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最后,我对课堂评价和反馈给予了重视,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还有待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新词的掌握、句式结构的运用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那一定会很好》,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种子的变化过程,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力量。同时,通过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学生能够学会珍惜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课文内容,理解种子的变化过程;体会故事中的寓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故事情节,感受生命的奇迹和力量。
10.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和资源。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质的在线课程,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11.教学软件辅助法:利用教学软件,如智能教育平台、教学游戏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教育平台进行在线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教师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教案教材内容: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那一定会很好》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敢面对困难。

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理解、朗读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学生能正确回答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图片、笔记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以问题引入:你们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怎么解决的?通过展示幻灯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困难和挫折进行思考和讨论。

Step 2 故事背景介绍1.呈现故事背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猜测故事主题。

2.导读故事标题和目录,帮助学生预测故事大概内容。

Step 3 阅读理解1.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学生跟读,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

2.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讲了什么?(2)小猪因为什么事情而做梦?(3)小猪在梦中遇到了谁?他们和小猪说了什么?(4)小猪为什么醒来后感到很开心?Step 4 词汇学习1.将教材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呈现在幻灯片或黑板上,解释词义并帮助学生朗读。

2.带领学生进行拓展词义和造句。

Step 5 寓意解析1.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2.提问:故事中小猪是怎么解决困难的?他有没有放弃?他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倡导积极向上、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

Step 6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并相互鼓励、表扬。

2.总结学生的分享,让学生总结出积极应对困难的经验和方法。

Step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复习关键知识点,并展示学生的成果和收获。

Step 8 课后作业1.课后阅读教材第9课,复习故事内容。

2.写一篇作文,描述你的一个困难和你是怎么克服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核、发、椭”等10个生字,会写“核、桃、发、现”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事物变化的过程,懂得珍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培养珍惜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事物变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意义。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发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东西变化的过程呢?比如一颗种子发芽,一棵树长大等等。

2.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3.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有什么好处?2.讨论课文中的事物变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珍惜的意义。

四、写字练习1.认识生字:核、桃、发、现、椭、核、桃、发、现、椭2.写字指导: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的比喻和事物变化过程。

2.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二、深入学习课文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3.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讨论课文中的事物变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珍惜的意义。

2.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珍惜资源。

四、写字练习1.复习生字:核、桃、发、现、椭、核、桃、发、现、椭2.写字指导: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2.拓展活动:让学生以“珍惜”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粒种子从一粒小小的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再到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种子不断变换形态,每一次变化它都怀揣着新的期待,觉得“那一定会很好”,展现了它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从文本结构来看,故事以时间为线索,按照种子的不同形态变化依次展开,情节简单却富有想象力。

语言简洁明快,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展现种子在不同阶段的想法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种子的内心世界。

这种通过角色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展的方式,为学生学习如何在写作中表达人物情感和想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教材编排上,该篇课文位于三年级上册,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时期,这篇童话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他们感受生命的奇妙变化,同时引导学生从种子的经历中体会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年级上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简单的故事情节,但对于像《那一定会很好》这样通过心理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文本,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他们对童话故事充满兴趣,喜欢故事中的奇幻元素,但在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深层寓意以及模仿文本进行简单写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例如,学生可能较难准确把握种子在每次变化时那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自己创作时也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心理描写来丰富故事情节。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缩、努、茎”等10个生字,会写“粒、籽、破”等13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能清晰地复述种子的不同形态变化过程,包括从种子到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转变。

学习文中运用心理描写展现角色想法和感受的方法,能够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简单模仿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圈点批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统编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该单元围绕“童话世界”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通过学习,带领学生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让学生爱上童话,爱上阅读并学会编写童话。

二、教学目标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明白奉献就是快乐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1.通过默读课文,明白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2.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难点阅读并感悟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聊心愿,导入新课。

1.出示月亮图片,谈话:看图猜一猜老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2.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飞上月球,像嫦娥一样,在月亮上散散步,到桂树底下乘乘凉,说不定还能和嫦娥聊聊天呢!那一定会很好。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呢?用上“________,那一定会很好”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的心愿。

3.揭示课题: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它也有着自己美好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

【设计意图】猜心愿激发兴趣,聊心愿导入课题,这样轻松愉快的谈话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进去良好的学习状态。

同时,通过“心愿”的畅想,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向往——“那一定会很好”。

(二)学习生字、生词。

出示课件2:含会认字的词语缩进努力花茎锯子斧子推车吱嘎拆开1.教师带读。

2.指名让学生带读。

3.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9《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9《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9《那一定会很好》(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的含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生字、生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3. 故事内容的复述。

4. 从故事中提炼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5. 理解并感悟“那一定会很好”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生词的学习和掌握,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故事内容的复述。

2.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提炼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理解并感悟“那一定会很好”的含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图片,生字卡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生字、生词的学习:通过PPT展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跟读,讲解字词的意思。

3.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故事内容的复述:学生分组进行,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复述。

5. 信息提炼和推理判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6. 理解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那一定会很好”的含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课题:那一定会很好2. 生字、生词:展示在黑板上,重点突出。

3. 课文内容:简笔画或关键词展示故事情节。

4. 重点和难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标注。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生词。

2. 复述故事内容。

3. 写一篇关于“那一定会很好”的感悟。

课后反思1.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思,找出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预习、课堂学习、讨论和练习等环节,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活动,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美好未来充满期待,激发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学生通过了解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培养了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课文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阅读作业:布置学生阅读《梦想的力量》一文,并撰写读后感,分享对梦想力量的理解和感悟。
-视频作业:观看《我们的未来》视频,并撰写观后感,描述对未来世界的展望和想法。
-创作作业:鼓励学生创作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故事,可以是诗歌、散文或小故事,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2.作业反馈: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梦想的力量》,了解梦想对人们成长的重要影响。
-观看《我们的未来》视频,思考未来世界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过程中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和观看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相互启发和借鉴。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文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课文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9课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9课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那一定会很好》教学反思《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

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教学效果: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让学生有独特的体验。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将他们带入阅读活动时,他们的心智活动也是各不相同,在课堂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无法预设,全凭学生的自然生成。

这时老师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体验,并引导好他们用这些体验去理解体会文本和中心。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的童话故事,课文写了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板,这一段变化历程,学生读起来生动有趣。

并且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谈话导入,质疑激趣,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由朗读文本,有所感悟。

然后分小组学习,在小组讨论中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释放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很快地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学能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我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

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车装着东西跑来跑去的快乐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却还给人们提供方便,感受它们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心情。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读童话中受到启示,这也就达到了童话教学的目标。

三.不足之处:学生在评价种子的表演时很精彩,不但从动作中体现心理,还从神态上进行了评价,如果此时再让另外一个学生演种子,其余学生朗读,相信种子那种为了实现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学生对读演结合的学习方法也会掌握得更熟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

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使用的叙事手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

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六、课堂练习
ppt出示练习题。

【板书设计】
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被泥土包裹
钻出地面
长成大树
手推车
椅子木地板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形近字组词。

宿()怒()经()支()拆()缩()努()茎()吱()折()2.加上合适的标点。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3.仿写句子。

种子一边
..努力生长。

..想一边
参考答案
1.宿舍发怒已经一支拆开
缩小努力茎叶吱吱折断
2.,。

“。

”,“,,。


3.我坐在游船上,一边听着动听的乐曲,一边欣赏着两岸美丽的风景。

【板书设计】
9 那一定会很好
能做一棵会跑的树——手推车
能停下来,坐着休息——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来——木地板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去有所发现,从而抒发对大树的喜爱。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

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奉献的名言
1.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
2.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爱因斯坦
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4.在政治中我们需要能有所奉献的人,而不是想有所收获的人。

——(美国)巴鲁克
5.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去饲别人。

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迅
6.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

——蒙森
7.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

——罗斯金
【其他资料】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撅头高。

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了爸爸,跟着妈妈回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

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

信里说:“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课后作业
一、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种zhǒnɡ()zhònɡ()难nán ()nàn ()
长zhǎnɡ()chánɡ()调diào()tiáo()
觉jué()jiào ()背bēi ()bèi ()二、照样子写一写。

细细的(茎)
高大的()调皮的()小小的()年轻的()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难受()高大()调皮()
费力()细心()满意()
四、课文整体梳理。

《那一定会很好》介绍了一粒种子经过了、、
、的一段历程。

五、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种子或大树说吧。

请大家互相说一说,把你心里的话说出来。

参考答案
一、种子种花困难灾难长大延长音调调节觉得睡觉背着后背
二、树儿子阳台农夫
三、舒服矮小文静
轻松粗心失望
四、一棵大树一辆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五、(1)要学习种子的精神,不断进步,不停奉献。

(2)学习大树精神,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