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弹道设计

合集下载

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

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

magnetic railgun.
KEYWORDS:Railgun;Exterior trajectory;Hypervelocity;Projectile;Simulation
l 引言
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客观环境,迫切需要超高速、高动 能武器。对常规火炮的分析表明,炮口初速度已经接近物理 极限,射程不可能更远。而电磁轨道炮的电磁发射器利用强 脉冲电流在强磁场中受到的巨大洛仑兹力,为弹丸提供发射 速度。电磁发射器推力比火药发射推力大得多,作用时间比 火药燃气压力作用时间长得多,能把弹丸加速到每秒几公里 的速度,使其具有巨大的动能和极强的毁伤能力,从而提高 武器威力。国外学者对电磁轨道炮未来发展和应用进行了 全面研究…,关于电磁轨道炮发射技术也有较为成熟的研究 成果‘2,引。
目前常用的火炮外弹道模型包括:弹道微分方程组;弹 道诸元的解析表达式;射表;射表诸元的逼近表达式;射表与 微分方程联合使用¨J。
质点弹道方程要求弹丸外形和质量分布都是轴对称体, 攻角恒为零,作用在弹丸上所有的力都过质心,弹丸可作质 点处理。弹道为平面衄线。由于电磁轨道炮弹丸在发射轨 道上进行加速时产生摆动,因此在发射时产生了初始攻角, 因此弹丸不能作为质点处理。
弹丸离开电磁轨道炮发射系统后,进入外弹道飞行,受 到气动力,重力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出口速度极大,气动力 对弹丸速度的影响很大,在飞行过程中产生气动烧蚀,改变
收稽日期:2008—01—13修回日期:2008-01—15
弹丸外形,直接影响飞行弹道特性。文献[4]对超高速弹丸 表面气动烧蚀现象进行了研究。
Me=jlp;研m。一j1卅,.s纪m,“∞f’
%=一{_p&m,,q[(”一∞∥)岛+∞,]+
lpSlm,,q[(V--OJ//)6l一∞,.]

第3章 外弹道性能试验南京理工大学版权

第3章 外弹道性能试验南京理工大学版权
弹丸飞行稳定是保证弹丸射击密集度良好和战斗部正确作用的基本条件。 飞行稳定性的研究过程
1)在弹丸研制过程中,通常先加工出气动模型进行风洞吹风试验,测出 各个气动力系数,并计算出稳定性因子,对弹丸的稳定性进行初步校核; 2)制出全尺寸弹或模型弹,在火花闪光阴影照相靶场或攻角纸靶射击靶 道进行自由飞行试验,测出弹丸质心运动及绕质心运动的六个参量随时间的 变化,并由此导出气动力系数,进行稳定性校核。
注:弹丸进入靶场射击试验后,通常不再专门进行飞行稳定性试验,而是结 合射程和密集度试验,定性观察弹丸的飞行是否正常,有无掉弹和弹尾先触 地的情况等,由此判断飞行是否稳定。
第3章 外弹道性能试验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弹丸飞行稳定性试验
攻角纸靶法 工作原理
纸靶试验都采用水平射击。在离炮口适当距离的一定区间内,布置一系列纸靶 ,并使靶面与射线垂直,当发射弹丸穿过纸靶时,就会在纸靶上留下一个个弹孔, 弹孔的形状及尺寸直接反映了弹丸穿靶时的姿态。所以,根据弹丸的几何形状及弹 孔尺寸,便可以推行出弹丸穿靶的章动角及进动角,如下图所示。
x K xS xs
则所取的弹道系数初始值即为所求弹道系数
CT Cb ms mT
Cb

则所取的弹道系数初始值即为所求弹道系数

第3章 外弹道性能试验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弹丸空气阻力性能的测定
阻力系数曲线的测定 测定阻力系数随马赫数的变化曲线 C x M a 主要有三种方法: 1)风洞吹风法:通过各种马赫数的喷管,有动力天平直接测出模型所受 的阻力,进而求出阻力系数;
第3章 外弹道性能试验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弹丸飞行稳定性试验
ι
C
ι
n

外弹道

外弹道

火炮与炮弹相关知识(三)-外弹道研究弹丸或抛射体从发射起点到终点在空中的运动规律及伴随发生的有关现象的学科。

是弹道学的一个分支。

枪炮弹丸在空中飞行时,由于受空气阻力、地球引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不断改变其运动速度、方向和飞行姿态。

不同的气象条件也将对弹丸的运动产生影响。

通常可以将弹丸的运动分解为质心运动和围绕质心运动(绕心运动)两部分,分别由动量定律和动量矩定律描述。

外弹道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弹丸或抛射体在飞行中的受力状况,弹丸质心运动、绕心运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外弹道规律的实际应用等。

它涉及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和地球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在武器弹药的研究、设计、试验和使用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用于弹丸的力和力矩主要是地球的作用力和空气动力。

地球的作用力,可以归结为重力与科氏惯性力(Coriolis force)。

重力通常可以看作是铅直向下的常量。

当不考虑空气阻力时,弹丸的飞行轨迹(真空弹道)为抛物线。

对于远程弹丸则要考虑重力大小、方向的改变和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其轨迹为椭圆曲线。

科氏惯性力还对远程弹丸的射程和方向有一定影响。

作用于弹丸的空气动力与空气的性质(温度、压力、粘性等)、弹丸的特性(形状、大小等)、飞行姿态以及弹丸与空气相对速度的大小等有关。

当弹丸飞行速度矢量V与弹轴的夹角δ(称为攻角或章动角)为零时,空气对弹丸的总阻力R的方向与V相反,它使弹丸减速,称为迎面阻力。

当攻角不为零时,R可分解为与V方向相反的迎面阻力Rx和与V垂直的升力Ry,后者使弹丸向升力方向偏移。

由于总阻力的作用点(称为阻心或压心)与弹丸的质心并非恰好重合,因而形成了一个静力矩M。

它使旋转弹丸的攻角增大而使尾翼弹丸的攻角减少,因而分别称为翻转力矩和稳定力矩。

当弹轴有摆动角速度[o1] Φ时,弹丸周围的空气将产生阻滞其摆动的赤道阻尼力矩M[zch];当弹丸有绕轴的自转角速度[r2]时,将形成阻滞其自转的极阻尼力矩Mxj。

弹道学课程设计

弹道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评语及成绩评定综合课程设计(B2)任务书一、设计题目:100mm加农炮杀伤爆破弹空气动力特性分析和弹道计算二、已知条件: 1 结构尺寸(见附图)2 弹丸直径D=100 ㎜3 弹丸初速v0= 900 m/s;弹丸总长度L=560 ㎜4 弹丸射角045θ=︒5 弹丸质量m =15.6 ㎏6 弹丸转动惯量比J y/J x=2.0354㎏㎡/0.2152㎏㎡=9.467 火炮缠度η=32(d)8 引信为海-时1引信,其外露长度为129 ㎜,质量为0.641㎏旋入弹体深度为29㎜,小端直径为8㎜;9 弹丸质心位置(距弹底)X=172 ㎜10弹体材料D60三、设计要求: 1 用AUTOCAD绘制弹体零件图和半备弹丸图2 对弹丸结构进行空气动力特性分析3 利用所学方法进行弹丸空气动力参数计算4 根据弹丸空气动力参数进行弹道计算5 进行弹道飞行稳定性计算6 总结分析计算结果7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100mm加农炮杀伤爆破弹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和弹道的计算。

是以《弹道学》和《空气动力学》为基础的综合课程设计。

是在学习课程之后对我们的知识的加深理解和检验。

《弹道学》是一门研究弹丸从发射到终点运动规律及其发生的现象的学科,全弹道可以分为:起始弹道、内弹道、中间弹道、外弹道和终点弹道。

内弹道是研究火药气体对弹丸作用的学科即是弹丸膛内运动规律;外弹道是研究空气对弹丸作用及其有关问题的学科。

都是为了达到远程压制、精确打击和大威力的目的。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和在空气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即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或物体不动而空气流过物体时,空气的运动规律及作用力(空气内部的和空气对物体对空气的)所服从的规律。

可归纳为:弹丸飞行时,周围空气的相对运动规律;空气与弹丸相互作用下的力和力矩组;寻求改善作用弹丸上的空气动力,提高飞行稳定性。

空气动力学导源于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流体中的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

南京理工大学弹药设计理论-第一章

南京理工大学弹药设计理论-第一章

目标毁伤级别
根据巡航导弹的毁伤模式,将巡航导弹的毁伤分为三个 级别: zKK级杀伤:导弹遭到打击后受到的损伤会立即引起导弹解 体; zA级杀伤:导弹遭到打击后,5分钟之内其损伤将引起导弹 失控; zC级杀伤:导弹遭到打击后,不能完成指定的作战任务。
三、对弹丸的要求
¾ 不同类型的弹丸仅适于在一定射击条件下对付相适应的目标; ¾ 弹丸威力根据作用方式&目标性质用不同的标准衡量;
巡航导弹毁伤模式及机理分析
导弹的战场使命是准确制导、适时可靠地引爆战斗部从而 毁伤目标,其可能的毁伤模式有: ①不能准确的飞向攻击目标(偏航); ②不能引爆战斗部(哑弹); ③灾难性毁伤(解体)。
导致这些毁伤模式的机理非常复杂,例如,导弹在破片或 冲击波作用下,弹体的局部压跨、变形、折弯、翼片的折断、 变形等都可能引起气动力的不对称而使导弹偏航,导引头以 及控制系统毁伤、燃料泄漏、发动机失效等也能引起导弹不 能准确飞向攻击的目标。导弹的引信及传爆序列受到损坏, 可能出现哑弹。如果导弹所携带的易燃易爆部件(如战斗部、 燃油箱)受到高速破片的撞击,可能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 从而导致整个导弹的解体。
战术性能上的先进性
正确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上的可能性
生产中的经济性
• 指标过低-缺乏先进性,研制出即面临淘汰;
• 指标过高-超出技术现状,加长研制周期,甚至不能完成任 务,造成人力财力以及时间上的浪费;
方法:对敌我双方的战术研究&敌我双方现有武器性能的比较
以及敌目标性能的研究
充分的理论分析&实际数
三、对弹丸的要求
生产经济要求
¾ 弹丸结构工Leabharlann 性在保证弹丸战斗性能的前提下: ① 弹丸结构应尽量简单,以便于加工; ② 确保战术技术要求以及互换性条件下,零件尺寸采用最大公差; ③ 弹丸质量公差与尺寸公差应尽量协调一致,避免采用复杂工艺; ④ 必须采用热处理工艺时,选择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弹道学 考试必备 你懂得#(精选.)

弹道学  考试必备  你懂得#(精选.)

填空:1、外弹道学可以分为质点弹道学和刚体弹道学两部分。

2、弹丸稳定飞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弹丸攻角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并保证其变化趋势是减小的。

3、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所受的力矩主要有马氏力矩、赤道阻尼力矩、静力矩、极阻尼力矩和导转力矩。

4、表征火药能量性质的主要特征量有:爆热、爆温、火药气体比热容、火药力、比冲量。

5、一定形状尺寸的火药,气体生成速率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面、火药的燃烧速度。

6、攻角是指弹轴和速度矢量的夹角。

7、单体火药的密度越大燃烧速度越小。

8、压力中心是指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时所受的外力在弹轴上合力的作用点。

9、线膛火炮中,膛线分为两类,分别是渐速膛线和等齐膛线。

10、火药气体在膛内所做的功主要包括弹丸旋转运动功、后座部分的运动功、弹丸沿膛线运动的摩擦功、火药气体的动能、弹丸沿枪管直线运动的动能。

11、推导刚体运动方程时将弹丸所受的力投影到地面坐标系,力矩投影到弹轴坐标系。

12、减免燃烧的火药第一阶段产生的气体量较多。

13、火药通常分为混合火药和溶塑火药。

14、单基药:主要成分是硝化棉双基药:主要成分是硝化棉和硝化甘油概念题:火药的爆温:就是指火药在燃烧瞬间没有任何能消耗的情况下,火药燃气所具有的温度,单位用K表示。

火药燃气的比容:燃烧1kg火药所产生的燃气在0摄氏度和1个大气压下所占有的体积。

爆热:1kg火药在真空定容情况下燃烧并将燃气冷却到15摄氏度时放出的热力量。

弹形系数:该种弹丸与标准弹丸形状近似的程度。

火药的余容:是表示与单位质量气体分子体积有关的修正量。

极阻尼力矩:弹丸在绕其轴线自转时,由于空气的粘性,在弹丸表面的附面层随着弹丸的自转而旋转,消耗着弹丸的自转动能,使其自转角速度逐渐减缓。

这个阻止弹丸自转的力矩叫极阻尼力矩。

火药射击现象的特点:①性能的稳定性②枪炮射击时间短故发射功率大③弹丸发射过程是个瞬态冲击过程。

弹道过程的特点:高温、高压、高速、时间短。

影响燃速的主要因素:火药成分对燃速的影响、火药初温对燃速的影响、火药的密度对燃速的影响、压力对燃速的影响。

基于Virtools的外弹道仿真与设计

基于Virtools的外弹道仿真与设计

价值工程0引言当前,装备训练尤其是复杂装备维修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装备数量少、训练效率低、财力损耗大等问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模拟器、虚拟环境,构建功能强大的虚拟训练系统,为装备训练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训练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训练培训的模式,利用计算机产生逼真的实物替代品,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加入实时的人机交互性操作,使受训者可在设备不受损坏的虚拟环境下主动进行,对实物操作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训练成本,提高训练效率。

在武器平台作战仿真系统中,经常需要进行射击训练的模拟,从而进行命中及毁伤等分析,所以对外弹道的仿真必不可少。

本文根据需要,采用解弹道方程组作为仿真算法。

首先建立了外弹道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龙格库塔法作为其解算方法。

最后通过在Virtools 中BB 模块的编写和连接,实现在Virtools 中对外弹道仿真。

1Virtools 介绍Virtools 是法国达索公司出品的一套非沉浸式虚拟现实产品开发工具,以功能全面、人机交互可视化强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开发人员透过图形式的开发界面,以流程图的方式拖放行为模块(Building Blocks ,BB )到需要的对象上,最终建构起复杂的交互式应用程序。

Virtools 现有600多个BB ,用户还可以自行编辑、组合BB ,组成一个具有某项功能的模块系统,通Virtools 脚本语言(Virtools Scripting Language ,VSL )或利用VC++等工具开发自定义BB [1]。

2外弹道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射击诸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射表逼近方法,即以最小二乘拟合的解析函数来逼近高炮的射表,其突出优点是计算量小、解算时间短、存储空间需求少,但是也存在精度低、通用性差等缺点;另一种就是外弹道解法,即使用数值积分方法来求取弹丸运动的外弹道微分方程组,它具有通用性好、精度高等特点,并可以降低火控系统对射表的依赖性.但解算处理复杂,耗费时间较多[2]。

航空外弹道课程设计

航空外弹道课程设计

航空外弹道学课程设计一、已知条件及题目要求1、查表可知,标准下落时间()21.12S s s =2、气象:760on h mmHg =288.4on K τ=29.27R =温度梯度35.86210G -=⨯度/米8.4on mmHg =e3、弹丸参数:216.5q kg =0.299d m =弹长 2.11L m =9.806g =4、空气阻力系数:00.160x C =5、初始条件:400/u m s =0w =0p =2000m H =要求:列出弹道参数,并画出炸弹弹道曲线。

二、题目分析研究投射弹丸运动的科学,总称为弹道学。

弹道学是武器设计和使用的理论基础。

研究弹道学的目的即在于应用全弹道的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指导武器的设计、使用和改进,使武器在最优化条件下达到预期的射程、射击精度和战术效果,并保证重复射击性能的一致性。

对于所给题目,取直角坐标系Oxy ,坐标原点取在投弹高度为H 的投弹点O 上,x 轴取在飞机投弹瞬间速度1v →的铅垂面(投弹面)内的水平方向,y 轴铅直向下,如图1所示。

转角方向规定顺时针为正。

设弹道上任一点M 速度向量v →在x 轴与y 轴上的分量分别为u 与w。

由题目给出的条件,P0=0,W=0可以知道,所要设计的题目类型为无外力的水平轰炸,由于飞机速度V 在X 轴方向上,因而初始条件为:当0t =时,0.0,y 0,w v,u ====θ建立方程组如下: ⎪⎪⎪⎪⎩⎪⎪⎪⎪⎨⎧===+--=)()()()()(4........................................................vsin dt dy 3.......................................................vcos dt dx 2.....................................................v gcos dt d 1 .......... gsin v )a v,(y dt dv θθθθθG H CH设.cos ,sin 21θθ==f f 简化为:⎪⎪⎪⎩⎪⎪⎪⎨⎧-====v f gf dt df v gf dt d dt df v gf dt d 2122212cos θθθ 三 微分方程简化计算:重要弹道诸元的计算:(1)大气温度计算:)200(*G 4.288y -+=τ310*862.5G -=(2)查表得)Ma (C x0,其中:0.5*0.005862y)-(300.124*20.074v 0.5*0.005862y)-2000*0.005862(288.4*20.074v a v Ma =+==Ma 可作如下近似)Ma (C x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外弹道设计的任务和程序
• 因此,更为严格意义上的外弹道设计任务是:在满足射程或射高以及 射击密集度要求的条件下,除确定弹径、弹丸质量、弹丸初速等参数 之外,还要尽可能合理而科学地确定弹形、弹长、弹丸结构及形式、 弹丸质心位置、转动惯量、气动参数及飞行稳定性因子等性能参数。 而后面这些参数的选择判断往往没有较完整的理论指导,而较多地依 靠经验积累与对现有弹丸和外弹道性能参数的大量统计与分析比较。
• H=X+(E-0.3)(6-1a) • H=X+E(6-1b) • 对于我国和苏联过去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在下列条件下: • ①头部母线为圆弧线; • ②全装药初速v0≥500m/s; • ③θ0≈θ0X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外弹道基本参数的预定
• 对43年阻力定律的弹形系数可用式(6-1a)求H,再用下述经 验公式估算:
下一页 返回
6.2 外弹道基本参数的预定
• 因此,从炮架设计合理性要求出发,炮口动量应越小越好。此外,最 大膛压将影响弹丸的弹体强度和炸药底层应力的大小,因而也要求炮 口动能尽可能小。
• 1.弹形系数i43的选定 • 弹形系数在第1章中已有说明,在进行外弹道设计时,较适当地选定
弹形系数是十分重要的。弹形系数大于实际值,将使火炮的设计难度 增加,而弹形系数过小,又使弹丸的设计困难增加,若实际设计达不 到规定的要求,则难以达到规定的射程。
• 以上说明,外弹道设计是理论与试验相结合,并需经多次反复才能完 成的。在进行外弹道分析时,往往只能事先明确一些诸如弹丸结构特 征量及气动力特征等参数,但弹丸在实际设计过程及加工工艺实现中 不一定恰好完全符合所确定的这些参数,只有经过一定的反复,理论 计算的结果才会与实际的结果相一致,才能进一步对弹道参数或弹丸 结构做一定的方案调整,最后获得各方面性能良好的方案。
• 一般来说,同一弹丸在某一初速时的平均弹形系数随射角而异。这是 因为:射角不同,沿全弹道马赫数的变化不同;射角不同,在弹道起 始段的起始扰动δ0和δ·0不同(章动角δ加大,弹形系数也增加), 动力平衡角随着射角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致使弹形系数增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外弹道基本参数的预定
• 弹丸的阻力系数和弹形系数主要由头部长度X(d)和尾锥长度E( d)来确定。根据我国经验,此二参数可合并为一个参量H(d)( 见公式(1-34))。
第6章 外弹道设计
• 6.1 外弹道设计的任务和程序 • 6.2 外弹道基本数的预定
返回
6.1 外弹道设计的任务和程序
• 通常外弹道的设计是在整个火炮系统设计中最先进行的,并且在全系 统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并确定最终设计。
• 从狭义上说,外弹道设计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射程或射高等火炮主要战 技指标要求确定火力系统的三项重要弹道参数,即火炮的口径、弹丸 的质量和弹丸的初速。这些弹道参数的确定将因火炮的种类和用途不 同而异。一般野战火炮应满足其最大射程的要求,高射火炮应满足最 大射高及飞行时间的要求,而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则应满足着速及飞行 时间的要求。在确定了这些重要弹道参数之后,就可以分别进行弹药 和火炮的设计。对弹药设计而言,其设计任务是使规定质量弹丸在规 定的初速条件下,保障飞行的稳定性和落点的初速,使弹药对目标实 现所要求的毁伤效果;
下一页 返回
6.1 外弹道设计的任务和程序
• 对于火炮设计而言,其后续设计任务是内弹道设计,它是在保证使规 定质量弹丸获得规定的初速条件下,设计有关的炮膛结构诸元和装药 量,给出相应的内弹道诸元,然后才能进行火炮结构设计和装药结构 设计。
• 根据我国多年来各种新型火炮系统研制的经验,外弹道设计只考虑满 足火炮的最大射程或最大射高的指标要求已经不够,在外弹道设计时 ,不论对哪种火炮,还应该综合考虑火炮射击时的散布和精度的指标 要求。这样,外弹道设计就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和覆盖了更为全面 的内容。
• i43=2.90-1.373H+0.32H2-0.0267H3(6 -2)
• 由公式(6-2),可获得阻力系数i43随H的变化规律,如图6 -2所示。由图6-2可见,阻力系数i43随着H的增大而减小, 说明弹丸头部长度和尾锥长度越长,阻力系数就越小。
• 实际上,外弹道设计的全过程更多地与弹丸设计的过程相重叠,并且 相互影响与促进,最终获得更为优良的战技指标。
• 外弹道设计的程序如图6-1所示。整个程序一般分为四部分:第一 部分为基本参数与弹丸外形结构等的预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外弹道设计的任务和程序
• 第二部分为弹道诸元的计算,从而对气动力、稳定性和散布进行估算 和分析;第三部分是用风洞和靶道技术对方案进行试验检验,如不合 要求,则修改方案;第四部分是综合评定方案并定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外弹道基本参数的预定
• 由于实际弹丸在不同马赫数时的阻力系数与标准弹的阻力系数的比值 并不是一个常数,尽管某种弹形的阻力系数Cx(Ma)既可以用理 论方法计算,也可用试验方法(风洞或射击法)测定,但不管是理论 方法还是试验方法,都是在一定马赫数时进行的,与估算全弹道所用 的平均阻力系数或平均弹形系数不同。特别是在弹丸未制成时,只可 用模型弹做风洞试验而无法做射击试验。因此,最好有一个近似的估 算弹形系数的经验方法。
• 本章仅对上述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上一页
返回
6.2 外弹道基本参数的预定
• 6.2.1 加农炮或榴弹炮合理弹丸质量及初速 范围的选定
• 加农炮或榴弹炮在给定火炮口径d、合理选定弹形系数i的前提下, 应在满足最大射程能实现的条件下,使炮口动能或炮口动量最小为确 定合理的弹丸质量及初速的原则。炮口动能E0=mv2/2的大小 影响膛内火药气体做功的大小,炮口动能大,则要求较长的身管或较 高的最大膛压,这对火炮的炮身设计不利。因此,从炮身设计合理性 要求出发,炮口动能越小越好。炮口动量M0=mv的大小则影响火 炮炮架承受的后坐阻力冲量的大小,后坐阻力冲量大,则要求较长的 火炮后坐长度或较大的最大后坐阻力,这对火炮的炮架设计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