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监理要点_secret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1. 前期准备阶段1.1 确定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在施工前,监理人员应与施工单位确认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

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工艺等符合设计要求。

1.2 选择材料供应商监理人员需审核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关资质和可靠性。

1.3 质量检验设备校准混凝土质量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对保证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监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2.1 试配混凝土配合比监理人员应参预试验室制作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配,确保配合比满足设计强度等要求。

2.2 原材料检验监理人员应定期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3 配料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对投料方式、搅拌时间等进行监控,确保配料均匀、搅拌充分。

3. 浇筑施工控制3.1 浇注工艺控制监理人员应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浇注工艺,包括浇注顺序、浇注速度等,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浮现冷缩裂缝、麻面现象等问题。

3.2 浇注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特殊要注意浇注温度的控制,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裂缝的产生。

4. 养护处理控制4.1 湿养护控制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湿养护,监理人员需检查湿养护措施是否到位,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

4.2 温度养护控制在冬季施工中,应加强温度养护措施,避免混凝土因低温而减弱强度。

5. 质量检验与监测监理人员应定期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验和监测,包括强度检测、饱和含水率测定等。

6. 技术记录与报告监理人员应做好施工过程的技术记录,包括检验报告、施工日志等,确保施工过程和质量可追溯。

附件:1. 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2. 混凝土试验报告3. 施工日志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造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等与建造有关的法律法规。

2. 资质:指企业所具备的相关证书、执照、资质等。

3. 设计强度:指混凝土设计中所规定的强度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数据采集与传输
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定期收集 和传输温度数据,以供分析和决策。
数据分析与预警
对收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预测混凝土温度变化趋势,及时提出 预警。
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信息化管理系 统,实现温度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和管 理。
实施效果评估
温度控制效果 混凝土性能检测
工程安全评估 经验教训总结
分析实施温控措施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变化,评估温控 措施的有效性。
对实施温控措施后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裂性能等关键性 能的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温控措施实施效果及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对工程安 全性进行评估。
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改进 思路。
05
监测系统布局
温控监测点的布置应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系统相配合 ,形成有效的温度监测网络,实现对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全 面监控。
温度监测设备与方法
01
温度传感器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等,它们能够实时测量混凝土内部
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测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02
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接收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将处
理后的数据发送给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和展示。
03
监测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实时监测能够随时掌握混
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定期监测则可根据需要设定监测时间间隔,了
解混凝土温度变化的趋势。
温控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处理流程
温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流程包括数据接收、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和预测等步骤,通 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为混凝土温控提供科学依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范本1:1. 混凝土材料要求1.1 混凝土配合比和强度等级要求1.2 水泥和骨料的规格和质量要求1.3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砂率1.4 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凝结时间2. 施工工艺控制2.1 混凝土浇筑前的基础处理2.2 混凝土浇筑方式和工序2.3 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2.4 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3. 混凝土温度控制3.1 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3.2 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速率和降温速率3.3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温度均匀性4. 施工水平和质量控制4.1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要求4.2 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4.3 混凝土质量的检测和测量4.4 混凝土强度和凝结的监测和评判5. 安全和环保控制5.1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5.2 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5.3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5.4 控制施工噪音和扬尘的污染附件:混凝土施工工艺图纸、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场景的不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不同的要求。

2.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坍落度:也称塌落度,指混凝土的湿度和流动性,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4. 砂率:指混凝土中砂料的占比,控制砂率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5. 振捣:指使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动,以排除气泡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质量。

6. 温降速率:指混凝土的温度在凝固过程中的降低速率,过快的降温速率可导致混凝土开裂。

7. 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同时要注重减少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

范本2:1. 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1.2 检查施工现场和基础的状况1.3 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和设备2.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和检验2.1 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水泥和骨料2.2 对水泥和骨料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2.3 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添加剂的使用3. 浇筑施工工艺和控制3.1 确定混凝土浇筑方式和浇筑工艺3.2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和振捣方式3.3 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4. 温度控制和保护4.1 控制混凝土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4.2 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速率和降温速率4.3 保护混凝土避免过快的温度变化5. 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5.1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5.2 对混凝土强度和凝结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5.3 进行混凝土工程的验收和记录6. 安全和环保控制6.1 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安全事故6.2 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和粉尘污染6.3 采取环保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土壤附件: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图、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强度等级: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场景的不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不同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及温度控制措施_secret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及温度控制措施_secret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及温度控制措施施工准备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1、材料选择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

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

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

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5)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差计算方法及养护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2、 1.1严格审批施工专项方案,抓好施工准备工作3、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专项方案,由监理组织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专题讨论后定稿,正式报总监审查。

在正式开盘浇筑混凝土前,监理人员必须检查施工单位在技术上、组织上的落实情况。

1.1.1做好混凝土生产厂家考察,多比较几家以便于优中选优。

1.1.2审查混凝土浇筑分段分层的合理性,以利于热量散发,使温度分布均匀。

审查温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对温度变化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同时对温度进行监测。

1.1.3审查施工方案中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不超过25℃,温度陡降不应超过10℃。

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差,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审查测量措施及测温点布置是否合理;同时注意所采用的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是否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1.1.4核实混凝土的施配结果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1.1.5检查现场机械设备的配置,泵管的布置及阻力计算的合理性。

1.1.6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齐全,钢筋分布是否合理。

1.1.7核实近期的气象情况以及供电情况。

页脚内容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差计算方法及养护措施1.1.8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组织技术安排,并列值班表。

1.1.9检查抗渗、抗压试模是否齐全。

1.1.10审查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组织是否合理;大体积混凝土分段分层浇筑时间差,控制是否在初凝之前。

1.1.11审查浇筑路线是否合理,施工时必须按照路线予以落实。

1.1.12审查施工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是否可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是否妥当。

1.2优化混凝土配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裂缝的控制非常重要,其中配合比设计是关键。

工程实践表明,合理的配合比可有效地减少水化热,降低绝热温升,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应提前一个月进行提交。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监理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大等特点,容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因此,监理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的控制要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审查施工方案监理应仔细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方法、振捣方式、养护措施、温度控制方案等。

施工方案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2)骨料: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应选用中砂。

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3)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且应符合国家标准。

3、混凝土配合比的审查监理应审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方式、气温等因素进行优化,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4、施工设备和机具的检查监理应检查施工单位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设备、运输设备、浇筑设备、振捣设备等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设备的性能是否良好,计量是否准确。

5、现场准备工作的检查(1)检查施工现场的道路是否畅通,保证混凝土运输车辆能够顺利进出。

(2)检查浇筑现场的模板、钢筋是否安装完毕,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检查测温设备、养护设备等是否准备就绪。

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1、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1)监理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前言大体积混凝土指每批混凝土的体积大于50m³,常用于建筑桥梁、水坝等大型工程。

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强度降低、裂缝产生等问题,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温控措施,并进行监控。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温控措施常规温控常规温控主要是通过加热或者冷却混凝土来控制其温度,常见的措施包括:•加热混凝土:可以采用水蒸气、电加热等方式来加热混凝土,从而加速固化进程,使其达到规定强度。

•冷却混凝土:可以采用水冷却、风冷却等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在高温状态下产生较大的体积收缩和裂缝。

降温措施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降温。

降温的常见措施包括:•冷却剂:加入适量的冷却剂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降低混凝土温度。

•水帘降温:利用水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从而通过水蒸发带走混凝土中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水箱降温:在混凝土周围建立水箱,通过水的冷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其他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降温方法,比如表示降温法、裂缝防治等。

监控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的监控主要是针对其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使施工人员及时了解混凝土的温度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总体监控方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总体监控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对其温度的变化进行记录,留存充分的数据。

温度监测技术温度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布设温度传感器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温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温度转换为电势输出,从而实现温度的监测。

•NTC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测定其电阻值来计算混凝土的温度。

•激光测温:激光测温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将激光束照射到混凝土表面,通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来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等特点,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对于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会发生水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内部热量难以迅速散发,导致内部温度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此外,混凝土的收缩也是导致温度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而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内部约束较大,收缩受到限制,从而产生拉应力,引发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可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

同时,适当降低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不仅可以降低水化热,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控制骨料的级配和含泥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骨料,可以减少水泥浆的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

此外,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避免因含泥量过高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

添加缓凝剂和减水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更加均匀,同时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是控制浇筑温度的关键。

在炎热的夏季,应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水泥应避免在高温时段进场,必要时可在搅拌水中加入冰块。

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浇筑,选择在夜间或气温较低的时段施工。

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宜过大,以便于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

分层浇筑时,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下一层,避免出现冷缝。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摘 要:大体积混凝土(以下称砼)施工时,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内向外传递,使砼内部温度逐步升高,而边缘受气温影响而降低,造成砼内表温差而产生温度应力。

本文通过国内第一大承台,即五河口特大桥主墩承台近万方砼浇筑,在温控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介绍大体积砼温控设计、监控、实施步骤,探索防止温差裂缝的方法。

关键词:大体积砼 温控 监测 防裂 技术1 温控项目概述五河口斜拉桥位于江苏淮安京杭运河、废黄河等五条河交汇处,故名五河口特大桥,其主塔承台平面尺寸为49.5m ×33.1m 的矩形截面,高6m 。

该承台号称国内第一大承台,砼方量9830m 3,分两次浇筑成形,第一次浇筑厚度3.2m ,砼5240m 3,第二次浇筑厚度2.8m ,砼4590m 3,砼设计强度C30。

砼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承台内部温度经历升温期、降温期、稳定期三阶段,与此同时砼的弹性模量不断增长,由于早期弹模较低,产生的压应力很小,而后期弹模增大,产生的拉应力较大使砼内部形成拉应力。

如果该应力超过其抗裂能力,砼就会开裂。

而施工时间11、12月,正值当地年最低温季节,砼表面受气温影响而降温,更加剧了内外温差幅度,因此必须对承台大体积砼采取温控防裂措施。

经对承台砼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计算,制定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标准,并据此制定温控措施。

2 承台大体积砼温控计算温控计算采用《大体积砼施工期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分析程序包》进行。

该程序模拟砼施工情况,不仅考虑砼的浇筑分层、浇筑温度、养护、保温和砼的边界条件,而且考虑砼的弹性模量、徐变、自生体积变形、水化热散发规律等物理热学性能。

计算参数根据招标文件、图纸和施工经验取值,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重新验算。

2.1计算条件2.1. 1 根据承台结构特点,取1/4计算;砼分二次浇筑,浇筑厚度为3.2m 和2.8m ;2.1. 2 气象资料:气温、水温根据资料取值,浇筑时间11、12月,上年同期温度最高16.5℃,最低-8.7℃;平均风力按6m/s 考虑。

2.1.3 承台内部用冷却水管控温(图1,2);砼终凝后顶面洒水保温养护,侧面用5cm 厚泡沫板保温。

2.1. 4 C30砼弹性模量、热学参数、干缩变形和自生体积变形等按规范和经验取值。

并考虑砼的徐变引起的应力松弛作用;砼泊松比为0.167,比热为1.0kJ/kg 。

取值见表1,2,3,4。

[2]2.1. 5 根据砼配合比,计算砼绝热温升为40℃。

2.2砼材料参数及数值模型砼材料参数参考设计规范及试验结果。

计算中使用的绝热温升、弹性模量、徐变度拟合公式分别为:2.2. 1 水泥水化热:水泥水化热公式取双曲线函数 θ=θ0(1-е-m 1 t m 2) (2-1)式中: θ0-最终绝热温升,τ-时间,m 1, m 2 -参数。

作者简介:叶松(1976),男,湖北人,工程师,大本,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监理,(E -mai: songye163@ ,goodyez@ )2.2. 2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增长曲线采用四参数双指数形式,即E(τ)=E 0 + E 1(1-e -ατβ)(2-2)式中:E 0初始弹模;E 1最终弹模与初始弹模之差;α,β与弹模增长速率有关的两个参数,其值分别表1 胶凝材料水化热试验结果 水 泥% 粉煤灰 (%)外加剂% 水化热(J /g )1d 3d 7dP.C 32.5 80 Ⅱ级灰 20 0.6 147 192 214 P.S 32.5 75 Ⅱ级灰 25 0.6 102 157 188矿渣42.5 Ⅱ级灰 25 0.6 132.8 189.6 239.8表2 C30砼弹性模量取值(×104 Mpa) 龄期 3d 7d 28d 60d 90d 180d数值 1.28 2.03 3.24 3.32 3.66 3.96表3 C30砼热学参数取值线胀系数α (10-6/℃) 导温系数 m 2/h 导热系数 kcal/m.h.℃ 最大绝热温升℃7.9 0.0051 2.7 40 表4 C30砼自身体积变形取值(×10-6)龄期 3d 7d 14d 21d 28d 60d 90d 180d数值 1.02 10.54 15.03 5.06 -4.88 -7.25 -20 -50.3注:表中“-”表示收缩取0.14和0.17。

2.2. 3 徐变度:根据工程经验,C30砼徐变度如下(单位:10-6/MPa ):)1)(141)(602()1)(303(),()(025.0025.0)(5.091.0)(04.08.1τττττττ--------+-++-+=t t t eeeet C (2-3)3 计算结果及分析3.1温度场主要特征砼浇筑后2~3天即达到温度峰值,温峰持续1天左右开始下降,初期降温速率较快,以后逐渐减慢,15~20天后降温平缓,温度趋于稳定状态。

砼内部最高温度约51℃,温度分布为中部高,四周较低。

3.2应力场主要特征根据计算结果,承台各层砼主要龄期的最大主拉应力见表5,砼早期(14天左右)最大温度应力为1.60MPa ,而此时C30砼劈裂抗拉强度一般应大于2.0Mpa (见表6),抗裂安全系数k >1.5,后期也有1.5倍以上的抗裂安全系数。

如果砼施工质量良好,不会产生有害温度裂缝。

根据计算结果,承台内部温度应力呈现出四周边缘应力较大,而中间应力较小的特征。

4 温度控制标准根据计算结果,在施工期内为保证承台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宜采取如下温控标准:4.1砼浇筑温度:指砼平仓振捣后,上层砼覆盖前,距砼表面10~15cm 处温度,浇筑温度≤25℃; 4.2砼内表温差:指砼内部平均最高温度与表面最低温度之差,砼内表温差≤25℃; 4.3砼内部最高温度:指砼内部平均温度最高值,砼内部最高温度≤65℃ 4.4砼降温速率:≤2.0℃/d 。

5 温控措施5.1优化砼配合比,降低水化热合理选择砼原材料,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料,选择优良的砼外加剂,增强砼强度,提高抗裂能力,降低水泥用量,是降低砼内部水化热温升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进行砼配合比优化设计。

5.1.1控制原材料质量,减少水泥用量1)水泥:采用PC32.5水泥,使用温度≤55℃,否则降低水泥温度。

水泥分批检验,质量稳定。

2)粉煤灰:根据粉煤灰砼技术规范,大体积砼可按60d 作为砼强度等级考核指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加粉煤灰掺量,以推迟水化热温峰的出现,降低绝热温升,粉煤灰采用Ⅱ级灰。

[3]3)集料:细集料采用江苏宿迁中粗砂,细度模数2.4~2.6,含泥量<2%;粗骨料采用江苏盱眙二级配碎石,5~16mm 占30%,16~31.5mm 占70%,级配优良,含泥量<2%,其他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1]4)外加剂:采用缓凝高效减水剂,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用量,推迟水化热温峰的出现。

掺量0.6%(占胶凝材料)。

使用前配成溶液,拌和均匀,做好配制记录;固体外加剂提前分袋称好。

[3]5.1.2砼配合比由于优化砼配合比,选用P .C32.5复合水泥,掺入20%Ⅱ级粉煤灰和超缓凝剂。

粗集料采用二级配,选出最低空隙率和最佳级配曲线,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胶凝材料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水化热,起到了早期抑制温升的效果。

经检测比同等级砼最高温度推迟三天左右,最高温度降低30%左右。

砼强度按60d 龄期考核,但14天应达到22.MPa ,28天应达到30 MPa 。

砼粘聚性良好,不离析、不泌水,坍落度16-18cm ,初凝时间≥35h 。

5.2 控制砼浇筑温度砼开盘前,测水泥、砂石、水的温度,计算砼出机温度,并估算浇筑温度如超过25℃,应在夜间20时以后浇筑,并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如骨料遮阳洒水降温,水泥温度过高应要求厂家在出厂前放一段时间。

表7 承台C30砼施工配合比水胶 比 配合比水泥 kg/m 3 粉煤灰 kg/m 3 外加剂% 砂 率 坍落度cm 抗压强度MPa 5d 7d 28d 0.40 0.40:1:1.91:2.637 297 105 0.8 0.42 16.5 21.6 28.6 45.8表5 第一层砼最大温度主拉应力(MPa )龄期(d) 7 14 28 60 90 120 140 第一层砼 应力 1.25 1.60 2.40 2.95 3.20 3.10 3.05 第二层砼 应力 1.25 1.62 2.43 2.98 3.27 3.16 3.10表6 C30砼劈裂抗拉强度取值龄 期(d) 7 14 28 60 Rpl (MPa )1.792.573.34.035.2.1 砼的出机温度:T0T0=(0.20+Qs )WsTs+(0.20+Qg)WgTg+0.20WcTc+(Ww-QsWs-QgWg)Tw0.20(Ws+Wg+Wc)+Ww 式中:Qs 、Qg 分别为砂、石的含水量,以%计;Ws,Wg,Wc,Ww分别为每方砼中砂、石、水泥和水的重量(粉煤灰计入水泥中);Ts,Tg,Tc,Tw 分别为砂石、水泥和水的温度。

5.2.2 砼浇筑温度:Tp T p =T o +(T n -T o )(θ1+θ2+θ3+...+θn ) 式中:Tn 砼运输和浇筑时气温;θ1,θ2,θ3,θn 有关系数,数值如下:(1)砼装、卸和转运,每次θ=0.03;(2)运输时θ=A τ,τ运输时间,A 表8;(3)浇筑时θ=0.003τ,τ浇筑时间。

5.3埋设冷却水管,控制砼内部温度5.3.1冷却水管位置冷却水管采用φ50mm 薄壁钢管(壁厚2.5mm );冷却水管沿垂直方向布置5层,层间距1m ,水平间距1m ,每根管长度≤180m 。

进出水口集中布置,以便统一管理,进水口利用阀门控制冷却水流量。

(如图1、图2),冷却水用江水。

5.3.2冷却水管使用及其控制1)冷却水管使用前进行压水试验,防止漏水、阻水。

2)砼浇筑到各层冷却管标高后即通水,通水时间10~15天,具体时间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通水流量大于25L/min ; 3)设置水箱以循环水冷却控制进出水温,在保证冷却管进水温度与砼内部最高温差≤25℃条件下,尽量降低冷却水温度。

4)第一层砼浇筑时第一、第二层冷却水管通水;第二层砼浇筑时,第三四五层冷却水管通水。

5)通水冷却全部结束后,用同标号水泥浆或砂浆压注管道。

5.4内降温、外保温、加强养护由于承台冬季施工,要特别重视砼的保温工作,控制砼内外温差≤25℃。

措施:钢模板外嵌5㎝厚泡沫板,吊挂麻袋,再用土工布围裹,碘钨灯照射增加砼表面温度,顶面覆盖土工布。

砼终凝后在表面洒水养护,顶面尽量采取蓄水养护。

养护对砼强度增长及减少温差、收缩裂缝具有重要意义。

5.5控制浇筑质量,提高抵抗温差拉应力强度为提高砼均匀性和抗裂能力,必须加强各环节控制:(1)砼拌合运输、浇筑振捣、保温养护全过程监控,严格按规范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