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发展和传承意义、艺术特点 、历史溯源

胶州秧歌的发展和传承意义、艺术特点 、历史溯源
胶州秧歌的发展和传承意义、艺术特点 、历史溯源

胶州秧歌的发展和传承意义、艺术特点、历史溯源

胶州秧歌与其他地区不同,已有一套从挑选、训练演员直到演出完整的办法,这在其他秧歌形式中是少见的。据老艺人姜景山(公元1911年生)介绍,在1920~30年代已有了这种组班训练的形式,直到1940年代仍是如此。过去,每年进入农历十月以后,村里有影响的人物就出面组织明年春节的有关活动,为春节的演出而成立秧歌班子。首先请来有名的老艺人当挑班教师,然后,由他们从附近村落的一些贫家男孩中选人。挑选工作极为严格,对孩子的体态、脸型、嗓音等都要认真检查,在众多孩子中,选挑出十多名作为预选。选定后即开始集训,俗称"安锅"。此名称有安好锅灶,开始训练与排戏之意。经过十几天的训练与观察,根据唱、作、扮相等三项标准,有两项突出者才能留下成为正式学员,往年好的学员也参加训练。

然后,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角色,开始排练,约50天即可排出一戏。戏排成后,戏班也就组成,春节时开始在本村与附近乡村演出。从演出日起,戏班的伙食等项都由请去演出的村负责安排,已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所排之戏往往是各村选定的剧目,此类演出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明节前才结束。由于这种自行培训的戏班人数不多,演出中有舞有戏比较热闹,所以深受群众欢迎。1950年代初,一些专业舞蹈工作者从老艺人表演的妇女形象中,吸取舞蹈性强的部分编成节目进行演出,后来舞校教师又把它们编成民间舞女班的教材,并称之为胶州秧歌,遂广为流传。从女性舞蹈的训练与表演特点上看,胶州秧歌是有它的特色的,但从继承与发展齐鲁古风上看,似乎略逊于鼓子与海阳秧歌。

小戏秧歌原有72个剧目,现存135个。胶州全市现有秧歌队一百多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人员曾先后七次对胶州秧歌进行挖掘整理,现已将其编列为汉民族舞蹈的教材之一。1996年,小屯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在发展中自行流变,是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宣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性魅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当今,胶州秧歌的独特风格更加大放异彩,许多外国人专程来胶州学习秧歌,不少当地老艺人被请出去传授技艺,更为可喜的是胶州秧歌已被编为艺术院校的舞蹈教材,成为全国艺术院校民间舞蹈的必修课程。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胶州大秧歌跟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曾经历过被边缘化的窘境。"一个城市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个文化荒漠。"胶州市市长曹友强说。胶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胶州秧歌有300余年的历史。清朝初期,由马姓、赵姓二人有外地逃荒来胶州东小屯定居,依靠卖包烟(一种加工的土烟)为生,故东小屯原名"包烟屯"(建国后改名东小屯)。之后,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它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提炼加工,至清朝中期,形成了舞蹈秧歌。其行当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表演程式分为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伴奏乐器除唆呐外,尚有堂鼓、大锣、铙钹、

小钗、手锣等,有音乐曲牌和打击乐曲牌30余个。

清同治四年(1864),楼子埠村秧歌艺人刘彩在本村坐科招生,称为"安锅",开始收徒弟传艺。

民国九年(1920)秋,后屯村一位秧歌爱好者陈銮增,在七城村坐科招生。他精通拳棒,在刘彩的以温柔见长的文秧歌中大胆地融入武功,很受观众欢迎。为了区别,观众习惯称刘彩的秧歌为"北路秧歌",陈銮增的秧歌为"南路秧歌"。民国初年后,两派秧歌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新的秧歌,至今已难以辨别南路北路了。

建国后,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胶县文化馆多次发掘整理胶州秧歌,先后办过十几期秧歌培训班。1954年,胶州秧歌赴北京演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接见了全体演员并合影留念。全国各省市和解放军专业文艺团体的150多个单位先后来胶州学习胶州秧歌。北京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84年,胶州秧歌被文化部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

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伞头"。伞头必须具有眼明手快、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顺口溜或说些吉祥话,语言必须风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队还要有3至5人的教练,专管训练演员并兼做演员。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鼓子"、"棒槌"5种,一

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单数。

表演形式: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与小戏两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秧歌相同,小戏则专门演小戏,两者除服饰相同外,没有内在联系。从前述安锅组班,到扮演的人物、人物关系以及服饰等方面,可以看到它属于由秧歌向小戏和现代戏曲发展的过渡形式。所扮演的人物有:鼓子:原是挎鼓表演,后改为水袖,扮成40多岁的中年人,有如戏曲的老生,潇洒诙谐。

棒槌:持双棒表演为年青人,扮如戏曲中的小生、武生,英武矫健。

翠花: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姑娘温柔娴静的性格。持折扇,舞时并不打开,扮如青衣。

扇女:持折扇,舞时打开,年青妇女形象,扮如花旦,舞姿优美。

小谩(小姑娘):为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持团扇表演,伶俐活泼。

膏药客:穿大褂、戴礼帽,持伞与虎撑。此人不跑大场,多是戏班的负责人,说些插科打浑的话,引人发笑,犹如丑角。扮演人物的服饰、打扮完全是为了后面的小戏,并有了生、旦、丑等行当的划分。在伴奏乐器上,除唢呐、锣鼓外,还加了演出戏曲用的板鼓、拍、板、堂鼓等乐器。演出场地可在广场,也可搭台,因地而异。

表演内容:胶州秧歌的表演内容可分为"跑场引人""膏药客打浑""乡土

小戏"等。跑场引人:演出前先打几通锣鼓招徕观众,然后开始跑大场,场面是一般秧歌常用的摆队、十字梅、四门斗、绳子头等。在台上跑大场时,多由鼓子带队从两面交叉跑出,每种角色两人相遇时要对舞,交错而过时男角还做些翻扑技巧动作,女角则对舞而过。过场中,演员可以即兴发挥技艺,充分表演。但舞时从不唱。场面多少、时间长短、因观众多少而定,人员己满则开始演小戏。人来不齐,由膏药客插科打浑后,再来一次跑场。

膏药客打浑:大场后膏药客上场,调剂气氛,并让演员休息,以便后面的小戏演出。他上场时,撑着打开的伞,拿着虎撑缓缓而上,即兴编词诙谐逗趣。如演出中各角色都是女孩子扮演的,上场后就来段逗趣的话:"锣鼓煞住乐自然,尊声诸位听我言,今年小屯这台耍,尽是女的缺少男。有心还想说几句,我的膏药又不粘。叫声伙计们再把锣鼓敲起来,膏药不粘来二遍。"于是又跑一次大场后,才开始小戏的演出。

乡土小戏:小戏"闯关东"已无人能演,目前常演的传统剧目有"拉磨""顶灯""双拐""打灶王"等。这些虽然是流传的农村秧歌戏,但由于运用当地民歌小调与唱腔,语言通俗风趣,表演中有舞蹈又有技巧,因而极受欢迎。如"拉磨"要充分运用方桌表演技巧,"顶灯"要顶着灯作些高难动作,所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无怪乎当地有这样的谚语:"听见秧歌唱,手中活茬(活计)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着老命瞅一瞅。"充分表达出人们在拥挤中争看秧歌,焦急与欢快的心境。

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羽调式的民间吹打乐。秧歌的音乐与舞蹈动作配合密切,音乐中用来表现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动律的附点八分音符贴切典型,音乐根据

舞蹈情绪灵活运用,两者在力度与速度上高度和谐统一。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还有《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小戏。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鼓子"的动作有"丑鼓八态",韵味奇特。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当地老艺人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胶州秧歌的动律与风韵。舞蹈家们又把它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而这一动律特征的形成,关键在于脚掌的富有弹性,脚跟的灵活扭动,而这些特点都和过去演员脚上要踩着"跷板"表演不无关系。所谓跷板,即特别制成带有假小脚型的鞋,穿上后只用前脚掌着地,裤中只露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妇女的步态。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及成因浅析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论文介绍了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极其鲜明的动作风格特征,如“拧、碾、抻、韧、扭”、“抬重落轻走飘”、“三道弯”,并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审美观念和不懈的艺术创造等方面分析了胶州秧歌动律文化成因。 关键词胶州秧歌教学方向即兴舞现代舞 1.引言 胶州秧歌流行于山东胶州一带,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有着浓郁的地方文 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1-5]。胶州秧歌是我国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是胶州人引以自豪的艺术品牌。 胶州秧歌传承发展了多年,近年来对其起源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对于胶州秧 歌“乞讨卖唱”的起源,研究人员提出质疑,研究者认为,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看,不仅包括舞蹈和歌唱还包括戏剧,认为不可能靠不足百户的小村庄就形成一个如 此复杂的地方剧种[8]……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胶州秧歌的形成和发展综合了齐鲁文 化遗风、古胶州港口地位及海运文化、宋代舞蹈和元杂剧发展演化等胶州在我国 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方面的因素[4,5]。有关胶州秧歌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 究其原生态元素并进行科学地文化解读。胶州秧歌以舞蹈表演为主,而小戏表演 减少甚至消失,笔者认为尤其要整理探究过去脍炙人口而现在几乎失传的小戏剧目,更有着积极的传承和现实意义。 2.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动态风格特征 2.1 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 胶州秧歌有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舞蹈部分,小 戏秧歌原有72出剧本,但都是口头创作,目前已整理出10余出,大部分失传。 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都有“6个行当”的划分。胶州秧歌的“六个行当”包括: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 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假如增加人数必须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负责全队的事务组织领导,俗称“秧歌爷”。还有一名“伞头”,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种,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 单数。 胶州秧歌有两种流派,“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细腻、柔美、舒展,又叫“东路秧歌”,以刘彩为代表;“武秧歌”粗犷、火爆、豪放,又叫“西路秧歌”, 以陈銮增为代表。文武两派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后来逐 渐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为“三弯九动十八态”;动态形式归纳为“扭腰、 脚拧、小臂划8字圆、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动律特点概括为“碾、拧、抻、韧、扭”;律动特点形容为“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表演过程中有 效地将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 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大摆队”、“四门斗”、“十字梅”、“绳子头”“两扇门”、“正反挖心”等。 胶州秧歌中的女性舞蹈颇具美感,“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 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三弯九动十八态”为其动 态特征,“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生动贴切地展现了胶州秧歌的独

珠海历史文化传承

珠海历史文化传承——会同村 尊敬的朋友:您好!我们是北理工毛概实践小组。为了了解会同古村对珠海历史文化传承的情况,我们组做了这个问卷调查。本调查不记名,请您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如实填写。对您的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 你是以下哪个身份? [单选题] ○会同村村民○外地长期居民○游客○其他 2. 你处于下列哪个年龄段呢? [单选题] ○ 17岁以下○ 17-30岁○ 31-50岁○ 50岁以上 3. 你了解会同村的历史文化吗? [单选题] ○非常了解○了解○略微知道○不清楚 4.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会同村文化的呢? [单选题] ○长辈传播○网络媒体○历史书籍○传统活动○其他 5. 来会同村的参观旅游的人多吗?[单选题] ○非常多○一般○很少○不清楚 6. 你认为会同村的文物古迹保护程度怎么样? [单选题] ○保护得很好○稍有损坏○损坏严重○不清楚 7. 你觉得会同村的文化氛围怎么样? [单选题] ○很好○一般○不好○不清楚 8. 你觉得会同村对传承珠海历史文化的作用大吗?[单选题] ○作用明显○一般○没影响○不清楚 9. 你认为阻碍珠海历史文化或珠海会同村文化传播的问题是什么? [多选题] □传承人老龄化□传承机制有问题□资金不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致□其他 10. 为了加强(珠海历史文化)会同村文化的传承力度,你认为哪种方式比较好? [多选题] □举办传统活动,吸引游客□加强宣传力度,如宣传单,海报等 □拍微视频或纪录片□其他 11. 如果有机会去了解或传承会同村历史文化你的态度是? [单选题] ○非常乐意○一般感兴趣○没兴趣 12. 你对会同村历史文化(珠海历史文化)传承有什么建议? [填空题]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 作者:新闻中心文章来源:市委宣传部点击数:61 更新时间:2006-2-16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渊源 胶州秧歌、又称为“地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但它既不同于山东“鼓子秧歌”的粗犷豪迈,也不同于山东“海阳秧歌”的欢快奔放,而是以独树一帜的“三弯九动十八态”的风格特征点缀着我国民族文化的百花园,对北方民间舞蹈以及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在宋、明年间,地处黄海胶州湾西北岸的胶州市,曾是北方五大外贸港口之一,是当时著名的重要商埠,四通八达的交通,繁荣的经济发展,必然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相传当时有外地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市东小屯村定居,他们用唱民间民俗小调加舞的表演的这种艺术形式,走乡串户进行表演,以此来维持生计,久之便逐渐形成了胶州秧歌雏形,后经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至清乾隆年间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和音乐曲牌,并出现了秧歌队的组织者“秧歌爷”,“秧歌爷”每年定期以“安锅”的形式培训学员,排演秧歌,由此而产生了以口传身授为半职业的秧歌教师,使胶州秧歌得以传承与规范发展,是地地道道的师承秧歌。据史记查清的已有 代传人,每代传人都有着不同的贡献,不断丰富了舞蹈语汇和风格,逐渐完善了胶州秧歌的表演程式。到清咸丰年间,已形成了一种独立完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清咸丰年一位进士,全国著名文人宋观炜,幼年在胶州观看胶州秧歌后,写诗形容曰:“击琅赓歌乐有秋,太平时节共嬉游。而今变作风流剧,更有谁将旧谱求。”他为所见到的胶州秧歌中所登场的人物从服装、道具、舞姿都写诗做了细腻、生动、逼真地描绘。为我们了解胶州秧歌

论胶州秧歌《扇妞》的风格特征开题报告

唐山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论胶州秧歌《扇妞》的风格特征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 专业 2017 年12 月日

说明 1.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3.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题目来源 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 主要研究内容 胶州秧歌是我国传统民间舞蹈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山东地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支独秀。它承上启下,对我国胶州舞蹈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的国家行列。而传统的民族艺术也正在被现代舞蹈和其它现代艺术所取代。胶州秧歌艺术正是逐渐消失中。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艺术形式,我个人认为有必要有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进行一番详细的分析,了解它的风格特征,艺术价值,特点和历史。这一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这些舞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磨炼自身,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将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承上启下,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提纲: 一、引论 二、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风格分析 (一)传承了我国古代和当代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浓厚的原始艺术特征 (二)浓缩了我国山东人民生活,是北方民族艺术中的精华 (三)集多种北方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身 (四)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浓烈的黄河流域文化氛围 三、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价值分析 (一)它的存在对于保护和传承发展我国黄河流域民间艺术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二)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自主创新的艺术价值 (三)是鲜活的古代传统艺术活化石,具有艺术研究价值 (四)舞蹈优美,旋律动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四、总结 参考文献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时空观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 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 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 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1.概括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 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发展史上的 重大事件,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的发展历程。 2.识记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从“历史 解释”的角度认识这些载体在文化传承 与传播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教育 (1)形式:官学与私学。 (2)成就 A.官学: ①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 ②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①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 ②唐朝以后:进一步发展 a.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幼儿园或小学 b.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③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3)作用 ①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古代典籍得以传承。 ②科举考试的推行,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近代西方大学 (1)基础: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功能: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3)主要成就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 3.近现代中国教育 (1)近代教育 ①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 戊戌变法的重要成果 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②清华学堂:1911年创办,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2)现代教育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区别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区别 专业:姓名:指导教师: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的文明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在无数优秀的文化中,舞蹈就是一颗璀璨的奇葩。值得一说的就是中国的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当代舞等各种组成形式当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又是最具典型的一个,他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们的生产当中,是人民大众非常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俗话说:“北方有秧歌,南方花鼓灯”两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同属于秧歌类。 关键词:胶州秧歌、东北秧歌、三道弯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历史背景: 胶州大秧歌发源于胶州市马店东小屯、南旺村,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并称山东三大秧歌,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清朝初期,马姓、赵姓二人由外地逃荒来胶州东小屯定居,依靠卖一种自制加工的土烟为生。之后,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至清朝中期,形成了胶州舞蹈秧歌这种民间曲艺。 胶州秧歌开场时先跑秧歌大场,并作翻扑技巧,然后再演农村小戏,扮演人物中领头的是“膏药客”,在演唱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形式而形成为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其行当分为翠花、扇女、小嫚;表演程式分为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东北大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是劳动人民庆丰收的一种自我欢乐的舞蹈形式。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东北大秧歌,以东北的粗犷豪爽、热情奔放、人多场面大、舞蹈形式灵活多变、热闹喜庆而著称。这种广场歌舞活动,包含着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在不断的变迁中映照着中华时代的足音。清朝康熙年间,由流放到塞北的囚徒中艺人文士,将内地戏曲歌舞带到东北,有了正月十五办秧歌习俗。边舞边歌、通宵达旦。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浪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特别是渐渐成型的秧歌音乐,用锣、鼓、镲、唢呐等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令人过耳不忘。到清末民初年间,大都是富家大户自己组织起来,在春节的时候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加人员广泛,不分男女老幼,都可跳跃舞动;人多场面大,气势恢宏,震慑人心。三五十人,百八号人,甚至几百人一起可随着鼓点、锣声、镲儿、唢呐声翩翩起舞。动作协调,整齐划一,十分好看。 两者的动律特征: 胶州秧歌以前表现时踩矮跷,后弃之。舞蹈中女性的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性大气爽朗的气质,又热情泼辣而不失北方女性的妩媚。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动作强调个性强,讲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三道弯”。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秧歌作为一种中国外乡舞蹈艺术形式,深受广年夜人民群众喜爱。而胶州秧歌以其更专业的舞蹈表示形式、更柔美流畅的身体语言、更内敛含蓄的扮演呈现,为人民群众带来与众不合地欣赏体验。本文主要通过胶州秧歌的起源成长、身体语言、舞蹈气概、扮演形式以及胶州秧歌的传承和成长对该舞蹈进行浅析。 关键字:胶州秧歌;舞蹈气概;表示形式;传承成长 一、胶州秧歌的起源成长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的秧歌小戏,又称“跑秧歌”、“地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据专业人士考证,胶州秧歌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据说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早期,胶州东小屯的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通过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将卖唱改进为边舞边唱,从而形成了一种简单的舞蹈程式,等他们回到家乡后,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胶州秧歌这种民间曲艺。现如今胶州秧歌如今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表示形式,深得山东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1996年胶州秧歌的起源地“小屯村”被中国文化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如今的胶州秧歌已经被、胶州市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的一员。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胶州秧歌,通过对其资料的收集整理,正式编入并许多舞蹈艺术、民间艺术的教材、书目中,称为舞蹈学院学习不成或缺的重要舞蹈题材。现在有超百数的胶州秧歌舞蹈队踊跃在全国,而胶州秧歌作为一种通俗异动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活跃于民间,从根基上来说,胶州秧歌是一种以广年夜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身体语言与表示形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精粹。它在一定水平上展现了带有浓郁地区特征的女性体态特征和文化思想,是一种地区性艺术文化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鉴赏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二、胶州秧歌的舞蹈气概 我国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年夜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因而被称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主要通过人体的头、腰、膝三个部位来形成曲线,充分展现了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之美。胶州秧歌的基本体态特征有三弯九动十八态。 “三道弯”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中都有展现,胶州不合于傣族舞蹈中流水似的“三道弯”,也不合于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胶州秧歌的舞蹈气概在于舒展同时又富有韧劲的舞姿,以细腻的情感为主线,“三道弯”的柔韧性三种特点。在进行胶州秧歌的舞蹈过程,舞者需要通过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也就是脚下的拧、碾,从而让自下而上的成长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当舞者的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后,她自然而然需要在肩部和航关

胶州秧歌3000字论文

胶州秧歌 摘要: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属于歌舞剧,其曲牌、行当齐全,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虽然业内尚无关于胶州秧歌起源的定论,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该门艺术是围绕胶州海运文化应运而生,至今仍保留着和胶州海运文化的种种联系. 关键字:胶州海运文化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起源于马店东小屯、南旺,它以“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抬重落轻走飘”的舞蹈风格,蜚声海内外,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起源及文化背景 胶州秧歌据记载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相传明末清初,该村的赵姓、马姓两户人家因生活困难,逃荒关东。他们两家人中有老头、老婆、儿子、儿媳、孙女三代人,在逃荒路上,开始沿途乞讨,后改为"唱门子",由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一面“舞之蹈之”,一面唱民歌小调,这便是胶州秧歌的雏形了。"一更里,遇撞着老天爷大雨直倾……,二更里,闯关东两泪潺潺……"传统秧歌段子《关东五更》真实地反映了他们闯关东的生活。返回故乡后,经过多年相传,不断改进,胶州秧歌演变为具有男刚女柔的鲜明特色和"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蹈风格。"绿杨城郭杏花村,迭肩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春。"这是清咸丰进士宋观炜观胶州秧歌后的作品,今人读之,犹觉如临"扇影"、"衣香"之境。其风格特点中蕴藏和体现了胶州特有的人文经济风貌和胶州人的独特性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胶州秧歌"安锅"之处达50多处,出现了村村都有秧歌队的盛景。 胶州秧歌原有秧歌小戏剧目72出,现存35出。建国后,有关方面对胶州秧歌进行了多次挖掘、整理,并组织了学术研讨。每年定期举办“新春胶州秧歌会”。近年来,胶州秧歌在全国、省、市文艺会演中屡获大奖,并列入北京舞蹈学院汉族民间舞蹈女性训练教材。 被誉为"中国秧歌之乡"的胶州市有着4500多年的历史,从唐朝起就成为古代重要的的通商口岸,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孕育了胶州秧歌剧。胶州与大江南北的通商,进一步丰富了秧歌剧的表演形式及内容,江南唱腔曲牌中的“南锣”均带有南方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保留有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三里河文化遗址;文化名人众多,以"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就有100多位,民间艺术源远流长,2006年胶州秧歌和胶州茂腔同时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届中国秧歌节于2008年在该市成功举办,并确定每两年在我市举行一次。 二、胶州秧歌的艺术特色 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动作之间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给人以不间断的里的延伸美感。“拧、碾、扭、韧、抻”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按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时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运动,它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是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使女性演员的舞蹈动作重抬(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摘要:秧歌作为一种中国本土舞蹈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而胶州秧歌以其更专业的舞蹈表现形式、更柔美流畅的身体语言、更内敛含蓄的表演呈现,为人民群众带来与众不同地欣赏体验。本文主要通过胶州秧歌的起源发展、身体语言、舞蹈风格、表演形式以及胶州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对该舞蹈进行浅析。 关键字:胶州秧歌;舞蹈风格;表现形式;传承发展 一、胶州秧歌的起源发展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的秧歌小戏,又称“跑秧歌”、“地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据专业人士考证,胶州秧歌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据说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初期,胶州东小屯的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通过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将卖唱改进为边舞边唱,从而形成了一种简单的舞蹈程式,等他们回到家乡后,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胶州秧歌这种民间曲艺。现如今胶州秧歌如今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深得山东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1996年胶州秧歌的发源地“小屯村”被中国文化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如今的胶州秧歌已经被山东省、胶州市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的一员。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胶州秧歌,通过对其资料的采集整理,正式编入并许多舞蹈艺术、民间艺术的教材、书目中,称为舞蹈学院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舞蹈题材。现在有超百数的胶州秧歌舞蹈队踊跃在全国,而胶州秧歌作为一种通俗异动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活跃于民间,从根基上来说,胶州秧歌是一种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身体语言与表现形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精粹。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带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女性体态特征和文化思想,是一种地域性艺术文化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鉴赏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二、胶州秧歌的舞蹈风格 我国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因而被称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主要通过人体的头、腰、膝三个部位来形成曲线,充分展现了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之美。胶州秧歌的基本体态特征有三弯九动十八态。 “三道弯”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中都有展现,胶州不同于傣族舞蹈中流水似的“三道弯”,也不同于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胶州秧歌的舞蹈风格在于舒展同时又富有韧劲的舞姿,以细腻的情感为主线,“三道弯”的柔韧性三种特点。在进行胶州秧歌的舞蹈过程,舞者需要通过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也就是脚下的拧、碾,从而让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当舞者的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后,她自然而然需要在肩部和航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航关节处也相应地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动。因而胶州秧歌的“三道弯”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质感。胶州秧

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

浅谈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

————————————————————————————————作者:————————————————————————————————日期:

浅谈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三 道弯”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审美特征,但在动作形态上有些相似之处的就数“三道弯”了。由于各民族民间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同样是“三道弯”却各有不同。现在我就以云南的傣族舞蹈和山东的胶州秧歌为例子,对“三道弯”做一个浅谈。 关键词:傣族舞蹈、胶州秧歌、三道弯 一、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1、云南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傣族舞蹈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傣族舞蹈优美、朴实,舞姿有很大的雕塑性,幽静的气质凝聚着东方艺术的线条美,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孔雀舞“就成为了他们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他们除了模仿孔雀的动态,还常常在舞蹈姿势上面模仿孔雀的形态,就是运用了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来表现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因此,“三道弯”便成为了傣族舞蹈最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物资造型。 傣族妇女的短衣,简单的长包裙紧紧的裹贴于身,显出窈窕婀娜的体态,紧身的服装限制着步伐,有胯部提携动作,亭亭玉立小步行路以及高位挑担的生活身影转化到艺术上就是舞蹈中的“三道弯”姿态。除此之外,傣族舞蹈受服装限制下脚步为保持半蹲状态,在身体

以及手臂每个关节都有弯曲,着也是形成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的原因之一。 2、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农村的秧歌小戏,与“谷子秧歌”、“海洋秧歌”一起,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它蕴含了极其丰富的齐鲁文化,是农民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大型广场舞蹈形式。 山东齐鲁大地滋生出来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儒教为核心的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残酷的肉体上的束缚是缠足,用这种方式来束缚妇女们精神。由于妇女们缠足之后,走路起来脚步不是很稳,人体移动时发生了偏差而直接影响了步态,于是就出现了“扭”、“闪腰”、“三道弯”这些舞蹈动态。民国以后,禁止了缠足的做法,表演者们便踩着跷板来模拟缠足以后的形态。所谓的跷板,就是特别制成带有假小鞋型的鞋,穿上以后只用前脚掌着地,裤子中只漏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妇女的步态。今天的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就是舞蹈专业工作者从中提炼出来的。 二、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1、云南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云南傣族舞蹈中舞者下体多半保持半蹲的状态,身体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造型,并且在舞蹈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这种造型,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这种特点的产生与其信仰的佛教和生活环境有关。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抻、韧、碾、拧、 时间:2009-06-06 16:40来源: 未知作者: 李良慧评论0条我要收藏 1944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抻、韧、碾、拧、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的发展及在舞蹈作品中的体现 李良慧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4级2班) 摘要:胶州秧歌在我国自宋朝以来已经有一段相当的历史了,它的体态特征和动律特点十分独特。本文就主要是围绕胶州秧歌的这一独特之处进行诠释和说明的,通过对舞蹈作品中现代胶州秧歌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对比和分析,说明我国传统的胶州秧歌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要与国际接轨,吸收西方舞蹈的精华之处,从而形成既有民族性,有具有时代性的舞蹈形式。来满足观众们 益增长的审美观。 关键词:胶州秧歌体态特征动律特征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的文明国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无数优秀的文化中,舞蹈就是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的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众多的组成形式当中,中国民间舞蹈是最具典型的一个,他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们的生产当中,是人民大众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胶州秧歌又是典型中的一朵奇。(一)胶州秧歌的历史和分类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流行与胶州湾一带的农村,跟海阳秧歌、鼓子秧歌一起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在宋、明时期,相传有赵、马两户人家在胶州湾一带定居,他们运用唱民间小调加舞蹈的这种艺术形式,挨家挨户的进行表演,来维持生计,这便形成了胶州秧歌的?形。后来又经过艺人们不断的加工完善,至清朝中期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和音乐曲牌。胶州秧歌,以女性表演最具特色。胶州秧歌女性有三种人物,即翠花、扇女和小‘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二)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 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如: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跨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时,把韧劲推向身体各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肩、指间,直到神经末梢,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渐渐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碾”的律动特点,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如丁字拧部、提拧部、丁字三部等。这些脚步动作,舞动时,由于先内侧后外侧的碾转同时膝部则以先开后关、或先合后开的转动及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又由于舞者大腿与膝内侧拧动抬起时,支撑着主力腿的脚跟提起,而动力腿

胶州秧歌的艺术特点

胶州秧歌的艺术特点 [作者:佚名转贴自:网络搜索点击数:2849 更新时间:2008-6-14 ] 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伞头"。伞头必须具有眼明手快、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顺口溜或说些吉祥话,语言必须风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队还要有3至5人的教练,专管训练演员并兼做演员。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鼓子"、"棒槌"5种,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单数。 表演形式: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与小戏两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秧歌相同,小戏则专门演小戏,两者除服饰相同外,没有内在联系。从前述安锅组班,到扮演的人物、人物关系以及服饰等方面,可以看到它属于由秧歌向小戏和现代戏曲发展的过渡形式。所扮演的人物有: 鼓子:原是挎鼓表演,后改为水袖,扮成40多岁的中年人,有如戏曲的老生,潇洒诙谐。 棒槌:持双棒表演为年青人,扮如戏曲中的小生、武生,英武矫健。 翠花: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姑娘温柔娴静的性格。持折扇,舞时并不打开,扮如青衣。 扇女:持折扇,舞时打开,年青妇女形象,扮如花旦,舞姿优美。 小谩(小姑娘):为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持团扇表演,伶俐活泼。 膏药客:穿大褂、戴礼帽,持伞与虎撑。此人不跑大场,多是戏班的负责人,说些插科打浑的话,引人发笑,犹如丑角。扮演人物的服饰、打扮完全是为了后面的小戏,并有了生、旦、丑等行当的划分。在伴奏乐器上,除唢呐、锣鼓外,还加了演出戏曲用的板鼓、拍、板、堂鼓等乐器。演出场地可在广场,也可搭台,因地而异。 表演内容:胶州秧歌的表演内容可分为"跑场引人""膏药客打浑""乡土小戏"等。跑场引人:演出前先打几通锣鼓招徕观众,然后开始跑大场,场面是一般秧歌常用的摆队、十字梅、四门斗、绳子头等。在台上跑大场时,多由鼓子带队从两面交叉跑出,每种角色两人相遇时要对舞,交错而过时男角还做些翻扑技巧动作,女角则对舞而过。过场中,演员可以即兴发挥技艺,充分表演。但舞时从不唱。场面多少、时间长短、因观众多少而定,人员己满则开始演小戏。人来不齐,由膏药客插科打浑后,再来一次跑场。 膏药客打浑:大场后膏药客上场,调剂气氛,并让演员休息,以便后面的小戏演出。他上场时,撑着打开的伞,拿着虎撑缓缓而上,即兴编词诙谐逗趣。如演出中各角色都是女孩子扮演的,上场后就来段逗趣的话:"锣鼓煞住乐自然,尊声诸位听我言,今年小屯这台耍,尽是女的缺少男。有心还想说几句,我的膏药又不粘。叫声伙计们再把锣鼓敲起来,膏药不粘来二遍。"于是又跑一次大场后,才开始小戏的演出。

浅析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各个地区又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舞蹈形式。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汉族各地区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从而造成了各地区民间文化观念和舞蹈形式的不同。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集山东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囊括汉族山东地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特征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体性,以及山东民间文化相融而呈现的共性特征。 山东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海阳秧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最为著名和典型。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综观山东的民间三大秧歌,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它不仅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追求,而且通过纯朴古老的艺术手段,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山东的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民间舞经受住了考验,生生不息。没有一门艺术可以像民间舞那样,能够最直接、最生动、最富感染力,也是最直观地表现该民族该地区人民的性格、气概、气质、生活方式、本质精神、物质文化、生存状态乃至宗教信仰等等一切。所以,民间舞在中国的美学史上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已成为中国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的传承,对永葆这一文化载体的生生不息灿烂美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舞蹈教学是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直接方式 舞蹈教学通常选择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的统一,是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舞蹈教学也是山东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和最困难的是认识和理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山东鼓子秧歌中特有的儒学精神。)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从民间舞蹈文化切入,找到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这是支撑山东民间舞蹈发展的最主要的源泉。因此,给学生一个立体的舞蹈知识结构,使民间舞蹈教学与传承不仅停留在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且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来增加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来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山东三大秧歌为代表的民间舞蹈的内涵,让使学生整体掌握山东民间舞蹈的精华,让学生不仅知道动作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体现一种什么寓意。让学生将技术性与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山东民间舞蹈形态在舞蹈文化的支撑下更有内涵,更富表现力。也就 浅析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马嘉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山东的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的传承过程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舞蹈教学是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直接方式。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以及山东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都促使我们要以谨慎的学习、继承和立足于创造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对待山东的民间舞蹈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保存着民间的根本传统,而新的内容也时时刻刻在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不断丰富,不断提高。 关键词:山东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传承 体效果。 这种一看三听训练,正是对演唱者立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合唱教学对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无论是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歌剧合唱以及混声合唱。其最低要求和最高标准就是要求要“和谐”。合者,和也。只有音乐的融合,才能达到人心的融合,也只有人心融合了,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大融合,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合唱教学虽是冰山一角,但积水成川,积土成山,合唱中要求人们的呼吸、声带、舌头、耳朵等器官要共同作用,步调一致,这是生理的和谐。通过合唱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处于心境愉悦,团结一致时,这就带来了社会的和谐。合唱所拥 有的心理和社会的双重和谐,这是合唱教学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学生美学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水平,同时也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性、协调统一性,通过合唱教学,同学们学会用一种合作的态度去看待社会,用积极的心理去融入社会,成为心灵美好、情趣高雅、品格健全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晴.马革顺合唱艺术问答录.合唱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马革顺.合唱学新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专题研讨】

浅谈胶州秧歌独特价值与发展

浅谈胶州秧歌独特价值与发展 摘要胶州秧歌,以其秧歌小戏在多种创新形式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胶州秧歌的传统小戏日渐式微。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秧歌多种创新形式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异同,阐释胶州秧歌多元内涵与秧歌小戏民间原生性的独特价值,以此为基础,对胶州秧歌进行传承定位,寻求发展思路,对非遗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胶州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形式;独特价值 秧歌,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大都包含歌、舞、乐等艺术元素,但很少有“戏”。而本文要探讨的胶州秧歌传统样式则与大众常见的其它秧歌(如健身秧歌、舞蹈秧歌等)不同——有小戏表演、有角色之分,是兼容了歌、舞、乐、戏等多种艺术元素的一种原生形态。 一、传统表演样式之形成 2009年,笔者观看了“胶州市秧歌大赛”,胶州秧歌的表演分为两部分:先由六个行当的演员表演秧歌跑大场歌舞,再演秧歌小戏。目前关于胶州秧歌传统歌舞加小戏表演样式的形成时间,有多种观点,但起源于何年,尚未有实证材料,亦不是本文想要参与讨论的内

容。笔者观点倾向于认为:胶州秧歌在“清咸丰年间”已经不只是歌舞表演,还加入了——小戏剧情。 据胶州市文化局秩歌负责人介绍,在编纂《胶州市文化志》时发现了胶州咸丰九年(1859)进士宋观炜的《秧歌词》十二首,对胶州秧歌现有的六种角色的扮相、舞态、道具等做了描述。 膏药客:罗伞高擎笑拍肩,铃声喧处压场园。凭谁管领春风坠,让与壶中卖药仙。 鼓子:小鼓轻摇号贷郎,当筵袖舞太郎当。两行红粉尘相妒,唐突歌场凭他狂。 棒槌:登场骤听鼓声哗,簇拥人丛面面遮。就里阿侬偏出色,淡红袄子满头花。 翠花:钗荆裙布髻盘鸦,缓步长歌卖翠花。几度相逢还一笑,夸朝春色属谁家? 扇女:窄窄红襦稳称身,女儿装束更怜人。纤腰倦舞娇无力,团扇轻摇满袖尘。 小嫂:宫扇罗巾学拉花,巧将艳曲按红牙。汗流香粉纷纷落,萧鼓喧阁日来斜。 此为迄今最早关于胶州秧歌角色的记录,遂《胶州文化志》中把胶州秧歌的形成年代定为“清咸丰三年(1856),或1854~1858年间”。而从宋观炜《秧歌词》:“击壤赓歌乐有秋,太平时节共嬉游。而今变作风流剧,更有谁将旧普求”中之“风流剧”一词看,清咸丰年间,胶州秧歌表演己具备了剧情元素。

浅谈胶州秧歌的风格特色及成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2005959.html, 浅谈胶州秧歌的风格特色及成因 作者:王颖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 摘要:胶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山东地区民间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出现在山东省胶州一带,其主要艺术特色是以民族舞蹈和秧歌小戏相结合,这种舞蹈艺术形式一直在民间流行,已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沉淀,至今仍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本文主要就胶州秧歌受到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独特的风格特色进行论述。 关键词:胶州秧歌;风格特色;形成原因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158-01 一、胶州秧歌的形成原因 (一)人文环境对胶州秧歌的影响 胶州秧歌主要表现的是齐鲁女性淳朴、善良的性格和优良的传统文化底蕴,它在胶州县附近的后屯、南旺、东小屯等村庄最为盛行。这里的人们性格善良、憨厚淳朴,特别是是广大女性同胞,不仅面容姣好,而且对生活任劳任怨。她们也像男人们一样参加农业生产活动,耕种作物,在收获的季节收获果实。胶州秧歌的很多舞蹈动作都是来源于她们的朴素的劳动生活中,这些都直接反映出了胶州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生活态度。齐鲁文化对胶州秧歌的艺术风格特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山东是孔孟之乡,他们所主张的儒家思想,都在胶州秧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胶州人内敛坦诚、灵活坚韧、实在豪放和粗狂灵活的优良品质,也在秧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胶州秧歌不仅蕴藏着胶州人的性格特色和胶州的历史文化,也是山东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得全国人民喜爱。 (二)地理环境对胶州秧歌的影响 胶州市位于山东半岛,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交通极其便利,经济发展迅速,贯穿胶新、济青高速公路和胶济铁路,成为大商贾的集中之地。胶州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早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在这里就出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三里河文化。到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又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北方唯一通商口岸。这些因素都为胶州秧歌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优越条件。 二、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 (一)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四大特点。

浅谈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几近遭到灭顶之灾,文化断层、传统湮灭,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民族精神衰落。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国力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恢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也带给我很多思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应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除此以外,我们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第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与标志,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从中吸取精髓,汲取力量,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