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低氧光亮铜杆项目

合集下载

再生铜循环利用及光亮铜杆加工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

再生铜循环利用及光亮铜杆加工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

《山东祥辉铜业有限公司120kt/a 再生铜循环利用及光亮铜杆加工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2018年1月21日,山东祥辉铜业有限公司在德州市庆云县组织召开了《山东祥辉铜业有限公司120kt/a 再生铜循环利用及光亮铜杆加工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议。

验收组由建设单位-山东祥辉铜业有限公司、验收监测单位-青岛衡立检测有限公司、环评单位-山东省环科院(已改制)、环境监理单位-临沂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及3名特邀专家(验收组人员名单见附件)组成。

验收组听取了建设单位工程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和验收监测单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情况的汇报,对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核实了有关资料。

经认真讨论,形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山东祥辉铜业有限公司120kt/a 再生铜循环利用及光亮铜杆加工项目(一期)》位于山东庆云县尚堂工业园区(山东庆云经济开发区南区),项目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2690万元,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2307万元。

项目占地面积300亩,实际劳动定员110人。

项目建设阳极炉车间、电解车间、净液车间、铜杆加工车间、办公楼、职工宿舍、综合仓库及其他辅助设施等。

因资金问题及行业市场行情影响,本项目分两期建设。

一期建设规模为:火法精炼车间建设三台110t阳极炉、一座电解精炼车间(工况60kt/a)、一座净液车间;配套建设供水供电等公用、辅助及储运、环保工程等。

二期建设规模为:一座电解精炼车间(工况60kt/a)、铜杆加工设备(120kt/a)、一座备用阳极炉,配套建设供水、供电、环保工程等。

(二)建设过程、环境监理及环保审批情况2014年5月,建设单位委托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山东祥辉铜业有限公司120kt/a再生铜循环利用及光亮铜杆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5年6月9日,山东省环境保护厅以鲁环审[2015]128号文对《山东祥辉铜业有限公司120kt/a再生铜循环利用及光亮铜杆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招商简介.doc

招商简介.doc

招商简介营口隶属辽宁省,是一座滨海滨河的港口城市。

地处渤海东北岸,沈阳、大连之间,东北亚经济圈的中间位置,中国八大水系之一的大辽河从这里汇入渤海。

营口拥有122公里海岸线,占辽宁海岸线全长的百分之六;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

营口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是宜居之地。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9℃,降水适中,光照充足。

有山有海有河流,森林覆盖率达到44%,城市绿地覆盖率达36%,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辽宁各城市之首。

营口物产资源丰富,水稻、水果和水产品是营口的优质特产,被称为“塞外江南”。

已探明地下矿藏39种,其中菱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镁质材料产量居亚洲第一,是“中国镁都”。

世界上很多钢铁企业高炉使用的耐火砖都来自营口。

同时,营口的温泉资源也非常丰富,日出水量万吨以上,是中国著名的温泉之城,也被誉为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之一。

营口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也是东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岸。

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是全国沿海十大亿吨港口之一。

在2013年,营口港口吞吐量达到3.2亿吨,集装箱运量530万标箱。

营口交通便捷,90分钟车程可到达沈阳、大连等辽宁境内的9个城市。

纵贯营口的哈大高速铁路已经通车,车速达300至350公里。

从营口到沈阳、大连只需40分钟,到长春2个小时,到哈尔滨也仅用3个小时。

今年底,营口机场即可通航。

营口经济总量已连续5年居辽宁省第四位,2013年底,营口gdp已经达到1513.1亿元,增长率9.6%,排在沈阳、大连、鞍山市之后,增长速度始终位居辽宁省前列。

在中国294个城市综合竞争评比中,营口的综合增长能力位列第6,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

营口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已累计引进外资企业近800家,到2013年底,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3亿美元,出口总额43.7亿美元。

美国可口可乐、百威啤酒、英国乐购、德国马勒、印度塔塔及台湾富士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来营口发展。

铜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铜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铜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概述现如今,铜杆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铜杆主要用于电气、电子、通讯、建筑等行业,是制造导线、电缆、变压器等产品的重要原材料。

随着电子通讯、电力传输、新能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铜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在市场上供应铜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进口铜杆,二是国内的铜杆厂生产。

进口铜杆虽然质量稳定,但价格较高,运输成本也大大增加。

而国内铜杆厂生产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质量不稳定,对于要求高质量的客户来说,还存在较大的风险。

因此,建立一家稳定供应高质量铜杆的生产厂家,是当前市场上的一个重要需求。

二、项目立项背景鉴于当前市场上对高质量铜杆的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我公司决定投资建设一家铜杆生产厂家。

该生产厂家将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我公司还将注重环保、节能,力求打造一家绿色环保的企业。

三、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铜杆生产项目2. 项目总投资:5000万人民币3. 项目建设地点:河北省XX市4. 项目建设内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建设一条年产5000吨铜杆的生产线5. 项目建设周期:2年6. 项目预期投产时间:2023年四、市场分析1. 需求分析铜杆是电力行业、电子通讯行业、建筑行业等的重要原材料,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铜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铜杆质量良莠不齐,价格也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

因此,建设一家高质量铜杆生产厂家,可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稳定供应的需求。

2. 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铜杆生产厂家较多,竞争也比较激烈。

但大部分厂家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价格也较高,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低价格产品的需求。

因此,建设一家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铜杆生产厂家,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3. 市场前景随着电力行业、电子通讯行业、新能源行业等的发展,对铜杆等铜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备案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备案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备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1.11.24
•【字号】陕发改产业〔2011〕2250号
•【施行日期】2011.11.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企业管理
正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备案的通知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备案的请示》(陕色集团字[2011]267号)及相关附件收悉。

该项目总投资14.8亿元,建设地址为铜川市董家河工业园区。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生产厂房及配套公辅设施11万平方米,购置罐式煅烧炉、阳极焙烧炉、反击式破碎机、堆垛天车、空压机、余热锅炉等生产设备242台(套),进口预热螺旋机、强力混捏机、概率筛、磨粉机、成型机、连续配料系统等设备15台(套)。

形成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的生产能力。

经审查,符合《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的规定,同意备案。

请据此抓紧办理土地、环保、节能评估等相关手续。

待项目符合开工条件后,于开工前15日报告我委。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年产吨无氧光亮铜杆项目可行性

年产吨无氧光亮铜杆项目可行性
积压和产能过剩。
市场竞争加剧
新竞争者进入市场或现有企业降低 价格以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使产品 销售价格下降。
客户违约风险
客户拖欠货款或违约可能导致销售 收入下降,同时增加收款成本和坏 账准备。
技术风险评估
技术更新迅速
01
行业内技术更新迅速,若公司无法及时掌握新技术,可能被市
场淘汰。
技术门槛高
02
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门槛较高,可能存在
年产吨无氧光亮铜杆项目可行性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建设方案 • 市场需求分析 • 项目财务分析 • 项目风险评估 • 环境影响评价 • 项目实施计划
01
项目背景
铜杆市场现状
铜杆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 在电力、建筑、制造等行业中有
广泛的应用。
当前市场上对高品质、高性能的 铜杆需求量不断增加。
1 2
原材料成本
项目主要原材料为铜材,预计每吨铜材价格约为 5万元,年需求量为1万吨,因此原材料成本约为 5亿元。
人工成本
预计项目员工数量为100人,人均年工资约为10 万元,因此人工成本约为1000万元。
3
其他费用
包括设备维护费用、租赁费用、能源消耗费用等 ,预计每年约为500万元。
经济效益预测
铜杆市场供应情况
目前,国内铜杆市场供应充足,但高端铜杆产品仍存在一定的缺口。
随着国内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铜杆的产量和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供应保障能力 增强。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国内铜杆市场呈现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国有企业如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在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占据优势;民营企业如江苏昌润、安徽楚 江等在灵活性和市场反应速度方面表现较好;外资企业如奥图泰、力拓等则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高 端产品制造能力。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由于生产铜杆的两者的工艺不同,所生产的铜杆中的含氧量及外观就不同。

上引生产的铜杆,工艺得当氧含量在10ppm以下,叫无氧铜杆;连铸连铸生产的铜杆 是在保护条件下的热轧,氧含量在200-500ppm范围内,但有时也高达700ppm以上,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生产的铜外表光亮,低氧铜杆,有时也叫光杆。

无氧铜杆铜杆是电缆行业的主要原料,生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连铸连轧法和上引连铸法。

连铸连轧低氧铜杆的生产方法较多,其特点是金属在竖炉中融化后,铜液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从浇管进入封闭的模腔内,采用较大的冷却强度进行冷却,形成铸坯,然后进行多道次轧制,生产的低氧铜杆为热加工组织,原来的铸造组织已经破碎,含氧量一般为200~400ppm之间。

无氧铜杆国内基本全部采用上引连铸法生产,金属在感应电炉中融化后通过石墨模进行上引连续铸造,之后进行冷轧或冷加工,生产的无氧铜杆为铸造组织,含氧量一般在20ppm以下。

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所以在组织结构、氧含量分布、杂质的形式及分布等诸多方面有较大差别。

一、拉制性能铜杆的拉制性能跟很多因素有关,如杂质的含量、氧含量及分布、工艺控制等。

下面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铜杆的拉制性能进行分析。

1.熔化方式对S等杂质的影响连铸连轧生产铜杆主要是通过气体的燃烧使铜杆熔化,在燃烧的过程中,通过氧化和挥发作用,可一定程度减少部分杂质进入铜液,因此连铸连轧法对原料要求相对低一些。

上引连铸生产无氧铜杆,由于是用感应电炉熔化,电解铜表面的“铜绿”“铜豆”基本都熔入到铜液中。

其中熔入的S对无氧铜杆塑性影响极大,会增加拉丝断线率。

2.铸造过程中杂质的进入在生产过程中,连铸连轧工艺需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转运铜液,相对容易造成耐火材料的剥落,在轧制过程中需要通过轧辊,造成铁质的脱落,会给铜杆造成外部夹杂。

而热轧中皮上和皮下氧化物的轧入,会给低氧杆的拉丝造成不利的影响。

上引连铸法生产工艺流程较短,铜液是通过联体炉内潜流式完成,对耐火材料的冲击不大,结晶是通过石墨模内进行,所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较少,杂质进入的机会较少。

电化学有限公司年产吨贵金属电极材料项目环评

电化学有限公司年产吨贵金属电极材料项目环评

电化学有限公司年产吨贵金属电极材料项目环评一、项目背景江西,xx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江西丰城市循环经济园区纬四路以南,纬五路以北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67.83"、北纬28°3'22.73")。

20xx年x月,企业年产10万吨阳极铜和10万吨低氧铜杆项目环境影报告书取得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江西﹐xx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阳极铜和10万吨低氧铜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赣环评字(20xx ) 71号文进行批复,同意进行项目建设,批复建设内容为:以废杂铜为原料,通过改进型阳极炉熔炼、圆盘浇铸等工序生产阳极铜;以光亮铜为原料,通过熔化炉熔化、连铸连轧、拉丝、无酸清洗、收线等工序生产低氧铜杆,形成年产10万吨阳极铜和10万吨低氧铜杆。

建设单位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丰富产品规模,拟在现有厂区内扩建新增电解铜生产线及阳极泥综合利用回收贵xx生产线,本次扩建以自产阳极铜及外购阳极铜为主要原料,采用电解、净液等工艺生产电解铜;以铜电解阳极泥为原料,采用湿法冶炼生产金锭、银锭、海绵钯。

最终扩建部分形成年产10万吨电解铜及金锭12.35吨、银锭214.81吨、海绵钯2.61吨。

二、建设项目特点江西xx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丰城市循环经济园区纬四路以南,纬五路以北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6'7.83"、北纬28°3'22.73")。

厂区东邻金洋xx,北侧隔马路为瑞林稀贵xx,西邻悦达xx,南邻东江环保。

厂区占地面积92407m2,北距丰城市城区约10km。

经现场勘查,项目最近居民点为西南向(距厂界约1083m 处)的上蔡居民点,下游无分散饮用地下水居民,周边地下水环境不敏感。

项目属于扩建工程,扩建部分各生产线工艺路线如下:(⑴以阳极铜为原料,采用电解、净液等工艺生产电解铜;⑵以铜电解阳极泥为原料,采用湿法冶炼生产金、银、钯,即经氯化分金产出的分金渣(含银渣)再经氨浸分银+水合册还原+电炉熔银生产银锭;以氯化分金产出的分金液(金钯液)经锌粉置换+王水酸溶+亚钠还原+电炉熔铸生产金锭;亚钠还原后液经一次水合腓还原+王水酸溶+氯化铵沉钯+一次氨水溶解+盐酸沉钯+二次氨水溶解+二次水合册还原+烘干工艺生产海绵钯。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人民政府二○○九年九月一日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色金属产业是我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家《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已经省政府同意发布的安徽省八大支柱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特编制《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规划期为2009-2011年,远期到2020年。

一、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产业现状。

“十五”以来,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

“十一五”前三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8%,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销售收入680亿元,增长4.4%。

其中,黄金行业(含银)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43.7%;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增长46.7%。

我省有色金属产业主要有铜、铅、锌、金、银、钼产品及铝材加工产品,2008年产量如下:矿产品。

铜精矿含铜量12.9万吨,比上年增长38.9%;铅精矿含铅量3676吨,下降118.5%;锌矿含锌量854吨,下降78.8%;钼精矿折含量575吨,增长82.5%。

黄金4.5吨,白银7.8吨,与上年持平。

冶炼产品。

生产阴极铜53.8万吨,增长10.5%;铅39.6万吨,增长27.0%;锌0.3万吨,增长89.5%;黄金9.8吨,增长37.8%;白银190.7吨,下降4.7%。

加工产品。

生产铜材56.8万吨,增长29.8%;铝材16.6万吨,增长105.3%。

再生产品。

再生铜62397吨,增长74%;再生铅329902吨,增长89%;再生锌1966吨,增长1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30万吨低氧光亮铜杆项目
一、市场分析
铜线杆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绕组线、电气装备用线三个领域,其中电线电缆所占比例最大。

电线电缆用铜线材的产量和消费量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呈持续攀升的态势。

进入2011年,即“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对电力行业的基础投资使得电线电缆行业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增长,从而影响到了其上游的铜杆行业,也刺激了铜线消费量继续增长,铜线材产量由2005的183.8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570.1万吨。

由表4-13知,未来三年铜杆产能将超过800万吨。

分析这些铜杆扩展项目,冶炼企业向下游延伸的占到近半数,铜产品终端企业向上游进行的延伸占有三成,另两成多是铜加工行业的自身扩张。

这显现出整个铜产业链中“上往下,终往上”的纵向发展趋势。

2010年-2011年铜线的进出口量详见表4-14。

表4-14 2010年、2011年铜线的进出口量(单位:吨)
名称
2010

2011年
上半

同期
比%
下半

比上

年%
全年

比%
进出
口比
铜线
进口

2688
50
113
283
-18.
04
107
042
-5.5
1
220
325
-18.
05 13.4
:1 出口

1575
5
794
7
3.02
845
9
6.44
164
06
4.13 2011年铜线进口主要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全年达到
13.4万吨,同比下降29.62%,占进口总量的60.80%;其次为来料加工进口3.4万吨,下降15.42%;
铜线的进口依然是主要来自台湾和韩国,二者的进口量分别占进口总量的30.66%和19.46%。

铜线出口企业较多的依次为合资、外资和私营企业,出口量各为5566吨、4386吨和3854吨,同比分别增长7.45%、下降14.85%和增长45.44%。

出口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贸易为多,全年出口8794吨,同比下降9.59%;一般贸易出口4334吨,下降2.86%。

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铜线材市场,国外企业纷纷进入我国谋求发展。

因此国内铜杆的需求不但很快就将得到满足,而且我国生产的铜杆很快将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满足全球的需要。

根据目前我国铜线杆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用铜线杆需求量增长大约每年平均递增6~7%,预计到2015年,我国铜线杆的需求量为650~700万吨。

二、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分析及国内外技术装备现状,本项目拟定生产规模为年产30万吨铜线杆。

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范围及年产量详见表4-15。

表4-15 产品方案表
产品名称产品
型号
规格范围(mm)年产量(t/a)
连铸连轧铜

T1、R Φ8300000
三、工艺技术
目前国内外低氧铜杆的生产方式主要连铸连轧法。

1963年,美国南方线材公司在意大利二轮铝杆连铸连轧生产线(Properzi法)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连铸连轧铜杆生产线(SCR法),德国Krupp公司(现为SMS Meer 公司)也在1973年研制成功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连铸连轧生产线(Contirod法),这三种工艺的原理基本相同,但在铸造和轧机上各不相同,具体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4-17。

电解铜
加料
熔化
保温
铸造
粗轧
精轧
冷却、清洗
涂蜡
收卷
压实
包装
成品入库
图4-17 低氧铜杆材生产流程图
四、建设规模和经济效益
建设规模为高精度低氧光亮铜线杆30万吨/年,占地约200亩。

项目总投资约5.8亿元,其中固定投资约4.3亿元,流动资金约1.5亿元。

年销售收入约183亿元,年利税约1.0亿元。

五、技术支撑
1)高精度低氧光亮铜线杆属于电解铜—铜杆—铜线—漆包线(电缆)产业链的龙头项目,是铜线、漆包线(电缆)产业的上游基础材料,在三门峡周边地区有广阔的市场,国内已全面掌握了低氧光亮铜线杆的制造技术,特规划为第一阶段实施。

2)为确保铜线杆质量,生产主要设备从境外引进。

3)国内知名冶炼公司均配套了高精度低氧光亮铜线杆生产线,外资企业及部分大的电缆企业也专业生产铜线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