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整理版

现代汉语整理版
现代汉语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2.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语言共同的属性:

(1)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

(2)从功能上看,

人与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与客观世界: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人与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3.现代汉语两种形式:口语、书面语

(1)口语: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但是口语声音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时空受限。(2)书面语: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化的语言。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并且不局限于书面语。包括书面形式和口语形式。

4.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方言本身有一种完整的系统,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5.民族语和共同语的关系:

不是相互对立的。民族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失作为前提。共同语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而全国各地的方言也都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尽管如此,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而发挥作用。

6.七大主要方言区:

(1)北方方言:

A华北、东北方言:京津两市,、、、、、一部分地区。

B西北方言:、等省和、、一部分地区。汉族使用语言也是西北方言。

C西南方言:、、等省及大部分(东南角除外),西北部、西南角等。

D江淮方言:省、长江以北地区(、一带属于华北、东北方言,除外)、和以西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

市、长江以南以东、小部分地区、大部分。典型代表:话。

(3)湘方言,话为代表。

(4)赣方言,话为代表。大部分地区。

(5)客家方言,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为代表。

(7)粤方言,话为代表。

7.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言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与速度多

(2)双音节占优势

(3)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三)语法方面

(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8.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1.语音的性质:

(一)物理属性: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取决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生理属性

(1)呼吸器官

(2)喉头和声带(嗓子)

(3)咽腔、鼻腔和口腔

(三)社会属性

(1)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同一个意义,比如“书”,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在英语中是book,在汉语中是书。就是说用什么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别”这个音在“别去、别针、别离”等词语中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如果不顾社会的约定俗成,擅自改动词语的语音形式或任意赋予某一语音形式以不同的容,那么别人就听不懂她的话。

(2)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不同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生理属性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音,在语言中可能认为是相同的音。

2.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分为:辅音、元音。

3.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4.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5.辅音与元音的四点区别:

(1)从受阻于否看:发辅音时,受阻碍;发元音时不受阻碍。

(2)从紧度看:发辅音时,紧;发元音时均衡的紧状态。

(3)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颤动,一般不响;发元音时,声音比辅音响亮。

6音节: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7.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零声母”。

8.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9.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0.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11.记音符号方法

(1)用汉字记音:直音法和反切法

(2)注音符号

(3)罗马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

(4)汉语拼音方案

(5)国际音标(P28,附表三背熟)

第二节声母

1.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

(1)双唇音:b p 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z c s

(4)舌尖中音:d t n l

(5)舌尖后音:zh ch sh r

(6)舌面前音:j p x

(7)舌面后音:g k h

2.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一)看阻碍方式

(1)塞音:b p d t g k

(2)擦音:f h x sh r s

(3)塞擦音:j p zh ch z c

(4)鼻音:m n

(5)边音:l

(二)看声带是否颤动

浊音:m n l r

清音:其它

(三)看气流强弱

送气音:p t k q ch c

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3.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全面描述p31

第三节韵母

1.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35个基本字母),她们都有元音。元音分为单元音、复元音和小类。

2.单元音的发音:单元音就是发音时口形(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3.单元音有三类: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4.普通话的舌面元音有七个:a o e i u üê

5.观察元音:

(1)看舌位的高低:高元音{闭元音}(īūü);半高元音{半闭元音}(e o);半低元音{半开元音}(ê);低元音{开元音}(a)

(2)看舌位的前后:前元音(īü)、央元音(e;/?/)、后元音(u o)

(3)看唇形的圆展:圆唇元音(üō)、不圆唇元音(īā)

6.舌面元音的发音P46

7.舌尖元音P47——48

8.卷舌元音P48

9.复元音的发音(共有13个P48)复元音是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10.复元音分为:

(1)前响复元音(ai ei ao ou)

(2)后响复元音(ia ie ua uo üe )

(3)中响复元音(iao iou uai uei) P49

11.(1)韵母按结构分可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

(2)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一)开口呼:韵母不是;īū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二)齐齿呼:i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三)合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四)撮口呼: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12.带鼻音韵母发音P52

13.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

14.韵头只有i u ü,都是高元音,出现在韵腹前面。韵腹是韵母的主干,他一般由a o

e ê充当i u u er也可以作韵腹。

15.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 u两个,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

第四节声调

1.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可以分为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

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3.调值的特点:

(1)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4.声调是指相对音高。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5.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6.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7.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第五节音节

1.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例外的是用作后缀的“儿”字,两个汉字读一个音节的是儿化词,例如“花儿”,“活儿”。

2.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节符号来拼写(如“强”),也可以用一至三个音素符号拼写。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如“我外语有优”)。

(4)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主要元音)。

(5)每个声韵组合不一定四声俱全。

3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声母要用本音。(2)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3)要念准韵头。

4.拼音的方法:(1)双拼法;(2)三拼法;(3)整体认读法。

5.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

(1)双唇音和舌尖中音d t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撮口呼韵母拼合。双唇音拼合口呼限于u。

(2)唇齿音、舌面后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组成声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唇齿音拼合口呼限于u。

(3)舌尖中音n、l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

(4)舌面前音同上述四组声母相反,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

6.隔音字母y、w的用法: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改为W。(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ü后面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ü前面加Y。

7.隔音符号的用法P79

8.iou ,uei ,uen的省写为:iu ,ui ,un.

9.音节大写和连写P80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整理之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2013年 1 填空 sorry 记不清了 (1)辅音部分书上那个辅音字母表背熟就没问题了总共五分 (2)元音部分要把62-63页韵母的发音记熟就行了也是五分 (3)调值 5分 (4)类似于考察音节结构就是用填空形式回答声母韵母 5分 2 选择 (1)下列哪些是会意字 A 。。。 B炎见C。。。D。。。 (2) (3) (4) (5)下列哪些属于句式(貌似是这样 sorry忘光了) 3 判断也忘光了 (5)借喻就是把明喻和暗喻中间的“似,好像”换成“是”(大概是这样) 4短语句子和复句结构分析 短语一个俩分 (1)把衣服挂在衣架上 (2)看电影的马上在教室前面集合分析单句 (3)高兴得掉下眼泪 句子用符号分析法(有五个记不清了) (5)我不知道他住在那儿。 分析单句 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复句 分析复句 他不但细心听取了我们的意见,而且立刻通知组内同志前来商量,态度甚至比我们还要积极。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只要能让我工作,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去! 5 论述 (1)上声变调的各种情况 (2)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多音词的不同。(大概) 2012年 现代汉语 一填空(10分) 1从社会功能角度看,语言既是-----------,又是-----------。 2现代汉语属于------------------语系,从语音、------------、------------三方面加以规范。

3音素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和------------------。 4语素是------------------------------词义是-------------------------------。 二填空(10分) 赛擦音()()()()()() 舌尖中音()()()() 韵头()()() 前响复韵母()()()() 调值:平声()上声()入声() 三简答:为什么说汉字是一种符号系统?(5分) 四分析下列汉字的音节结构 炯吴春(还有两个) 五分析下列词的类型 六分析短语 七分析句子成分 八写一段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问等修辞格的流畅的话(10分) 古汉第一大题第4小题助字辩略和()一样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 第三大题还有个字好像是取 2011年 一. 填空(10分) 1.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 2. 现代汉语规范化是确立()在(),(),()上的标准,并用这一标准消除现代汉语及其在使用中存在的分歧混乱现象。 3. 同音词是()的一组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词叫() 4. 文字自从产生起就独立发展的称(),以意义为基础的文字称() 二. 分析下列汉字音节结构(声母.韵头.韵腹.韵尾.调值) 安秀网追学 三. 指出下列词的类型结构(有很多,记不全了) 广阔()司机()肤浅()暗暗() 四.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结构(忘记例子啦) 五.分析句子结构,并指出句子结构类型。(句子不记得啦) 六.修改病句并指出理由(记不全,错误处都写出来了) 1.他把我们的意见胡乱传。 2……..我们应该宽阔视野。(大概就是这样) 3.我们的设想消亡了。(大概是这) 4. 七.谈谈口语交际有哪些特点?(5分) 八.写一段流畅的话分别运用拟人,夸张,粘连,重复,仿词等修辞手法。(10分)2010年 一、填空 1.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忘了几个空了) 2. 写出方言代表地()()()()()()()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 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 ,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吐血整理

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一一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 )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 )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一、人的发音器官 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二、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 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

《现代汉语》北大汉语教研室 北大版(语音部分详解)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笔记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3年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现代汉语界定·汉语共同语发展简况 现代汉语广义上指“五四”以来汉民族的交际语言,包括共同语和各种方言;狭义则专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普通话是在汉族内部通过长期的互相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汉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形成共同语的历史过程不同,分述如下: 我国很早就有共同书面语,汉代所谓“通语”(见扬雄《方言》)就是全国通行的语言。古代正统书面语文言文最初基于口语产生,但这种书面语传统一旦形成,就逐渐与口语脱节,最终成为大众难以读懂的语言。唐末(公元九世纪)以后,民间逐渐产生一种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后来称作“白话文”,是今天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白话文到了宋元之际(公元十二三世纪)已经相当成熟,明清以来又涌现了大量白话文学作品。这种书面语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通行于全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带有民族共同语的性质。书面语中向来是文言文占统治地位,直到“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才使白话文取得正式书面语言的地位。 汉语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出现得比书面形式晚。至迟在十四世纪,一种后来被称为“官话”的共同口语已经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而这种口语至少到清代就已经相当通行。

因为北京长久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北京话在官话的形成过程中成为最有影响的方言。到了“五四”时期,“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同时兴起,“国语”这一名称取代了“官话”的提法。两种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普通话”称呼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煜按:北大版《现代汉语》未提“雅言”一说,大概是不认可它的共同语地位;把“通语”处理成书面形式的共同语,而非共同口语形式。并且“通语”只是就文言 文的发展而言,并非“现代汉语”所着重追溯的源头,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源头是早 期白话文。所以那种“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的发展脉络不为所用, 是因为雅言的共同语特征不明显,通语不是完全的口语形式;雅言和通语不是现代 汉语的直接源头。所以要注意两点:一、着重的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来源;二、分为 口语(官话…)和书面语(白话文)两种形式。 汉语方言分歧很大,非常复杂,根据方言的主要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七十 分布区域: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 说明: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内部一致性较强。包括四个次方言区:

现代汉语上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但它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因此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现代汉语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北方方言: 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 (3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以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三汉语的地位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 汉语的国内、国际地位 1980 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确定普通话为各民族之间交际的法定共同语。 1973 年 12 月,联合国大会决议将中文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工作语言,使得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1 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2 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 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3 语法方面(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短语和句子 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 丰富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的民族的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交往的大事,也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工程。1.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不同方言区区的人们人际交流2.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3.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手段。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题库整理

文学院—考研辅导讲义 现 代 汉 语 题 库 注意: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影视文学通用教材与讲义 二〇〇九年八月(第三版)2010年8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讲,希望大家认真预习课本,研习讲义! 真题选讲 2010年华师文学院语言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真题 现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汉民族共同语 2、音位 3、六书 4、语义场 5、句式 二、操作题 1、分析声母发音chi le ke xi bu 2、分析韵母发音he ba mo ci ju 3、汉字造字法水、锦、天、牧、问 4、词的构造健儿、司机、头疼、推迟、考试 5、从语法角度,分析词性:开始、微型、喷香、兴致、亲自 6、进行层次分析,说明结构关系:上街买菜请小李吃饭、我的遥远的家乡**湾(还有一题忘了。) 7、用层次分化歧义短语:发两个月的工资、两个报社的记者、反对的是老李 8、疑问句的类型:有谁知道我的书在哪里? 我的文具盒呢?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成绩? 三、简答 1、/a/的音位变化及其条件 2、什么是“隶变”?简述“隶变”的内容 3、现代汉语的存现句的语法意义 四、论述题:举例分析层次分析的三原则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假借 2、引申义 3、叶韵 4、字母 5、如字 二、简答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2、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 3、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反问句式有哪几种 4、谈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5、古秦三十韵韵部的韵目 三、加标点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论)

第1章绪论 复习和思考一 一、语言和文字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世代积累,逐渐形成的,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利用语言人类认知世界,积累经验,交流信息,发展文化,协调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有了语言,人类才能成为万物之灵。 (2)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是文字,有了文字,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文化技术和精神文明才能继承传播,绵延不绝发扬光大。语言和文字相辅相成,使人类进入了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文明时代。 二、简单说说与其他语言(例如英语)相比,汉语和汉字有什么特点。 答:汉字是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而创制的: (1)汉字是一种以方块结构形体,表示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的语素文字。汉字和汉语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作为书写单位的汉字,在语义上是与最小的表义单位——语素相对应的,在语音上是与言语中最自然的发音单位——音节相对应的。汉字、音节、语素,在汉语中总体上是一一对应的。而英语中的拉丁文字是表音不表意的拼音文字。 (2)汉字与世界上广泛通行的拉丁化拼音文字最本质的不同是汉字是由形、音、义三方面组成的,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就是在掌握言语中可以构词造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三、为什么说汉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经同时并存着两种书面语言系统? 答:从书面语言资料看,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同时并存着两种文学语言,即两种书面语言系统: 一种是“文言文”,即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以及后代采用和模仿这种书面语言写作的各类文献著作。它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占有书面语言的正统地位。 另一种是“古白话”,即魏晋六朝以来在北方话口语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书面语言,它与当时的口语十分接近,大都用于通俗文学和笔记语录。它与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四、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有什么不同? 答: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发展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初级阶段,它是在社会地区交流中自发形成的,没有固定语音标准,如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的由官场共同语发展成为公众语言的官话;第二种是高级阶段,它是人为推广的有明确规范的语言,民族共同语由自发走向自觉,并借助政府、社会的力量积极地加以推广,如民国初期的国语。经过加工规范的共同语是民族共同语的最高形式,也就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 五、简单说说,汉语史的科学分期对汉语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答:汉语史科学分期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研究汉语的发展变化以及各时期的语言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渊源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缓慢的,各时期各阶段很难划出一条绝对的界限。另外,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就语言本体说,语言三要素中的

大学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点整理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诞辰一百三十二周年。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一百三十一周年诞辰。)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校长田长霖于1997年底提出辞呈,他解释说:“我已经当了7年校长,做了许多工作,不需要再恋战,所以名望最高的时候退了下来。”(“恋战”改为“恋栈”。) 凡预先支付180元征订本刊的用户,将获得礼品一份。(“征订”改为“订阅”) 他们既不了解情况,又不向我们打听情况,故意扩大事实。(“扩大事实”改成“扩大事态”) 这本书在新闻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在这本书中仅仅占了三页的位置。(地位,人或物在社会所处的位置;人或物所占的地方。文章篇幅的长短用“地位”,“位置”改为“地位”) 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较量中日益势微。(“势微”改为“式微”。) 与集团其他子公司相比,本公司显然势微力单,急需扩展人力。 此项建筑工程进展顺利,截止九月中旬,已经完成年施工计划的85%。(“截止”改为“截至”)上交投标书的最后截止日期为本月三十一日。 他想商家做生意,是售其货,赚其钱,讲究公平交易。(删除“其”) 休息了好几天,我才去除了长时间坐飞机所引起的疲倦。(“去除”改为“消除”或“缓解”) 那些静心创作出来的画品,都锁在那个潮湿的储藏室中。(“画品”改为“画作”) 我的牙齿疼得死去活来。(错) 我牙痛,疼得死去活来。 风雨如磐九十秋——美国史研究专家黄绍湘的故事(“风雨如磐”是比喻社会动荡,改为“风风雨雨”) 22条“潜规则”请君入瓮(“请君入瓮”非诈骗的意思,可改为“让人受骗”) 哈尔滨弑医血案的启示 沪闵路发生弑妻惨案丈夫自杀未遂(“弑”改为“杀”) 上海专家首开世界先河耳朵切一块修出靓鼻子(去掉“首”,或改为“开创世界先河”。) 悬赏平头男金额超540万(“悬赏平头男”改为“悬赏捉拿平头男”) 医生坐堂就诊时被精神病人枪杀医院被判赔偿50万(删除“就诊”)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北京爱考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7916325239.html,北语最权威的专业课辅导机构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

现代汉语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语言共同的属性: (1)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 (2)从功能上看, 人与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与客观世界: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人与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3.现代汉语两种形式:口语、书面语 (1)口语: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但是口语声音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时空受限。(2)书面语: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并且不局限于书面语。包括书面形式和口语形式。 4.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方言本身有一种完整的系统,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5.民族语和共同语的关系: 不是相互对立的。民族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失作为前提。共同语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而全国各地的方言也都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尽管如此,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而发挥作用。 6.七大主要方言区: (1)北方方言: A华北、东北方言: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一部分地区。B西北方言: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语言也是西北方言。 C西南方言: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南角等。 D江淮方言: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于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 上海市、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地区、浙江大部分。典型代表:苏州话。(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江西大部分地区。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福建厦门为代表。 (7)粤方言,广东话为代表。 7.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言方面:

大学现代汉语考点归纳

【第一章】 ㈠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的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㈡七大主要方言及代表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呢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㈢现代汉语中,语音和词汇的特点 语音: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词汇: 1.汉语词形较短 2.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 【第二章】 ◆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音成分的外部形式,即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 异: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像笑声,呻吟声都不是语音 同: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语音的三大属性 1.物理属性。语音和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2.生理属性。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生器官可分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3.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类。辅音又叫子音,如b、p、m、f、d、k、zh、s等,元音又叫母音,如a、o、e、i、u等。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时气流不受阻。 2.音节(详见P73表) 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由音素构成,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通常情况下,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韵腹是音节中主要元音,韵腹前的元音就是韵头(如a 、o、e、é、i、u、ü、er、-i),反之韵腹后即韵尾(如高元音i、u,鼻辅音n、ng)。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北师大版(笔记)讲解

现代汉语·笔记 绪论 Ⅰ.现代汉语引论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定义:人们发声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语音符号。 2.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1)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得以产生的基础 (2)书面语形成之后,反过来也会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起一定的影响作用。3.语言符号的特点:规约性、系统性、生成性、能指性。 4.语言的本质: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现象。(3和4 注意看书理解)5.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是一门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 6.语言类型: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综合语。 7.语系:九个;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 8.我国的语系:汉藏、阿尔泰、印欧、南岛、南亚。 二.汉语与汉语言文字学 三.现代汉语的含义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重点) Ⅱ.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一.共同语和方言 二.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1.脉络:(1)书面语:唐宋以后的白话白话文运动 ————五四—双流合一 (2)口语:金元以来的官话国语运动三.现代汉语方言概述 1.闽、粤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最大,吴方言次之,客家、赣、湘方言与普通话

的差别比闽、粤、吴方言小。 2.差别成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而人口分布、移民迁徙、地理环境、异族接触又是形成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3.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北方方言:北方话或官方方言;北京话代表;分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上海话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代表 (4)赣方言:南昌话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代表 (6)闽方言: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 (7)粤方言:广州话代表(白话) Ⅲ.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范化 一.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声调作用大 4.浊音数量少 (二)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 2.复合构词法占优势 3.双音节词占优势 4.私自词丰富 (三)语法方面 1.不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形式是汉语同印欧语系区别最大的特点,可将

现代汉语黄廖本_常考点整理部分

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其他所有的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A、没有复辅音B、元音占优势C、有声调 2、词汇方面:A、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 B、双音节词占优势。 C、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语法方面:A、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 形态。 B、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C、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D、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3、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以话为代表,占汉民族总人口的73%。 有四个次方言区:a.华北、东北方言b.西北方言c.西南方言d.江淮方言 2、吴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话为代表,占7.2% 3、湘方言,以话为代表,占3.2% 4、赣方言,以话为代表,占3.3% 5、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占3.6% 6、闽方言,以话为代表,占5.7% 有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区。 7、粤方言,以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占4% 4、语音 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一)、物理属性 音高:声音高低,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快慢。 音强:声音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音长:声音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特色,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二)、生理属性 肺和气管:源动力:气流 喉头和声带:发声 口腔,鼻腔,咽腔:共鸣。 (三)、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在一种语音或方言中,什么意义用什么声音表达是约定俗成的,这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 其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不同语音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2、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片段。有三个要素:声母,韵母,声调。 3、声母、韵母、声调 4、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 ——整理者:黎建军 语音部分 1、下列各词语中普通话读音有哪些语流音变现象?按组加以说明。(1)语言海水电视 (2)电报面食辛苦 (3)五个哑巴看见 (4)芝麻热闹头发 (5)意思豆腐客气 2、从语音和词汇两方面说明普通话和北京话的异同。 3、用严式音标标写下列汉字的读音,然后考察主要元音的分布状况,作出音位归纳。 割遏煤接学灯根二什么 4、举例说明儿化韵中包括哪些语流音变现象? 5、介音对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以及语音的系统性有什么作用? 6、用音位学的观点说明汉语拼音方案哪三个字母代表的语音可以兼用其他一组字母来代替的? 7、为什么平上去入四声中,一般方言都保存有平上去三声而入声却在很多方言中年消失? 8、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是否指普通话音跟北京话语音是完全一致? 9、以普通话为例,说明声调对韵母读音的影响以及韵尾对韵腹读音

10、以“小组长”和“党小组”为例,说明在三字词中,为什么连上变调有12种不同的标调格式? 11、普通话的前高不圆唇元音和舌尖元音,拼音方案里为什么只用一个字母去表示,这对舌面辅音跟舌根辅音、舌尖前辅音、舌尖后辅音的音位归纳有什么影响? 12、举例说明汉语拼音方案中iou、uei、uen在跟声母相拼时省写主要元音的根据。 13、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说明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 14、列举出现在普通话儿化韵中的卷舌元音,并发表你对儿化韵音位分析的意见。 15、汉语方言中哪些地区有入声?这些地区的入声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16、用国际音标描写普通话语气词“啊”在音节连续中的语音变化,并说明原因。 17、举例说明下列各组概念: (1)声母和辅音 (2)央元音和中元音 (3)声调和轻声 18、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元音实际读音情况很复杂,但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以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 19、下面书面形式相同的述宾短语可以有两种切分,它们在语音上有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见教材第170-172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a.语用的语序变化 b.语义的语序变化 c.语法的语序变化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功能标准见教材第174-176页 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见教材第176页 3.体词与谓词见教材第177页 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见教材第177-184页 第三节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词类辨析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见教材第187-190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四节短语类型特点 短语的结构类型重点 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 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节层次分析法重点 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见教材第204页 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见教材第206-207页 (参见课后练习) 第六节句型系统 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见教材第209页 2. 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见教材第212-214页 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及应用 第一单元 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名词的分类: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动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词的分类: 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判断:是、就是、正是 7、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二】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形容词的分类: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叫做代词。 代词的分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大家、人家、你、我、他们、我们、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怎样、哪、哪里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三】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例:一、二、千、万、亿、第一、初五、三分之一、九成、三倍、十倍 量词: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个、位、尺、只、条、批、群、套、双、副、丈、尺、亩 (2)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然否等的词。 副词的分类: 1.时间(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已经、正在、将要、马上、顿时、忽然、一时、终于、常常、 再三、向来、始终、永远、一旦、暂时、渐渐、赶紧、恰巧、仍旧、曾、才、将、就、再 2.范围:都、全、总、只、仅、全部、总共、统统、只好、仅仅 3.程度:很、最、太、更、还、非常、十分、格外、稍 4.然否:必、必定、一定、不、没有、未必、也许、或许、大概、大约 5.语气:可、偏偏、索性、简直、原来、反正、居然、难道、究竟 6.关联:又、也、再、还、才 【四】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组成“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表时间:在于自自从从当由趁随着到 表处所:从打朝向在沿着顺着 表排除:除除了 表对象、范围:对于和跟同与替将把关于被 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据以凭本着用 表目的、原因:为为了为着因由 【五】连词:能够把两个词或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 连词的分类: 1.并列:和、跟、同、及、与、并、并且、而、不是……而是……、既……又…… 2.递进:并、并且、而且、况且、不但……而且……、尚且……何况……、与其……不如…… 3.选择:或、或者、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不是……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重点 一)语法概述: 1)语法:语法就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又是理解话语的认知规则。一,指语言的结构规律本身,它是存在于语言深层的客观规律和变化规则,是由语言社会集体约定,以自然形态存在与语言之中的客观现象,它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二,指人们对这一客观问题的认识,即,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法规律的科学,以语言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使人们对客观的语法规律的主观认识)2)语法的性质:①抽象性。(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中)语法规则是对语言事实中存在的语法单位、结构以及内在关系、功能等的概括,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语法单位和语法关系的抽象性。 ②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法的稳固性是语言实现交际功能的客观要求。 ③系统性。语法是由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构成的严整有序的规则系统。不同的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类型,如主谓结构、述宾结构等。不同的聚合关系决定了语法单位的功能类型,如名词、动词等。 ④民族性。语法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民族性是语言社会属性的集中表现。 3)语法的突出特点:①语序不同,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不同。 ②虚词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使语法关系和语义发生变化)。③词类具有多功能性。名词(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动词(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形容词(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副词(状语)④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基本构成方式: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状中、联动、兼语)【特别注意:“和、跟、同”通常都为联合】⑤有丰富的量词。(数量词——一张桌子、动量词——走一遭、专门量词——一个人、临时借用——一屋子人、具有丰富表现力——一轮红日) 4)语法学: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叫语法学。①历时语法:纵向的研究语言语法的发展变化的,通过追溯语法的历史发展,揭示语法的演变规律。②共时语法:从横向的角度描写语言结构规律,研究语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等阶段。③理论语法:又称专家语法,指语法学家的专门研究,学术性强。④教学语法:又称学校语法,指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学时所使用的语法学和语法著作。追求实用价值,缺乏理论深度。

现代汉语笔记(2)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二、语法的性质 (一)抽象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实词) 一、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这有两种表现:(甲)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乙)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词的形态有两种:其一指构形形态。其二指构词形态。 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现代汉语语素知识点整理

现代汉语语素知识点整理 一语素和汉字 1、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一套符号体系。 语素和汉字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汉字大部分可以充当一个语素,但有些语素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来表示。 汉字三位一体的特点:形体上,表现为汉字,声音表现为音节,音义结合则称为“语素”,典型的汉字表达语素是单音节的,而其他文字大部分表达语素是可以超音节的。 汉字的功能的意义化,并不表示每一个汉字是与意义对应的,有时汉字也仅仅是一个语音的记录,这是文字的普遍共同的性质。(这是文字的真正本质特征) 3、语素的分类: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一般而言,一个汉字多数就是一个语素,这就是单音节语素。但也有由两个或者是两个汉字以上的汉字组合才能表示意义的多音节语素,其中有些汉字并没有表示特定的意义。比如:蝴蝶,是一个语素,用“替换法”可以确定“蝶”也是一个语素,而“蝴”是汉字,但却不表示任何意义,仅仅是一个表音的汉字。依此类推的,还有“骆驼”中的“骆”。但汉语强烈的表义倾向性使语言使用者以为每个汉字都应该是有意义的。 字化现象,是指不满足上述对应关系的字,有向这种模式靠拢的趋势。 他论证“蝴蝶”的观点是:蝴蝶是一个语素,但却是两个字、两个音节,不符合字的一般趋势。独立的“蝶”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却观察到这样的现象:蝴蝶、粉蝶、凤蝶、彩蝶,可以说“蝶”字开始“字化”了,“字化”实际是汉字民族心理认知的结果,其结果是构成有意义的语素。还有: 巴:中巴、小巴、巴士 的:面的、的士 啤:啤酒黑啤生啤 蛛:蜘蛛、蛛网、蛛丝 驼:骆驼、驼肉、鸵峰 4、汉字、音节、语素的关系P196 “1个汉字.1个音节.1个概念”是规范模式。 但也存在着语言的复杂性: (1)1个汉字,1个语音,表达1个或多个意义。(词典中的汉字) (2)1个音节,1个意义,多个汉字。(异体字) (3)1个音节,1个汉字,有不同的意义。 (同音同形异义字,外来词“粉丝\派”,假 借。) (4)1个汉字,1个意义,不同音节。(多音字,有些是文白异读的结果。)(5)1个汉字,不同的音节,不同的意义。(多音多义字,造字巧合、汉字简化。)(6)1个音节,两个汉字,两个意义。(儿化音节) (7)1个音节,1个汉字,两个意义。(甭,俩 方言俗字的一种特殊的造字方法,合音字。“不用”紧缩而成“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