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

拓展外延,使学生在理解课文中学会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一、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还存在以下两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与教材的对话蜻蜓点水。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

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对于学生而言,文本是一种引导,而教师是另一种引导。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或是对教材的个性化的解读,或是深层思考中的迷惘,要让课堂教学

碰撞出生命的火花,教师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直接

将备课当成写教案,甚至直接抄写现成的教案,没有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性、艺术性

理念,缺乏与教材间的沟通,从而导致学生无法主动参与阅读与对话,无法对语文学习提起

兴趣,师生之间更无法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2.教学流程的设计饱和封闭。“努力建设开放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因为语文课只有开放才有活力。但是,我们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强调教学结构的严谨与细密,一切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追求目标的达成度,认为这就是高效。在这种理念支

撑下,课堂难免缺乏师生的互动,课堂活力也就无从谈起。余文森教授曾说:“老师对课堂控制得太严,会导致学生的生成性发展受到限制,因为会把学生往他预先的设计上引导,而忽

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比机械地灌输一些知识点,按部就班地实施几个教学步骤要更有成效。不要

担心课堂共建过程中老师会在学生面前“出丑”,只要我们树立了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发展

的观念,就会使师生双方都得到收益,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授人以鱼莫若教人以渔”。但如果只给学生一个活动的空间,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发挥出

怎样的聪明才智?这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学生也许会创造出让我们都想不到的方法来,

并且用这些方法来自主地寻找知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当然,语文课产生的生成性不仅仅是我们老师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它和语文教学的实际有很大的联系。

二、具体来说,语文课堂的生成性大致可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的、培养能力的生成、

培养情感的生成

相应的教学调整也需从这三方面入手:

1.教学过程的生成。语文课堂强调师生互动,由于不同学生启发讨论的深入,或许会脱离即

定的教学计划,预设教学过程也会发生变化,体现出随堂生成性。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将知

识点、能力点渗透到整堂课中,不断进行课中小结,在随堂生成中体现出知识传授的有序,

突出重难点。

2.培养能力的生成。过程的生成必将引起知识能力目标生成的生成。一堂课中除预设的知识

目标之外可能会有不少随机生成的目标,教师要不断甄别这些目标,选取有价值的目标及时

拓展,随机整合并形成新的知识点。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各自的能力提升也将随之产

生生成。

3.培养情感的生成。新课标确定的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是最难达成的,因为情感本身就具有个性生成性。不同的教学情景必然会生成不同的情感,教师要在教

学中调动学生的感情,注入自己的情感,和学生共情,进行情感互动,在感性中形成态度、

树立价值观。这种情感的生成也许比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三、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才能让生命活力在课

堂上真正有效地发挥。

1.教师要勇当伯乐,善于发现良驹。课堂的内容永远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做善于迸发学生

学习火花的有心人。叶澜教授说,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

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

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善于倾听和发现,要学会“屈尊”,欣赏学生们的“真情告白”,并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通过提炼、筛选,进行扶植、培养,让“良驹”成为“千里马”。

2.教师要甘为琴师,善于拨动琴弦。语文课堂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

为动力,因此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语文教学的“情”是教情、学情、文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要

储情于胸,并用激情感染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达到融情入理。同时,教师也要善

于点拨,要营造点拨的基点,明确点拨的重点,巧设点拨的支点,把握点拨的特点,让学生

在教师引导下自读,在教师的点拨下灵光一现。

3.教师要勤作推销,善于推波助澜。学生的阅读感悟带有个性化的特点,这些个性化的感悟

往往能激起课堂的争鸣,或引起课堂的共鸣。教师要勤作推销,让学生产生共鸣,更要善于

挑起课堂争议。“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几乎所有的课堂争议,在教师的引导下,都是

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感受的难得机遇。教师要激发学生争议的精神,“于无疑处生疑”;营

造便于争议的条件,保护学生独立见解;培养善于争议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课

堂之生成,纷繁复杂;让课堂因生成而灵动的策略,林林总总,无法一一列举。只要教师坚

持用生命去诠释语文,用生命去呵护学生,课堂便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