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平均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课件)(共19张PPT)

8730495216 8730495216
探究新知
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可以把多的补给少的。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5+4+7+5+9)÷5=6(个)
平均数=总数÷份数
淘气有记住过6个数字吗?
(7+7+6+8)÷4=7(个) 平均数
3.下表是某地一星期的气温记录。请你分别算出 这星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11 21
最低气温平均值:(8+10+11+12+11+12+13)÷7=11(°C) 最高气温平均值:(18+18+20+22+24+20+25)÷7=21(°C)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记住数字 的个数
5
4
7
5
9
第6次
《猜牛重,赢大奖》
一个小镇上举行猜牛重赢大奖的比赛,让来 往的过路人猜一头牛的体重。这些参与比赛的人 有商人、工程师、农夫等等,有好几百人。将这 些人猜的结果汇总起来,算平均数。
最后的平均数为1188千克,而牛的实际体重为1189千克。
1.求平均数的方法:①移多补少。②总数÷份数=平均数。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记住数字 的
第5次 9
笑笑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
探究新知
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可以把多的补给少的。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5+4+7+5+9)÷5=6(个)
平均数=总数÷份数
淘气有记住过6个数字吗?
(7+7+6+8)÷4=7(个) 平均数
3.下表是某地一星期的气温记录。请你分别算出 这星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11 21
最低气温平均值:(8+10+11+12+11+12+13)÷7=11(°C) 最高气温平均值:(18+18+20+22+24+20+25)÷7=21(°C)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记住数字 的个数
5
4
7
5
9
第6次
《猜牛重,赢大奖》
一个小镇上举行猜牛重赢大奖的比赛,让来 往的过路人猜一头牛的体重。这些参与比赛的人 有商人、工程师、农夫等等,有好几百人。将这 些人猜的结果汇总起来,算平均数。
最后的平均数为1188千克,而牛的实际体重为1189千克。
1.求平均数的方法:①移多补少。②总数÷份数=平均数。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记住数字 的
第5次 9
笑笑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
平均数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PPT课件小学数学四年级

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 米,小红身高140厘米,她 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 有危险?为什么?
图片解析
你知道吗?这个游泳池的深度,实际上是这样的……
80 厘米
150 厘米
200 厘米
60 110 厘米 厘米
图片解析
✓ 真实数据可能比平均数大,也有可能比平均数小, 也有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 平均数只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 ✓ 平均数不一定真实存在于那组数据中。
联系生活
• 我校三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9周岁。 • 张老师家去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 富阳地区六月份最高平均气温30摄氏度。
课后请你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
三月 26
四月 28
五月 30
六月 29
(20+23+26+28+30+29)÷6 (20+23+26+28+30+29) ÷5 (20+23+26+28+30)÷6
练习2
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12厘米
6厘米
10厘米
4厘米
练习3
临河地区4月16日至4月20 日的最高平均气温是21℃,4 月16日的最高气温是26 ℃, 可能吗?
练习6
以下是某校“校园十佳小歌手”歌唱比赛中雷菲同学的得分情况:
评委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最后得分 成绩 92分 98分 95分 83分 92分 93分
你知道雷菲同学最后得分是多少分吗?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不一定真实存在。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 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图片解析
你知道吗?这个游泳池的深度,实际上是这样的……
80 厘米
150 厘米
200 厘米
60 110 厘米 厘米
图片解析
✓ 真实数据可能比平均数大,也有可能比平均数小, 也有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 平均数只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 ✓ 平均数不一定真实存在于那组数据中。
联系生活
• 我校三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9周岁。 • 张老师家去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 富阳地区六月份最高平均气温30摄氏度。
课后请你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
三月 26
四月 28
五月 30
六月 29
(20+23+26+28+30+29)÷6 (20+23+26+28+30+29) ÷5 (20+23+26+28+30)÷6
练习2
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12厘米
6厘米
10厘米
4厘米
练习3
临河地区4月16日至4月20 日的最高平均气温是21℃,4 月16日的最高气温是26 ℃, 可能吗?
练习6
以下是某校“校园十佳小歌手”歌唱比赛中雷菲同学的得分情况:
评委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最后得分 成绩 92分 98分 95分 83分 92分 93分
你知道雷菲同学最后得分是多少分吗?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不一定真实存在。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 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ppt课件-(正稿)教学教材

踢毽个数 18 20 19 19 14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8+20+19+19+14)÷5 =90÷5 =18(个)
假设刘诗艺踢了30个,平均数又会有什么变化?
平均数一定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生活中的平均数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200厘米.
生活中的平均数
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约为74岁
(3000×5+15000)÷6 =30000÷6 =5000(元)
张帆参加少儿才艺大赛,成绩如下。
评分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平均 评委 评委 评委 评委 评委 评委 评委 成绩
90 92 93 95 89 91 94 92
(90 + 92+ 93+ 91+ 94) ÷5 =460÷5 =92(分)
我73岁,那我只能 活一年啦!呜呜……
生活中的平均数
我身高145厘米, 下水不会有危险。
小亮
生活中的平均数
远离危险水域!!
80厘米
150厘米
130厘米 200厘米
40厘米
小狐狸百货商店 工资表
小狐 狸
小兔
小牛
小猪
小象
小松 鼠
平均 工资
? 15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火眼金睛辨对错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
定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
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
《平均数》课件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1 10
10
9
8
先合并 再平均分
8 7
7
7
6
5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4 3
3
2
1
0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探究新知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场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数
个数 3
8
7
10 7 (3+8+7+10)÷4=7(个)
个数 3
8
7
2 5 (3+8+7+2)÷4=5(个)
个数 3
8
7
6 6 (3+8+7+6)÷4=6(个)
前三次的数 据没有变化
第四次数据引 起平均数变化
平均数易变化
探究新知
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个数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8 7
6
Hale Waihona Puke 54 33
2
1
0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2+1
个数 15
14
13
12
11
10 9
个数
15
14
13
12
通过移多补少得到的这组同样多的数
11
10 9
叫作这组数的 平均数 。
8
7 6
6
5 4
6是3、8、7这3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
3
2 1
的是这个同学3次投篮个数的整体水平。
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次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课件)

• 方法一:运用公式法: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 (137+150+143+145+155)÷5
• =730÷5
• =146
• 方法二:移多补少
• 150-137=13(厘米)
• 143-137=6(厘米)
• 145-137=8(厘米)
• 155-137=18(厘米)
• (13+6+8+18)÷5=9(厘米)
例题5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因为要求的是“往返” 的平均速度,所以总路程是2个36千米。总时间包括去 的时候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共4+2=6 (小时)。
(36x2)÷(4+2)
=72÷6
=12(千米/小时)
答: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
练习5
1、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
(3×46+4×53)÷7 =350÷7 =50(吨) 答:这个炼钢厂平均每天炼钢50吨。
例题 2 晶 晶 的 语 文 前 四 次 测 试 的 平 均 成 绩 是 8 6 分 , 她 想 通 过 第 5 次 测 试 将 五 次 的 平
均成绩提高到88分,那么在第5次测试中,她语文至少要考多少分?
练习 2
A:64个
B:72个 C:96个 D:97个
答案:C
练习 2
有六个数排成一列,他们的平均数为 27,前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3,后三个 数的平均数为34,第四个数是多少?
(23×4+34×3)-(27×6) =(92+102)-162 =194-162
=32 答:第四个数是32.
例题3
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 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 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时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学生?
• (137+150+143+145+155)÷5
• =730÷5
• =146
• 方法二:移多补少
• 150-137=13(厘米)
• 143-137=6(厘米)
• 145-137=8(厘米)
• 155-137=18(厘米)
• (13+6+8+18)÷5=9(厘米)
例题5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因为要求的是“往返” 的平均速度,所以总路程是2个36千米。总时间包括去 的时候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共4+2=6 (小时)。
(36x2)÷(4+2)
=72÷6
=12(千米/小时)
答: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
练习5
1、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
(3×46+4×53)÷7 =350÷7 =50(吨) 答:这个炼钢厂平均每天炼钢50吨。
例题 2 晶 晶 的 语 文 前 四 次 测 试 的 平 均 成 绩 是 8 6 分 , 她 想 通 过 第 5 次 测 试 将 五 次 的 平
均成绩提高到88分,那么在第5次测试中,她语文至少要考多少分?
练习 2
A:64个
B:72个 C:96个 D:97个
答案:C
练习 2
有六个数排成一列,他们的平均数为 27,前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3,后三个 数的平均数为34,第四个数是多少?
(23×4+34×3)-(27×6) =(92+102)-162 =194-162
=32 答:第四个数是32.
例题3
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 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 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时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学生?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8.1平均数(共11张ppt)

乙组成绩
9分 9分 6分
7
有将的平同均学成的绩成7分绩和比每7分个多同,学有的的实比际7成分绩少比,较, 你有有的什等么于发7分现。?
得分(分)
10
99 9
8
77
6
55
乙组得分统计图
平均水平
9
9
88
7
6
4
33
2
11
0
1
2
3
4
5
6
7
队员
你能说说平均成绩“8分”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活中
南小四(1)班上期期末数学平均分是93分。
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
第1课时
甲 组成 绩
8分 7分 9分
乙组成绩
9分 9分 6分
总成绩: 甲组: 8+7+9= 24 (分)
乙组: 9+9+6= 24 (分)
甲 组成 绩
8分 7分 9分
当人数相同时, 比较什么?总成绩
平均成绩: 24÷3=8(分)
24÷3=8(分)
课堂练习
√
×
(3)知道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5cm,小组一共有10人,
就能算出这10人的身高总和。
(√ )
拓展延伸
陈宁同学的身高为120cm,他想去平均水深 为110cm的水塘中游泳,你认为有危险吗?
平均水深 110厘米
120c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 收获是什么?
四(1)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成绩统计表
人数:40人 单位:分
99
98
89
100
98
9分 9分 6分
7
有将的平同均学成的绩成7分绩和比每7分个多同,学有的的实比际7成分绩少比,较, 你有有的什等么于发7分现。?
得分(分)
10
99 9
8
77
6
55
乙组得分统计图
平均水平
9
9
88
7
6
4
33
2
11
0
1
2
3
4
5
6
7
队员
你能说说平均成绩“8分”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活中
南小四(1)班上期期末数学平均分是93分。
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
第1课时
甲 组成 绩
8分 7分 9分
乙组成绩
9分 9分 6分
总成绩: 甲组: 8+7+9= 24 (分)
乙组: 9+9+6= 24 (分)
甲 组成 绩
8分 7分 9分
当人数相同时, 比较什么?总成绩
平均成绩: 24÷3=8(分)
24÷3=8(分)
课堂练习
√
×
(3)知道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5cm,小组一共有10人,
就能算出这10人的身高总和。
(√ )
拓展延伸
陈宁同学的身高为120cm,他想去平均水深 为110cm的水塘中游泳,你认为有危险吗?
平均水深 110厘米
120c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 收获是什么?
四(1)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成绩统计表
人数:40人 单位:分
99
98
89
100
98
《平均数》(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次
第五次
学习要求:1、请你用自己喜 Nhomakorabea的方式试着求出平 均数;
2、完成学习单1,完成后和你的同桌交 流你的想法。
下面是小明最近5次投篮训练的成绩统计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投中个数 7 9 10 6 8
这两个8表示 的意思一样吗
?
下面是小明最近5次投篮训练的成绩统计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投中个数 7 9 10 6 8
最小值 < 平均数 < 最大值
为什么会这样呢 ?
(1)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4块 。
平均分
(2)3个小孩一共有12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
平均数
生活中的平均数
1、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大力支 持抗震救灾,某企业职工一周内平均每天捐款3万元 ;
2、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小学四年级学 生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83.5分;
3、实验小学四年级9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37厘 米,平均体重约为30千克;
4、从三江到柳州,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80千米。
下面是小明同学期中考试语数英三科的成绩, 请你求出小明三科的平均分。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分数 92 63 91
平均数
看,小明正在进行投篮训 练
下面是小明最近5次投篮训练的成绩统计 表
次数 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投中个数 7 9 10 6 8
想一想,可以用哪 次投中的个数代表 小明投篮的整体水 平呢?
用圆圈 表示每次投中球的个数,试着移一移,匀 一匀,画一画,求出平均数。
第一次 第二次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平均数课件(共19张PPT)

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姓名 小红 小兰
14个 12个
小亮
11个
小明
15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思考:“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可以怎样考虑?
姓名
小红
通过移多补少
小兰
可以看出平均
每人收集了13小亮个。 Nhomakorabea小明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132÷4=33(个) 155÷5=31(个) 33>31 答:第一小组成绩好些。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法 数量较小时使用比较方便。 先总后分法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六、作业布置
完成相关练习
谢谢大家
(15+17+14+16+18)÷5=16(分)
动脑筋: 一个池塘的水平均深度是120cm,小明身高135cm, 他下水游泳会不会有危险?
答:可能会有危险。
因为120cm是池塘里水的平均深度,有的地方 可能比120cm浅,有的地方可能比120cm深, 如 果到了比135cm深的地方就有危险了。
备选练习
“平均分”与“平均数”的区别
(1)把12块糖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 得3块糖。
这里的3块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是每个孩子 实际分得的块数。
(2)4个小孩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 3块糖。
这里的3块就是平均数,它并不代表每个孩 子一定有3块糖。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5名同学捐书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兔投球数量
25
19
15
16
20
15
20
15
10 5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平均数和原数相比,比最大的数要 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虹猫投球成绩统计表 蓝兔投球成绩统计表
谁的成绩好?
(1)先求出总数 把各个部分数加起来
(2)再求平均数
总数÷份数=平均数
我的收获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答:
5
13
全课 小结:
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活动:求平均年龄
(1)在小组内说出每个同学的年龄。 (2)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记录要求学生独立求出本小 组同学的平均年龄。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60 厘 米 110 厘 米
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
56
57
每排都是5个
52
5 是 6、7、2的平均数
小红:14个
我们组平均 每个人收集 了多少个?
小丽:11个
小兰:12个 小明:15个
小红
134
小兰
132 相当于把总数平均
小丽
131
分成了4份。
小明
135
总数量
份数
(14 + 12 + 11 + 15)÷4 =52÷4 =13(个)
小刚家平均每每月月用水多少吨? ( B)
A.(16+24+35+21)÷4
B.(16+24+35+21)÷1122
C.(16+24+35+21)÷365
为什么选 B呢?
◇ 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 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 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80 厘 米
150 厘 米
200 厘 米
平均数
虹猫投球成绩统计表 蓝兔投球成绩统计表
谁的成绩好?
虹猫投球成绩统计表 蓝兔投球成绩统计表
谁的成绩好?
虹猫投球数量
25
17
19
18
18
20
15
10 5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 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会 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 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828÷6
=210÷6
=138(cm)
=35(kg)
我算的是平均身高。
我算的是平均体重。
答: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平均体重是35千克。
选择正确算式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2014年小刚家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
单位:吨
40
35
35
30
24
25
Hale Waihona Puke 21201615
10
5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季度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9本。
这道题应该怎 样解决呢?
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139+140+135+138+139+137)÷6 (34+38+35+34+3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