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

初一(2)
——王洁
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在中国被称 为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居民使用柯尔克孜 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自己的 语言,北疆的有些人能说哈语,南疆的部分 人能说维语。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 克孜族通用汉语、蒙古语。根据2000年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 160823。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人种 多数人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少数人兼有 欧罗巴特征,大体属于混合民族。
库姆孜琴。
饮 食 的 独 特 风 格
信仰伊斯兰教的柯 尔克孜族群众,忌食猪、 狗、骡、驴肉和未经宰 杀而死亡的畜肉。 • 柯尔克孜族吃饭用 手、刀、匙,灶具主要 是用来做饭的铁锅、架 锅的三角架和烧制奶茶 的铜壶;餐具多是木制, 木碗、木盘、木勺上则 雕绘有各色图案。
•
服 装 的 特 色
节 日 习 俗 :
主要节日有肉孜节、 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掉罗勃左节等节日。 过节时,男女均着新 衣,并以茶水、油果 等互相招待。柯尔克 孜族中最受重视的人 生礼新疆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被称为 “猎鹰之乡”,在此居住的柯尔 克孜族人驯养猎鹰有着悠久历史
柯尔克孜族

——
无门,帘
草帘(内层) 白色厚毡(外层)
壁上有挂毯和帏幔,床上有床帏, 炕上铺有地毯和花毡,花毡上铺有坐褥。
妇女多喜红色,穿短装, 也有穿连衣裙的。 在短装外面套大衣,多为黑色, 翻领敞胸,冬季内加棉絮
男装多黑、灰、蓝三色。 外出都穿大衣,一大衣无领, 袖口多用黑布沾边,称“托克切克满”; 亦有穿皮衣的,称“衣切克”。
你觉得哪一种食物是他们认为最好的, 可以用来招待客人的呢??
男方去女方家时,要把各种礼物和聘 礼放在马上,马头上要扎一朵洁白的 棉花 当男方来订亲时,如果表示同意了这门亲事,女方 要向男方的身上,撒些面粉向他祝福,这预示着新 郎,将会像白面一样洁净无暇。
禁食猪、驴、狗肉和自死牲畜及一切动物的血 严禁在住宅附近大小便 忌讳骑快马到门口下马,因为这意味报丧或有不吉利消息 饭前饭后要洗手,洗手后手上的水不能洒,要用布擦干 做客时,吃东西要留下一点,不能吃尽,以示主人招待丰盛。 吃饭时,不许用手摸擦食物,也不允许用鼻子嗅食物,不能动 别人的碗勺。 服饰方面忌坦露胸背的衣服,禁止穿裤衩背心在室外活动和作 客等等。 客人吃饭时,他人不能进屋或窥探。客人告别出门时,要背朝 门外退出。
J
A
F
E
I
B
G
D
H
C
是一部传记性的英雄史诗 是柯尔克孜族重要的标记和象征。 描绘了玛纳斯及其后代共八代人反抗异族侵略、 保卫家乡和柯尔克孜族人民 的安宁生活这样一个主题。
瑶族,壮族
谢谢观赏
---柯尔克孜族家庭的一种必备的装饰,一种民族手工艺品
变形的山峰、 飞溅的水花、 翻腾的云浪、 飘香的花卉、 绿茵的牧草、 卷曲的枝蔓。
图案以刀、枪、 剑、戟及战争场 面为多,也有山 水、鸟兽、花木、 蓝天、白云等自 然景物的形象, 设计别致,做工 精美
柯尔克孜族简介

柯尔克孜族简介15世纪30-40年代,柯尔克孜人受瓦剌首领也先的追击,一部分人逃到了天山地区,受东察台汗国管辖。
清代称柯尔克孜族为“布鲁特”,公园1759年清军平定新疆大小合卓的叛乱的过程中,柯尔克孜族一个部落首领阿奇木曾率带领柯尔克孜人配合清军,围攻喀什噶尔,起到了牵制作用。
1949年9月25日,柯尔克孜人民和新疆人民一道迎来了新疆的和平解放,暮1954年7月14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宣布成立。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
柯尔克孜“Airghi z”是本民族的自称。
汉文史书中的“鬲昆”、“隔坤”、“坚坤”、“结骨”、“纥坤”、“护骨”、“契骨”、“纥迄斯”、“黠戛斯”、“辖戛斯”、“黠戛司”、“纥里迄斯”、“吉利吉斯”是“柯尔克孜”一词在清代前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译音。
清朝称“柯尔克孜”为“布鲁特”。
史诗《玛纳斯》也有“布鲁特”或“布鲁依特”的称呼。
有关柯尔克孜名来源的传说,在民间又有两种:一种是“四十个姑娘”的传说。
因为柯语中“柯尔克”意为四十,“克孜”意为姑娘。
“柯尔克孜”即为四十个姑娘的含义。
此含义便引申出了柯尔克孜族源于四十个姑娘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
这种传说,在六七百年前的元朝时期就已广泛流传。
《元史》载:“吉利吉斯者,初以汉地女四十人于乌斯之男结婚,取此义义名。
”关于“柯尔克孜”含义的第二种解释是:“柯尔”意为大山、山脚、山里等;“克孜”是从“乌古孜、奥古孜、盖孜、依孜”等演变而来的。
“乌古孜”是一位国王、“奥古孜”意为大河、“盖孜”意为游动、“依孜”意为印迹。
库木孜简介库木孜,是柯尔克孜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考姆兹。
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乌恰、阿克陶、阿合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
库木孜,用整块杏木、柳木挖制,全长90厘米。
柯尔克孜

3. 柯尔克孜族的男装亦多刺绣,短装,上衣多长及臂部。直领,领口绣花,袖口紧束,否则便带刺
绣,上衣对襟,对襟处钉银制纽扣,内衣多白色,常刺绣,外套“坎肩”,也叫“架架”,与妇女所 穿式样相似,但颜色不同。男装多黑、灰、蓝三色。外出都穿大衣,一大衣无领,袖口多用黑布沾边, 称“托克切克满”;亦有穿皮衣的,称“衣切克”。柯尔克孜族男子传统服饰为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 衫,外套无领长衫“袷袢”,袖口用黑布沿边。短上衣式样为竖领、对襟扣领。衣外系皮带。下穿宽 脚裤,女子服饰为宽大无领,长不及膝,镶嵌银扣的对襟上衣。下穿镶有皮毛的多褶长裙或下端带褶 裥的各色连衣裙。皮或布制的坎肩。四季都戴圆顶小帽,衣服的领、袖、前胸等处多绣有精美的几何 图案。色彩以红、蓝、白为主。
2. 妇女戴圆形金丝绒红色花帽,叫“塔克西”,上面蒙上头巾。另一 种帽子叫“艾力其克”,镶有装饰品和刺绣。戴这种帽子时,里面要戴 绣花软帽。冬季戴“卡尔帕克”,毛毡制成,顶加帽穗,帽面用呢料或 布料,帽两侧开口,顶部一般是白色。后两种帽子比较古老,多数人不 戴了。妇女的头饰很复杂,用“绣起,脸上喜涂脂粉,手戴 玉镯、戒指
4. 欣赏柯尔克孜音乐
柯尔克孜族习惯用什么美食招待客人

柯尔克孜族习惯用什么美食招待客人柯尔克孜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
《史记·匈奴列传》最早出现了对柯尔克孜族的先民的记载。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那么柯尔克孜族习惯用什么美食招待客人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柯尔克孜族招待客人最上等的食品,希望能帮到你。
柯尔克孜族招待客人的食品“纳仁”是柯尔克孜族招待客人最上等的食品。
先宰羊煮肉,肉熟后用小刀切成肉丝,之后将细面条与之搅拌,并放入适量的洋葱、胡椒粉和盐,即可食用。
在严寒的冬天,纳仁的主要用料是索古姆(熏肉)。
在晚秋季节,制作索古姆,还有将肥肉和碎肉塞进马的肠子和肚子,放入调味佐料,做成喀孜(熏马肠)、喀尔塔(香肠)。
柯尔克孜人进食时,面前铺一块餐布,不论多少人皆围在餐布周围,盘腿而坐,共同进餐。
人们说柯尔克孜人的毡房有多大,餐布就有多大,以形容其食品之丰盛和待客之热情。
汗国的汗王的试探在离克亚孜部落不远的地方,有个汗国的汗王,他对这个小小的部落居然有如此大的好名声,一个小小的部落头人有如此高的威望,很不服气。
按照汗王的吩咐,阔里巧克比被请进了汗宫。
仆人为阔里巧克比安排了住处,每天三顿茶水招待,就是不端食物。
阔里巧克比出于礼貌,虽然饥肠辘辘,也不便张口,他要看看这个汗王究竟耍的什么花招。
一直等到第四天,当阔里巧克比挣扎着做完祈祷后,只见仆人用三尺长二尺宽的大木盘,端来了一只香气四溢的炖全羊送到他面前就出去了。
阔里巧克比首先洗了手,并做了感谢主人厚意的祝愿后,拿出随身带的小刀,慢慢割下羊头,吃了半边,双手摆在对面的盘边上。
他接着拿起前腿吃了几口,又双手把前腿摆在对面的盘内,然后割了一块羊尾油,又割了两片肝子,把羊尾巴油夹在中间吃了下去。
这时阔里巧克比才拿起羊的其他部分的肉大嚼大吃起来。
等到阔里巧克比吃完肉净手后,事先安排窥视他吃肉的仆人,把吃肉经过详细地禀报给汗王。
阔里巧克比虽然饿了四天,还没有失去做客人的风度,使汗王很佩服。
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04
柯尔克孜族音乐与舞蹈
民歌与歌曲
民歌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通常由单旋律乐器伴奏,如库姆孜。民歌主题多样,包括爱情、历史 、生活等,是柯尔克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曲
柯尔克孜族的歌曲通常由男性演唱,以独唱和合唱形式为主,也有对唱和轮唱等形式。歌曲主题涵盖了生活的各 个方面,包括爱情、劳动、历史等,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
传承措施与方法
传承人培养
传统手工艺品保护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传承人的支持 力度,通过提供资金和培训等方式, 鼓励他们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品。
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保护和开发, 鼓励传承人制作更多的手工艺品,促 进其商业化发展。
文化节庆活动
举办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其中,增强文化 认同感。
饮食习俗
主食
柯尔克孜族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如馕、面条、饺 子等。同时,他们也喜欢吃肉类和奶制品,如羊 肉、牛肉、马肉等。
饮品
柯尔克孜族的饮品以奶茶为主,也喜欢喝马奶和 酸奶。其中,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饮品之一。
节庆活动
开春节
开春节是柯尔克孜族最重要的节日之 一,也是他们的新年。在这个节日里 ,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赛 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03
柯尔克孜族传统体育
马背竞技
赛马
赛马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历史悠久,深受人 们的喜爱。赛马比赛通常在草原、马场等宽阔平坦的场地进 行,参赛选手骑着马匹进行速度和耐力的比拼,争夺冠军。
叼羊
叼羊是柯尔克孜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强烈的竞技性和 趣味性。参赛选手骑马争夺一只象征性的“羊”,谁先夺得 “羊”谁为胜者。这一运动需要选手具备高超的骑术、速度 和力量。
柯尔克孜族服装

其次,随着时尚潮流的不断变化,柯尔克孜族服装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 这需要设计师们不断挖掘和提炼传统元素,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
有时尚感的服装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也给柯尔克孜族服装的发展带来了
款式特点
3. 儿童服装
儿童服装通常以鲜艳、可爱为主,款式相对简单。常见 的儿童服装包括连衣裙、外套、裤子等。连衣裙通常以 明亮的颜色为主,如红色、黄色、蓝色等,上面绣有各 种卡通图案或动物图案。外套通常以棉质或毛质为主, 款式多样,色彩鲜艳。裤子通常以宽松为主,以方便孩 子活动
款式特点
4. 配饰
1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 文化的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柯尔克孜族人民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服装 文化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柯尔克孜族服装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 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信仰
2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
柯尔克孜族服装是民族文化的重 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柯尔克孜族服装体现了民 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例如, 许多柯尔克孜族妇女喜欢穿着色 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连衣裙,这 不仅体现了她们的审美观念,还 反映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 然的敬畏。此外,柯尔克孜族男 子常穿着带有精美刺绣的马甲和 长裤,这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手工 艺的热爱和尊重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特 色的重视和追求,柯尔克孜族 服装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喜 爱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柯尔克 孜族服装将会绽放出更加璀璨 的光彩,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原雄鹰——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柯尔克孜语“四十个姑娘”的意思。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期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以叶尼塞河为中心的地方,时称坚昆,公元9世纪摆脱回鹘统治建立汗国。
如今,在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人主要居住在现在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在新疆北部的伊犁地区和新疆南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也有一些柯尔克孜人,是当年民族南迁的时候迁居那里的。
柯尔克孜族男子一般不留长发,而留胡须。
妇女梳两条辫子,未出嫁的姑娘则扎40根辫子。
男子一年四季多戴白毡帽,冬季多穿皮衣皮裤,上身穿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羊皮或黑蓝色棉布无领长“袷袢”,也有用驼毛织成的,袖口黑布沿边,系皮腰带,带上拴小刀、打火石等物。
女性穿对襟上衣,宽大无袖,长不过膝,缀银,下搭多褶的长裙,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
他们的服装华美,色彩绚丽,美不胜收。
最抢眼的要数头顶的华冠,看着就让人肃然起敬,穿戴之后使得女性显得那么庄重和尊贵。
宗教在柯尔克孜服饰中也得到了反映。
柯尔克孜人在历史上和很多西域的游牧民族一样,早期曾经信奉过萨满教,后来又皈依佛教,17世纪后才信奉伊斯兰教。
伊斯兰文化对柯尔克孜文化产生了多方面深刻的影响,他们喜爱的图案,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一些萨满教及佛教艺术中人物和动物造型的痕迹,又形成了自己极富草原生活气息的伊斯兰纹饰特点。
撰文·摄影/王守垠高原上的雄鹰——柯尔克孜族TRAVELING IN XIN JIANG 行游新疆All Rights Reserved.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常在衣服的领、袖、前胸等处绣上美丽精致的几何图案。
这些服饰做工精细考究,构图贴近生活,亲切朴实,风格独特,草原气息浓郁,民族特色突出,立体感极强,条纹清晰,古朴典雅,编织也表现出精湛的技艺。
猎鹰之乡在巍峨的雪山下,彪悍的柯尔克孜牧民骑着骏马,右臂擎鹰,左手挽缰,那景色犹如一副大气磅礴的油画,将柯尔克孜人的英勇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柯尔克孜人来说,猎鹰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是他们的精神图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7
新疆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被 称为“猎鹰之乡”,在此居 住的柯尔克孜族人驯养猎鹰 有着悠久历史
婚姻
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为 一夫一妻制。过去, 受宗教影响,富者也 有多妻的。男权很大, 老年人威信最高,妇 女受歧视。旧式婚姻 带有封建买卖性质, 一般由父母包办。订 婚有指腹婚、幼年订 婚、成年订婚三种形 式。娶妻彩礼至少要 牲畜“一打”(九头)。
2018/11/7
柯尔克孜族之节日习俗 主要节日有肉孜节、诺若孜节、古尔邦节、 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节日。
2018/11/7
服饰
男装亦多刺绣,短装,上 衣多长及臂部,外套“坎 肩”,也叫“架架”,与 妇女所穿式样相似,但颜 色不同。
妇女戴圆形金丝绒红 色花帽,叫“塔克西 ”2018/11/7
库姆孜琴 猎 鹰 节
2018/11/7
肉食
手抓羊肉 烤肉(卡瓦普) 灌肺(库衣安吾普阔) 灌肠(卡仁) 炒肉(库尔达克) 肉菜(加尔阔普) 肉肠(骚尔泡)
2018/11/7
手抓羊肉(肖奴帕 )
烤肉(卡瓦普)
灌肠(卡仁 )
炒肉(库尔达克 )
2018/11/7
奶制品
2018/11/7
面食馕Leabharlann 油饼2018/11/7
牛肉面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简介
柯尔克孜”,突厥语,系本民族自称,意 为“四十个姑娘”,也有认为是“四十个 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红色”等 含义。但一般解释为“四十个姑娘”。柯 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 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 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 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 尔克孜族人口数为160823。主要从事畜牧 业,兼营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