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声传译,具体工作是什么

什么是同声传译,具体工作是什么
什么是同声传译,具体工作是什么

翻译家,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职业,不管是语言表达的素养,还是超强的记忆力、抗压能力,都非常令人佩服。那么这些翻译大咖究竟是怎么炼成的呢?

你所不知道的背后:知识渊博才能紧急应变.

衣着光鲜,收入丰厚,时常出现在各类国际会场,这是同声传译在影视剧中给公众留下的印象。不过,真实的情况远比影视剧中来的辛苦。因为压力大,一般做同声传译的人,大部分也就做到35岁。

翻译院市场总监:“一个同传译员的工作时间只有15分钟,15分钟之后就要换另外的译员。因为他在15分钟内高度集中,过了15分钟大脑会非常累。”

现在普通的同声传译一天的收入可以达到五六千元,但他们要承受的压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说话人开口三秒后,同声传译就开始了。

语言学家冯志伟,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掌握了四门外语。七十年代末,他又先后拥有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系的研究生身份。冯教授认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不能仅仅语言好,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同样要精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比如中医中药,里面各种要命。中医的病发烧上火,这些英文怎么说,是一个很大挑战。比如中国梦,不忘初心,这些怎么翻成外文。人家一看就懂。带有比较强的文学背景的(古籍)就比较难翻译。对于翻译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熟悉自然科学熟悉国内外理论。”

中国影响力日益扩大翻译之美构建文化自信

如果将前段时间热播的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介绍给外国观众,这些翻译专家们会怎样介绍呢?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MTI中心主任魏向清:“Life After life,Blooms Over Blooms.因为它更有诗意,更有读者或者观众可以介入主题的解读,更符合作品本身的期待。”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中国智造,中国文化开始影响世界。如何让外国人更好地读懂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是翻译工作者们在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从整个文化语言科技角度,希望我们的民族语言,占据世界科技制高点。现在很多都是英文,能不能很多时候,很多科技很多语言表达,很多传统思维方式,能从我们的语言方式出发呢。”

同声传译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同声传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Simulta neous In terpreti ng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同声传译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程 学分 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22 实验学时10 先修课程口译;口译笔记与记忆;交替传译;口译Workshop;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主要教学 资料选用的教材: 仲伟合,英语同声传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主要参考书: [1] 仲伟合,同声传译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2] 管玉华,英语同声传译指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3] 江晓梅,汉英同声传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 1版。 [4] 江晓梅,英汉同声传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 1版。 其他参考资料: 附件2

(一)知识目标:掌握同声传译概念、形式及原则;明白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的区别及视译对同声传译的促进作用;了解同声传译的注意力分配模式和认知过程;熟悉同声传译相关各项基本技巧的概念;了解不同主题国际会议的背景知识和专业要求;明白同传译员的职业操守;加强对课堂课外练习重要性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使用不同口译专题材料,训练学生同声传译的总体能力和各项基本技巧。通过影子训练,加强学生短时记忆能力,并训练其注意力分配能力;通过视译练习,加强学生注意力分配能力,并训练顺句驱动、信息预测与重组等能力;通过同声传译技巧练习,提升其同传水平;通过模拟国际会议练习,加强学生实战演练,提高其现场表现能力。(三)素质目标:提升学生双语能力及百科知识习得;提高学生公众演讲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意识;锻炼其独立工作能力和相应的心理素质。同时锻炼其小组合作能力。 三、基本要求 (一)了解本科阶段同声传译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目标。 (二)理解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的区别及相应要求。 (三)掌握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并能胜任形式简单的同传任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同声传译概论2 学时 知识点:1.同声传译的概念 2. 同声传译的发展历史 3. 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 4. 同声传译译员素养要求 5. 影子练习:国际关系主题 本章小结 重点:同声传译的概念及工作程序;影子练习难点:培养同声传译译员素养;影子练习思考题:1.《同声传译》在口译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韩刚谈口译学习方法

韩刚谈口译学习方法 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曾以优异成绩考入外交部翻译室接受培训,后调任新闻司担任新闻发言人同传。 您是怎样走上口译这条道路的? 韩刚老师: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考取了外交学院,研究生专门研读翻译理论与实践,后来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又有幸被外交部翻译室录取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直到后来被分到新闻司为新闻发言人专职服务。在新闻司的工作可以说让我有了更高的使命感,对世界大事更加敏锐,更深知做翻译,尤其是口译工作的苦与乐,这个工作通俗点说,就是"痛并快乐着~"回头看看的话,口译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学者谈谈学习口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该怎样入门呢? 要有恒心,要做好心理准备。 黄金的学习年龄在16-30岁之间,这段时期记忆力相对较好,接收能力较强。 很多学员来学习时的心态就有问题,说我口语非常好了,一定能胜任口译,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都学不好,因为语言基础固然重要,方法技巧的习得和长年累月的训练更为重要。我教过的一个学员听力不错,但是翻出的汉语词不达意,我让她天天听汉语新闻进行复述,看报纸积累汉语语汇,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了质的飞跃,所以,要想口译入门,先准备心理条件,再谈其他。 外交部译员的口译训练一向都很神秘,能给我们透露一下这些职业高翻究竟是怎样进行系统训练的吗? 我们当时每天八点准时上课,由翻译室的现职译员和一些资深译审给我们交替传授口笔译技巧。每天首先听VOA,大家边听边记笔记,大家都知道VOA一般5分

钟,新闻涉及各个领域,速度在当时来讲觉得飞快,而且最要命的是新闻播放完毕之后就必须要逐个翻译,因为之前没有这么严格的训练,所以当 时很多同事都吃不消。在第一遍翻译完后,用双卡录放机将刚刚录过的新闻逐条播放,找出听错或漏听的部分,以及一些特殊的表达。这个程序耗时要一个小时左右。 之后就是由现职译员给我们上汉英或英汉演讲稿的翻译练习课,大家逐个做,之后他们会给出评价和重点讲解。下午一般是听CNN的节目半个小时,记笔记,自己练习消化。 然后是记忆力的训练,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无纸口译"。 最后是笔译的训练。这个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一辈翻译家的严谨态度,小到一个介词和冠词都要深究,这也对我现在的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然,还有一个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大家在学校里接受的听力或口译训练都是戴上耳机收听,而在这里,没有耳机,就是一台过时的录放机放在讲台上,大家坐在谈判桌的两侧"裸耳"收听,这其实是与现实口译工作直接接轨的做法,很值得提倡,我现在基本不会让大家戴耳机练习,也算是传承了当时训练的精髓吧~不过,要练习同传的话是非戴耳机不可的,需另当别论。 有人说口译入门容易,提高起来很难,口译学习中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应该如何解决这些困扰呢? 的确如此。口译的基本功很容易掌握,尤其是我教授的记忆力和笔记技巧完全可以在一周之内消化,但熟练应用以及翻译技巧则是另一回事。 其实,对很多人而言,学习口译确实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比如:你的知识面没有达到,汉译英的词汇积累远远不够,翻译词不达意,听力漏听误听,辩音能力不强,口音适应能力差。针对这些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要坚定信心,包括翻译室的所有同事都曾经经历过这些困惑和挫折,但是我们都是愈挫愈勇的。

口译问题及策略

口译问题及策略研究 吴羡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它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涉及到人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需要口译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其它各种能力。本文指出对口译员的要求,对口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可行的解决策略,为以后的口译实践进行指导。 关键词:口译;信息处理;策略 On Interpret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 Interpreting is a complex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hich is all about sophisticated switch of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It needs ric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nd many other abil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in interpreting and providing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which will guide interpreting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rategy 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和一种双语交际活动,口译因其实用性和高效性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口译活动是一项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的技能,它不仅对两种(或以上)语言的掌握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对其他很多非语言能力也有严格要求。口译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语言行为过程,是人们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为消除彼此语言之间的障碍,由

名师详解同声传译中的4大难点

名师详解同声传译中的4大难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入口译备考的复习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昂立口译培训中心专家就同声传译中的4大难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口译备考生知识积累和了解有所帮助。 同声传译难点1、对倒装句的处理 英、汉语的语序差别很大,这就给口译造成了较大困难。例如:Japan surrendered in 19 45 after Americans dropped two atom bombs。同声传译时,往往是刚刚译出前半句"日本人在1945年投降了",接着又出现了后半句"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译员已按英文语序译出,只好把句子重新组合,再重复说一遍。但这又显得翻译水平不高。如何处理好呢?昂立口译培训中心老师建议以下二种方法不妨试一试。 第一种:不要接得太紧,而是等讲话的人将大部分句子说出后,再开始翻译。但是,在快速的同声传译中,往往等不了这样长的时间。这样,我们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将一个句子断为二、三个简单句,在简单句之间,适当补充一些字、词,把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上述例句可以译成:"日本人投降了,那是在1945年,在这之前,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这样译,虽然不完美,但是主要意思都译出来了,而且句子也比较通顺。 同声传译难点2、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 英语常用被动语态,相对来说,汉语则多用主动语态。了解这一点,在互译时,就会避免译出英文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英文。例如: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 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 such as medical insu rance.此句英文用的是被动语态,翻译时应将其改为主动语态,译为:"在有些欧洲国家里,人民享受到最广泛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险等等。"在同声传译时,由于时间紧迫,译员很容易顺着英文的句子结构往下译,译成"……人民被给予最大的社会福利……"。仔细听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就会发现不少译员经常犯这一通病。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同声传译的自我培训方法

同声传译的自我培训方法 2008年11月18日 首先声明:以下方法必须以非凡的努力为前提,否则同传便无法实现 自我训练:提高同声传译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自我训练。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得到专门化的职业训练。有些译员已经在一线工作了很长时间,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心理素质,如果了解同声传译训练的内容和主要方法是可以进行自我训练的。但同声传译的训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学习者一定要有恒心、耐心和决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自己的同声传译水平。当然并非人人都可以进行同声传译的学习,它要求学习者要有扎实的双语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连续传译的基础并对同声传译有浓厚的兴趣。以下介绍同声传译专业训练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①影子练习: 影子练习(shadowing exercise)又叫原语或单语复述练习。就是用同种语言几乎同步地跟读发言人的讲话或事先录制好的新闻录音、会议资料等。该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译员的注意力分配(split of attention)和听说同步进行的同声传译技能。做影子练习时,开始的时候可以与原语同步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以在原语开始后半到一句话跟读原语。跟读原语时不仅仅是鹦鹉学舌,要做到耳朵在听(原语)、嘴巴在说(同种语言复述)、脑子在想(语言内容)。在跟读完一段5-8分钟长度的讲话或新闻之后,应该可以概述出原语的主要内容。在影子练习的后一阶段,可以安排“干扰”练习,就是在听、说同步进行的同时,手也动起来。要求学员从999开始写起,按倒数的形式往下写999、998、997…。影子练习视个人的基础可以进行3-5周(每周2-4小时)的训练,练习形式相对自由,在听广播、看电视、听报告时都可以做此练习。学员在练习中产生了想用译入语同步陈述时就可以转入下一阶段的练习了。 ②原语概述: 原语概述练习是影子练习的延续。就是学员用原语跟读完一段讲话内容后,停下来凭记忆力对刚刚跟读的内容用同种语言进行概述,归纳讲话内容的核心思想。如:“On April 8 we have noticed the news of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Morihiro Hosokawa’s resignation. This is an internal affairs of Japan. Prime Minister Hosokawa has made a valuable effort to promote Sino-Japanese friendly relations. We hope that Sino-Japanese relations can continue stable and healthful development.” 就可以概括为:“Japanese Prime Minister resigned. We hope this will not have impact on Sino-Japan relations.”开始做该类练习时,间隔时间可以相对短一点,在学员掌握要领之后再逐渐加长。原语概述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员短期记忆力、边听、边说、边想(抓核心内容)的习惯。 ③译入语概述: 译入语概述练习是在原语概述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将概述原语内容用译入语进行。目的是巩固听说同步并逐渐过渡到真正的同声传译。练习时译员不必过度强调句子结构和具体内容,而是培养用简练的译入语传达原语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点。如:“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continued economic development. Here and in Hong Kong decades of explosive growth have taken a toll on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raffic congestion and deforestation. Not only does this discourage further economic investment and encourage industries already here for relocate, but it also makes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Guangdong to enter into the next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可以用译入语--汉语概述为:“环境保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08-14 11:51:51 Tag: 英语学习资料 学习 我要评论(0)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口译人员要懂得翻译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同时必须掌握和运用翻译技巧。在临场翻译之前要尽可能做一些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口译时兼做编辑工作,对讲话人的语意进行调整和删减,使译出的话语条理清楚;脑记和笔记有机并用,避免遗漏讲话内容;知识广泛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基础;树立信心、注意礼仪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前提。 口译和笔译虽然同属翻译工作,但两者各有特点,其理论技巧和要求各有不同。口译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的紧迫性,理解表达的准确性,工作的独立性。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而且大多数场合不可能借助任何工具书,译员要善于在短促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两种语言的反复转换。 无论是谈话,还是谈判或讲课,译员能否以清晰流畅的语言把交谈者的讲话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谈话、谈判或讲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怎样做好口译工作呢?根据自己在口译实践中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事前准备是做好口译的基础 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时间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首先要对翻译的内容有所了解。有一次,我临时接到一个翻译任务,世界银行一个代表团要来我市考察一个水利投资项目,代表团中有农业专家、水利专家、环保专家,还有金融专家,作为首席翻译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翻译中必然会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术语。为了不负众望,在不到一天的准备时间内,我查阅了水利、金融和环保方面的相关资料,请教有关专家了解这些专业的常用术语。这样一来,我对这些方面的相关词汇和常见专业术语就有一个大概了解,甚至对将来几天的口译范围也有一个基本估计。再则,就是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对项目情况熟悉了,翻译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 口译工作有时侯是以讲课方式进行的技术交流。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的课题内容,听众的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临场慌乱。要重视和外宾的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的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正式翻译的一种准备。首先,你可以通过这种初次见面了解并逐渐适应外宾的语言、语调。搞翻译的人都知道,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五花八门。比如一个讲英语的代表团并不一定每个成员都来自英美国家,即使这样,也不一定都是正宗的英国人或美国人,其中往往有亚裔、非裔或欧裔等,其口音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听懂标准外语,而且要能很快适应各种怪腔怪调、不规范的外语。再则,通过初步接触,也能对谈判或讲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在事前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案头准备的情况下,这种了解十分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初步接触可以消除临场的紧张感,为下一步正式场合的翻译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还有一种准备方式,效果更好,这就是和讲话人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一个草稿。有些场合可以这样做:如谈判时中方要提的问题、宴会或其它比较正式的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的开幕词和祝酒辞等。 口译任务中最让人头疼的是讲话人事先准备了讲稿,照稿宣读,而译员对这份讲稿事前又一无所知。这无异乎用口译的方式做笔译的工作。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当然也不能回

口译训练方法及材料

各位大家好 我就是jacky,那个帖子《我如何用一年考上欧盟口译司》一文的作者。 我一直都想把这种系统的方法能够通过一个很好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找到梦想,发现真谛。 所以,我和朋友们一起集中智慧,起草了下面的这个操作的原则和程序,算作是一次大型的免费口译培训,希望你能够看懂,如果有什么问 题,可以回帖,如果没有,就可以直接开始了,一共六个月的进程,如果你能严格执行下来,考上二级口译应该没问题 1 分为6个不同的阶段,也就是6个月,到什么阶段,达到什么程度 2 在论坛上法帖,监督自己学习,也接受别人的监督, 3 完成了一个阶段,给负责人发邮件,才可以收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指示,所以大家必须要学习后在论坛上发帖,证明你每天都在学习,我们的 方法,只能提供给真正热爱的朋友。 4 办一个经验口译员解答专栏。稍候我们会开通这个服务 7 有关学习的具体进程: 第一个月: 模仿新闻1h + 新闻精听2h 基本上听新闻同类话题可以大致理解 第二个月:(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50-60%,语言能力得到增长,语音有所转变 第三个月:(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70-80%,基本上达到语言的运用有了一定积 累,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80-90%,语言运用比较正规,能够用新闻和标准的语言来表述一些复杂论点,开始笔记练习 第五个月: (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新闻听力进入快速阶段,越来越好。语言能力继续提升,笔记基本上能够纪录短时间的文章 第六个月:(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新闻听力达到接

这样练口译才有效

口译学习中,如果不能合理的练习,就会失去方向,迷失在浩如烟海 的口译资料中,我们需要的是oriented-practice。 1、Fun-oriented ——怀着兴趣练习,不要让口译练习功利化。口 译学习,和乐器的学习有相似之处,需要在大量的练习、反复练习, 去掌握每一个技巧。对于重复的东西,难免会让人厌烦和疲倦,没有 兴趣的支撑,很难坚持下来。兴趣,会让你主动练习,用热情克服重 复带来的枯燥。口译学习,是异常枯燥的,请在你想练习的时候练习,在“喜欢口译”的状态下练习,在兴趣化的练习中去寻找口译的乐趣。 2、Task-oriented——不要盲目练习,需要为练习设定特定的目标和任务,然后进行仅针对性的练习。不要想起什么练什么,口译任务 需要明确化,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相关技巧和方法学精、学实,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3、Individual-oriented——口译是highly individual activity。一千 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个人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不同,相同的口译技巧,在每个人身上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Skill and methods are common, while you are unique.需要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性格特点,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4、Persistence-oriented——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毅力和坚持。合理练习的情况下,练习量达到500个 tape hour(1tape hour≈2.2hour,即听一小时,翻译1.2小时)或者 口译笔记量达到500张A4纸(正反面),交传可以出师。练习量达 到1000-1200tape hour,同传可以出师。要成为口译员,没有速成药,也没有任何捷径,踏踏实实的练习才是王道。 5、Intensity-oriented——口译,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也需要高效 的练习。需要有持久战的准备,也需要攻坚战的心态。同样的内容, 60个小时的练习量,每天练习2个小时,连续30天,就不如每天6 个小时,每周5天,连续两周。趁热打铁,短周期、高强度的练习, 最出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大忌之大忌。 6、Analysis-oriented——练习时,要带着脑子练习,善于发现问 题并分析问题。学口译遇到问题要学会问5个为什么。听完,翻不出,一问,为什么翻不出?如是笔记问题,二问,笔记问题何在?如是笔

同声传译培训中同传考试方法

同声传译培训中同传考试方法 2016年大学毕业生到现在基本已经找到工作了,对于本科外文专业的同学来说,选择留下来继续考研,对于想要从事翻译或者类似行业的同学来说,考研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翻译行业来说,同声传译又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对于考研同学,同传考试方法有哪些经验需要学习呢,北京世纪英信翻译为大家介绍: 1、同声传译英语翻译基础方面 提高翻译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在平时尽量看一些英语原版的材料,比如《经济学家》之类的书籍,学习一些原汁原味的表达。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听VOA,BBC也是不错的选择,亦或者平时关注时事,新闻联播里面出现的缩略词或者术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声传译硕士英语翻译方面 考过硕士英语的同学都知道,这个科目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比CATTI二级笔译的综合还要难。但是只要基本功扎实,注重积累,拿高分也不是不可能的,自己学习尤其是语法部分,词汇量是靠平时的积累,平时不断做题、总结、积累,以不变应万变,在作文部分,研究生考试要求更高,内容在400字左右,重要的思维逻辑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低级语法错误,还要尽量变化句型,多用独立主格,定语从句等,那个满意的高分还是可以的。 3、同声传译汉语百科写作方面 百科写作方面注意的是全面性,不能关注了去年别人什么,几年就写什么,记知识点要准确,一定要关注时事,不要只准备一些名词的意义。 4、同声传译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书是复习必备,多做几遍,确保每个题都弄懂,再把课本看透,总结出框架,把知识点之间串起来就可以了。一般不建议准备太早,大概暑假开始准备就可以了,太早的话知识点背过还是会忘掉。

学习经验:同传入门及训练技巧

学习经验:同传入门及训练技巧 同声传译是一个很多人都喜欢的职业,但是,也是难度很大的职业,相对挑战性很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同传入门及训练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同声传译的概念 口译按工作方式分为连续(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又叫交替传译、逐步传译)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同声传译因为与发言人同步进行翻译,无须占用会议时间而受到了会议组织者的欢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许多国际组织。所谓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原语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式。近年来,世界很多地方称这种翻译为“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 ng)。在大多数情况下,同声传译是通过会议设备来完成的。译员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发言人的讲话内容,随即通过麦克风把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用译人语传达给大会的听众,听众则利用耳机选择所需要的语言频道,接受翻译服务。 与交替传译相比,同声传译具有以下优点:(1)在同声传译中,发言与翻译同时进行,不占用会议时间;(2)同声传译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对多种语言同时进行翻译。(3)在大型国际会议中,译员有时可以事先得到发言稿件,早做准备,提高翻译的准确率。因此,现在国际上的会议,百分之九十都是采用同声传译的方式进行。 同声传译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常规同传:在翻译中,译员没有稿件,*耳听、心想、口译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声传译工作。(2)视译:译员拿到讲话人的书面讲话稿,一边听讲话人的讲话、一边看稿、一边口译。(3)耳语传译:不需要使用同传设备。译员一边听讲话人的发言,一边与会代表耳边进行传译。(4)同声传读:译员拿到书面译文,边听发言人念稿,边宣读译文。同声传读需要注意发言人在宣读论文过程中增加及减少的内容,有时发言人也可能会突然脱稿进行发言。 2、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 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可能简单表示为: 也就是原语发言人在会议厅主席台(或会场)对着麦克风发言,同传译员则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原语信息,同时用目的语言准确传达原语信息,通过麦克风把信息传达出去。面听众则通过耳机接收翻译内容。在上述同声传译程序中,以下几个方面对同声传译的质量会带来影响:(1)发言人:信息发出者。其讲话内容、发言

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

·口译· 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 收稿日期:2005-02—09 修订稿日期:2005-03—28 一.引言 顺译是同声传译(包括视译)中因翻译条件所限(译员翻译必须与发言人的讲话几乎同步进行)而采用的顺句驱动(syntactic linearity)的方法(张维为,1999I杨承淑,2002)。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序和语序上的巨大差异,为了达到。同步”的要求,译员必须按照所听到原文的顺序,采用断句、切分、等候、预测、调整、移位、增补、删减等技巧,翻译出源语整体的信息(刘延立.1996I李长栓,1996。张维为,1999,等)。顺译在及时储存信息和适时调整词序上最为省时省力,也是在词序差异大的语言组合间传译的显著策略。 尽管口译的精神在于摆脱源语语言的外在形态或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束缚(deverbalization)(scleskovitch,1 978).同声传译(包括视译)的难点在于译员在听/看到一个完整的信息之前就不得不开口翻译,不像交替传译中译员可以通过记忆或笔记的帮助展现一个完整的信息;更不像笔译有充足的时间来谋篇布局、酝酿佳句。如何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之下.达到顺应原文词序,且译文达到与原文意思一致(sense consl’stent)、逻辑连贯(10gical coherent)的可接受性.应是每个译者都盼望彻底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通过对英译汉与汉译日同步口译的顺译分析,讨论顺句驱动的类型和潜在的规律, 二.前人研究 根据Frieda Goldman-Eisler(1972)针对6位专业口译员,以英、法、德三种语言组合以及9个口语与文本交互组合所进行的同声翻译实验结果显示.有11%的译语是按照源语的停顿或信息单位(chunk)来切割.并以词序对应的方式把源语的信息内容表达出来。

同声传译(SI)的自我训练方法 ,据说这是学英语事半功倍的方法!!!

同声传译(SI)的自我训练方法,据说这是学英语事半功倍的方法!!! 作者: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吉良 序:偷听张老师课了,帮他写个自传吧!呵呵,和天下爱好者共勉~~ 爱向天涯问路!不与自己说不! 故作玄虚何苦?谁知兄弟去处?——同传中流砥柱!!! 1.同声传译概述 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multi-tasking)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北京、厦门、广州等地的几所高校在国内率先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口译课程,进行了同声传译教学的有益尝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国际会议引发了市场对同声传译的旺盛需求。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教育部于2000年制定了新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首次将口译课列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随后国内各高校外语院系纷纷开设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口译课程,一些院校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翻译专业或翻译系,专门培养口译人才。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我国高校任教的口译教师绝大多数都属于“半路出家”,他们既非专业译员出身,又非口译专业毕业。尽管他们目前承担着口译教学工作,但却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同传训练,也不曾有过任何同传实践,所以对同声传译非常陌生急需“脱盲”,否则将难以胜任同传教学。除了师资原因之外,还由于课时、设备、学生素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培养规模等条件的限制,各院校基本上只教交替传译,同声

向同声传译员习得的英语学习经验

向同声传译员习得的英语学习经验 今天看了一位同声传译员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觉得她真的非常优秀,经验是超常的丰富,我觉得她的英语学习经验体现了英语学习的本质,听说读写译合五为一,现在我转发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别人分享 知识和经验是快乐的,也许这样子能帮助到很多人,我个人感觉她的 经验是比较接近李阳老师的那种味道的,没有太多的激情的词藻,但 是却多了分务实中肯的建议和殷切的期望!英语不是科学,是说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英语口语就是贵在应用,用多了自然熟悉,用熟悉 了当然出巧,但许多人往往就是碍于面子,生怕丢脸而难以迈出开口 说英语的第一步! 以下是这位同声传译员的博客里面的经验谈,她叫做梁潇方,同声传译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士.受训于北京外交学院外事口译班,受过专业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训练,广州翻 译协会高级会员,现为自由职业翻译。 >(括号里面的是我自己加进去的解释,说明李阳老师的李阳疯狂英语方法是反映了英语学习的本质的.) "很多中国人学了许多年英文都不能开口讲英文。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认为主要是学的时候没有注重口语的练习。学得不得法。在这里主要是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我从初一开始学英文时就觉得英文特别好听,当时学习条件并不是很好,没有录音带可听,更没有什么复读机。所幸的是老师的发音也不是很差。所以开始学的时候没有染上特别重的地方口音,所以后来自己跟着录音带练习语音的时候纠正也比较容易。初中学英文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朗读英文,每篇课

文都能背。每次考试都在95分以上。一开始开好了头,有成就感,对英文的兴趣就保持下来。所谓的比别人有天赋只不过是比别人勤奋,比别人对英文更感兴趣而已。(李阳老师说:"成功就是比别人更付出多一点点,更加勤奋,更加刻苦!") 中国不是一个说英语的国家,所以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语言环境。但是现在学英语的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了。网络、电视、电影、英语学校和来华的英语国家人士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英语的资源。对于很多人了来说,课本仍然是主要的学习资料。很多人手头的的课本五花八门。提高英语的关键是有效地利用手头的资料,而不是教材越多越好。如果你能把所有教材都消化,那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李阳老师说:"有限材料的无限重复就是学好英语的秘诀!")学习的时候应该记一些固定搭配,固定说话,背诵一些有用的句子。(制作句子财富本,句子中心论) 有些人说口语只要能说出来,人家能明白就行了。语法不用那么计较。确实,交流的重点是把意思说清楚,但是语法还是可以同时兼顾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英语角如果有老外,旁边肯定是围了很多中国人。大家最常问人家的就是人家从哪里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还有很多人说不好。我经常听到有人说,"Where are you come from?" 这句话有语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Where are you from?" "Where do you come from?" 怎么样能不说错?把正确的说法记住就行了.(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就这么简单!记不住怎么办?再记,没有其他办法。(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是学习之母!!) 但是如果你满足于说一口蹩脚的英文,那就算了。买英语教材的时候最好把录

口译应对策略

第八单元 Unit Eight 口译应对策略 Coping Tactics in Interpreting ?同声传译应对策略 ?Coping Tactic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同声传译是要求很高的脑力活动,译员在发言人讲话不停的情况一边听一边“同步”地把讲话口译为另一种语言。即使译员的双语功底很扎实、口译技巧很熟练,在同传现场也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同传现场困境的处理 ?(1)遇到听不懂的词的处理 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办法是译员应培养自己的猜测和预测能力,另外还要了解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知识,这样就能心中有数,知道讲话人要谈到什么方面的内容。译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翻译,即使遇到个别不会的词,根据上下文以及对整个讲话精神的体会,也可将全句同容猜测出来。同传过程的原则是,不能被一个词卡住而不能将口译任务继续下去。 ?(2)长句的处理 在遇到长句时,有意识地对长句进行切分(segmentation),注意运用“顺句驱动”原则。只有把听到的信息及时译出来减轻记忆的压力,才能有效地处理接下来的新信息。对源语中的长句按照一定的意群或概念单位进行切分,就可以达到目的。 ?从同传服务的对象来说,也要求译员对长句进行必要的切

分。在任何一个会议中,听众更倾向于接受语句较短的语篇,这样更容易理解。如果译语表达不简洁,听众就不容易听明白,同传就不易成功。 ?在处理长句时,可以使用“Salami Technique”. Salami是一种意大利香肠,其成品既长又大,外表丑陋无比,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咱种难以下咽的食物,但是在切成薄薄的一片片放在装饰美丽的盘子里后,其形状与色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吊起人们的食欲。“Salami Technique”经常被用来比喻在复杂事物后面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同传中的Salami Technique主要指一化繁为简,切分句子的技巧。 ?如:Strange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whales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has been observed over a number of years now. A team of marine scientists has come up with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this behavior. But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has arisen in Argentina about the theory. ?译:人们发现南大西洋的鲸鱼行为怪异。这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一行为。但该理论在阿根廷却引起了争议。 ?处理长句还要会使用“ 润滑剂”。在同传中,为了赶时间,往往尽可能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即“顺句驱动”,避免做大的改动。当把长句切为短句时,会造成一种断断续续互不关联的感觉。因此,在短句之间,要灵活地添加一些连接词,使译出的句子听起来不艰涩、生硬。 ?如: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market, forward looking and ca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 ?在同传中,在不打乱其完整结构情况下,首先将其切割为短句,在必要的地方,重复使用一些字词,同时在断句之间,添加一些虚词,使句与句之间有机联结起来。此句可译为: 欧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欧洲的电影、电视工业有所贡献,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使它有能力发挥欧洲文化的影响,并且能够在欧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

同声传译训练方法

1. 记忆力训练(memory training) 源语复述 目的语复述 2. 记笔记训练 口译笔记的特点:即时的、简短的、框架的、鲜明的个人特色 口译笔记的方式:缩进式的、垂直的、分隔的 3. 同传训练 “ 影子” 训练 (shadowing exercise) 视译训练 (sight interpretation) 带小时训练 (tape hours) 同声传译的技巧 同传是一个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职业,我们承认他确实不容易,但并非就高不可攀,否则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职业培训了,既然他的实践性很强,那么,肯定其中有大量的技巧在里面。我总结了一下,同传技巧的核心或者灵魂是断句,即将简单句划分为主谓宾,将复句断分为不同的意群 (sense group), 并最终还是回到主谓宾上来。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给大家系统介绍一下一些同传技巧,这些技巧有些是从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的。 1、节奏章法: 即翻译的切入点和时间的选择。英文的传译音节通常比中文稍多一点,比如,如果读一种中文要用时 30 秒,用相似的节奏读该段中文的英文翻译稿可能要耗时 35 秒以上,所以,演讲中文稿,传译英文时,速度需要加快一点,反之则稍微慢一点。就切入时间来讲的话,可以根据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自己的瞬时记忆力来具体对待和处理。如果自己相对在这两方面都有比较扎实的功底,则可以滞后演讲人 3/4 句或一句,如果欠缺一点,则必须在 滞后半句后及时跟上。 注意:同传翻译是内容对内容的翻译,而不是词组对词组的翻译,首先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动口翻译,否则一些独立的词组或者短语是不能传递有效信息的。换而言之,并不是演讲者蹦出一个单词你就紧紧跟上,这样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被演讲者无意中导入了一个死胡 同。 2、欧化句式: 同传在词语的翻译上可以做到地道和相对准确,但句子结构不可能向交传那样按照中文的句式习惯组织安排,对于英汉传译,往往需要采用英语句式的顺序: 例 1 : Frankly, ideas and goods will travel around the globe with or without our help. 译:坦率地讲,思想和商品都将会在全球流通,不管有没有我们的帮助。 例 2 : we should look for polices which help and do not harm our neighbors. 译:我们应该寻求各种政策,使之帮助而不是损害我们的领国。 3、意群断句和巧用连词:

口译笔记常用符号

4.3.2 口译笔记常用符号 在学会了对原语进行逻辑和思维路线再现之后,用适当的符号替换逻辑或者思维再现图中的部分文字,实际上就是口译笔记了,当然在真实的口译实践中,笔记还可以更进一步地简化。相当多的口译初学者觉得口译员使用的符号很神秘,看起来像天书一样,进而“神话”口译员的工作。其实口译员使用的符号主要来自于原语、译入语,小部分借用了速记符号。现在我们看看口译员常用的符号来源: 4.3.2.1 汉字、汉字偏旁部首、古汉语、简化汉字、拼音 大university, adult, generous, open-minded, large-size… 中middle school, medium-sized, intermediate, in the middle of, neutral,… 小primary (elementary), kid, children, mean, petty,… 凝聚ningju或者nju 饕餮taotie或者ttie “戈”可以用来代替“武器” 偏旁部首举例: 简化汉字举例: 4.3.2.2 英语、英语字母 英语单词的缩写规律:保留单词的辅音,去除元音,当然首字母是元音必须保留。一般保留三至五个辅音就可以帮助回忆整个单词,例如: impoverishment: impvr

debility: dblt rejuvenate: rjvn department: dpt standard: std reference: rfr 口译学习者还需要记住常用国际组织、专用名词、国家名及其首都名的缩写,例如: UN, UNESCO, NATO, APEC, OPEC, …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PP NK, SK, CN, US, UK… 口译学习者还可以自己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开发出简介实用的笔记符号,下面以英文大写字母为例,看看如何创造性地在笔记中使用这些大写字母: A: first, top, excellent, extraordinary, outstanding, remarkable, unusual E: eyesight, economy, economic, economical, electronic, East F: failure, false, wrong, not true, full, flag G: government, God H: health, help, support, connect, bridge, cross, Hour I: I / we, my (our) party, eye L: long, lengthen, prolong M: money, mail, mother, mountain, movement, McDonald, man, May, Member (ship), mm… N: nose, nation, name, nothing, no, negation, deny, need, necessary, North O: zero, circle, old, orange, our, one, empty, world, all, success, complete P: pm, peace, park, pay, politics, people, perfect, president, prime minister, head, flagship Q: quality, quantity, quarter, question, cute, balloon, head, suspect, doubt, unknown, difficulty R: respect, representative, request, about, relations, return S: smile, snake, turns and twists, society, social, silence, curve, slim T: time, tea, cross-disciplinary, compound, T-shirt, T-stage, disagreement, dispute, disapproval U: you (your party), pitfall, trap, recycle, cycle, return, valley V: victory, triumph, vs, valley, bottom, tip W: west, western, wave, fluctuate, ups and downs X: X-ray, XL, wrong, negation, cross, times, execute, kill Y: why, year, yes, approve, agree, young, deviate, tree, servant Z: zero, zoo, last, zigzag, turns and twists, dream, sleep (comic strip)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可以从拼写、发音以及字母的结构等方面来进行联想,在笔记中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符号。 4.3.2.3 箭头 箭头在口译笔记中的使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占了半壁江山”,首先动词的位置往往由右箭头代替。下面看看箭头的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