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过程
静脉输液操作过程

静脉输液操作过程
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洗手并进行手消毒,将所需的输液器、针头、药物等准备齐全。
2. 病人准备:让病人舒适地坐或躺下,暴露所需输液部位(通常是手臂的静脉)。
3. 选择静脉:观察病人的手臂,找到一根静脉,通常选择靠近手腕的位置。
4. 清洁皮肤: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清洁选中的静脉部位,由远及近、由内至外进行擦拭。
5. 固定针头:将输液器连接到针头上,确保连接牢固,打开止血夹。
6. 穿刺静脉:用护士帽盖住拇指,用中指和无名指拉紧皮肤,用拇指和食指固定静脉,用针头快速穿刺进入静脉。
一旦观察到血液流出,减慢穿刺速度。
7. 测试静脉通畅性:将试管插入针头中,抽取一些血液,并观察血液流动情况,确保静脉通畅。
8. 固定输液器和针头:用透明胶带固定输液器和针头,确保不会松动。
9. 开始输液:将输液器中的液体通过调节滴速控制器缓慢地流入静脉内。
10. 观察病人状况:在输液过程中,观察病人是否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
11. 完成输液:当所需液体输完后,关闭滴速控制器,取下输液器和针头。
12. 处理废弃物:将用过的针头和输液器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 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感觉不适应及时处理。
- 注意穿刺静脉时的技术要领,避免过度插入或穿刺失败。
- 输液完成后要及时关闭滴速控制器,避免空气进入静脉。
- 操作完成后要进行清洁工作,如彻底清洁手部,清理工作台等。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能迅速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详细的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熟悉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剂量、作用等。
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输液器、注射器、药液、安瓿、消毒用品(碘伏、酒精)、棉签、止血带、输液贴、治疗巾、小垫枕、弯盘、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层:污物桶。
3、患者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卧位。
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充足,适宜操作。
二、操作步骤1、核对携带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2、消毒选择合适的静脉,在穿刺部位上方 6 8 厘米处扎止血带,用碘伏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大于 5 厘米,待干。
3、排气取出输液器,将输液管针头插入输液瓶塞内,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倒置茂菲氏滴管,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流入滴管内,当液面达到 1/22/3 时,迅速转正滴管,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关闭调节器。
4、穿刺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嘱患者握拳,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15 30 度角进针,见回血后,再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
5、固定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用输液贴固定针头,第一条固定针柄,第二条覆盖针眼,第三条交叉固定输液管。
6、调节滴速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速,一般成人 40 60 滴/分钟,儿童 20 40 滴/分钟。
调节好滴速后,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及药物。
7、整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如不要随意调节滴速、注意观察有无不适等。
8、记录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滴速、患者姓名等信息。
三、操作后处理1、观察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输液情况,如有无输液反应、针头有无脱出、局部有无肿胀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予患者药物、补充营养和液体等。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包括输液管、输液针、输液瓶、药物、消毒棉球、手套等。
确保所有器材都是无菌的,避免感染的发生。
2.选择静脉通路。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选择手部、前臂或者上臂的静脉。
在选择静脉通路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输液药物的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位置。
3.消毒。
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需要对输液部位进行消毒。
首先用消毒棉球蘸取75%酒精,按照从内向外、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消毒,确保输液部位干净无菌。
4.穿刺。
消毒完输液部位后,需要使用输液针进行穿刺。
穿刺时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静脉壁或者穿透静脉。
5.连接输液管。
穿刺成功后,需要将输液管连接到输液针上,并打开滴速控制器。
确保输液管中没有气泡,并且滴速控制器的滴速调节合适。
6.观察。
在开始输液之后,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
包括输液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输液液体是否流畅等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7.结束输液。
当输液完成或者需要更换输液药物时,需要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首先关闭滴速控制器,然后拔除输液针,对输液部位进行消毒和包扎。
8.记录。
在完成静脉输液后,需要及时记录输液的药物名称、剂量、时间等信息,确保医疗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以上就是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非常重要。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予患者药物、水分和营养物质。
为了确保输液的安全和有效性,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
本文档将介绍静脉输液的基本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检查医嘱:在进行静脉输液前,首先需要仔细检查医生的医嘱,确认输液的类型、药物名称和剂量。
检查药物:仔细检查药物的标签,确认药物的名称、浓度和有效期。
选择合适的设备:准备好适合静脉输液的输液袋、输液管和针头。
2.洗手及消毒操作手部消毒:首先,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清洗双手,确保双手干净。
环境消毒:清洁输液操作区域,并使用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以确保操作的无菌环境。
3.连接输液管注射针头:将药物注射针头连接到输液管的一端,确保连接处紧固。
螺旋阀控制:确保输液螺旋阀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药物提前进入患者体内。
4.找准静脉穿刺点选择适当的静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患者的手臂或手背上找到适合静脉穿刺的点位。
皮肤消毒:对穿刺点位进行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擦拭。
5.静脉穿刺使用手套:在进行静脉穿刺之前,戴上干净的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穿刺技巧:采用适当的穿刺技巧,将注射针头插入静脉,并观察血液回流来确认穿刺的准确性。
6.固定输液管固定针头:在穿刺后,用透明敷料固定针头,确保针头不会移位。
固定输液管:使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固定输液管,以避免不必要的移动或拔出。
7.开始输液开放螺旋阀:缓慢地将输液螺旋阀打开,开始注入药物。
观察反应: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8.输液结束断开输液管:输液结束后,将输液管从静脉穿刺点位拔出并妥善处理。
检查穿刺点位:检查穿刺点位是否有出血或感染迹象,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记录信息:记录输液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在患者的护理记录中做相应的记录。
结论通过遵循以上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可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并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药、补液等治疗目的。
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脉输液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核对医嘱内容,确认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然后准备必要的输液器材,包括输液管、静脉针头、药物或补液等。
清洁双手,并戴好洁净的手套,确保操作环境卫生。
2.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是静脉输液的关键步骤。
通常静脉输液可以选择手背静脉、前臂静脉或手臂静脉等位置。
护士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静脉情况,选择适合插管的静脉通道。
3. 皮肤消毒在插管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静脉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使用消毒棉球蘸取适量的碘伏或酒精进行皮肤消毒,保持消毒区域干燥。
4. 插管操作当皮肤消毒完毕后,护士需要进行插管操作。
将静脉针头缓慢而稳定地插入患者的静脉内,确保穿透静脉壁并定位准确。
在插管的同时,注意观察血液回流情况,确保插管位置正确。
5. 固定输液管成功插管后,护士需要将输液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插管脱出或移位。
使用透明敷料或胶带将输液管固定在皮肤上,同时保持输液管与皮肤接触处干燥清洁。
6. 开始输液确认输液管固定牢固后,护士可以开始进行药物或补液的输液。
将输液瓶或袋连接至输液管,调节滴速,以确保药物或补液按照医嘱要求缓慢流入患者的静脉内。
7. 监测输液情况在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情况。
注意观察输液速度、输液管是否漏液、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或处理异常情况。
8. 输液结束输液完成后,护士需要按照规范操作,将输液器材进行处理。
拔除输液管前,先停止输液,然后用无菌消毒棉球按压插管处,避免出血。
拔除输液管后,将输液器材进行分类、清洁和消毒,确保操作安全。
以上就是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认真细致,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静脉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通路给患者补充营养、补液、注射药物等的常见临床操作。
正确的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以下是规范静脉输液操作的详细流程:1.确认医嘱:在开始静脉输液之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医嘱单,确保输液项目、剂量、频次等信息准确无误。
2.检查输液液体:打开输液袋或瓶时,要检查液体是否清亮透明,没有漏液、渗漏或污染等现象。
3.检查输液器具:检查输液器具,包括输液针头、输液管、滴漏针、输液器等是否完好无损,无脏污或锈迹,无过期。
4.选择静脉通道:通过检查患者手臂、手背、前臂、掌侧腕等部位,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
对于患有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等病史的患者,需特别谨慎选择静脉通道,避免损伤。
5.消毒操作:准备注射用酒精棉球、手套等消毒材料,严格按照规范的消毒操作进行消毒。
6.固定输液针头:选择适当大小的输液针头,用正确的角度插入静脉,轻轻将针头推进静脉内,同时固定输液针头,避免移位和脱落。
7.开始输液:将输液管与针头连接起来,并将输液器放置在合适的高度,确保滴入速度适中。
同时,观察输液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
8.密切观察:观察静脉输液的情况,注意液体是否顺畅,输液器是否有滴漏,输液速度是否调整合适。
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寒战、出汗、恶心、头晕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9.药物注射:若需要进行药物注射,注射前需先注射一些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然后慢慢注射药物。
注射后,要及时加注生理盐水或者进行冲洗,确保药物充分进入患者体内。
10.结束输液:当输液完成后,先关闭滴液管,然后将输液针头从患者静脉中取出。
在取出针头时要保持注意力集中,迅速而轻柔,以减少疼痛和出血的发生。
同时要及时进行止血,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
11.整理器材:将已完成的输液器具集中放在污物容器内,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12.护理记录:输液完成后,要及时记录输液的时间、量、药物名称、反应及处理等信息,以备日后查阅和参考。
简述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的流程包括检查核对、排气、消毒、穿刺、调滴速和拔针。
1、检查核对。
在开始输液之前,需要检查核对患者的姓名等个人信息以及输注的相关药物信息是否一致,并且要再次询问患者是否对输注的相关药物有过敏史,确认完毕后,进行皮试。
2、排气。
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以及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将输液管插入瓶塞中,将输液的药物瓶挂到输液架上,然后对输液管进行排气。
3、消毒。
穿刺扎针输液,一般选取四肢的浅表易见的静脉进行透皮穿刺,在此之前,要先消毒,穿刺部位要用碘伏或者75%的酒精反复消毒2-3次,并待消毒液体基本挥发后,进行穿刺。
4、穿刺。
在穿刺见回血后,可先暂时开放输液器,快速地固定穿刺针,松开止血带,调节器,等待输液药物滴入通畅时再进行针头的进一步固定。
5、调滴速。
调整至合适的滴速,因为药物的性质不同,滴速也不尽相同,例如快速滴注甘露醇才能够达到脱水的功效,缓慢滴注氯化钾溶液才能够防止快速滴注引起针孔疼痛感以及心脏的不适感。
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的不同,滴速也有差别。
6、拔针。
密切关注药液的量,确保在输注完毕之后能及时拔出针头,并且按压针孔2-3分钟,等到针孔凝血后松手即可。
通常,在给患者输液过程,需要在输液前、输液时、输液后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以免发生输错的情况。
在调好输液速度后,要嘱咐病人不要随意调动滴速,以免出现明显不适。
如果输液过程中有全身或局部红肿、瘙痒等不适,请立即呼叫医务人员。
无菌操作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无菌操作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
1.1 护士自身准备。
护士得把自己拾掇得利索儿。
要穿戴整齐,帽子、口罩都得规规矩矩戴上。
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得先把装备都整好。
洗手那可得仔细,按照七步洗手法,里里外外洗干净,这是对患者负责的第一步。
咱可不能邋遢,得有个专业的样儿。
1.2 用物准备。
输液的东西一样不能少。
输液器、注射器、头皮针这些是必备的。
药物得核对清楚,可别拿错药,那可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还有输液架,得稳稳当当的。
各种消毒用品,像酒精、碘酒之类的,都得准备好。
这就像厨师做菜,食材和调料得备齐了才能开始。
二、患者评估与准备。
2.1 患者评估。
先得跟患者唠唠嗑,了解下患者的情况。
看看患者的病情适不适合静脉输液,有没有过敏史之类的。
这就像交朋友,得先知道对方的脾气秉性。
再看看患者的血管情况,找个好扎针的血管,这血管就像一条小河流,咱得找个水流顺畅的地儿下针。
2.2 患者准备。
告诉患者输液是咋回事儿,让患者心里有底儿。
让患者找个舒服的姿势躺好或者坐好,就像在家休息一样自在。
把要输液的部位暴露出来,这时候患者可能会有点紧张,咱得安慰安慰,说点宽心话,像“没事儿,就像小蚂蚁咬一口”。
三、静脉输液操作过程。
3.1 消毒。
拿起消毒棉球,在要扎针的地方消毒。
以穿刺点为中心,一圈一圈地擦,就像画小圈圈一样。
酒精或者碘酒的味道可能有点刺鼻,但这是为了把细菌都赶跑。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就像打扫卫生,得打扫得干干净净。
3.2 穿刺。
拿着头皮针,眼睛看准血管,手要稳。
就像射击一样,得瞄准了再开枪。
慢慢把针送进血管里,这时候得有点手感,要是感觉不对,可不能硬来。
一旦穿刺成功,就像打了一场小胜仗,心里可得劲儿了。
然后固定好针头,可别让它乱动,就像把小树苗固定在土里一样。
3.3 调节滴速。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调节滴速。
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了患者可能受不了,就像洪水泛滥一样;太慢了又达不到治疗效果,就像小火慢炖没了火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静脉的选择
根据病人静脉的状况:
选择柔软、粗直、平滑、有弹性的周围静脉。 避开发炎、硬化、栓塞、多次穿刺以及关节部位 的静脉。局部皮肤无发炎、瘀斑、血肿。
(二) 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1、晶体溶液 作用: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
用,可有效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失衡。
种类:葡萄糖溶液
碱性溶液
一、将棉签放在与血管走向一致的位置上竖着按。不 能自行调整棉签按压方向,导致血管穿刺点在深部组 织隐性出血,形成血肿,局部皮肤青紫, 二、按压后不要揉按。很多病人认为揉按可以帮助尽 快止血。实际上经过穿刺后的血管非常“娇弱”,即 使轻微的揉按,也会造成局部皮肤青紫。
三、按压时间约3~5分钟。血管壁穿刺损伤过,会 引起出血。如果未能对血管壁施加压力或施加压 力时间过短,穿刺口会继续出血,会给病人带来 恐慌心理。 四、拔针后单纯输液帖不足以止血,仍需要按压 针口5分钟左右.
毛细血管
死亡
1.原因
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
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 在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在旁护理; 液体输完未及时拔针或更换药液。
2. 症状
突发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低;
呼吸困难、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 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 “水泡声”。
3.预防
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各导管连接紧密;
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 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
4.护理
立即停止输液; 为病人安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安慰病人,以减轻恐惧感;
高流量氧气吸入;
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七)静脉输液拔针的注意事项
临床上常遇到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不当造成穿 刺口出血或血肿,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甚至影响医患关系。
静脉输液
学习目的
1.了解静脉输液原理和常用溶液种类及作用 2.熟悉输液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3.掌握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4.掌握常见输液反应和护理 5.掌握周围静脉输液法
一、定义
静脉输液法是将一定量的 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
输入静脉的方法。
二、原理与条件
原理:液体静压
排气管
液 压
条件:
• 液体压
•
等渗电解质溶液 高渗溶液
2、胶体溶液
作用: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血管内外
水分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增加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种类:右旋糖酐
代血浆
血液制品
3、静脉高营养液
作用:均衡补充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
供给热能,维持正氮平衡。
常用溶液:复方氨基酸
脂肪乳 维生素 矿物
质 50%葡萄糖或右旋糖酐 水分
每分钟滴数 =
输液时间(分钟)
例2 :
现需输入液体1500ml,滴速50 D/min ,输
液器点滴系数为10D/ml 需要多少时间
输完? 液体总量(毫升) 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 = (小时)
每分钟滴数60(分钟)
(六)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1、液体不滴 2、滴管内液面过高 3、滴管内液面过低 4、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六) 输液反应及护理
发热反应 急性肺水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发热反应
1.原因
2.症状 3.预防
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发冷、寒战、发热 恶心、呕吐、头痛 去热原处理 严格无菌操作 查对制度
4.护理
轻者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
严重反应者,应立即停止输液;
高热者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
静脉炎
1. 定义
发生在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2.原因
液体和药物:渗透压、PH值和种类。 输液装置:导管的规格、长度和材料。
病人的状况:年龄、疾病、皮肤、营养。
穿刺者的技术和相关知识。
3.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 现条索状红线,局部 组织红、肿、热、痛, 有时伴全身症状。
4.预防
减慢输液速度;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
“大气压”
通畅
三、目的
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四、方法
周围静脉输液法
(一)静脉的选择
根据目的与时间:注射量大、时间短、针头粗应选 较大静脉;合理保护和使用静脉, 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根据溶液和药物的性质:刺激性、PH值、渗透压 根据年龄和病情: 小儿、病情危重
液体不滴
(1). 针头滑出血管外。
(2).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3). 针头阻塞。 (4). 压力过低。 (5). 静脉痉挛。
(6). 其它:体位、输液管折叠。
滴管内液面过高
滴管内液面过低
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1).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松动 (2).滴管漏气或裂隙 (3).头皮针与输液器脱开
密闭式输液
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 20~40滴\分。另视病情及药液性质调节 交待注意事项,做好记录 输液完毕,除去胶布,拔针 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四)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2.有计划安排输液顺序; 3.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及时更换液体; 4.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5.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6.需连续输液者,每24h更换输液器。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保留输液器具与溶液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急性肺水肿
1.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循环血容量 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病人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
2.症状
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
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
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出现
大量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五)
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 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用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 已知每分钟滴数与液体总量,计算输液所需时间。 点滴系数:每毫升溶液的滴数。 点滴系数常有10、15、20三种。
例1:
现需输入20%甘露醇250ml,输液器点滴系
数为15滴/ml,要求30分钟输完,应如何调
节滴速?
液体总量(毫升)点滴系数
(三)实施方法
用物准备 输液器1套 注射盘1套,另加加药用注射器及针头、无菌 纱布、止血带、胶布、小垫枕、瓶套、开瓶 器、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 液体及药物:按医嘱准备 输液卡、输液架
密闭式输液
备齐用物,核对,解释 检查药液,打开铝盖中心,套上网袋挂于输液 架 排气 选择静脉,扎止血带,消毒皮肤,嘱病人握拳 再次排气及核对,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平 行进针少许 “三松”:松止血带、调速器、拳头,固定针 头
充分稀释血液; 溶液酸碱度合理;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加大溶液稀释量。
5.护理
患肢抬高并制动;
局部用50%硫酸镁行湿热敷;
超短波理疗,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外敷;
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空气栓塞
空气栓子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小动脉 肺动脉的入口 缺氧
3.预防
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液体总量不宜过多; 老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者严密观察。
4.护理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 高浓度给氧,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