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完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

数说课稿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石家庄市藁城学区岗上镇岗上小学李景格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一课,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新课程中得到了较大重视,成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并列的四部分内容之一。而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基于平均数的重要性我比较了苏教版的相关内容。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二、学情分析

在上课之前,我对班内的不同程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平均成绩,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平均数的很少。只有一部分同学对平均成绩有所了解,大概占10%,学生对平均数在生活中接触不多。但看到平均数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平均分,平均分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充分理解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基础,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这一点可能会使学生造成困惑。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知识与技能)

2.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得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学生理解还是有困难的。因此)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

四、教法学法

(一)说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将采用以下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

(学法确定,教法必须与学法对应。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四个同学收集废弃矿泉水瓶情境图的展示,引导学生提出“平均没人收集多少个?”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3.观察比较法。通过图表演示,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重难点。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学校环保兴趣小组同学收集废弃矿泉水瓶的情境,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一)第一个层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例1)

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多补少”和“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学生通过画一画、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平均数,也可以动笔计算求出平均数。让学生充分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当学生回答出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13个矿泉水瓶时,教师追问: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关注“移多少补”的方法和过程。紧接着追问:这种方法对吗?当学生做了肯定答复后,再问: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这个追问加深学生对“移多补少”方法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和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个13是每个人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的瓶数,而是四个人的总体水平。从而达到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