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精选管建刚老师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2020精选管建刚老师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2020精选管建刚老师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师: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在看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看到一些句子、段落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兴奋。就会觉得和意外有很意料之中。那些美好的语言、词句,在隆冬时节带给我的温暖,是哪些人带给我温暖的呢?一起念。

(师出示一段文字)我小时候就是一个胆小的人。我觉得幽灵总是欺负我。到了晚上,一阵风吹过窗帘,发出了“唰唰”的声音,我觉得是幽灵在举行狂欢晚会。铅笔不小心碰落到地上的“啪啪”声,我觉得是幽灵在干杯。

(生一起念)

师:是谁这么害怕呢?一起喊!

生:陆一舟

师:哪位?是你,陆一舟害怕晚上的感觉是这样子的,告诉你陆一舟,有人也害怕晚上。但她的语言和他是不一样的。一起念

(师再出示一段文字)我看见一个巨大的影子,足有六个站起来的我那么高,它不停的抖动着,我以为是小鬼把鬼王引来了,害怕得躲进了被窝。

(生念)

师:我非常喜欢这两段,都是写害怕的。但是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写作,不要说高兴的时候我高兴,我害怕不要说我害怕,我害怕我高兴都是一样的,而你描述这个害怕,描述这个高兴,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内在感觉是不一样的,是不可复制的。写作就是要追求这样的不可复制。

(师又出示一段文字)我认为这件事已经会了,那恰恰是你容易摔跌的地方。

(生齐读读)

师:王新雨。真高兴,看到的都是男生。

(师又出示一段文字)愤怒,常会使人控制不住自己,会让人产生骂人和打人的举动。(生齐读)

师:今天真高兴,到现在为止,都是男生的作文,我一直以为女生的作文写的是最好的。到现在为止,男生的作文比女生的好。我之所以欣赏这两句话,因为它有看法,因为它有观点。告诉你,写作就是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没有自己观点和看法的作文,在我看来只是作文。我很高兴看到有观点的句子。

师:分两组读,这边的同学请休息一下。(左边两组同学读)

(师出示)唉,我们叹着气,回到了教室。

师:后面的作者更重要,念。

生:孙紫悦

师:应该是位女生了吧。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这句话吗?我就欣赏一个字,就是因为“唉”这一个字。如果你叹着气回到教室,我不会选上去的,但是你这么一些,我就会选上去。大家一起再念。

师:与她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还有一处。

(师出示一段文字)窗外传来阵阵叫声,伙伴们都在楼下疯玩,我只能在家里守着,守着那满桌的作业。(生读)

师:两个“守着”,去掉一个“守着”会很通顺的,我读给你听。(师读) 师:通不通?

生:通

师:顺不顺?

生:顺

师:但是现在,赵成新,他说,我只能在家守着,守着那满桌的作业。再读,从两个“守着”的背后,你感觉到了作者的什么东西呢?

生:作者孤独、哀伤的感觉

师:赵成新,你说

生:我感觉我当时是非常的孤独寂寞,所以这样写

师:你看,两个“守着”这么一写,它就有了守着背后的那种情感、意味。好的表达都是这样的,它不仅传达意思,表面意思背后有你咀嚼的问道。除了赵成新、孙紫悦,还有一位,吴欣,哪位?就请你念给我们大家听。

(师出示一段文字)如果我当初好好学习围棋,那么我就可以在围棋比赛中升段了——因为敌人用的是基础知识中的“三连星”阵术,只要,只要,只要,我……唉(生读)

师:告诉大家,你在这里为什么用三个“只要”?

生:因为我当时认为,我这个只要,因为三个“只要”告诉我没有好好学习围棋,一个只要,我觉得不怎么……

师:就什么?三个“只要”之间,我仿佛看到吴欣好后悔,我当时只要,只要,只要,可是我偏偏没有。这三句话真精彩,有的时候,只要是词语的反复就是最漂亮的。

师:(师出示文字)女生起立,一起读。

我疾步走到桌旁,迅速抓起一瓶酒,去掉瓶盖,嗅了嗅,嗬,真香!我对着瓶口一仰头“咕嘟咕嘟”的喝起来。霎时间,只觉得头晕眼花,眼冒金星。咦,咋没“消愁”呀?一定是喝的太少了。(女生读)

师:一些动作词,找出来。

生:抓、走、去、痒、呵

师:请男生念动作的词。

生:抓、走、去、痒、呵

师:我曾经教过一个同学,他说,管老师,人家写文章就是有那么多的动作。你就看赵成新一样,他就一个喝酒就喝出那么多动作。他说我喝酒就一口喝下去,就一个动作。我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步到位的。我就写不出那么连贯的一个一个的动作。比如说(师将手放进口袋,把优盘掏了出来。)我刚才做了什么动作?

生1:把口袋里的东西拿出来。

师:我刚才做了什么动作?

生2:把口袋里的东西掏了出来。

师:你看我首先要怎样?

生:把手插进去。

师:在里面有没有做动作?我在里面左摸右摸,摸了以后怎样?我握住,握住了以后怎样?

生:拿

师:拿出来以后怎样?

生:摊

师:我就一个动作,你发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动作。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很不容易的。机器人如果能够模仿我这一个动作,他就是世界冠军。我们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不容易,都是一个个细小的动作串成的。可是因为我们人天

天在做这样一个动作,所以我们削弱它,太熟悉了。每一个动作都能像赵成新那样的变成一串动作,那就是写作所具备的一个能力了。

师:赵成新,我在备课的时候就注意到你了,两篇文章都是你的,你来念。

(师出示)顿时,天旋地转,心热头胀,我的身子似乎随时要倒,跌跌撞撞的移到书桌旁,终于忍不住,腿一软,眼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赵成新读) 师:一个人文字的精彩,是让远方的人牵挂的、惦念的,是可以让远方的不认识你的人牵挂你,惦念你。这就是文章带来的尊严和荣耀。我还惦念一个同学,宋慈。宋慈,你来读。(指名宋慈读)

(师出示)路上看到一个“乞丐”阿姨,光着脚,头发蓬蓬松松的散着,身上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瘫在地上,不吭声,用她那可怜的眼睛望着我们。

师:这段话是宋慈写的一个阿姨的外貌,说实话,并不精彩,但是我又无比欣赏,有的时候并不是语言的欣赏,而是他们用对了地方。当你的语言,一个很平常的字眼,用对了地方就会化腐朽为神奇。前面的一个“叹”字,我看到了神奇。许多同学都是凑字数,但宋慈不是,因为她学的是假乞丐,必须写她的外貌。她装的多像啊。更让我们惊喜的是,乞丐阿姨根本就不乞。

(师出示)“乞丐”阿姨根本就不“乞”。

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我看到这句话我回去就模仿了一句,我那天改作业,作业本打开一看,空白,我就模范宋慈说,你看你这个作业,怎么能空着,白着呢?我很兴奋,我一下子就把高招学去了。语言,通过转换,就会成为你的。

(师出示)哇塞,那儿有我梦寐以求的《武林外传》光碟呢!

师:你知道吗?选你的文章之看重一个词。

生:哇塞

师:这个词充满了时代的特征,充满了生活感。因为你的时代与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哇塞”。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你太有才了”。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你OUT”。所以说,写作,就要用你时代的语言。

(师再出示一段)我站在滑板上,看见一个小女孩举着手臂,摇摇晃晃地学走路,她走路的样子挺好玩的,像——————

师:比喻句,我来读。这是非常好的比喻句。师读,像?

生:像杂技演员在表演走钢丝。(师出示)

(师再出示一段文字)填空:眼看期末考试只剩下三个星期,好像——————(是指名)

生:好像是导火索点上的炸弹。

师:你是作者还是作者的朋友。(作者)一起齐读。(生齐读这段文字)

师:比喻句经常会用到,你知道我最讨厌听到的比喻句是那种比喻句吗?什么“我的脸就像一个红苹果。”,“我心里开心极了,像吃了蜜一样的甜。”你吃了蜜我吃了什么?是苍蝇。

师:接下来是什么?

(师出示)突然闪出三个人,为了便于表达,我给他们各起了三个外号,第一个叫“破领带”,第二个叫“青春痘”,第三个叫“胸毛”。

(生齐读)

师:我一出示大家就笑了。好的表达并不是讲意思。而是在意思之外带来的情趣、幽默。只追求把意思说出来的表达时很普通的。杨婕妤的表达式在意思之外带来的幽默的表达。我们一起念。(生齐读)

(师出示一段文字)“不可能,他不会在你工作的时候乱跑的。”“我一下子还没发接受,吼了起来。”(生读)

(师出示一段文字)”是她自己跌倒的,我才把她扶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冤枉,就和她顶了起来。”

师:画线的句子叫什么句子?这是一句说话句。说话句之后的画的是什么?

生:排比句

师:这叫提示语。而我们大多数同学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师出示文字)王玉婷说:“你们先别吃……”

我便对贝贝说:“我们去采蘑菇吧。”

爸爸看见了说:“我同你一起下去,好吗?”

妈妈便对我说:“吴昊,你真糊涂……”

我对他说:“小表弟啊……”

师:说话句不是这么写的,应该这样写。念。

(师出示文字)“啊,太高了”我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摊主沉着脸,瞪着眼,喝道:“你以为奖品是免费的吗?要交钱的,你有20快钱吗?”(生一起读)

师:画线提示语应当是这么写的,这叫精彩。我得给同学挑了毛病。(出示一段文字,师读)我念,你觉得通不通?

(师出示文字)处于好奇,我也凑了上去,可是就在那一瞬间,许多思绪涌进我的头脑。

小表弟今年六岁,非常调皮、可爱,所以爷爷奶奶非常喜欢他。

(生摇头)

生:只要在前面加个“因为”。

师:你还嫌不够罗嗦?再念

(生再念)

师:关联词是语言的垃圾,能不用就不用。许多同学一直在用,是得了病。(师板书:关联病)读

生:关联病

(师出示句子)怎么改?

生:“而且”去掉。

师:这是第一句,第二局呢?

生:“虽然”去掉。

师:你真聪明。一点就通。再一起读。(生齐读)

师:语言本身是流畅的。关联词是胶水,能不用胶水就不用。

师:(师出示文字)去掉那些?在请同学读。

(生读)

师:干净了吗?通顺了吗?我来念。(师念)

师:(师出示一段文字)请你改。

(指名读)

师:你去掉后面一个,我不去,我去掉前面一个。我读给你听。(师读)

(师再出示)你去掉哪个?

生:便,那么。

师:我去掉“我”。除了关联病,我们在表达时通常多用“我”。

(生读句子)

师:这是另外一个病。(师板书:我病)读。(生读)不是你病,是我们作文中的一个病。

再看(出示句子)去掉哪个?

生:去掉“我”。

师:(师再出示句子)读这两句。

生:去掉“我”。

师:你认为去掉“我”就是不是你爸爸妈妈了吗?

生:既然我叫他爸爸,叫她妈妈,就一定是我的爸爸、妈妈。

师:今天,你们学习了两个病。“关联病”、“我病”。

师:(师出示句子,师读)开头好,我喜欢这样的开头,大家一起念。

(生齐读)

师:今天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让我向大家娓娓道来吧!卖什么关子?干脆点,直接开头吧!

师:(师接着出示一些开头,读)我最不喜欢这样的开头,这样的开头是凑字数。

师:(出示一些句子,师读)你打算给他打多少分。

(生几乎全给满分)

师:告诉你们,第一个我给100分,第二个90,第三个80,第四个60,第五个不及格。我仿佛看到一群美女向我走来。为什么没有黑帅哥奥巴马呢?这样的开头,我一分钟能写五个。(师出示五个开头)

师:我喜欢这样的开头。孙紫悦的。(出示)

(孙紫悦读)(陈锦雯读)(赵永康读)(孙安邦读)

师:请记住,好开头是这些文章没有用过的。(师板书:不可复制)

生:不可复制

师:我们今天还学习了两个病,读。

生:关联病,我病

师:班长把作业发下去,请记住一定要改掉这些毛病哦。

一堂作文评讲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 薛法根 一 师:有人说了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并且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 生:(纷纷答)相信! 师:没人有疑问吗? 生:(纷纷摇头)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别人已经证明过了的。 生:因为课文中已经有结论了。 师:真的没人有疑问啦? 生:没有!(众笑) 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怎么这么快就诞生了呢?(众大笑)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可能是—— 生:歪理。(众大笑) 生:谬论。 师:对啊!所以,你要敢于怀疑这个观点。有疑问吗?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真理一定要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能诞生吗? 生:是不是所有的真理都是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诞生的呢? 师:(高兴地)你们这么想、这么问就迈出了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打开课文,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一生朗读) 师:理解吗? 生:(纷纷)理解。 师:有问题吗? 生:(纷纷)没问题。(众笑) 师:看来,你们真是太听话了,都成习惯了,要想有问题都很难。(众大笑)司空见惯理解吗? 生: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生: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 生:见的次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生: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山。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山。(众笑) 生:我们每天饿了都要吃饭,困了都要睡觉。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是饿了要睡觉,困了要吃饭。(众大笑) 生:白天升起的是太阳,晚上升起的是月亮。 师:一天又过去了。(众笑)从来没有想过这流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现象都是司空见惯的。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 生:(惊异地)没有!不知道! 师:我们对于熟悉的事物常常失去好奇心、探究欲,也就没有问号了!“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

管建刚作文教学实录

管建刚:《我的同桌》作文教学讲评实录 赏析:这样的句子叫美 师:平时看看课外书的,请举手。(生纷纷举手)看课外书,看到好句子,愿意画一画的同学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如果是自己的书,一定要画。看课外书是什么感觉?两个字。 生:享受。 师:不,是“寻找”!(生齐说:寻找)阅读是一种寻找。一本书,不是所有的东西你都感兴趣,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打动你。你要找到那一页,那几行,它们像说到自己心底里了,你要把它画出来。 师:我看大家的作文,也在寻找。寻找到值得我画下的句子,我就很兴奋,很享受。这些同学的作文,让我在阅读中兴奋,享受。 1. “勇”感 (幻灯片出示学生作文的精彩语段,下同。) 她先分给她的“兄弟”,才分给我们。我们总觉得:身为一个女生,怎么还把好吃的分给男生。还有没有女生的尊严?--谭茵岚 (生齐读) 师: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到了五六年级,很多男生和女生“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尊严问题。真好,把自己心底的话掏出来了。 我快生日了,爸爸带了许多零食和一箱汉堡给我的同学,一起庆祝。这“魔鬼”再一次锁定了我的东西,整天对我十分得好!东西吃完了,他又像没吃过这些零食一样,整天对我不理不睬!——梁梓豪 师:梁梓豪,这话在你心里憋了很久了吧?下面还有,你念。 他总是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给我们吃过东西,下次别人有,就要别人还。也没见他记住梆人给他东西吃,他要报答。

师:我喜欢这段话,他把内心的话、心底的话写出来了。如果知道今天老师要让所有的同学看到这话,梁梓豪,你还敢写吗? 生:不敢。 师:我真希望你说:“即使今天所有的人都看到这句话,我还是要写下来。”因为,写作文,首先是勇敢。当年的鲁迅,人家要暗杀他,他照样写。梁梓豪,要勇敢地写作!在座的各位都要记住,写作首先是勇敢。不勇敢,你就写不出这样精彩的话。 2. 节奏感 幼稚到令人可笑的样子,灵活到令人惊叹的脑子,我永远都喜欢他--霍建华。——黄艺林 (三四组齐读。一二大组再读画横线部分。) 师:“样子”“脑子”,很有节奏,一起念。(生读)这句话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汉语富有节奏感,比如说: 疯马一样,酷毙上篮;飞龙一般,夺命三分。——罗距俊 师:有节奏吧?再看—— 猫头鹰一样,勾手穿针。 师:有一个词要改,发现没有? 生:猫头鹰。 生:一样。 师:哪个“一样”? 生:“飞龙一般”后面的“一般”改成“一样”。 师:(指“猫头鹰一样,勾手穿针”)没有这句,只有“疯马一样,酷毙上篮,飞龙一般,夺命三分”,要不要改? 生:不要。 师:对。“一样”“一般”,一个意思,避免重复。由于有第三句,两个“一样”,把“一般”换成“一样”,更有节奏感。改成: 疯马一样,酷毙上篮;飞龙一样,夺命三分;猫头鹰一样,勾手穿针。

(完整版)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目录 1,《感受母爱?体验真情》教学实录育才中学管爱平 2,特别的祝福给特别的你――如何写祝福语龙泉四中叶淑珍 3,让细节亮起来――《关注细节,抒写真情》教学实录龙泉三中包立芬 4,"片段成篇"作文教学实录民族中学叶建芬 5,感动道太中学陈伟霞 6,《让生活充满感动》作文教学案例分析兰巨中学吴海燕 7,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龙泉四中吴海花 8,捕捉细节,体验亲情龙泉三中周善花 9,春节的美丽画卷查田中学汤如鸾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生:母亲. 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展示课题) 师:说起母爱,我想到了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谁会唱吗 (有许多学生摇头) 师: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三,说真话,诉真情 师: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生1: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另我感动. 生2: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生3: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生4: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生5: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多媒体展示《母亲》)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齐答):好!(齐读《母亲》) 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 生6: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 生7:包三鲜馅,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你.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8:每次周末我回到家里,妈妈都会为我做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而且总喜欢看着我吃. 生9:有次半夜,我感到很饿,当时天气很冷,妈妈还是起来为我烧吃的. 生10: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她每次上班前都为我准备好中饭.有次她为我准备了两个荷包蛋.我趁她没注意把蛋放进了她的饭盒.可中午时妈妈跑回来,把两个荷包蛋又给我送了回来. 师:就为了把两个荷包蛋给你送回来,跑了很远的路. 生10:是的,从这件事我更感受到了妈妈对我关心. 师:看的出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谢谢. 生11:我每次来学校上学,妈妈总是有很多话跟我讲,而且要将我的用品全部准备好.

习作指导课评课

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2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

管建刚精选作文.doc

xx精选作文 管建刚精选作文“关联”并“然后”并让“哑巴”开口说话——管建刚精选作文讲评课实录一则 一、大面积欣赏 师:我看了同学们的精选作文,精选作文中的句子,给我带来了语言的享受。 她非常瘦,无论近看远看,她都是那么瘦。——谭思睿 师:看了这个句子,我发愣了两分钟。瘦有什么远看近看的呢,后来一 想,有的人远看很苗条,其实不瘦,很饱满。谭思睿这么写,真把瘦写“绝”了。 我被爸呛得又掉眼泪又咳嗽。我腿后的小花狗,大概也享受不了这种气 味,摇着头,跑到院子里去了。——邹蕾 师:小狗喜欢摇头摆尾,你认为这个“摇头”仅仅是“摇头摆尾”的摇头吗 ?邹蕾,你说呢 ? 生:不只是写小狗,还在写爸爸的烟味让人太难受了。 妈妈正仔认真细、一针一线地将我的毛衣织长。一阵风悄悄地吹在我的身上,我这才发现,客厅的窗户没有关好,妈妈平常最怕风了,有一点风她都发颤。——李海灵 师:你认为这里写“风”,仅仅是写风吗 ?李海灵,你说呢 ?生:不是,还想写妈妈不怕辛苦地为我织毛衣。 师:两位同学,都能用环境来写入,用得那么自如、贴切、含蓄,太有才了。 他跟我说:“表哥,我帮你捶捶背吧 ! ”我没出声,他怎么会变得这么乖?这 里面一定会有乖僻。我的第六感探测到有杀气,是哪里呢?——黄天朗

师:这句话,将内心的感觉写出来。你想成为写作高手吗 ?告诉你一个秘 诀,你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世界,用语言将它捕捉住,描述出来。 师:写作要有一种追求,别人写的,我不写;我写的,别人想不到。 不追求与众不同,那不叫“写作”,那叫“写作业”。 我妈妈不是很朴素,时常照照镜子,又涂又抹,女人嘛,总会爱漂亮。 ——xx 师:读到“女人嘛,总会爱漂亮”,大家笑,这是会心的笑。写作,要 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敢于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想整容好久了,我以前的样子帅得不得了,搞得全家围着我转。仿佛是 以前有不乖的时候,常被老妈打,把脸给打扁了。哎,我一看到帅哥就羡慕得 不得了,人家帅哥的女孩子多得从新西兰排到北极那么多,而欣赏我的没几 个,失败,真是失败碍——丘皓威 (师逐句出示,众人大笑。) 师:我很纳闷,丘皓威为什么不说“南极排到北极”,而说“新西兰排 到北极”,一查地图,明白了,新西兰是最靠近南极的国家,两个意思一样,不 一样的是,丘皓威的说法,新鲜,有一种生疏感。生疏的,就是有创意的。写 作,要追求生疏感。我还渎到了丘浩威写作时的一个广阔的心灵的游走世界。你 写自己想整容,居然会写到新西兰和北极。写作,需要这样一个广阔的心灵的游 走世界。 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小小的鼻子,心爱极了。像一块面包那 样厚的嘴唇,那嘴唇是我最不喜欢的五官中的一个。——何加淇师 (先出示前面一句 ):我看到写“水汪汪的大眼睛”就生气,我是水汪汪的小眼睛。 (生笑 )但是你写“水汪汪的小眼睛”,我也生气:没有创意。我喜欢的是后一句。 师:写人的外貌,眼睛、鼻子没有须要。要写最富有特点的,哪怕是难看 的、不喜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需要勇气。何加淇是有写作的勇气的。

高考语文 复习必看 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

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 以前我的作文评讲课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先念一两篇优秀作文,再不点名地批评一下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今后作文应注意的问题。在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上,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课堂气氛是比较沉闷的。近年来,我对自己的作文评讲课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作文评讲课也应该以学生为上作,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应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其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这里,我给读者介绍一下我最近(1999年5月6日)在成都市“语文素质教育观摩活动”中上的两节作文评讲公开课。 先说一下作文评讲的课前准备工作。这次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1.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题目自拟;2.在写作中突出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在学生按有关程序(写初稿、互相批改、自己修改定稿)完成作文的同时,我也和学生一起写作文(这也是多年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我对所有作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篇相对写得好的作文,尽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还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病句—一找出来,归类整理。另外,我还选了两篇写作问题比较典型的作文,以供课堂上学生修改。最后,我从自己保存的过去我教过的学生的作文中,选了一篇同类题材的作文,准备供学生参考。 作文评讲课一开始,我就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大字:“真情浓墨写童心”。 我对学生解释说,这一句话概括了这次作文的要求:“真情”是说要真实,而不能胡编乱造;“浓墨”就是要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值得高兴的是,这次相当多的同学的作文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其中不少同学的作文还很感人。同学们请看今天的第一个板块‘榜上有名’!”我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打出“榜上有名”四个字和一串姓名,同时大声念了这些学生的名字。 我说:“这些同学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感情真诚,而且描写真切。其中有两个同学的作文最为出色。那么,入选今天第二个板块‘佳作亮相’的同学是准呢?”我稍微卖了一下关子,在学学们猜测和期待的目光中,我朗声说道:“请周晓竺同学登台朗读她的佳作!”在学生们的掌声中,屏幕上打出“佳作亮相”四个字,周晓竺同学开始朗读她的作文。周晓竺的这篇作文写的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因为当上了班委学习委员,她原来的英语科代表职务被班子任安排给了同桌于若玲同学,对此,非常喜欢英语的周晓竺心里特别不痛快,而于若玲恰恰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于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便产生了。对朋友的不满、怨恨的情绪,笼罩在两个都很善良纯洁的好朋友之间。文章中的故事没有人为的结果,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对朋友真诚的愧疚。当周晓竺在朗读这篇作文的时候,学生们显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文章念完了,学生们以他们的掌声表达了对这篇佳作的赞赏。但亮相并未就此结束,我趁热打铁,对周晓竺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你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文章中会有两处分别

管建刚作文教学书籍

管建刚作文教学书籍 导语:生活是残酷而美好的。人生之所以短暂,是因为它从不给你彩排的时间,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管建刚作文教学书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管建刚作文教学书籍1 一,点评精彩词句 1,可以使用一些流行元素,带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如“欧耶”、“女汉子”、“淡定”、“神马都是浮云”等等。 2,四字词语连用,像“乱七八糟,一片狼藉”,还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3,注意语句的前后对称性和阅读时的节奏感。以“捂住头,闭上了眼睛”为例,这句话即不对称,也谈不上节奏感,但如果换成“捂住头,闭上眼”或者“捂住了脑袋,闭上了眼睛”就大不一样,不仅没有改变句子的原意,还大大增强了语句前后的对称性和其阅读的节奏感加强。 二,写作文,开个好头很重要。尽量使用简单明了,接近生活的句子,使读者一看就有亲近感,更好的激发阅读兴趣。以“记一件成功的事”来说,很多学生总喜欢这样开头:“成功是……,成功是……我一定要做个成功的人。”大道理讲了半天,却还没说到底记得是什么成功的事,口气大的不了,读者读了半天,也没了读下去的兴趣。 三,写记叙文中间的写作过程,要注意有抓住读者眼球,

要有吸引读者的转折点。主要可分两方面来抓事情的转折点。一是事情本身发展过程中的起伏点:二是以事件中人物心理上的情感变化为转折点。总之,有了转折点,读者才会想读了这段还想读下一段的兴趣,从而一直读下去。 四,一篇好文章有一个漂亮的结尾。此处最忌讳“长尾巴病”,就是拖拖拉拉说一大推没用的话,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的事,要少做,不要仅仅为了凑字数,徒增了文章的繁琐感,让人一读觉得啰嗦,最好就是让感人的地方暗含在故事中,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也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即可。 最后,借用管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写作不在于有没有可写的东西,而在于让不让写自己的生活。 运动会精神 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用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 超越对手,超越自我,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信念。在转凉的初冬,在喧嚣的田径场上。你们点燃了如火的热情。运动员们,无论成败,我们都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曾添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热血在赛场沸腾,巨人在赛场升起。相信自己,你将赢得胜利,创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 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这学期我们观摩了管建刚老师的网络视频《记一件成功的事》的作后讲评,感到受益匪浅。管老师在习作讲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习作,课堂分三大板块:一是欣赏,二是纠错,三是指导。 一、欣赏,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习作要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怎样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兴趣呢?管老师运用的就是“欣赏法”。把学生创作的好词佳句美文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这一举动极富教学艺术,一箭数雕,一举多得。 1.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导向,让大家认识到美的语言是这样的:是充满现代元素的,是恰当运用了语气词捕捉到了内心真实的心理活动,是充满趣味性的“童话”,是富有节奏的诗一般的语言。 2.管老师不仅使学生欣赏到了鲜活的语言,也使优美的语言得到了发酵和传递。管老师说过,作文讲评的教学是双文本教学,他让学生的语言“从学生中来,回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发酵,传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会在以后的创作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这样就会涌现

大量鲜活的语言。 3.树立了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创作的学生自己美美地朗读,孩子的那份自豪感就甭提了,树立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感受成功!自己写出来的好词佳句美文在班级上得到了展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使学生的创作信心空前膨胀,同时激发了更大的写作热情。没有得到展示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希望得到展示。老师提供一个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是树立学生写作信息,激发写作动力的一条好途径。 4.使全体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创作的方法。学生找到了身边学习的榜样,知道了美的语言是怎么来的,从生活中来的,从阅读中来的,从幽默中来的,更是捕捉了内心一刹那的心灵活动中来的。管老师在讲评中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发展学生语言。 二、诊断,引导学生避开创作的误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什么才是假话、空话、套话呢?我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地认识,而管老师的课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能应用于很多篇作文的开头的“万金油”式程式化语言,就是套话。一片大道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的话,就是大话。其实以前我还曾经为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叫好,管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让我感觉似乎认识了一个未知

程翔老师作文讲评课实录

程翔老师《作文讲评课》课堂实录 课前主持人隆重介绍程老翔师简历。 程翔老师幽默回应那些都是老黄历了,新简历主持人没有介绍,同学们只要知道我是个语文老师就行了。 师: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要评价一篇学生写的作文。已经在同学们手中了,大家看过了没有?可是下面听课的老师不知道我们作文的内容,大家读一读,哪个同学能读一下。 男生:读作文《我不认识她》 师:你们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由于刚拿到这篇作文还有点陌生,有些地方读的不流畅,有些地方读的和原文是有出入的,这也是同学们临时的拿出一篇文章所出的问题这很正常。下面请同学们听我读一遍吧。我们尽可能的熟悉文章,只有熟悉它你才能去评价它。题目《我不认识她》 师:有感情的朗读作文《我不认识她》 师:这就是我的一个学生写的一篇作文,今天我们就来评一评这一篇作文。通过一篇作文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怎样去评价一篇文章。好,现在请同学们独立的给这篇文章打一个分数。假如满分是100分的,你打算给他多少分?不要和其他同学商量,现在开始打分。 师:板书:评价一篇记叙文《我不认识她》 生:独立打分。 师:走下来巡视,看学生打分情况。我看很多学生很犹豫,迟迟不肯下笔,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打分,已经打完分的请举手。 生:大多数举起了手。 师:没打完分的举手,再给大家几分钟。有很多同学还在犹豫,认为不好打分,要根据自己的判定,90分以上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再问95分以上的请举手。提问一女生你给了多少分? 女生:95. 师:比95分高的请举手. 女生二:96分。

师:再问比96高的还有吗? 男生:99分。 师:问比99分高的还有吗?最高分就是99分。 师:最低分给了多少?80分以下的有吗? 男生:70分 师:询问70分以下的还有吗?没有最低分就是70分。大家看差别有多大,差别有29分。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发现问题的请举手。 女生:我想知道为什么没有打满分,那一分去哪了? 师:奥,原来你的问题在这,来评价99分的同学来说。 男生:给99分的原因是他对恋爱的问题认识错误。 师:微笑着说,他对恋爱错误你还打99分,是不是扣的有点少了。转身对女同学说他给你答复了吧。其他同学还有疑问的请举手。 男生:同样一篇作文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师:好,同学们把这个问题写下来。师板书:产生问题:为何差距如此大? 同一篇作文为什么打分差距如此大,相差29分。找一男生问,假如这篇作文是你写的一个给你99分,一个给你70分,你希望这个作文落到谁手里? 生:落到99分的手里。 师:笑着说,你绝对不希望你的作文落到70分的手里,每一个同学都因该产生这样的问题。那么有这个问题接着会产生第二个问题,请举手。 女生:我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评分标准判断的?为什么会差那么多? 师:说的好!板书:评价标准是什么。 师:再问作文有没有什么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给99分的同学和给70分的同学,他们们的标准会不会一样。我们在评价一篇作文的时候标准是不是千差万别的呀,应该怎么样呀? 女生:应该有相对一致的标准。 师:赞同,只有标准相对一致,才不会导致作文的分数那么大的差距。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是我们这节课很核心的问题,同学们讨论一下评价一篇作文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要评价一篇记叙文,本文是不是一篇记叙文?对,评价一篇记叙文的标准是什么?现在三个人一组讨论。其他同学讲,一个同学负责记一下,就

管建刚作文讲评课

“关联”病、“然后”病、让“哑巴”开口说话 ——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实录一则 一、大面积欣赏 师:我看了同学们的作文,作文中的句子,给我带来了语言的享受。 她非常瘦,无论近看远看,她都是那么瘦。——谭思睿 师:看了这个句子,我发呆了两分钟。瘦有什么远看近看的呢,后来一想,有的人远看很苗条,其实不瘦,很丰满。谭思睿这么写,真把瘦写“绝”了。 我被爸呛得又掉眼泪又咳嗽。我腿后的小花狗,大概也享受不了这种气味,摇着头,跑到院子里去了。——邹蕾 师:小狗喜欢摇头摆尾,你认为这个“摇头”仅仅是“摇头摆尾”的摇头吗?邹蕾,你说呢? 生:不只是写小狗,还在写爸爸的烟味让人太难受了。 妈妈正仔仔细细、一针一线地将我的毛衣织长。一阵风悄悄地吹在我的身上,我这才发现,客厅的窗户没有关好,妈妈平时最怕风了,有一点风她都发颤。——李海灵 师:你认为这里写“风”,仅仅是写风吗?李海灵,你说呢? 生:不是,还想写妈妈不怕辛苦地为我织毛衣。 师:两位同学,都能用环境来写入,用得那么自如、贴切、含蓄,太有才了。 他跟我说:“表哥,我帮你捶捶背吧!”我没出声,他怎么会变得这么乖? 这

里面一定会有古怪。我的第六感探测到有杀气,是哪里呢? ——黄天朗 师:这句话,将内心的感觉写出来。你想成为写作高手吗?告诉你一个秘诀,你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世界,用语言将它捕捉住,描述出来。 师:写作要有一种追求,别人写的,我不写;我写的,别人想不到。不追求与众不同,那不叫“写作”,那叫“写作业”。 我妈妈不是很朴素,时常照照镜子,又涂又抹,女人嘛,总会爱漂亮。——邵礼佳 师:读到“女人嘛,总会爱漂亮”,大家笑,这是会心的笑。写作,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敢于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想整容好久了,我以前的样子帅得不得了,搞得全家围着我转。好像是以前有不乖的时候,常被老妈打,把脸给打扁了。哎,我一看到帅哥就羡慕得不得了,人家帅哥的女孩子多得从新西兰排到北极那么多,而欣赏我的没几个,失败,真是失败啊……——丘皓威 (师逐句出示,众人大笑。) 师:我很纳闷,丘皓威为什么不说“南极排到北极”,而说“新西兰排到北极”,一查地图,明白了,新西兰是最靠近南极的国家,两个意思一样,不一样的是,丘皓威的说法,新鲜,有一种陌生感。陌生的,就是有创意的。写作,要追求陌生感。我还渎到了丘浩威写作时的一个广阔的心灵的游走世界。你写自己想整容,居然会写到新西兰和北极。写作,需要这样一个广阔的心灵的游走世界。

(完整版)作文讲评课的主要方法

作文讲评课的主要方法 一、作文讲评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1、对优秀作文的品味。做法是:选择一两篇学生的佳作,让学生讨论品味,并由作者介绍经验。选出来的作文,最好由教师当众有感情地朗读。这种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使学生感到作文确实写得好,值得学习,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同学写的优秀作文的赞美,受到鼓励。读过之后的讨论品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谈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小作者自己来介绍,要注意突出重点,具体地谈出一两点体会。 2 、对作文得失的分析。做法是,选择一两篇中等偏上的作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所选择的这一两篇作文,在思想内容和表达上都有不少长处,又都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这个不妥当,主要是思想内容和布局谋篇方面的。即:立意方面,内容选择安排方面,思路、条理方面等,而不是个别词句上的枝节问题,因为个别词句上的枝节问题的讨论,普遍的指导意义不大,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修改。通过讨论分析,使全班同学都知道这篇作文的得失在哪些地方,并从中受到启发,知道文章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供讨论分析的作文,可以打印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3 、是文字表达的推敲。做法是,从学生的习作中选择一批有“疑义”的词句,引导学生平生共同来分析推敲。有“疑义”的词句,不同于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共同推敲的应该是有“疑义”的。有“疑义”的词句推敲要与想要表达的思

想内容联系起来,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推敲。这些有“疑义”的词句要靠平时搜集。平时批改作文时,有意识地注意,发现了随手记下,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安排一堂讲评课。 二、作文讲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是要抓住重点。作文讲评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只抓一些枝节问题,而要抓住重点。讲评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才能深刻。作文讲评的重点,要根据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确定,同时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全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来说,带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是思想感情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词句是否确切。这些问题都属作文的基本功训练。如果教师只是从理论上讲些原则,列一些条条,虽然道理讲对了,但学生只是获得一些知识,还不会运用。教师要在每次讲评中都抓住一个具体的训练重点,用来体现普遍性的问题。例如针对教材的每组课文都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教师可以把这个训练重点,联系学生作文的具体实际来评论。要把学生作文中主要的共同性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呼应起来,挂起钩来。无论是采用品味优秀作文的方法,还是采用分析作文得失的方法,教师都要把握住讲评的重点,把学生引导到讲评的重点上来。 2、是要重在鼓励。作文讲评,主要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全班共同的进步,共同的成功之处,在讲评时热情加以鼓励。对于是存在的带共性的问题,最好也通过表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使一时没写好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一般不要采用把写得

管建刚作文教学六大主张

]管建刚作文教学六大主张 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之一 比“兴趣”更重要的 一 参加过作文教材的修订,了解作文教材编写上的“两难”:一线教师希望,作文教材有比较明确的训练目标、训练抓手;编写者也明白,现行作文教材,不少老师找不着“北”,却不能不担心,以训练为目标、体系的教材一旦出台,用得不当,为“练”而练,闯下的祸害将无法收拾。 一线教师以为,有了作文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有了靠得住的抓手。这个错误观点,要怎样才能消除?作文教材,不是没有过以“作文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编排,很多作文辅导丛书、报刊,都有相关的作文知识讲解,有相关的作文技能训练例子。然而,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发展了吗?多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作文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二 一线教师有这样的想法和要求,可以理解。绝大多数一线教师不知道,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作文能力。马正平教授谈到作文能力的消解与重构,说,作文能力本身是个虚无,必须依附在某些因素上,才成其为能力。主要依附在哪些因素上呢?马正平教授指出,第一是“写作兴趣”,第二是“写作意志”,第三是“写作人格”,第四才是“写作技能”。也就是说,“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作文意志”则是第二重要的能力。 写作这事儿,只要你想写,有强烈的冲动,不断地写啊写,改啊改,不一定能成天才作家,却一定能成为不错的写手。一个人对写作有兴趣,想写作文,就会想去了解与作文有关的事情,作文也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的生活中将充满写作的因子,你的阅读,你的思考,你的看,你的听,你的触摸和感受,你的吃喝拉撒,都带着写作的气息。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与作文发生联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对“作文兴趣”视而不见,不一定是把老话忘得一千二净,而是“兴趣”这玩意,关乎人心,看不见、摸不着,拿它没办法。写作意志啊,写作人格啊,哪个都不好弄,只好把作文教学的重心,移到排在第四位的“写作技能”上。没有动力、兴趣,你越“负责”,学生写得越多,越感到压力、压迫,也就越害怕作文。只要来自老师、来自学习、来自考试的压力一消除,从此与作文“拜拜”。作文教学,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最终结果比苦胆还苦。 三 总有一部分人对语文、对作文没兴趣。没有写作兴趣,是不是就不能写好作文呢? 苏珊出身于中国台北的音乐世家,从小期望自己能在音乐天地中做出一番事业。阴差阳错,她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一向认真的她,每学期各科成绩依然优异。毕业后,保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成绩突出的她,又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如今已是美国证券业界风云人物的她,心存遗憾地说,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有人问她:“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学得那么棒?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又做得那么优秀?”

管建刚 作文讲评课

重要得就是思考 ——《一次特殊得听写》作后讲评设计 ■管建刚 【课前设计及反思】 挑8个学生得名字,听写,互批,请三五学生说默错了什么,怎么错得。学生作文。 1、淡化“作前指导”。一就是时间上“淡化”,作前得默写、批改,不过7、8分钟;二就是“指导”上“淡化”,不进行所谓得技能得辅导,不进行所谓得内涵得点拨,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得、原汁原味得作文。2、强化“作后讲评”。一就是时间上“强化”,用整整一节课,讲评学生得作文;二就是速度上“强化”,尽快研读学生作文,发现学生个体得优点、亮点,以及作文得共性问题,及时讲评;三就是行动上“强化”。讲评后,学生改自己得作文,有大问题得,则要“二次作文”。 【教学过程及意图】 环节一: 欣赏:让作文快乐起来 摘录一:默写前得内心 ★“下面进行听写……”什么什么?不会吧,就用这一张纸?平常不就是都用练功本得吗?难道这次例外?还就是管老师忘带练功本了?不至于吧,管老师还没那么健忘。况且,管老师也不就是那么随便得人,怎么会让我们用这么张零零落落得纸呢?平时,《每日简评》写完了,贴一张纸上去,都要不大不小,正正好好,现在,怎么会? ——俞希平 ★“下面,听写。”原来要听写啊。听写什么,第七单元?第七单元早默过了,难道默写一到七单元?这样得话,这张纸未免也太小了点,估计两个单元都默不过来。排除一切可能后,没可能了,到底默什么? ——王元正 ★“拿好纸,听写。”什么?听写,真就是得,不通知一声啊,毫无准备,默得一塌糊涂怎么办啊。管大,您就是世界上最坏得人,快奔四了,还喜欢整人。快,快说就是骗我们得。不然,嘿嘿……我,我就求求您老人家了,我给您一元越南币好不好? ——陆梓晗

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法

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法 作文教学首要做的,不是作文训练,不是作文指导,甚至不是作后讲评,而是要有足够的敏感,帮儿童找到属于他的“自己的话”。下面分享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法,欢迎阅读。 摩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宣告结束,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在我的心中,它就像西子湖畔的美景,让我美美地陶醉在其中,久久挥之不去。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赞美“百家讲坛”的话——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而我则要借助它的气势来赞美一下此次观摩活动,那就是——千课万人,堂堂都是好课!在“堂堂都是好课”的前提中,我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是管建刚老师教作文,因为管建刚老师教作文,就是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写作有积分、有稿费、有消费,让学生永远乐学其中。如果把学生比作是孙悟空的话,那么在我看来,管老师就是如来佛,孙悟空是永远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的。现在,我就简单地讲讲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1.发表。 管老师认为:发表,是言语学习“成功”教育,它给人以“高峰体验”,它会影响人的一生。学生通过

文章的发表,会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的动力和能源。因此,他建议老师们,在作文指导上,不要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上,而至少应分出一半力量来发表学生的作文。至于发表的平台,有黑板报、学习园地、作文墙、手抄报等,当然,如果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就更好了。 2.写真话。 朱光潜老先生说“很多人不会写作,是因为一开始就走上了说谎的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写真话。而在写真话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计较学生作文的长短,只要学生能写出真话,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就好,因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3.多修改。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多改”强于“多写”。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多提供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机会,可以是互改,也可以是自改,借此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修改能力和作文能力。 4.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管建刚老师真有一套!他从引领学生进行作文积分入手(比如学生写了200字的作文就有200积分)

李镇西老师的作文评讲课提纲(整理精校版)

李镇西老师的作文评讲课提纲 作文辅导 0123 10:50 :: 李镇西老师的作文评讲课提纲 【按语】李镇西老师的一堂作文评讲课对我们老师评讲作文的模式构建有启发。于此,以供学习借鉴。 【作文评讲:描写感动】 一、榜上有名: 周超,李浩,钟永欣、姚静莉、彭宇航、陈昕、吴润、谢婉晴、郑恒燕、方海伦、喻茜、张榆、刘杰、白玉、张茂林、龙晓庆、周小月、周玲、夏珂蓉、夏桐、李文超、魏益、钟慧、童年、杨可可、张珊珊、陈莉萍、黄建钧、汪李建…… 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展示了一颗善于感动的心! 二、佳作亮相: 甜甜的笑,震动了心 采访:1.请谈谈你的构思过程。 2.请问你最满意的是什么? 3.请问你最遗憾的是什么? 三、片段欣赏:如何展开描写? 语言描写:方海伦、喻茜

肖像描绘:彭宇航 动作描写:陈昕、吴润 心理描写:郑恒燕 对比:刘杰 排比:姚静莉 前后照应:谢婉晴 四、出谋划策: 修改《令人感动的母亲》 1.是否有错别字和病句? 2.写作是否紧扣题目? 3.内容是否真实?情感是否真诚? 4.是否有具体细致的描写? 五、逆耳忠言: 1.写的不是自己的经历,写别人的故事或风景。 不善于日常感动,意味着感觉麻木、精神生活贫乏。 2.编造与抄袭: 作文就是做人!真实是作文的生命,真诚做人的灵魂。 3.空乏议论,简单叙述: 观察不细心,对生活缺乏热情。 4.题材雷同、语言公式化: 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懒惰。 作文就是做人! 六、老师试笔: 《似梦非梦的童年往事》(略)

七、窗外风云: 一边是丧尽人心的无耻,一边是感天动地的善良! 11月9日,河南中牟76岁的老汉赶着毛驴车拉了一车红薯胡萝卜,走了8个小时赶到郑州贩卖,只为给瘫痪两年的儿子赚点钱买药。但遭遇一40岁左右的城管掌掴。一时间,网上反响强烈,纷纷谴责打人者,被打的老人被网友称为“红薯爷爷”。 有人在大河网提议:我们都去买红薯爷爷的红薯吧?结果得到很多人响应,大家相约一起骑车去了红薯爷爷的家买红薯…… 对政府应该感恩吗? 2005年1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哈尔滨市民杜继亮家,告诉他们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证居民用水。杜继亮的大女儿说:“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社会秩序也很好。谢谢党和政府,把群众放在心里。”温家宝听后意味深长地说:“你这话要倒过来说,应该是党和政府谢谢你们,谢谢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温总理:“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应该对人民负责。我们做得对的、干得好的,那是我们履行职责,应该做的。我们做得不好的、不对的,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修正错误,改进工作。” 向温总理一样,永远有一颗热爱劳动人民的心!

一堂有趣的作文评讲课

一堂有趣的作文评讲课 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小学向志英 第七单元的作文有一个题材是写成长中的事。记事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教难。周末布置学生回家写,周一收上来一看,效果不是很好,得花大力气评讲和指导。 周二上午用了一堂语文课评讲此次作文。根据学生的作文来看,主要的问题就是只有框架,没有细节描写,读来给人的感觉是干巴巴的,就如一个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人。只有刘静、冉滔、张博文等极少数同学写得真实感人。另外就是文章的题目没有取好,少数同学的题目没有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没有新意,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针对以上情况,我首先给学生欣赏了几个颇有创新的作文题目,如:《难忘的一次握手》;《将爱传递下去》;《老师的“好”字》等。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你的作文题目可以换成什么题目?因为有其他同学的题目做启发,很多孩子举一反三,马上为自己的作文取了教好的题目,如:《一句评语暖我心》;《公交车上的爱》等。 接着,我出示了两段学生的作文,两段内容都是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第一段描写生动具体,第二段描写枯燥无味。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自由评价这两段文字。学生都说第一段读起来舒服。我紧紧追问,好在哪里?学生有的说,人物的神态写得很生动,运用了“眉飞色舞、愁眉苦脸”等佳词;有的说,人物的语言很传神,读起来感觉就像妈妈在身边说话一样;还有的说,人物的动作也抓得好,活灵活现的。评价到这里,学生其实已经明白怎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此时,水到渠成,我笑着说:“我们来看看,第二段怎么改呢?”学生纷纷发言,有的把“我说”改成“我摇摇头,皱着眉说”;有的把“我有点骄傲”改成“我一整天就像踩在云朵上,轻飘飘的”;还有的加上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然后,我请孩子们比较一下修改之前和修改之后的两段文字,因势利导,告诉孩子们,凡是写事的文章,就离不开写人。只要是写人,就要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语言,尤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学会修改别人的作文后,我再请孩子们读读自己的作文,找找是哪里写得不够具体,不够生动。找到毛病后,提笔修改自己的作文。如果还是不知怎样修改,就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教室里,静悄悄的,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我一边惬意的享受着这份相对的安静,一边在教室里走走,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

管建刚作文教学革命

管建刚作文教学革命 简介管建刚 在作文讲评课上,管老师把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与段落摘录出来呈现给学生看,在欣赏中明确什么样的句子是好句子,精彩的句子。在欣赏之后,再让学生找“苍蝇”,即写作中的一些毛病,老师把这些语病归类,最后让学生当堂修改,知道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由此引出一个个训练点。重视讲评,这是管老师的作文风格,他强调讲评重于指导。由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想到我们平时重指导,对讲评重视不够,我们今后在作文讲评上要体现老师真切了解学生作文水平,把握住学生作文最近发展区域,让学生有心理认同感,可以尝试先写后教,以写定教,作文教学中要有多改强于多写意识。管老师关于作文教学革命的一个讲座,觉得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虽然他提到的许多策略、方法,我们不可能完全模仿着去做,但其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思考、选择、内化为适合自己的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参考、运用。我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的讲座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从他对作文本质的理解中,可以感受到他渐离了传统的“作文观”,重朔起一种全新的“作文观”:作文不再是和学生生命成长无关的纯粹的写作技能的训练,而是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和老师同学的“心灵对话”。在这种生命化的“作文观”的引领下,更可敬的是管老师构建起“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构筑了一套较为完备而又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操作系统。践行了他的作文教学理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了一场作文教学革命。 一、“管老师作文教学革命”的“骨构系统” 管老师在讲他的作文教学革命时,首先提到了他自己怎样从一个怕写作文的老师慢慢转变的。 1991年暑假,当他的同窗们从吴江师范毕业走上讲台的时候,他却因为一场大病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直到第二年的5月,他才拖着病体到一所农村小学去上班,在“一班语文”还是“两班数学”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并不喜欢的、但可以只教一个班的语文。在边上班边养病的日子里,“写作”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一次无意的作品的发表唤起了他的言语表达欲,让他喜欢上了写作。于是他在自己班级里让学生做起了“手抄小报”。之所以要办一份“小报”,他的想法很朴实,就是要把自己因“发表”而获得的“尊严与荣耀”也给那些孩子。 他一直认为,发表对于写作是极其重要的。发表就是对话,发表就是倾诉,发表就是才华的认可,发表是可以带给人写作的尊严和荣耀的,发表是写作最重要的驱动力!我们也能体会到,当你的文章获奖了,发表了,那种被认可的喜悦是难以表达的。因此,“发表”是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手段与艺术的精华之一,是他“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