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实验》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20无明显现象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H2和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 + H2O ⇌ HCO3- + OH-B.对比Ⅰ、Ⅲ,说明Na2CO3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保护膜C.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AlO2- + HCO3- + H2O = Al(OH)3↓+ CO32-D.加热和H2逸出对CO3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2、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测定混合后溶液pH随混合前溶液中c(SO32-)/c(Fe3+) 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发现:i. a点溶液透明澄清,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产生灰白色沉淀,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ii. c点和d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

取其上层清液滴加NaOH溶液后无明显现象,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向a点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B. b点较a点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 + SO32- + H2O === 2Fe2+ + SO42- + 2H+C. c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3+ + 3SO32- + 6H2O2Fe(OH)3↓+ 3H2SO3D. 向d点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NaOH溶液,红色加深3、为探究电解的放电规律,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②可知,阴极放电顺序是:Cu2+ > H+ > Na+B.对比①③可知,阳极放电顺序是:Cl- > OH- > SO42-C.对比③④可知,阳极是铜时,会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序号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阳极产物阴极产物①石墨石墨0.1 mol·L-1 CuCl2溶液Cl2 Cu②石墨石墨0.1 mol·L-1 NaCl溶液Cl2H2③石墨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O2Cu④铜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Cu2+Cu⑤石墨石墨熔融NaCl Cl2NaD.对比①⑤可知,电解得到金属只能用熔融态,不能用水溶液4、(2020年北京海淀)某实验小组在常温下进行电解饱和Ca(OH)2溶液的实验,实验装置与现象见下序号I II装置现象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b极比a极多;a极溶液逐渐产生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d极比c极多;c极表面产生少量黑色固体;c极溶液未见白色浑浊A.a极溶液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过程消耗水,析出Ca(OH)2固体B.b极产生气泡:4OH--4e-=== O2↑+2H2OC.c极表面变黑:Cu -2e-+2OH-=== CuO +H2OD.d极电极反应的发生,抑制了水的电离5、已知反应:2Fe3+ + 2I-2Fe2+ + I2,用KI溶液和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1.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

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2+、Al3+。

限选..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 mol·L -1NaOH、6 mol·L-1NaOH、0.1 mol·L-1HCl、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Mg(OH)2、Fe(OH)3开始沉淀时的pH分别为9.6和2.7,沉淀完全时的pH分别为11.1和3.7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可不写)Array2.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NaClO溶液与FeSO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

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1)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FeSO4有剩余;假设2:NaClO有剩余;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样品初步处理: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

此澄清溶液中肯定含有的合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3mol.L-1 H2SO4, 0.01 mol • L-1 KMnO4, 20% KSCN、3% H2O2,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3.已知FeSO 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产物不同,可能是FeO 和SO 3,也可能是Fe 2O 3、SO 3和SO 2。

某研究小组探究在酒精喷灯加热条件下FeSO 4分解的气体产物。

已知SO 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1)装置Ⅱ的试管中不装任何试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浸泡在5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测试第十章 第1讲 评价与探究型实验题.pdf

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测试第十章 第1讲 评价与探究型实验题.pdf

第1讲 评价与探究型实验题 热点一 有关物质组成的评价与探究性实验题 【例1】 已知某白色粉末中含有CuSO4、K2SO4、NH4HCO3、NH4Cl、Na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请完成下述探究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红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1 mol·L-1硫酸、1 mol·L-1硝酸、1 mol·L-1盐酸、1mol·L-1 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a.初步探究 取适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

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过量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1)用________(填实验仪器名称)取白色粉末于烧杯中。

(2)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SO4、NH4Cl的溶液呈酸性,有人认为二者属于酸,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

b.进一步探究 (4)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

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5)写出所有探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设计与评价试题中,有关检测物质组成的实验设计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考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子检测、气化后的成分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离子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先后顺序,防止各成分检验过程中的相互干扰。

解题思路: ①取少量固体试样溶于水 检测固体中的阴、阳离子得出实验结论。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二)1.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仪器:①②③④试管夹⑤镊子⑥小刀⑦玻璃片⑧砂纸等;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①②③④⑤⑥(用A-F表示)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4)实验结论:(5)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钠与水反应实验装置,并验证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反应产物。

Ⅰ.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要的仪器有。

Ⅱ.如何进行操作?。

Ⅲ.实验现象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铜、锌与浓盐酸反应,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如下:(一)实验用品:纯锌片、铜片、37%的浓盐酸、蒸馏水、氯化铜溶液(二)实验记录:(三)背景资料(四)请你参与以下探究(1)实验A反应速度明显比B小,原因是(2)根据“铜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与稀盐酸不反应,而在实验C中加热时又产生气体”的事实,作出如下推断:①有同学认为“实验C中加热时产生的气体是溶解在溶液中的H2”,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理由是②某同学作了如下猜想:是否成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3)某同学对实验D中的白色沉淀进行分析:“不可能是CuCl2,因为CuCl2能溶于水且溶液显蓝色;也不可能是ZnCl2,因为稀释后溶液更稀,不会析出ZnCl2晶体。

若利用资料卡片资料①②大胆猜想,白色沉淀可能是CuCl。

请你帮他设计验证方案(若有多处方案,只设计两个)。

[CuCl4]3-等离子与CuCl(s)、Cl-三者之间所形成的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结果。

请写出这一平衡关系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2023年高三化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探究专题训练

2023年高三化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探究专题训练

2023年高三化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探究专题训练知识梳理化学反应原理主要考查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主干理论知识,主要命题点有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书写与计算、反应条件的分析选择、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试题常以填空、读图、作图、计算等形式呈现。

试题一般以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质为背景材料命制组合题,各小题之间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科内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反应原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

在近几年的相关考题中,对单一因素影响的考查已经越来越少了,主要以“多因素影响”出现,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以实际情景(场景)为背景,更能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是多元化、多方位和多层次的。

强化训练1.(2022·湖北,19)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aO—Al—H 2O ”体系的发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ΔT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CaO(s)+H 2O(l)Ca(OH)2(s) ΔH 1=-65.17 kJ·mol -1 ②Ca(OH)2(s)Ca 2+(aq)+2OH -(aq) ΔH 2=-16.73 kJ·mol -1③Al(s)+OH -(aq)+3H 2O(l)[Al(OH)4]-(aq)+32H 2(g) ΔH 3=-415.0 kJ·mol -1则CaO(s)+2Al(s)+7H 2O(l)===Ca 2+(aq)+2[Al(OH)4]-(aq)+3H 2(g)的ΔH 4=_______kJ·mol -1。

(2)温度为T时,K sp[Ca(OH)2]=x,则Ca(OH)2饱和溶液中c(OH-)=__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22工艺流程式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22工艺流程式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专题22 工艺流程式实验探究题实验题(本大题共15小题)1.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一种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溴的沸点为58.8℃,微溶于水,有毒性。

I.某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步骤①至步骤④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进行②步骤时,应关闭活塞___________,打开活塞___________;(2)步骤②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简单判断热空气的流速;(3)简单判断步骤③中反应完全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步骤⑤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蒸馏,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以铜屑(含有少量CuO)为原料制备适量无水Cu(NO3)2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SOCl2熔点为−105℃、沸点为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②4NH3·H2O+Cu2+=[Cu(NH3)4]2++4H2O;[Cu(NH3)4]2+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与Cu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

回答下列问题:(1)从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角度考虑,试剂X为____________。

(2)步骤Ⅱ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步骤,蒸发时所用容器名称是_________,停止加热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在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及控温装置省略)中进行。

①实验中,若仅打开装置活塞b的情况下,恒压滴液漏斗中液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全部流下。

②C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下学期《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探究实验》专题训练1、(2020年北京高考)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①②③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 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 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 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2、(19年西城)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 B C D目的比较AgCl和AgI的溶解度大小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实验方案3、(19年北京海淀)为探究电解的放电规律,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②可知,阴极放电顺序是:Cu2+ > H+ > Na+B.对比①③可知,阳极放电顺序是:Cl- > OH- > SO42-C.对比③④可知,阳极是铜时,会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序号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阳极产物阴极产物①石墨石墨0.1 mol·L-1 CuCl2溶液Cl2 Cu②石墨石墨0.1 mol·L-1 NaCl溶液Cl2H2③石墨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O2Cu④铜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Cu2+Cu⑤石墨石墨熔融NaCl Cl2NaD.对比①⑤可知,电解得到金属只能用熔融态,不能用水溶液4、(2020年海淀)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SO4)3稀溶液为蓝紫色;Cr(OH)3为灰绿色固体,难溶于水。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论或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中生成蓝紫色溶液说明K2Cr2O7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B. 操作II中仅发生反应:Cr3++3OH-=== Cr(OH)3↓C. 将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会产生灰绿色浑浊,该现象与Cr3+的水解平衡移动有关D. 若继续向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有可能重新变成蓝紫色5(2020年北京海淀)研究小组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原电池实验:实验编号①②实验装置实验现象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两侧铜片表面均无明显现象左侧铁片表面持续产生气泡,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右侧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装置的盐桥中,阳离子均向右侧移动B.实验①中,左侧的铜被腐蚀C.实验②中,左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H2 ↑D.实验①和实验②中,均有O2得电子的反应发生6、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实验现象溶液无色,试管上方呈红棕色产生大量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产生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Ⅰ试管上方呈现红棕色的原因是:2NO + O2=2NO2B. 根据实验Ⅱ、Ⅲ的气体检验结果,说明都有NH3产生C. 实验Ⅰ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Al + 6H+ + 3NO3-= Al3+ + 3NO2↑+ 3H2OD. 在实验Ⅰ、Ⅱ、Ⅲ中,NO3-在酸、碱及中性溶液中都被还原7、已知:Ag++SCN-AgSCN↓(白色),某同学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

2020高三化学复习必备--科学探究含答案

2020高三化学复习必备--科学探究含答案

2020北京市高三化学必备--科学探究(海淀区)28.(16分)某实验小组对FeCl3分别与Na2SO3、NaH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的实验】装置编号试剂X 实验现象I Na2SO3溶液(pH≈9)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II NaHSO3溶液(pH≈5)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133用:。

(2)甲同学探究实验I的电极产物。

①取少量Na2SO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了24SO-。

②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

(3)实验I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同学的实验】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装置编号反应时间实验现象III0~1 min 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1~30 min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30 min后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4① Fe3++33HSO- 3 +3SO2;②。

(5)查阅资料:溶液中Fe3+、23SO-、OH-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如下转化: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 min的实验现象:。

(6)解释30 min 后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的可能原因:。

【实验反思】(7)分别对比I和II、II和III,FeCl3能否与Na2SO3或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有关(写出两条)。

(朝阳区)28.(15分)某小组探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的反应。

实验I:向某浓度的KIO3酸性溶液(过量)中加入Na2SO3溶液(含淀粉),一段时间(t秒)后,溶液突然变蓝。

资料:IO3-在酸性溶液氧化I-,反应为IO3- + 5I- + 6H+ = 3I2 + 3H2O(1)溶液变蓝,说明Na2SO3具有性。

(2)针对t秒前溶液未变蓝,小组做出如下假设:i.t秒前未生成I2,是由于反应的活化能(填“大”或“小”),反应速率慢导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
1、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

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
..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1H2SO4/3%H2O2、6 mol·L-1HNO3/0.01 mol·L-1KmnO4、NaOH稀溶液、0.1 mol·L-1Kl、20%KSCN、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
..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2、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
化合物以HCN、CN-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 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
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

②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
准溶液滴定
Ag++2CN- == [Ag(CN)2]-
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⑵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⑶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⑷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填“偏高”、“无影响”
或“偏低”)。

⑸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
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mL。

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mg·L-1的(以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

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I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当消耗2 mol I-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六)答案
1。

(1) 该结论不正确。

稀HNO3有强氧化性,若该铁的价态为+2价,则被氧化为+3价同
样可使KSCN溶液变血红色。

(2)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假设2: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2价。

假设3: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3价也有+2价。

②设计实验方法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将适量稀H2SO4加入少许样品于试
管中,加热溶解;
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溶液中含Fe2+或Fe3+。

步骤2: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

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为无色溶液,则
说明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含+2价;若不褪
色,则说明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含+2价。

步骤3:另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

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催化剂中铁元素的
价态含+3价;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催
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含+3价。

2、【解析】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将污水中含的氰化合物HCN、CN -和金属离子的配
离子M(CN)nm-的形式全部转化成HCN,然后用NaOH溶液吸收将HCN全部转化为CN -,很明显将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充分吸收HCN,防止气体排到空气中,引起大气污染,但同时可能产生倒吸现象,为防止倒吸,可以将蒸馏瓶升至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

如果用
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时,氯离子也消耗银离子,实验结果将
偏高。

答案:⑴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CN- ⑵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气⑶防止倒
吸⑷偏高⑸109.2
(1)NaOH溶液.(2)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3)⑤①④③②(2分);使D和C的液面



4

2
A
l
(5)
33600()
.
a c
b
(6)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