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

火是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火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火又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的灾害。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突飞猛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大体量的综合性的高层建筑,这对改善城市景观和人民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人们生产生活中用火用电情况的不断增多,由于用火用电的不当、或者管理不慎、或者设备故障、或者蓄意纵火等各种原因而不断产生的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一幢建筑要能够发挥其正常的设计功能,除了合理的功能分区之外,还必须有合理的安全疏散和交通组织设计,特别是高层建筑,尤其是大型高层公共建筑,由于功能的多样性,交通路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安全疏散设计成为高层建筑中的重要问题。从已有的火灾案例来看,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火险隐患,特别是在安全疏散方面问题突出,其防火设计必须受到重视。

一、高层建筑的概念高层建筑因其占地面积小、空间充分利用、能有效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状况,特别是它的面积集中、体形高大、能满足人们多功能使用的需要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高层公共建筑更是为城市建设锦上添花,但同时也出现了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快、人员不易疏散、火灾扑救困难等新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特点,首先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其二是发生火灾时,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增加了安全疏散的困难,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火灾断电等原因禁止使用;其三是人员集中,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

高层建筑的功能分区合理,交通路线通畅,人员安全疏散快捷,不仅反映了一个建筑物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还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性问题。对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应从其建筑及使用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建筑功能与消防安全的合理关系。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攸关人员生命安全,要求高、难度大,无疑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安全电梯;对于高层旅馆、饭店和写字楼,还有辅助安全疏散设施,如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对超高层建筑还需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直升飞机停机坪等等。若发生火灾,人们在紧急疏散时,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安全性高,即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转向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会产生“逆流”情况,这样的疏散路线即为安全疏散路线。因此,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和安全疏散路线。,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外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枢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楼梯间防火和疏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消防队员的救灾工作。因此,建筑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层数,正确运用各种建筑规范,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疏散楼梯,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辅助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般要求

1.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2.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3.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

4.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如果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5.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6.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7.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造成拥挤,堵塞通道,因此不应采用。由于建筑造形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10度,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的宽度不应小于 220mm。

8.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以上只是各楼梯间共性的设计规定。实际工作设计中,根据建筑类型不同要选择适合的楼梯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楼梯,建筑规范还有更进一步的具体要求。

(二)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或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室内走道。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要从房间等部位向外疏散,首先通过疏散走道,所以,疏散走道是疏散的必经之路,通常为疏散的第一安全地带。

一般要求

1.走道要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尤其不要往返转折,否则会造成疏散阻力和产生不安全感。

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3.走道的结构和装修。因为走道是火灾时必经之路,为第一安全地带,所以必须保证它的耐火性能。走道中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并全部填实所有空隙。

4.走道的宽度一般按照人数计算确定。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的不同、采用结构类的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

现举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办公建筑、旅馆实例。如下:

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的外廊式或内廊式走道,对于塔式住宅,其特点是以电梯、楼梯和公共走道组成一个平面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分布在核心的四周。这种平面形式布置紧凑,既方便平时使用,又便于火灾时紧急疏散。办公和旅馆高层建筑,凡采用大空间办公室的,大多采用环形走道或双向走道。

(三)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直接影响疏用时间和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因此,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正确的运用规范,根据不同建筑提出具体的要求:

1.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安全疏散距离

为保证通廊式住宅建筑的人员能迅速安全疏散,当小楼梯设在户外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当小楼梯设在户内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最远一个房间门算起。小楼梯一段的疏散距离可按其1.5倍水平投影计算。

2.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人防工程内最远一点到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3.一般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注:

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基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0m。

2)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m;

3)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

4.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m)

5.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单层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室外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四)安全出口

所谓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房间的门、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除按要求设置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外,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并应有明显标志。在火灾时人们常常是冲向熟悉、习惯和明亮处的出口或楼梯疏散,若遇到烟火阻碍,就得掉头寻找出路,尤其是人在惊恐、失去理智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追随他们盲目行动,如只有一个方向得疏散路线是极不安全的。

在建筑物中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为袋形走到的致命弱点时只有一个疏散方向,火灾时一旦出口被烟火堵住,其走道内的人员就很难安全脱险。

有的综合性高层建筑有多种用途,如地下一、二层为汽车停车库,地上几层为商场营业厅,商场营业厅以上若干层为办公室,在办公室以上若干层是旅馆或公寓。为了便于安全使用,有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在设计中必须做到车流与人流和消防营救安全分隔,百货商场与其上各层得办公、住宿人员分隔。安全出口(门或楼梯出口)的布置应均匀,具有不同方向的出口,但必须注意的是,有的高层办公建筑,将两座楼梯相近布置,而且在同一个方向,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不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两者之间至少应保持5m以上的间距。

高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2)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3)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倍的公共建筑。

2.塔式高层建筑内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2)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实体墙分隔。

(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实践证明,高层建筑采用剪刀楼梯作两个安全出口,是一种既节约建筑面积和投资,又能满足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较好措施,但由于有的设计人员对剪刀楼梯在安全疏散上应具备的功能不甚了解,在设计上出现了一些缺陷。例如:有的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没有用隔墙隔开,不能形成每座楼梯的上面和下面为各自独立的楼梯间,起不到真正两个疏散楼梯的作用;又如有的剪刀楼梯只有一个与电梯厅合用的前室,失火时一旦合用前室被烟火封住,人员无法通过楼梯疏散脱险等等。

3.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4.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房间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

5.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6.高层建筑(除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塔式住宅和顶层为外通廊式住宅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7.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米。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平方米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米。

8.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五)消防电梯

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中。消防电梯的用途在于火灾时供消防人员进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用的。因为普通电梯在火灾时由于切断电源而停止使用,如果消防队员只靠攀登楼梯进行扑救,往往因体力不足和运送器材困难而贻误灭火战机,影响扑救火灾及抢救伤员工作,因此,高层建筑必须设有专用或兼用消防电梯。

1.消防电梯的设置场所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1)一类公共建筑。

(2)塔式住宅。

(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4)高度超过32米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5)建筑高度超过32米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及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库房。

2.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设置数量的要求

(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平方米时,应设一台。

(2)当大于1500平方米但不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两台。

(3)当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三台。

(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3.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1)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

(2)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3)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4)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米的通道通向室外。

(5)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6)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公斤。

(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9)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1)消防电梯井底应设排水设施,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六)辅助安全疏散设施—避难层(间)

设置高层建筑避难层(间)是十分必要的。设置避难层(间)是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在火灾时安全脱险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就高层公共建筑来说,人员众多,紧急疏散是个大问题。层数在25层以上的办公、旅馆等人员较多的高层公共建筑,均宜设置避难层(间),但为既基本满足安全疏散需要,又能节约投资,宜缩小设置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旅馆(含饭店、宾馆)、办公楼和综合楼,应设置避难层(间)。

设置避难层(间)的歧视高度,主要与当地拥有消防登高车的作业高度和消防队员能承受的最大体力消耗等因素有关。目前某些城市的登高、举高消防车,最大作业高度在30-45m

之间,个别少数城市的登高、举高消防车在50m左右。根据对消防队员实测,登高超过10层时,心跳和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不适应扑救的需要,会给灭火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上述因素,自地面层起到10-15层设第一避难层。避难层(间)的层数亦为10-15层。避难层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与设置层结合(采用的较多),另一种是专用避难层。前者形式的避难层要做到:一是设备、管道应集中布置,并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墙围护起来;二是要满足疏散人员的停留面积要求。

例如避难层管15层,每层平均100人,共1500人,假设人均停留占用面积5人/m2,1500÷5=300m2,则需要净面积300m2.。专用避难层核心部位的设备和垂直交通设施,必需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墙围护起来,人均占用面积应满足上述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提交日期:2003-09-29 浏览: 155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4.1.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1. 5.1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2。 4.1. 5.2 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4.1. 5.3 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 5.4 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4.1.6 当高层建筑内设托儿所、幼儿园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宜设置单独出入口。 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1.1.1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6.1.1.2 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6.1.1.3 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本规范第 5. 1.1条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0倍的公共建筑。 6.1.2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1.2.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6.1.2.2 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分隔。 6.1.2.3 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6.1.3 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6.1.4 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设计,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 6.1.5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 6.1.5的规定。

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方案计划方案.doc

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方案_计划方案 《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方案》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各教育学区、各级各类: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工作,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校抵御能力和师生自防自救能力,预防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包括民办幼儿园)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各教育学区、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本着对学校安全、对师生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负起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牢固树立消防工作、预防为主、宣传先行的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以119消防日为契机,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确保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扎实做好学校各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开展逃生自救演练为重点,创新教育方法,丰富宣传形式,努力在宣传实效上下功夫。 1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开展消防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橱窗等宣传阵地,出一期消防教育专刊;上一堂消防安全知识课;开一次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班队课;发一批防火安全宣传品;播

放一场防火灾事故专题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图画展;举行一次消防安全征文活动;分发一份消防安全倡议书或致家长的一封信;悬挂一幅消防安全标语或横幅等十个一活动;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红门或参观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基地等活动,努力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良好安全教育氛围。 2开展一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组织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消防应急疏散演练xxxx,熟悉紧急情况下如何自救、如何逃生,增强师生防火逃生和应急疏散演练能力,学生参加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要达到100%。 三、全面排查和整治校园各类火灾隐患。 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火灾多发的特点,对学生集体宿舍、食堂、图书室、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开展一次校园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改活动,重点检查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消防安全组织是否健全、防火应急预案是否科学、消防设施设备是否良好、火灾隐患是否排除。要重点查看学校师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无损、能正常使用。要特别对学生食堂、配电室、化学药品库、实验室、微机室、锅炉房、学生宿舍的电源、火源等库房设施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火灾隐患全面整改,务必要做到整改责任到人,整改经费到位,整改措施落实,确保火灾隐患得到消除,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四、认真分析总结,扩大影响。 活动结束后,xxxxxxxxxxxxxxxxxxx。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实例分析 作者:徐进强, XU Jin-qiang 作者单位:广东珠江建筑工程设计公司,广东,广州,510630 刊名: 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35(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3.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4.GB 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 5.GB 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 6.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5条) 1.期刊论文鄢潇.YAN Xiao高层综合楼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分析探讨-中外建筑2009,""(11) 由于高层建筑专业系统多,管线复杂,给排水管道施工带来许多实际困难.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工程机电管线布置原则,并就给排水系统安装与施工技术工艺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并进行了总结. 2.期刊论文王兴文.王莲花.张征合.张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综合楼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给水排水2009,35(z2)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位于北京市望京地区,总建筑面积为27 903 m~2,其中地上为17 503 m~2,地下为10 400 m~2,建筑层数为地上9层(局部、电梯机房水箱间11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45 m.介绍了门诊综合楼类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和消防给水设计的思路、设计参数等,供设计参考. 3.会议论文李庆峰山东省电力工业局综合楼设计:空调、冷冻机房防火排烟1987 4.期刊论文李鸿凌浅议某商住小区给排水设计-城市建设2010,""(14) 本文结合实际经验,介绍了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具体内容,针对本工程的建筑特点,采用合理的给排水系统,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并对当今给排水规范某些务例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5.期刊论文黄国军某商住楼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建筑为18层的商住综合楼给排水设计为例,分别阐述了设计中用水量的计算、管道敷设、管材的选择等几方面内容,探讨了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未来的设计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93295156.html,/Periodical_shanxjz200912116.aspx 授权使用:同济大学图书馆(tjdxtsg),授权号:3025f13b-8b86-4f0c-ba99-9e070121c4dd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6日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内容 一、防火有关知识 (一)学校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1、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 2、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热器、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 3、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4、在床上燃点蜡烛,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5、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6、违章使用各种灶具,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7、实验中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导致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荷,造成火灾; 8、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 9、建筑物或设备接地不良,雷击引起火灾。 (二)如何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1、学校的每名师生员工首先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消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增强防火安全意识。 (1)不私自接拉临时电线。接拉临时电线极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2)不在公共场所使用电炉、电热器等电热设备,这些电热设备用电功率比较大,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3)不在公共场所使用煤气炉、酒精炉等灶具。 (4)不在值班室等地点点蜡看书。宿舍熄灯时间已经较晚,如再点蜡看书疲乏睡着,蜡烛易引燃蚊帐等可燃物,酿成火灾; (5)不卧床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梗。人躺在床上很容易入睡,未熄的烟头或火柴梗掉在被褥等可燃物上,容易造成火灾; (6)不乱焚烧杂物。焚烧杂物中遗留火种或失去控制时,容易造成火灾; (7)不将台灯靠近可燃物。台灯点燃时间过长,灯头发热靠近可燃物,易发生火灾;

(8)注意做到人走断电。人离开房间要关掉电器开关,拔下电源插头,确保电器彻底切断电源。 学校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2、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学校各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均是为了保证消防安全的,一旦发生火情,这些设备将起到报警,引导大家疏散,阻止火势蔓延和扑救火灾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保护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目前学校在各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有以下几种: (1)防火报警设备 , 用于监测火灾。防火报警的手报按钮和烟感探头,一般安装在人员集中场所或重点部位,一旦出现火情,它将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2)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它是引导人们疏散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一般安装在疏散通道内或安全出口处,一旦发生火灾,供电中断,人们利用应急照明灯提供的照明,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指示的方向,疏散到安全地点。 (3)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它是用来紧急疏散的。安全出口设在人员集中的场所,正常情况下它是关闭的,但遇紧急情况它必须能及时打开。疏散通道必须随时保证畅通,一旦发生火灾,人员能及时的通过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疏散到安全地点。 (4)防火门,它是用来阻止火势蔓延的。防火门一般安装在较大建筑物的楼道里,它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个防火区域,并安装有闭门器,保证防火门常处关闭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它将隔断浓烟和有毒气体并阻止火势蔓延。 (5)消火栓,它是用来扑救火灾的。消火栓分为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设在建筑物周围,室内消火栓设在建筑物内。消火栓是扑灭火灾的主要水源。一旦发生火灾,可在消火栓上接入水带取水灭火。 (6)灭火器,它是用来扑救初期火灾的。学校的各个部位均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灭火器,一旦发现火情可用附近的灭火器进行扑救。 上述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在保证通畅、良好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出现火情后,人员及时顺利的疏散和有效的扑救,将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火场逃生有关知识 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653-54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设置足够数量及规范的安全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0.17条规定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凡是房间的疏散门、楼梯、直通室外地面的门都可视作安全出口。 1.1房间的疏散门设计 办公建筑中当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可设置1个疏散门,当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0m、可设置1个疏散门,其它情况的房间疏散门不少于两个,且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见图1。 图1 房间的疏散门设计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规范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一二级为22m)。否则应增设安全出口。 1.2直通室外疏散门设计 公共建筑或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一般情况下每个防火分区均须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但当建筑规模较小时可根据面积、层数、疏散人数、楼层所处位置等因素设置一个安全出口,规范规定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1.3疏散楼梯的数量 一二级办公建筑应当满足:层数在三层及三层以下、每层最大建筑面积500m2、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时,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识设置指引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识设置指南 一、在消防车通道或登高面设置禁止性标识 1、消防车通道 ①设置位置:设置于消防车通道场地上或出入口周围醒目 位置。 ②设置要求:标识的内容为:消防(车)通道,严禁停车 或者消防(车)通道,严禁占用等。具体可在地面上划专门的标识线,并注明“消防车通道严禁(禁止)停车” 字样,或者在所属消防车通道出入口部位设置竖向明显标牌,对消防车通道进行标注。 ③图例: 标识消防车通道相关 要求。

2、消防登高(扑救)面 ①设置位置:设置于消防车登高场地地面上或场地周围醒 目位置。 ②设置要求:标识的内容为:消防车举高作业面,严禁停 车或者消防车登高场地,严禁占用等。具体可在地面上划专门的标识线,并注明“消防车登高场地严禁(禁止)停车”字样,或者在登高场地周围设置竖向明显标牌,对登高场地标注。对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及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还应对消防举高车场地进行专门标识,举高车场地距离建筑物外沿约5-10米,白色区域长15米,宽8米,具体可标识为:消防车举高作业面,严禁占用。 设置于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醒目位置 ③图例: 二、在主要出入口、电梯口等位置设置明显标志或警示、消防知识标语,提示火灾危险性、标明安全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方位

1、在电梯间、楼梯间内每层位置设置楼层提示标识 ①设置位置:每层电梯出口处或楼梯间拐角处。 ②设置要求:楼层提示标识长、宽不应小于30cm,圆形 直径不应小于30cm,自顶面往下30cm处,可用中文标识。 ③图例: 2、在门厅、主要出入口设置提示火灾危险性及消防知识标语。 ①设置位置:门厅或者主要出入口部位。可利用固定视频或广告展架。 ②设置要求:设置固定的“消防安全告知书”、“消防安全 承诺书”、防火公约及相关的安全提示牌、消防常识二十条(附件1)。 ③图例: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大体量的 综合性的高层建筑,这对改善城市景观和人民居住条件起 到了积极作用。建筑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 理的功能分区之外,还必须有合理的安全疏散和交通组织 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大型公共建筑,功能 多样,交通路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 想。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安全疏散设计成了高层建筑 中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已有的火 灾案例来看,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火险隐患,特别是在安 全疏散方面问题突出,其防火设计必须受到重视。高层建 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在满足《高规》规定的基础上,还应有

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守护——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宣传教育 ------防火、灭火、火场逃生及相关消防职责 一、防火有关知识 (一)学校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1、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 2、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热器、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 3、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4、在床上燃点蜡烛,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5、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6、违章使用各种灶具,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7、实验课实验中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导致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荷,造成火灾; 8、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 9、建筑物或设备接地不良,雷击引起火灾。 (二)如何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1、学校的每名师生员工首先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消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增强防火安全意识。 (1)不私自接拉临时电线。接拉临时电线极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2)不在宿舍等公共场所使用电炉、电热器等电热设备,这些电热设备用电功率比较大,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3)不在宿舍等公共场所使用煤气炉、酒精炉等灶具。因为宿舍的地方较小,可燃物品较多,稍有疏忽将酿成火灾; (4)不在宿舍点蜡看书,宿舍熄灯时间已经较晚,如再点蜡看书疲乏睡着,蜡烛易引燃蚊帐等可燃物,酿成火灾; (5)不卧床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梗,人躺在床上很容易入睡,未熄的烟头或火柴梗掉在被褥等可燃物上,容易造成火灾; (6)不乱焚烧杂物。焚烧杂物中遗留火种或失去控制时,容易造成火灾; (7)不将台灯靠近可燃物。台灯点燃时间过长,灯头发热靠近可燃物,易发生火灾; (8)注意做到人走断电,人离开房间要关掉电器开关,拔下电源插头,确保电器彻底切断电源。学校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2、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学校各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均是为了保证消防安全的,一旦发生火情,这些设备将起到报警,引导大家疏散,防止火势蔓延和扑救火灾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保护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目前学校在各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有以下几种: (1)防火报警设备,用于监测火灾。防火报警的手报按钮和烟感探头,一般安装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 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极大的促进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相比较而言,施工难度更高,给排水设计作为施工建设的重点,要想确保其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合理的规划给排水设计方案。基于此,本文 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其次探讨了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设计方案;研究分析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消防安全、给水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这对 于给排水设计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够设计出更高质量的给排水 方案,成为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分析 (一)静水压力大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静水压力大,在这一特点的影响下, 如果没有做好分区工作的话,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接下来的使用,出现较 大震动与咋噪音,消耗大量的能耗,导致水资源出现浪费,而且还极易导致破坏 水系统管道及配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做好对水系统的竖 向分区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在降低静水压力的同时,更好的保障水系统的安 全稳定运行。 (二)消防安全要求高 和普通建筑相比较而言,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对于安全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高层建筑属于综合性的多功能建筑,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极易 导致出现火灾事故。我们都知道,高层建筑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其蔓延速度是非 常快的,并且灭火难度非常高,一旦延误了最佳的救火时机,必将会给人员及财 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工作 至关重要。 (三)瞬间给水、排水量大 高层建筑中人数众多,因此瞬间给、排水量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如果给水系统停水、排水系统堵塞等问题的话,必将会带 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技术的 合理性,并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最大限度的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排水量大、管道长 高层建筑不仅管道非常长、复杂,而且排水量非常大,管道压力波动较大。 要想在避免破坏水封的基础之上提升其给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就必须要提升管 道压力的稳定性,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设置通气管系统、应用螺旋消音单 立管系统等方式来解决。不仅如此,对于排水管道材料的选择,应确保其具备较 高的机械强度,最好采用柔性接口。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探讨 竖向分区问题和普通建筑相比较而言高层建筑高度要高的多,因此在设计水 系统的过程当中要认真考虑竖向分区的问题。如果只采用一个供水系统的话,那 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建筑底层配水点的压力,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打开水龙头出现喷溅、而且还极易导致管道出现损坏。与此同时,在竖向分区的 过程当中还要确保区分压力值选择的合理性,如果压力值过高的话,是无法解决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陈志康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陈志康 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对于高层建筑的居住安全 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由于高层建筑在消防疏散方面具有特殊性,所以,消防问 题是高层建筑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做好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 (1)为了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当今高层建筑的功能逐渐增加,建筑内部也存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并且许多装饰材料具有可燃性,有些原材料是可 燃性材料,这给后期的消防安全问题带来极大挑战,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2)如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灾产生的烟雾会顺着楼梯向上蔓延。高层建筑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高,从所处楼层转移到地面的安全区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此时建筑内部比较混乱,如果没有提前设定疏散路线,极大可能导致被困者受到 明火以及烟雾的伤害。(3)高层建筑内部设置的消防设备有许多不足,比如水 压不够,不能提供足够的水对火情进行控制,如果消防设备出现故障,就只能用 消防车进行室外抽水来灭火,这样灭火的效果将会大大降低。 2 高层建筑的消防疏散问题分析 2.1 高层建筑内部的规划缺乏合理性 任何建筑物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建筑物内部规划是 否合理,将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物在规划内部结构时,要对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考虑,比如说,火灾、火灾所产生的浓烟、火灾 发生时的疏散等,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将火势控制住,将人员伤亡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此外,还应制定多套火灾应急预案,为火灾发生时,尽快疏散群众提供有力 的保障。 2.2 消防所必需的装备在数量、质量上不达标 火灾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的速度对火势的大小有很大的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消防人员的速度对火势的控制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影响。此外,影响 火势的控制及人民的生命安全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消防装备。在火势较小的 时候,消防装备可以将火势及时的控制住,不让火势进一步扩大。在高层建筑内,如果消防装备的数量、质量都不达标的话,灭火的效果将达不到预期,这也是导 致火势增大的重要原因。 2.3 高层建筑内的居民缺乏疏散能力 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我们要明白,任何事情都比不 上我们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相关报道显示,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很多民众为了保 护财产,或者不懂这在浓烟环境下,如何保护自己,最终导致了生命的结束,也 有部分民众是在疏散时被踩压致死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高层居民的疏散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3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1 安全疏散路线的科学布设 出现火灾问题的时候,人们进行紧急疏散的时候,每阶段安全性是不断增高的,人们自着火位置与房间,跑至公共通道,然后从公共走道至疏散楼梯,之后 转移到室外以及其余安全位置,越来越安全,不会出现逆流问题,此种疏散路线 就是安全疏散路线。所以,在进行疏散路线布设的时候,不仅需要简单明了,方 便辩查找寻,而且要不会由于一些阻碍逆向而行,而且应当尤其重视疏散楼梯位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2019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即将到了,为了让大家知道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校园防火常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按消防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国家、集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2、遵守学校消防规定。不要私自在教室、宿舍等活动场所乱拉电线,禁止使用电炉子、热水器、电吹风、电热杯等电器设备。 3、禁止吸烟,使用过的废纸及时清扫,以免引起火灾。 4、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不要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室内照明灯要做到人走灯灭。 (二)学生宿舍防火 1、在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不乱拉乱接电线。 2、禁止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一切电器。 3、禁止在宿舍使用明火。 4、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 5、禁止在宿舍内焚烧物品。 6、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 7、爱护消防设施,不将灭火器材随意移动或挪作他用等等。 (三)教室、实验室的防火 在教室、实验室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如放置是否妥当,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尤其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用剩的化学试剂,应送规定的安全地点存放。 (四)树林草坪防火

学校的树林草坪等植被,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侯,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但是由于杂草多,枯草等地被物以及落到地上的枯枝、残叶、树皮、球果等都可成为引火物。一些树种如油松、侧柏、落叶松、桦树等树皮中含有油脂,大都容易燃烧。一旦发生火灾,很快就会蔓延,而且常常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在树林草处,更要注意防火,要遵守有关消防法规,做到不使用明火,严禁做容易引起火灾的游戏;严禁在树林草坪中吸烟;一旦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秋冬季节封山时段及干旱天气尤其要注意防火。 九、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 灭火器是火灾扑救中常用的灭火工具,在火灾初起之时,由于范围小,火势弱,是扑救火灾的最有利时机,正确及时使用灭火器,可以挽回巨大的损失。 灭火器结构简单,轻便灵活,稍经学习和训练就能掌握其操作方法。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以及1211、1301灭火器等。 (一)灭火器的灭火作用、灭火范围 1、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作用表现在:在燃烧物表面形成的泡沫覆盖层,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起到窒息灭火的作用。由于泡沫层能阻止燃烧区的热量作用于燃烧物质的表面,因此可防止可燃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的蒸发。泡沫析出的水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泡沫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降低燃烧物附近的氧的浓度。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A类火灾,如木材地、棉、麻、纸张等火灾,也能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的火灾。 2、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的作用表现在:一是消除燃烧物产生的活性游离子,使燃烧的连锁反应中断;二是干粉遇到高温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放出蒸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冷却和稀释燃烧区空气中氧的作用。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气体、电气火灾以及不宜用水扑救的火灾。ABC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带电物质火灾和A、B、C、D类物质燃烧的火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发表时间:2017-04-18T14:22:18.6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作者:王海涛 [导读] 本文简要论述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多个方面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优化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多个方面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优化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施设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叙述。在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楼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当前高层建筑而言,火灾是其面临的最大的潜在隐患。根据目前统计资料显示,高层建筑火灾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建筑缺少安全可靠的疏散设施,或疏散设施管理不当,火灾时人员不能及时逃离,导致人员被困,发生伤亡事故。本文深入分析并探讨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及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多功能建筑矗立于现代都市之中,也使得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越来越多。据统计,近年来,发生的群死群伤重大恶性火灾事故中,80%以上火灾事故与消防安全疏散有直接的联系。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大部分是因没有可靠的安全疏散设施或管理不善,人员不能及时疏散到安全避难区域造成的。即使初期灭火失败没能控制火势的发展蔓延,若能有效地组织疏散,将会大大控制火灾事故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可见抓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疏散专项治理工作,对进一步改善消防安全,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经济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高层,建筑层数多,可燃物多,火灾负荷大,烟囱效应强,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水平和垂直蔓延途径很多。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由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并迅速弥漫火场,使室内温度急剧升高,给人员安全疏散和物资抢救带来严重威胁。 1.功能复杂,起火因素多 高层建筑在设备、设施、装修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使得火灾荷载大大增加。而且引起高层建筑火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电气、吸烟、用火不慎等。 2.火势蔓延途径多,蔓延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尤其是高级旅馆、综合楼以及重要的图书楼、档案楼、办公楼、科研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有的高层建筑还有可燃物品库房,一旦起火,燃烧猛烈,容易蔓延。一座高100m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 3.疏散困难,人员集中,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 在疏散过程中由于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及恐慌心理等因素,往往是向熟悉的、明亮的路线疏散,增加了疏散的难度。 4.扑救困难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自救,由于受到消防设施条件的限制,常常给扑救工作带来不少困难,遇到大面积火灾,室内消防水量就不够用,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一旦消防水泵等室内消防给水设施发生故障,就须完全依靠消防车抽吸室外消防用水进行扑救,但消防水带耐压有限,容易将水带胀破,延误灭火战机。由于高度限制,人员疏散抢救极其困难。 二、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 除了烟气和火灾高温辐射对人员的安全疏散造成严重威胁外,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还包括人的因素、内装修材料的耐火性能及通道尺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均影响室内人员安全、准确、迅速的撤离火灾现场。 1.人的因素主要有建筑物和通道中的人员密度、人群迁移速度及人的火灾行为心理。根据建筑物中各种房间的功能不同,其人员密度也不相同,房间中人员密度大小,直接影响到该房间内的人员撤离房间进入安全区域时间的长短;人员密度决定了人均占用疏散通道的面积,人均占用疏散通道的面积越小,人群迁移速度越慢;在火灾中,人群的恐慌、向光、向阔以及环境不熟悉等火灾中人员心理往往影响人群的迁移速度。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2.影响安全疏散的内装修材料和通道尺度因素。房间、走道、门厅中的吊顶的耐火极限以及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是影响室内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实际设计时应结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性能化评估的方案实施;疏散距离直接影响室内人员通过走道进入楼梯间前室的疏散时间,疏散距离越大疏散所需时间越长,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疏散距离一般不超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疏散通道的宽度直接影响室内人员迅速通过通道疏散到安全场所的人流量,通常其大小应依据建筑类型、房间使用功能以及人员数量,通过计算加以确定。 三、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条件 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①需要设置消防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疏散设施, 并满足规范的要求 ;②确定建筑物内的人员能撤离火灾危险区域, 并独立地步行至安全地带。其目的就是保证建筑物内所有的人员在烟气、火焰热、恐慌及其它因火灾造成的各种危险中的安全 , 即采取主动与被动的防火措施, 以保证建筑物内所在人员在危险来临之前逃至安全区域。 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 安全疏散的字面含义是在火灾发生时,引导人们向安全的区域撤离。而安全疏散设计的具体意思是拐上火灾发生时的火势大小、烟气流动的方向以及安全疏散的形式进行的一种提前预测,在此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人员安全。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特点,做好设计工作,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知识宣传材料

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材料 1、预防火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每年全国119消防宣传日活动不变的主题和要求。消防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涉及千家万户的安全。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消防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曾明确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三句话高度阐明了火灾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平安的生活、平安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变得丰富多彩。如果没有消防安全,我们已获得的物质成果就会遭到毁灭;如果没有消防安全,我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为了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火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有鉴于此,我校希望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系列活动,唤起全校师生员工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今后我们要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要发动更多的处室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共同做好消防工作,形成全校共同预防火灾的新局面,排除潜在的火灾隐患,把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火灾预防是生存的必然要求,因此预防火灾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全校处室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自觉行动起来,自查自纠本处室、本部门的火灾隐患,不漏过一个隐患,

不留下一个险情,不遗落一个漏洞,对火灾保持高度警觉。每位师生员工要努力学习消防常识,掌握火场基本逃生技能,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积极投身消防安全保卫,携手共创平安美好的幸福生活。 一、火灾的危险性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力。可以说,没有火的使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也就没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火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具有两重性,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但是火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火一旦失去了控制,超出有效的范围,就会烧掉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甚至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挽回和弥补的损失,正所谓“成也火,败也火。 我国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令1000多万亩森林变为焦土,林中的许多村镇惨遭火劫,193人被烧死,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需80年才能恢复,经济损失达人民币5亿多元。 2003年11月24日凌晨,莫斯科卢蒙巴民族友谊大学一栋5层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36人遇难,大约200 人受伤。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

浅析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 摘要: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例,从给水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等几方面分析了该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要点,探讨了在高层以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给水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abstract: taking a high-rise building for an example,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fire control system, drainage system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to some problem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water supply system; fire control system; drainage syste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给排水的特点:高层建筑的建筑标准高。给水排水设备使用人数多,水量大,一旦发生停水或排水管道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竖向分区多;动力设备多;火灾隐患大;高层建筑的排水量大,管道长,管道中压力波动大。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给排水的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高层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要点。 1.工程概况 该高层建筑是一座集商业、写字楼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大厦。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2021)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 (2021)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64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2021)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高层建筑存在的防火安全隐患,从高层建筑物火灾的特点及起因出发,阐述了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层建筑特点提出了防火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即从国家政策、高层建筑设计、中期施工、消防设施使用配备,后期管理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在总体布局、划分疏散楼梯间防火分区、构建耐火极限、疏散通道、自动报警系统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防火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大中型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越来越多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的高层商用、民用建筑大量涌现,并且成为当代都市建筑

主流。虽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生机,但是也增加了城市消防安全的困难和负担。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容积率增大,容纳人数多,纵向交通容量有限,且外部开放空间面积较少,因此,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时,避难和消防难度较大,特别是高层建筑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所以现在高层建筑的火灾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越来越受人们瞩目。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的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我国,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的规定[2],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非单层民用建筑和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后其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具有下列特点: 1.1火势蔓延迅速 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烟囱效应,使火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 (最新版)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增多,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标志。高层建筑层数多、规模大、人员集中、疏散困难、功能复杂、用电负荷大、配电线路密集、可燃材料多、火灾时烟囱效应显著,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蔓延途径多,发展迅速。现阶段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明显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就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作了分析。 一、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 (一)、火灾中人的行为因素 火灾发生后,建筑物内人员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是人员疏散成功的重要标准。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

已开始了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的研究。 火灾中人的行为被认为是人类在正常情况下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延续,它是人们根据已知情报和自我感知而对危险的形势做出的一种必然反应。建筑物的形状、平面布局、出口多少、火焰强度、消防设施的质量都会对人员的疏散安全带来重要的影响。而人员本身对火灾的生理反作用可以作为是否会产生危险的一个标准。人的生理要求会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当然人的行为不全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所处的存在环境。这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对高热的忍耐程度;不同类型的人群对灾难的反应;人群疏散密度与速度的关系;烟气对人员疏散视觉的影响;毒性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二)、火灾探测系统的探测时间因素 火灾探测系统能提前探测出火灾的地点范围,并通知管理人员。但探测头的反应灵敏度会影响系统反应时间,以至影响整个安全疏散过程。 火灾发生时,在着火房间上部将形成热烟气层,随着烟气量的不断增加,热烟气层逐渐加厚,且温度也越来越高。当烟气层的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