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docx

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docx
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docx

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

中医对心脑病的看法凡心脏病,都是阳虚,阳

气不足则阴血不生。在生理上,阳气是化生之本;在病理上,较之阴精,阳气更易受损;在治疗上,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

所以,治疗心脏病,必用兴阳之法,方可得心应手。清.陈

士锋说∶“人有真心痛者,法不在救,然用药得当,亦未尝不

可生也。”

心脏的动力来源于肾,肾阳不足,就好比发电机所发

出的电力不足,就会导致水泵的转速降低,使水的压力不足,

也就是心脏搏动无力,出现间歇,泵血力量不足,血液不能达

到血管末梢。末梢神经就会“通知”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就会

刺激心脏加快搏动,于是就会出现早搏、肾气不足、心跳无力。

血液流速缓慢,就容易产生瘀血,天长日久,瘀血就会沉积在

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造成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西医只知用物理

(包括手术)和化学手段疏通血管、刺激心脏,却不知病根在

于肾阳不足。如果肾阳充足,自然就会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

恢复,心跳自然有力,瘀血自然得以溶化,症状自然消失。

西医治疗心脏病的缺点而且,在心血管中植入支架,在物理学方面是合理的,但在生理学中却是极不合理的。因

为用金属制作的支架属于最硬的淤血,属于人体的异物。人

体具有排异性,淤血就是人体中较软的异物,有淤血部位会

有刺痛感,就是元气破淤的表现。针刺穴位可以治病的原理

就是利用了人体的排异性,当金属针刺入人体后,就会调动

经气甚至真阳元气前来破除异物,金属针拔出以后,汇聚来

的经气或元气就会灌注于指定的穴位中,从而达到调理虚实

的目的。同样的道理,在血管中植入金属支架也必然会造成

激发元气的结果,由于心脏病的病因就是元气虚弱,所以,

对元气极为虚弱的心脏病患者来说,植入支架是非常不适宜

的,非但不能治愈此类心脏病,反而会使心脏病患者的元气

快速耗散,从而导致患者加速死亡。

目前心脏病的治疗方向另外,现在西医治疗心脏病

的方法主要在于扩张或疏通血管,以达到使血管通畅的目的。

所以,西医的治疗方法也就始终局限于此。即使研究治疗心脏

病的草药,也都是在如何使黏稠的血液稀释和防止血液凝固等

方面大做文章,却始终在恢复人体免疫力(真阳元气)

方面不得要领。比如∶西医往往使用心脏搭桥手术的方法进

行治疗,而且技术也很成熟了,在美国,每年做心脏搭桥手术

的患者多达 35-40 万人之多;另外,中国医学界近些年通过

研究发现了银杏叶具有防止血管栓塞的作用,于是研制“成功”了银杏叶片用来治疗心脏病。在传统中医看来,这显然是治

“标”的办法,根本达不到治“本”的目的。因为任何活血破瘀、疏通血管的药物,都必须在真阳的作用下才能发挥效能,如

果没有元气的作用,服用或注射药物都是没有意义的。道理

很简单,将一块淤血放入盛有活血化淤药物溶液的烧杯中,

看看淤血是否被溶化,不就全都明白了吗?

必须明白,任何破除淤血、扩充血管的药物都是调动

或激发元气的药物。在临床实践中,长期或过量服用破淤和

疏通药物,会使人感到虚弱无力,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长期

服用“速效救心丸” 或“丹参滴丸”之类的疏通心血管的药物,只能使元气逐渐消损,使心脏病逐渐加重。所以说,这些药

物只能作应急使用,切不可长期服用,只有药品商家以及与

之狼狈为奸者,才希望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切记!

现在社会流行每年到医疗机构疏通或稀释一下血液,或

经常喝三七花,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另外,美国还制造出了人造心脏,虽然人造心脏的体积不断

缩小,已经与人的心脏的大小几乎相同,但植入人造心脏的

患者的寿命都很短,还没有超过 100 天的,而且,病人极容易

患中风。这是因为心脏的动力来源于肾,换了心脏却没有增强肾气,而且,人造心脏属于人体异物,肾气是不可能向

人造心脏供应动力的,肾气与人造心脏不能交通(心肾相交),患者也就绝不可能活得长久,人造心脏的前途必然是渺茫的。

而接受心脏移植术的患者能够将寿命延长十几年甚至

更长,是因为被移植的心脏是人类的心脏,能够与肾气相交

通,而且,新移植的心脏一定是健康的,所以,肾就不用提

供大量的肾气去补充虚弱的心气,从而使较虚弱的肾脏功能

得以恢复。虽然被移植的不是自己的心脏,也存在不同程度

的排异反应,但总比金属、塑料之类的硬性异物要强得多,

这就是移植心脏患者能够长期存活的原因。假如在心脏移植

手术以后,患者能够服用中医“袪邪扶正”的药物来恢复元气,排异反应必定会很快消除

中医和西医治疗心脏病的差异

如果西医都能虚心地学习中医理论,能够用中医疗法

治疗心脏病,全世界可能就用不着心脏移植手术了,心脏病是

人类“头号杀手”的帽子就会被摘掉了,大多数治疗心脏病的

“科学仪器”都将成为废物和垃圾。而且,患心脏病的主要原

因就是 **** 过度,使元阳亏损,如果能够节制房事,不用花一

分钱,就能有效地预防心脏病的发作,“头号杀手”也

就无人可杀了。但是也有少年儿童患有心脏病的,与 **** 无关,

却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等元阳亏损的情况有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主要是由于孩子在一般感冒发烧时,经常被西医使

用消炎退烧的药物,或被中医使用了清热解毒的寒凉药物,损

伤了元气,从而导致了心脏病的发作。而现在医院的心血

管内科医生,不懂得为患者使用能够“回阳救逆”的“参附注射

液”,却一味地使用“助邪抑阳”的“参麦注射液”,使得患者病情逐

加重,使危重患者加速死亡。一点,只要察患者

昼夜的睡眠情况就可以作出判断,如果使用了“参附注射液”,可能当会出目喘促、心跳加快等症状,但几小后就

可以平静下来,日后就会白天安祥,夜晚安静;而使用了“参麦注射液”,然当平静,后必定会白日昏睡,夜目喘促,躁不安,而且,会汗出不止。

之,治心病,只要从真阳元气入手,使用“袪邪扶正”的物,就不会出太大的偏差。但于危重患者,使用回阳物,只能救十分之二三,倘若使用阴寒之品,死亡率必 100% 。

《灵枢。脉》中∶“脾足太阴之脉,??注心中。??心,心下急痛。”

所以,服用附子理中、参附恢复脾胃的功能就可以治愈由于心

血不足所造成的心病。又∶“ 足少阴之脉,??从肺出心中。??心

如若状,气不足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心痛。”而

“心手少阴之脉”列的表没有代医学所的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就明∶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脾和的气虚弱。所

以,使用恢复脾、气的法、物就可以将心病治愈。

又∶“心主手厥阴之脉,??心澹澹大。??心,心痛。”

这说明,心情郁闷也是造成心脏病的原因之一,似乎应该使

用疏理气机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只能做为一时之权宜,

决不可长期使用。待症状有所缓解之后,必须立即着手恢复

脾肾的功能,否则,越疏通气机就会使元气越虚弱,从而导

致病情加重。

心脏病传统中医治法若是寒邪过盛所导致的心脏病:脉沉弦

细微无力的,用大剂四逆汤、白通汤、参附汤等汤剂回阳救

逆,疗效好若是慢性心脏病:不论早搏还是间歇,用大剂附

子理中汤加阿胶 20g (以补心血,因为“心主血脉”),屡用屡效。

若是由于气郁所引起的冠心病:必然胸闷气短,脉象短涩,

疼痛彻背,暗秏肾精,必须先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以疏通气脉

(瓜蒌疏通经络;薤白兴阳通窜,白酒疏通血脉),或针刺关、蠡沟、膻中等穴:可用于急救,然后再服用四逆汤、白

通汤、参附汤或附子理中汤(加阿胶)等汤剂,以恢复元气。若忽然心痛,诸药不效,必是淤血堵塞心脏或心包的血脉,服血府逐瘀汤,一剂即愈,不必手术。(可参看清代王清任

《医林改错》一书)若重灸关元穴(或辅以中脘穴):各种后天的心脏病几乎都能治愈。因为灸法具有兴阳的作用以外,

同时也具有通窜的作用。注意事项可参考《灸法直论》一文。三七花对心脏病和血液循环影响的原理主要是依靠三七主

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甙发挥作用

三七总皂甙对离体心脏、动物实验、人体应用实验均证明,

对心脏与血流产生肯定的影响

三七花治疗心脏病有很好的功效①明显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

量,尤为重要的是,三七总皂甙在用药后产生降低血压效

果的同时,仍能增加冠脉流量,这与所有降压药不同②在

冠脉流量增加的同时,又能使心肌耗氧量有所减少③总甙能

降低动脉压及肺动脉高压并能有效对抗垂体后叶

素所致的升压作用,但对肾上腺素升压作用无影响

④能在降压的同时略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

肌耗氧量

⑤与此同时总皂甙却对心输出量、左心室工作量、心脏功率

均无明显影响。其具体原因是 -Rg 及 -Rb 族对心脏的泵血功能影响恰好相反

由于上述总皂甙的作用,它既能增加冠脉血供及直供氧量,

又能降低心肌负荷,间接地减少耗氧量,因此是一个十分理

想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很多使用过三七花的客户都反应使用三七花辅助治疗心脏

病,说效果不错,正是由于三七皂甙的作用

心脏病人的禁忌有心脏病的病人要禁止一切房事

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由三七花收集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三七花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病因与病理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

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 治疗 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 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 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中医治疗心脏病

中医治疗心脏病 治疗心脏病,只要从疏通经脉、恢复元气入手,使用祛邪扶正的药物,所以,服用中药调理脾胃的功能,就可以治愈由于心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脏病。 心脏病的食疗方子: (1)红花三七蒸乳鸽 原料:三七5克,红花6克,乳鸽1只,料酒10克,精盐3克,葱10克,姜5克,酱油10克,红糖5克,菜胆100克。 做法: 1. 把红花摘去杂质;三七研成粉末;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洗干净;姜切丝,葱切段;菜胆切成4厘米长的段。 2. 把乳鸽放入蒸杯内,,加入料酒、酱油、红塘、姜、葱、精盐腌30分钟,再放入三 七、红花、菜胆。 3. 把蒸杯置于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约50分钟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滋补气血。适合于瘀阻心络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佐餐或单食。 宜忌:孕妇忌食 (2)红花三七蒸鸽蛋 原料:三七粉10克,红花6克,鸽蛋5个,精盐3克,鸡汤200毫升。 做法: 1. 红花去杂质,鸽蛋煮熟去壳。 2. 将鸡汤放入炖锅内,放入三七粉、红花、精盐、熟鸽蛋,同煮25分钟即成。功效:补气血、化瘀阻。适于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食法:每日一次。 宜忌:孕妇忌食。 心脏病患者的食疗禁忌: 1、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在风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时,尤当注意。 2、适量的限制食盐的摄入: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发水肿。 3、缓进饮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汤、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进食饮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过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4、少量多餐。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5、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6、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

不得不看的:中医教你如何认识心脏病

心脏病用中药安全又有效——精制冠心软胶囊 什么是心脏病?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 心脏病的分类 一、先天性心脏病 1.可能由于母亲在怀孕早期的 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 2.与遗传有关。 二、后天性心脏病 1.冠状动脉心脏病:抽烟及糖 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 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 2.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性高 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三、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 四、肺性心脏病 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五、心肌病 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六、心脏肿瘤 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七、血管病变

包括高血压引起之动脉瘤,以及其它免疫机能异常引起之血管病变等。心脏病的诊断 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建议做一次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或产生呼吸困难感。 ◆劳累或紧张时 ,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 ,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及颈部。 ◆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 ◆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在公共场所中,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 ◆儿童的活动能力比同龄差,活动时感觉心悸、气急、乏力、口唇青紫。 ◆感冒后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需要高枕而睡。 ◆出现下肢浮肿。 ◆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 ◆脸、口唇和指甲出现青紫、暗红等异常颜色。 ◆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 ,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妊娠期出现心悸、头晕、气急或浮肿。 ◆左肩痛长期不愈。 中医治疗心脏病 心脏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第一大疾病,相关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起始于青壮年时期,血管内脂质等物质的不断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断形成与扩大。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是我国的一大优势,临床研究证明,中药活血化瘀防治心血管病药物能够快速溶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且能有效防止脂质的再次沉积和血小板凝集,阻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继续形成。在此基础上由陈可冀院士、李连达院士及已故中医专家郭士魁三大国医领衔研制开发出的

中医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中医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足跟痛是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近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 一、足跟痛病因 跖筋膜炎: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跟骨后滑囊炎: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 跟骨骨突炎: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

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距骨下关节炎: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二、中医疗法 中医解析: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或者是外敷足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反应。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以治根为主,西药只能起到抗炎的作用,跟腱炎是严禁按摩的,按摩后炎症会扩散.建议用中医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药熬治的膏药。比如,足跟骨方世贴 三、营养防治及食疗 1.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2.补充维生素C。 3.多食含钙的食物。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讲课稿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 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 (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 (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 (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 (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 (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

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舌质紫暗或有瘀 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 饮。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 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疗法 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 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二)冲击波疗法 1、适应症:在足底周围或跟腱附着点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者。 2、禁忌症: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安装心脏起搏器,精神疾患及其他特殊 体质者。 3、操作:采用俯卧位,治疗时将患足固定,在足跟部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并标 记,瞄准器对准,建议初始冲击能量为8.0kv,适应后可将能量逐渐调高,

中医详解心脏病.doc

中医详解心脏病 凡心脏病,都是阳虚,阳气不足则阴血不生。在生理上,阳气是化生之本;在病理上,较之阴精,阳气更易受损;在 治疗上,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所以,治疗心脏病,必用兴阳 之法,方可得心应手。清.陈士锋说∶“人有真心痛者,法 不在救,然用药得当,亦未尝不可生也。”心脏的动力来源于肾,肾阳不足,就好比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力不足,就会导致 水泵的转速降低,使水的压力不足,也就是心脏搏动无力,出 现间歇,泵血力量不足,血液不能达到血管末梢。末梢神经就 会“通知”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就会刺激心脏加快搏动,于是 就会出现早搏、肾气不足、心跳无力。血液流速缓慢,就容易 产生瘀血,天长日久,瘀血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 血管,造成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西医只知用物理(包括手术)和化学手段疏通血管、刺激心脏,却不知病根在于肾阳不足。如果肾阳充足,自然就会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恢复,心跳 自然有力,瘀血自然得以溶化,症状自然消失。而且,在心 血管中植入支架,在物理学方面是合理的,但在生理学中却 是极不合理的。因为用金属制作的支架属于最硬的淤血,属 于人体的异物。人体具有排异性,淤血就是人体中较软的异 物,有淤血部位会有刺痛感,就是元气破淤的表现。针刺穴 位可以治病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人体的排异性,当金属针刺入

人体后,就会调动经气甚至真阳元气前来破除异物,金属针 拔出以后,汇聚来的经气或元气就会灌注于指定的穴位中, 从而达到调理虚实的目的。同样的道理,在血管中植入金属 支架也必然会造成激发元气的结果,由于心脏病的病因就是 元气虚弱,所以,对元气极为虚弱的心脏病患者来说,植入 支架是非常不适宜的,非但不能治愈此类心脏病,反而会使 心脏病患者的元气快速耗散,从而导致患者加速死亡。另外,现在西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主要在于扩张或疏通血管,以达 到使血管通畅的目的。所以,西医的治疗方法也就始终局限 于此。即使研究治疗心脏病的草药,也都是在如何使黏稠的 血液稀释和防止血液凝固等方面大做文章,却始终在恢复人 体免疫力(真阳元气)方面不得要领。比如∶西医往往使用心脏搭桥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且技术也很成熟了,在美国, 每年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多达 35-40 万人之多;另外,中国 医学界近些年通过研究发现了银杏叶具有防止血管栓 塞的作用,于是研制“成功”了银杏叶片用来治疗心脏病。在传 统中医看来,这显然是治“标”的办法,根本达不到治“本”的 目的。因为任何活血破瘀、疏通血管的药物,都必须在真 阳的作用下才能发挥效能,如果没有元气的作用,服用或注 射药物都是没有意义的。道理很简单,将一块淤血放入盛有 活血化淤药物溶液的烧杯中,看看淤血是否被溶化,不就全 都明白了吗?必须明白,任何破除淤血、扩充血管的药物都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 (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 (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 (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

(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 (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 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舌质紫 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 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 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疗法 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 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二)冲击波疗法 1、适应症:在足底周围或跟腱附着点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者。

治疗脚后跟痛的一些方法

治疗脚后跟痛的一些方法

足跟痛的危害 ?足跟痛在老年人中是非常常见的足部疾病,虽然足跟痛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异常的疼痛也令患者非常痛苦,并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活动范围,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 ? 如此难忍的痛苦常常使得患者懊恼不已,尤其是中老年人本就行动不便,再加上足跟痛的威胁就跟约束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妨碍家人的正常工作、学习,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属骨痹的一种,多因肝肾阴虚,感受寒邪致。可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 像...{足跟骨防世贴}外敷于足跟肌即可

?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用拇指指腹按揉足心部,并向足趾方向做推法6~8次。按揉涌泉穴。依次牵拉各足趾。尽量使脚趾向背伸,这样可以牵拉跖筋膜。或抬起足跟,足趾着地蹲一会儿,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鲜苍耳叶治足跟痛: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数次,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 续使用。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注意事项 ?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补充维生素C。 ?多食含钙的食物。 ?多食含镁的食物,如蔬菜、谷类、肉类、豆类及豆制品。 ?避免食用酒精、咖啡、糖类食品,以防止机体恢复过程中发生的障碍,保护体内矿物质的平衡。

荐读:常见足跟痛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荐读:常见足跟痛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在门诊总会遇到很多足跟疼痛的患者,从儿童到老人都有,不少人已经辗转就医于多家医院,希望能被治愈,但结果却总是不理想。下面我用几张足部图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最多发的几种足跟痛。内部结构图 首先熟悉一下几张足部图,重点看图标区! 外侧面: 内侧面:足跟痛常见以下几类:1、跖筋膜炎;2、跟下脂肪垫炎;3、跟腱末端病;4、Hagland畸形;5、跟腱炎;6、跟腱腱围炎;7、跟骨高压症;8、跗骨窦综合征;9、跟骨及周围肿瘤;10、腱周滑囊炎;11、其他原因。 跖筋膜炎 跖筋膜炎疼痛区位置图:实体图位置:进一步标示:典型的疼痛表现为走路的起始几步疼痛,即晨起或者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行走十余步后缓解,但长时间步行或久站则疼痛又加剧,疼痛可向跖筋膜远端放射。具有高弓足、扁平足等畸形的患者容易罹患该病。疼痛表现在跟底及足心,体检可有整个跖筋膜的压痛,以跟骨结节内侧处明显,足趾、踝关节在被动背伸时疼痛和压痛更明显。 病因:现代医学认为,当跖筋膜承受了超过其生理限度的作用力时,这种反复长期的超负荷将诱发炎症,形成退变、纤

维化,导致跖筋膜炎。久而久之,跖筋膜挛缩引起跟骨附着处持续性的牵拉损伤,韧带和筋膜的纤维也就不断地被撕裂,人体为加强此处的强度,就引起附着处钙盐沉积和骨化而形成骨刺。 治疗:1、避免跑步及其它加重疼痛的活动;2、冰敷: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足跟和足底,每天4次,1次15-20分钟; 3、药物治疗:口服阿斯匹林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必要时局部注射类固醇类激素; 4、矫形器具:使用特殊足垫支持足中弓区域; 5、手术,对于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以关节镜微创治疗为主。 跟腱炎 跟腱标示图: 跟腱炎标示图:跟腱炎可导致跟腱断裂,也可直接暴力致断裂!跟腱断裂恢复期用的跟腱靴!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反复过度牵张力导致的。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撕裂,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扁平足人群增加了跟腱炎的风险!症状:足跟部上方的、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活动后加剧。它可能发生在跟腱的任何一区域,痛感通常会在清晨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休息期间发作。肌腱两段受到挤压时会有强烈疼痛或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体会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体会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 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有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 一类心脏病。临床表现: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甚至心肺功能失代偿出现呼 吸衰竭,精神神经症状。中医认为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变,本虚是肺、脾、肾、心,标实乃气滞,痰饮,血瘀,标本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致使本病日益加 重而危及生命。笔者近两年来运用中医理论配合西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中医 治疗体会简介如下。 【关键词】中医;慢性;肺心病 【中图分类号】R4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288- 021 引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慢性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最后代偿不全,引起右心衰竭,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绝大部分是 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肺气肿形成后,肺的收缩压减弱, 肺泡的功能不良,影响气体交换,形成换气功能障碍,血中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由于肺泡大量破裂,肺毛细血管也随之减少,肺泡内压增高, 又促使毛细血管管腔更小,血管循环阻力增加,产生了肺动脉压力增高,由于慢性支 气管炎影响到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的小动脉,易发生炎症,于是肺的小动脉壁增厚, 管腔狭小,亦能加重肺动脉高压,这样便增加了右心室的负担,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 厚扩大,以后病情逐渐恶化,发生右心衰竭。 2病因病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学“咳喘”、“痰饮”、“心悸”、“水肿”、“肺胀”等范畴。其病因是脏腑虚损及外感时邪,遂使脏气不和,营卫失常,不能随阴阳而出入,气迫于肺,不得宣畅,久之肺脾肾虚损,正气衰微,气阴两伤,阴损及阳。咳为气逆,嗽为有痰, 内伤外感之因甚多。《临床指南》指出;“确不离于肺脏为患也”,痰之生,由于脾气 不足,不能致精于肺,而瘀以成者也。故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说。《类 证治载》曰:“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然穷病必及于肾,或肺肾阴亏,或脾 肾阳虚,或肾阴不足,或命火衰微,终不离乎治肾。 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病因起先以肺气虚为主,后出现气阴两虚,再逐渐发展为阳虚。由于反复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促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继而影响脾、肾,后期 及心。病程中可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常虚实兼夹,互为影响。中医强调治病求本,当遵循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根据患者体质、症状表现的不同进行 辨证论治,扶正固本与祛邪兼顾。具体来说,急性期以祛邪利气为要,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平喘等法。稳定期则以扶正补虚、培补摄纳为主,采用补肺纳肾、 益气、养阴、固脱等法。 3常用中医治法 3.1宣肺散寒、祛痰平喘。本法主要针对呼吸功能不全并发感染初期,属偏寒证候。主要见有咳嗽,白痰清稀,或泡沫,或恶寒,周身不适,或喘,脉浮弦、苔 薄白。属内有寒饮,复又受寒邪侵袭而致。方用小青龙汤加减。药有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白芍、前胡、百部。咯痰多可加白芥子、苏子、莱 菔子以顺气化痰;若恶寒发热,周身疼痛可加羌独活、白芷、川芎以散风止痛。 中成药可选用小青龙胶囊,苓桂咳喘宁胶囊。此类患者大都为感染初期,或寒邪

风湿性心脏病中医治疗大全

概述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在我国的心血管中占29.95%,学龄儿童的发病率为1‰。其病因为急性风湿热,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3周。主要侵犯心脏及大关节,心脏受侵率约41%。关节炎治愈后不遗留任何后遗症,全可反复发作。多次侵犯心脏,则可造成永久性损害,形成慢性风心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内感染,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属于常见的结缔组织病,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心脏,导致心脏瓣膜损害而形成:对于风湿热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曾有过链球菌毒学说、过敏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毒性上一免疫学假说等等,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因而对积极防治风心病带来一定的困难。 中医学虽无此病名,根据心悸、气急、浮肿、咯血等主要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心痹”,亦可归属于“惊悸”、“怔忡”或“喘证”等范畴。《黄帝内经》所载:“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可见对本病之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已有一定认识。之后,张仲景应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了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剂,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心瘁证出现的证候特征分成心悸、喘哮、水忡等几个阶段进行论述,与本病临床表现颇相类似。宋代陈无择、清代沉金鳌等医家分别对本病病理机制及症候特征的描述,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值得现代临床借鉴。现代中医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研究,初见于1955年。在50~60年代,用传统经验和方法对本病进行临床验证观察,报道虽不多,但其优势已初见端倪。70年代,曾掀起过用针灸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热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本病广泛深人的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广大医者在继承古今医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和实验验证,已逐步认识到外邪虽系诱发因素,而心体残损,心脉瘀阻,阳衰血寒实为其主要病理变化。由于血液流变学改变,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全身各脏器相继受累而引起一系列临床危重症。因而活血化瘀,温通心脉已成为主要治则之一。辨证分型亦开始趋于集中统上。临床用药除继续沿用经验方外,又出现了不少自拟方剂,使疗效不断提高。同时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较70年代更为客观、深入。近年来又大力挖掘气功、食疗、民间单方验方等传统疗法,均已显示出可喜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也正在引起重视,首先对一些有效的中草药进行药理分析,如发现党参、黄芪能提高动物的DNA合成率,增加心肌的抗病能力,因此对于阳气虚型患者,有显着的疗效i在针刺机理研究中观察到针刺内关穴后,可提高患者血浆cAMP含量,使心肌收缩增强,进一步证明了内关穴为治疗风心病的有效穴位。 病因病机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西方医学及中医学均冠以“风湿”之名,可见两者的认识颇为一致。通过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实践,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病因外为风湿之邪侵袭,内为脏腑虚损,病机演变过程可分述如下: 风湿外侵,心体受损禀赋素虚,屡受风寒湿邪侵袭,风湿入络迁延不愈,痹阻经脉;或因风湿人脉郁而化热,心营为之病变,气血运行不畅,盖人体气血之循脉皆赖于脏腑之气,尤依仗于心气之鼓动,心脏负担过重,心体受累而致病。此常见于病变早期或急性活动期。心脉痹阻,气血瘀滞风湿性心脏病既成,耗气伤血,气虚不能布血,血虚难以荞心,心气过耗,以致心脏推动血液功能障碍,血循失常,瘀痹于心,心脉为之痹阻,脉络不通,故见唇绀舌紫之外象,咳血、咯血之肺脾郁血之症。 心体内虚,累及他脏心病既久,势必累及肺、脾、肾诸脏。肺贯心脉而司呼吸,心血郁阻,株连肺脏,移邪于肺,而致痰瘀交阻,肺气肃降无权,故有咳嗽痰喘,甚则倚息不能平卧。心气虚影响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心血愈虚,呈现惊悸、眩晕,食少便溏等心脾两虚证,脾阳不振,难以运湿;水湿内停,肾阳虚衰,蒸化无权,聚水成饮;水

中医治疗脚后跟疼

中医治疗脚后跟疼 6月13日《燕赵老年报》3版刊登了《脚后跟痛怎么治疗》一文。看过这篇文章后,我想起了自己用醋泡脚治好脚后跟疼的事。 我今年73岁,是石家庄市皮鞋厂退休职工。去年10月,我的右脚后跟一走路就疼,到医院拍片,发现长了两个骨刺。一天,我到公园活动时,一位老同事告诉我,以前她的脚后跟也疼过,她到理发店找了一些稍长一点儿的头发,将头发装在袜子里,这样穿了一段时间,脚后跟就不疼了。于是,我也找了一些头发,装在袜子里。这样一来,感觉确实好一些。但是,头发弄得到处都是。这时,又有一个老同事告诉我,用醋泡脚治脚后跟疼,也挺管用。 回家后,我买了2斤零散米醋。晚上,我将醋倒进沙锅里,放在炉子上加热到能放进脚的温度,再倒进一个小塑料盆里,然后把脚放进去,将脚后跟整个泡起来,30分钟左右即可。第二天早晨,我把醋重新加热,再泡一次,也泡30分钟左右。这样,每天泡两次脚后跟,脚后跟疼痛慢慢减轻了,泡了将近20天,脚后跟一点也不疼了。直到现在,我的脚后跟也没有疼过。 后来,有个比我小1岁的老同事也脚后跟疼,我将这个办法告诉她,她用醋泡了一段时间,结果脚后跟也不疼了。

现在散醋不好买,用袋装的的米醋泡脚,效果是一样的。你看,治这个病只用了2斤醋,多实惠呀,病友们不妨也试试。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通络、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以足跟局部和足少阴、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阿是穴。 方义:太溪是足少阴经之原穴,足少阴经“别入跟中”,配照海强健筋骨、宣痹镇痛;昆仑、申脉位于足跟部,属于足太阳经,与肾相表里,能疏筋脉、行气血、通络止痛;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既可补髓壮骨.又能通经活络;阿是穴作用直达病所,以疏通局部经气,化瘀定痛。 加减:痛及小腿加承山、阳陵泉柔筋止痛;气虚加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血瘀加膈俞、太冲活血祛瘀;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复溜补益肝肾。 操作:太溪、昆仑常常采取互相透刺法;申脉、照海则刺向跟底部;其他穴位常规针刺。针灸并用可增强疗效。 点穴按摩法治双足跟凉痛: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尽量用力。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一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点压左手;左足跟痛,点压右手。双足

中药治疗足跟痛

中药治疗足跟痛 ___李飞足跟痛病是一种常见病,笔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对该病的病因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并摸索出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笔者自2010年6月~2013年5月共接触足跟痛病患者151例。诊断标准以跟下或跟后疼痛在0.5个月以上,除因鸡眼、胼胝及感染等因素引起外,不论起因如何,也不论摄片与否,或有无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均诊断为足跟痛病。在这151例足跟痛患者中,男81例,女70例,病程1周~18年,而以发病0.5年内就诊者为最多见。年龄<20岁22例,20~40岁68例,41~60岁49例,>60岁12例。其中双足跟痛32例,其余均为单足跟痛,患足共183只。跟痛部位以足跟跖面内侧为多见,中间次之,外侧最少。 治疗方法 用中药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等份焙干碾碎过筛制成粉剂三生散。取配制好的三生散适量用鸡蛋清调匀涂患处,卧床休

息,每日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控制病情。或用镇江膏药(江苏镇江中药厂生产)在火上烤化,用上述配制好的三生散适量掺于膏药内调匀趁热贴于患处,外加绷带或胶布固定,穿好鞋袜仍可走路。每5~7天换药1次,换药2次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在外敷治疗的同时,可每日用紫丹参10g分两次冲茶喝或六味地黄丸内服,每日两次口服,连续用1个月为1个疗程。使用三生散需注意:(1)三生散内药物均是中药剧毒药物,只可外用,禁止内服;(2)用药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洗干净,擦干,敷药后患处请勿湿水;(3)在治疗期间最好少走长路,勿过久站立。 结果 (1)疗效标准:鸡蛋清调药外敷法连续应用1个月,或膏药外敷法连续外用10次,疼痛完全消失,行走负重无影响,停止治疗3个月内未再发生疼痛者为痊愈;用上述方法治疗,次数不限,疼痛能明显减轻,行走负重基本无影响,停止外敷治疗1个月内疼痛未再加重者为效果良好。凡经过上述方法治疗,疼痛减轻不甚明显,治愈后短期内又反复发作或外敷1~2次未见效而放弃治疗者为无效。(2)治疗效果:151例患者中,痊愈者113例,占74.8%,效果良好者32例,无效者6例,总有效率为96.0%,治疗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共随访了116例,在治疗后不

心脏病 中医科普

心脏病中医科普 何为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事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亏阴,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重)。?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

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所著的《》,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足跟痛怎么办

足跟痛怎么办 概述 足跟痛是指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且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者,或者是长期、慢性轻伤引起。侧位X 射线片会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发生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足跟部的骨骼出现老化、增生,或者有跟骨骨刺。病人在行走时或负重后,就会产生足跟痛的现象。在治疗时首先可嘱咐患者减少活动量,在足跟部可以进行足浴或者进行中药熏洗,也可以采用针刺等办法。如果患者自觉足跟部位疼痛较重,还可以进行封闭处置。或者是口服镇痛药物。 有足跟痛怎么治疗 1、冷敷热敷 剧烈运动或损伤后及时冷敷,受伤后48小时适当的热敷,可以缓解疲劳和疼痛。 2、理疗 超声波、短波等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3、药物治疗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跟后滑囊炎常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摩擦损伤引起,表现囊内积液,肿胀压痛。一定要避免摩擦。也可以外敷逃宝的中要‘足跟.骨.方世贴’治疗。效果比较好。 4、食疗 取鸡肉90克、川鸟6克、黑豆60克、红枣12克,洗净后同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至尝无麻辣感为度,随量饮用。适用于足风寒湿痹阻经络者。 也可用羊肉90克(切块)、淫羊霍9克,枸祀了15克,洗净一起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至羊肉熟烂为度,调味即可随量饮用。适用于足跟痛偏寒湿者。 怎样预防足跟痛 1、量身定制矫正鞋垫 许多足跟痛的患者都存在足部结构变形、足弓塌陷等一系列异常的问题,这样导致足部不能正常受力才会出现足跟痛。 2、温水泡脚 晚上用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足部锻炼 坚持足部锻炼,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但是要在松软的地面上,比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硬地面不可以。 4、不要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走。不要踩鹅卵石。 5、选择合适的鞋子 一双合适的运动鞋可以减轻体重对脚后跟产生的压力,不要穿软的薄底布鞋。 6、控制体重 如果比较胖的话要减重,减轻足跟负荷。不要做会对脚后跟产生冲击的运动。

关于中医治疗心脏病的进展

关于中医治疗心脏病的进展 发表时间:2016-07-25T11:41:30.5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作者:卢虹峄 [导读] 结合实际,分析中药治疗心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1 【摘要】目的结合实际,分析中药治疗心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辨证论治治疗风心病心衰取治疗并观察。结果25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通过调节患者整体机能而达到控制心衰之目的。结论经临床25例治验,疗效确切,尤其快速型心房纤颤疗效更为显著,且无不良反应,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脏病;中医药疗法;心力衰揭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风湿性心脏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而心衰在风心病的病死率中居首位。现采用辨证论治治疗风心病心衰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均系经过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风心病心衰.经长期服用洋地黄及利尿剂.疗效不甚满意者.男性n例.女性14例.最小者18岁,最大者65岁。病程4年以下者2例.5~9年者7例.10~20年者9例.2。年以上者7例.瓣膜病变类型:单纯二尖瓣狭窄者12例,二尖瓣狭窄兼二尖瓣闭锁不全者8例.主动脉瓣狭窄者1例.主动脉瓣狭窄兼闭锁不全者1例.联合瓣膜损害者3例.伴风湿活动者9例.心房纤颐者19例,脑血栓者2例.心衰按标准划分为:心功能I级者6例,l级者11例,VI级者8例。 1.2.方法 1.2.1.气阳虚证温阳益气佐以活血利水 方药:红参6~109,白术159.获荃309,熟附片159.桂枝125.川芍109,赤芍129,当归129.草劳子15~309.车前子159,炙甘草69. 1.2.2.气阴虚证益气养阴佐以活痕方药:红参69.寸冬159,五味子129.玉竹129,玄参129,草劳子159,当归129,J,!芍109,丹参309.赤芍129.红花l飞.炙甘草69。 1.2.3.临证加减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者加黄蔑。血寮甚者加山甲、鳌甲、三棱、获术。水肿甚者加猪等、泽泻、大腹皮、益母草。若咯血严重者加缎花蕊石、三七参等. 1.2.4.服法及疗程 每日1剂,日服2次,10天为1疗程,连服l~3疗程。治疗期间停用西药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 2.结果 25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心律变化、心功能变化情况见表1~3。 3.讨论 由于心脏瓣膜的病变,使得心脏在运送血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瓣膜狭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为了射出足够的血液,心脏则更加费力地舒张和收缩,这样使心脏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脏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如二尖瓣狭窄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左心房压力的增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后容易引起以下症状:①呼吸困难;②咳嗽;③咳血,有的还会出现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临床表现为①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常仅有轻度症状,当有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腱索断裂时症状加重,75%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发生房颤,房颤可增加左心房的压力。左心室容量过大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悸气短的另一重要原因。病变的后期可有肺水肿、咯血和右心衰竭。②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代偿期可无症状,瓣口重度狭窄的病人大多有倦怠、呼吸困难(劳力性或阵发性)、心绞痛、眩晕或晕厥,甚至突然死亡。③三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可因同时存在的二尖瓣狭窄而不甚显著或与二尖瓣狭窄的症状混淆。患者较易疲乏,常诉右上腹不适或胀痛及周身水肿。颈静脉的明显搏动常使患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导读: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应该为你的社会、国家和家庭服务,而这些并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你做了什么。 冠心病的预防最强调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占主要地位。有研究表明近10多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主要理由并不是PCI等高精技术的广泛施用,而是控制各项危险起因和药物治疗的结果,COURAGE,OAT等震动冠心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结果更进一步证实了药物及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中医药是我国的医学瑰宝,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瞩目标效果,有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超过70%的冠心病病人在长期施用中药治疗。但是对各种中药的特点以及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差异,还存在一些模糊的熟悉。心脏病求医冠心病发病的主因和发作机理心脏病 现代医学以为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在各种促动脉粥样硬化起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冠状动脉内膜下粥样斑块积聚,而斑块体积的不断增大以及在此基础上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产生所引发的慢性或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祖国医学以为冠心病的发病的主因、病机在中医学上应归属于“乳房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上风。 眼前化学合成药物、搭桥、参与等西医方法都能够治疗冠心病,但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中成药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几百年来得到了广泛认可,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替换的上风如: 1.中成药治疗从整体调节入手,作用于冠心病的多个病理环节。 2.中成药能够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麝香保心丸为例急救时舌下含服能够迅速减轻心绞痛症状,长期服用能够增加功能性或结构性的冠状动脉侧枝循环,这就很适用于一些不相宜做搭桥手术或参与治疗的病人。 3.即使部分病人已实施搭桥或参与治疗,但在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或再闭塞时,中成药仍然能够长期施用,并也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4.中成药施用便利,增加了病人的允从性,使疗效得以保证,而一些经典的成药,如麝香保心丸,治疗用度低廉还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 中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包涵辨病施治、辨证施治,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活血化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