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科学发展

合集下载

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的例子

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的例子

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的例子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改变和创新。

下面,我们将探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这些改变。

首先,20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使得人类的交通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20世纪初期,人们的交通方式主要依赖于马车和火车。

然而,随着汽车的发明和飞机的问世,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汽车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在城市间自由穿梭,飞机则缩短了远距离旅行的时间,增强了人们的交流和互动。

交通工具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20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也带来了通信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以前,人们的通信主要通过书信来实现,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收到回复。

然而,随着电话、电报、电视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实现实时的远程通信。

如今,我们可以随时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交流,无论时间和空间有多远,这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使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和互联。

此外,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在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研发使得许多不治之症变得可以治愈,延长了人们的寿命。

例如,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解决了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困扰;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如X光和磁共振成像,使得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为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这些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健康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总的来说,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交通工具的便捷和快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突破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福祉。

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展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并善用这些技术,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及启示在历史的洪流中,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就像是一场宏大的战役,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

在这场战役中,创新和变革就像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科技发展的瓶颈,让科技走向繁荣,让人民享受幸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教育专栏作家的视角,探讨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及启示,并深入剖析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贡献。

首先,让我们来揭开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神秘面纱。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顾名思义,就是指在20世纪,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发展。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包括对科学理论的创新、技术手段的革新、科技成果的应用等方面。

这个过程,如同一位智慧的领航员,引导着科技领域走向更加高效和科学的未来。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就像是一座巍峨的山峰,凸显出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它不仅关乎科技领域的进步,更关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帮助国家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发展。

然而,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并非一片坦途。

在现实的发展环境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例如,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应对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如就业、贫富差距等;以及如何培养适应科技发展的人才。

总的来说,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及启示,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现实与梦想,困境与希望。

它不仅提高了科技领域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推动科技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发展并非万能,它只是国家发展的一部分。

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梦想,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这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及启示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特征及启示的成就,还要看到特征及启示的挑战。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探索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奥秘,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十大重大科技发明

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十大重大科技发明
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雷金,开辟了电子电视的时代。兹沃雷金曾经是俄国圣彼德堡技术研所的电气工程师。早在1912年,他就开始研究电子摄像技术。1919年兹沃雷金迁居美国,进入威斯汀豪森电气公司工作。他仍然不懈地进行电子电视的研究。1924年兹沃雷金的研究成果——电子电视模型出现。
兹沃雷金(1889-1982)美国发明家。1923年发明电子电视摄像管,1931年研究成功电视显像管。
1972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一种3/4英寸的盒式磁带,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视节目的制方法。这种盒带看起来普普通通,非常小巧,它却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业彩色录像放映系统。时至今日,录像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黑白、彩色、提式、盒式、各种型号和功能的录像机争奇斗艳,画面、声音、清晰度也越来越好。
卫星传播——1960年8月12日,在熊熊的烈焰中,又一枚火箭腾空而起,将一颗用于通信的卫星送入了广袤的太空。尽管这颗卫星只是一个巨大的金属球,只能用于反射无线电信号,但是,它开创了卫星通讯的先河。随着“信使者”及“电星” 1号卫星成功升入太空,进入地球轨道,卫星通讯进入实用阶段。
电子电视
1897年,德国的物理学家布劳恩发明了一种带荧光屏的阴极射线管。当电子束撞击时,荧光屏上会发出亮光。当时布劳恩的助手曾提出用这种管子做电视的接收管,固执的布劳恩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1906年德国制造的第一台电子电视图像接受机。
1906年,布劳恩的两位执著的助手真的用这种阴极射线管制造了一台画面接收机,进行图像重现。不过,他们的这种装置重现的是静止画面,应该算是传真系统而不是电视系统。1907年,俄国著名的发明家罗辛也曾尝试把布劳恩管应用在电视中。他提出一种用尼普可夫圆盘进行远距离扫描,用阴极射线管进行接收的远距离电视系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英国电气工程师坎贝尔·温斯顿,在1911年就任伦敦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曾提出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设想,他提出了一种现在所谓的摄像管的改进装置。他甚至在一次的讲演中几乎完美无缺地描述了今天的电视技术。可是在当时,由于缺乏放大器,以及存在其它一些技术限制,这个完美的设想没有实现。

人类20世纪到21世纪的新发现和新发明

人类20世纪到21世纪的新发现和新发明

人类20世纪到21世纪的新发现和新发明一、新发现在20世纪和21世纪,人类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新发现。

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发现:1. DNA遗传编码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首次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和遗传编码机制。

这一发现揭示了生命的基本单位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随后的几十年里,人们进一步研究了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为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留下的辐射痕迹。

这一发现提供了宇宙演化的重要证据,并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它也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

3. 量子力学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提出了量子力学理论,揭示了微观粒子行为背后的规律。

量子力学不仅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还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半导体器件和量子计算机等。

4. 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20世纪后半叶,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污染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科学家们发现了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提出了全球变暖的概念。

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并促使人们采取措施减少排放和保护环境。

二、新发明除了新发现,人类在20世纪和21世纪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新发明。

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发明:1. 互联网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作为一个通信网络出现,但直到90年代才普及。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使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更加便捷。

互联网也促进了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社交媒体等行业的发展。

2. 移动通信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出现,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无线通信。

随后的几十年里,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从2G到5G,使人们的通信更加便利和高效。

3. 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出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基因工程技术。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涌现出了许多重大的成就。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介绍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重要成就。

一、相对论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解释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为后来的原子能和核能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它描述了微观世界中微粒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量子力学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还为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电子技术20世纪见证了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技术的突破使得电子器件从大型、低效的电子管逐渐发展为小型、高效的集成电路。

晶体管的发明和微处理器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计算机从庞大的机器逐渐发展成为微型化、个人化的设备。

四、通信技术20世纪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电话、电报、无线电、电视等通信媒介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改进,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五、航空航天技术20世纪见证了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首次实现了飞机的动力飞行,开启了人类空中旅行的新篇章。

随后,航天技术的突破使得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并实现了宇宙空间的探索。

这些成就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还为人类的探索精神和未来的太空殖民提供了契机。

六、生物技术20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医学、农业和环境科学带来了重大的突破。

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七、能源技术20世纪是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核能技术的应用使得人类能够获取大量清洁能源,为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

20世纪十大科技发明

20世纪十大科技发明

20世纪十大科技发明20世纪是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许多重大的科技发明在这个世纪诞生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本文将介绍20世纪十大科技发明。

一、电话电话的发明是人类通信史上的重大突破,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远距离的语音交流,极大地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

二、电视电视的发明让我们能够在家里观看各种节目和新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电视的广泛普及也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

三、计算机计算机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购物、学习和娱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五、航空飞机航空飞机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实现飞行,缩短了地理距离,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和合作。

六、汽车汽车的发明解决了人类交通的难题,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出行。

汽车的普及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七、激光激光的发明推动了光学科学的发展,并在医疗、通信、制造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激光的应用使得许多之前难以实现的技术成为可能。

八、核能核能的利用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核能的发电方式不仅效率高,而且对环境污染较小,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九、人造卫星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应用推动了通信、导航和气象等领域的发展。

人造卫星可以实时获取和传输信息,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十、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出现开启了生命科学的新时代。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人们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体,推动了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

总结起来,20世纪十大科技发明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这些科技发明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期待未来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改变。

20世纪重要的科学发明

20世纪重要的科学发明

20世纪重要的科学发明一、原子能技术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核能,进而开发出核能和核武器。

这一发明彻底改变了能源产业和军事领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二、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

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信息时代的革命。

计算机在科学、工业、商业和家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

三、航天与太空探索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探索太空。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拉开了太空探索的序幕。

随后,阿波罗计划将人类送上月球,进一步证明了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

如今,航天科技的应用已渗透到通讯、导航、气象观测和军事等多个领域。

四、互联网与通讯技术互联网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变得迅速而便捷,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和技术,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云计算等。

五、生物技术20世纪后期,生物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细胞工程等领域的发展,为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如今,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品、药品和其他产品。

六、材料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新材料,如塑料、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工业、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七、医学科技20世纪医学科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心脏移植和试管婴儿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

此外,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八、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方法。

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现代农业机械的应用等,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同时,现代农业科技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20世纪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世纪,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在这个时期诞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一些在20世纪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发现和发明:1.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发明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通过无线电波,人们可以远距离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从而实现了广播、电视、无线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2.电视电视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它使得人们可以坐在家中就能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和文化。

电视机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推动了影视娱乐产业的发展。

3.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使得医生可以有效地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青霉素的应用拯救了无数生命,也使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简单和有效。

4.计算机计算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使得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信息存储、网络通信等,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交流。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社交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6.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发明为人类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使得科学家可以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编辑。

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农业、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7.激光激光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高能量、高亮度、高方向性的光源,它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材料加工、医疗等领域。

激光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包括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在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切割、焊接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激光手术、激光治疗等。

8.核能核能的发现和应用为人类提供了新型的能源方式,它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史论文——20世纪的科学史发展、20世纪的科学史发展20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100年,由于科学的各类学科的基础科学已发展较为成熟,基于这样坚实的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便有了更加丰富的研究材料和更加多样的研究工具。

尤其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研发及应用,大大减少了庞大的计算量给人类科学发展带来的阻碍及负担。

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渗透,为科学的探索带来更多可能性与机遇。

此外,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普及,高等教育的不断升级,有更多怀揣对科学的理想与希望,并将自己的毕生事业奉献给科学的有志之士投身到这一领域,科学已从原本的贵族神坛,走向普罗大众。

更多人投身科学,也有更多人切实的感受到科学对自己生活甚至命运的改变。

以下,本文就将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列举20世纪的伟大科学进步。

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

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有时会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较不显著),有时又会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较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波动或粒子的性质。

这种量子行为称为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试验所证实。

相对论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它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物质的基本结构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在探讨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有没有公共的基本单元。

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这种共同的基元就是原子。

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内部有一个核;1913年,玻尔指出放射性变化发生在原子核内部,于是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内部结合力的核物理学应运而生。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从此,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于是把这三种粒子和光子称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并不“基本”。

一方面,正电子、中微子、介子等新的基本粒子相继发现;另一方面,基本粒子还有其内部结构。

60年代以来,出现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层子模型”等,使40年代末诞生的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基本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至今方兴未艾,成果累累。

大爆炸理论大爆炸理论的建立基于了两个基本假设:物理定律的普适性和宇宙学原理。

宇宙学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

这些观点起初是作为先验的公理被引入的,但现今已有相关研究工作试图对它们进行验证。

例如对第一个假设而言,已有实验证实在宇宙诞生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内,精细结构常数的相对误差值不会超过10^(-5)。

此外,通过对太阳系和双星系统的观测,广义相对论已经得到了非常精确的实验验证;而在更广阔的宇宙学尺度上,大爆炸理论在多个方面经验性取得的成功也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支持。

假设从地球上看大尺度宇宙是各向同性的,宇宙学原理可以从一个更简单的哥白尼原理中导出。

哥白尼原理是指不存在一个受偏好的(或者说特别的)观测者或观测位置。

根据对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宇宙学原理已经被证实在10^(-5)的量级上成立,而宇宙在大尺度上观测到的均匀性则在10%的量级。

计算机冯•诺依曼计算机【von Neumann machine】使用冯诺依曼体系机构的电子数字计算机。

1945年6月,冯•诺依曼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Stored Program Concept),这是所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模板,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电脑称为存储程序计算机(Stored Program Computer),又称为通用计算机。

冯•诺依曼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它的的特点是:程序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所有的指令都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在其存储过程中按照执行的顺序;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结构的中心等。

冯诺依曼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据的处理和控制方面,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DNA分子双螺旋模型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合作研究的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也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DNA是遗传基因的物质载体——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简称。

1915至1928年间,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坐落在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着生物性状,从而创立了基因理论。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过去生物学界一直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直到1944年埃弗里等人通过实验才证明了遗传载体不是蛋白质,而是DNA。

1953年DNA 分子结构双螺旋模型的建立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

60年代尼伦柏格等人破译了遗传密码,证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密码都是相同的——DNA的4种核苷酸碱基的序列代表了基因的遗传信息,决定着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作为基因载体的DNA是生命的后台指挥者,生命的一切性状通过受DNA决定的蛋白质来表现。

大地板块构造学说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认为在地质历史上的古生代,全球只有一块巨大陆地,周围是一片大洋;中生代以来,这块古陆开始分裂、漂移,逐渐成为现在的几个大陆和无数岛屿,原来的大洋则分割成几个大洋和若干小海。

大陆漂移说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地幔对流说(1928年)、海底扩张说(1961年)等阶段,到1968年勒比雄等提出了全球大地板块构造学说,建造了全球被分为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南极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验证,特别是海洋地质学的有力支持。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1948年,申农《通讯的数学理论》、维纳《控制论: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的出版,标志着交叉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一般系统论的诞生;1957年,古德等《系统工程学》的出版为系统工程论奠定了基础。

6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新的交叉科学——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理论。

交叉科学不仅沟通了为数众多的自然科学学科,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沟通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它向人们提供了定量、精确和最优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航天和空间技术1903-1914年,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以火箭为动力的航行理论,奠定了航天学的基础。

1919年,戈达德提出火箭飞行的数学原理,并于1926年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的火箭。

1942年,布劳恩主持设计发射的液体军用飞箭成为二战后各国火箭发展的蓝本。

1957年,苏联用洲际导弹的火箭装置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时代”从此开始。

1961年,苏联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人类首次飞向太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脚印。

1971年,苏联建造空间站,人类首次在太空中有了活动基地。

1981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成功,从此人类可以自由进出太空。

自50年代后期起,人类开始对月球和太阳系各大行星,以及遥远的行星际空间进行探测,至今已发射了100多颗空间探测器,去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激光技术1917年,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的辐射的过程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

1958年激光被发现。

1960年美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它用红宝石晶体做发光材料,用发光强度很高的脉冲氙灯做激发光源,在这种受激辐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超强光束就是激光。

继红宝石激光器之后,半导体激光器(1963年)、气体激光器(1964年)、自由电子激光器(1977年)乃至原子激光器(1977年)等相继问世。

上面这些简短的文字,并不能概括出科学成就的伟大与全貌。

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不胜枚举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我们无法单独评定任何一次尝试的价值,因为正是这些反复的假说,探索,创新,发现,实验成就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成体系的严谨的成熟的理论与技术。

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这句名言,应当是每一个科学人在各自的领域进行研究时应当秉承的信条。

在本学期的科学史课程中,我们踩着各位“巨人”的脚印,跟随他们的步伐,重新走过他们所奋斗和点滴岁月。

每个学科的从无到有的建立,改变人们固有观念时需要挑战的制度,宗教甚至付出鲜血的代价,只为求真务实的精神。

每个学科在初期创立基础理论时,将许多碎片化信息整合起来的艰辛。

这些都在鼓舞着我们后辈在今后科学的道路上,不能践踏先人的努力成果,应当秉承着真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争取让科学更好的渗透并改善我们的生活。

同时,也让科学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成为我们内心永恒的信仰,成为心灵希望持久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