日插值函数依次取n=2、3、4、5、6、7、10、15、20,画出原函数和拉格朗日插值函数的图像,如图1所示。
Matlab 脚本文件为Experiment2_1_1fx.m 。
可以看出,当n 较小时,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的函数图像随着次数n 的增加而更加接近于f(x),即插值效果越来越好。
插值数值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插值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学习使用拉格朗日插值法、牛顿插值法等数值插值方法进行函数逼近。
3. 分析不同插值方法的优缺点,并比较其精度和效率。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值分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插值法是一种通过已知数据点来构造近似函数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和数据分析等领域。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插值法、牛顿插值法、样条插值法等。
1. 拉格朗日插值法拉格朗日插值法是一种基于多项式的插值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给定一组数据点,构造一个次数不超过n的多项式,使得该多项式在这些数据点上的函数值与已知数据点的函数值相等。
2. 牛顿插值法牛顿插值法是一种基于插值多项式的差商的插值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给定一组数据点,构造一个次数不超过n的多项式,使得该多项式在这些数据点上的函数值与已知数据点的函数值相等,并且满足一定的差商条件。
三、实验内容1. 拉格朗日插值法(1)给定一组数据点,如:$$\begin{align}x_0 &= 0, & y_0 &= 1, \\x_1 &= 1, & y_1 &= 4, \\x_2 &= 2, & y_2 &= 9, \\x_3 &= 3, & y_3 &= 16.\end{align}$$(2)根据拉格朗日插值公式,构造插值多项式:$$P(x) = \frac{(x-x_1)(x-x_2)(x-x_3)}{(x_0-x_1)(x_0-x_2)(x_0-x_3)}y_0 + \frac{(x-x_0)(x-x_2)(x-x_3)}{(x_1-x_0)(x_1-x_2)(x_1-x_3)}y_1 + \frac{(x-x_0)(x-x_1)(x-x_3)}{(x_2-x_0)(x_2-x_1)(x_2-x_3)}y_2 + \frac{(x-x_0)(x-x_1)(x-x_2)}{(x_3-x_0)(x_3-x_1)(x_3-x_2)}y_3.$$(3)计算插值多项式在不同点的函数值,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数值分析插值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插值实验报告引言插值是数值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已知点的函数值来推测未知点的函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有限的数据点来估计连续函数的值,这时插值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插值方法来推测未知数据点的函数值,并对比不同插值方法的精度和效果。
实验目的1.了解插值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常见的插值方法,如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等;3.对比不同插值方法的精度和效果,分析其优缺点。
实验步骤1.数据采集:选取一组已知数据点,作为插值的基础。
这些数据点可以是从实际场景中测量得到的,也可以是人为设定的。
2.插值方法选择:根据实验要求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合的插值方法。
常见的插值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分段线性插值等。
3.插值计算:根据选定的插值方法,利用已知数据点进行计算,并得到插值结果。
4.结果分析:比较插值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差异,并评估插值方法的精度和效果。
可以使用误差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
5.优化调整:根据实验结果和需求,对插值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插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插值方法的结果,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误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拉格朗日插值方法具有较高的插值精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地模拟实际数据。
2.牛顿插值方法相对于拉格朗日插值方法而言,对于大量数据点的计算速度更快,但在少量数据点的情况下,两者的精度差异较小。
3.分段线性插值方法适用于数据点较为离散的情况,能够提供较为平滑的插值结果。
4.插值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特点进行,没有一种插值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况。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插值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常见的插值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插值方法在数值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地推测未知点的函数值。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数据的特点、插值方法的适用性以及计算效率等因素。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p
得到m=(00)T
即M0=0 ;M1=;M2=;M3=;M4=0
则根据三次样条函数定义,可得:
S(x)=
接着,在Command Window里输入画图的程序代码,
下面是画牛顿插值以及三次样条插值图形的程序:
x=[ ];
y=[ ];
plot(x,y)
hold on
for i=1:1:5
y(i)= *(x(i)*(x(i)*(x(i)*(x(i)*(x(i)*(x(i)*(x(i)
Pn=f(x0)+f[x0,x1](x-x0)+ f[x0,x1,x2](x-x0) (x-x1)+···+ f[x0,x1,···xn](x-x0) ···(x-xn-1)
我们要知道牛顿插值多项式的系数,即均差表中得部分均差。
在MATLAB的Editor中输入程序代码,计算牛顿插值中多项式系数的程序如下:
【实验原理】
《数值分析》第二章“插值法”的相关内容,包括:牛顿多项式插值,三次样条插值,拉格朗日插值的相应算法和相关性质。
【实验环境】(使用的软硬件)
软件:
MATLAB 2012a
硬件:
电脑型号:联想 Lenovo 昭阳E46A笔记本电脑
操作系统:Windows 8 专业版
处理器:Intel(R)Core(TM)i3 CPU M 350 @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将书上关于三种插值方法的内容转化成程序语言,用MATLAB实现;第二步,分别用牛顿多项式插值,三次样条插值,拉格朗日插值求解不同的问题。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实验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分析问题,根据分析设计MATLAB程序,利用程序算出问题答案,分析所得答案结果,再得出最后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0—2010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1)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计算时,输入及运行结果如下:
拉格朗日插值法
牛顿插值法
(2)利用二次插值计算时,输入及运行结果如下:
拉格朗日插值法
牛顿插值法
(3)用艾尔米特插值法计算时,f(x)的插值多项式
H
(x)=(1+4*x)*(x-0.5)*(x-0.5)*(x-2)*(x-2)+(3.90807-6.03838*x)*(x-2)*(x-2)*x*x+ 5
(2.34573-4.16674*x)*x*x*(x-0.5)*(x-0.5)
(4)各插值算法的精度差异比较
经过比较,拉格朗日插值法要比牛顿插值法算法的计算量多一些,拉格朗日插值法后一次计算时用到了前一次计算的结果,提高了运算的效率,但拉格朗日插值法在构造艾尔米特插值法时很方便,将坐标点和对应的导数结合起来的精度比线性插值的精度又要高一些。
但从实验数据来看,在坐标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已知的点越多精度也就相对较高。
对于实验要求的第二组数据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或者牛顿插值法)实验结果如下:
一下分别是二阶、三阶、四阶、五阶插值得到的结果
以上只是实验结果的一部分,改变插值的位置时,得到的实验结果精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由以上结果分析可知,插值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反而会让结果更加偏离真实结果,这充分说明了高次插值存在“病态性质”,在已知点很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段低次插值,将拉格朗日插值法和牛顿插值法运用到分段低次插值法当中,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胡更加精确。
对于分段低次插值本实验没有给出实验结果,但从实践上来看,分段低次插值的精度要比线性插值精度高,但当插值阶数比较少的时候没有必要采用分段低次插值。
二、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各种插值法都有自己的利与弊,拉格朗日插值法运算过程相对复杂,但当和导数结合起来,组成抛物插值的时候,精度就可以提高很多。
牛顿插值法、拉格朗日插值法等线性插值法只能适合在已知点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当已知的坐标点很多时候应该将区间分成小段进行分段线性插值或者分段抛物插值。
采用组合的思想是数值分析常用的思想和技巧之一,单个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将多个方法按照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就能改进实验方法,我们应该触类旁通,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使用这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