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矿碱度调整操作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烧结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烧结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烧结工艺管理制度针对目前烧结矿强度差、返矿偏多和今后烧结矿不允许落地,烧结矿质量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高炉的正常生产。

为确保整个烧结生产稳定,保证烧结矿质量,满足高炉生产需要,特制定烧结工艺操作管理制度。

一、主机操作1、烧结机机速不得超过1.6m/min,机速超过1.6m/min达10分钟以上,考核该机看火工30元/次。

2、料层厚度1#机必须在700mm以上,2#机必须在650mm以上,铺底料20~40mm。

料层低于要求、断铺底料或低于20mm,考核该机看火工30元/项次。

3、三点温度考核3.1、总管废气温度考核范围为120℃~180℃,烧结终点温度必须控制在230℃以上,每班总管废气温度、终点温度超下限5分钟以上进行考核,每次考核50元,超上限不考核;3.2、考核对象为烧结正、副值班长,机长、看火工;3.3、考核比例为正、副值班长各占25%,机长占20%,看火工占10%;3.4、对停机时段出现超标不进行考核;3.5、所有总管废气温度数据来源于烧结主机电脑记录。

4、料温不得低于65℃,且每1小时测量一次。

水分每1小时测量一次,每少一次考核值班长20元。

5、布料出现空洞未及时处理且越过过桥考核该机看火工20元/次;拉沟、鱼鳞状超过10部台车未及时处理,考核该机看火工30元/次,跑空台车每部考核该机看火工100元。

6、台车掉炉条、隔热件未及时整理,考核该机看火工10元/次。

7、环冷机出现红料一次,考核副值班长、机长、看火工各50元次。

8、配料开停机2次及2次以上,考核副值班长20元/次,事故停机除外。

9、返矿仓仓位不能超过5.0,否则考核副值班长50元/次。

10、双机待料每分钟5元考核副值班长。

11、开停机时,不准急停,不得以情况下,混六、混七绝不允许停,每发现一次考核计算机工50元/次。

12、开机时,必须灰一、灰二皮带运转1分钟后方可启动配料系统,违规一次考核50元。

13、环冷机出现空台车考核记录员25元/部。

烧结管理制度范文

烧结管理制度范文

烧结管理制度范文烧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烧结作业,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部烧结作业。

三、烧结作业组织管理1. 设立烧结作业部门,负责烧结作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2. 确定烧结作业的计划和调度,按照生产任务和原料状况进行合理安排。

3. 配备专业人员,保证烧结设备的良好运行。

4. 制定烧结作业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和安全。

5. 建立烧结作业记录和数据统计,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对烧结作业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烧结设备维修管理1. 制定烧结设备的维修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和故障处理。

3. 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做好维修和更换备件的统计和管理。

4. 建立设备保养制度,进行定期保养和润滑,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烧结操作规程1. 烧结前准备:检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认达到要求后进行烧结操作。

2. 烧结操作流程: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烧结作业,注意操作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安全。

3. 烧结参数控制:根据产品要求和设备性能,控制烧结温度、保持时间、压力等参数的合理范围。

4. 烧结设备检查:定期检查烧结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烧结作业记录:记录烧结作业的各项参数和操作情况,建立作业档案,便于统计和分析。

六、烧结生产安全1. 烧结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考核后,方可上岗操作。

2.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原料和燃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强烧结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组织设备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4. 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烧结作业质量管理1. 制定烧结作业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烧结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价。

2. 建立烧结产品的追溯记录,确保产品的质量可追溯。

3.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烧结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改进工作。

烧结矿碱度下调的试验与生产

烧结矿碱度下调的试验与生产

烧结矿碱度下调的试验与生产
措施
烧结矿碱度下调试验是通过改变烧结条件来减少矿粒表面的碱度,以提高烧结矿的品质。

试验:
1. 选择合适的原料:选择低碱度的原料,如煤炭、煤泥等,并结合试验,分析原料中的氧化物种类和含量;
2. 选择合适的补充材料:根据原料中氧化物种类和含量,选择合适的除碱补充材料,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三钠、磷酸一钾、硫酸钠等;
3. 设定烧结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原料和补充材料,设定合适的烧结温度和时间;
4. 控制烧结热工况:控制烧结过程中热工况,如烧结温度、加热速率、风量、烧结时间等,保证烧结过程中各指标的稳定性;
5. 对烧结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烧结矿中的氧化物种类和含量,以及烧结矿表面的碱度,以评估烧结条件对烧结矿碱度的影响;
生产措施:
1. 加强原料的管理和控制:在原料的进料前要对原料的碳含量、氧化物种类和含量进行精细的测定,确保原料质量;
2. 加强补充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使用除碱补充材料时,要求补充材料的质量要能满足生产需求;
3. 加强烧结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及时监控和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加热速率、风量、烧结时间等参数,以保证烧结过程的稳定性;
4. 加强烧结矿的分析:定期对烧结矿中的氧化物种类和含量,以及烧结矿表面的碱度,进行分析,以评估烧结条件对烧结矿碱度的影响;。

烧结矿质量管理制度(暂行)

烧结矿质量管理制度(暂行)

烧结厂烧结作业区烧结矿质量管理制度(暂行)审核人:李富荣起草人:张洪杰为了加强烧结矿质量管理,预防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规范质量管理工作,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烧结厂烧结作业区烧结矿质量管理小组1.1组织机构组长:作业长,刘伟(电话662535)副组长:工艺工程师,张洪杰(电话661369)成员:各班值班工长,王刚(电话669533)、金镇海(电话660011)、李丹东(电话667700)、李强(电话665559)、汪俊(电话662629)1.2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烧结作业区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以及烧结矿质量指标调整和新原料的配加。

副组长:负责落实具体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负责烧结矿质量的改进与事故分析;负责烧结矿质量的理论学习与指导工作;帮助提供与烧结矿质量有关的相关数据,如原料成分等。

成员:负责生产中质量指标的执行工作;负责烧结矿质量的监察;负责具体的配比调整操作管理工作。

2、烧结原料使用的程序2.1原料的使用和配比的更改由作业长下达2.1.1原料的使用由主控岗位具体操作来完成,新原料在配加使用前,主控岗位必须通知组长、副组长和当班值班工长,并说明具体配比情况。

2.1.2日常工作中,碱度等指标波动时,主控岗位可以根据原料化学成分和碱度等指标趋势,对配比进行微调,以确保碱度等指标稳定。

2.2原料的化学成分2.2.1烧结作业区入炉料的取样。

配料岗位接班后,立即取原料样品,送化验室进行化验,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

2.2.2无化学成分的原料不准随意配加。

2.2.3原料的化学成分,可通过烧结系统二级(05成分管理)或ERP原料检验站上报的数据进行查询。

当新原料缺少化学成分时,由烧结作业区工程师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2.2.4建立原料成分数据库,以原料检验站电子台帐为版本,建立台账,以便配比调整时查询。

2.3原料的使用2.3.1配料工对所使用的各种原料的下料量、粒度和质量等,每1小时检查一次,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汇报。

烧结区管理制度

烧结区管理制度

烧结区管理制度一、总则烧结是冶炼铁矿石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烧结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烧结区的运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烧结区的各项运营管理工作。

三、岗位设置1、烧结主管:负责烧结区的生产、设备、安全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和协调。

2、烧结操作工:负责烧结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保证烧结区的正常运行。

3、质量检测员:负责对烧结成品进行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4、安全管理员:负责烧结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巡查、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四、生产管理1、生产计划的制定(1)根据市场需求和原料库存情况,制定烧结生产计划。

(2)确定每一轮烧结的矿石种类和数量,并做好生产调度工作。

2、设备管理(1)对烧结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原料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保证原料的配比准确。

(2)对各种原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及时调整烧结工艺。

五、质量管理1、烧结成品的质量控制(1)对烧结成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2)对烧结成品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做好产品质量的记录和分析。

2、质量问题处理(1)若发现烧结成品质量不达标,及时进行分析定位,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

(2)对于产品质量问题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及时处理。

六、安全管理1、生产安全管理(1)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定期对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2、环境保护(1)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生产操作,减少排放污染物。

(2)对于环境污染的事故要及时处理,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

七、管理制度落实1、加强培训(1)对所有员工进行相关管理制度培训,确保制度各项内容的全面落实。

(2)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确保新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管理规定。

2、规章制度宣传(1)对烧结区的各项管理规定要进行宣传教育,让所有员工充分了解制度内容。

2024年烧结变料管理制度

2024年烧结变料管理制度

2024年烧结变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烧结变料管理,促进烧结工艺的稳定和优化,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烧结变料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烧结变料管理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

第四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机制,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并能够正确操作。

第五条内部与外部沟通交流机制要通过定期会议、报告和工作群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第七条公司将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追责和处罚,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二章烧结变料的分类与规范第八条烧结变料按照成分和用途可分为主烧结变料和辅助烧结变料。

第九条主烧结变料是指直接参与烧结反应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

第十条辅助烧结变料是指辅助烧结过程的原材料,如燃料、煤粉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

第十一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的储存、检验和备案制度,确保烧结变料的供应和使用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二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批烧结变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的进出库管理制度,确保烧结变料的来源可靠和品质一致。

第三章烧结变料的使用与检验第十四条烧结变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五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的使用记录和台账,确保烧结变料的使用情况可追溯和分析。

第十六条烧结变料的使用应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超标使用。

第十七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的质量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烧结变料问题。

第十八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的问题分析与改进机制,确保烧结变料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第四章烧结变料管理的技术保障第十九条公司将建立烧结变料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机制,不断推进烧结变料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第二十条公司将加强烧结变料的质量监控和技术咨询,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烧结操作管理制度

烧结操作管理制度

烧结操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烧结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烧结作业人员。

所有涉及烧结操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烧结操作管理制度是组织的一部分,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相配套,相互协调。

对于烧结作业中未规范的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条烧结操作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修改,并根据需要向烧结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第二章烧结操作控制第五条烧结操作必须按照生产操作指导书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保证烧结产品的质量和工艺。

第六条所有烧结设备和管线必须保持清洁和整洁,设备故障及时报修,不得违章操作或者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私自维修设备。

第七条烧结过程中必须做好现场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秩序和现场秩序。

第八条烧结操作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的控制和调整。

第九条烧结作业完成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十条烧结过程中,需要与其他部门或者人员进行协作的,必须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保证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安全防护第十一条所有从事烧结作业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头盔、安全鞋、手套、护目镜等。

第十二条在烧结作业过程中必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禁违章操作和不安全行为。

第十三条对于烧结作业中的危险品,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作业安全。

第十四条在烧结作业过程中,必须对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和整改。

第十五条如遇紧急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四章生产质量管理第十六条烧结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第十七条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第十八条对于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烧结配料碱度现场快速调整法

烧结配料碱度现场快速调整法

烧结配料碱度现场快速调整法:(1)两种物料配比发生变化:生石灰配比差(%)=配比调整值×(ΣSiO2差值×R2-ΣCaO差值)÷CaO有效生石灰(2)碱度变化调整:生石灰配比差(%)=(新R2×SiO2矿-CaO 矿)÷CaO有效新(3)生石灰成分变化:生石灰配比差(%)=原配比×CaO有效原÷CaO有效新-原配比例1:已知铁精粉SiO2为5.5%、CaO为0%,配比为20%,高返SiO2为5.3%、CaO为9.01%,配比为12%,原烧结矿碱度为1.9倍,生石灰中有效钙74%,现将铁精粉配比上调3%,高返配比下调3%,如碱度不变情况下,生石灰应调整多少?解:根据公式推出:生石灰配比差(%)=3×{(5.5-5.3)×1.9+(9.01-0)}÷74=0.38则在碱度不变情况下,生石灰配比应上调0.38%,给定物料配比找齐。

例2:已知原烧结矿碱度为2.0倍,SiO2为5.5%、CaO为11%,生石灰成分SiO2为2.5%、CaO为78%,根据生产需求现将碱度上调到2.1倍,问生石灰应调整多少?解:根据公式推出:生石灰配比差(%)=(2.1×5.5-11)÷(78-2.1×2.5)=0.75%则在碱度不变情况下,生石灰配比应上调0.38%,给定物料配比找齐。

则碱度上调到2.1倍后,生石灰配比应上调0.75%,给定物料配比找齐。

例3:已知原烧结矿碱度为2.0倍,生石灰成分SiO2为2.5%、CaO为78%,配比7%,外购生石灰成分SiO2为1.5%、CaO为85%,问碱度不变情况下,生石灰应调整多少?解:根据公式推出:生石灰配比差(%)={7×(78-2.0×2.5)÷(85-2.0×1.5)}-7=-0.76%则在碱度不变情况下,生石灰配比应下调0.69%,给定物料配比找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结矿碱度调整操作管理制度
一、操作制度
1、原料成分稳定:铁料SiO2含量波动幅度在±0.3%内,石灰粉中CaO 的含量波动幅度在±2%内;
2、流量稳定:各种原料波动幅度在±2%内,总料比波动幅度在±3%内;
3、冷返矿量占总料比(含冷返)20%内,白云石配比在5%以内。

4、计算
A、铁料比G
B、碱度指标R0
C、前三批检测的SiO2平均值S,当天石灰粉中CaO的含量C
D、修正值为0.7
E、石灰粉调整配比量X
F、碱度调整公式:
X=S* R0*G*0.7/C
5、铁料中SiO2含量波动幅度在±0.3%以上,或连续三批上下波动无规律可循,则烧结矿中SiO2含量S的值由前面5批结果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6、石灰粉中CaO的含量波动幅度在±3%以上,则石灰粉中CaO的含量C 的值为前三天内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7、冷返矿量占总料比25%以上,冷返矿百分比在20%的基础上每增加5%增加1吨石灰粉,为平衡冷返矿量中CaO的含量所加的石灰粉,必须在147分钟加上冷返矿仓存量消耗时间之后回调石灰粉,回调量为平衡冷返矿量中CaO所加的量。

8、白云石配比和高返配比调整时,修正值要作相应的调整。

9、调整后的信息反馈
(1)加减石灰粉由配料作业长决定,必须通知主控室;
(2)主控室必须在40分钟后,把生产情况如:机速、透气性、烧结液相等与前期比较反馈给配料;
(3)配料根据主控室反馈的信息进行跟踪,加减石灰粉是否到位。

(4)在流量、水、碳稳定的前提下,机速、透气性发生明显变化时,要及时与配料取得联系,对各石灰粉情况进行检查;
(5)配料如发现石灰粉质量发生明显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并与主控室取得联系。

二、考核制度
1、碱度±0.1每班全部达标,奖励配料横班10元/批,碱度±0.05每班全部达标,奖励配料横班30元/批;
2、一个班出现碱度不达标,第一批考核配料横班30元,第二批考核配料横班50元/批;
3、出现连续三批(含三批)以上不达标,直接考核配料横班100元/批,衔接班出现连续三批(含三批)以上不达标,由上班承担主要责任;
4、碱度超过执行标准±0.2以上,扣100元/批,连续两批考核车间主任100元,情况严重按事故处理;
5、碱度±0.1合格率大于88%,奖励车间主任300元,技术员200元,碱度±0.1合格率小于85%,扣罚车间主任300元,技术员200元;碱度
±0.05合格率大于65%,奖励车间主任500元,技术员300元。

6、如发现操作、记录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将对责任人严厉考核。

二炼铁厂
2006-1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