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式公寓的安全疏散设计

合集下载

公寓_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公寓_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保障公寓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公寓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2. 提高公寓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建立健全公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公寓紧急疏散应急指挥部,负责公寓紧急疏散工作的全面领导。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

(2)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路线的规划和引导。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通讯联络和车辆调度。

(5)宣传报道组: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四、预案内容1. 紧急疏散信号(1)火灾:当公寓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紧急疏散预案。

(2)地震:当公寓发生地震时,立即启动紧急疏散预案。

(3)其他突发事件:根据实际情况,由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紧急疏散预案。

2. 疏散路线(1)确定疏散路线,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2)设置明显标志,引导居民有序疏散。

(3)优先保障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疏散。

3. 疏散引导(1)疏散引导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

(2)疏散过程中,确保居民安全,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

(3)加强对重点区域和特殊人群的关注,确保其安全疏散。

4.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2)设置临时救护点,为伤员提供紧急救治。

(3)与附近医院建立联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通讯联络和车辆调度。

(2)确保疏散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6. 宣传报道(1)宣传报道组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2)及时向居民通报突发事件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

(3)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工作。

公寓式酒店的应急处理与安全逃生

公寓式酒店的应急处理与安全逃生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 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安 全工作有章可循。
制定安全规定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 符合酒店实际情况的安全规定,包括 消防、治安、食品卫生等方面。
安全培训计划与实施
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根据酒店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制定系统的安全培训计划,包括岗前培训、在 岗培训和专项培训等。
培训内容与方式
培训内容应涵盖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治安防范、食品安全等方面,采用理论 教学、实操演练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安全检查与评估
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对酒店各项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 全隐患。
安全评估与改进
对酒店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提 高酒店安全管理水平。
地震应急处理
地震预警
在地震发生前,通过酒店广播系统或其他通 讯手段通知客人就近寻找避难所躲避。
维持秩序
在撤离过程中,酒店管理人员应保持秩序, 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疏散客人
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客人按照预先设定的 安全通道撤离到空旷地带。
灾后检查
地震过后,对酒店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没有 余震或其他安全隐患。
通过宣传册、海报等方式向客人 宣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 意识。
安全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
对酒店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 正常运转。
隐患排查
及时发现和排查酒店内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 施进行整改。
紧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在遇到突发事 件时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02
应急处理流程
公寓式酒店的应急处理与

公寓安全疏散预案

公寓安全疏散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提高公寓居住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寓全体居住人员、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

三、预案组织机构1. 疏散指挥部由公寓主任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负责疏散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疏散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楼栋长、安保人员、志愿者等组成,负责本楼栋的疏散工作。

3. 疏散引导员由各楼层住户、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担任,负责引导住户有序疏散。

四、疏散路线及集合点1. 疏散路线(1)东门:公寓东门为疏散主通道,住户从各自房间通过楼梯或电梯到达东门,沿指定路线向集合点疏散。

(2)北门:公寓北门为备用疏散通道,住户从各自房间通过楼梯或电梯到达北门,沿指定路线向集合点疏散。

2. 集合点(1)操场:公寓操场为疏散集合点,住户在此集结,等待进一步指示。

(2)小区广场:如操场无法容纳全部住户,则将集合点设在小区广场。

五、疏散流程1. 发生紧急情况时,疏散指挥部立即启动预案,发布疏散指令。

2. 疏散小组接到指令后,迅速组织人员到达各自岗位,开始疏散工作。

3. 疏散引导员在楼栋内引导住户有序疏散,确保不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4. 住户按照疏散路线迅速撤离,不携带贵重物品,保持冷静。

5. 疏散到集合点后,各楼栋长清点人数,报告给疏散指挥部。

6. 疏散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安抚等工作。

六、注意事项1. 各部门、各岗位要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2. 疏散过程中,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3. 疏散时,注意保护老人、儿童、孕妇等弱势群体,确保其安全。

4. 疏散过程中,禁止使用电梯,确保住户通过楼梯安全撤离。

5. 疏散完毕后,各部门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遗留人员。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实际情况变化,由公寓主任组织修订。

八、附则本预案由公寓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公寓楼消防通道与疏散示意图设计

公寓楼消防通道与疏散示意图设计
指示标识
包括出口指示、禁止阻塞通道等安全标识 。
示意图制作工具
AutoCAD
专业的绘图软件,用于绘制精确的平面图 和立体图。
SketchUp
三维建模软件,可创建逼真的三维模型, 用于展示建筑结构和空间关系。
Microsoft Visio
流程图和示意图制作工具,适用于绘制各 种类型的示意图。
Adobe Illustrator
照明
通道内应设置足够的照明 设施,保证人员在疏散时 能够看清周围环境和指示 标识。
设计流程
方案设计
根据勘查结果和设计原则,制 定消防通道设计方案。
施工图设计
根据评审意见,进行施工图设 计,明确各项技术参数和施工 要求。
现场勘查
对公寓楼进行实地勘查,了解 建筑结构、用途和人员分布等 情况。
方案评审
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方案评审, 对设计进行优化和完善。
和疏散示意图。
实施优化建议
01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对消防通道与疏散示意图进 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03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疏散 路线和人员分工,提高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
02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 对消防通道与疏散示意图的认知
和使用能力。
04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求。
便捷性
通道应尽量简短、直接, 避免过多的转弯和障碍物 ,以便快速到达火灾现场
或安全出口。
耐火性
选用耐火材料建设消防通 道,以提高通道的耐火等
级,防止火灾蔓延。
设计标准
01
02
03
宽度
根据公寓楼的规模和用途 ,消防通道的宽度应在2.5 米至4米之间。

公寓楼火灾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公寓楼火灾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公寓楼火灾紧急疏散演练方案近年来,公寓楼火灾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应对火灾紧急情况,确保居民的安全,公寓楼管理方应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火灾疏散演练方案。

本文将针对公寓楼火灾紧急疏散演练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火灾紧急疏散计划1. 按照不同楼层、不同房间的分布情况,精确划定疏散路线和疏散点,并进行标识。

确保每个住户都能快速找到疏散出口。

2. 制定不同火灾情况下的疏散计划,包括明火、烟雾、救生滑梯等不同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3. 在公共区域和每个住户房内显眼位置,张贴火灾疏散示意图,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二、加强火灾疏散器材配备1. 确保楼内每个楼层都配备了足够数量和种类适当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2. 安装独立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并与楼宇消防设施相连,及时发出警示信号。

3. 配备应急通讯设备,实现楼内外的实时沟通,指挥疏散工作。

三、提高居民火灾应急意识1. 定期开展火灾应急演练,组织住户参与,增强其火灾逃生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在建筑和消防通道中设置相关安全提示标识,提醒居民注意火灾风险。

3.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火灾防范意识,如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如何扑灭明火、如何进行逃生等。

四、加强公寓楼管理方的责任意识1. 建立健全公寓楼火灾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和执行。

2. 榜样作用的发挥,公寓楼管理方要时刻维护公共区域、楼道和通道的畅通,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 加强对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新老化设备。

五、建立公寓楼火灾应急救援机制1. 与当地消防队建立紧密联系,做好火灾应急救援预案,争取最快的救援响应时间。

2. 协调公寓楼附近的社会资源,如医疗机构、救护车等,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

3. 建立公寓楼火灾事件的记录和应急处置流程,为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总之,公寓楼火灾紧急疏散演练方案是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

公寓楼消防紧急疏散预案

公寓楼消防紧急疏散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公寓楼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体员工和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寓楼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公寓楼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

2. 提高全体员工和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

3. 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疏散和救援。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消防紧急疏散指挥部,由公寓楼经理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各部门工作。

(2)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引导居民有序疏散。

(3)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和伤员救护。

(4)通讯联络组:负责与外界保持联系,传递信息。

(5)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车辆等后勤保障。

四、预案内容1. 火灾报警与初期处置(1)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通知消防紧急疏散指挥部。

(2)现场指挥组立即到达现场,了解火灾情况,组织初期处置。

(3)救援组立即进行现场救援,救助伤员。

2. 疏散引导(1)疏散引导组立即组织居民有序疏散,确保不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2)对行动不便的居民,组织专人协助疏散。

(3)疏散过程中,注意确保楼梯、通道畅通,避免拥堵。

3. 通讯联络(1)通讯联络组立即与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保持联系,及时传递信息。

(2)确保与上级部门、周边单位、社区保持沟通,共同应对火灾事故。

4.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车辆等后勤保障。

(2)确保火灾现场周边的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正常运行。

5. 火灾善后处理(1)火灾扑灭后,现场指挥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和评估。

(2)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对受灾居民进行安抚和慰问,协助解决生活困难。

五、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消防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全体员工和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某酒店式公寓安全疏散设计

某酒店式公寓安全疏散设计
某 Βιβλιοθήκη 店式 公 寓 安 全疏 散设 计
张海峰 ,孔令 元
( 津市河 北 区消防 支队 , 津 304 ) 天 天 0 1 3
摘 要 : 酒店 式 公 寓的 建 筑 特 点 和 内部 人 员分 布 特 点 出 从
店 、 所 等 功 能 于 一 体 , 括 地 说 , 是 将 星 级 酒 店 的 高 会 概 就
管 理 , 了 提 供传 统酒 店 的各 项 服务 外 , 向 顾 客 提 供 家 除 还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蚕 ~ 一 咖 胁 一 ~
系统 的 确 定 等 进 行 了概 述 介 绍 , 出酒 店 式 公 寓安 全 疏 散 的设 提
计 对 策 , 类似 的 高层 酒 店 式公 寓 防 火设 计 提 供 参 考 。 为
标 准 服 务 融 人 日常 生 活 中 , 取 星级 酒 店 式 服 务 、 寓 式 采 公 庭 式 的居 住 布 局 、 居式 服 务 , 客人 在 享 受 酒 店 服 务 的 家 使 同时 也 能 体 会 到 家 的感 觉 。从 近几 年 的 火 灾 案 例 分 析 统 计 , 店 式 公 寓 是 典 型 的 人 员 密 集 场所 , 致 火 灾 的 因 素 酒 导 很多 , 灾风险高 , 旦发生火灾 , 火 一 烟雾 迅 速 蔓 延 , 员 心 人 理 紧张 , 容 易 引 起 混 乱 , 成 重 大 的 伤 亡 事 故 。 所 以 , 很 造 对 酒 店 式 公 寓 这 一 人 员 密 集 场 所 而 言 , 全 疏 散 在 防 止 安 重 大 伤 亡 事 故 方 面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防 火 设 计 必 须 引 起 其 高度重视 。 ( ) 员 密 集 , 造 成 重 大 伤 亡 。房 间 布 置 紧 凑 , 1人 易 独 立 空 间较 多 , 住 人 员 多 , 火 用 电火 灾 隐 患 大 。 居 用 () 用 的易燃物较 多 , 加 了建 筑物 的火灾 载荷 。 2使 增

应急情况下的酒店疏散计划与紧急避难场所

应急情况下的酒店疏散计划与紧急避难场所

应急情况下的酒店疏散计划与紧急避难场所在应对突发情况和灾害事件时,酒店作为大型公共场所之一,必须制定灵敏有效的疏散计划,确保酒店员工和客人的安全。

同时,为了提供紧急避难场所,酒店也需要设立必要的设施和资源,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一、酒店疏散计划1. 疏散组织机构酒店应建立完善的疏散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通常,疏散组织机构包括酒店管理层、应急响应小组、安全巡逻人员以及各个楼层的值班人员。

每个成员应接受过相应的培训,熟悉疏散途径和标识,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建立疏散路线与标识系统酒店应合理规划疏散路线,确保客人和员工能够快速、安全地离开酒店。

疏散路线应明确标示,并设置安全出口的指示牌,以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出口。

在疏散途径和紧急出口上,酒店应常年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

3. 指定疏散集合点在疏散路线的末端,酒店应设立合适的疏散集合点,以便员工和客人能够集中起来,对人员进行统计和安全疏散。

酒店应提前确定好集合点的位置,并在公共区域设置指示标识,以方便人员找到并迅速集合。

4. 不同应急情况的疏散策略酒店应根据不同的应急情况制定相应的疏散策略。

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应以迅速疏散为主要目标;而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应采取躲避措施,如躲在桌子下或跳跃出窗等。

酒店应通过演练和培训,让员工熟悉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紧急避难场所1. 设置紧急避难区域酒店应在建筑内部或周边设置紧急避难区域,以提供临时避难所给员工和客人。

这些区域应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如避免直接暴露在灾害现场或安全隐患区域,有充足的通风和逃生设施,并具备基本的生存、通讯和维持秩序的设施。

2. 配备必要的资源和设施紧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基本的生活资源和设施,以满足员工和客人的基本需求。

这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急救药品等。

酒店应根据紧急情况的需要,合理储备和更新这些资源,确保其可供长时间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安全疏散设计张海峰,孔令元(天津市河北区消防支队,天津300250)摘要:从酒店式公寓的建筑特点和内部人员分布特点出发,对酒店式公寓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建筑构造的防火设计实例,分别对防火分区的设置、消防控制室的设置、灭火系统的选用、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的确定等进行了概述介绍,提出了酒店式公寓安全疏散的设计对策,为类似的高层酒店式公寓防火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酒店式公寓;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随着我国旅游行业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酒店式公寓秉着“酒店式的服务,公寓式的管理”这一特性成为服务行业新兴的“宠儿”,伴随着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酒店式公寓近几年来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

酒店式公寓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既有酒店的特点,还有住宅的性质,现行的标准规范均未就此作出相关明确的规定。

笔者认为酒店式公寓应该按照实际的使用性质情况,在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基础上,还应有更严格的要求,笔者结合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的设计实例,重点对酒店式公寓的安全疏散进行探讨。

1火灾危险性分析酒店式公寓(Serviced Apartment)与普通的居住建筑不同,全称酒店服务式公寓,最早起源于欧洲,它是以提供酒店式标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为主题,集住宅、酒店、会所等功能于一体,概括地说,就是将星级酒店的高标准服务融入日常生活中,采取星级酒店式服务、公寓式管理,除了提供传统酒店的各项服务外,还向顾客提供家庭式的居住布局、家居式服务,使客人在享受酒店服务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家的感觉。

从近几年的火灾案例分析统计,酒店式公寓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导致火灾的因素很多,火灾风险高,一旦发生火灾,烟雾迅速蔓延,人员心理紧张,很容易引起混乱,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

所以,对酒店式公寓这一人员密集场所而言,安全疏散在防止重大伤亡事故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其防火设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人员密集,易造成重大伤亡。

房间布置紧凑,独立空间较多,居住人员多,用火用电火灾隐患大。

(2)使用的易燃物较多,增加了建筑物的火灾载荷。

由于酒店式公寓内大量的室内设施和陈设用具都是用木材、棉、麻、丝、纸制品等易燃物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加大了火灾危险性。

(3)防灭火设施配备不足。

由于现行规范还没有对酒店式公寓作出明确的要求,开发商往往为了节约投资成本,以住宅用途申报审批,在建设初期就不考虑或少考虑自动灭火设施的投入,常常因为不能及时扑救,导致小火酿成大灾的事实。

2酒店式公寓安全疏散设计实例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民族路及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海河广场,与153 m高的远洋大厦遥相呼应,北临博爱道,西临仿照法国亚历山大三世风格装饰的北安桥,南临海河,用地不是正南北走向,偏西约20 °,地块呈梯形,东宽西窄,南北长150 m,东西长90 m,西头宽38 m,西南面是约40 m宽的沿海河绿化带及滨江大道。

该酒店式公寓用地面积10340 m2,总建筑面积105727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0727 m2,地上 85000 m 2。

主体建筑总高度229.85 m ,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共43层,裙房地下室三层,为汽车停车库,地上裙房为商业、酒店式公寓,主楼一层为商业,2~40层为酒店式公寓。

酒店式公寓楼内部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指示系统及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应急疏散系统。

2.1 防火分区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二层包括裙房和主楼两部分,划分为三个防火分区,裙房部分建筑面积987.32 m 2,主楼部分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993.3 m 2;三层~四十层为标准层,每层建筑面积1 996 m 2,每层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993.3 m 2,防火分区划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防火分区划分示意图2.2 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采用耐火极限为8.00 h 的200 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为隔墙材料与其他部位隔开,满足规范不低于3.00 h 的要求,通向酒店式公寓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另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3 灭火系统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设计总消防用水量972 吨。

室外消火栓设置5 个,围绕公寓环状布置,从市政管道直接取水,设计水量30 l/s ;室内消火栓设计水量40 l/s ,自动喷淋设计水量30 l/s ,加密喷头保护卷帘设计水量15 l/s ,地下三层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储存全部室内消防用水,总用水量692 吨,大于室内的设计消防总用水量690 吨。

防火分区二993.3 m2防火分区三993.3 m2防火分区一987.32 m2防火分区一993.3 m2防火分区二993.3 m2室内消火栓系统分三个分区:一区为地下三层~九层,由地下泵房直接供水;二区为十层~二十五层,由地下泵房输水泵供水至九层中间水箱,再由九层内二区加压泵供为水;三区为二十六层~四十层,由九层输水泵供水至二十五层中间水箱,再由二十五层内三区加压泵供水;屋顶设置18 吨专用三区高位水箱,中间水箱分别兼做下一区的高位水箱,各高位水箱出水经稳压泵稳压,保证各区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不小于0.15 MPa。

喷淋系统参照室内消火栓设计分三个分区,酒店式公寓为中危险Ⅰ级,喷水强度 6.0 l/mi n﹒m2,作用面积160 m2,三个分区分别在地下一层、九层、二十五层设置报警阀室,建筑内办公室、走道、前室等处设置喷淋,喷头采用公称动作温度68 ℃玻璃喷头,各层及各防火分区均设置水流指示器。

变配电用房及电子设备用房采用CO2灭火系统保护,各房间内均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变配电用房物质系数为1.20 ,设计浓度为40 %,电子设备用房物质系数为1.50 ,设计浓度为47 %,钢瓶间内储存高压CO2,按照最大用量一用一备储存。

灭火器在各层、各部位均设置,与消火栓放置在同一箱内,按照固体火灾,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2.4 自动报警系统该工程设置控制中心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系统选用智能化总线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共走道、前室、配电间、商业用房、公寓等采用烟感探测器,疏散通道设置手动报警器及对讲电话,消防水泵房、配电室、电梯机房、避难层等设置固定消防电话,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直拨电话;消防联动控制内容包含了消防泵、喷洒泵、防排烟风机、切非消防电源、消防电梯、客体迫降等。

2.5 防排烟系统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二层~四十层排烟系统分为三个区,分别为二层~九层、十层~二十五层、二十六层~四十层,内走廊设机械排烟系统,每层排烟量按照60 m3/ m2.h确定,接至排烟竖井,每层排烟口为电动多叶排烟口,常闭,排烟管道接竖井处设280℃熔断排烟阀,排烟风机在九层、二十五层、顶层均有布置,排烟风机按照系统中最大防烟分区120 m3/ m2.h确定,将竖井内烟气排至室外。

机械加压系统的分区、加压风机的分布与排烟系统相同,风量按照30 m3/ m2.h确定。

楼梯间自垂百叶隔层设置,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电动多叶送风每层设置,当有火警信号时,加压风机启动,自垂百叶全部打开,电动多叶送风口打开着火层及其上下各一层,加压风机开启。

3安全疏散的设计对策分析酒店式公寓自身具有的特点,要给居住的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临时休息场所,就应该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有机结合,进行安全疏散设计。

3.1 安全出口设计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一个以上的直通地上的安全出口,设有两个直通室外的防火分区与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地下室大于50 m2的房间设有两个门;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建筑面积大于60 m2的房间设有两个门。

3.2 疏散走向设计为了提高酒店式公寓的疏散安全性,疏散走向的平面采用环形设置,简洁明了,即使慌乱中未按照疏散导向的指示行走,也可到达疏散安全出口。

3.3 疏散距离设计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 m,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均小于40 m,位于带形走道两侧和尽端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均小于20 m,房间内最近一点至房间门的直线距离均小于15m。

3.4 疏散宽度设计酒店式公寓二层裙楼面积为921 m2,经计算需要疏散的人数为254 人,疏散宽度为2.54 m,实际疏散宽度为2.80 m;二层~三十八层主楼标准层面积为3 608 m2,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为1 804 m2,经计算需要疏散的人数为316 人,疏散宽度为3.16 m,实际疏散宽度为4.60 m;三十九层~四十层主楼标准层面积为1 004 m2,经计算需要疏散的表1 疏散宽度汇总表3.5 疏散楼梯设计酒店式公寓二层裙楼设一部防烟楼梯,一部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靠外墙,可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楼梯间和前室的门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二层~四十层主楼标准层设置四部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面积大于10 m2,楼梯间和前室的门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处疏散外,无其他门窗洞口,也无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裙房有一部疏散楼梯通往屋顶,高层有四部疏散楼梯通往屋顶,通向屋顶的门向屋顶方向开启。

3.6 疏散电梯设计酒店式公寓高层主体设计两部消防疏散电梯,分别位于不同的防火分区,消防疏散电梯设有前室,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面积大于10 m2,前室的门为乙级防火门,消防疏散电梯前室在首层通向室外的通道小于30m,电梯的载重量为1 150 kg,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的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隔墙的耐火极限大于2.00h,电梯的运行速度为4.00 m/s,运行距离227.60 m,运行时间56.9 s。

4结束语现行的消防设计规范,在酒店式公寓的消防安全设计方面,还未能给出有针对性的明确规定。

因此,在酒店式公寓防火设计中,要充分地分析并结合其使用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火技术措施,是确保酒店式公寓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酒店式公寓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1]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 GB 50045-19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3] 任彤、骆志宏、叶一帆.对高层建筑内部疏散设计的几点体会[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6):408-410.作者简介:张海峰(1975-),男,天津市河北消防支队防火处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消防监督、建筑审核工作,天津市河北区革新道与重光路交口,300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