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详细]

合集下载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及重点监控措施【最新版】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及重点监控措施【最新版】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及重点监控措施一、深基坑概述: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二、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施工准备阶段一)周边环境调查、充分掌握风险控制重点根据住建部《地铁与地下工程风险管理指南》要求,项目开工前各方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

1、地下管线情况2、地下建(构)筑物情况3、周围建筑(构)物情况4、地下水位及地质情况5、其它注意事项:1、对照设计图及现场情况逐一核查,并留下完整的核查记录及影像资料。

2、核查必须会同相关参加方一同进行,不能遗留。

3、对存在问题的建(构)筑物,必须进行相关证据保存和鉴定资料。

4、通过风险核查,为制定相应的监理措施打下基础,且融入安全风险监理细则中去。

二)审查深基坑相关施工方案(一)需要专家论证的方案·超过一定规模条件的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审批3、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 以上。

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5、其它需要专家论证的方案(监测、降水等)。

注意事项:1、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13号)文件规定,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的,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报监理企业,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加盖执业资格注册章。

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方法

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方法

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方法摘要: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基坑工程支护的设计,由于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实际中需要多加预防与指定响应的预防措施,此外,基坑开挖时由于坑内开挖卸荷造成围护结构在内外压力差作用下产生水平向位移,进而引起围护结构外侧土体的变形,造成基坑外土体或建构筑物沉降;同时,开挖卸荷还会引起坑底土体隆起,从而产生安全事故。

本文主要对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进行了着重阐述,最后对其施工中主要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机构变形控制方法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深基坑围护结构1、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包括板桩墙、围檩及其他附属构件。

板桩墙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临时挡墙结构。

2、深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有板柱式、柱列式、重力式挡墙、smw、组合式及土层锚杆、逆筑法、沉井等。

3、支撑结构体系(1)内支撑一般由各种型钢撑、钢管撑、钢筋混凝土撑等构成支撑系统,外拉锚有拉锚和土锚两种形式。

(2)在软弱地层的基坑工程中,支撑结构当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围护墙—围檩—支撑,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有锚固力的地层中,基坑支撑可采用土锚和拉锚等外拉锚形式。

(3)在深基坑的施工支护结构中,常用的支撑系统按其材料可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和钢支撑体系两类。

二、深基坑变形控制基坑周围地层移动主要是由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造成的。

1、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当基坑开挖较浅,还未设支撑时,墙顶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呈三角形分布;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刚性墙体继续表现为向基坑内的三角形水平位移,而一般柔性墙如果设支撑,则表现为墙顶位移不变或逐渐向基坑外移动,墙体腹部向基坑内凸出。

2、围护墙体竖向变位:墙体的竖向变位给基坑的稳定、地表沉降以及墙体自身的稳定性均带来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对于饱和的极为软弱的地层中的基坑工程,当围护墙底下因清孔不净有沉渣时,围护墙在开挖中会下沉,地面也随之下沉。

第44讲-围护结构及支撑结构与基坑变形控制

第44讲-围护结构及支撑结构与基坑变形控制

2020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精讲【考点】围护结构(板桩、钢管桩、灌注桩、SMW、重力式水泥土挡墙)1.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经围护结构体系2.预制混凝土板桩①施工较为困难,对机械要求高,挤土现象很严重。

②需辅以止水措施。

③自重大,受起吊设备限制,不适合大深度基坑。

3.钢板桩①成品制作,可反复使用。

②施工简便,但施工有噪声。

③刚度小,变形大,与多道支撑结合,在软弱土层中也可采用。

④新的时候止水性尚好,如有漏水现象,需增加防水措施。

⑤最大开挖深度7~8m。

4.钢管桩①截面刚度大于钢板桩,在软弱土层中开挖深度较大。

②需有防水措施相配合。

5.灌注桩①刚度大,可用在深大基坑。

②施工对周边地层、环境影响小,噪声低、适于城区施工。

③需降水或与能止水的搅拌桩、旋喷桩等配合使用。

6.SMW工法桩(一)结构特点①强度大,止水性好。

②内插的型钢可拔出反复使用,经济性好。

③用于软土地层时,一般变形较大。

(二)技术要点①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且不宜小于0.5MPa。

②水泥:不低于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③特别软弱或较硬地层,钻进速度较慢时水泥用量宜适当提高。

砂性土宜外加膨润土。

④单根型钢接头不宜超过2个,相邻型钢接头宜错开,距离不宜小于1m,接头距基坑底面2m。

7. / 水泥土搅拌桩挡墙①无支撑,墙体止水性好,造价低。

②③0.6;淤泥质土——0.7;淤泥——0.8。

④⑤,0.7h;淤泥——1.3h,0.8h。

⑥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宜小于⑦板厚不宜小于150mm、C15。

【考点】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一)结构特点①刚度大,开挖深度大,可适用于多种土层(除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等局部障碍物地层)。

强度大,变位小,隔水性好,可兼作主体结构一部分。

③振动小、噪声低,可临近建、构筑物使用,环境影响小。

④槽段长度宜取4~6m;造价高。

(二)槽段接头(1(2一字形或十字形穿孔钢板、钢筋承插式等。

地铁吊脚桩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土体变形规律

地铁吊脚桩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土体变形规律

地铁吊脚桩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土体变形规律吴晓刚【摘要】通过分析典型“土岩二元结构地层”深基坑的特点,选取青岛地铁李村站的吊脚桩深基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计算,并结合大量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吊脚桩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土体的变形规律展开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土岩二元结构”地层深基坑具有和土质基坑或岩质基坑显著不同的特点;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结构的侧移逐渐增大,最终的侧移形态为上部小、中下部大的“花瓶形”;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开挖深度小于2 m时,地表沉降表现为“三角形”模式;随着开挖深度增加至6 m,沉降模式由“三角形”转变为“凹槽型”,此后沉降形态保持为“凹槽型”不变。

基坑深层土体沉降曲线性状与地面沉降相似,但沉降的影响范围随着深度的增大有所减小,土岩界面以下地层受上覆土层开挖卸荷而产生的回弹影响非常小。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soil rock dual structure strata firstly was analyzed.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by suspending pile in Qingdao subway Lijiacun station is selected t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ABAQU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field monitoring data, to study the deformation law of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soil of deep foundation pit by suspending pile. The results prove that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soil rock dual structure strata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soil foundation pitor rock foundation pit. With the increase of excavation depth, palisade structure lateral increase gradually, finally forms of lateral upper for small, big part of the“vase”. Surface subsidenc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excavation depth, when the excavation depth is less than 2 m, the surface subsidence is shown as“trian-gle” mode. With the increase of excavation depth to 6 m, settlement pattern by “triangle” into “groove” type,then settlement form for “groove”. Deep foundation pit soil settlement curve characters and ground subsidence are similar, but the influence ofthe subsidence range redu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The soil rock interface under formation by overlaying soil excavation unloading rebound effect is very small.【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16)014【总页数】8页(P280-287)【关键词】深基坑;吊脚桩;变形规律;有限元计算;现场监测【作者】吴晓刚【作者单位】湖南省隧道工程总公司,益阳4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3.12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生存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控制与监测

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控制与监测

二、 基坑 变形 机理 及影 响 因素
1基坑 施 工 中的 变形 机理
k 为 测段 的 长度 0 i 为倾 角 △i 为 位移 变化 值
- 1 测 斜仪 测 点布 置 图 根 据 上 式 测 得 数 据 绘 制 出 水 平 变 位 曲 图3 线。
4 . 数 据 优 化 处 理
利用桩体测斜仪在基坑壁按0 . 5 m 点距从 ■ 下 往上 进行 测 点布 置 , 测 斜仪 布 置 图如 图3 — 1 ■ 要求, 根据基坑土质的不 同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根据支护周围土体参数和 所 示 。通过 取 点数 据 可 以根据 下 式进 行 计算 支 护结 构 的 相关 参 数 事先 预 测支 护 结 构 的变 形量 , 研 究 基坑 开 挖 变形 量 对施 位 移变 化 : 工 质量 和 周 围环境 的影 响 , 就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 △ i =L s i n 0 i

基坑 在 开 挖过 程 中 , 由于周 围土 体 的 应力 载 荷 发 生 了变 化 , 改 变 了原 有 应力平衡状态 , 使得周 围土体产生了新的应力挤压变形 , 土体在卸荷过程 中 发生 水 平 移动 , 使 支护 结 构 发生 水 平 位 移 , 从 而产 生 土 体移 动引 起 的 地表 开
靛体位移 / h
2 o l 5 l O 5 O - 5
裂和垂直沉降。 另外 , 在有支护结构或支护桩存在的基坑 内, 基坑内侧土体垂 直向的卸荷而产生坑底隆起变形。 因此 , 基坑变形主要表现为围护结构位移、 周 边 地表 沉 降及 基 坑底 部 隆起 三种 情 况 。 这 些 变形 容 易引 起 基坑 内墙 体 或桩 的变化 , 影响施工质量 , 带来质量隐患。

软土地区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应用

软土地区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应用

软土地区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应用
1、基坑变形机理分析
基坑开挖的过程,实质是载荷释放的过程,受载荷释放影响,导致坑底土体向上发生位移,与此同时导致围护墙受两边压力差影响,出现水平向位移及墙外侧位移。

导致周边地层发生位移的主要诱因是坑底的隆起和围护墙的位移。

另外,地层损失、漏水、漏砂等事故也会引发基坑变形。

影响开挖变形的主要因素:(1)围护结构:围护墙体厚度、插入深度、支撑体系的刚度等。

(2)地基加固:通过对基坑内侧、外侧施行地基加固。

实际工程中,往往进行坑内被动区的加固。

(3)施工措施:围护结构施工对地层的挠动;开挖土方的空间效应;施工期的长短的影响。

2、软土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
2.1勘察设计过程控制
基坑事故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设计不完善。

体现在设计准备质量不充分,信息量不足、经验欠缺、解决问题措施不当等造成。

控制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①实地勘察、岩土参数的准确性;
②基坑周围环境,如地下管网、建筑、保护对象(古建筑)。

③对变形控制计算,结构选型、变形计算等;
④对变形影响大的因素设计处理不当,如:集中应力,必须进行对基坑阳角进行加固、支撑系统强度需适当增加、桩间加固等。

2.2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

基坑变形控制1概况1.1、下穿道概况连云新城滨海大道(新城闸〜西墅闸)新建工程,设计起点位于新城闸,桩号K0+000,终点位于西墅闸,桩号K2+886.911,长2.887km。

下穿道工程为连云新城滨海大道中下穿纵五路隧道部分,下穿道采用箱形框架与U 型槽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中间箱型框架结构段120m,两端的U型槽结构段分别180m、170m。

隧道施工采用直壁式支护大开挖方法,基坑开挖宽度29m,基坑最深处距现状地表7.5m。

基坑两侧为①800mm灌注桩,桩长20m,桩间距1m。

灌注桩外侧施工双排①650mm 水泥搅拌桩做止水用,坑底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加固深度4m。

坑内支撑采用①609mm钢管,支撑钢管水平间距4.5m,上下设置两层支撑,层间距3.3m。

本工程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二级,基坑外地面最大沉降量W100mm,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W100mm。

1.2、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勘察过程中钻探揭露、取样分析、结合静力触探资料,参照区域性地层资料,将场地内上部地基土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

①-1层砂性填土:回填时间不超过3个月,不均匀混有少量碎石、角砾及少量砂性土。

厚度:0.60〜3.30m,平均2.24m;层底标高:0.02〜2.04m,平均0.99m。

②-1层冲填土:灰色〜青灰色,流塑,光滑〜稍有光滑,具腥味。

场地普遍分布,厚度:2.00〜4.10m,平均2.64m;层底标高:-2.10〜-1.12m,平均-1.71m。

②-2层淤泥:青灰色,流塑,光滑,具腥味,局部相变为淤泥质粘土。

场地普遍分布,厚度:11.90〜13.80m,平均12.84m;层底标高:-15.90〜-13.28m,平均-14.55m。

③层粘土夹粉质粘土:褐黄色,坚硬〜硬塑,少量可塑,上部含少量粒径1〜2cm直径不等的钙质结核。

场地普遍分布,厚度:3.90〜6.80m,平均5.63m;层底标高:-21.12〜-18.82m,平均-20.18m。

深基坑的变形分析及控制措施

深基坑的变形分析及控制措施
以强度控制设计转变到 以强度 、 变形为控制 的基 坑设 计 中来 。
3 基坑 中部 附近剖面 的沉 降分 布曲线 曲率较大 , ) 即在这个 区
安全 , 对基坑 的变形 做 出严格 的 限制 , 这不 得不 把我 们从原 来 的 域 内不 均匀 沉降较大 。
12 围护 结构 的 水 平位 移 分 布规 律 ( . 以带 内 支撑 的桩
三角形
值。
水平位移
赚 翅
图 1 地表沉 降的分布 类型

:{ 回 {
1 1 3 地表沉降 的空 间分布规律 ..
1基坑 中部附近 剖面 的地表 沉 降量远 大于 基坑 端部 附近 剖 )
面的地表沉降量 。 2 基坑 中部附近剖 面的地表沉降 曲线可能是 “ ) 三角形 ” 也可能
第3 4卷 第 3 3期 2008年 1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 rURI
Vo. 4 No. 3 I3 3
N v 2 0 o. 08
・9 ・ 1

岩 土 工 程 ・ 基 基 础 ・ 地
文章编号 :0 96 2 {0 8 3 —0 10 10 —8 5 2 0 )30 9 .2
深 基 坑 的 变 形 分 析 及 控 制 措 施
薛 必 芳
摘 要: 通过对很 多工程基坑变形 的分析 , 探讨 了 深基坑 变形 的特征 , 总结 出了支护结构周 围地 面的沉降、 支护结构 的水 平 位移及基坑底面土 隆起 的规律 , 阐述 了影响基坑变形 的因素, 并 最后提 出了一些控 制基坑变形 的措施。 关键词 : 深基坑 , 变形特征 , 围护结构 , 变形控制 , 施 措
Re e r hi g t o r b to o o f iintt lx v t s a c n hec nt i u in ຫໍສະໝຸດ c e fce o fe i i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第四道支撑面出现漏水、涌 砂,钢围檩变形,造成围护结构失稳。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3个极限受力: 1)钢管极限受力:一般8000千牛以上 2)活络头极限受力:一般4000千牛以上 3)楔子极限受力:不确定(没有标准)满足设计 要求一般3000千牛以上。
※楔子的不确定性是杆件支撑的关键!
第二次 施加 (42MP)
456KN
462KN
第三次 施加 (60MP)
507KN
523KN
千斤顶拆 除后
轴力损失
(第三次 施加-千斤顶
拆除后)
千斤顶拆 除后活络头
长度
283KN
224KN
182.9mm
325KN
198KN
182.5cm
新型楔子
598KN 574KN
684KN 672KN
705KN 725KN
改进
轴力计安装上,焊接板规格不统一,
且需要多人操作,较难控制使其安装在 轴心。
建议使用的轴力计安装方法, 在效率及效果上,有明显优势
3、改进
专利二:带有轴力计的钢支撑构件 专利号:ZL201120199149.9
3、改进
关于基坑开挖过程中六个变形量的发现与分析
n
端 +楔 +法 +弹 +挠 +叠加
3、改进
配套规格:A类楔子(平行垫块分三种规格) B类楔子(倒梯型垫块) C类楔子(正梯型垫块)
A1类楔子
B类楔子
A2类楔子
专利一:钢支撑的楔子 专利号:ZL201120199150.1
3、改进
☆钢楔子改进后:钢支撑轴力损失改进
轴力施加对比表
参数 楔子形式
第一次 施加 (30MP)
传统楔子
400KN 386KN
以上为某区域因为基坑的开挖,引起的周边建筑物的倒塌及开裂情况。
科学合理的增加是必要的,基坑施工的费用 增大了,风险并没有实质减少。 因此,基坑 开挖过程中如何动态控制“平衡”是工程安 全的前提保障。在控制好“平衡”的前提基 础上,减少围护结构的变形,从而减少基础 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追求的目标。
1、事故案例分析 2、上海地下承压水的变化及问题调查 3、改进及专利技术
➢ 五、三层次引导方法的探讨
➢ 六、BIM+专业技术-建科咨询发展方向 ➢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地下空间的发展,城市建设各 种基坑形式越来越多,深度也越来越大,基坑施 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基坑施工由 于挖土破坏了土压的平衡,围护结构必然产生变 形,变形导致周边地面的沉降,沉降值越大,对 周边环境影响也越大,经济损失越大,严重的甚 至导致基坑坍塌和人员伤亡安全事故。
i
序号
深基坑变形因 素
变形值(mm)
主要原因分析
解决途径
法兰 压缩 变形
1、控制法兰接头数量
2-6
1、法兰接头安装间隙,受压力作用下 (第三、四道支撑法兰接
压实产生的变形量。
头不应多于3个);
2、确保螺栓连接质量。
基 坑 及 支
1
3、改进
钢围檩安装质量改进实践
连接螺 栓
3、改进
钢围檩改进对比分析
连接方式 传统焊接 改进连接
工时 (相邻两幅连接)
效果分析
>1h 0.5h左右
施工质量受施工操作人 员水平影响,焊接位置是 薄弱点,易出现不在同一 面上、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焊接位置变形等问题。
操作方便,连接质量可 靠,安装偏差较小,钢围 檩整体性较好。连接处外 观较传统方式有改善。
钢支撑支护在上世纪40年代便在国内采用, 目前使用普遍,但是看似简单的受力结构,却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如:活络头受力 不佳、预加轴力损失过大、端头受力不均和钢 支撑轴线方向受力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 在也给基坑施工埋下了隐患。
SMW工法桩围护结构,第三道支撑面出现漏水、 涌砂,引起基坑隆起,围护结构失稳。
646KN 684KN
59KN 41KN
183.6mm 183.7mm
清江路口站通过对传统楔子与新型楔子的试验对比,结 果显示新型楔子在轴力损失、变形控制及安装速度上均 有很大优势。
3、改进
☆钢支撑轴力计安装改进一:
在钢支撑轴力计安装方面,目前普遍存在安装偏心的问题,这对钢支撑的受力 及轴力的损失都是不利的,花照壁站采用加工好的圆形钢板,利用重力寻找其中 心,在控制偏心上有一定优势,且现场安装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钢支撑整体压缩变形: 理论标准:杆件长度20m,受压3000千牛以上
,压缩变形3~4mm。 统计压缩变形20~30mm,增大8~10倍。
※是什么原因产生如此大的偏差呢?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钢围檩拼装问题
1)钢围檩未设置在同一平面及直线上
2)围檩的连接不可靠
深基坑围护结构 变形分析及控制方法
➢ 一、基坑围护变形控制的重要性 ➢ 二、钢支撑的发展、问题及改进
1、事故案例分析引发的支撑体系思考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3、改进及专利技术
➢ 三、基坑围护的发展、问题及改进
1、地连墙使用过程问题的调查 2、改进及专利技术
➢ 四、软土地层地下承压水的思考
活络头 受力中 心线与 钢支撑 受力中 心线不
同心
活络头受力中心与围 檩接触面不垂直,产
生分力
活络端顶板 与钢围檩线 接触,不是
面接触
活络头受力中心作 用点未作用在围檩
的侧面中间,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轴力加大时因法兰变 形,导致轴力计护筒 肋板与法兰连接处开 裂
轴力计轴线 与钢支撑轴 线很难在同 一轴线上
数据线容易护 筒被切断
两对接钢围檩不 在同一平面上, 轴力计和钢围檩 只有部分接触
造成支撑读数不稳、失真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3、改进
钢围檩拼装改进
改进方法一
改进方法二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在钢围檩安装时,安装效率不高,且安装质量不 易控制。 改进思路:1)保证连接可靠,且在同一平面及水平线位置;2)便于 现场人员施工。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钢围檩拼装问题
3)钢支撑安装后连接位置变形明显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楔子未穿过 轴心
楔子打入深度太 短,有效接触面
积太小
2、钢支撑的发展、使用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活络头脖子太长,水平方 向存在偏心现象
楔子安装不正确未穿过轴心, 造成轴心与挡板不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