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作文松绑,让作文课活起来
给习作松绑,让学生自由翱翔

给习作松绑,让学生自由翱翔作者:郑云燕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19年第02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自由表达、个性表达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习作教学理念,但·纵观不少习作课堂,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引导太多,导致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成为空谈。
教师如何给习作松绑,张扬学生个性,从而让学生在习作的天空自由翱翔?一、学生习作缺失“个性”的原因分析1.命题思想陈旧想让学生在习作时个性表达、自由表达,就要让学生对习作主题感兴趣。
纵观S版小语教材,课本直接提供命题的主题并不多,教材以一定的提示为学生的习作思路提供方向,但对于主题,教材并没有刻意限制。
但在一些习作指导课堂,不少教师生怕学生离题、跑题,习惯用自己的习作经验去引导学生,将自己自认为很不错的主题“被传授”到学生的习作思维中。
如结合时令写《快乐的六一》《丰收的秋天》等,有些主题大而泛,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学生的习作思路被教师的思维所“影响”,他们无法跳出传统习作主题的束缚,主题过于成人化,学生想个性表达的欲望荡然无存。
2.习作题材贫乏好的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但现在不少城里的学生不再过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城市的发展、交通情况的复杂,不少家长会担心学生出行的安全,很多学生都是家长亲自接送,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变少了。
同时,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将孩子的课余生活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上兴趣班,使得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单调的生活方式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变少了,学生个性化表达的源泉没了。
3.教学模式僵化习作课堂是教师渗透写作策略的重要途径,但纵观不少习作教学课堂,有些教师怕学生写不出来、不会写,于是,课堂引导的内容变多了,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变少,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有意引导,同时,有些教师受到自身教学理念的限制,他们总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导致学生个性表达的意愿降低,寫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
给自己松绑作文

给自己松绑作文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就像个被五花大绑的小木偶,每天被各种东西扯着走,累得慌呢?我呀,就常常这么觉得,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唠唠,咱得给自己松松绑。
咱先说说这学习或者工作的事儿吧。
你看啊,周围人都在说,要努力啊,要出人头地啊,这就像一道道绳索缠在我们身上。
就拿考试来说,每次临近考试,我就紧张得不行,心里想着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不然就对不起爸妈的期望,对不起老师的教导。
于是,那些公式啊、单词啊,就像一群小怪兽在脑袋里横冲直撞,把我搅得心烦意乱。
可后来我想明白了,学习本来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见识的,咋就变成了这么大的压力了呢?我就试着给自己松绑,告诉自己,尽力就好。
考试的时候也不再去想成绩会怎么样,就专心地把自己会的题做好,结果呢,成绩也并没有因为我的“放松”而下降,反而还轻松了不少呢。
再说说社交这码事。
有时候为了融入某个圈子,或者让别人喜欢自己,就拼命地去迎合别人。
别人喜欢聊啥,我就跟着聊啥,哪怕自己根本不感兴趣。
比如说,我那些朋友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某个明星的八卦,可我对那些事儿一点都不感冒,但为了不显得不合群,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听着,偶尔还得附和几句。
这就像是给自己套上了一件别扭的衣服,浑身不自在。
后来我想,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嘛。
我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会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于是我不再强迫自己去迎合别人,而是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和真正能聊到一起的朋友交往。
这就像把那些绑在社交上的绳索解开了,我又能自由地呼吸啦。
生活里还有那些数不清的“应该”和“不应该”,也把我们绑得死死的。
就像我们总觉得自己应该按照某种时间表生活,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就像机器人一样精准。
要是稍微偏离了这个时间表,就会有一种罪恶感。
我以前也是这样,每天都过得特别紧绷。
但有一次,我早上起晚了,一整天的计划都乱了套。
刚开始我特别沮丧,可后来发现,这一天也并没有因为这个小意外就变得一团糟啊。
从那以后,我就不再把那些时间表看得那么重了,偶尔给自己放个小假,随心所欲地过一天,真的特别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应给学生“松绑”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应给学生“松绑”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无疑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我认为导致这一薄弱环节的根源是语文老师。
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由于理念陈旧,思想不解放,方法落后,一言堂,一人说了算,这无形禁锢了小学生作文的天赋,给学生的心灵无意蒙上了一层害怕作文的阴影。
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全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作文,不惧作文,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从多方面给学生“松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的作文氛围。
一、从命题上给学生“松绑”,倡导自由表达小学生作文,如果没有命题,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如果命题太死板,又会使学生在表达上受到一定限制,受到一定发挥,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更新理念,淡化命题,仅给一个命题范围,倡导学生在表达上自由发挥,扬长避短,把自己心里想写的都写出来,只要有话可写,写出来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就算达到了作文教学的一定目的。
长此以往,学生作文之水准一定会上新的台阶。
比如写人的作文,老师可只给学生“写人”的命题大范围,引导学生自己拟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自己选择亲自经历过的素材,可以写爸爸、妈妈,也可以写爷爷、奶奶;可以写老师,也可以写同学;可以写佩服的好人,也可以写憎恶的坏人。
只要学生能写出具体的事例,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就行。
由于给学生创造了表达的自由空间,学生写出来的人就不会千人一个面孔,也就不会出现“套作”和雷同,这样亦可避免学生作文只会一味地“唱赞歌”而不会“提批评”的弊端。
二、从体裁上给学生“松绑”,鼓励百花齐放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部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主导思想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对作文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下来,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读书笔记、日记等。
这使得小学作文在文体上得以解放,给学生写作松了绑,使学生能在一种宽松的写作空间自由发挥,百花齐放。
松绑作文600字

松绑作文600字松绑作文近年来,松绑已经成为了社会上一种流行的趋势,无论是公司还是教育机构,都在试图通过松绑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认为在适当的情况下松绑确实能够激发更大的潜能,但是过度松绑也同样可能带来困扰和隐患。
首先,适当的松绑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和创意。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被要求按照老师的安排来进行学习和生活,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适当的情况下,教育机构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组织活动、自主选修课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其次,适当的松绑可以减轻学习压力。
在当前的高中生活中,学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这样的压力往往是来自于学校和家长。
通过适当松绑,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和放松机会,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状态和恢复精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长期学习任务。
然而,过度的松绑也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于一些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来说,过度的松绑可能导致他们失去了规则的约束,从而过度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或者游戏中。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学习成绩,而且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损害。
此外,过度松绑还有可能带来社会问题。
当学生被完全解放出来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失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变得过于自私和不负责任,这种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于松绑,我们应该坚持适度与有度,不能过度纵容学生,也不能过于束缚学生。
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是鼓励创造也是不可少的。
只有在适当松绑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人才。
总之,松绑是一种能够激发创造力和减轻压力的教育方式,但是过度松绑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适合我们社会和教育体系的平衡点,让松绑成为一种正向而不是负向的力量,帮助我们扭转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学生作文精彩,教学活起来

让学生作文精彩,教学活起来【内容摘要】每次考试改卷后教师反映学生作文太难教了。
发现有的学生作文笔下无话可写,语言贫乏,不生动,仅仅三言两语,没有具体细节。
有的学生作文却像记流水账一样,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结构零乱,缺乏安排,而且错别字、病句多。
就这件事,本人查阅多方资料结合自己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让学生作文精彩,让作文教学活起来?关键词:激发兴趣读写结合练说练写新课标微电影,每次考试改卷后教师反映学生作文太难教了。
发现有的学生作文笔下无话可写,语言贫乏,不生动,仅仅三言两语,没有具体细节。
有的学生作文却像记流水账一样,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结构零乱,缺乏安排,而且错别字、病句多。
就这件事,本人查阅多方资料结合自己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让学生作文精彩,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一)激发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知识如此,习作又何尝不是这样。
关键在“好”和“乐”二字上下功夫。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关键在一个“趣”字和“爱”字花力气!“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教师能激发和培养起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则作文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开辟作文训练的两种渠道: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
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
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
三、从读学写,读写结合1、多读多写阅读是为了吸收,写文是为了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小学四年级作文松绑让作文课活起来

松绑,让作文课活起来——《可爱的家乡》教课方案“松绑”就是解脱对学生作文心理的各样约束,实现全过程开放,全方向开放,努力成立一个民主宽容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建的、和睦发展的作文教课环境,让作文课“活”起来,让作文真切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
现以《可爱的家乡》为例,说说我的做法。
一、自由感觉生活——源泉活水《可爱的家乡》这堂作文课前,我存心识的借宜昌市创立“三峡国际旅行节”为契机,经过游家乡的名胜遗迹、赏家乡的自然风光、看家乡的发展变化、品家乡的风味小吃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家乡的现状,感觉家乡的漂亮,体验家乡的变化,做生活的居心人。
这样做,既增进了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又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这样,在交流信息时有话可说,在酝酿构想时有所思,有所感,有内容可写。
在采集资料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我没有规定学生必定要采集什么资料,而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去采集和体验。
我只着重了采集资料的指导工作,给他们提示察看和采集的方法,和他们一同编写“导游式”的检查接见纲要,让他们充足自由的体验生活、采集写作的第一手资料。
二、自由交流交流——激活情思《可爱的家乡》这堂作文课一开始,我请学生把他们检查认识和采集体验到的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最能触动感情的讲给大家听,学生都争着登台介绍,有的介绍了家乡的城市建设,有的介绍了家乡的变化,有的介绍了家乡的自然风光,有的介绍了家乡的人文景观,有的介绍了家乡的特产,还有的介绍了家乡的风味小吃在说的同时调换了学生的生活累积,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念,激起了他们爱家乡、夸家乡的感情。
在检查学情中,我认识到学生写作中的困难是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为了帮他们解决困难,我创建了“当小导演”的情境来帮助学生自由选材。
我让他们假定自己是一个导演,要拍摄一部三分钟的反应家乡的专题片让他们想一想会1 / 2选择哪几方面来反应自己的家乡。
而后同学们自由组合后商议议论。
在让学生充足交流后,请小组派代表登台介绍。
松绑【作文案例】500字

松绑_500字
在如今工作竞争激烈的环境和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我想我们需要“松绑”,松绑四肢,松绑心灵,还要松绑你的脑细胞。
“松绑”可能并不是容易的事,这是一件大家都需要尝试的事。
说到这个话题,许多的同学可能都在抱怨。
他们可能会说:“松绑?我是别想松绑了,爸爸妈妈把我捆得严严密密的,老师把我捆得严严密密的,我有机会松绑吗?”这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心声。
不要埋怨,总有一个理由让他们给我们松绑。
如今的我们经历了嫩芽,越过了树苗,是一棵颇为茂盛的小树了,为了不让我们长歪,变形,父母老师变成了绳索,将我们牢牢固定。
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可是偶尔的让他们松绑一下可能会带来更佳的效果。
青春期的我们常会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而纠结。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松绑,不要钻牛角尖,放松心情,大大方方,心胸开阔地接受每一件事,这样的松绑是青春期里的一大良药。
喜事很多时候,松绑是双方面的。
别人给你松绑你也要懂得替他们松绑。
要知道,爸爸妈妈为家庭而工作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他们为了我们又付出了多少。
让我们也给他们松绑吧,尽管我们分担不了他们工作的辛苦,但是我们可
以给他们温馨、喜悦、欣慰、感动与幸福。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们松绑。
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可以被爱染上神奇的魔力。
我坚信,因为爱,所以松绑。
让我们用爱将一根根绳子,松绑。
为生命松绑的作文

为生命松绑的作文篇一《为生命松绑》哎呀呀,一提到“为生命松绑”,我就觉得这事儿可太重要啦!咱这一辈子呀,有时候就像被五花大绑似的,被各种东西束缚着。
就说学习吧,整天就是考考考,背背背,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书呆子了。
这难道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吗?我觉得可能不是吧。
有时候我就想,能不能别这么累呀,让我也能有点时间去撒欢,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呢。
也许这就是一种松绑吧,松开那紧紧勒着我们的学习之绳。
还有啊,那人际关系也挺让人头疼的。
和这个得处好,和那个不能闹掰,感觉心累得很。
为啥不能简单点呢?我就想和那些真正懂我的人在一起,想说啥就说啥,不用顾忌那么多。
这是不是也算为生命松绑呢?我觉得很有可能呀!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里那个郁闷啊,感觉天都要塌了。
可是后来我一想,哎呀,一次考试算个啥呀,难道我的人生就被这一次考试决定啦?这么一想,好像心里的那块大石头就没那么重了,也算是给自己的心灵松了绑吧。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束缚,我们得学会去解开它们。
为生命松绑,不是说要我们放纵自己,而是要找到一种平衡,让自己能更自由、更快乐地生活。
也许这过程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尝试,总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片广阔天空。
你们说呢?篇二《为生命松绑》嘿,大家有没有觉得有时候自己活得好累呀,就好像被无数条绳子紧紧捆住一样?这就是生命被束缚啦!我有时候就特别想挣脱那些束缚。
比如说,大人们总说要这样要那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真的好烦呀!我就想,我为啥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呢?难道我就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吗?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对生命的捆绑呢?我觉得肯定是啊。
再比如说,学校里的各种规矩,什么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不能这个不能那个的。
我知道这些规矩是为了我们好,可有时候真的会让人觉得很压抑呀。
我就想,能不能偶尔也让我们放松一下呢?不过呢,我也知道,完全没有束缚也是不行的。
那可能会天下大乱啦。
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调整呀,找到一个合适的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绑,让作文课活起来
——《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
“松绑”就是解脱对学生作文心理的各种束缚,实现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努力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和谐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让作文课“活”起来,让作文真正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活动。
现以《可爱的家乡》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一、自由感受生活——源头活水
《可爱的家乡》这堂作文课前,我有意识的借宜昌市创办“三峡国际旅游节”为契机,通过游家乡的名胜古迹、赏家乡的自然风光、看家乡的发展变化、品家乡的风味小吃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家乡的现状,感受家乡的美丽,体验家乡的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这样做,既增进了孩子们对家乡的了解,又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这样,在交流信息时有话可说,在酝酿构思时有所思,有所感,有内容可写。
在收集资料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我没有规定学生一定要收集什么资料,而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去收集和体验。
我只注重了收集材料的指导工作,给他们提示观察和收集的方法,和他们一起编写“导游式”的调查访问提纲,让他们充分自由的体验生活、收集写作的第一手资料。
二、自由交流沟通——激活情思
《可爱的家乡》这堂作文课一开始,我请学生把他们调查了解和收集体验到的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最能触动情感的讲给大家听,学生都争着上台介绍,有的介绍了家乡的城市建设,有的介绍了家乡的变化,有的介绍了家乡的自然风光,有的介绍了家乡的人文景观,有的介绍了家乡的特产,还有的介绍了家乡的风味小吃……在说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激起了他们爱家乡、夸家乡的情感。
在调查学情中,我了解到学生写作中的困难是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为了帮他们解决困难,我创设了“当小导演”的情境来帮助学生自由选材。
我让他们假设自己是一个导演,要拍摄一部三分钟的反映家乡的专题片让他们想想会选择哪几方面来反映自己的家乡。
然后同学们自由组合后商量讨论。
在让学生充分沟通后,请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
在说的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和遗漏的地方,请全体同学都帮他补充和修改。
这样一来,全体同学都“有事可干”了,大家都积极的帮这位同学修改和补充。
通过指导一个同学来教给全体学生写作的方法。
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怎样写”。
三、自由自主表达——活跃个性
为了能在表达上充分展示每个孩子的个性,在指导写作时,我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有条理地介绍出来?我不做统一的要求,让学生自己确定写的内容,拟出提纲,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达方式和表达的内容,无拘无束地去写。
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我告诉他们,老师准备编辑一本《可爱的家乡》的作文集,希望他们把刚才说的写下来,为这本文集添上精彩的一笔。
学生听后兴趣盎然,都想把自己的作文编进这本作文集里,他们认真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尝到的真实地写下来并反复修改。
一篇篇洋溢着丰富而生动情趣的作文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中,一本充分表达学生情感展示学生个性的作文集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