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论文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关键词】振颤手法以指或掌吸附于治疗部位,做频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手法称为振颤法,又称振法或颤法[1]。
笔者多年来运用推拿中的振颤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0例,男90例,女110例。
年龄最大82岁,最小25岁,平均54岁;25~40岁,占15%;41~82岁,占85%。
其中神经根型为112例,占56%;交感神经型为8例,占4%;椎动脉型20例,占10%;混合型为32例,占16%;脊髓型28例,占14%。
病程最短7天,最长10年,疗程最短5天,最长120天。
全部病例均经X线片、cT或mRI与临床检查确立诊断。
.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2]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3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先为患者做放松手法,然后做颈部拔伸法,最后做振颤手法。
步骤如下:(1)患者正坐,医者分别按揉风池、天鼎、肩井、天宗、肩中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外关等穴,约5min。
(2)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约5min。
随后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约5min。
(3)做颈项部拔伸法:嘱患者正坐,医者站于患侧,右肘关节屈曲并托住患者下颌代写论文,手扶健侧颞枕部,向上缓缓用力拔伸,并做颈部左右旋转活动,另一手拇指置于患处相应椎旁,随颈部的活动在压痛点上施按揉法,约2min。
(4)上述手法完成后,医者将手掌心即劳宫穴着力于患者大椎穴,意念集中于手掌心,而后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烈地做静止性收缩,使手臂发出快速而强烈的振颤,并使之通过手掌心传递到机体内,医者施术时除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用力外,其他部位均要放松,不可屏气。
施术时着力部位均不离开施术部位,动作要连贯,持续。
双手可交替振颤。
一般要求10min以上,使振颤持续不断地传递到机体内,在治疗部位内产生舒松和温热感。
频率要求300~400次/min[1]。
【精品文档】颈椎病护理论文-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颈椎病护理论文篇一:颈椎病康复护理论文颈椎病的康复护理体会[关键词] 颈椎病康复[中图分类号] r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X)-08-180-01颈、肩、腰腿痛以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有统计表明,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8.7%上升到201X年的15%。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我科201X年5月至201X年5月收治颈椎病病人25例,其中40岁以下12例,40岁以上13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好转或缓解。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表现及分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颈,肩,背,上肢疼痛,甚至四肢麻木,可伴有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1.1 神经根型是压迫或刺激椎管单侧或双侧的神经根引起的症状。
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颈僵硬,且反复发作。
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过久而诱发。
上颈椎病变,以颈椎疼痛,向枕部放射,枕部感觉障碍或皮肤麻木。
下颈椎病变,颈肩部疼痛可向前臂放射,,手指呈神经根性分布的麻木和疼痛。
并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表现。
1.2 脊髓型是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引起。
表现为颈肩痛伴有四肢麻木、肌力减弱或步态异常,胸或腰部有束带感。
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篇二: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论文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对颈椎病人采用牵引、按摩、中药熏洗、针灸、手法整复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配合心理护理、牵引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指导等,观察患者康复情况。
颈椎病论文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灸治疗介绍【摘要】: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有推拿手法、中药内服、针灸、针刀及综合疗法,其中手法和针灸在临床较为常用。
笔者收集部分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发现:以毫针和电针最为常用,以颈夹脊、风池、天柱等为选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已逐渐成为治疗本病的主流方法。
针灸治疗不但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相对于西医手术治疗优势更是明显。
但是,手法的精准度,斜方肌处取穴的安全性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综述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的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本病临床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交感型等多种类型,其中以神经根型发病率为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70%。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筋骨不坚,外邪侵袭,致使经脉痹阻所致,属“骨痹”范畴;瘀阻为其主要病理因素。
从形成来讲,颈椎病的形成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是由于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外受风寒之邪,寒凝经络,导致手臂疼痛;二是由于虚阳上扰,风阳内动所致,以手臂麻木为主。
以上二证均属本虚标实之证。
此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一经明确诊断,即应采取有效方法积极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畅通局部的气血达到止痛的效果,这是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机理。
1 毫针疗法李惠源[1]以颈夹脊为主,配曲池、肩、外关、天宗、后溪穴,均用强刺激,不留针,同时配合颈牵引疗法及运动疗法(“米”字颈椎操) ,治疗94 例,痊愈46 例,显效35 例,有效13 例,全部获效。
王萍[2]取颈 3 - 7 夹脊为主穴,配风池、大椎、肩井、曲池、合谷治疗26 例,治愈12 例,显效9 例,有效4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6 %李晓阳[3]和刘鸿[4]针刺病变部位颈夹脊为主,配风池、曲池、外关,刘氏加用肩井、合谷、外劳宫,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 后施以推拿手法,分别治疗120例和72 例,总有效率为100 %和97. 22 %;2 电针疗法邵萍等[5]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根据颈椎病变部位选取病变椎体节段上下夹脊穴,要求酸麻向患肢放射为宜,予平补平泻手法。
颈椎康复治疗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颈椎康复治疗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颈椎前路术后围术期的系统康复护理颈椎前路手术比后路手术有很多优点,如出血少、软组织损伤轻、感染率低、神经后遗症少,便于术中呼吸、循环的管理,病人易于耐受,是目前治疗颈椎疾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为了解康复护理对该方法治疗颈椎病病人围术期的作用及康复效果,我科于2003年1月一2006年1月,对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87例,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87例,其中男64例,女23例;年龄34岁~78岁(岁±岁);病程6个月~72个月;住院12d~43d,平均脊髓型颈椎病36例,其中伴颈后纵韧带骨化症1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混合型颈椎病5例。
手术方法:均行颈前路减压术,其中单间隙采用环锯法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26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填充自体减压骨松质植入8例;开槽式椎体次全切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53例.切口选择:颈前右侧或斜切口;麻醉方法:颈个月,根据疗效评定:完全康复65例,明显好转19例,好转3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护理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心理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术后体位及颈部制动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并请治愈的病人现身说法,使其树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
本组病人均能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与护理。
术前训练①卧床生活指导:要求病人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强调注意安全,指导起床及活动方法。
仰卧时枕不能过高也不能悬空颈部,砂袋固定颈两侧;侧卧位时枕与肩宽同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直线;教病人轴向翻身法,并理解其重要性,以免进一步损伤脊髓。
术前2d训练仰卧饮食饮水,避免术后呛咳;练习卧床大小便,防止术后发生尿潴留。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2000字颈椎病是一种高发性疾病,常见于在企事业单位工作、长期坐姿、低头玩手机等工作方式下。
它的症状有颈部疼痛、颈肩部僵硬、头痛、肩背疼痛等,严重的会导致上肢无力、手指发麻等,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因此,颈椎病的治疗受到了广泛关注,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颈椎病。
保守治疗是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无创、安全、经济等。
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按摩、理疗等。
其中物理治疗是最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包括热敷、冷敷、牵引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冷敷可以减轻炎症、肿胀等;牵引可以扩大椎间隙,缓解神经根受压等。
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缓解肌肉紧张等。
按摩和理疗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纠正错误姿势等。
手术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另一种选择,尤其适用于严重或难以控制的病例。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神经根受压、恢复椎间隙等。
手术方法有多种,如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微创手术等,根据患者的个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综合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最佳选择,可以同时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少手术风险;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恢复功能等效果。
综合治疗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病程、年龄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是治疗颈椎病的长期措施之一,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更为重要的。
一般建议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长时间坐姿,定期进行颈部锻炼等。
综合以上分析,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同时注意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以保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颈椎病医学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

颈椎病医学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颈椎病医学中的临床治疗长时间姿势不当是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常见发病原因,长期保持相同的姿势会压迫颈部神经系统,同时影响颈部、肩部以及脑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会导致颈部肌肉僵硬、痉挛,并对椎体造成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脊柱扭曲、侧弯等变形,引发关节紊乱。
手法推拿与颈部按摩能够明显矫正脊柱的变形状况,并帮助颈部紧张、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还会纠正错位逆乱的组织和关节,以达到舒筋活络,气血通畅,理筋整复的功效;另外还会提高颈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改善头晕、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
通过牵引治疗能够减轻变形的脊椎对神经与脊髓的压迫与刺激,而且通过加大椎间隙与椎间孔空间有助于颈椎关节滑膜复位。
中药熏蒸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段,通过熏蒸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经患者的颈部皮肤直达病灶,能够保证药效的持久,而且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松弛颈部组织粘连,从根本上改善颈、肩部的血运状况,同时还可以改善局部充血水肿,缓解疼痛与酸胀的感觉。
针灸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通过对患处进行针刺可以使阳气在患处聚集,疏通经脉,益气活血,以达”针引阳气”的功效;同时,针刺可以改变颈椎病变部位的微循环,刺激体内类吗啡样物质的释放,加快患处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的吸收,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增加耐受力,有效改善临床症状[6-7]。
另外,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其日常生活习惯对颈椎病治疗与转归的重要性,每天坚持进行适当的的体育运动[8]。
本组研究中,经治疗,观察组中痊愈7例,有效3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证候总积分为(±)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疗法联合推拿、热敷、牵引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颈椎病常见防治办法论文

试析颈椎病常见防治办法【摘要】目的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颈椎病常见的预防和防止办法。
方法从现阶段颈椎病的防治措施入手,对颈椎病表现的症状、出现原因等方面着手,研究了颈椎病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防治方法。
结果颈椎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病,只要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注意休息是可以在产生前预防的。
结论加强对颈椎病产生原因和防治办法的研究,有利于颈椎病今后的预防。
【关键词】颈椎病;常见;防止;措施颈椎病的医学名称是颈椎综合症,它是由于骨骼和周围软组织的退化形成的,产生率伴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其中中老年人群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患有颈椎比病。
由于日常生活速度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更换,很多工作在办公室的白领,由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经常出现脖子僵硬、背部沉重、甚至出现头昏、眼花等脊椎病特征,对生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降低产生率应加强颈椎病防治办法的研究。
1 预防办法1.1 保持好的坐姿从事写作、打字、会计、编织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因为长时间低头或是工作时坐姿的不正确,使肩部肌肉经常处于不协调的紧张状态下,颈部周围的软组织容易受到拉抻,劳损,然而脊椎前部由于长时间磨损出现增生现象,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同时发生慢性劳损,从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要使用自然端坐位,使胸部、颈部保持直立,头部稍向前倾,保证眼睛到桌面的距离在30cm;不要倾斜、扭转;当工作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活动下颈部或是对颈部做些按摩。
另外,桌子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倘若桌子过高或椅子太低,会使人的肩部上抬和头部向后过度倾斜、眼睛与桌子之间的距离减短,容易使颈部肌肉造成劳损以及对视力造成影响;倘若桌子太低或是椅子太高,会使人上身向前倾斜,更容易使颈部受到劳损。
1.2 保持好的睡姿人身体的躯干、两肩、盆骨部位的直径较大,身体侧卧时脊椎受到床垫的影响而产生弯曲,长时间侧重于一侧,会使脊柱弯曲,症状轻时醒来后腰背会感到不适,需要下床活动才可以恢复正常,症状重者可能会发展成脊椎病。
颈椎病临床诊疗论文

颈椎病的临床诊疗【摘要】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
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他部位组织退变。
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
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常见和多发病。
作者总结近三年接诊的112例颈椎病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讨论。
【关键词】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681.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01-02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成,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本文结合三年来对112例颈椎病患者的诊疗过程,采用多种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4名,女性48名,年龄82~31岁,平均57岁。
其中颈型45例,神经根型39例,脊髓型13例,椎动脉型11例,交感神经型3例,其他型1例。
经我科临床治疗治愈87例,有效23例,无效2例。
1.2 临床症状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
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之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颈椎病
[关键词]颈椎病; x线
[中图分类号] r826.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71-0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从目前的许多颈椎病例中除了经典式的病因外,现已渐趋向于典型的年轻化。
从颈椎病的病理分型不外分为:脊髓型、非脊髓型(包括:神经根型、椎a型、交感n型)、混合型等,以后者多见,脊髓型颈椎病较为少见,其多有较典型的脊髓压迫症状,病情较为严重,但经有关治疗预后疗效较好。
虽然ct、mri(核磁共振)技术对颈椎病变的诊断日益明确,但常规的x线检查仍是经济、直观、方便有效且易行的检查手段,特别是dr检查更是快速而得到结果,更让病患者满意。
在基层医院做颈椎x线摄片检查是诊断颈椎病的主要依据,仍不失为一项重要捡查手段和方法。
现将收集并筛选出86
年至2010年本案病例的x线检查并部分经有关治疗后证实的主要、典型的300例颈椎病临床、x线表现叙述如下。
1 临床资料分析
本文300例颈椎病。
男215例,女85例。
男与女之比5:2,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为46—50;临床表现为:300例基本上均有颈部酸痛、上肢酸麻无力症状,有类似肩周炎症状;其中外伤性颈椎病的有93例,伴颈部不适、眩晕的102例,肢体感觉障碍的78例,肌肉萎缩59例,行走困难—不能行走者有47例,截瘫12
例,这些均为典型的脊髓压迫症状,多为进行性,但病程长短不一,最短45天,最长约十几年。
2 x线表现
本文300例病人均摄有颈椎正、侧、双斜位片(以侧位及左右双斜位为主),有58例行脊颈部髓造影检查,现分述如下:
2.1 颈椎片的x线表现:同教科书和常规颈椎病例诊断一样:有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及钩椎关节增生变窄为主,还有脊椎生理曲度改变,椎体滑脱、韧带钙化、椎体变扁等征象。
2.2 颈椎椎管大小的改变:我们仿照有关文献资料如:用天津于氏直接测量法来对本文300例病例之颈椎侧位片行矢状经测量,并用于氏提供的正常值进行对比。
除12例第1—第7颈椎椎管矢状经大于正常值外,其余各例测量值均小于正常平均值,以第5、第6颈椎段正常均值为16.6mm,本组病例中有的仅11.0mm。
2.3 脊髓造影表现:本组病例中有58例行脊髓造影检查,表现造影剂柱完全中断似截断状32例,侧位局限前缘有弧形压迹有17例,呈细线形状狭窄改变的9例。
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程度。
3 小结
颈椎病与骨质增生程度压迫程度、椎间盘脱出压迫程度、椎管狭窄等有密切关系。
狭窄有先天或发育育性椎管狭窄和后天或增生性椎管狭窄,以后者多见。
后天增生性椎管狭窄多由脊椎骨关节病引起,颈椎部多为颈椎病引起,由于颈椎日常活动度大,日久可致
劳损,又因易损伤从而引起退行性病变。
退行变性并失去弹性的椎间盘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当颈椎活动时,脊髓在突出部位来回摩擦,造成脊髓供血障碍,以及颈椎关节急慢性损伤等引起的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刺激和压迫颈部的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在椎管及椎间孔狭窄的基础上合并这些改变更易引起了一系列的颈椎综合症。
趋于年轻化颈椎病因素笔者目前认为:由于电脑化和长坐不动者,人类现今赖于电脑、长期日夜枸腰直颈的玩电脑及其它枸腰直颈作,颈肌僵直、颈部血液循环不良,颈椎血供不足,骨质脱钙、退化增速骨质增生;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轴生理曲度变直,颈椎过伸过屈位片可见椎体有轻度向前或向后滑脱征,主要表现为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此该为:慢性疲劳、不良姿势或负重过度等有关;另椎间盘因本身有退化,外加重力关系便易于变扁而倒致椎间盘脱出,此时颈椎侧位片上显示椎间隙变窄并有前后等宽甚至是前窄后宽x征象。
颈椎病x线诊断除了我们熟悉脊椎骨质退行性变如: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小关节增生变窄、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向弯曲等平片上常见的x线表现外,更应注意椎管矢状经大小的改变,椎管矢状经狭小是颈椎病最主要的x表现之一。
本组病例经测量c3—c7椎管矢状经均小于正常均值16.6mm,最狭的多发生在c5、c6段。
与手术所见病变多在c5、c6段相符。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在临床上有脊髓压迫症而来做x光检查投照的颈椎正侧双斜位片,均不可忽略作侧位片颈椎管矢状位测量,此皆为判断
有无椎管骨性狭窄提供重要依据。
测量方法用单纯矢状经直接测量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较高。
当然,颈椎病除了上述椎骨退变外,不可忽略了颈椎外伤后那不成形的骨痂生长压迫脊髓的颈椎病。
颈椎病的检查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平时临床医生检查颈椎病仅开正侧位片,虽说明显的颈椎病x征象在侧位片椎体骨质增生和椎间隙变窄(即椎间盘的变性受压后变扁)是诊断颈椎病的一部分,但却地疏忽了摄斜位片颈椎椎体后上下角骨质增生突入椎间孔压迫了在此行径的神经血管的主要检查位置。
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合格的、资深的临床医生检查颈椎病所必须的、应该知道的检查部位。
如果要从节省经济又较能准确疾病诊断角度而论,摄正侧位片不如摄侧斜位片更好些。
诊断颈椎病一般平片的正、侧用双斜位所示且根据有关文献进行椎管矢状经有关测量,外加结合临床表现已基本诊定。
脊髓造影检查仅是在明确了颈椎病后对其内在病理上的一种更深层证实和了解罢了,是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检查手术过程较为烦琐且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成份,还不如ct的断层扫描来得快而准。
颈椎病的治疗,不外是:口服治疗、颈部牵引推拿、局部按摸及手术治疗等,从目前来说这些治疗并不是根治办法。
只能是消除上述引发颈椎病症状的因素,用缓解症状药物的治疗和配合一些物理治疗,最主要还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增加颈部血液循环及颈部的保健运动对治疗颈椎病和预防患颈椎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