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合集下载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

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运用。

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负数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创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时比较价格等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思考。

2. 知识梳理:通过PPT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知识,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的规律、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答,并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同时要进行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课件)(共23张PPT)

88.888887÷9=9.876543
找规律写得数。 6×9=54 6.6×6.9=45.54 6.66×66.9=445.554
前一个数小数点后多加一个6, 乘积小数点前多加一个4。 后一个数小数点前多加一个6, 乘积小数点后多加一个5。
6.666×666.9= 4445.5554
6.6666×6666.9= 44445.55554
6.66666×66666.9= 444445.555554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0.03 ≈43.33 6.509÷0.27 ≈24.12 0.68÷0.95 ≈0.72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 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者 “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数除法
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 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的计算
①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 ②看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
点就向右移动几位,再按照除数是 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 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少几位就在被 除数末尾补几个“0”;不够商 “1”时,要写“0”占位。
以买几个? 答:用100元人民币可以买5个。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单位:元)
2012 年8月28日
1美元兑换人民币
6.34
1港元兑换人民币
0.82
1日元兑换人民币
0.08
1欧元兑换人民币
7.96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我有900元人民币,要买158美元/只的电子手表钱够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会复习和整理五年级上册的一些重要数学知识点。

教材的章节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时间的计算和货币的计算。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情景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我会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超市购物时计算总价,或者如何在制作蛋糕时分配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进行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学生能够自我检查和提高。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鼓励学生思考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例如阅读一些数学故事书籍,参加一些数学竞赛等。

通过今天的复习和整理,我希望学生能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会复习和整理五年级上册的一些重要数学知识点。

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关注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时间的计算和货币的计算这些章节。

这些章节不仅包含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涉及到了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目标中,我希望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目标不仅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梳理与复习。

2. 针对不同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梳理(1)数的认识与运算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小数的认识与运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几何图形让学生回顾所学几何图形的性质、分类及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3)计量单位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4)统计与概率引导学生回顾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巩固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倍数和约数、平面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倍数和约数、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倍数和约数、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倍数和约数、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的复习和运用。

2.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复习资料,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3.提前布置学生进行自主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复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针对每个知识点,呈现相应的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进行巩固,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5单元,主要是整理和复习之前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

我们会回顾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巩固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复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课后进行相应的补充学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是学生们在混合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比如运算顺序错误、符号写错等。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答案,以及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比如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些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复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运算方法。

接着,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今天复习的内容,比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比如运算顺序、符号写法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我会给出详细的答案,方便学生们自查和纠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混合运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运算顺序错误、符号写错等。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问题,给学生们一些补充学习的资料,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多进行一些数学的实践操作,比如参加数学竞赛、解决实际问题等,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复习课中,我发现了一些学生们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说明。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巩固,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分数和小数的运用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回顾与梳理、自主整理、复习与巩固。

教材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和几何图形的知识,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回顾和梳理,掌握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能力。

2.难点:运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点。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提高运用分数和小数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教学PPT,展示知识点和实际问题。

3.划分小组,便于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然后,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和梳理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

2.呈现(10分钟)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和小数进行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呈现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回顾并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除数是小数的情况。

2.理解和应用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如商不变规律等。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小数除法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复习、巩固知识的态度和习惯。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除数是小数的情况。

•理解并应用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小数除法的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思维脉络。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小数除法的知识点和示例。

•练习题和复习题,供学生巩固和复习使用。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设计和展示。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小数除法的知识点和计算方法。

•归纳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小数除法的知识体系。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和复习小数除法的知识。

•讨论法:小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和解题技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之前学习的小数除法知识点,提问学生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复习)•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除数是小数的情况。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示例,让学生重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回顾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如商不变规律等。

通过具体示例,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规律。

3. 巩固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答疑问。

•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享各自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交流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第一章小数乘法
1,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例: 2.4× 0.5<2.4
0.97× 8.2<8.2
2.4× 1.02>2.4
0.97× 0.84<0.97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几,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乘以n倍。

4,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一算: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点: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就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
第二章:对称、平移、与旋转
1,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
它的对称轴。

2,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一,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二,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三,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四,参照所给图形顺次连接各点。

3,平移:物体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的运动叫做平移。

特点: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

4,画平移图形的方法:一: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作参照点或参照线段。

二:按指定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或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点或画出线段。

三:把各点按照原图顺序连接起来。

5,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叫做旋转。

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角度。

特点:图形旋转后,图形的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方向和位置变了。

6,旋转画图的方法:一:确定好旋转中心,也就是围着哪个点旋转;二:确定好旋转角度,一般是90度。

三:确定旋转方向。

四:依次画好旋转后的基本图形(注意检查图形各部分的位置关系不变)。

第三章小数除法
1,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小数除法计算方法:一: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

二: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将除数转化成整数,看原来的
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商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位置对齐。

3,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节。

如:
4,有限小数:小数点后数字的位数有限。

5,无限小数:小数点后数字的位数是无限的。

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在一个算式里,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来做,如果有中括号和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小括号里也是算乘除,再算加减。

第四章简易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4,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

5,等式的性质:
一: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二: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6,当两个方程的解相同时,先求出简单方程的解,再代入第二个方程中,及需求第二个方程中的未知数。

第五章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其中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

4,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
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面积的一半。

第六章因数、倍数
1,偶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如:2、4、6、8、10、12、14、16、18、20、22、24、26…..
2,奇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如:1、3、5、7、9、11、13、15、17、19、21、23、25、27……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5
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3,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4,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

如:30=2×3×5
5,常见的质数:2、3、5、7、11、13、17、19、
常见的合数:除2外的所有偶数,及9、15、21、25、27、33、35、39、45、49、51、55、57等有三个(以上)因数的奇数。

6.自然数中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质数是2,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19, 5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47. 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97
第七章统计与分析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的反应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应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应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