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综合题训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综合题训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综合题训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章生命的世界综合题训练

1.呼伦贝尔草原广袤辽阔,夏季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牛羊成群。

(l)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

(2)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一片草原用网罩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_____。

(3)如果由于过度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该草原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总是相伴随而发生的,没有单纯的物质循环,也没有单纯的能量流动,这是因为能量总是以_____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

2.根据“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为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条件,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

(2)实验结束后,你如何处理鼠妇?_____。

3.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

(2)该实验是否没计了对照实验?_____,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_____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4)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_____。避免误差和偶然性。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_____改为_____,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4.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词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_____的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__越不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___(填序号,多选)。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③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④9℃是白蚁生存的最适温度

5.某校生物实验小组在探宄“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的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装置与B装置形成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6.海阳市的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每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

(1)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招虎山的纸杯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释放O2、固定C02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物对_____起重要作用。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同学们调查发现,大山食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请写山雀的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大山雀哺食昆虫时,食物中的_______同时沿着食物链流动。

(4)招虎山常年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利于淡竹和毛竹成片成林地生长。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在地下横生,节上的芽雨后钻出地面长成新竹,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_________________。

(5)“招虎”已成传说,目前招虎山已成为动植物种类繁多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

保护区是____________最为有效的措施。

7.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毅豪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原则。(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____。

8.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资料一:“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是2019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为包括减緩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资料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也多达90余种。除了常见的云南松、华山松等外,还有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

资料三:云南省委、省政府紧扣“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守住了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筑牢了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2020年全球瞩目的《生物

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和当好东道主做准备。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_____(答出1点即可)。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_____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

(3)“守住云南的青山绿水”,最重要的是保护_______(填“生物种类”“基因”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请你给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

9.益阳市森林公安机关调查全市森林资源时,发现安化六步溪原始次森林有被白蚁侵噬的现象,如图(一)。图(二)为白蚁个体,白蚁的头部有特殊的口器,能啃食木材,它的消化道内有木纤维酶,能消化摄入的木纤维。但是光靠白蚁本身并不能完全消化纤维素,白蚁肠道内有数量很多的单细胞生物如鞭毛虫以及细菌等,只有依靠这些微生物,才能使纤维素完全消化转变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白蚁对木质的建筑具有极大危害,长期以来,白蚁被当做有害物种遭到人类灭杀。但在森林里,白蚁也有有益的一面,它既能啃食枯死的树干,又能为其他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鸡喜食白蚁,依山而居的人们通过散养鸡群,有效阻止白蚁侵入人们的住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白蚁啃食枯死的树干,加快其腐烂,同时又能为其他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这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___。

(2)根据上述材料描述,材料中没有体现的是下列哪个观点________。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共同进化

(3)如果用难以分解的有机农药捕杀白蚁,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流动不断_____,最终危害人类自身。人们用鸡来防止白蚁侵入人类居所,这种害虫防治方式称为_________。(4)白蚁与其肠道内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10.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_____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的环境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_____中。

11.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鼠妇很快就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学兴趣小组想

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应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若将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静置一分钟后,每分

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5次。结果如下: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对上述实验数据求出________值。

(3)若某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应该________(请填写正确选项的对应字母)

A.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B.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C.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D.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次重复实验确认结果

(4)如果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资料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首辛弃疾的《西江月》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景色.

(资料二)岳阳市总面积约15019平方公里,水面积451.68万亩,水田391.7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36.4%,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资料三)岳阳市拥有洞庭湖60%的水域面积,鱼类资源丰富.每年在3月初开始有约110天左右的禁渔期.每年向湖区投放大量人工培育的多种鱼苗.

(1)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蛙声一片”与水稻丰收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据调查,我市农田中蛙的种类和数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有________.(请写出2点)

(2)资料二体现了岳阳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________的多样性.

(3)在年捕捞量保持稳定且略有增长的同时,近年来鱼类资源检测显示,洞庭湖经济鱼类

的比例从2012年起逐年上升,请从资料三中归纳原因________.

(4)为实现“一极三宜”中宜居这一目标,你作为岳阳市的一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你准备怎么做?________(请写出2点).

13.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十万大山分布于钦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为广西最南的山脉。位于十万大山腹地贵台镇境内的八寨沟景区,具有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植被,树木葱笼,动植物种类丰富。动物有猴子、野猪、青蛙、蛇、麻雀及其他鸟类、各种各样的昆虫等。景区内小溪水流潺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八寨沟这一块躲在深闺的处女地虽然年接待游客越来越多,但至今仍是广西东南部森林植被保护和恢复得较好的地区。

(1)八寨沟景区内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2)从生物的种间关系分析,景区内麻雀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的猴子、野猪等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

(4)请根据材料写出一条至少含有3个环节的食物链:_______,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______。

(5)八寨沟景区的森林植被保护和恢复得较好,说明该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请你从材料中找出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语句并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14.如果你翻动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会看到一些身体被甲壳、有体节,长椭圆形、

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很快就爬走了,这就是鼠妇,又叫西瓜虫(如图)。

(1)从生存环境看,鼠妇属于___________的动物;从形态特征上看,鼠妇属于

_________ 类动物;

(2)从分类学上看,西瓜虫是鼠妇的___________,Porcellio sp. 是鼠妇的___________;(3)鼠妇是昆虫吗?___________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在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的猪、狗、鼠等,渡渡鸟灭绝了。渡渡鸟灭绝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瓦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瓦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了,果实中的种子得以正常萌发。

(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人类的活动破坏了________的多样性。

(2)渡渡鸟消失了,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________

的多样性。

(3)渡渡鸟灭绝后,卡尔瓦利亚树不能正常发芽,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环境,导致了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16.分析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1)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________关系,动物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3)蚯蚓生活在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这说明了生物________.

(4)“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的________特征;“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这反应了生物的________特征.

参考答案

1.温度和水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平衡会受到破坏生物影响环境有机物

2.光照放回适合鼠妇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3.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是光光光影响鼠妇的分布重复实验,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玻璃板纸板

4.温度单一变量低①②

5.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或光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光照对照

6.温度维持碳一氧平衡生物影响环境赤松~松毛虫~大山雀~蛇~苍鹰(或赤松~松毛虫二大山雀,苍鹰)物质和能量无性生殖保护生物多样性

7.光单一变量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鼠妇适合生活在阴喑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

8.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植树造林

9.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积累(或增加、增多、上升)生物防治共生

10.光平均阴暗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11.乙光平均 D 水分

12.青蛙捕食水稻的害虫,使水稻增产环境的污染、捕杀生态系统每年在3月初开始有约110天左右的禁渔期.每年向湖区投放大量人工培育的多种鱼苗大力植树造林、使用电子贺卡

13.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等任意两项竞争消费者植物→昆虫→鸟(或植物→昆虫→青蛙→蛇)逐级递减原生态的森林植被,树木葱笼,动植物种类丰富14.土壤里甲壳(节肢)俗名学名不是因为鼠妇不具有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等

15.(1)物种(2)基因(3)物种基因

16.(1)竞争;吃;被吃

(2)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生活需要营养;应激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完整版】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型新授课序号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法交流活动法、谈话法、归纳法教具图片、挂图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 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 物,22%植物和真菌,5%单细 胞生物 (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 的。 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 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 成了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七年级上) 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能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也有种间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寄生、共生。 3、科学探究 ①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陈述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如何)、表达交流 ②设置实验时应注意1设置对照实验2、设置单一变量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4、编号 (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发生矛盾时,应再次“检查实验方案”或“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修改实验数据。 (2)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 ....”.,二是一般只 设一个 ..”.因素。 ..“.变量 (3)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4)变量:简单地说,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那个因素,就叫做变量。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其“温度”就是变量。 (5)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 (6)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土壤“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而土壤“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物像的大小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物像在视野的位置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一致(抄答案)。 5、视野中的污点判断:在视野出现污点的可能性是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若反光镜上有污点,只能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在视野中出现。对于这类型的题目须用排出法,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6、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大小有反比的关系。但要注意计算时长度和面积不一样。)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3、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1、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七年级上) 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能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也有种间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寄生、共生。 3、科学探究①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陈述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如何)、表达交流②设置实验时应注意1设置对照实验 2、设置单一变量 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 4、编号(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发生矛盾时,应再次“检查实验方案”或“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修改实验数据。(2)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二是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3)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

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4)变量:简单地说,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那个因素,就叫做变量。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其“温度”就是变量。(5)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6)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土壤“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而土壤“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物像的大小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物像在视野的位置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一致(抄答案)。 5、视野中的污点判断:在视野出现污点的可能性是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若反光镜上有污点,只能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在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初中一年级/最新信息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导语】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攻克、落实。本篇文章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供大家借鉴。 【篇一】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

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5、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 d格式,下载 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第一章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育教学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目的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写 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突 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动和 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让学生 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以要示教 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 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 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 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 昆虫的种类为什么这样多? 昆虫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繁殖能力强 (2)体型小 (3)食量小、食物杂 (4)有很强的选择适宜生活环境的迁移能力(5)有很强的适应性 (6)多变的生存行为 学生对分组很感兴趣,但举例说明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生物分类,在举例时经常有混淆,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混为一类。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是新课程,没有合适的挂图,使本节课的内容显得有些空洞。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二)课时 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 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 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 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 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 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 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 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2019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家族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植物开花结果,病菌、病毒是生物,因为它们可以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运动后出汗。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生物因素: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 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 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 胡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第二章探索生命 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林奈――“分类学之父”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源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第三章细胞 1、除病毒以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 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眼虫 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生物。 3、显微镜的使用 结构:光学部分:目镜、物镜、遮光器、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之分)、 机械部分:镜筒、镜臂、镜柱、镜座 操作步骤: ①取镜安放 ②对光:目镜、物镜、反光镜要在同一直线上。用 左眼观察 ③放置玻片标本 ④观察: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降镜 筒---升镜筒---细调) ⑤收放: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将镜头降至 最低处,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北师大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七年级上) 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能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也有种间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寄生、共生。 3、科学探究 ①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陈述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如何)、表达交流 ②设置实验时应注意1设置对照实验2、设置单一变量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4、编号 (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发生矛盾时,应再次“检查实验方案”或“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修改实验数据。 (2)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 ....”.,二是一般只设一. 个.“.变量 ..”.因素。 (3)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4)变量:简单地说,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那个因素,就叫做变量。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其“温度”就是变量。 (5)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 (6)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土壤“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而土壤“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物像的大小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物像在视野的位置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一致(抄答案)。 5、视野中的污点判断:在视野出现污点的可能性是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若反光镜上有污点,只能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在视野中出现。对于这类型的题目须用排出法,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6、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大小有反比的关系。但要注意计算时长度和面积不一样。)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3、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1、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细胞壁,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详细版).

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生物——自然界中凡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 我们不能缺少生物科学知识:①个人生活的需要;②国家建设的需要;③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环境称之为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下层生物圈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二、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三、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2)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等。 (4)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植物光合作用。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影响。如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也可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蚊暮蝇、夜蛾昼蝶等);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受温度、风力等条件的影响,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形态差别很大(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沙漠中含水量少导致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等。 3.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1)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种内互助如雄企鹅相互靠在一起孵卵、蚂蚁共同搬运食物;一群母狮一起捕食。 ②种内斗争如繁殖季节,雄性梅花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几只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发生争斗等。 (2)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互利共生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彼此分开,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生存,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到利共生。如海葵与蟹之间的关系;人大肠内的某些细菌与人的关系;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之间的关系、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②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捕食。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如牛吃草、斑马吃草、狮子捕食羚牛和斑马等。 ③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为了生存,相互之间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而发生的斗争叫竞争。如草原上的狐和鹰都以野兔为食,它们形成竞争关系;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④寄生关系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和(或以)另一种生物争夺(或作为)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寄生。如蛔虫、虱子、跳蚤等与人形成寄生关系。其中蛔虫、虱子、跳蚤叫寄生虫(或寄主),人叫宿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夹竹桃) 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注:人类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我们可以改变环境,也能破坏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我们必须清醒在认识到:无休止在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灭亡! 第二章探索生命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比较法、实验法?? 第一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 从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开始; (1)林奈(瑞典、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 (2)达尔文(英国)与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3)哈维(英国)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65393

课题 第一章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 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 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 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 七 年级(上册) 生物 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中。(每小题 1分,共50分) ①草 ②家鸽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A .①②⑤⑦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②⑤⑥⑦ 2、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散发清香的“神农香菊”。若把它移栽 到别处,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3、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 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 .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 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 .目镜10 ×、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40× C .目镜5×、物镜10× D .目镜12.5×、物镜40× 5、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B.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6、使用显微镜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A.目镜 B.物镜 C.镜筒 D.玻片标本 7、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换目镜和移动装片,都未将视野内的污点 移走,则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 B.玻片标本 C.物镜 D.反光镜 8、人体细胞与小麦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人体细胞 A.体积比较大 B.细胞核比较小 C.没有细胞壁 D.细胞质比较浓 9、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10、在制作糖拌黄瓜时,加入食糖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 的液汁增多了,这些液汁主要来自于类似于右 图细胞中的哪一部分? A.① B.② C.③ D.④ 11、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12、 A. 生长现象 B. 应激性 C. 繁殖 D. 呼吸 12、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A. 灰色 B. 绿色 C.黄色 D.褐色 13、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 1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A.鱼儿离不开水B.蚯蚓能疏松土壤 C.候鸟迁徙D.骆驼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 15、用盐腌菜,菜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失水,菜软缩 B.细胞失水,菜硬挺 C.细胞吸水,菜软缩 D.细胞吸水,菜硬挺 16、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 A.达尔文 B.哈维 C.林奈 D.拉马克 17、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 1、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一个细胞。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绝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4、动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图教材P59) 5、植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图教材P60) 6、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7、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8、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9、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注:标*的内容是重点内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第1节光合作用 *1、叶片的结构(丛书P24) *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教材P71-72) 实验步骤:1)植物黑暗处理2)叶片部分遮光3)光照4)酒精脱色5)清水漂洗6)碘液显影(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的原因: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3、“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教材P72-73) 实验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可见带火星的木条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 4、“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教材P73-74) 实验现象:银边天竺葵脱色、碘液处理后,可见叶片的绿色部分变蓝色,白色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5、“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教材P74-75) 装置一中放入氢氧化钠的原因:氢氧化钠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实验现象:装置一里的叶片不变色,装置二里的叶片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 条件:光、叶绿素;场所:叶绿体。 *7、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8、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9、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了两种变化:一是物质转变,即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二是能量转化,即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10、光合作用的意义:1)是生物所需的有机物的来源2)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11、光合作用的应用:应尽量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如:立体高效种植。 第2节呼吸作用 1、将燃烧的蜡烛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子中,蜡烛立即熄灭了,说明瓶里缺少氧气。证明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气。

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卷) 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区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花粉从落到雌蕊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它们可以分为植物植物植物和植物四大类。 4.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的和含的无机盐。 5.无机盐只有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6.木本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的原因是因为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7.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将每年的月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9.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A、葫芦藓 B、海带 C、石花菜 D、蕨 2.下列植物中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3.我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 A、种皮 B、胚 C、子叶 D、胚乳 4.种子的结构中,是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新植物体幼体的是() A、胚 B、子叶 C、胚乳 D、胚芽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松的球果是果实 B、被子植物的种子比裸子植物的种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D、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6.松与桃、杏等植物相比较,最根本的区别是() A、叶针形,花被不鲜艳,不开花 B、大乔木,根系发达 C、不形成果实和种子 D、没有果皮,种子是裸露的 7.下列哪种植物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的?() A、桃树 B、铁线蕨 C、蚕豆 D、松树 8.将煮熟的大豆种子种下去,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A、种子不完整 B、处在休眠期 C、胚已死 D、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9.种子公司购进的种子,在播种前首先要() A、看种子是否完整 B、看种子是否新鲜 C、看种子是否粒大饱满 D、测定发芽率 10.大豆和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供给胚营养的结构分别是() A、胚乳和胚乳 B、胚乳和子叶 C、子叶和子叶 D、子叶和胚乳11.植物体能由小长大是由于()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什么的世界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薄层包括:大气圈、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城代谢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5、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6、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竞争。 7、非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捕食、互惠互利、寄生。 8、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9、地球之肾是“湿地”,地球之肺是“森林”。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3、瑞典科学家林奈对生物进行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4、英国科学家创立“进化学说”。 5、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6、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7、生物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实验法的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3、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大多数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4、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射镜、镜柱、镜座。 5、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并记录;(5)收放。 6、对光:转动物镜,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在一条线上,看到白光。 7、观察:先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看清细胞。 8、物象在视野边缘,要调节到中间,把标本往物象的一边移动。 9、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10、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需用生理盐水浸泡细胞,保护细胞。染色时,用碘液进行染色。 11、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000m ,向下11000m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代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代: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代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代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生态系 统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 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