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二 第三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导学案(有答案)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的原因

(1)历史原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侵略方针。

(2)现实原因: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困境。

(3)有利条件: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侵华事件

(1)1931年9月18日,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3)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

(4)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日军滔天的罪行

(1)1937年12月,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人被害。

(2)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在占领区,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进行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背景

(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武装侵略中国。(2)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2.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抗日。

(2)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东北军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1)组织抗日义勇军,打击日伪军。

(2)1936年组成的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4.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

(1)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蔡廷锴、蒋光鼐等率十九路军抗日。

(2)1933年1月,东北军将领安德馨率全营力战殉国。

(3)长城抗战中,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勇夺喜峰口。

(4)1933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5)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5.爱国民众和学生的救亡活动

(1)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2)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掀起一二·九运动。

[历史认识]

1931~1936年的抗日救亡运动,是分散的、自发进行的,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

(1)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自卫抗战。

(2)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3)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

①1937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

③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在山东台儿庄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④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

(2)结果: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3)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知识点拨]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外合作,它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进程

(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

①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联合对日作战

①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②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③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并击溃日本关东军。

④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2.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2)10月25日,台湾光复。

3.意义

(1)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课堂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材料二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三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不少于5个)

(3)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哪一步?日军的侵略政策破灭于哪一年?破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九一八事变。不正确。因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是日军炸毁南满铁路,袭击中国军队,并非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2)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第三步和第四步。1945年。中国人民团结抗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时间“1931年9月18日”和地点“北大营”判断应为九一八事变。第(2)问根据时间“1937年7月7日”和地点“宛平城”及“卢沟桥”判断事件应为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出中国人民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第(3)问结合材料三中日本的侵略步骤和材料一、材料二进行分析,并联系抗战胜利的原因得出答案。

【当堂测试】

1.“……‘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歌曲《松花江上》反映的史实是 ( ) A.华中沦陷B.华北沦陷

C.东北沦陷D.华南沦陷

答案 C

解析本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九一八”,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整个东北,故选C。

2.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南京大屠杀是日军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②中国人民必须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③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④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体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习近平要求国人勿忘历史,故①②正确;习近平的讲话同时也昭示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故③正确;“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又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故④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

3.下图是我国抗战时期名为《共荣圈》的漫画,其主旨是( )

A.揭露日军虚假宣传的本质 B.丑化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

C.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 D.揭示日本侵略者必将灭亡的结局

答案 A

解析题干图片反映的信息是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打着共荣的旗号

给中国带上项圈、奴役中国人民。这则漫画揭露了日军虚伪的嘴脸。

B项中亚洲各国与题干中“我国”不符;C项中美化是错误的;D项

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

知识点2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4.电视连续剧《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描写了1933年中国军人与日军拼死肉搏,守卫长城,勇夺喜峰口的事迹。这支部队是 ( )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D.东北军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33年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英勇抗战,守卫长城,与日军拼死肉搏,勇夺喜峰口,所以选B项。

5.1936年,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五年的忍辱不战,所求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学良忽然造反了。”胡适评论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华北事变D.抗日战争

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936年”和人物“张学良”及其举动“忽然造反”。联系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对蒋介石发动兵谏,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即西安事变,与题干信息相符,故选B项。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华北事变发生于1935年,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6.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这表明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

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

答案 D

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A项;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材料信息并非是右倾投降主义,排除B项;C项明显不正确;从材料看,中国共产党希望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这与当时日本侵华加剧,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有关,因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故选D项。

7.下图为蒋介石于1937年9月颁发给朱德的委任状。对这一史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拉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B.它说明了国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

C.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它反映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开辟

答案 B

解析A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排除;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C错误;D和题干无关。

8.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 ) A.卢沟桥事变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答案 B

解析结合教材可知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故选B项。

9.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际上反映了 ( ) A.周恩来深谙历史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答案 D

解析注意时间:“1940年”,这是抗战时期,材料中“兵卒”实际指广大群众。综合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0.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 ( ) ①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③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统一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与事实不符,当时香港、澳门都还未回归,而直至今日,海峡两岸还未统一,故排除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