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年夜学思修题目第五章习题[教学]

云南师范大年夜学思修题目第五章习题[教学]
云南师范大年夜学思修题目第五章习题[教学]

云南师范大年夜学思修题目第五章习题[教学]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B )。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家庭道德

D.政治道德

2、“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

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C )。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3、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D )。

.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A

C.可供学习之举

D.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社会公德之举

4、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

急病等。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

至不怕牺牲生命。这是社会生活中( A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环境道德

的要求

5、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分别形成了( D )。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6、社会公德一般义务包括有( C )。

A.缴营业税

B.缴学费

C.不得损害公物

D.履行合同

7、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

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B )。

A.公共生活

B.行为规范

C.高尚道德

D.法律规定

8、乘坐车船飞机的人应当做“文明乘客”,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应当做“文

明观众”,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 D ) 。

A.行政法规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社会公德

9、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最简单、

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 )

A.社会公德

B.美学规范

C.宗教规范

D.法律规定

10、社会公德就内容本身来说( C )。

A.有阶级性特征

B.无全人类性特征

C.无阶级性特征

D.无全社会性特征

11、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 C )。

A.局部行为准则

B.最高行为准则

C.基本行为准则

D.法律规范

12、社会公德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基本要求是( A )。 A.保护生态环境 B.保护动植物 C.防止水土流失 D.防止大气污染

13、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是( B )。

广义社会公德 A.狭义社会公德 B.

C.高尚道德

D.法律规定

14、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主要是( D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个人品德

15、影响公共生活、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最

主要行为规范是( B )。

A.个人道德

B.社会公德

C.职业道德

D.家庭道德

16、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B )。

A.文化水平提高

B.社会道德风尚

C.生产进步程度

D.国际交往扩大

17、“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 A )。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18、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扶危

济困,助人为乐。这是我国现代社会提倡的( A ) A.社会公德的要求之一 B. 家庭美德的要求之一

C.职业道德的要求之一

D. 环境道德的要求之一

19、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B )。

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

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0、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

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于( B )。

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 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 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21、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

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这是社会公德中( D )。

A. 遵纪守法的要求

B. 保护环境的要求

C. 诚实守信的要求

D. 文明礼貌的要求

22、《治安管理处罚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

过,自(B )起实施

A.2005年8月28日

B.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0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23、治安管理处罚作为一项重要的( B)权力,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手段。

B.行政

C.刑事

D.民事 A.经济

24、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 B)日。 A.十五 B.二十 C.三十

D.六十

)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25、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A

A. 六个月

B.九个月

C.一年

D.二年 26、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A )。

A. 8小时

B.16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27、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是否应当折抵(B )

A.不予折抵

B.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C.限制人身自由二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D.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二日

28、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 C)进行。 A.人民警察 B.女侦察人员 C.女性工作人员 D.医生

29、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除应当载明法定内容外,还应当由( D)加盖印章。 A. 案件调查人员 B. 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 C.办案部门负责人 D. 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 30、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 C )。 A、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单位

B、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

C、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和单位

D、违反治安管理并已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

31、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的行

为,( D )

A、乞丐甲以反复纠缠得方式在繁华商业街上乞讨

B、球迷乙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进入体育场

C、农民丙为防偷瓜地四周私自安装了电网

D、一小区居民丁经常放任其饲养的两条狗在楼道内随地大小便,如有邻居劝阻,其还放狗进行恐吓。、

32、以下属于《集会游行示威法》适用范围的活动是( C ) A. 在机关、团

体、企业事业组织管理的内部露天场所内聚会

B. 信教人员聚在一起颂经

C. 在公共道路上静坐

D. 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召开

33、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符合以下的规定( B ) A. 必须有负责人,

可以随时举行

B. 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5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C. 公民有参加任何城市、地方的集会的权利和自由

D. 向主管机关提出口头

申请并获得许可

3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 A )起施行。

A、2004年5月1日

B、2004年6月1日

、2004年7月1日 D、2003年10月28日 C

35、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 C )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

畅通。

A、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依法管理、与民方便 D、行人自觉注意C 36、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损失超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部分,由( C )承担责任。

A、双方

B、非机动车一方

c、机动车一方 D、有过失一方承担责任 37、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 B)

A.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B.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C.双方各承担部分责任

D.主要由分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承担责任

38、以下不应处行政哪拘留的行为是( C ) A.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营运机动车的;

B.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C. 遮挡汽车牌照

D、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39、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 A )。

A、停车让行

B、减速让行

C、安全避让

D、鸣号通行

40、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 B )通过。

A、小心

B、确认安全后

C、快速

D、鸣号 4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 A )处理。

A、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

B、等候交警

C、通知保险公司

D、协商之后撤离现场 42、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

D ) 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

A、迅速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原地等候交警

B、通知保险公司

C、尽快撤离现场,恢复交通

D、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 ABCD )。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表现为( ABCD )。

A.个体举止文明

B.遵守公共秩序

C.人际交往中自尊和尊重他人

D.与他人的交往中诚实守信

3、社会公德主要包括( ABD )等方面的内容。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D.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4、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 ABC )。

A.遵守公共秩序

B.维护社会公益

C.团结协作

D.维护公共安全

5、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它们是( BCD )。

A.个人生活

B.公共生活

C.职业生活

D.家庭生活

6、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是( BCD )。 A.个人道德 B.社会公德 C.职业道德 D.家庭美德

7、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ABCD )。

A.继承性

B.基础性

C.广泛性

D.简明性

8、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 ABCD )。

A.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

B.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

D.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的关键步骤

9、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BCD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活动内容的单一性

10、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ABCD )。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1、社会公德的作用有( ABCD )。 A.维护国家利益,保证安定团结

B.改善社会风气,促进文明进步

C.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

D.调节人际关系,优化社会环境

BCD )。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观点

D.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

13、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ABCD )。 A.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14、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主要因为( ABCD )。

A.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B.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

C.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是提高民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步骤 19、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 ABCD )。 A.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B.爱护公共财物

C.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D.做到文明礼貌

20、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

( BCD )。

A. 工作秩序、教学秩序

B.娱乐秩序

C. 营业秩序、交通秩序

D.网络秩序

21、社会公德涵盖了( ABC )之间的关系。 A. 人与人 B. 人与社会 C. 人与自然 D.个人与集体

22、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 AC )。 A.自然环境 B.大气环境 C. 人文环境 D.土壤环境

23、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公共生活规范意识是以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合法、公开、公正为目标,这里讲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包括( AB )。

A.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意识

B.公共生活中的法律意识

D.公共生活中的文化意识C.公共生活中的思想意识

24、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公德自律:( ABCD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5、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主要是( AC )。 A.道德 B.风俗 C.法律 D.纪律

26、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ABCD )。

A.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C. 保障公共安全

D.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27、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在(ABCD )。 A.危害社会的程度不同 B.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

C.行为的表现形态不同

D.受到的处罚不同 27、对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罚种类包括(ABD )。 A 、警告 B 、罚款

C、暂扣或者吊销机许可证 D 、行政拘留 28、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ABCD )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A.是本案当事人的

B. 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C.是本案当事人的亲属的

D. 本人或者其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29、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有

( AB)。 A.申请行政复议 B.提出行政控告 C.同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D.提起行政诉讼

30、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 ABC)检举、控告。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行政监察机关

D.人民法院

31、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是( ABCD),情节轻微尚不构刑事处罚的

行为

A. 扰乱社会秩序

B.妨害公共安全

C.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D.侵犯公私财产

32、《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CD ) A(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B.

维护社会安定原则 C. 和平进行原则 D. 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33、不予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情形有( ABCD )

B.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A. 危害国家统一

C. 煽动民族分裂的

D. 有充分根据认定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的

34、制定《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 ABCD ) A.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 保障人体健康

D.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5、《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BCD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B.

C.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D.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36、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目的在于(ABCD ) A. 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B.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C.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

D. 保护人身安全

37、《道路交通安全法》对( BC )等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 A. 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B.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营运机动车的

C. 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D. 遮挡机动车牌照的

38、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ABC )

A. 让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B. 减速慢行

C. 让行人先行

D. 鸣号通行

39、制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是为了(ACD ) A.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B.保障信息自由

C.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40、公共生活中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为(ABCD )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 评价和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三、判断题(正确表A,错误表B)

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 )

2、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的特点有阶级性。( A )

3、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 A )

4、法律规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B )

5、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进步程度。( B )

6、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公德的原则要

) 求。( B

7、家庭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 B )

8、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标。( A ) 9、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是制定治安管理处

B) 罚法目的的基本方面。(

10、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A )

B) 11、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处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1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一律由行为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 )

13、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违反治安管理的,除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处罚外,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的治安管理处罚。( A )

14、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可以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B )

15、公安机关在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必须使用传唤证传唤。( B )

16、任何情况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都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这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B ) 17、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处罚。( B )

18、在正在起飞的飞机上使用手机,经乘务人员劝阻后又再次使用,造成通讯受到干扰,使航空器处于危险的状态,此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A)

19、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并决定并予执行。( B )

20、《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举行地的市、县公安机关,城市公安分局。( A )

21、《道路交通安全法》肯定了“撞了白撞”,明晰了交通事故责任。( B )

22、《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了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实施诽谤,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 ) 23、《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仅是一般的行为规范,并不具备法律性质。(B )

2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B )

25、我国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是实行右侧通行。( A) 26、交通信号包括交通

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A) 27、车辆和行人应当让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A ) 28、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A)

29、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A )

)分析题: 四、案例(材料

1、大学生放假回到家乡后,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他每天都要经过一条小巷,

而巷子口有面墙上发生的变化他也就注意到了。巷子口常有人乱倒垃圾,于是墙上就出现一行字:请不要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二天那行字改为:此处禁止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三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五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四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一百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五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必有灭顶之灾。第六天,那里没有一点垃圾,以后也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可以不理睬权威,不理睬法制,不认道德,但却被迷信收服。

请分析:根据以上事例,分析道德的含义以及当代大学生应该遵循的社会公德

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

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

间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具体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有一天,麦克和一个旅伴穿越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他们看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人。麦克想停下来帮助那个人,但他的同伴说:“如果带上他这个累赘,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性命。”说完,就独自向前走去。但麦克不想丢下这个人,让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麦克把那个人抱了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他使尽力气背着这个人往前走。渐渐地,麦克的体温使这个冻僵的身躯温暖起来,那个人活过来了。过了不久,两个人并肩前进。当他们赶上麦克的那个旅伴时,却发现他已经死了---是冻死的~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请你从所学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知识中归纳出其中蕴含的道理。结合自身实际,请说说你应该如何遵循什么样的社会公德, 提示: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做到助人为乐。助人为乐使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要求,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根据所述事例,用本学科知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归纳出其所蕴涵的知识点并作具体阐述。

一个小小的寝室,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小艾是大二学生,和另外7名同学一起住在男生宿舍311室。小冷家庭环境较好,加之性格较内向,周末常回家,少有和室友交流,过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生活;小王是个乐天派,好交朋友,好聊天,而且一聊起来就没完,宿舍中常常有他的朋友光临;小李学习好,而且好帮助人;小张不拘小节,不管谁的杯子,见水就喝,做起值日来马虎透顶,常影响宿舍的清洁分,不过,其它方面他倒是不错;小樊是班里的团支书,宿舍打开水的任务就几乎让他包了,谁让他是干部呢,挣表现~不过他很忙,宿舍是常常没有水喝;小唐和小刘踏实本分。这学期小艾担任了系学生会部长,忙了很多,很少有时间关心自己的宿舍。宿舍关系一般,无所谓特别好或特别不好,

各人顾各人吧。十二月的一天,小艾很晚才回来,小樊也还没回来。天气很冷,多想喝一点热开水再烫个热水脚暖和暖和。他不抱希望地摇了摇热水瓶,奇迹~水瓶沉甸甸的,全是新灌的开水~小艾想到了家……从此,宿舍多了一个打开水的人。再以后,打开水的队伍不断壮大。再以后,宿舍卫生越来越好,同学们越来越和睦团结,宿舍中时常充满了欢笑,大家还设立了宿舍基本开支基金。311成了文明宿舍,获得了学院的奖励和周围同学的羡慕。我们中的一位说:“使别人得到满足是最快乐的事~”。

提示: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做到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要求,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4、2006年3月28日,银川市西夏区公安分局宁华路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单位一职工报案称,他的同事张某以其女同事的名义,频繁给他的手机上发送内容淫秽、暧昧的短信,导致他与同事、家人之间关系不和。宁华路派出所办案民警经过调查走访,查询手机短信记录,认定张某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同事的正常生活。

请问:派出所应当对张某做怎样处理,依照什么法律,

参考答案:居于认定的事实,派出所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张某作出拘留、罚款处罚。(本案中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宁华路派出所对张某作出拘留10天、罚款300元的治安处罚,从而成为宁夏首例发布淫秽手机短信受到治安处罚的人。)

5、2006年4月下旬的一天,张某与家人从益阳到长沙办完公事后,前往长沙烈士公园游玩。当他们乘坐的出租车刚在公园南门停下,两名妇女就跑过来,一前一后拉开出租车前后门,用身体挡在门口,一边念叨着听不懂的话,一边伸手索要钱物。当遭到拒绝后,两名乞讨妇女又扯衣服又是拦路,跟着张某纠缠了十几米,直到附近巡逻的民警上前制止,张某才得以脱身。

请结合本案试分析应如何规范这类行为,

参考答案: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私人财物,均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本案中,两名乞讨妇女的行为已事实构成强行乞讨,严重滋扰了他人,干扰了社会秩序。故长沙市城市管理警察支队依照治安处罚法对两人处以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

6、机动车驾驶人小张下班后开车回家,途经农贸市场,便将小车停放在道路的右侧。该路段设有禁止临时停放机动车辆的标志,道路左右两侧没有施划可以临时停放机动车辆的标志、标线。

请问:对机动车驾驶人小张的违法行为该如何处罚,

参考答案: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的规定(1)没有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2)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五、简答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

答: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人们即使足不出户,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

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当今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公共场所的增加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也为丰富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进入公共场所,都应当自觉遵守公共生活规则,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心的生活环境,这些都需要不断改善社会公共秩序作为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也应当看到,,一些传统陋习的惯性仍然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时有所见,损害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3、什么是社会公德,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公民

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

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继承性;(2)基础性;(3)广泛性;(4)简明性。

4、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社会公德的内容和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明礼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2)助人为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3)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公共财物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如士地、矿产资源、文物古迹等;二是指集体所共有的,如城乡企业所有的厂房设施和资金等。(4)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5)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5、简答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社会公德在杜会生活中是最稳定、最基本的道德因素,是对全体社会成员

的最基本道德要求,这就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有特殊的调节作用:

(1)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起广泛的制约作用。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

都必须具有的道德素养,在整个社会道德的建设中,遵守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内容,从而使杜会公德在杜会公共生活中起广泛的制约作用。 (2)社会公德渗透到各个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与各种不同的道德互相影响,共同起着调节人际关系的

作用。社会公德的许多道德要求,常常是体现在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之中,成为职业关系、婚姻家庭关系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要求。

6、为什么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答: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自觉以社会责任感考虑自己的行动,遵循体现社会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公共规范。

7、简述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

答:基本原则主要有: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8、谈谈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答: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该项权利必须依法,并有

领导、有秩序地行使。如果不经允许就可以随意进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甚至在活动中使用暴力,势必会造成社会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为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求公民以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需

思修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设计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育部在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该门课程核定为36学时,按照教育部教改的新要求,其中理论讲授为24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特制定如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以健康向上的道德、法治精神实践人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生活体验,感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1.与理论教学形成良性互动,增强教学实效性。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行”统一。 2.充分体现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彰显、主体能力的提升、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人格的完善,自觉地对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调控,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 3.丰富人文社科知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从而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4.通过实践教学,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感染力、说服力。通过教改,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集体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考研真题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地理真题 2000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32分) 1、略述中国早涝及其形成原因(8分)。 2、简述中国地貌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8分)。 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对策如何(8分)。 4、解释并评价基塘生态系统(8分) 二、比较分析题(24分) 1.比较分析北疆与南疆在自然景观上的异同及其成因(12分) 2.比较分析东北区与西南区的区域经济特征(12分)。 三、论述题(44分) 1、试述青藏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干早气候形成的作用( 20分)。 2、试述面向21世纪的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24分)。

2001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2.简要分析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0分) 3.简述我国铁路网分布的基本格局及今后发展设想。(10分) 4,简述西南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的特点。(10分). 二、论述题:(共60分) 1.分析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布局条件与布局特点。(15分) 2.对比分析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地域差异。(25分)3.试评价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0分)

2002年中国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梅雨 2、黄土高原 3、楚文化 4、首都经济圈 二、简答题(4小题,共40分) 1、简述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墓响。(10分) 2,简述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10分) 3、简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10分) 4、简述大西南经济区的范围、区域特点和专业化部门。(10分) 三,论述题(3小题中任选2题,共40分) 1、试论述我国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20分) 2,试论述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20分) 3,试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今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0分)

“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1)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第四部分:附件(封面和记录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 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院“思修”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除课堂理论教学外,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力度。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走正确成长的道路,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基本原则 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实践内容 1、开展科技服务、协助实践单位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某些技术或管理问题等。 2、开展人员培训或进行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 3、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查,了解国情,接触工农,向工农学习。 4、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革命胜地、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

四、注意事项与要求 1、选题要切合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提高实践报告质量。 3、利用好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意选择交通工具和实践地点。 五、成绩考核 1、2016年12月递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 2、成绩评定:百分制; 3、经过老师催交而不交,取消考试; 4、若有雷同、抄袭的,按作弊处理。 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思修”课社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其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并对以小组形式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出以下具体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以小组为单位向指导老师上交集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组织者、参加者、可行措施、有利条件等),得到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进行集体活动。 2、实践报告上交时一并上交集体合作的有力证明(集体实践活动的标志性照片、车票、门票等),证明实践报告是集体合作成果。(车票、门票,以及拍照、洗照片的费用由小组自己负责) 3、指导老师有权抽查小组全体成员,或以答辩的形式证明实践报告真实性。 七、参考选题(也可自行选题): 1.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学习、生活、安全) 2.农村独居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3.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4. 农村看病情况调查 5民众幸福感状况调查 6.家乡村容村貌状况调查 7.家乡社会治安状况调查 8.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状况调研 9.改革开放30多年家乡巨变调查 10.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方案(讨论稿)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发[2005]5号)明确规定的一门必修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干课程。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材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专家审定的统编版本,全部内容由绪论、三个主题部分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 绪论部分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学习意义和方法、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长目标和应有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思想篇,内容包括理想和信念、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是道德篇,内容包括道德的一般原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第七章、第八章是法律篇,内容包括法律的一般原理、我国主要法律制度。 结束语是鼓励新世纪的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2、学时安排: 新课程方案设计学时为68课时,一般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其中课堂教学20课时,校内实践教学16课时,校外实践教学32课时。 三、课程方案改革原则: 1、针对性。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 求,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 2、实践性。减少理论说教,大幅增加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的比重,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3、灵活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主体广泛。在教学时间上课内时间 与课余时间相结合、在教学环境上校内小社会与校外大社会相结合、在 教学形式上专题讲座与实践学分相结合,使思政教学真正与生活相融合、与社会相融合。 四、具体安排

2思修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修改){项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实一体”课程建设建设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是适于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围绕着学生成长成才这个主题,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互动体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为确保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5号、9号、1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着眼于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努力体现“三贴近”原则,使教学内容、方式、选材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帮助学生进一步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全面推进我校《基础》课教学改革和建设。 (二)总体目标 1、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五观”: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培养学生“五个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2、遵循《基础》课教学目标,以《基础》课教材为根本,调整、充实、完善理论教学内容,形成“适应篇”、“思想篇”、“道德篇”、“法律篇”四个“理实一体”教学模块以及每一模块相应的教学专题和教学项目,形成与我校实际相结合、具有我校特色的“理实一体化”《基础》课程。 3、强化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爱岗敬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积极申报教改及科研课题,争取发表一批水平较高的教研论文。 4、建成优质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不仅让高职学生使用,同时还在全市电大系统推广运用。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实一体”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云南师范大学(2011-2017)考研真题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晓庄师范 2.学习动机 3.课程内容 4.教育制度 5.不悱不发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简述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2.简述陈鹤琴活教育主要观点。 3.简述荀子性恶论观点。 4.简述教育性教学。 5.简述下位学习。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实例,如何理解“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2.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3.结合实例,试述组织策略观点。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 学校德育 2. 学校管理 3. 马礼逊学校 4. 经世致用 5. 欧洲新教育运动 6. 《爱弥儿》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 简要述评夸美纽斯的教学过程思想。 2. 简要分析教育的政治功能。 3. 简析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4. 简述中国古代选士和取士制度沿革。 5. 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内涵。 6. 举例说明什么是定势?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结合案例,论述如何在美育教育实践中有效运用活动性原则。 2. 论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3. 结合实际分析学习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

2015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6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 螺旋式课程 2. 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述评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 2.简述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结合案例,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发展性原则。 第二部分中外教育史(共6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癸卯学制 2. “全人生指导”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梁漱溟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 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共3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举例说明什么是诱因。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试论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事件。

思修课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实践主题】大学生与大学生活 【实践方式】小组完成:10人一组,自愿组合,组员分工合作。【调查参考主题】: 1、本校一年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本校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上网络情况调查与研究 6、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分析 7、本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 8、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 【实践步骤】: 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内容、制作调查问卷。 分小组开展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考核方法】各组小组在课堂上就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报,教师与各组小组长组成评委,现场评定各组实践教学排名。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撰写的调查报告、汇报排名及其他相关材料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践学时】:本学期本课程教学实施计划中共安排实践教学6课时。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撰写的调查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提交材料】调查问卷、调查报告、活动照片以及其他相关真实材料。 任课教师:郭秋玲 2016年10月17日

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一、标题要求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xx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及分工: 三、报告正文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附:调查问卷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考研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考研 因为在家有空,所以我来说一下我从四月左右开始的,在十月份之前都是打算跨考思政专业的,后来就因为某些原因,然后放弃了。初试,364 1,政治74。 政治我一直跟着是徐涛老师的,前期都是看他的网课,然后刷题。肖秀荣那个配套的练习我是刷了一遍。然后历年的真题我刷了两遍。后期是肖秀荣的卷子,出来以后,然后考前一个星期开始背的。因为本人是文科生,所以政治学起来很容易。基本政治都是自己在学烦的时候拿出来看的。 2.英语56。 本人英语不是很好,四级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过。但是这并不影响考研,我个人觉得考研英语比四级简单,英语我前期就是跟着考虫微信上的小程序,叫天天背单词,背单词的时候我会一天背50个,从早上到晚上我会分时间段反复背。然后语法我是跟的新东方田静老师的语法课。我觉得讲得非常好,非常适合我。然后就是刷题,我暑假开始刷的题。我刷真题刷了四遍左右吧,基本上都是做阅读。考前一个月左右买了某个机构的英语作文背。 3,教育综合107。 这门专业课我考的不是很好。因为我个人不是背的非常熟。建议没学过这门专业课的同学,一定要自己先看一遍书看网课。其中有很多名词解释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据说云南师范大学这门课比较压分。

因为我背的不是很好,所以这点分我就觉得还算正常。 4.美术概论127。 这门课是云南师范大学今年第一次考,市场上应该还没有这本书的资料。可以找学长学姐去买真题和资料。这门课是我大学的专业课,但是也没怎么学。我是考前十一月份左右的才拿出来的。我是先把这本书看了两遍。然后把框架给画了出来。我是按自己画的框架背的。本书叫基础很容易理解,理论也不是很多。其中举的例子比较多,只要把例子理解透彻啦,不用背都OK的。嗯,我在答题的时候也碰到有写不起的。但是我是举列说明,所以肯定也得了分的。我建议大家先把美术概论看过三遍。然后再考虑背的问题。因为在考试自己整理资料就很容易烦,建议去买一份资料可以直接背。如果准备晚些的同学,可以去买一份整理好的资料,直接背。美术概论题没有超过考试范围的。这本美术概论相对于那本艺术概论真的简单很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与实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与实施 天津职业大学社科部德育教研室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改革 一、基本信息 学时:16(总学时50) 授课对象:各专业一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二、时代背景及目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适应高职示范校建设对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增强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社科部德育教研室在教学设计上加大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力度,以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增强其职业素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项目安排

四、考核要求 突出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包括以下三部分: 平时成绩:1/3,进行动态考核,包括出勤、平时作业和笔记; 社会实践成绩:1/3,主要包括社会调研参与情况、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参与程度等(由各院系书记或辅导员出示证明); 结课实践论文:1/3,针对社会热点进行调研,并结合大学生实际,按照发表论文的格式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心得文章。

五、说明 (一)课程组织形式 “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引领教学,理论知识融入行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之中,尽可能减少理论知识的单纯讲述和单向灌输,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突出职业道德素质等现代公民素养的培育,实现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期高职就业的需要。 (二)实践基地 本课程实践基地分为虚拟实践基地和现实实践基地。 1.虚拟实践基地指的是各大优秀网站,尤其是和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比如中国大学生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等。 2.现实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部分。 校内实践基地:学生校园活动的各种场所和各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要求学生务必参加学生社团,在社会活动中锻炼自己;与各院系相联系,共同开发其专业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天津各种纪念馆(如周邓纪念馆、天津市烈士陵园、平津战役纪念馆等)、各种历史古迹、滨海新区、新农村示范区、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案知识讲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案 20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实践学时:20学时 实践学期:一年级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 一、课程实践目的与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的基础。本课程组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本学期实践教学方案。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同时,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进行道德和法律修养,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避免学生脱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而空谈,使其学习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知”的层面和环节上,力争通过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与“行”统一。 2、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丰富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保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案教学文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实践学时:20学时 实践学期:一年级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 一、课程实践目的与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的基础。本课程组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本学期实践教学方案。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同时,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进行道德和法律修养,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避免学生脱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而空谈,使其学习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知”的层面和环节上,力争通过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与“行”统一。 2、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丰富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保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 3、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素质、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推动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的同时,还要利用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有

思修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案例分析” 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一、理论指导(2学时) 理论指导环节关系到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以及最后实践成果的质量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活动宗旨、基本要求、实施流程,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热情参与,认真完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一)活动宗旨 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认同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理解并掌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律信仰,增强法治价值的认同感,正确行使公民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争做法治先锋。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 (二)方法指导 1. 案例选取的原则 围绕道德和法律两个主题挑选案例,案例的来源必需真实合法,尽量体现时效性和思辨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身边的实际问题,不能杜撰虚构。 2.挑选案例的渠道和方法 通过网媒、杂志、报刊、社会调查等多渠道收集案例,然后按照案例选取的原则精选案例,既能反应社会现实又能结合我们的课程内容的案例作为首选。 3.案例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1)封页: 注明案例分析的题目,参与人员等必要事项。 (2)主题: 第一,案例分析概述 案例本身的特点,经过深刻领悟、仔细研究分析的关键点。 第二,案例陈述 案例全盘陈述和删节陈述,但是,要严格保留案例的真实性。要全面、翔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是真实情景中的关键因素不可遗漏,特别要突出情境中的要素间的冲突——人物间的冲突、行为与结果的冲突、决策中的困境和困惑。 第三,案例分析的策略方法 案例分析是案例写作中的关键部分,要注意由案例透视理念的冲突与变化,

思修实践教学任务及要求

实践教学任务及要求 一、写观后感 1.认真观看《复兴之路》。 2.根据所看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的观后感。 3.字数不少于1000字。 4.根据时间安排,由班长或学委收齐上交。 二、撰写课程论文 1.认真听老师讲授课程论文的撰写要求、规范与选题。 2.结合教材所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题目,并撰写论文写作提纲。 3.撰写不少于3500字的课程论文。 4.根据时间安排,由班长或学委收齐上交。 论文写作技巧 一、选择题目 要写一篇好论文,首先要选择一个好题目,“选择一个好题目是写好论文的一半”。可是什么样的题目才算是好题目呢? 首先,一个好题目应该是有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的题目。一篇文章,如果题目本身完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那么,即使文字很好,最多只能算是文章习作,甚或只是文字游戏,是根本不能算作论文的。当然,对刚刚开始学写论文的同学而言,对于有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不能有过高的要求。 其次,对于写论文的人来说,一个好题目必须是自己能够提出新见解的题目。一篇论文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能否提出新的见解。什么样的题目才是自己能够提出新见解的题目呢?第一,自己所熟悉的问题。你经常和某个问题打交道,你就了解它的底细,知道它的短长,因而也就有可能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二,具备一定的资料。写文章除了要有正确的观点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论据进行论证,这样就需要有丰富的资料。没有材料,两手空空,或者到处挖掘也找不到应有的材料,单凭自己苦苦思索,搜肠刮肚,那是写不出好文章的。第三,发现矛盾。选择某个题目,一定是你发现了有关这个题目的现行理论中有些什么矛盾,或者是理论内部之间有矛盾,或者是理论与实际之间有矛盾,或者是有关这一问题的各个学派之间有矛盾,等等。发现了矛盾,如果你能提出一种看法解决了这个矛盾,也就是提出了新的见解了。具备了上述几个条件,选择这样的题目,才可能真正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出有价值的论文。否则,要写出好的论文,是很难的。 二、准备材料 选择好了题目,千万不要马上动手写文章。在动笔以前,一定要为写文章准备充分材料。充分材料准备应该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搜集材料。在写文章之前,第一步就是搜集有关这个题目的全部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有关这个问题的重要代表人物的论文、原著,有关这个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材料搜集可上网或到图书馆,上网可利用百度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超星图书馆,到图书馆先查看目录索引再到书架上找数目。 第二,阅读材料。对于有关这个题目的重要材料一定要全部阅读,不能遗漏,尤其要尽量阅读原著,不要仅阅读二、三手材料的有关引证,因为许多印证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曲解的。不掌握这些全部材料,你就根本不知道在这个问题方面前人已经说了些什么,哪些说的是对的,哪些说的是不对的,哪些说的虽然大体不错但有待充实,哪些当时看来是对的而现在看来是需要修正、发展的,也就不可能提出新见解。当然,阅读材料要有所区别,主要代表人物的论著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著作是重要的,一定要精读,要全面阅读,认真理解;一般人的一般论著则不必精读,只是浏览一下,注意作者在著作中提出的新的东西即可。 第三,整理材料。阅读材料的过程,也就是整理材料的过程,要随看随记(记笔记、抄卡片等等),千万不要只看不记。记笔记或抄卡片也要分类:一是记正面材料,就是你认为正确的,将来可以作为自己论文的论点、论据的材料;二是记反面材料,即你认为是错误的,将来可作为自己论文批评靶子的材料;三是记在读各种资料时自己脑际闪现的个人的想法。这些想法有些是对正面观点的补充、修正和发展,有

“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1)

“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1)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第四部分:附件(封面和记录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 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 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院“思修”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除课堂理论教学外,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力度。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走正确成长的道路,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基本原则 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实践内容 1、开展科技服务、协助实践单位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某些技术或管理问题等。 2、开展人员培训或进行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 3、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查,了解国情,接触工农,向工农学习。 4、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革命胜地、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 四、注意事项与要求

“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1)讲课稿

“思修”课社会实践 方案(1)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第四部分:附件(封面和记录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 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院“思修”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除课堂理论教学外,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力度。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走正确成长的道路,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基本原则 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实践内容 1、开展科技服务、协助实践单位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某些技术或管理问题等。 2、开展人员培训或进行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 3、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查,了解国情,接触工农,向工农学习。 4、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革命胜地、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 四、注意事项与要求 1、选题要切合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提高实践报告质量。 3、利用好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意选择交通工具和实践地点。 五、成绩考核 1、2016年12月递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 2、成绩评定:百分制; 3、经过老师催交而不交,取消考试; 4、若有雷同、抄袭的,按作弊处理。 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思修”课社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其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要求学生认

思修实践活动策划书

思修实践活动策划书 ——道德篇 1 活动名称:校园文明,从我做起 2 活动背景:基于现在大学生频繁出现不文明行为,我们组成员也不例外,我们决定开展这次实践活动,发现身边不文明现象。 3 活动目的及意义: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活动,更是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找出身边不文明行为,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通过亲身的社会经历,感受文明带给我们的快乐,让自己逐渐培养讲文明的良好风尚。 4 活动目标:⑴文明是一个社会安定祥和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拥有的良好品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组成员虽不能立马上升到文明的层面上来,但能给我们心灵上的触动,激发我们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情。⑵次活动很值得实行且实际合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让我们在实践中感受文明。 5 活动开展:⑴星期六中午14:00~17:00 我们组所有成员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里捡垃圾。保持校园清洁,是我们学校所有人的义务,但很多人都没有尽责,我们要从我做起,爱护我们的校园。 ⑵星期日上午8:00~14:00 我们组所有成员在心悦老年公寓看望老年人,给他们洗洗脸、整理一下内务,给不能自己吃饭的老年人喂饭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孝”的真正内涵:从小事中彰显孝道。⑶星期日下午16:30~17:00 进行采访、调查与拍照,分三组进行,每组两人。①第一组成员采访大三学姐兼爱盟会会长——萨日楞,

地点约在麦琪尔西点屋。问题如下: A 学姐,身为爱盟会会长,你们每次招揽资助都是怎么做到的?或者说你们一般招揽资助时都会和赞助商说什么?怎么恰当的使用语言? B 招揽资助时,避免不了困难和麻烦。比如,商家不待见你们或冷言相对时,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 C文明用语是你们必不可少的一大争取资助的法宝,那你们有平时规定的用语没或常用的语言? D作为爱盟会会长,谈谈你的工作经验和对日后爱盟发展的期待 ②第二组成员在兴安南路十字路口做调查和采访。调查这段时间行人闯红灯的人数,并对其中五人进行采访,问题如下:A你好,我想采访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B你怎么看待你刚才闯红灯的行为? ③第三组在主楼和逸夫楼的教室里拍照,拍下教室的狼藉以及桌面上的乱写乱画。并大致做个统计,有多少教室是干净的,又有多少教室的桌面上没有乱写乱画。(反思这类行为) 6 经费预算:乘坐公交12+奶茶等30=42 7 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⑴捡垃圾时,要把垃圾和塑料瓶分开装,最后将塑料瓶送给收集瓶子的大妈。⑵乘坐公交时,在有座的情况下,要为老弱病残孕让座。⑶采访时,征得别人同意,在进行采访⑷拍照时,不能打扰到上自习的同学 8 活动参与者:姚星张娜钟艳张晓霞郭淏凝杨雪莹

思修实践教学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案 2017—2018学年第1学期 一、适用对象:2016级全校学生。 二、学时安排:共计16学时,其分布如下: (1)辅导学生选定活动课题,指导、审定实践活动计划等4学时; (2)批改学生的课题活动计划10学时; (3)课堂展示2个学时。 三、分数设计:实践课考核成绩为100分(占总成绩30%)。 任课教师根据小组项目完成的过程记录、活动报告及成果汇报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分和评奖。 四、实践教学模式、分组及时间安排 1、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按自愿原则组成5-10人的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民主推选出1名小组负责人。根据活动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活动课题,选题可从教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也可自选。每个小组必须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即“项目书”,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结束后在班内以多媒体课件或其他形式进行公开展示、交流,以便对活动进行评估。(具体流程为:按调研题目为准组队——选举组长并进行任务分工——完成项目书——小组进行调研——每人根据调研数据和资料形成调研报告——制作PPT或视频汇报展示(自愿)——评分) 2、成员分组情况: 小组成员内部具体进行分工:一是项目主要负责人1名,负责项目设计,主持、调研和完成整个项目;二是项目过程的主要记录人1名,负责摄影(摄像)、记录项目完成过程,收集相关证明材料;三是项目策划1名,负责拟出调研问卷、统计和分析调查问卷;四是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调研,采集数据,讨论、分析和活动;五是每名成员各自调研报告的撰写;六是制作PPT1人,负责把活动报告转化为PPT形式。 特别提醒:小组组长一定要坚持民主、平等原则,争取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反对不劳而获,组长要记录好各成员表现情况并如实打分,汇报给任课教师。 3、时间安排 (1)第3—4周,学生组队及小组内部完成分工; (2)第5—7周,小组完成《项目书》;

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一)复试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总分和单科成绩达到分数线以及专业研究方向的要求。 2.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参加复试。未参加者,视为放弃。 3.凭准考证进行体检,按照考生序位号的先后顺序安排。体检不合者,不予录取。 4.复试采取专业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考生最后成绩采取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进行加权的记分办法。 5.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要点内容考生贯彻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前期整个阶段应该以真题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考试的章节相关要点,对教程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专业基础知识、该专业关注的研究方向。较为系统的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专业课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在熟悉这些之后安排,一定要必须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根据科目的先后顺序,因为通常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政策方向考核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正确的安排答题技巧针对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对掌握的侧重点范围解题

高校思修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高校思修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该门课程核定为36学时,按照教育部教改的新要求,其中理论讲授为24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特制定如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经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经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她们以健康向上的道德、法治精神实践人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生活体验,感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1.与理论教学形成良性互动,增强教学实效性。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意

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过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行”统一。 2.充分体现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经过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彰显、主体能力的提升、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人格的完善,自觉地对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调控,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 3.丰富人文社科知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经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从而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表示能力、社交能力等。 4.经过实践教学,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感染力、说服力。经过教改,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集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自觉践行道德和法律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 三、实践教学原则 1.衔接性原则。一方面坚持切入大学生的人生课题,遵循大学生的人生发展逻辑,实现:承前与中学德育的有机衔接,启后与成人、成才的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延伸至社会大舞台。 2.针对性原则。大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而且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