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7日下午一点,应我院翻译系邀请,我国著名翻译家

合集下载

英汉互译国内著名翻译家

英汉互译国内著名翻译家

主要作品:
梁启超一生译介的西方书籍,有西方资产阶级学说,马 克思主义著作和文学作品(主要是政治小说)。他流亡 日本后,对传播欧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学术流 派等特别感兴趣,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抉破罗网,造 出新思想。” 梁启超是提倡翻译西洋文学的第一人。对于政治小说, 1898年,梁启超发表《译印政治小说序》,首先大力提 倡翻译西洋政治小说,提高翻译小说的社会作用和地位。 这篇文章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呼唤我国 文学翻译高潮到来的先声。
主要作品:
十大著名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
《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吟边燕语》、《拊掌录》、《迦茵小传》、 《离恨天》、《现身说法》、《块肉余生述》、 《不如归》。 林纾被称为“译界之王”、“译才并世数严 林”,不懂外文,由别人在旁边口译,他边听 边以古文写作;30多人协助他口译,译出包括 英、美、法等十多国家的作品近200部。
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过程这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形似意似神似的理论问题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实质这实质上又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所谓等值的翻译理论无毫发出入应该是译者的最高追求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要求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达到所谓等效翻译的效果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有
《文通》(通称《马氏文通》)十卷, 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 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翻译思想:
一、将翻译事业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马建忠谙熟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科学与文化。甲午战争 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提倡变法自强。欲知己知彼就必须全力发展翻译事业。。他 认为:第一,“翻译书院之设专以造就译才为主”,马氏所 说的造就“精通洋语洋文,兼善华文,而造其堂奥”的译才, 绝非一般外交外贸等洋务“通事”“舍人”之才,而是造就 担当翻译西学书籍,传播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肩负改造 社会重任的“国家栋梁之才”。 第二,译书乃“知己知彼” 之举,马建忠将应译之事拟分为三类:一是各国的时政,二 是居官者考订之书,三是外洋学馆应读之书。马建忠,其译 书主张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他 要“知己知彼”,把西学的 “精髓”译介到中国来,维新自强,启迪民智,共赴救亡图 存大业。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15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15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15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的家信的摘编,这本书中的字字句句都让我感受到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之深,情之切,父母永远是子女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柔的港湾,傅雷在书中教子女做人,做艺术,一字一句都是深切的爱和殷切的期待。

傅雷对儿子说“你的随和的脾气得改掉一些,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时机;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整理,归纳。

〞他说:“你走的第二天我就想给你写信了,又怕你烦。

〞他还说:“艺术是你的终身事业,艺术本身已是冲动感情的,练琴时万万不能再紧张过度,精力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赛跑才好。

〞是父母,是老师,也是朋友。

这种美妙的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该努力去实现的,与父母深入的交流,而不是随随便便敷衍了事,很多人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这里有为父母考量的善意,但时间的积累会和父母慢慢走远,父母走不进你的生活反而会更加的担忧,我更愿意与父母分享我的生活,好的坏的,从父母处获得抚慰,获得建议,但我也未为人父母,仅为一孔之见。

从傅雷对孩子的嘱托中我们也能学习到很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有一句话让我尤为印象深刻:“多抑制感情,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减少疲劳。

〞现在的我们作为学生已经足以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而在日后,我们将成为一名医生面对生命,生死悲欢,理智和失控,我们不能让自己被情绪笼罩,最近看到一个关于医闹的视频,里面的医生说:“我们愤怒吗?当然愤怒。

但我们不能愤怒,因为愤怒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耽误我们救治更多的病人。

〞虽然我们与傅聪傅敏不一样,我们不是艺术家,但先生的话还是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启迪和帮助,让我们受益颇深。

《傅雷家书》让我明白,不管我走多远身后都有人牵挂和跟随,也有人期待着给你帮助和鼓励。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家书在这个被各种信息充满着,包裹着的时代里,对我们来说似乎特别遥远。

纵使远隔万里,也能通过网络交谈。

然而在上个世纪,家书就是家中与远隔千里的亲人交流的唯一方式,辗辗转转,短那么俩三天,长那么十天半日,在那个尘封的岁月里,思念和亲情在岁月里沉淀。

西汉陪同口译 I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杉达学院

西汉陪同口译 I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杉达学院

西汉陪同口译 I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上海杉达学院第一章测试1.打搅了,请问您是从西班牙来的冈萨雷斯先生么?参考答案:erdón, ¿es usted el Sr. González que viene de España?;Disculpe, ¿esusted el Sr. González de España?2.原文:Sí, soy Juan González. Y usted debe ser el Sr. Zhang.译文:是的,我叫胡安·冈萨雷斯。

您一定是张先生了。

请判断译文是否正确?参考答案:对3.我一直在恭候您的光临。

参考答案:Le estaba esperando por mucho tiempo.;Lo estuve esperando pormucho tiempo.;Le estuve esperando por mucho tiempo.4.非常感谢您来上海接我。

参考答案:Muchas gracias por venir a recibirme en Shanghái.5.原文:你不可以直接叫他的名字,应该称呼他的姓。

译文:No le llames porel nombre. Le debes llamar por el apellido.请判断译文是否正确?参考答案:对6.原文:我们的火车已经晚点四小时了,因为天气太糟糕了。

译文:Nuestrotren ya lleva 4 horas de retraso, debido al mal tiempo.请判断译文是否正确?参考答案:对7.现在的状况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利。

参考答案:Las situaciones son favorables para nuestro desarrollo.8.王先生向您问好,他很抱歉今天不能亲自来接您。

2012年武汉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doc

2012年武汉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doc

2012年武汉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岁寒三友”和“四君子”实际上是指()种植物。

(分数:2.00)A.7B.6C.5D.42.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哲学家是()。

(分数:2.00)A.陆九渊B.王守仁C.孟子D.周敦颐3.清廷一度重用西方传教士,但因为罗马教廷颁布针对中国的“禁约”,西方传教士活动在()年间被禁止。

(分数:2.00)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庆4.下列书籍中属于徐光启的著作是()。

(分数:2.00)A.《齐名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农学丛书》5.四书五经的“四书”是()。

(分数:2.00)A.《论语》、《尔雅》、《孟子》、《中庸》B.《论语》、《孟子》、《中庸》、《大学》C.《论语》、《中庸》、《大学》、《礼记》D.《孟子》、《中庸》、《大学》、《礼记》6.起草美国《独立宣言》的是()。

(分数:2.00)A.麦迪逊B.杰斐逊C.汉密尔顿D.华盛顿7.1781年,在美国的约克镇英军投降,在()年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分数:2.00)A.1774B.1781C.1783D.1776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大捷。

(分数:2.00)A.盖兹堡B.约克城C.特伦顿D.萨拉托加9.中国常把一个人遭到挫折或失败称为“走麦城”,西方常称为人生的“滑铁卢”。

与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分数:2.00)A.路易十六B.罗伯斯庇尔C.拿破仑D.克伦威尔10.下列叙述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

(分数:2.00)A.18世纪末,瓦特坐在电灯下研究蒸汽机图纸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人可以开汽车上班C.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美国人可以坐飞机去旅游D.20世纪第一个春节,人们可以通过电话拜年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1.严复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根据自己翻译的实践,在《天演论》卷首的 1中提出了著名的 2翻译标准。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

1.翻译的定义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一书的绪论中,从语言学的角度为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冯庆华先生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则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双重角度界定了翻译的本质:“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2. 翻译的标准我国比较系统全面论述翻译标准的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日:“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这三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一百多年来,中国译界虽然对它的褒贬一直未断,特别是对其中的“雅”字多有异议,因而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如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刘重德提出“信达切”的标准,许渊冲提出“信达优”的标准,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够替代“信达雅”,为大家所接受。

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化境”说。

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复旦大学《文学翻译》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复旦大学《文学翻译》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复旦大学《文学学译》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文学翻译》院/系——年纪——专业——姓名——学号——《《《考试范围:《文学学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学学译》中,以下哪项不是》者需要考虑的因素?A.《原学的学学风格B.《原学的学化背景C.《》学的语言规范D.《原学作者的性别2.《在译》学学作品时,译》者应优先追求什么?A.《字对字的直》B.《》学的流畅性C.《忠于原学D.《》学的创新性3.《“信、达、雅”是哪位译》家提出的译》标准?A.《严复B.《傅雷C.《钱钟书D.《林语堂4.《学学译》中,对“学化负载词”的处理通常采取哪种方法?A.《直》B.《意》C.《注释D.《省略5.《下列关于诗歌译》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A.《诗歌译》要尽可能地传达原诗的音韵美B.《诗歌译》可以完全摆脱原诗的形式C.《诗歌译》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象D.《诗歌译》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度6.《学学译》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准确传达原学的意义《B.《追求语言的流畅性《C.《展现》者的个人风格《D.《忠于原学的每一个词汇7.在译》学学作品时,以下哪项不是》者需要特别注意的?《A.《原学的学学风格《B.《原学的学化背景《C.《原学的语法结构《D.《原学的情感色彩8.“信、达、雅”作为译》的标准,最早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严复《B.《傅雷《C.《林语堂《D.《钱钟书9.学学译》中,对原学的“忠实”主要指的是什么?《A.《字面意思的准确《B.《学化内涵的传递《C.《语言风格的模仿《D.《修辞手法的再现10.在译》诗歌时,以下哪项不是》者需要特别关注的?《A.《韵律和节奏《B.《意象和象征《C.《原学的语法结构《D.《情感和氛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学学译》中“忠实”与“创造”的关系。

2.《在译》外国学学作品时,如何处理原学中的学化差异?3.《举例说明在译》过程中,如何运用修辞手段来增强》学的艺术效果。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2010级学生:王淑苹学号:2009312011198戈宝权(1913.2.15—2000.5.15),笔名葆荃、北辰、苏牧,汉族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台城,清华大学肄业,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人物生平1913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十)生于江苏省东台市台城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

曾在家乡读过多级小学、高等小学和师范。

1932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

在大学时,学习英、法、日语,自学世界语,后又学习俄语,为他日后从事外国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戈宝权从三十年代初期即开始翻译和研究外国文学,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他翻译过俄国、前苏联、东欧和亚、非、拉各国的文学作品五十余种,在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写过中外文学关系史、翻译史的论文若干篇,主要有《普希金在中国》、《冈察洛夫和中国》、《屠格涅夫和中国文学》、《托尔斯泰和中国》、《契柯夫和中国》、《高尔基和中国革命斗争》、《罗曼.罗兰与中国》、《泰戈尔和中国》等论文。

许多被译成俄、英、法、德、葡、日、西班牙和世界语及东欧各种文学,引起国外学术界的重视。

个人作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戈宝权看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他着重研究了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著有《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和《<阿Q正传>在国外》等书,论文有《鲁迅和史沫特莱的友谊》、《鲁迅和内山完造的友谊》、《鲁迅和增田涉》、《鲁迅和普实克》、《鲁迅和爱先珂》等。

还对郭沫若和茅盾进行了研究,写有《郭沫若与外国文学》和《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等文。

戈宝权于1932年进上海《时事新报》当编辑。

1935年去莫斯科,担任天津《大公报》驻苏记者。

抗战期间,任《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的编辑和编委。

解放后,按照周总理的任命,负责接收国民党驻苏大使馆,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和文化参赞。

1954年7月回国,先后担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学部委员,一直到现在。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精选18篇)华罗庚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华罗庚的故事,欢迎阅读。

华罗庚的故事篇1华罗庚小时候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

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

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了一跳。

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

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华罗庚的故事篇2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华罗庚的故事篇3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3个3个地数余2,7个7个地数也余2,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

”华罗庚的故事篇4华罗庚小时侯很爱动脑筋,下课了,小伙伴们都出去玩了,他还在教师里想老师讲的问题,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同学们叫他都听不见。

久而久之,同学送他一个外号,叫他“罗呆子”。

老师打开华罗庚的数学作业,发现许多地方都有涂改,一点也不整洁。

老师开始很不满意,后来,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2 月6 日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1. 著名翻译家黄源深为翻译系学生作讲座
11月7日下午一点,应我院翻译系邀请,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澳大利亚研究学者、曾任我校外语系主任的黄源深教授带来了题为‚译者的风格与译者的修养‛的精彩讲座。

讲座由翻译系主任彭青龙教授主持,翻译系老师和学生聆听了讲座。

黄源深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旁征博引,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

2. 俄语系师生参加俄语爱好者俱乐部活动
11月10日,我院俄语系王亚民教授带领10多名师生在长宁区图书馆参加了上海俄语爱好者俱乐部活动,参加活动的嘉宾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上海高校的俄语专业的师生和俄语爱好者,以及在上海从事俄罗斯贸易的商家与代表。

通过这次主旨为‚中俄两国间的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的报告和交流,我系师生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信心。

3. 我院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大会隆重举行。

11月14日下午,我院党委在中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全院党员大会,大会由党委书记黄薇主持。

大会选举产生我院参加校党代会的正式代表。

经公开投票,王建英、全建强、苏俊玲、杨珠樨(退休支部)、陈舒、陈家刚、金衡山、俞懿逢
(学生支部)、徐岚、黄薇等10名同志当选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4. 美国研究中心举办“中美富布赖特项目与中国高等教育”研讨会
11月16日,华东师大美国研究中心,华东师大外语学院与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联合在领事馆新闻文化处举办了‚中美富布赖特项目与中国高等教育‛研讨会,会议宗旨是提升富布赖特项目的学术内涵,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加强上海高校中富布赖特学者的联谊。

与会者分享了做富布赖特学者的种种经历以及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的看法,会议气氛热烈、活泼。

5. 第十八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选拔赛顺利闭幕
11月16日下午一点,第十八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校园选拔赛在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我院英语系的王佳骏同学赢得比赛最高分获特等奖,并将代表我校参加上海地区总决赛。

本次大赛也是我校本科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展示,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6. 第十届“华澳杯”大赛成功举办,我院选手再获佳绩
11月2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外贸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华东地区‚21世纪•华澳杯‛中澳友好英语大赛成功举行。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贸学院、南
京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等7省市近20所高等院校的选手参加了本届大赛。

我院英语系本科生郝原悦同学夺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7. 日语系研究生、本科生新近获奖
11月,我院日语系2009级研究生周朝伟的硕士论文获得由‚教育部高校外语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第五届日本学研究‘卡西欧杯’优秀硕士论文奖—佳作奖‛。

日语系大三学生于京泽参加了由日本‚广岛大学北京研究中心‛主办、‚(财团)涩谷育英会协办‛的‚2012日本语作文演讲大赛‛,摘得‚优秀奖‛,选送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也获得了‚优秀大学奖‛。

8. 我院陆泉枝在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11月25日,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举行。

我院博士生陆泉枝经过初赛和复赛两轮考核,最终获得了此届‚优萌杯‛翻译竞赛的一等奖,并受邀做了主题发言。

9.本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基本完成
11月26日,学院召开教授会,对本年度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进行评议,我院俄语系杨明明老师通过正高评议,英语系陈俊松、日语系彭瑾、俄语系李畅、大外部周小勇、苏俊玲五位教师通过副高评议,以上六位人选上报学校,发送外审。

10.海内外公开招聘工作稳步推进
11月26日,学院教授评议会对德语系及翻译系拟进的两名人选
进行了面试及票决,教授们基本认可了她们的学术能力,综合系里面试及试讲的情况,学院通过了两名人选的应聘申请,初步达成录用意向。

11. 俄语系学生在俄罗斯科学院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代表中国发言
11月26至27日,我院俄语系学生参加了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主题为‚世界融合教育理念、实践和发展前景‛的国际会议。

大四学生陈潇骁在俄罗斯科学院学术中心的讲台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融合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的演讲。

他的演讲获得了观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这次能登上国际的讲台对俄语系学生不仅是个机会,也是个激励。

12. 九州大学师生前来我院进行教育及学术交流
11月27日下午,作为我院与日本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学府间教育学术交流的一环,该院副教授阿部康久携九州大学中国留学生一名,前来我院进行交流。

阿部副教授为日语系大四学生做了题为《人はどうして海外就職を希望するのか?-上海で働く現地採用日本人を事例として》的特别授课,同行的留学生也报告了目前所做的调查研究。

13.学院网站全面改版
根据学校对院系网站的要求,学院网站于近期全面改版,增设党务公开、校友之家等栏目,并在逐步完善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