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浊度的测定详解
水质浊度的测定-浊度计法

水质浊度的测定-浊度计法简介水质浊度是反映水中微小颗粒、胶体、细菌等杂质的浓度的一个参数。
对于近年来增多的黄褐色的水中,浊度也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测定水中浊度对于确保水质安全,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浊度的定义浊度是指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密度,是一个无量纲参数,通常用浊度计来测定。
浊度计的种类1. 视差法浊度计视差法浊度计是按照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的定律测定浊度的一种测定浊度方法。
它是在浊度计基础上设计的,通过比较标准液与待测液对光线透过时的差异来测定浊度。
适用于小于 50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的浊度的测定。
2. 比较法浊度计比较法浊度计是利用比色比较的方法来检测样品的数值,与视差法浊度计不同,它可以对浊度较大的水样进行表测,但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3. 直读式浊度计直读式浊度计是指仪器中已包含标准样品,可以直接读取其浓度值的一种测定浊度的仪器,其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但需要注意该仪器的对标准有限制。
操作步骤以下是视差法浊度计操作步骤:1.准备试样取约 20 mL 待测水样,先经过0.45 μm 的微滤膜过滤,在用样品瓶容量补足至 50 mL。
如果样品浊度过高,可以进行逐级稀释。
2.标定仪器(1)取标准浊度为 0.02NTU 的硅酸铝溶液,调至比色杯中刻度线,斜视比对结果,并调整浊度计零点。
(2)取标准浊度为 10NTU 的硅酸铝溶液,调至比色杯中刻度线,斜视比对结果,并调节测量游标到 10NTU。
3.装样与测量(1)将样液和清水分别装入两个比色杯中,使溶液水平面与刻度线相切。
(2)将两个比色杯放在浊度计光路中,并按压比色杯盖,启动测量程序。
(3)待计算机自行计算结果后,取出比色杯清洗干净。
4.清洗仪器(1)将比色杯分别用水清洗干净,用纸巾擦拭干净。
(2)清洗仪器各部件,并将浊度计放回原处,可以做好维护工作。
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勿将单向比色镜的滤光片面朝上或朝下,避免因光线反射而伤害眼睛。
浊度的测试方法

浊度的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 水样采集和保存:在进行浊度测量之前,需要采集水样并保存。
在水样采集时,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方法,确保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样采集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剂保存水样,以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变质或损失。
2. 预处理:对于一些特殊的水样,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悬浮物、过滤、絮凝等,以确保浊度测量的准确性。
3. 选择合适的浊度计:根据测试需求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浊度计进行测量。
不同类型的浊度计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
4. 校准:在进行浊度测量之前,需要进行校准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校准操作,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 测量: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水样的搅拌方式、测量时间、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6. 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水样的浊度值。
浊度值通常用“度”来表示,一般分为零度到千分之一浊度不等。
在了解了浊度值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
在进行浊度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水样的均匀性和代表性: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将水样充分搅拌或摇晃,以避免存在沉淀物或气泡等影响测试结果。
同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样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进行浊度测试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校准和检修,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测试环境的控制:在进行浊度测试时,需要控制好测试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定期进行比对试验: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可以定期进行比对试验,与其他测试机构或同行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浊度测试是水质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对于了解水体的浑浊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浊度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测试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浊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浊度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浊度是指液体中悬浮颗粒的数量和大小,是表征液体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浊度的测定在环境监测、水质评价、生物学实验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悬浮液的浊度,探究浊度与悬浮颗粒浓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浊度的测定实验常用的方法有散射法和光透射法。
本实验采用光透射法进行浊度的测定。
光透射法是通过测量透射光的强度来反映液体的浊度。
当光通过悬浮液时,悬浮颗粒会散射光线,使透射光减弱。
透射光强度与浊度成反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透射光强度来间接测定浊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分别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颗粒,加入不同体积的溶液中,充分溶解,并将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使颗粒充分悬浮。
2. 使用浊度计测量悬浮液的浊度:将浊度计置于透射模式,将悬浮液倒入浊度计中,记录下透射光的强度值。
3. 重复步骤2,分别测量不同浓度的悬浮液的浊度,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使用测得的透射光强度值计算浊度,并绘制浓度与浊度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浓度与浊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悬浮液浓度的增加,浊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悬浮液中颗粒之间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多,形成更多的颗粒团簇,从而增加了光的散射,导致浊度的提高。
六、结论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悬浮液的浊度,我们发现浓度与浊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随着悬浮液浓度的增加,浊度也会增加。
这一实验结果可以为环境监测、水质评价等领域中的浊度测定提供参考。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悬浮液的浊度,探究浊度与悬浮颗粒浓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与浊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悬浮液的制备过程对浊度的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充分溶解和悬浮颗粒均匀分布。
在实际应用中,浊度的测定可用于水质监测、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八、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浊度的测定方法研究[J]. 化学分析计量, 2005, 20(3): 45-50.[2] 王五, 赵六. 水质浊度测定的原理与方法[J]. 环境科学导刊, 2010, 29(5): 98-102.。
化验室测定水质浊度操作规程

化验室测定水质浊度操作规程一、引用标准GBT12151-2005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二、测定原理以福马肼悬浊液作标准,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较被测水样和标准悬浊液的透过光的强度进行测定。
水样带有颜色可用0.15um滤膜过滤器过滤,并以此溶液作为空白。
三、测定试剂和材料无浊度水:将二级试剂水以3mL/min流速经0.15μm滤膜过滤,弃去200mL初始滤液,使用时制备。
四、测定仪器1、多参数水分测定仪;2、30cm比色皿五、测定操作步骤1、打开仪器开关选择浊度测定模式,在测定界面下预热10min;2、将蒸馏水倒入“0”号比色皿中,将待测水样依次倒入其它比色皿中;3、将“0”号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并关闭上盖,按空白键,再将其他比色皿放入比色池中,此时屏幕上所显示的结果即为样品的浊度。
六、注意事项1、空白必须使用0.15μm滤膜过滤;2、测定时使用第一条曲线减小误差。
七、浊度测定图解1、仪器通电预热主机预热:打开5B-6C(V10)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完成后,在主系统界面下,按菜单键进入测定项目界面,选择“浊度”项目,仪器自动切换到浊度比色模式。
此时,主机处于可使用状态。
2、测量过程图解0号比色皿取蒸馏水做空白→其他比色皿取水样→比色读值3、测量操作过程当以上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可按照以下流程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处理并检测。
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主机预热,在菜单界面下,将测试模式修改为浊度模式。
(2)准备数只洗净的30mm比色皿,置于比色皿架上。
(3)将蒸馏水倒入“0”号比色皿。
待测水样依次倒入其它比色皿中。
(4)将“0”号比色皿放入比色池中,闭合上盖,按空白键,屏幕上显示“C=0.000NTU”。
(5)将“1”号比色皿放入比色池中,闭合上盖,屏幕显示该样品的浊度浓度。
按打印键,打印数据。
浊度测定方法范文

浊度测定方法范文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质的含量,是评价水体透明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浊度测定方法是通过测量光在水中传播过程中被散射和吸收的程度来确定水样的浊度。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浊度测定方法。
1.比较法:比较法是将待测水样与标准浊度溶液进行对比,通过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待测水样的浊度。
这种方法简单、经济,适用于初步判断水样的浊度水平。
2.直读法:直读法是使用专用的浊度计测量水样的浊度。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光线穿过水样后的散射和吸收来确定浊度值。
直读法不仅准确可靠,同时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快速测量。
3.散射法:散射法是通过测量水样中悬浮颗粒物对光的散射程度来确定浊度。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贝尔定律法和内禀浊度法两种。
贝尔定律法是根据贝尔定律中光的散射和吸收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浊度,需要使用特定的光源和探测器。
内禀浊度法是根据水样中固有颗粒导致的光散射程度来测量浊度,基本原理是通过去除颗粒物质后的水样与未去除的水样之间的浊度变化来计算浊度值。
4.整流法:整流法是通过摄影或视频记录水样在特定条件下光线通过程中的改变来判断浊度。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光学设备,能够记录水样中悬浮颗粒物对光线的整流效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5.颜色比较法:颜色比较法是使用色度计对待测水样的颜色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水样的浊度。
这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与待测水样的颜色差异来确定浊度值。
颜色比较法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适用于一般水质测定场合。
总结而言,浊度测定方法有比较法、直读法、散射法、整流法和颜色比较法等多种,其中直读法和散射法是常用且较为准确的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有效评价水体的清澈度和水质状况。
浊度检测的方法原理

浊度检测的方法原理浊度是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大小。
浊度检测是通过测量水中悬浮颗粒物对光波的散射和吸收来确定水的浊度。
比色法是浊度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了颜色和浊度之间的关系,即浊度越高,水的颜色越浑浊。
检测原理是通过比较待测水样和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的颜色深浅,来确定浊度的大小。
在实际检测中,可以使用特定的颜色标准板或者光谱仪等设备来进行测量。
比色法测量简单、快速,并且结果准确可靠。
散射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浊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颗粒物对光波的散射现象,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或角度来确定浊度的大小。
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物的浓度和大小有关,浓度越高、颗粒物越大,则散射光的强度越高。
常见的散射方法有正向散射法和侧向散射法。
正向散射法是将光源置于待测水样的一侧,用光散射器测量通过的散射光的强度。
侧向散射法是将光源置于待测水样的一侧,用接收器测量从水样的侧面收集到的散射光的强度。
散射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和生物领域,可实现在线监测。
透射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浊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颗粒物对光波的吸收现象,通过测量透射光的强度来确定浊度的大小。
透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物的吸收能力有关,浓度越高、颗粒物越大,则透射光的强度越低。
透射法需要测量透射光通过水样时的强度,并与没有颗粒物的透射光进行比较。
常见的透射方法有直接透射法和散逸光透射法。
直接透射法是直接测量透射光的强度,而散逸光透射法是测量透射光通过水样中颗粒物生成的散逸光的强度。
透射法在水质监测和分析中具有广泛应用。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浊度检测方法,如激光散射法、电导法、光弹散射法等。
这些方法原理各有不同,但都是通过测量光波与颗粒物的相互作用来确定浊度的大小。
总之,浊度检测的方法可以分为比色法、散射法和透射法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优点。
根据实际需求和仪器设备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水质的浊度状况。
浊度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浊度的测定方法及原理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浊度的测定方法及原理!你知道啥是浊度不?就好比那原本清澈的水里突然多了些杂质,让水变得不那么清亮了,这就是浊度啦!那要怎么去测量它呢?先说这目视比浊法吧。
这就像咱平常看东西一样,用眼睛直接去看那水的浑浊程度。
当然啦,这得靠经验,得有双“火眼金睛”才行,不然咋能看得出差别呢。
这就好比你去分辨一群长得差不多的小猫,没点本事还真不行呢!还有一种叫分光光度法。
哎呀呀,这可就有点神奇啦!它是利用光的原理来测量浊度的。
光透过那有浊度的水,就会被散射或者吸收一部分,然后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就能知道浊度啦!你想想,这光就像个小精灵,在水里跑来跑去,告诉我们水的情况呢!再说说浊度计法。
这浊度计就像是个专门探测浊度的小仪器,可厉害着呢!它能快速又准确地给出浊度值,就像个聪明的小助手。
把水放进去,它马上就能告诉你答案,多方便呀!那这些方法的原理是啥呢?其实就是根据浊度对光呀、物质呀这些东西的影响来的。
就好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在和这些东西玩游戏,一会儿把光挡住啦,一会儿又让别的东西发生变化啦。
浊度的测定可重要啦!在好多地方都用得着呢。
比如说在水处理厂,得知道处理后的水浊度合不合格呀,不然怎么放心让大家用呢。
还有在环境监测中,河水、湖水的浊度也是个重要指标呢,它能反映出水里的杂质情况。
咱生活中也能碰到和浊度有关的事儿呢。
你想想,有时候家里的水感觉有点浑浊,是不是就会担心呀?这时候要是能知道怎么测浊度,不就心里有底了嘛!总之呢,浊度的测定方法和原理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
咱了解了解,没坏处!以后再碰到和浊度有关的事儿,咱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多有意思呀!你说是不是?。
浊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浊度的测定实验报告浊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浊度是指液体中悬浮物质的多少,是评价水质清澈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浊度的测定对于环境保护、饮用水处理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水样的浊度,并探讨影响浊度的因素。
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包括浊度计、比色皿、滴定管等;试剂为待测水样。
2. 校准浊度计:使用标准浊度液校准浊度计,确保其准确性和精度。
3. 取样:将待测水样取出一定量,注意避免污染和气泡的产生。
4. 测定浊度:将取样液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浊度计中进行测定。
记录测定结果。
5. 重复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重复以上步骤,取多次样品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多次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一组浊度数据。
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发现浊度与水样中悬浮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即悬浮物质的浓度越高,浊度值越大。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进一步探究发现,除了悬浮物质的浓度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浊度的测定结果。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光的散射。
当光线通过悬浮物质时,会发生散射现象,使得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而浊度计正是利用了这种散射现象来测定浊度。
此外,测定浊度的结果还受到水样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影响。
如果水样本身颜色较深,或者含有色素等物质,会使得测定结果偏高。
而透明度较低的水样,由于光线的穿透能力较差,也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为了准确测定浊度,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校准浊度计:在实验开始前,必须确保浊度计的准确性和精度,以避免实验误差。
2. 避免污染:在取样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部因素的污染,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注意水样的颜色和透明度:如果水样本身颜色较深或透明度较低,应在测定结果中进行修正。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水样的浊度,并初步探讨了影响浊度测定结果的因素。
浊度的测定对于环境保护、饮用水处理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注意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记录与结果计算
(1)实验记录
• • • • •
(2)结果计算 浊度= A(B+C)/C 式中:A——稀释后水样的浊度,度; B——稀释水体积,ml; C——原水样体积,ml
注意事项
• 样品应收集到具塞玻璃瓶中,取样后尽 快测定。如需保存,可保存在冷暗处不 超过24h。测试前激烈振摇并恢复到室温。 • 所有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必须清洁, 可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清洗。 • 水中应无碎屑和易沉颗粒,如所用器皿 不清洁、水中溶解的气泡和有色物质会 干扰测定。 • 在680nm波长下测定,天然水中存在的淡 黄色、淡绿色无干扰。
• 3、其他方法 • 浊度也可以通过利用色度计或分光光度 计测量样品中颗粒物的阻碍作用造成的透射 光强衰减程度来估计。然而,管理机构并不 承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也不符合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对浊度的定义。 利用 透光率测量容易受到颜色吸收或颗粒物吸收 等干扰的影响。而且,透光率和用散射光测 量法测得的结果之间并无相关性。尽管如此, 在某些时候色度计和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 可以在水处理系统或过程控制中用于测定浊 度的大幅度变化。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027-1984《水质—浊度的测定》
• 第一篇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饮用 水、天然水及高浊度水,最低监 测浊度为3度; • 第二篇目视比浊法,使用于饮用 水和水源水等低浊度的水,最低 检测浊度为1度。
9.1分光光度法 基本原理
• 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胼与六次 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 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 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 相比较。
仪器
• 具塞比色管:50ml。 • 分光光度计:721型或722型(带有 30mm比色皿)。 • 洗瓶:500mL。 • 容量瓶:100mL。 • 移液管:2mL 、5mL、10mL、50mL。 • 洗耳球。
测定步骤
• (1)标准曲线的绘制 • 吸取浊度标准液)0mL,0.50 mL,1.25 mL, 2.50 mL,5.00 mL,10.00 mL及12.50ml,置 于50ml的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摇匀后,即 得浊度为0度、4度、10度、20度、40度、80度 及100度的标准系列。于680nm波长,用30mm比 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 (2)样品测定 • 吸取50.0ml摇匀水样( 无气泡,如浊度超过 100度可酌情减少取样量,用无浊度水稀释至 50.0ml ),于50ml比色管中,按绘制校准曲 线步骤测定吸光度,由校准曲线上查得水样浊 度。
9 水质浊度的测定
1、分光光度法 2、目视比浊法
徐毛毛 尚欣
浊度
• 定义:水的透明程度的量度。指水溶 液中所含颗粒物对光的散射情况。 • 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 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的悬浮物一般 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 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 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 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及折 射系数等有关。
• 在比色分析中,有色物质溶液颜色的深度决定 于入射光的强度、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及液层 的厚度。当一束单色光照射溶液时,入射光强 度愈强,溶液浓度愈大,液层厚度愈厚,溶液 对光的吸收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物质 对光吸收的定量定律,即Lambert-Bear 定律。 这就是分光光度法用于物质定量分析的理论依 据。
简介
•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 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 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质变的 浑浊而呈现一定浊度,水质分析 中规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 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 简称1度。通常浊度越高,溶液 越浑浊
测定方法
1、比浊法或射光法测定 浊度可用比浊法或散射光法进行测定。我国一 般采用比浊法测定,将水样和用高岭土配制的浊度标 准溶液进行比较侧度不高,并规定一升蒸馏水中含有1 毫克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对不同的测定方法或 采用的标准物不同,所得到的浊度测定值不一定一致。 浊度的高低一般不能直接说明水质的污染程度,但由 人类生活和工业生活污水造成的浊度增高,表明水质 变坏。 2、浊度计测定 浊度也可以浊度计来测定的。浊度计发出光线, 使之穿过一段样品,并从与入射光呈90°的方向上检 测有多少光被水中的颗粒物所散射。这种散射光测量 方法称作散射法。任何真正的浊度都必须按这种方式 测量。浊度计既适用于野外和实验室内的测量,也适 用于全天候的连续监测。可以设置浊度计,使之在所 测浊度值超出安全标准时发出警报。
不同浊度范测试结果的精密度 要求如表9-1所示
721分光光度计
原理
•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可见光的波 长范围在400~760nm,紫外光为200~400nm,红外光为 760~500000nm。可见光因波长不同呈现不同颜色,这 些波长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不同颜色的光称单色光。太 阳或钨丝等发出的白光是复合光,是各种单色光的混 合光。利用棱镜可将白光分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各种 单色光,即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这就是 光谱。有色物质溶液可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的 能量而呈现不同颜色,而某些无色物质能特征性地选 择紫外光或红外光的能量。物质吸收由光源发出的某 些波长的光可形成吸收光谱,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不 同,对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 吸收光谱,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 浓度成正比,分光光度法就是利用物质的这种吸收特 征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试剂
• (1)无浊度水 • 将蒸馏水通过0.2µ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 两次的烧瓶中。 • 浊度标准贮备液 • 1g/100ml硫酸阱溶液 • 称取1.000g硫酸阱[(N2H4)H2SO4]溶于水, 定容至100ml。 • 10g/1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 • 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 (CH4)6N 4]溶于水,定容 至100ml。 • 浊度标准贮备液 • 吸取5.00ml硫酸阱溶液(3.2.1)与5.00ml,六次甲 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于(25±3)℃下 静置反应24h。冷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 浊度为400度。可保存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