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与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 第5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考研笔记-精品

教心第5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第5章智力,创造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一节智力的发展与培养学者们都认为:一,对智力的Q)智力是一种〃能力〃,它区别于兴趣,爱好等其他^认知领域的心理特性;认识(2)智力是认知活动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3)它与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该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
他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一组特殊因素(s因素)。
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依靠这两种因素。
G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
一般因素虽然只有一个,它被应用于许多不同的任务中,会影响个体在所有智力活动中的表现。
二.智力理论Q)二因素论智力测验所要测量的就是这个一般的g因素。
因此,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
但特殊因素却可以有很多,比如在语文、数学、音乐等的学习中都各自相应有某一特殊因素si、s2、S3 ........... 这些s因素只会影响个体在某种特殊智力活动中的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认为,基本能力不是一个,而是一组。
(一)传统智力理论(2)组因素论他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实际智力测验分数进行因素分析,提出了基本能力学说。
他认为智力可以分为若干个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人的独特的智力面貌。
于是,在批评二因素论的基础上,他于1938年提出了智力的组因素理论。
(3)卡特尔关于智力的观点人类智力由七种主要因素组合而成,这七种因素包括:语词理解能力、一般推理能能力、语言流畅性、计算能力、记忆能力、空间关系、知觉速度。
美国心理测验学家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检测结果的分析,将智力分为两类:其一为流体智力,是指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流体智力多半经由对空间关系的认知、机械式记忆、对事物判断反应的速度等方面表现出来。
其二为晶体智力,是指受后天学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
晶体智力表现为对语文词汇及数理知识的记忆。
吉尔福特对智力结构的分析应该从智力活动的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来考虑。
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我们常说培养小孩的创造力可以和智力一起,那么智力与创造力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从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出版《遗传与天才》,第一次对“创造性”进行研究以来,各国心理学家对“创造性”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学家们对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
吉尔福特对这些研究的结论是:◆从一般趋势来说,智力高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也是高的。
◆智力越高者与创造力的相关程度越低。
也就是说,那些高智力者,其创造力不一定是高的。
◆智商在130以上者,创造力测验所得分数甚为分散,有的很高,有的很低。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
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等都是非智力因素。
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是—个依赖性很强的人,一个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摧毁常规障碍的人,甚至可以是—个个性有缺陷或者懒惰的人。
但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独立性很强的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在常规势力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
因此,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
智商极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是惟有创造力极强的人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智力强就自然有创造能力了,用不着专门培养,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创造能力需要一定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做依托,但是基础知识不等于创造能力,没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一个人即使有广博的知识,超群的智力,出众的能力,也不一定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如果知识多就能创造,那么大学毕业不就都成发明家了,中、小学生也就什么也创造不了了。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由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发明的,就说明这一道理。
创造也需要较高的智力,但一般的智力不等于创造力。
智力与创造力_学生

辑 p pt
13
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
➢ ①低智商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力;
➢ ②高智商的人并不都有高创造力;
➢ ③创造力低的人智商有高有低;
➢ ④创造力高的人必须具有中等以上的智 力。
➢ 因此,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
是充分条件。创造力是一种较特殊的智编辑
力品质,是智力发展的结果。
p pt
14
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
编 辑 p pt 4
➢ (二)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 成的人格心理特征。 • (ability capacity)
• 已有的学会的心理能力;潜力或能量。
编 辑 p pt 5
智力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 我国学者认为,能力和智力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 区别: ➢ 第一,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际活动的范
编 辑
p
制约,相辅相成。
pt
29.12.2020
➢ 形式教育 实质教育
1111
(四)创造力与智力
➢ 创造力是以多种心理特 质为基础的。它的智力 因素有观察能力、记忆 能力、思维能力、想象 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 个人的兴趣、情绪、意 志、性格及道德情操等。
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

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
智力是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能力和特质。
然而,研究者们已经确认了五个基本因素,这些因素组成了智力的核心,即: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注意力、感知、思维、记忆、语言等。
认知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个体的智力水平。
2. 记忆能力:记忆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储存、保留和恢复信息的能力。
记忆能力良好的人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处理信息,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3. 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路、新观点以及独创性想法的能力。
创造力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个体解决新问题、开发新产品以及创造新的机会。
4. 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指解决各种问题和情境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理性推理、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还包括判断、决策和执行能力。
5.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有效地使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这种能力与人际沟通、交流和说服能力密切相关。
总之,这五个基本因素是智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智力水平。
当我们了解这些因素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和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冉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214202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而创造力与生活中的种种环境关系很大。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高智力虽非高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他们有以下几种关系:(1)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2)高智力的人即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也可能有很低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
高智力虽非高。
高创造力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责任心,勤奋度等等。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1、培养好奇心:当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的时候,正是创造力萌芽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把这股萌芽的风压制下去,我们要做得是鼓励学生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一切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启蒙者应该做得事2、鼓励发散思维:当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题,而不是仅仅从一个方面。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像船的东西,不能一刚开始就告诉学生是什么什么,而是让他自己去看是什么,并且鼓励他多想几种样子。
就是这种逐步引导的过程才会使学生真正的有发散思维,就是不要拘泥与前面的人的想法,学会有自己的一套.3、开发头脑风爆法:(1)不能对学生太过严厉,让学生不敢自己去想,反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想。
当学生有问题要问时,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老师都应该去耐心的解答。
或者甚至是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学生不懂的话,他在问,就说明他在思考,这样就还是好的。
(2)而且要追求数量,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认可学生的方案,让他们有种意识,这样多想是对的。
(3)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是前提是这样的方案是足够多了以后的,而且被选择出的这个方案应该有很大的创造力,即使其他方案不对,也应该对想出这些方案的同学给以嘉奖,鼓励其积极性.4、教会学生创新方法:什么事都讲究技巧,创造力的培养也不例外。
智商与创造力的关系

智商与创造力的关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指标,而创造力是指一个人创造、创新的能力。
智商和创造力是两个不同但密切相关的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智商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智商对创造力的影响。
一、智商对创造力的影响智商作为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准之一,对创造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智商高的人通常具有较好的记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创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高智商个体更容易掌握并运用创意工具和方法,更能快速理解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创造力的表现。
然而,单纯依靠智商并不能完全揭示一个人的创造力水平。
创造力不仅仅是由智商所决定,还与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如个人的兴趣、动机、人格特质等。
一个人的智商高并不意味着他一定拥有较高的创造力,而一个人的智商低也不意味着他就没有创造力。
因此,仅从智商来评价一个人的创造力是不准确的。
二、智商与创造力的互动关系智商和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智商高的人通常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工具,促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更有优势。
智商高者更容易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创造力。
同时,创造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智商水平。
创造力的发展离不开对问题的独特思考和解决方法的运用,这对于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然而,智商和创造力并非完全线性关系,智商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一定的限度。
某些情况下,智商超过一定水平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创造力的表现。
创造力的发展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环境、经验和培养等方面。
因此,要提升创造力,仅仅依靠智商的提高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其他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三、培养智商与创造力的方法1. 注重知识学习和扩展:培养创造力需要有充分的知识基础,要注重广泛地学习和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积累知识并将其进行创新和整合,可以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路。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那么它与智力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一起来看看吧!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1 从总体上看,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在某些方式上,创造力和智力是相似的,而在另一些方式上创造力和智力有差别的,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1 创造力与智力的相似之处首先,创造力和智力,都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
著名学者巴伦认为创造力与智力存在相似之处:如果将创造力定义为对刺激情景做出适应性的和不寻常的反应能力,而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在问题解决能力的较高水平上,智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创造力。
也就是说,非常困难的、极少能被人解决的问题按其定义就需要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
[1] 其次,创造力和智力的核心都是思维,简单地说因为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除此之外,创造力和智力还有很多相同的构成要素,在本文有相关的论述。
1.2 创造力与智力的差别乔治·肖克史密斯提出的创造力与智力区分方式明确简单:他认为判断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要测量的是逻辑推理或智力;而判断一个答案的好与坏,即问题解决与问题本身或情境的适应程度,测量的才是创造力。
罗强调了创造力和智力的差别,他认为在很多方式上二者不同:纽威尔、肖和西蒙认为:“创造性活动可被简单的看成特殊类别的问题解决活动,其特征是问题阐述的新颖性、不落俗套、持续性和困难性。
”创造过程与一般问题解决的主要区别在于,思考者对问题的投入程度不同;在创造的过程中,投入程度很高,而且非认知的、情感的因素大量浮现,但这些因素对有效的解决问题形成了障碍。
[1]2 从智力高低看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即智商IQ。
它用来表示智力发展水平。
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商数就是这此能力的数字表示。
对人类各个IQ分数段所占的比例的统计显示,人的智商分布呈橄榄形[2]:智商在140分以上(天才)的,只有人口的1%;智商在120-139(优秀)的,占人口的10%;智商在110-119(中上)的,占人口的16%;智商在90-109(中智)的,占人口的46%;智商在80-89(中下)的,占人口的16%;智商在70-79(临界智力)的,占人口的8%;智商在70以下(智力低下)的,占人口的3%。
智力与创造力_学生

• 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有很高 的正相关(+0.77 +0.81),但两 量表测得的是不同的能力
韦克斯勒
创造与创造力
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
_
IQ 100 15( X X ) Z
IQ:离差智商 X:团体的平均分数 X:个人测验的得分 Z:团体分数标准差
• 离差智商的提出是智力测验史上的又一 里程碑,使用上优于比率智商,韦克斯 勒量表成为国际 智力测验的通用量表。
测验结果?
创造与创造力
(三)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 吉尔福特(Guiford 美) 认为智力因素可分为操作、内容、
产物三个维度,其构成象一个有长、宽、高三 个维度的立方体。 共有5×5×6=150种智 力因素。 • 1971年吉尔福特宣布,经测验已证明三维 智力模型中的近百种能力。
创造与创造力
认知 记忆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评价
• 第四,智力涉及的先天因素较多,而能力涉及的后天因素较多。
创造智力,智力中有能力。二者是两 个互相转化、共同提高的概念。
• 第二,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际 活动的范畴。但认识与活动总是统一的:认识离 不开一定的活动基础;活动又必须有认识参与。
• 第三,智力与知识相关,能力与技能相关。而知 识和技能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知识是技能 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应用;知识有助于技能的 形成,技能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 成功智力理论是比较新的理论,比多元智 能理论晚13年。
创造与创造力
成功智力的内涵
基础
分析性智力
回答由书本、他人 提出问题的能力
善于自己发现问 题、自己分析和 解答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 智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五因素结构模式
二、智力理论
多元 因素论 结构论 形态论 智力
理论
三元 智力 理论
因素论
• 二因素论(斯皮尔曼) • 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 群因素论(瑟斯顿) • 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基本心理能力:语词理解、语
词流畅、计算、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推 理
智力形态论
•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Cattell,1963)
比西量表的缺点? ——无法比较不同年
龄的儿童的智力
斯坦福-比纳量表
• 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在进行修订时,第一次引 入智商这一概念,用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 率来计算智商,所以被称为“比率智商”。
斯比 人的智力年龄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再增长, 量表 实际年龄却继续增长。那么,年龄越大, 缺点 智商越低?
高智力儿童和成人的最重要特征
儿童
好奇心强 爱思考和提问
富有想象力 反应快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 流体智力:神经系统的成熟 – 晶体智力:社会文化经验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 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 人身上都同时拥有相对 独立的八种智力。这八 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 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 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 智力各具特色。
对自然界 的认识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的根据:人的智力 按常态分布,智商分布的平 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
离差智商公式: IQ=100+15Z
Z XX S
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
_
IQ 100 15( X X ) s
• IQ:离差智商 • X:团体的平均分数 • X:个人测验的得分 • s:团体分数标准差。
尤其是创造能力。( 不代表智力全部内涵)
智力测验的启示:
• 1、测出的智力并非智力的全部; • 2、其结果不能预测未来事业的成就或
生活的圆满; • 3、专业性强,操作规范,测验结果解
释应慎重。
第三节 智力的发展与开发
一、智力发展的趋势 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四、智力的开发
智力测验小结
• 心理年龄
“智商” • 比率智商 (IQ)
• 离差智商
比纳-西蒙量表(1905) 斯坦福-比纳量表(1916)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瑞文推理测验
适用于团体测验
二、智力测验的评价
优点:
标准化 、数量化、快速有效
局限性: 1、智力测验测得的是智力还是知识技能? 2、公平性:是否适应所有人? (文化背景差异) 3、测出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忽视其他,
一、智力的发展趋势
1、非匀速增长的 现象。
2、智力中的各因 素发展速度并不 完全同步。
图8-4 智力发展曲线 (根据Bayley,1970)
智力中的各因素发展速度并不完全同步
年龄(岁) 知觉 记忆
比较和判断
10-17 100 95 72
18-29 95 100 100
30-49 93 92 100
80-89 70-79 70以下
极优等 优异 中上 中等 中下 临界
智力落后
1.33 11.30 18.10 46.50 14.50 5.60 2.90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超常
• 具有寻求大孩子和成人的倾向 • 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 早期表现出对解释和问题解决的强烈爱好 • 早在2-3岁时就能用完整的句子说话 • 具有非凡记忆力 • 在艺术、音乐或数字技能方面早有天赋 • 通常在3岁之前就对书籍有极大兴趣并能够阅读 • 表现出对他人的善意、谅解和合作态度
读书、写 论文、语 词理解
解数学题、 逻辑推理
自知 内省
认识和改 变自己的 能力
理解他人 行为、动 机和情绪 跳舞、打球、
协调性活动
找方向、 看地图、 放置物品
唱歌、作 曲、音乐 作品欣赏
假如有两位高中生,其中的一位和别 人交谈时说不过三句话,从未写出一篇 好文章,也画不出一幅好画,可是他会 计算微积分方程,会解深奥的数学题。 而另一位高中生受人喜爱,善于交流, 连续两年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可是元旦 晚会的预算他却算不清楚。那么谁更有 才智呢?
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智力的测量及其评价
想一想: 平常我们会用哪些词来描述一个人
的智力状况?
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个人聪明程度?
一、几种经典的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量表(1905) 斯坦福-比纳量表(1916)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瑞文推理测验
比纳-西蒙量表
1905年, 世界上第一 个智力量表。
受测者的智力年龄等 于他所通过的总题目 数所代表的岁数。
离差智商
• 一施测年龄组的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5。甲得分85, 乙得分75,其离差智商为
85-80 甲:IQ=100+15(————)=115
5 乙:IQ=85
拼图
填图
瑞文推理测验
• 非文字的图形测验 • 测验对象不受语言、种族、文化等条
件的限制 • 适用年龄范围更广 • 团体施测
瑞文推理测验举例
第一节 智力概述
• 社会适应能力
• 学习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
智力是什么?
——智力发展的基本 研究取向
• 获得成功所需的能力 • 其他……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
必需的的一般性认知能力,是一种综合的 认知能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 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因素组成。其中思 维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 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第七章 智力与创造力
Hale Waihona Puke 要内容•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智力和智力理论 智力测验 智力的发展与开发 创造力及其培养
假如有两位高中生,其中的一位和别人 交谈时说不过三句话,从未写出一篇好文 章,也画不出一幅好画,可是他会计算微 积分方程,会解深奥的数学题。而另一位 高中生受人喜爱,善于交流,连续两年当 选为学生会主席,可是元旦晚会的预算他 却算不清楚。那么谁更有才智呢?
50-69 76 83 87
动作及反应速度 88
100
97
92
70-89 46 55 69
71
表8-2 不同能力的平均发展水平 (根据迈尔斯等人的研究)
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1、智力发展的水平差异:智商有高低之分,在 全人口中呈正态分布。
全人口智商分布曲线
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
IQ
名称
百分比
139以上 120-139 110-119 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