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

合集下载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

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

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

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同时伴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有弹性、灼热和触痛。

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

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

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其临床表现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发热、咀嚼受限,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

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一.主要护理诊断1. 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 疼痛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毒的排出有关。

4.潜在并发症:脑炎、睾丸炎、急性胰腺炎、心肌炎。

二.观察要点1.观察腮腺肿大程度、有无疼痛,是否影响食欲。

2.监测体温有无发热及发热程度、全身伴随症状。

3.观察有无脑炎、睾丸炎等并发症的表现,如头痛、呕吐、睾丸肿瘤等。

三.护理措施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一般措施①.休息和饮食:立即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消退后3周。

保证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发热伴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

做好饮食护理,患儿常因紧张及拒绝食欲使局部疼痛加重,应给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

不可给予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排出受阻,腺体肿痛加剧。

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食物易导致细菌繁殖,应经常用温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助其多饮水。

③.局部症状护理: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

因并发睾丸炎至睾丸肿痛者,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消肿或局部冰袋冷敷止痛。

3.症状护理①.高热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乙醇擦浴进行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退热剂。

注意补充水分。

②.肿痛处可敷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并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患儿持续高热、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等脑膜炎的表现。

2、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按感染性疾病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

4、饮食护理: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重肿痛。

5、病情观察:密切注意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密切观察有无持续高热、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等脑膜炎的表现;有无肿大、触痛,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皮肤水肿的表现。

6、药物护理:腮腺局部可用中药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患处,并保持药物湿润。

可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减轻局部肿痛。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解热等护理。

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至少 3 天。

指导家长观察病情,如在疾病恢复过程
中出现并发症等临床表现,应立即就诊。

2、疾病流行期间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儿,避免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引起流行,接触者应检疫 3 周。

四、注意事项
1、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2、预防接种,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23

(四)心肌炎 约4~5%患者发生心肌炎, 多见于病程5~10天。表现为面色苍白, 心率增快或缓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 暂时性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 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 ST 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严重者可致死。 但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而无明显临床病 状。偶有心包炎。
24
3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 肿前 6 天至腮肿后 9 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 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 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 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 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在大流行时约 30 ~ 40% 患者仅有上呼吸 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12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 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 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 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 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 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 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 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 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 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一)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一侧性,局部 红肿压痛明显,肿块局限,晚期有波动 感,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分泌物 涂片及培养可发现化脓菌。血象中白细 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30

(二)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 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 状体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 者可活动。可发现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 相关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 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

本病毒耐寒, -50 ~ -70℃可活 1 年以上, 在 4℃时其活力可保存 2 个月, 37℃时可 保持 24 小时, 55 ~ 60℃20 分钟死亡。对 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对紫外线及一般 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 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 2 ~ 5 分钟灭活。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自然界中人是唯一的病毒宿主。

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教育

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教育

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教育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腮腺的炎症和肿胀。

以下是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1. 病因和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通过口腔、鼻腔或咽喉的分泌物传播给他人。

此外,接触受污染的物品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也可能传播病毒。

2. 症状和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一般症状包括腮腺的肿胀和疼痛,疲劳感、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少数病例可能出现并发症,如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脑膜炎等。

3. 预防和控制措施:
- 注射腮腺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

- 避免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病程的早期和感染最严重的几天内。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

-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使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口鼻。

4. 治疗和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大多数情况下会自愈。

患者应遵循以下护理原则:
- 休息好,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咀嚼食物。

- 吃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以保持水分摄入。

- 使用冷敷物缓解腮腺的肿胀和疼痛。

- 如果出现并发症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请注意,健康教育的标题应能准确概括内容,以吸引读者的兴趣,但在正文中请避免使用完全相同的措辞。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1.传染源隔离: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有传染性的病毒性感染,患者应尽量隔离,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特别是避免与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儿童接触。

2.食物与饮水卫生:保持患者的食物与饮水的卫生,使用干净的餐具和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给患者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流质食物、软食或糊状食物,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防止加重患者的咀嚼困难。

3.保持充足的休息: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促进机体的康复。

4.温热敷治疗:对于腮腺痛、肿胀较明显的患者,可以给患者进行温热敷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并促进局部循环。

5.症状缓解治疗:可以给患者口服非处方的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以缓解患者的发热症状。

同时,可以给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如扑热息痛,以缓解患者的腮腺痛。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热程度及咀嚼功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如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或睾丸炎等。

7.病房环境清洁与消毒:对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要保持病房的环境清洁与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8.个人卫生的教育: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护士应进行个人卫生的教育,如洗手、咳嗽礼仪等,以预防感染的传播。

9.监测体温变化:患者的体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护士应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症状,给予相应的降温药物。

10.给予心理支持: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容易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综上所述,护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关键在于隔离传染源、保持卫生、缓解症状、观察病情、教育患者和家属等方面的工作。

护士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其在护理中的作用,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健康宣教-【实用健康宣教】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健康宣教-【实用健康宣教】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健康宣教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

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大多有发热、咀嚼首先,并可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系非化脓性炎症。

【护理措施】
1、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一般不少于10天。

2、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3、饮食:保证营养及液体的摄入,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勿进食酸、辣、硬的食物,以免加剧剧腮腺疼痛
4、高热的护理:密切监测体温,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如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可应用物理降温方法或药物降温方法。

5、疼痛护理:疼痛严重者,可进行腮腺局部冷敷,选用中药制剂如青黛调醋外敷以减轻受累组织胀痛。

嘱病人勤刷牙、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感染。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腮腺肿痛程度,口腔黏膜变化,其他腺体器官受损的表现。

7、发症的护理:防止睾丸炎,脑膜炎,卵巢炎、胰腺炎的发生。

【健康教育】
1、本病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本病具有自限性,适龄儿童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2、饮食少吃辛辣,煎炒食品,给予高营养,高蛋白食物。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勤剪指甲、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17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17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清、尿淀粉酶:发病早期增高 ,第2周左右恢复正常。 3.血清抗体检测:血清特异性l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4. 病毒分离:病人的唾液、尿液、脑脊液、血中可分离出病毒。 四、治疗原则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无特殊疗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五、护理问题 1.疼痛 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12:09:10
E.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4.患儿,女,6岁。患流行性腮腺炎第3天,高热不退、头痛、呕吐,该患儿可能并发了 D
A.喉炎
B.胰腺炎
C.心肌炎
D.脑膜脑炎
E.支气管炎
5.患儿男,4岁,发热、腹痛3天,一侧腮腺肿大,外周血检查基本正常,护士还应重点关注的检查是 E
A.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B.腮腺炎并发胰腺炎
D.腮腺炎并发卵巢炎
E.腮腺炎并发胃肠炎
C.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2.为进一步诊断应立即协助医生做的检查是 C
A.尿常规 B.血常规
C.血、尿淀粉酶
D.便常规
E.脑脊液
12:09:10
A.血糖和尿糖 B.尿常规检查 C.肝功能检查 D.胸部X线检查 E.血及尿淀粉酶检查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共用题干)患儿,男,6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3天,腹痛半天,人院,查体:体温40C,右腮腺肿胀压痛 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ppt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ppt
其他表现:可伴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并可累及胰腺、睾丸或卵巢等。
并发症:可引起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患者近期是否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是否处于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地区。
流行病学史
以耳垂为中心的弥漫性肿大,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等相关检查。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治疗与护理原则
急性期治疗
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使用抗生素、退烧药等,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并发症处理
若出现并发症如脑炎、睾丸炎等,需采取特殊治疗措施,如使用激素、抗生素等。
治疗方案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控制传染源。
03
并发症的护理要点
02
01
05
预防与控制
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可降低感染风险。
接种疫苗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避免接触传染源
经常洗手、戴口罩、不分享个人物品等,可有效减少病毒传播。
临床症状
血清中抗腮腺炎病毒抗体阳性,或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
与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鉴别
与面神经麻痹鉴别
鉴别诊断思路
临床评估
了解患者的发病时间、接触史、症状表现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
病情评估
实验室检查
其他检查
评估病情变化
进行血清学检查、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以了解病情进展和并发症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多正常 2.血清和尿淀粉酶 90%患者 的血清淀粉酶轻至中度增高, 尿中淀粉酶也增高。 3.血清学检查 中和抗体、补 体结合、血凝抑制等方法。
精品课件
治疗
• 1.一般治疗
• 口腔清洁,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2.局部用药
• 紫金锭、青黛散外敷,硫酸镁湿敷
• 3.病原治疗 可使用利巴韦林1g/日,儿 童15mg/kg静滴,疗程5-7天;也可用干
扰素
• 4.对症及并发症治疗
• 脑膜脑炎 脱水治疗,激素
• 睾丸炎 可使用乙烯雌酚1mg 3/日口

精品课件
预防 1.隔离患者:约3周时间 2.疫苗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减 毒活疫苗(孕妇禁用)
精品课件
护理诊断
• 症有关
• 关
• 丸炎
• 侵害相关

1、疼痛:与腮腺非化脓性炎 2、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 3、潜在并发症:脑膜炎、睾
流行性腮腺炎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芸
精品课件
教学目标
• 掌握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 熟悉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临床表现、预防措施
• 了解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

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要点
• 能够 开展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宣教
精品课件
概述
• 流行性腮腺炎(mumps,epidemic parotitis)
精品课件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无并发症的患儿一般在 家中隔离治疗,指导家长做好隔离、 饮食、用药等护理,学会病情观察, 若有并发症表现,应及时送医院就 诊。做好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护理, 介绍减轻疼痛的方法,使患儿配合 治疗。
精品课件
案例分析

患者,男,12岁,高热、头
痛,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以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为特征 • 甚至成为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
的全身性疾病,通常有自限性,预 后一般良好。 • 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鸬鹚 瘟”“哈蟆瘟”、“大头瘟”。
精品课件
肿 大 的 腮 腺
精品课件
病原学
分类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 属的单股RNA病毒。
概 述—易感人群


• • •
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 多见于儿童 青春期后男>女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
精品课件
发病机理
• 病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 机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上呼吸道
并增殖→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增殖 的病毒入血→病毒血症→播散入腮腺、 颌下腺、性腺、胰腺、乳腺、中枢神 经系统→病毒再度增殖再入血→引起 炎症→不同症状。
精品课件
概 述—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世界性疾病,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季节为主,儿童机构可形 成暴发。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膜脑炎 多于病后4-5天出现, 2一痹3睾..生、胰般丸殖耳腺1炎周系聋炎内统常消并见失发于;症肿脑大炎腮、腺面开神始经消麻 发退病时率患低者于又1出0%现;发可热有,恶睾心、丸呕明吐显、 中淀肿膜上粉积胀腹 酶 液和部 和疼疼 阴痛痛 囊,和 水可压 肿并痛,发。多附不为睾宜单炎做侧、血鞘清 卵7诊%巢断炎依据占,成主人要检女测性血患清者脂5-肪酶。 4.其它 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 炎等
理化特性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
存在部位
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
精品课件
概 述—传染源

早期患者

隐性感染者

腮腺肿大前7d至肿大后9d


有传染性
精品课件
概 述—传染途径

及污
• •
盘传
• •
主要经飞沫传播(唾液
染的衣服也可传播) 孕妇感染本病后通过胎
染胎儿 胎儿畸形或死亡,或增
精品课件
、下三个方向发展,肿大、疼痛,腮腺
管红肿,无分泌物3d。张嘴、食酸性食
物时腮腺疼痛疼痛加剧。发病前2周曾到
儿童医院探视过其他患者。
问题:
• 1、该患者可能是什么病?
• 2、此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如何护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急性胰腺炎等,与病毒 组织有关
精品课件
护理措施
• 呼吸道隔离 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约
3周
• 减轻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
感染;注意饮食;局部冷敷
• 降低体温 多饮水,物理或药物降温;
减少并发症
• 观察病情变化 有无脑膜脑炎、睾丸
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 预防感染传播 隔离;接种减毒腮腺
炎活疫苗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