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生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生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2.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刺激引起的机体变化叫做反应。

3.刺激引起反应必须三个条件:足够的刺激强度、足够的刺激作用时间、适宜的强度-时

间变化率。

4.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刺激强度低于阈值

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5.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稳态的意义:内环境

稳态是细胞乃至整个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通过神经系统进行的调节方式称为神经调解,起主导作用。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

应。反射分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8.神经调节的特点: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

9.体液调节的特点:反应较缓慢,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作用面较广泛。

10.自身调节是指细胞或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是由其自身特性决定对内、

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11.受控部分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12.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这

种反馈称为负反馈。例如:血糖的调节。

13.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更加强,称为正反馈。例如:

排尿反射。体内正反馈控制为数不多。

14.前馈控制是指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控制指令的同时或稍后,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

受控部分发出指令,这一提前到达的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具有预见性和适应性。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物质顺其浓度梯度的跨细胞膜转移过程。例如:O2、CO2、H20、尿素等。

2.易化转运是指物质借助膜转运蛋白质顺化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参与易化转运的膜

蛋白主要为转运体(或载体)、通道两种。

3.转运体转运:亲水性分子借助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出入脂质分子构成的细胞膜,实

现跨膜转运。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

4.转运体转运的特点:①表现结构特异性②存在饱和现象③具有竞争性抑制。

5.通道转运:由通道蛋白中介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Na+、K+、Ca2+、Cl-等各种离子。通道

蛋白又称离子通道。它分为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6.主动转运是指在膜蛋白质参与下,细胞依靠自身耗能过程,逆化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

物质的过程。它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直接与细胞能量代谢相关联的主动转运过程。

8.纳-钾泵有ATP酶活性,当膜内[Na+]↑、膜外 [K+]↑时被激活时泵被激活。作用:逆浓

度差将Na+泵出细胞、将 K+泵入细胞——维持膜内外Na+、K+的不均匀分布。

9.纳-钾泵活动的生理意义:①膜内高 K+是细胞代谢的必要条件;②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

细胞正常形态;③膜内外Na+、K+不均匀分布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基础;④Na+浓度势能贮备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能量来源。

10.继发性主动转运指间接利用细胞代谢释放的生物能而实现的主动转运过程。其所需能量

来自另一物质的浓度势能贮备。

11.胞吐是指细胞内大分子物质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主要有激素分泌、酶原分泌、神经递

质释放。胞吞是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12.生物电是指生物体出现的电活动现象,是细胞、组织乃至整体具有生命活动的征象,是

最直接可测的重要生命指标。

13.与膜电位状态有关的概念:①极化:安静时,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②超极化:膜

内电位负值增大;③去极化:膜内电位负值减小;④复极化:膜电位去极化后的恢复;

⑤超射:膜内电位由负变正。

14.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膜离子流学说,①膜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是跨膜电位形成的前提

条件;②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是跨膜电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带电离子的跨膜流动是跨膜电位形成的根本原因。

15.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主要由K+外流造成,细胞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顺浓

度差外流时,负电蛋白则留在了膜内,导致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从而形成了静息电位。

16.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迅速、可逆、可传导的电

位变化。它分为峰电位(去极相和复极相)和后电位(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17.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①去极相的形成:由Na+内流引起,刺激使膜去极化达一定值时,

膜上钠通大量开放,引起再生性Na+内流,膜内电位迅速升高,形成去极相;②复极相的形成:主要由K+外流引起,上升支结束时,膜上钠通道已关闭,此时 K+通道开放,K+外流,膜内电位降低,形成复极相,随后钠泵活动,排出Na+、泵入K+,使膜内外的离子分布恢复。

18.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呈“全或无”式;②不衰减传导;③脉冲式。

19.动作点位的传导: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实现,已兴奋处与临近未兴奋处之间因电位差而

引起的电荷移动,称局部电流。

20.局部电位的特征:①等级性反应,不是“全或无”式的;②电紧张扩布,不能远距离扩

布,会衰减;③空间总和、时间总和。

21.

22.是将运动神经兴

奋的冲动传递给所支配的骨骼肌的特定部位。

23.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过程:动作电位→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

Ca2+内流入神经末梢→Ach释放入街头间隙→Ach经扩散与接头后膜受体结合→接头后膜对Na+和K+通透性增加→接头后膜去极化

24.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特点:①单向传递,接头前膜→接头后膜;②时间延搁,一次

传递需时0.5-1.0ms;③易受内环境变化和药物的影响:如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失活→接头间隙ACh堆积→肌痉挛

25.终板电位的特点:非“全或无”,无不应期,可以总和。

26.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主要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安静时肌小

节的长度为2.0-2.2μm,可变动与1.5-3.5μm之间。

27.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是指将肌细胞电活动转化为机械活动的中间环节,即肌膜动作电

位引起肌细胞收缩反应的过程。

28.兴奋收缩偶联的三大环节:①肌膜兴奋经横管膜传到肌细胞深处;②信息在三联管处传

递诱导钙释放;③钙与肌钙蛋白结合触发肌丝滑行。

29.肌肉收缩的过程:肌浆[Ca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凝蛋白变构→暴露肌纤蛋白

位点→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ATP能量释放,横桥摆动→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第三章血液

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

胞比容。

2.血液的主要功能:㈠维持内环境的稳态,①运输作用,②缓冲作用,③传递信息;㈡免

疫功能;㈢防御功能。

3.血浆蛋白质:①白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及转运某些小分子物质和脂溶性物质的;

②球蛋白,与特异性免疫有密切联系;③纤维蛋白原,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4.血浆渗透压:①血浆晶体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②

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5.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之间,主要由NaHCO3/H2CO3缓冲对维持。

6.红细胞,男5.0×1012/L女4.2 ×1012/L。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110-150g/L。

7.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红细胞内还有多对缓冲对,能缓冲机体产生的酸碱

物质。

8.红细胞的生理特性:①可塑性变形;②通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乃至破

裂的特性;③悬浮稳定性。

9.血沉指新采集的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红细胞在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血沉的快慢主要决

定于血浆的性质,而不在红细胞本身。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疾病会引起血沉增大。

10.红细胞生成的原料:Fe2+和蛋白质;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叶酸会引起巨幼

红细胞贫血(大细胞性贫血)。

1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促进骨髓中红系定向祖细胞增值、分化,加速红细胞生成。雄

激素可直接促进骨髓造血,也可促进肾EPO生成,间接促进骨髓造血。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也可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

12.白细胞:①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与坏死细胞;②嗜酸性粒细胞,抑制组胺释放;③嗜

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和肝素;④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⑤单核细胞,吞噬细菌与衰老的红细胞。

13.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上脱落的小块细胞质,其体积小,无细胞核。>30万,

已形成血栓;<10万,易出现出血;<5万,皮下易出现淤血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血小板的生理特性:①黏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②聚集,血小板之间的相

互黏着;③释放,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储存的致密体、α颗粒或溶菌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④收缩,当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发生收缩时,可是血块回缩变硬;⑤吸附,表面可吸附凝血因子。

15.血小板的生理功能:①参与生理止血;②参与血液凝固;③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

16.生理性止血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

步骤:①受损的血管收缩---减缓出血;②血小板栓子形成---初步止血;③通过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永久止血。

17.血液凝固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18.凝血因子中除Ⅳ外都是蛋白质,多数在肝合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K,II、

IX、X、XI、XII是无活性的酶原,Ⅴ、Ⅷ是辅助因子。

19.凝血的过程大致上可分为: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②凝血酶原激活;③纤维蛋白形

成。

20.内源性途径:由血管内皮损伤暴露负电表面激活血液中因子Ⅻ触发;外源性途径:由

血管外组织因子Ⅲ激活因子Ⅹ触发。

21.血清:在血栓形成的数分钟内开始回缩,通常在20-60分钟内挤出的多数液体叫做血清。

22.血型(blood group):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23.ABO血型的分型:

基因类型血

凝集

OO O - 抗A和抗B

OA或

AA

A A 抗B

OB或

BB

B B 抗A

AB AB AB -

24.Rh血型的分型根据:红细胞膜上有无Rh抗原(包括C.c,D.d,E.e)。特点及意义:①人

血清中无天然Rh抗体,Rh-者接受Rh+输血后体内会产生Rh抗体,即Rh-首次接受Rh+输血无输血反应,再次接受可发生反应;②Rh抗体分子小,能透过胎盘,即Rh-母亲再次怀Rh+胎儿,会使胎儿发生溶血。

25.输血原则:①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同型血相输;②紧急情况无同型血时,可少量、缓慢

将O→A、B、AB,将A、B→AB;③同型输血前,也必须作交叉配血试验。

26.主侧:将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混合;

次侧:将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混合。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血液循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按一定方向流

动,周而复始。功能:主要是物质运输,也有内分泌作用。

2.心动周期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其特点及意义:①心房收

缩结束,心室才开始收缩(利于心室充盈);②房、室收缩期均短于舒张期(利于心脏持久活动);③房、室均舒张的时期,称全心舒张期(主要心室充盈期);④心率↑→心室收缩和舒张期缩短,但舒张期缩短更明显。

3.心脏泵血过程:①等容收缩期:Pa<Pv<PA,房室瓣关、半月瓣关;室内压快速上升、

不射血,心室容积不变;②快速射血期:Pa<Pv>PA,房室瓣关、半月瓣开;室内压升高达峰值,射血速度快,占70%;③减慢射血期:Pa< Pv已略< PA,房室瓣关、半月瓣开;靠血流动能产生的惯性射血,射血速度慢,占30%;④快速充盈期:Pa>Pv<PA,房室瓣开、半月瓣关,室内压达最低,心室充盈速度快,占2/3;⑤减慢充盈期:Pa>Pv<PA,房室瓣开、半月瓣关;心室充盈速度慢,最后0.1s心房收缩,继续将血液挤入心室,充盈占20%-30%。

4.心音:

5.①每搏输出量:指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安静时60-80ml);②射血分数:指搏

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③每分输出量:指每分钟一侧心室的射血量。(安静时:男平均 5L/min,女低10%);④心指数:指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⑤心力储备: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6.异长调节是指前负荷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初长度调节搏出量。意义在于使搏出量与静脉

回心血量保持平衡。等长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对搏出量的调节。

7.心肌细胞分类:

8.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①0期,由快钠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 (I Na)形成;②1期,

由瞬时性内向电流I to(K+外流)形成;③2期,由K+外流(I K)和Ca2+内流(I Ca-L)形成;④3期,由K+外流形成;⑤4期,经Na+-泵活动排出Na+、摄入K+经Na+-Ca2+交换排出Ca2+。

9.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膜的主要区别:自律细胞4期能自动去极化,并自动产生动作电

位。

10.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①最大复极电位 (-70mV)和阈电位 (-40mV)值小;②0

期除极速度慢、幅度小(70mV)、时程长(7ms);③只有0、3、4期;④4期自动除极速度(0.1v/s)比浦肯野C(0.02V/s)快。

11.心肌的兴奋性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反应的能力。

12.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①有效不应期:从0 期开始至复极达-60mv,任何强刺激都不

能使心肌细胞再次兴奋;②相对不应期:从-60mv至复极到- 80mv,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低于正常;③超常期:从-80mV复极至-90mV,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

13.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200ms),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

早期。意义:使心肌只能进行收缩与舒张交替的活动,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有利于实现泵血功能。

14.自动节律性:在没有外来刺激时,心肌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影响自律性的因

素:①4期自动除极速度;②最大复极电位水平;③阈电位水平。

15.心内兴奋传导的特点及意义:①房室交界传导慢----可避免心房、心室同步收缩,利于

心室充盈;②浦肯野系统传导快----可保证心室同步收缩,利于心室射血。

16. 影响传导性的因素:①解剖因素:细胞直径大,内电阻小,局部电流传播距离远,兴奋

传导快;②电生理因素:⑴0 期去极速度和幅度:速度快、幅度大时,局部电流形成速

度快、幅度大,传导速度快,⑵膜电位:静息电位值大时,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后, Na

+通道开放快、数量多,0 期去极速度快、幅度大,传导快,⑶邻近膜的兴奋性: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小时,兴奋性高,传导快;临近膜正处于有效不应期时,会发生传导阻滞。

17. 心电图的组成:①P 波:两心房除极 (0.08-0.11s);②QRS 波:两心室除极

(0.06-0.10s);③T 波:两心室复极 (0.05-0.25s);④P-Q 间期:房-室传导时间(0.12-0.20s);⑤S-T 段:两心室完全除极;⑥Q-T 间期:两心室除极至完全复极时间 (0.32-0.44s)。

18. 各类血管结构和功能:①大动脉----管壁坚厚、含弹力纤维多,称弹性贮器血管;②中

动脉----管壁平滑肌多,称分配血管;③小动脉、微动脉----口径小、阻力大, 称阻力血管;④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可调节毛细血管开闭,称分闸门;⑤真毛细血管通透性好,称交换血管;⑥微静脉称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⑦动静脉吻合支称短路血管;⑧静脉管壁薄、可扩张性大、容量大,称容量血管。

19. 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48r

L R πη?=,R 指血流阻力,L 指血管长度,η指血液黏滞度,r 指血管半径。

20. 血压指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100-120mmHg ,舒

张压60-80mmHg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为70-90mmHg 。

21.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足够血量充盈、心脏射血、血管的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弹性

贮器作用。

22.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的意义:①使心室间断的射血变为血管内连续的血流;②缓冲动脉

血压的波动幅度。

23.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搏出量,收缩压主要反应搏出量;②外周阻力,舒张压主要反

应外周阻力;③心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脉压↓;④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④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24. 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①体循环平均

充盈压:血量↑或容量血管收缩→平均充盈压↑→静脉回心血量↑;②心脏收缩力:心脏收缩力↓→中心静脉压↑→外周与中心静脉压力差↓→回心血量↓;③体位改变:人由平卧位转直立位→下肢静脉容纳的血量↑ →回心血量暂时↓;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⑤呼吸运动。

25. 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包括:①迂回通路,作用是进行物质交换;

②直捷通路,作用是使血液快速通过微循环回流静脉;③动-静脉短路,作用与体温调节有关。微循环血流量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

26. 有效滤过压(EFP)指滤过力量与重吸收力量之差。EFP=(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

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27.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①毛细血管血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③淋巴液回流;

④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28. 心脏的神经支配:①心交感神经,作用:兴奋时,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心肌收缩

力增强—正性变力作用,房-室传导速度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②心迷走神经,作用:兴奋时,心率↓--负性变时作用,心肌收缩力↓--负性变力作用,房-室传导速度↓--

负性变传导作用。

29.血管神经:交感缩血管纤维作用是节后纤维释放NE(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血管收

缩。

30.压力感受性反射:作用①感受血管壁机械牵张刺激;②动脉升高时,刺激动脉压力感受

器,反射性引起动脉血压降低,称降压反射。降压反射的意义: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31.肾上腺素的作用:①与α、β1、β2受体的结合力均较强;②对心脏,作用于β1受体→

正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③对血管,使β2受体占优势的血管舒张, α受体占优势的血管收缩。可作强心剂。

32.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①与α受体结合力强,对β1受体有一定作用,对β2受体作用弱;

②对血管,引起血管广泛收缩→外周阻力↑→血压↑;③对心脏,使离体心脏心率↑在

体心脏心率↓。可作升压药。

第五章呼吸

1.呼吸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是气管树终末盲端的膜性囊状结构。呼吸

膜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通过的膜性结构,是气体交换的屏障。

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源于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压力梯度;间接动力来源于呼吸肌

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

3.平静呼吸过程主要是膈肌以及肋间外肌节律性收缩舒张活动引起的。

4.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气压。它的变化是由于肺容量的变化造成的。胸膜腔内压是指胸膜

脏层和壁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通常只有少量浆液,具有内聚和润滑作用。胸膜腔内压=-肺弹性回缩力。

5.胸膜腔内负压的意义:①牵引和维持肺扩张的状态,使肺随胸廓而运动;②有利于胸腔

内大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6.气胸指胸膜腔密闭状态被破坏,空气进入胸膜腔的现象。

7.肺通气阻力70%来自弹性阻力,30%来自非弹性阻力。顺应性指具有弹性的空腔器官

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

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指由肺泡II型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脂蛋白等混合物。作用意义:

①调整肺泡的回缩力;②维持大小肺泡溶积及肺内压相对稳定;③减弱毛细血管液体滤

过力,组织组织液生成,保持“肺”干燥,防止肺水肿。

9.肺容积:

10.肺泡

关系到气体交换的更新效率。

11.气体交换的原理即气体扩散,指气体分子分布不均时,某气体分子即顺分压梯度发生净

转移的过程。分压差是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分压指某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压力。

12.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①呼吸气体的分压;②气体张力,即溶解的气体分子从溶液中逸

出的力;③空气和体内各部分的PO2和PCO2;④气体的溶解度和相对分子量;⑤扩散面积和距离;⑥温度。总:在机体内部,气体的分压是气体交换动力和方向的决定因素。

13.影响肺换气的因素:①气体扩散速率;②肺的扩散容量;③呼吸膜的状态,包括呼吸膜

面积和呼吸膜厚度;④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表明肺气和肺血流的适应匹配关系,比值过度变化均使肺部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导致缺氧。

1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包括①物理溶解方式,以分子形式直接溶解在血浆中,取决于

溶解度,并与血液中气体分压的高低呈正比;②化学溶解方式,O2与血红蛋白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运输,CO2转化为HCO3-形式运输。

15.血红蛋白浓度是血液氧含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功能:氧的运输、酸碱缓冲、氧缓冲作用。

16.氧容量:酶升血液中Hb结合的最大氧量。氧含量:Hb实际结合O2的量。氧饱和度:Hb

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

17.氧解离曲线表示血PO2与血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分为:①上段 (PO2:60-100mmHg)意义,

尽管PO2变化幅度较大,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却<4%,意味着Hb与O2亲和力高,结合趋势强。该特点可缓冲吸入气中O2的不足,意义在于维持血液有足够的运氧量。②中段(40-60mmHg)意义,PO2在此间稍有变化,血氧饱和度即显著改变,表明Hb与O2亲和力变化大,在肺部可随PO2升高结合O2能力提高保持足够PO2,对于组织,则随PO2下降解离趋势增强,释放O2能力提高,为组织新陈代谢提供较多的氧。③下段(15-40mmHg)意义,PO2在此间曲线斜率最大,血氧饱和度从75%降到32%,表明HbO2能释放更多的O2供组织利用,满足组织新陈代谢进一步需要。

18.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①血液pH和PCO2,血液PCO2↑、[H+]↑,HbO2的解离趋势↑,

Hb与O2的亲和力↓,曲线右移,有利于O2的释放反之曲线左移,不利于O2的释放;意义在于与组织细胞代谢活动相适应。②温度,组织代谢水平↑温度↑,曲线右移,HbO2解离↑,有利于氧气的释放,反之HbO2不易解离;意义在于与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相适应。③2,3-二磷酸甘油酸,红细胞无氧酵解↑时生成有机磷化合物,其与去氧血红蛋白结合,提高去氧血红蛋白结构的稳定性,降低Hb与O2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右移,反之亦然。④其他,各种异型Hb与O2的亲和力有很大差别,表现不同形态的氧离曲线。

19.CO2的化学结合形式:①碳酸氢盐;②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20.化学感受器是感受体液中化学物质刺激的一类感受器。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

感受器。

21.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其适宜刺激是动脉血PO2降低、PCO2或H+浓

度升高。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左右对称,可分为头、中、尾区,其生理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的H+浓度。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1.

2.消化液的功能:①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②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③稀

释消化道内的食物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有利于吸收;④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免受食物理化性质的损伤。

3.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分自主神经系统、内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抑制

性)、副交感神经(兴奋性)。

4.脑肠肽是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的同类调节性多肽。如:促胃液素、P物质等。

5.唾液的生理作用:①湿润和溶解食物,便于吞咽,有助味觉;②清洁和保护口腔,杀菌;

③初步分解淀粉为麦芽糖;④排泄作用。

6.胃液的性质:无色呈酸性,pH 0.9-1.5,日分泌量1.5-2.5升。主要成分:盐酸、胃蛋

白酶原、内因子、粘液。

7.胃酸的作用:激活胃蛋白酶,使蛋白质变性,杀菌,促进胰液、肠液及胆汁的分泌,促

进铁钙的吸收。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被激活,初步水解蛋白质。内因子促进小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8.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有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Ca2+、低血糖、咖啡因和酒精。抑

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有盐酸、脂肪、高张溶液、生长抑素。

9.胃运动的主要形式:①容受性舒张,容纳、贮存作用,防止过早排空;②紧张性收缩,

保持胃内压,协助推送食糜,保持形状、位置;③蠕动,磨碎食物,食物胃液混合,胃排空动力。

10.胃排空指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间断进行,是周期性循环活动。

11.胰液的成分:碳酸氢盐(中和胃酸,保护小肠粘膜,提供小肠消化酶活动的最适pH环境)、

消化酶,包括:胰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甘油一酯和脂肪酸)、胰蛋白酶原及糜蛋白酶原(分解蛋白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胰蛋白酶对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保护胰腺)。

12.胰液的调节主要以体液为主,包括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

13.胆汁的性质:①胆汁由肝细胞生成分泌,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②胆汁分为肝胆汁和胆

囊胆汁;③日分泌量0.8-1L。成分:①水;②碳酸氢盐、钠、钾、氯、钙等;③胆盐、胆固醇、胆色素、脂肪酸、软磷脂、粘蛋白等;④无消化酶。作用:①辅助脂肪消化;

②促进脂肪分解产物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③利胆作用;④促进胆固醇沉积;⑤排泄

功能;⑥中和十二指肠的胃酸。

14.胆汁分泌的神经调节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调节包括促胃液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

素,胆盐(均为促进作用)。

15.小肠液的成分:水和无机盐、酶类,肠致活酶、肠淀粉酶、肠肽酶、蔗糖酶、麦芽糖酶、

乳糖酶等。作用:消化、稀释、保护。

16.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淋巴液

的过程。小肠吸收的条件:①吸收面积大;②食糜停留时间长;③食物分解彻底。吸收方式:单传扩散、异化扩散、主动转运。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1.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统称为能量代谢。体温是指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2.食物的热价: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的热量。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

1L氧所产生的热量。呼吸商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①肌肉活动,最显著,提高能量代谢率;②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进食能使机体额外消耗能量增加;③精神紧张状态,神经体液调节活动↑→能量代谢加强;④环境温度,<20℃或>30℃,能量代谢增加;⑤内分泌腺活动。

4.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清醒、静卧、空腹、室温18-25℃)下的能量代谢,而单

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5.体温的生理变动:①昼夜波动,2-6时最低,14-20时最高,幅度<1℃;②性别,女性

>男性0.3℃,排卵前低,排卵时最低,排卵后高;③年龄,新生儿>成年人>老年人,与调节能力和代谢水平有关;④肌肉运动,激烈运动体温暂时升高1-2℃;⑤环境温度,炙热或寒冷环境下,体温可暂时上升或下降。

6.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安静时,内脏56%,脑16%,肌肉18%;运动时,肌肉90%,

内脏和脑比例下降。

7.机体的散热方式:①辐射散热,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外界的散热方式;②传导散热,

体热直接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③对流散热,通过较冷气体的流动与体热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④蒸发散热。

8.体温调节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9.调定点:中枢温度神经元感受温度的阈值称为体温的调定点。(个人观点)

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

1.排泄指机体将代谢尾产物及过剩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

途径包括肾、肺、皮肤及消化器官。

2.肾脏的功能分为泌尿和内分泌,泌尿:①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

异物;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③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内分泌:①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②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③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等。

3.

4.肾内血液循环的特点:血压高(直接分于腹主动脉)、流量大分布不均、双重毛细血管网。

5.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调节兴奋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时血流

量减少。

6.尿液生成的过程:①肾小球滤过;②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7.肾小球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部分水分和溶质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或超滤

液)的过程。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形成原尿的量。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8.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9.影响滤过的因素:①滤过膜的面积与通透性;②肾小球有效滤过压;③肾血浆流量。

10.在近端小管前半段,Na+进入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和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H+的分

泌相关联的,以主动转运被重吸收;在近端小管后半段,Cl-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而被重吸收回血,Na+顺电位梯度通过细胞旁路而被动吸收。

11.H2O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①等渗性重吸收;②重吸收量不随机体的需要而调节。

12.髓袢升支粗段的NaCl重吸收在尿液稀释和浓缩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Na+:K+:2Cl-同向

转运体模式来解释该段NaCl的继发性主动转运重吸收,有利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13.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HCO3-几乎全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其中80%-85%是

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的。

14.葡萄糖的重吸收全部在近端小管,其他地方没有重吸收能力,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肾

糖阈是指尿中开始有葡萄糖出现时的血糖浓度(180mg/100ml)。

15.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决定于:①髓袢、集合管U形结构的逆流系统(结构基础),髓袢愈长

浓缩能力愈强; ②髓质的渗透梯度的建立(先决条件);③血液ADH的浓度(对水重吸收的调节作用)。

16.影响尿液浓缩的因素:①髓质高渗梯度的破坏,溶质吸收受阻;②直小血管逆流交换效

应减弱;③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减弱。

17.渗透性利尿是指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渗透压↑, 阻碍水和NaCl的重吸收,尿

量↑,尿中NaCl排出↑。是临床上甘露醇,山梨醇用作利尿剂的原理。

18.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肾小管不能将滤液中的葡萄糖完全重吸收回血,

使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多,小管液渗透压增高,妨碍了水的重吸收,因而可出现多尿及尿中含葡萄糖。

19.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随肾小球过滤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

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或减小,近端小管是定比重吸收,即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率过滤的65%-70%左右。

20.肾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①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滤过

率下降;②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增加肾小管对水和NaCl的重吸收;③增加近端小管和髓袢上皮细胞重吸收Na+、Cl-和水。

21.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①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②增加髓袢

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尿素的通透性,增加了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有利于浓缩尿液。

22.醛固酮的分泌: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主要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

子的主动吸收和促进钾离子的排出(保Na+排K+)。作用主要是维持细胞外液中钠离子、钾离子浓度和细胞外液量相对恒定。

23.心房钠尿肽(ANP)的作用途径:①抑制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②使出球小动脉和

入球小动脉(尤其)舒张,增加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③抑制肾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第九章神经系统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内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四个功能部位包括①受体部位:胞体、

树突;②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轴突始段、起始朗飞氏结;③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轴突;④递质释放部位:突触小体。

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感受刺激或接收信息;整合信息产生兴奋或抑制;传导兴奋,传递

信息。其他功能:内分泌功能;营养功能。

3.轴浆运输:轴突借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由胞体向末梢流动称顺向运输,反之为逆

向运输。

4.营养性作用:神经通过末梢释放某些物质,能持续性的调整被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对

其结构和生化、生理变化产生影响。

5.突触(synapse):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按本质分为化学性突触、电突触;按效应分

为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按部位分为轴-体突触、轴-轴突触、轴-树突触。

6.突触的结构:①突触前膜:线粒体、递质囊泡;②突触间隙:粘多糖、糖蛋白;③突触

后膜:特异性递质受体。

7.突触传递的过程:前膜去极化→Ca2+内流进入突触前膜→小泡前移、融合、破裂→释放

递质入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对离子通透性改变(Na+,K+,Cl-)→离子进入后膜→后膜电位变化(突触后电位)。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指突触后膜产生的去极化电位变化。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

于后膜受体使后膜Na+内流,去极化。性质:局部兴奋,可以总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指经突触传递后,突触后膜产生的超极化。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后摸受体使后膜Cl-内流,超极化。性质:局部抑制,可以总和。突触后神经元总电位改变取决于EPSP和IPSP的代数和,达到阈电位后产生动作电位。

9.突触传递的特征(中枢兴奋性的传递特征):①单向传递;②突触延搁;③总和;④兴奋

节律的改变;⑤后发放;⑥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1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曲张体传递)特点:①无前膜后膜特化结构;②非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③与效应细胞距离远>20nm;④传递花费时间长;⑤效应细胞能否发生效应,取决于有

无相应受体。

11.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释放,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确定神经的递质

条件:①合成体系: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前体物质和合成酶系;②储存释放: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并能释放入突触间隙;③特定效应:后膜有相应的受体,人工模拟递质释放,能产生相似的生理效应;④终止机制:存在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清除方式;⑤药理验证:用受体激动剂或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作用。

12.外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是指由胆碱能纤维释放。胆碱能纤维是释放乙酰胆碱作为神经

递质的神经纤维。去甲肾上腺素是指由肾上腺素能纤维释放。肾上腺素能纤维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的神经纤维。

13.中枢神经递质:①乙酰胆碱;②单胺类;③氨基酸类;④肽类。

14.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

子。分肾上腺素受体和胆碱能受体(毒蕈碱受体、烟碱受体)。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剂,能阻断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

15.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多见部

作用及意义

辐散式传入通

兴奋或抑制扩

聚合式传出通

总和或整合信

链锁式中间神

经元

扩大空间作用

范围

环式中间神

经元

正反馈或负反

馈调节

16.突触后抑制指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的抑

制效应。包括回返性抑制(意义在于负反馈调节,防止神经元过度兴奋)和传入侧支性抑制(意义在于协调反射活动)。

17.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轴突-轴突型突触。抑制过程:轴突B兴奋,能抑制轴突A

对运动神经元C 的兴奋传递。机制:轴突B兴奋→释放兴奋递质→轴突A去极化→轴突A动作电位幅度↓→末梢释放递质↓→神经元C→EPSP↓。意义在于调节感觉传入神经元活动。

18.

?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

突出前神

经元

抑制性兴奋性

释放递质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

后膜变化IPSP EPSP

机制后膜超极化前膜去极化

性质超极化抑制去极化抑制

意义调节传出神经

元活动

调节传入神经元

的活动

19.丘脑核团分为三类:①感觉接替核,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部位。功能:与特定感觉产生

有关。②联络核,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部位。功能:与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联系协调有关。③髓板内核,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20.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特点:①源于外周特异感觉传入;②在丘脑感觉接替核及联络核

换元;③外周至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投射具有点对点联系;④产生特定感觉并激发下行冲动。

21.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特点:①源于脑干上行激动系统;②在丘脑髓板内核团换元;

③投射至大脑皮层广泛区域;④维持皮层基础兴奋状态(醒觉状态);⑤不产生特定感觉。

22.感觉投射系统比较

?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

系统

传入途径特定感觉传导

感觉传导道

侧支

转接核团感觉接替核、

联络核

髓板内核团

内层点对点、特定弥漫性投射

23.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感觉投射规律:①交叉投射(头面部双侧投射);②投射区域大小与感

觉精细程度有关;③投射区域空间排列倒置(头面部内部正立)。

24.痛觉是指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感觉,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卫反应。意

义:是机体受到伤害时的报警系统,有保护性作用。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为特异性感受器,能够特异性感受致痛物质的刺激。

25.皮肤痛分快痛、慢痛。快痛:受刺激后立即出现,定位明确,尖锐刺痛,特点:产生和

消失迅速,感觉清楚,定位明确,可引起逃避性反射动作。慢痛:在受刺激后0.5-1秒出现,强烈烧灼痛,特点:定位不准确、持续时间长、伴有心率↑,血压↑、呼吸改变和情绪反应。

26.内脏痛:内脏受到刺激时发生的定位模糊、钝痛感觉。特点:①发起缓慢,持续时间长;

②对扩张、牵拉、缺血、痉挛、炎症等刺激敏感,对烧灼、切割等不敏感;③多表现为

慢痛,定位不清楚,常会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④可引起牵涉痛。牵涉痛:因内脏疾病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27.脊髓运动神经元:①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调节、控制骨骼肌收缩;②γ运动神经

元支配梭内肌,调节肌梭对牵拉刺激敏感性。运动单位指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28.屈肌反射(flexor reflex) :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反射性引起的受刺激一侧肢体

出现的屈曲反应。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对侧伸肌反射:肢体皮肤受到刺激时,在同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出现的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活动。是一种姿势反射,意义在于维持身体姿势平衡。

29.脊休克的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反射消失,肌肉紧张性减弱或消失,

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粪、尿潴留。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的四肢伸直,脊柱挺硬,头尾昂起的现象。

30.亨廷顿病主要变现为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的舞蹈样动作,并伴有肌张力降低等。帕金森

病主要表现为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患者常有静止性震颤。

31.小脑分:①前庭小脑—维持身体平衡;②脊髓小脑—调节肌张力;③皮层小脑—调节随

意运动,参与运动计划形成和运动程序编制。

32.大脑皮层运动区(中央前回)的功能特征:①交叉性控制;②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

有关;③上下分布是倒置的。头面部内部安排是正立的。

33.

34.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①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②双重支配,绝大

多数内脏器官受交感和副交感双重神经支配,只有少数例外;③功能相互拮抗,对同一器官来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一般都是相互拮抗的;④具有紧张性作用,交感和

副交感神经能够不断传出低频神经冲动到效应器。

35.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意义:动员各器官的潜在功能,以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副交感神

经系统的功能意义:促使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吸收,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

36.脊髓:全部交感、部分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内脏反射初级中枢。脊髓的内

脏反射包括血管运动反射、排尿、排便反射、发汗反射、勃起反射等。

37.脑干:①延髓:大部分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是呼吸运动、心血管运动、

胃肠运动、消化腺分泌基本中枢。②脑桥:角膜反射中枢。③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38.下丘脑的主要功能:①控制生物节律;②调节水平衡;③调节体温;④摄食行为调节;

⑤调节情绪生理反应;⑥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

39.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①新皮层调节内脏活动,有一定的区域分布;②边缘系统

是植物神经高级中枢(与植物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有关、参与调节感觉,行为,情绪、参与学习记忆等神经过程)。

40.学习: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变化,从而获得新的行为习惯或经验(知识)的过程,

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记忆:将学习获得的新行为习惯或经验贮存一定时期的能力。

41.条件反射:是机体生活过程中,经过训练强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反射。

42.第一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即以现实的具体信号为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第

二信号系统:以第二信号,即以现实的抽象信号,如语言、文字等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43.睡眠一般表现:①视、听、嗅、触等感觉暂时减退;②骨骼肌反射活动减弱;③副交感

神经功能占优势的现象。

44.慢波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快波睡眠:脑内蛋白

质合成增加,有利于促进精力恢复,促进学习和记忆。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①适宜刺激;②换能作用;③编码功能;④适应现象。

2.眼的调节分为:①晶状体调节,主要表现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增强;②瞳孔的调节包括瞳

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入眼光亮,可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③双眼会聚,两眼球内收和视轴向鼻中线集拢,生理意义:双眼看近物时,物体成像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 产生单一的清晰视觉。

3.近视眼原因: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折光能力过强 ---屈光性近视。特点:远

点比正视眼的近,远视力差,近视力正常。用凹透镜纠正。

4.远视眼原因:眼球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折光能力减弱---屈光性远视。特点:近点

比正视眼的远,看远物、看近物都需要调节,故易发生调节疲劳。用凸透镜纠正。

5.散光眼原因:角膜曲率半径不同---规则性散光,角膜表面凹凸不平---不规则性散光。

特点:成像在视网膜前或视网膜后视物不清或物象变形。用柱面镜纠正。

6.视杆系统特点:光敏感度高、司暗光、无色觉、分辨率差。视锥系统特点:光敏感性差、

司昼光、有色觉、分辨率高。

7.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①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震动→听骨链→卵圆窗→耳蜗(主

要);声波→外耳道→鼓膜震动→骨室空气震动→圆窗→耳蜗。②骨传导,声波

→颅骨震动→耳蜗。正常时,骨传导<气传导。传音性耳聋时,骨传导>气传导。

感音性耳聋时,气传导和骨传导都受损。

8.听阈:对其中每一种频率,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幅度。人耳能感受

的振动频率16-20000Hz。听域:听阈曲线和最大听阈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1.激素:由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靶细胞功能的高效能

生物活性物质。

2.激素的分泌方式:①远距分泌,激素经血液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②旁分泌,

激素通过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细胞发挥作用。③自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作用。④神经分泌,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一些激素,可沿轴浆运输而运送至神经垂体、或经垂体门脉系统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

3.多肽和蛋白质激素有: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消化道激素。胺类激素。胺类激素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

类固醇激素有:皮质醇、醛固酮、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1,25-二羟维生素D3。4.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①信息传递作用;②相对特异性;③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④相

互作用(协同、拮抗、允许、竞争)。

5.激素作用的机制(第二信使学说):①激素(第一信使)携带信息→靶细胞膜受体;②激素

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G蛋白活化→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③在AC和Mg2+作用下,ATP→cAMP(第二信使);④cAMP→蛋白激酶活化→系列酶的磷酸化→靶细胞生理效应。

6.下丘脑调节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分泌细胞(肽能神经元)分泌、调节腺垂体活动的

神经肽。

7.生长素(GH)作用: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的生长,对脑的

发育生长无重要影响。通过生长素介质介导发挥作用。②调节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加速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促进糖的摄取和利用。幼年分泌不足会形成侏儒症。

8.催乳素作用:①对乳腺和泌乳册作用:促进乳腺发育,使乳腺开始泌乳并维持泌乳;②

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刺激卵泡LH受体生成,增强LH作用。促进前列腺素和精囊腺的生成,促进睾酮的合成;③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适应能力。

9.甲状腺激素作用:①产热效应: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②对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尤其是肌肉、肝和肾。但分泌过多时,促进骨骼和骨骼肌蛋白质分解;③对糖代谢: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糖元分解、又可促进组织细胞利用糖。前一作用大于后一作用;④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氧化,既促进胆固醇合成,有加速胆固醇分解,总的效应是分解>合成;⑤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成熟,主要是影响骨骼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⑥加强心脏活动,心率↑,心缩力↑,心输出量↑,增进食欲,胃肠活动及分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0.糖皮质激素作用:①糖代谢:抑制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异生血糖水平↑;②蛋

白质代谢:加速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抑制外周蛋白质合成。促进肝内蛋白质形成,血浆蛋白质↑;③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引起体内脂肪重新分布(脂肪向面部躯干堆积);④促进水排泄(增大肾小球滤过, 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轻度排钾保钠作用;⑤红细胞↑,血小板↑,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⑥维持正常血压所必需。维持血管紧张性(允许作用),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血容量;抑制前列腺素合成;⑦参与应激反应。

11.参与应激反应的激素有:生长素、催乳素、糖皮质激素。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9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4.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2)生理止血功能(3)凝血功能(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 5.血型鉴定? 答: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类型。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 6.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7.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8.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 9.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①前负荷②心肌收缩能力③后负荷④心率 11.心肌兴奋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其过程及意义为:①有效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12.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2.气体分压值、扩散系数、、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13.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第十一章内分泌 【目的】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重点】 1.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单位,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 3.甲状腺的功能、作用机理及调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第一节概述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两个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激素的概念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它不经导管直接释放入内环境,因此称为内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 1.远距分泌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 4.自分泌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autocrine)。 三、激素的分类 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1.含氮类激素:(1)蛋白质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胰岛素等;(2)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等;(3)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2)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

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 1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2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射血分数。 4应激反应:机体遇到缺氧、创伤、手术等有害刺激时,可引起腺垂体促肾上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他全身反应。 5 应急反应:当机体遭遇特殊紧急情况时,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以适应在应急情况下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适应性反应。 6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平均值125mL|min。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本指标。 7牵扯性痛:由于内脏疾病而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8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时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是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的现象。 9阙值:能引发动作点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阙值。 10肝肠循环:胆盐从肠到肝,再从肝回到肠的循环过程。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胆盐约有95%左右在回肠被重吸收入血,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被肝细胞重新分泌出来。胆盐的肝肠循环具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 11脊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用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13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以单分子层的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 14内环境: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就是肌体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包括播出量贮备和心率贮备。 16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大,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使尿量增多。临床上以使用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以增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目的,这种方式成为渗透性利尿。 17耳蜗微音器点位:当耳蜗受到声波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局部的电位波动,此电位变化的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波型和频率相一致。 18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9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僵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20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2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膜分子结构的假说,基本内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22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成为细胞的兴奋性。 23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24分节运动:小肠的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25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动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 26肾小球的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血浆成分被滤入肾小管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27肾小管的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浆中去的过程。 28内分泌: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他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除腺体分泌物的现象成为内分泌。 简答题 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1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横管膜传播,同时激活膜上的L型钙通道 2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激活连接肌质网膜上的钙释放通道,使连接肌质网内的Ca2+释放入胞质 3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而引发肌肉收缩 4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纵行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将胞质的钙离子回收入肌质网,胞质内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2、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1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 2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 3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及各期离子机制: 1特征:复极化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明显不对称,分为0、1、2、3、4期5个时相 2离子机制:0期去极化是快Na通道开放形成,Na+大量内流;1期K+外流;2期平台期为Ca+持久缓慢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复极缓慢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为Na+—K+泵启动及Ca2+--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前负荷:前负荷即心肌初长度,为异长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从而对心搏出量进行调节。心肌初长度改变取决于静脉回心量,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量增加,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则每博输出量增加,反之减少 2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当后负荷加大时,心肌射血阻力增加,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相应缩短,射血速度相应减慢,搏出量减少。进而室内剩余血量增加,静脉回流若不变,心肌初长度由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而加长,引起收缩力增强 3心肌收缩力:为等长调节,通过心肌收缩力的改变,影响心肌细胞力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发生改变 4心率:以40次/分和180次/分为分界点,通过处在不同阶段的心率调节心输出量 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增大,射入动脉中的血液增多,对管壁的张力增加,使收缩压升高,从而使血流速度加快,,如果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则大动脉中增多的血量仍可在心输期流至外周,到舒张期末,大动脉内留存血量和搏出量增加之前相比,增加并不多,使舒张压增高不多,因此搏出量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在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在此期流向外周的血液减少,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多,舒张压升高,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但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故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

医学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的形成原理主要是:(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内为高K+,胞外为高Na+、Cl-。(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3)Na+的扩散: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 Na+渗漏通道。(4)Na+- 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生理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生理功能的三种调节形式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负反馈与正反馈.P7 动脉血压是由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形成的,动脉血压的调节是典型的负反馈实例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尿素以及一些小分子甾体类激素或药物都是单纯扩散。 主动转运分为原发主动转运和继发主动转运,了解原发主动转运的钠-钾泵原理。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局部电位的概念及特征P48-49 动作电位通过缝隙连接的传导;动作电位通过神经突触或神经-肌接头的传导。P50-51 传统生理学将细胞或组织对刺激发生的反应称为兴奋。 凡是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 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细胞兴奋的四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P50 *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P50-51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P56-68.共3点 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P74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心肌细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另一类是一些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心室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呈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约负90mV。 动作电位的5个时期。P103-104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 心肌的兴奋性:有效不应期与超常期P107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是影响自律性最主要的因素。 房—室延搁的定义及意义P109 *心脏的泵血过程P112—113 心脏的输出量概念与正常值。P114 后负荷的定义及后负荷对博出量的影响。P116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__第8章__尿的生成与排出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二)内分泌 ①肾素;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1α-羟化酶;④前列腺素等。 第一节概述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 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在尿液浓缩功能中起作用。 肾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尿的生成 (二)两种肾单位比较 二、肾脏血流量及其调节 (一)血液循环特点 1. 血供丰富,肾内血流量分布不均匀: 2. 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有利于滤过;管周毛细血管血压低,利于重吸收。 3.肾血流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一定的变动范围内(压80-180mmHg)能保持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机制:肌源学说——当肾灌注压升高→入球小A血管平滑肌牵张刺激↑→平滑肌紧张性↑→管径相应缩小→血流阻力↑→血流量变化不大 4.肾血流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N(发自T12—L2)属交感神经系统,N末梢分布于入球小A、近球细胞和肾小管;迷走N纤维对尿生成的影响尚未肯定。 体液因素: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素、血管紧张素——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调节意义:

安静正常:通过自身调节使肾血流量相对稳定,泌尿活动正常进行 运动或异常如高温、出血缺氧时,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 尿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原尿称为血浆的超滤液,原尿是没有蛋白质的血浆。 一、滤过膜及通透性 (1)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三层结构中存在着糖蛋白,糖基上带有负电荷。 二、滤过的动力和阻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有效滤过压=45–(25+10)=10(mmHg)>0,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45–(35+10)=0(mmHg)≤0,无滤液生成。 三、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1.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125ml/min/1.73m2 2.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125/660×100%=19% 可见流过肾脏的血浆约1/5由肾小球滤到肾小囊腔中,GFR与FF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系数滤过膜有效通透系数×面积=滤过系数 ⑴通透性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⑵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滤过面积↓→GFR↓→尿量↓(急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2.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肾小球Cap.血压(如:大失血,Bp<80mmHg)↓→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 3.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 4.囊内压 囊内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 5.肾小球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慢→有滤过作用的Cap.有效长度↑→肾小球滤过率↑ 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 第五章 呼吸笔记全

呼吸第五章 肺通气第一节一、肺通气原理:肺通气动力克服其阻力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肺通气动力:呼吸运动一﹡( 1. 呼吸运动…吸气(主动)(1)吸气运动…呼气(被动)(2)呼气运动)(3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呼气被动平静呼吸:吸气主动, 都是主动用力呼吸: 、肺内压:2)-1~-2mmHg吸气时:肺容积↑→肺内压↓<大气压()+1~+2mmHg呼气时:肺容积↓→肺内压↑>大气压(。,是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呼吸运动造成、胸膜腔内压3 :由胸膜壁层与脏层围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1)胸膜腔(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不易分开润滑作用b.结构特点:①密闭②内有少量浆液: a. )胸膜腔内压:负压(2-10mmHg ~平静吸气末:-5-5mmHg ~呼气末:-3) (负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胸膜腔内 :①维持肺的扩张状态②促进胸腔内的静脉和淋巴回流▲意义(二)肺通气阻力70% 弹性阻力: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30% 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具有对抗变形和弹性回位的力。·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容易扩张→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 不易扩张→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V容积变化(?1??c L/cmH2O P压力变化(?R)V肺容积变化(??)(CLcmH20 C)顺应性() ①肺顺应性∕=0.2 L)?跨肺压变化(P(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肺弹性阻力的来源: 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1/3 肺泡内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2/3 ﹡肺泡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张力:肺泡内液-气界面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细胞合成、释放。 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dipalmitoyl phosphatidyl choline DPPC ) 1 ) a.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b.防止肺毛细胞血管中液体渗入肺泡引起肺水肿 c.降低吸气阻力,减小吸气做功。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②胸廓的顺应性 胸腔容积变化(?V)?)= 0.2 L/cm H2O 胸廓的顺应性(Cchw跨壁压变化(?P)(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2.非弹性阻力:

生理学重点内容

生理学重点 1.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Ⅰ. 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感受)神经→反射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 特点——精确、迅速、短暂 Ⅱ. 体液调节——激素 特点——广泛、缓慢、持久 Ⅲ. 细胞、组织、器官的调节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不耗能,顺浓度差)单纯扩散 小分子、离子易化扩散通道——离子 载体 主动转运(耗能,逆浓度差)——离子泵:Na+ K+泵(Na+ K+依赖式ATP酶——保持胞内高K+和胞外 高Na+的离子分布,K+∶Na+=2∶3) 大分子、物质团块胞吐(出胞) 胞纳(入胞) 3.反应与反射的不同在于反应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 4.兴奋性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相反 5.跨膜电位=膜电位静息电位(RP)——对K+有通透性,即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AP)——Na+的平衡电位 6.上升支去极化(Na+内流) 锋电位反极化 动作电位下降支——复极化(K+内流) 后电位 极化——膜电位内负外正 超极化——膜内电位负值↑ 去极化——负值↓ 超射——去极化电位由负→正 动作电位特点全或无定律 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去极相和复极化 7.一定的刺激强度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一定的持续刺激时间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8.阈值>阈下刺激 9.动作电位与局部反应的比较:

10.绝对不应期 兴奋的周期性变化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11.骨骼肌收缩暗带长度不变 明带及暗带的H带变短 1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连与终末池的Ca2+有关 肌浆中[Ca2+]↑——肌丝滑动 肌浆中[Ca2+]↓——肌肉舒张 13.不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形式的不同,如表: 14.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15.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子——4.5×1012—5.5×1012/L 平均——5.0×1012/L 女子——4.0×1012—5.0×1012/L 平均——4.5×1012/L 新生儿——6.0×1012/L 16.血红蛋白(Hb)的含量 正常成年男子——120—160g/L 正常成年女子——110—150g/L 17.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O2和CO2 对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 18.红细胞生理特性 Ⅰ.可塑变形性 Ⅱ.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这一特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范围——59.5—76.5mmol/L NaCl溶液 红细胞在<59.5mmol/L破裂,渗透脆性小 红细胞在>76.5mmol/L破裂,渗透脆性大 Ⅲ.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悬浮稳定性=膜表面积/容积 19.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4.0×109—10.0×109/L 平均——7.0×109/L 白细胞减少<4.0×109/L 增多>10.0×109/L 20.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实现防御、保护作用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单核细胞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生理学资料重点内容

生理 名词解释: 1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成为动作电位。 2阈强度:将刺激的持续时间固定,测定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刺激: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阈值:能引发动作点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阙值 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沉降率: 通常用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4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5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血液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6直接动力:由肺内压的变化建立的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7血氧容量:在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血氧含量:Hb实际结合氧气量;8血氧饱和度:Hb氧含量与氧容积的比值。 9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 10慢波: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膜电位基础上,可自发的周期性地产生去极化和负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基本电节律:慢波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 11食物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食物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气产生的热量;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2量与吸入O2的比值 12特殊动力效应: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13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指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14.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平均值125mL|min。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本指标。 15.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滤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16.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为肾糖阈 17.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大,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使尿量增多。临床上以使用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以增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和: 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目的,这种方式成为渗透性利尿。 18.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动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 19.清除率:两肾在1min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完全清除了这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其清除率 20.暗适应:当人长时间在明亮环境中而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慢慢增高,能渐渐看见暗处的物体;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视野: 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使,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21..牵涉性痛: 由于内脏疾病而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22.运动单位:由一个@运动神经元或脑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23.脊髓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24.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25.去大脑僵直: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僵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 分泌

第十一章内分泌 【目的】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重点】 1.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单位,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 3.甲状腺的功能、作用机理及调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第一节概述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两个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激素的概念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它不经导管直接释放入内环境,因此称为内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 1.远距分泌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

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经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 4.自分泌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autocrine)。 三、激素的分类 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1.含氮类激素:(1)蛋白质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胰岛素等;(2)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等;(3)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2)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等。 3.固醇类激素:包括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 4.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是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但激素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只能影响体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仅起“信使”的作用。

医学生理学问答题及标准答案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的形成原理主要是:(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内为高K+ ,胞外为高Na+ 、Cl- 。(2)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 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3)Na+的扩散: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 Na+渗漏通道。(4)Na+- 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发生短暂的、可逆的膜内电位变化。其波形与形成原理:波形时相形成原理 去极相(上升支) 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形成 超射值(最高点) Na+电-化学平衡电位 复极相(下降支 K+通道开放,大量K+外流形成 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 K+外流蓄积,K+外流停止 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 由生电性钠泵形成 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局部电位动作电位 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阈刺激 Na+通道开放数量: 少多 电位幅度:小(阈电位以下)大(阈电位以上) 总和现象 : 有无 全或无现象: 无有 不应期:无有 传播特点:指数衰减性紧张性扩布脉冲式不衰减传导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更多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 中公医疗卫生网对生理学各章节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做了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些要求的点去有重点地复习相关内容,更好地掌握生理学。 1.绪论 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前馈)等基本概念。 2.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 (2)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极化、超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 (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去极化、复极化、反极化、超射的概念;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值、兴奋性和兴奋,阈电位与局部兴奋;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锋电位与Na+平衡电位);兴奋的传播:兴奋在同-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意义。 (4)局部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分类(去极化与超极化)、特点与产生机制。 (5)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终板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特征。兴奋-收缩耦联。 3. 血液 (1)血浆渗透压及其在水分移动中的作用。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 (3)生理性止血与凝血:血液凝固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反应。 (4)人类血型的分类及其依据,ABO血型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4. 血液循环 (1)心肌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机制(浦肯野细胞及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肌的自律性及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以及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3)心脏泵血功能:心动周期的概念,泵血的机制与过程(左心室射血与充盈过程,房压变化、房室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等容收缩期、等容舒张期)。泵功能的评价(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泵功能储备、每搏功与每分功)。泵功能的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和简答题大全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后附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大全)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 制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从机能和代 谢变化的角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3、基本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DIC、休克等。 4、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 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的机体代谢、功 能、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6、分子病:由于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7、衰老:是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 8、病因: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特征的因素。 诱因:指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因素。 9、疾病发生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营养性因素, 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1、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病因转化; 疾病时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12、疾病转归的经过:病因侵入(潜伏期)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特异 性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结束(转归期) 13、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 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4、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功能不可逆行的丧失。 15、植物状态和脑死亡的区别: 植物状态:①自己不能移动;②自己不能进食;③大小便失禁;④眼不能 识物;⑤对指令不能思维;⑥发音无语言意义 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扩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 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 全停止。 16、及时判断脑死亡的意义:①有利于准确判断死亡;②促进器官捐赠使用; ③预计抢救时限,减少损失。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生理学第一、二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1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 、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 变化。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较好指标为: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可兴奋组织、细胞去极化并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 、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 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称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外环境与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 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2 、体液调节: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长距离调节作用,也可以在局部的组 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这称为旁分泌:调节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这些特点都是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的。) 神经一体液调节:内分泌细胞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 3 、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举例:(1)心室肌的收缩力随前负荷变化而变化,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特点是自身调节,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2 )全身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不变的特点是自身调节。

生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学复习提纲: 1.生物体活动有三大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自我繁殖) 2.能引起兴奋的刺激的条件:一定的强度,一定的持续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3.兴奋性:一切活细胞、组织或机体都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4. 1)阈刺激: 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反应的最小刺激量(强度,时间) 2)阈强度: 产生兴奋的最低刺激强度 3)时间阈值: 产生兴奋的最低刺激时间 4)基强度: 阈刺激里的最小值 5)时值: 2倍基强度时的时间阈值 5.人体对外环境变化的反应包括两个方面:①运动功能按一定方向路线进行一系列活动;②内脏系统作相应的调整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方式有一个共同的作用方,即反馈控制(闭环) 6.体内的正反馈调节:排尿反射,血凝过程. 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有两种:细胞的静息电位,可兴奋性细胞的动作电位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接近K+平衡电位.以膜外电位为0,静息电位用负值表示。 3.极化状态:细胞在静息时膜外侧带正电,膜内侧带负电的状态;极化状态加大称为超极化;反之称为去极化。 4.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动作电位可向周围扩布.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通常称为可兴奋性细胞。 5.生物点产生机制的膜学说:细胞各种生物电现象的表现,主要是由于某些带电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不均衡分布,以及膜在不同情况下对这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所造成的。 6.细胞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细胞内外钾离子的不均衡分布(细胞内高K+)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7. 1)动作电位产生机制:Na+通道由备用状态(m通道关闭,h通道开放)进入激活状态(m开放,h开放),Na+内流,细胞 膜去极化→达到峰电位→Na+通道进入失活状态(m开放,h关闭),K+通道开放,K+内流,产生复极化→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2)负后电位: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附近,暂时阻碍了K+外流. 3)正后电位:由于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8.出膜刺激电流→正电荷在膜内侧堆积→膜去极化; 入膜刺激电流→正电荷在膜外侧堆积→膜超极化 9. 1)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时,使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的临 界值。 2)阈刺激:能使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的最小刺激量。 3)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同一细胞上所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改变而改变。10.局部反应:阈下刺激(<阈刺激)时,膜电位的反应(变化)。①不是“全或无” ,可随剌激的增加而增大;②电紧张性扩布,不能远传;③无不应期,持续时间短,可以总和。 11.总和:几个阈下刺激所引起的局部反应的叠加。包括时间性总和空间性总和. 意义:使局部兴奋有可能转化为可远距离传导的动作电位。 13.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播,称为传导; 兴奋在细胞间传播,称为传递 14.局部电流学说:在兴奋部位产生的电位差刺激相邻部位,在二者之间产生的局部电流,使相邻部位去极化,达到阈值便在相邻部位产生兴奋。特点:a. 双向性;b.不衰减性(全或无) 15.兴奋在神经有髓鞘纤维,机制同上,但呈跳跃式传导. 16.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过程:兴奋传至神经末梢(除极相)→轴突膜上Ca2+通道开放, Ca2+内流→Ach囊泡向轴突前膜内侧靠近, 通过胞吐作用, 将Ach释放至突触间隙→Ach扩散到终板膜, 与Ach受体结合→受体蛋白质构型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