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植保
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

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一、引言大棚草莓是一种在大棚内种植的草莓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因此备受农户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农户更好地种植和管理大棚草莓。
二、种植方法1. 土壤准备大棚草莓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先将土壤杂草清除干净,然后进行翻耕和平整,使土壤质地均匀。
2. 培肥施肥在土壤准备阶段,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供草莓生长所需的养分。
建议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腐熟的鸡粪等。
施肥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3. 植株选取与栽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草莓苗进行栽植。
将草莓苗根部修剪整齐,并在栽植前浸泡于水中,保持根系的湿润。
栽植时,将草莓苗插入土壤中,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轻轻拍实土壤。
4. 灌溉管理大棚草莓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过度湿润。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在果实成熟期,可以适量减少灌溉量,以避免果实开裂。
5. 温度调控大棚草莓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在生长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调节大棚内的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草莓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6. 病虫害防治大棚草莓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可以定期检查草莓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移除受害植株等。
三、管理要点1. 定期除草在草莓生长期间,要定期除去杂草,以免对草莓的生长和营养吸收造成影响。
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2. 结果管理在草莓结果期间,要定期检查果实的生长情况。
对于过大或过小的果实,可以进行疏果,保持果实的大小均匀。
同时,要注意支架的搭建,以支撑果实的生长,避免果实接触土壤。
3. 防止果实开裂草莓果实容易开裂,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间。
为了防止果实开裂,可以适量减少灌溉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同时,可以选择抗裂性较好的草莓品种进行栽培。
草莓大棚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是市场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草莓在种植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强的繁殖能力,而且栽培起来也更加的简单方便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供应,因此,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水果之一。
草莓产品不仅可以在新鲜时期作为水果进行售卖,还可以将其作为其他衍生产品,比如草莓果酱、草莓干、草莓饼干、草莓奶昔以及其他类草莓味的食品。
当前,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草莓在市场中的价格也开始趋于平稳,所以市场对于草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要想充分满足市场对草莓的需求,种植人员就一定要对草莓的种植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确保草莓的种植产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提高草莓品质,促进草莓种植行业的更好发展。
草莓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虫害问题的侵扰,导致其品质和产量下降,所以种植人员还需要重点加强病虫害防治处理工作,确保草莓可以真正符合市场供应需求。
草莓是一种红色的果实,颜色非常鲜艳,味道酸甜适宜,是市场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水果,而且营养含量非常丰富。
最开始在一些地区由于条件受限,并不适合草莓种植,因此当地的草莓售价通常较高。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草莓的市场发展空间非常的广阔,同时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所以农户开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草莓栽培。
在一些地区,农户可以利用大棚种植技术进行草莓水果的栽培和种植,有效地扩大了我国草莓种植产量,使得人们都能享受到优质的草莓水果,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接下来本篇文章将主要针对草莓大棚种植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介绍,包括如何培育草莓壮苗、控制大棚环境、定植以及进行田间管理操作。
并且会主要针对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和介绍,希望能够给农业种植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草莓品种的选择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农业领域中使用的品种研发技术也更加的先进,使得当前阶段的草莓拥有丰富多样的品种类型。
当前市面上的草莓品种主要包括明宝、密宝、哈尼、红宝石、大将军、草莓王子、红玫瑰、宝交、达娜、以斯列二号、美六、法兰地等。
大棚草莓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大棚草莓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以下是 7 条关于大棚草莓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1. 选苗就像选将!你得挑那些看着就健壮的草莓苗,可别随便弄些病恹恹的来啊。
就好比去打仗,你肯定得要精兵强将不是?比如有那种根系发达、叶片厚实的苗,那就是好苗子呀!咱得把好这第一道关。
2. 大棚的温度调控可太重要啦!热了不行,冷了也不行,这不就跟照顾小孩似的得精心着嘛!冬天冷的时候,咱得给大棚保暖;夏天热的时候,得想办法给它降降温。
就像是人穿衣服,冷了加衣,热了脱衣,得恰到好处呀!比如天气热了,赶紧把通风口打开。
3. 浇水施肥也得有讲究!不能一股脑儿地乱浇乱施呀!水多了会烂根,肥多了那也受不了呀。
这就好像人吃饭一样,得适量、营养均衡。
比如说浇水,要看土壤干湿度来,可别瞎浇一通哟!4. 谁不想看到草莓结得又大又红呀!那病虫害防治就得做好啊。
要是任由那些虫子糟蹋,那咱不白忙活啦!你想想,好不容易种出来的草莓,被虫子咬了,得多心疼呀。
所以平常得多留意,一旦发现病虫害,得赶紧处理,不能让它们猖狂起来,就像打小怪兽一样把它们消灭掉!比如看到有叶子发黄有斑点,就得警惕是不是病虫害搞的鬼。
5. 草莓也需要空间呀!合理密植这一点可别忘了。
种得太密了,它们也会相互争抢营养、空间呢。
就跟人住房子似的,太挤了谁都不舒服。
适当隔开些距离,让它们都能自由自在地生长,这不挺好嘛!你说是不是呀,别贪多哟!6. 日常管理可不能马虎!定期除草、清理病叶,这都是必须要做的。
这就像家里要打扫卫生一样,干净整洁才能舒适呀。
一直不清理,那草莓能长得好吗?比如看到有杂草冒出来了,赶紧拔掉,别让它们抢了草莓的养分。
7. 收获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别伤着草莓了。
这可是咱们辛苦的成果呀,得好好对待它们。
轻轻摘下,放在篮子里,就像对待宝贝一样。
摘完后,还得总结经验呢,这次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咱下次种的时候,就能更好啦!这大棚草莓种植与管理,可不简单呢,但只要用心,肯定能有好收成!。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_大棚草莓管理妙招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_大棚草莓管理妙招温度管理草莓的生长适温是18℃~26℃,30℃以上高温和5℃以下低温都对草莓生长不利,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理想温度,必须在大棚内套中棚再加小棚并铺地膜。
如出现32℃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棚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
各时期的温度要求如下:现蕾前,白天25℃~30℃,晚上15℃;现蕾至开花期间,白天22℃~28℃,晚上10℃;开花后,白天20℃~25℃,晚上5℃;结果后,白天15℃~20℃,晚上3℃以上。
施肥管理大棚草毒结果期长,要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合理追肥,以满足其营养要求。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从扣棚至现蕾,可10天左右施肥浇水1次,每亩每次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各5~8公斤。
另外,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多元微肥或植宝素等有机营养液,以提高草莓果重和含糖量。
水分管理大棚内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应及时灌水。
前期外界气温高,灌水在傍晚进行;后期内外界气温高,灌水在上午进行,灌水后先提高棚温,而后加大放风量,降低湿度。
浇水不能过勤,每次要灌透。
开花前1周停止浇水,开花后15天结合施肥,浇一次水。
光照管理光照的强弱,时间长短,对大棚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因此,除了要经常擦洗大棚膜外,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草苫等覆盖物要尽量早揭晚盖。
阴天及雪天要在大棚内采取一些增光措施,如安装电灯补充光照。
植株管理草莓进行人工授粉。
落花快,营养消耗少,养分集中,果实发育快,果个大,畸形果少。
可在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用毛笔蘸花粉涂抹全花都涂到。
也可在棚内放蜂授粉,效果好于人工授粉,放蜂应在盛花初期开始,棚内蜜蜂活动的适温在15℃~30℃。
生长期间要经常摘除下部变黄的老叶、病叶,随时摘除葡甸茎。
在开花前、花蕾分离期适当疏除高级次花序上的花蕾;在幼果青色期及时疏去病虫果。
保湿北方地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扣膜保温,冬草莓除大棚、小拱棚双重覆盖保温外,还可采用叶面覆盖等保温措施。
大棚草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的生产纳 入十 二五规 划 的重 点 内容 , 多方 面 筹措 资 金 , 出 台优惠政 策 以奖代 补 , 推动草 莓产业 做大 做强 。为 了更好 地配合草 莓产业 的发展 , 们将草莓 生产 的技术 要点 总结 我
如下 :
1 定植 前的管 理
1 1 品种选择 . 选 择 对低 温要 求 不严 格 ( 即低 温 需求 量 少) 的品种 , 如丰香 、 红艳 等 。
摘
要: 从定植前后 的管理 、 激素处理、 花期授 粉、 虫害防治、 时采果等方面介 绍 了大朋草莓栽培与管理技 术。 病 及
关键词 : 大棚草莓 ; 栽培与管理 ; 技术要点
中 图分 类 号 ¥6 . 6 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lO 7 3 (0 0 1 2 0— 1 O7— 7 1 2 1 )5— 4 0
受 精 。开花 期 , 白天温 度 要 求保 持 在 2 0~2 ℃ , 间 8~ 5 夜
1 ̄ 空气 相对 湿度 较 低 , 制 在 6 % 左 右 , 度 过 高 时 2C, 控 0 湿 应 注意通 风换 气 。果 实膨 大期 , 白天 应保 持 2 2 ℃ , 0~ 5 夜 间以不低 于 8 ℃为 宜 。果 实 采 收 期 , 白天保 持 1 2℃ , 8~ 0 不超 过 2 ℃ , 温保 持在 5~ ℃ 。如果 生 产 中棚 温 达 不 5 夜 8 到 以上要求 , 在棚 内搭 支架覆 盖第二层 天 膜 。扣 棚后 应 可 加强 肥水管理 。扣棚 期间应 多次追肥 , 一次 在顶 花序 即 第
12 育 苗 .
每年 3月上 中旬选 择 生长 健 壮 、 病 虫 害的 无
匍匐 茎 苗 , 为 繁殖 的母株 , 植 于苗 床 。8月 下旬 再 选 作 移
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温室大棚种植的草莓品种,如丰香、章姬、枥乙女等。
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果实甜美、产量高等特点。
二、土壤处理1.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可采用高温消毒或化学药剂消毒。
2.土壤改良:根据草莓生长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如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
三、种植方式1.直播法:在温室大棚内直接种植草莓苗。
一般采用穴播方式,每穴种植2-3株草莓苗。
2.假植法:在温室大棚外种植草莓苗,待苗长出3-4片真叶后,移栽到温室大棚内。
四、温室管理1.温度控制:草莓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调整温度。
2.湿度控制:保持棚内湿度在60%-80%之间,可通过通风换气和喷雾等方式调节湿度。
3.光照管理:保持棚膜清洁,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4.植株管理: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多余的花序和匍匐茎等,保持植株合理密度。
五、肥水管理1.施肥:根据草莓生长需要,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并适时追肥。
2.浇水:掌握草莓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病害发生。
六、病虫害防治1.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银灰膜避蚜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方式防治病虫害。
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注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七、采收管理1.采收时间:草莓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一般以清晨或傍晚为宜。
避免在高温时段采收,以免果实过熟和受日晒影响品质。
2.采收标准:采收时应选择充分成熟、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果实。
避免采摘未成熟或破损的果实,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3.采收方法:采收时应轻摘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同时,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将采摘下来的果实直接放在地面上或受到外界污染。
4.采收后处理:采收后应及时将草莓进行分级、包装处理。
大棚草莓开花结果期管理技术要点

蠡北国艺
瓜果作务
大棚草莓 开花 结果期 管理技术要点
邓亚 利
反 季 节 草 莓 一 般 在 9月 份 栽 植 , 1 0月 中下 旬 上棚 , 进行 3 ~ 4层 膜 覆 盖 , l 2月 上 中旬 上 市 。草 莓 开 花 结果 期 田 间管 理 特 别重 要 , 稍 有 不 慎 就会 影 响
张瑜 萍
3次 , 促 进 开 花 结果 。
4 花 期 放蜂
放 蜂 传粉 是 促 进 授 粉受 精 、 防 控 草莓 畸形 果 形
成 的 有效 措 施 。在 草 莓 初 花 期 每 棚 可 放 入 1箱 蜜
产 量 和 品质 , 要 从 温度 、 湿度 、 施肥 、 病 虫 害 防 治 等 方 面做 好 管 理 工 作 , 确保 丰产 丰 收 。
1 温度 管 理
蜂, 开 花 量 少 时辅 以蔗 糖 水 ( 1: 1 ) 作 为蜜 蜂 的营 养
补充 , 保 持 棚 室通 风 , 严 禁使 用 农 药 , 如需 喷药 须 先
草莓 在 开 花 期 对 温度 要 求 比较 严 格 , 要 特 别 注
意 这 一 时 期 的温 度 管 理 。 现蕾后 : 白天 2 5  ̄ 2 8℃, 夜
把 蜂群 移 出棚 外 。
5 摘除匍匐茎、 老叶和畸形果、 病 虫 果
间保 持 在 7 ~ 8℃ , 最低 不 应 低 于 6℃ ; 开花后 : 白天 温度 2 3 — 2 5℃, 晚上 7 ~ 8℃ ; 果 实膨 大期 : 白天 温 度
2 3℃左 右 , 晚上 不 低 于 5℃。如遇 特 殊 天 气 可利 用 人 工 措 施 进行 补 救 。如 果 遇 到低 温 天 气影 响 , 可 在
寿县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寿县大棚草莓栽培技术一、选址和土壤处理选址:寿县适宜大棚草莓的选址应以排水性好、基础稳固、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空气流畅、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为主。
如果能在南北两面建起山、海绵等壮观的风景背景,能为参观者提升游览体验,也能为销售提供有力支持。
土壤处理:选择条因沃肥、排水性好、无病虫害和杂草的湿润土地,将地面整平,肥料平衡,进行深耕后平整地面,开首条两个纵深排水沟,每株植苗之间留出15-20厘米的间隔。
二、育苗与移栽种苗品种:适宜栽培品种如优草莓、大明草莓、早春草莓、玉草莓等。
育苗:一般采用组培苗、盆栽苗、穴盘苗等方式。
育苗中应注意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对于根系发育良好、叶面翠绿、生长旺盛的苗子进行移栽。
移栽:通常在春天进行移栽,苗子的生育发育期阶段以幼苗期为主。
在移栽前,把苗子放在阳光下让根须吸水至生硬,待移栽时挖深坑洞、浇透水分,然后把苗子根部放入坑洞,用土填压使之牢固,伴有浇透水分,并进行定植。
三、施肥与管理施肥:草莓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障,可采用有机和无机肥料同时供应的方式。
对于基肥可在0.2亩面积上施用20-30公斤厩肥,并配合20-30公斤沙混合。
一般浇水草莓应和有机肥配套施用,根据草莓生长情况定期添加种类和未量。
但不宜在草莓生长期补铵肥,不然便会影响果实品质。
管理:草莓的生长费时,需要经常加强管理,包括遮盖、修枝、疏花、控制害虫、施肥、灌溉、增加日照等。
遮盖可采用遮阳网,良好遮盖能够提高果实质量。
修枝可选用去虚枝和病枝,清除梢芽;疏花可进行花蕾掐掉或保留1-2朵避免过密;控制害虫需要加强病蟲害监测,采用环保不污染的方法进行控制,如喷洒杀虫剂。
四、收获与销售收获:一般选择果实浅红、香气扑鼻、果实硬实细小的草莓,一定要注意时间选择,采收时需要小心轻拿,避免果丝散落出来。
销售:草莓的销售一定要提高品质,对于果实体形优美,色泽鲜艳,口感细腻,无明显的病斑和病痕的草莓进行销售。
可以采用品牌、网络等方式进行品牌的推广,以增加草莓的知名度,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促进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草莓植保技术草莓又叫红梅、洋梅、地梅等,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明目养肝,预防癌症的功效。
另外,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
俗话说“草莓日食一颗美容健身,日食七颗延年益寿”。
草莓是见效快、周期短、栽培易、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
但草莓生长要求苛刻,只有做好正确的植保工作,才更有可能大丰收。
草莓生长习性草莓具喜光耐荫;喜水怕涝;喜肥怕旱等特点,一般的中性土壤均可栽培。
应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且交通方便等地方作为栽培草莓的用地。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根草莓是浅根性须根系,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下20-25cm深的土层范围内。
根系在一年的生长中有三个高峰期:1、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时,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草莓开花。
2、结果以后,植株营养回流。
3、9月中旬以后,到11月,根系生长出现高峰期。
茎1、短缩茎:草莓的茎是短缩茎,是储藏养分生根长叶开花发生新茎和匍匐茎的器官。
2、新茎:当年生短茎,是草莓繁殖的一种方法。
3、根状茎:是草莓多年生的短缩茎缓慢生长,木质化后形成的。
生长势弱。
4、匍匐茎:是草莓主要的营养繁殖器官,由新茎腋芽抽生而成的地上茎。
叶三出复叶,叶片具有常绿性,寿命60~80天。
健壮叶数多,营养多,产量高。
花与果实草莓对环境的要求温度根系>2℃开始活动,10℃形成新根,最适温15~20℃。
植株>5℃开始萌芽,适温20~25℃。
开花结果期白天20~28℃,夜间8~10℃为宜。
光照喜光又较耐荫,开花结果期和葡萄茎抽生期需12~15h的长日照;花芽分化期要求10~12的短日照。
水分根系分布浅,喜湿,要求水分充分供应对土壤水分敏感。
土壤喜肥活疏松、通气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
无论是草莓还是其他作物,移栽之前都会施足量的底肥。
施用强沃X6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脱盐降酸,缓解土壤重金属污染。
适时移载为提高草莓栽植成活率,采用带土移栽,或栽后搭荫棚,不使其缓苗,在移栽后即冲施定根水500倍液,一星期内再浇两次。
特别提醒:刚刚移栽的幼苗,特别是草莓,根系的吸肥能力极差,若底肥搭配不当,又加上干旱,都会不同程度的因土壤胶体溶液浓度过大,而使得草莓根系因渗透作用脱水,很多时候虽然不至于死苗,却足以使得根系发根难,生长缓慢。
施用定根水能快速生毛须根,恢复其吸肥能力。
定根水优势:1.移栽的时候若伤根,就会导致植物体营养物质从伤口流失,即“伤流”。
这时定根水的促根因子可以起到“包扎止血”的作用,可以使根系细胞快速增生起到一个快速自我修复的作用。
2.定根水的激活因子打破移栽苗的休眠机制,让其快速适应新环境,恢复吸水吸肥功能。
3.定根水的缓冲因子通过拮抗作用,使得根系减少对自毒分泌物的吸收,增强其抗毒能力,解决重茬作物发根难的问题。
4.定根水的专利螯合因子能高效螯合土壤中的不溶性营养元素转化为能有效吸收的状态,促进根毛的生长,壮根壮苗。
建议:定根水最好灌根,稀释500倍,尽量灌到根周围的更多面积的土壤,这能更大程度的杀菌,不单单只是生根,所以一亩地保证一瓶;移栽之后即可使用,施药间隔期10到15天,建议一个生长期用两次。
后期若有弱苗,营养跟不上,早衰等情况也可再次使用。
草莓病虫害防治生理病害所缺元素症状描述推荐药剂药剂优势缺硼缺硼幼叶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黄色,生长点受伤害,根短期,色暗。
叶的叶脉间失绿叶片上卷叶面喷洒唐纯硼800倍液高活性的糖醇带动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不含钠离子,唯一可以在任何失去使用的硼肥缺钾在老叶的叶脉间产生小斑点,在砂土及有机少的土壤中易缺钾, 施氮肥过多,对钾肥吸收有拮抗作用叶面喷洒唐纯钾1500倍液。
纯钾含量最高的液体钾肥,高吸收和高转化率,是常规钾的8倍缺钙新叶的叶端部变褐、干枯。
小叶展开后不能恢复正常,多在开花前现蕾期发生。
适时浇水,保证水份供应。
叶面喷洒唐纯钙1000倍液。
不含氯离子和激素,有效增加作物抗病性和贮藏时间。
缺锌叶片变窄长,叶龄大的叶片常表面发红。
严重缺锌时,新叶黄化,叶片边缘有明显的黄色或淡绿色的锯齿边。
喷施利脆,防病补锌高效补锌:含锌量15.8%,是代森锰锌的8倍,锌元素以螯合态存在易吸收,防病补锌增产提质缺磷叶色带铜暗绿色,近叶缘的叶面上呈现紫褐色的斑点,植株生长不良,叶小。
穴施壮培0.2-0.5克每穴高效补磷,高效吸收草莓的病虫害发生时期生长周期病虫害的发生及营养需求最佳防治药剂注意事项定植期死根烂苗连作田块定植时用3%甲霜恶霉灵200~400倍液作定植活棵水。
施药间隔期10到15天药剂:苗冠清叶面喷雾定根水灌根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弓背要向外。
施用足量优质的有机肥,是获得丰产的关键之一。
生长期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37%苯醚甲环唑WDG2500倍。
隔5天喷1次,连续2~3次。
药剂:冠净、秀托津,欢亮唐纯钾和唐纯钙混配强沃X6灌根,唐纯系列叶面肥喷施补充营养红中柱根腐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3%甲霜恶霉灵灌根药剂:定根水灌根500倍液移栽后到开花初期:喷雾为主成株期:灌根为主褐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
药剂:欢亮、捷标、冠净+唐纯钙现蕾期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2、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00倍,可再加800倍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隔5~7天喷1次,连续3~4次。
药剂:利翠、康杰2号、百艳,拔除中心病株,利于阳光照射和通风及时摘叶和除匍匐茎灰霉病从初现幼果开始,视天气情况,每隔7~10天使用50%嘧环·异菌脲WDG500~1000倍液一次,连续使用2-3次。
药剂:灰控放养蜜蜂:花前1周放1~2箱蜜蜂开花坐果期枯萎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800倍液或3%甲霜恶霉灵水剂倍液喷雾淋根。
药剂:定根水灌根500倍液或苗冠清叶面喷雾稀释倍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药,每隔7-10天用药一次,稀释50%苯甲·醚菌酯WDG1500~2000倍液喷施。
连喷2~3次,间隔10~15天药剂:冠净2000倍液配唐纯钙1000倍液喷雾灰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嘧环·异菌脲WDG抓好早期预防,药剂:灰控1000倍液配唐纯硼1500倍液蛇眼病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酸铜果实膨大期灰霉病1000倍液配唐纯硼1500倍液喷雾,连喷3次,间隔5~7天药剂:灰控疏花疏果:疏无效花,留7~12个果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倍加70%吡虫啉WDG6000倍喷雾。
隔3天喷1次,连续2~3次。
药剂:妙春2号,菌毒必除+刺胜1.喷施应避开烈日和阴雨天,傍晚喷施于作物叶片或果实上。
2.本品含量极高,随配随用,请按照使用浓度配制。
菌核病抓好早期预防,在发病前或始病期开始喷施杀菌剂防治,在植株基部和地表喷雾,每隔7-10天使用50%嘧环·异菌脲WDG 500-1000倍液一次,连续使用2-3次。
药剂:灰控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50%苯甲·醚菌酯WDG,每隔7-10天用药一次,稀释1500-2000倍液喷施。
药剂:冠净果实收获期蛴螬毒饵诱杀:用20毫升5%百树菊酯溶于15公斤水制成药液,再将药液拌入50公斤炒香的米糠、油饼、麦麸中制成毒饵,于傍晚前顺垄撒施诱杀,每亩地撒施2公斤左右。
推荐产品:特效精树,见虫砍及时摘除病叶防治药剂病虫草害名称症状描述防治药剂备注白粉病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病原菌逐渐漫延扩展,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
冠净露地栽培关键预防期为花前花茎抽生期。
灰霉病患处呈红褐色,油渍状,严重时受害部位腐烂。
灰控湿度高时病部也会产生灰色霉状物。
炭疽病茎叶上的病斑几乎为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稍凹陷。
枯死株维管束不变色。
百艳1500倍液喷雾湿润条件下病斑上长出肉红色粘质孢子堆。
疫病开始在根冠部或根基部变褐,逐渐向根全体或叶柄基部发展,地上部份萎蔫呈立枯状。
百艳1500倍液+唐纯钾连喷3次,间隔5~7天叶部病症与炭疽病相似。
可将根或叶的病部切下包在塑料袋中保湿2~3天,能长出白色绵状霉的是疫病菌核病侵染发病后变褐腐败,并在病部长出绒密的棉毛状菌丝体,最后形成不规则黑色鼠粪状菌核。
百艳1500倍液一旦发病,应及时小心地将病叶、病花、病果等摘除,放塑料袋内带棚、室外妥善处理。
红中柱根腐病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雨后叶尖突然萎凋,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慢性型下部老叶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
定根水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蛇眼病叶上病斑初期为暗紫红色小斑点,略有细轮纹,酷似蛇眼冠净、欢亮+唐纯钙根系弱,及时补喷唐纯系列叶面肥红蜘蛛、蚜虫、病毒病多为隐症,长势衰弱,退化妙诀+妙春连喷3次,间隔5~7天地下害虫咬食草莓根部幼嫩部分精树、施贝宝灌根傍晚施药最佳温度管理适时保温,防止矮化:在植株顶花芽分化以后,将要进入休眠之前开始保温。
根据北方气候条件,最好在第一次霜冻来临之前。
保温后的管理:1、喷施赤霉素:保温开始后的一周后可以喷施1—2次5—10ppm的赤霉素,每株3—5ml,喷施时要注意喷施苗心,晴天喷施,连续两次喷施的间隔期为7—10天。
2、覆盖地膜:保温后10—15天左右,可覆盖地膜,为防止杂草生长,选用黑色地膜最佳,覆膜后,随即用小刀在摸株上割一小口,将苗提至膜面以上。
3、控制匍匐茎和侧芽的发生,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
4、病虫害的防治温湿度管理:1、保温初期至开花前:白天最高不超过30℃,夜间最低不低于8℃。
2、开花期到果实肥大期要确保白天22~25℃,夜间最低不低于5℃,此期最重要的是夜间温度管理。
3、果实收获期,白天20~24℃,夜间最低不低于5℃。
4、湿度管理:开花结果期间,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花粉不易飞散,影响授粉受精,适宜的授粉湿度为20~50%。
此外,湿度低还可以防治各种病害,为了降温,宜在每天中午放风1~2小时,气温高时,可延长放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