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水化热研究与分析

合集下载

混凝土水化热产生机理\危害与防治对策分析

混凝土水化热产生机理\危害与防治对策分析

混凝土水化热产生机理\危害与防治对策分析【摘要】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结构设计、温度控制、原材料选择、施工安排和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

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制定温控措施时,必须把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作为主要方面。

这就要从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和降低水化热温升入手,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向,从而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在降低水化热温升方面:可以采用混凝土“双掺”(掺粉煤灰、掺外加剂),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尽量降低单位水泥用量,尽量选用低流态和大级配混凝土。

在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方面:主要从降低对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影响最大的石子温度和拌和水温度方面下功夫。

经验表明:石子温度每下降1℃,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大约可降低0.55℃,水温下降1℃,混凝土温度可下降0.2℃。

同时在制定温控措施时,必须结合工地实际情况,采用技术上可行、操作上简便实用、经济上节省的措施。

运输上,采用混凝土罐车,尽量减少曝晒时间和停歇,从而降低温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0.引言混凝土:水化热在桥梁及大型设备基础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较为常见。

由于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的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使内部温度上升,内外温差引起巨大的内应力和温度变形,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变形,甚至破坏,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十分不利的。

混凝土水化热源于水泥等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热量,其危害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尤为突出。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水化热产生机理、危害与防治对策。

1.水化热产生机理与危害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是混凝土水化热的来源。

水泥熟料主要由硅酸三钙( 3CaO.SiO2)、硅酸二钙( 2CaO.Si O2)、铝酸三钙(3CaO.Al2O3)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等矿物组成。

混凝土的水化热分析

混凝土的水化热分析

混凝土的水化热分析混凝土是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一种常见材料。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水化反应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其产生的水化热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一、混凝土的水化过程混凝土的水化过程是指水泥与水反应生成水化产物的过程。

水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涉及到水化产物的形成和结构的演变。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可以分为初期水化和后期水化两个阶段。

1. 初期水化阶段初期水化阶段指的是混凝土刚刚形成后的几天到几周的时间段。

在此阶段,混凝土内的水化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这是因为水化反应速度较快,水泥中的矿物质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水化产物。

初期水化阶段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 后期水化阶段后期水化阶段是指混凝土中水化反应逐渐减慢的阶段。

在此阶段,水化反应的速率逐渐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逐渐形成并发展。

尽管水化反应速率较慢,但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

后期水化阶段对混凝土的持久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化热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水化热会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1. 早期温升在初期水化阶段,大量的水化热会产生,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

这种早期温升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导热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温可能导致混凝土内的微观孔隙产生闭合,从而改变了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能。

2. 收缩和开裂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产生收缩,进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这种收缩和开裂现象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合理控制,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关键。

3. 内应力和变形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高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和变形。

这些应力和变形可能对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造成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混凝土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水化热对结构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内应力和变形。

什么叫水泥的水化热

什么叫水泥的水化热

什么叫水泥的水化热?影响水化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水泥与水作用放出的热,称为水化热,以焦/克(J/g)表示。

影响水泥水化热的因素很多,包括水泥熟料矿物组成、水灰比、养护温度、水泥细度、混合材掺量与质量等,但主要是决定于熟料矿物的组成与含量。

水泥主要矿物中,完全水化放出的热量,最大的是C3A,其次是C3S,再次之是C4AF。

因此,降低C3A含量对限制水泥的水化热是有利的。

水泥生产中“两磨一烧"是指什么?因为水泥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以及少量的校正原料,(立窑生产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煤)经破碎或烘干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制备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称之为第一阶段:生料粉磨;然后将生料加入水泥窑中煅烧至部分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称之为第二阶段:熟料煅烧;熟料加入适量的石膏,有时还加入一些混合材料,共同磨细为水泥,成为第三阶段:水泥粉磨。

所以大家把水泥生产过程简称为:“两磨一烧”。

什么是水泥混合材?加入混合材的作用是什么?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材料,称之为水泥混合材料。

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料不仅可以调节水泥标号与品种,增加水泥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满足建筑工程中对水泥的特殊技术要求。

此外,还可以综合利用大量工业废渣,具有环保和节能的重要意义.水化热指物质与水化合时所放出的热。

此热效应往往不单纯由水化作用发生,所以有时也用其他名称.例如氧化钙水化的热效应一般称为消解热。

水泥的水化热称为硬化热比较确切,因其中包括水化、水解和结晶等一系列作用。

水化热可在量热器中直接测量,也可通过熔解热间接计算。

水化热高的水泥不得用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否则会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大大超过外部,从而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

水化热对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较为有利,能提高其早期强度。

RBF神经网络预测水泥水化热研究

RBF神经网络预测水泥水化热研究

2个试 样 ; 直接 法 的优 点是 单 次 测量 试 样 数 量 多 , 适 合批 量对 比 , 缺点 是需 要 每 隔 1h读 一 次数 , 验 不 试 能 持续 很长 时 间 , 般 只测试 到 7d 一 。而 采 用 1 ~7d 水 化热 数据 预测 2 8d水化 热 时 , 用 水 化 热测 值 绘 仅 制 曲线 , 采用 双 曲 函数 或 者 多参 数 指 数 函数 进 行 拟 合, 不考 虑水 泥 细度 和矿 物组 成 对 曲线特 征 的影 响 ,
NaO, O, K。 烧失 量 , 位 ) 3d水 化 热 (/ ) 7d 单 , J g ,
水 化 热 (/ ) J g 。模 型 的 输 入 变 量 为 上 述 的 1 2个 变 量 ,B R F神 经 网络 预 测 模 型 结 构 为 : 入 原 始 数 据 输

数据 的归一 化 处 理 一 R F神 经 网 络 训 练 与 测 试 B
2 RB 网 络 预 测 模 型 的 建 立 F
通 过对 水泥 2 8 d强 度 值 相 关 影 响 因素 的 分
作者简介 : 杨
丹 ( 9 7 ) 男 , 教 , 0 1年 毕 业 于 河 北 理 工 17一 , 助 20
学 院 计 算 机 技 术 及 应 用 专 业 , 学 学 士 。 主 要 从 事 计 算 机 教 学 与 科 工
RB F神 经 网络 预 测 水 泥 水 化 热 研 究
杨 丹
( 警 石 家 庄 指 挥 学 院 l 部 信 息 技 术 教 研 室 , 北 石 家 庄 0 0 6 ) 武 I 练 河 5 0 1

要 : 用 R F神 经 网 络 对 水 泥 水 化 热 进 行 预 测 , 据 水 泥 水 化 热 的 影 响 因 素 , 立 了 1 利 B 根 建 2个 输 入 节 点 、 1

水泥水化热测定原理分析

水泥水化热测定原理分析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溶解热法)标准名称: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溶解热法)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GB/T 12959-91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名称(英) Test method for heat of hydration of cement-The heat of solution method标准发布日期 1992-06-04批准标准实施日期 1993-03-01实施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溶解热法测定水泥水化热试验的方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其他指定采用本方法的水泥品种。

2 方法原理本方法是依据热化学的盖斯定律,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体系的初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提出的。

它是在热量计周围温度一定的条件下,用未水化的水泥与水化一定龄期的水泥分别在一定浓度的标准酸中溶解,测得溶解热之差,即为该水泥在规定龄期内所放出的水化热。

3 仪器设备3.1 热量计:如下图所示。

由保温水槽、内筒、广口保温瓶、贝克曼差示温度计、搅拌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另配一个曲颈玻璃漏斗和一个直颈装酸漏斗。

3.1.1 保温水槽:水槽内外壳之间装有隔热层,内壳横断面为椭圆形的金属筒,横断面长长轴450mm,短轴300mm,深310mm,容积约30L。

并装有控制水位的溢流管。

溢流管高度距底部约270mm,水槽上装有二个搅拌器,分别用于搅拌水槽中的水和保温瓶中的酸液。

3.1.2 内筒:筒口为带法兰的不锈钢圆筒,内径150mm,深210mm筒内衬有软木层或泡沫塑料。

筒盖内镶嵌有橡胶圈以防漏水,盖上有三个孔,中孔安装酸液搅拌器,两侧的孔分别安装加料漏斗和贝克曼差示温度计。

3.1.3 广口保温瓶:容积约为600mL,当盛满比室温高5℃的水,静置30min时,其冷却速度不得超过0.001℃/min·℃。

水泥材料水化热探究

水泥材料水化热探究

水泥材料水化热探究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在使用时需要加入一定的水来进行水化反应。

随着水与水泥颗粒的接触,水泥中的化学成分开始逐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钙硅酸盐胶凝体。

这个过程伴随着水化热的产生,这篇文章将探究水泥材料水化热的相关知识。

一、水泥材料的水化反应水泥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熟料和石膏,熟料是指经过高温煅烧后的混合料,包括硅酸盐、铝酸盐、钙酸盐等。

石膏是指二水型石膏,它的加入可以促进水泥熟化,调节水泥的凝固时间。

水泥材料加水后,会发生以下主要水化反应:1.硅酸钙水化生成钙硅酸盐胶凝体:C3S+H2O→C-S-H+Ca(OH)2+热量3.反应中生成的Ca(OH)2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热量这些反应的发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水泥结构产生体积收缩和温度升高。

二、水化热的影响水化热是影响水泥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是水化热对水泥材料的影响:1.影响水泥的强度和性能水化热是让水泥颗粒形成胶凝体的推动力之一,可以加速胶凝体的形成和硬化。

但如果水化热过大,会导致水泥结构体积收缩和温度升高,可能会使水泥产生裂缝和变形,降低水泥强度和性能。

2.影响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会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产生内部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和变形。

因此,在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控制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避免过度的温度升高和结构的变形。

3.影响施工现场水泥材料水化热在高温季节和封闭空间内会加剧室内温度升高,给施工现场造成很大的困扰。

尤其是在室内施工环境中,需要采取措施降温和保持通风良好。

为了控制水泥材料的水化热释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减少水泥熟料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三氧化二铝是水泥材料中产生水化热的重要成分之一,减少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可以降低水泥材料的水化热。

2.调节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掺合料的类型:通过调节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掺合料的类型可以改变水泥的性能,降低其水化热的释放。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FEA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FEA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FEA 在建筑工程领域,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大型水坝等。

然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难以迅速散发,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引发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为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一、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机理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其放热量与水泥的品种、用量、水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水泥的水化热在浇筑后的前 3 天内释放较快,之后逐渐减缓。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热量可以通过对流和辐射等方式散失,使得表面温度相对较低。

这种内外温差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梯度,从而引起温度应力。

二、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因素1、水泥品种和用量不同品种的水泥水化热不同,一般来说,早强型水泥的水化热较高。

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

2、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中骨料的种类、粒径、级配以及水灰比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导热性能和热容量,从而影响水化热的分布和传递。

3、浇筑温度浇筑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越高,内部温度峰值也会相应升高。

4、环境温度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和变化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散热速度,进而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

5、结构尺寸和形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越大,热量越难以散发,内部温度升高越明显。

结构的形状也会影响热量的传递和分布。

三、有限元分析(FEA)在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中的应用1、建立模型首先,需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尺寸和形状建立有限元模型。

水泥材料水化热探究

水泥材料水化热探究

水泥材料水化热探究水泥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它在建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熟石灰、矿渣和石膏等,其中熟石灰是水泥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水泥水化热是指水泥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热量。

水泥水化热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水泥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对水泥水化热进行深入的探究,对于提高水泥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水泥水化热是指水泥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热量。

水泥是由石灰石和黏土等矿物经过研磨、混合、煅烧而成,水泥的主要成分是SiO2、Al2O3、Fe2O3等。

当水泥与水发生反应时,水化热是从水泥中释放出来的。

水化热是水泥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可以反映水泥的水化活性和水泥与水的化学反应程度。

当水泥中的矿物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水化热是由这些化学反应中产生的。

这些化学反应是水泥变成硬化状态的过程。

水泥水化热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水泥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水泥水化热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水泥的成分。

不同成分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矿物含量较高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大。

其次是水泥的品种。

水泥的品种也会影响水化热的大小,一般而言,高强水泥的水化热要大于普通水泥。

再次是水泥的配合比。

水泥的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水泥水化热的大小,一般来说,配合比偏大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大。

最后是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对水泥的水化热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施工条件好的情况下,水泥的水化热相对较大。

水泥水化热的大小对水泥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

水泥水化热大的情况下,水泥的早强性会更好,即水泥在早期的强度会更高。

而且水泥水化热大的情况下,水泥的抗渗性和耐久性也会更好。

但是水泥水化热过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水泥的开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会影响水泥的使用寿命。

要在保证水泥水化热足够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水化热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控制水泥水化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水化热研究与分析
摘要: 在水泥较长的散热过程中,水泥浆会逐渐凝结和硬化。

水泥内部物质处于高能状态,随着时间推移,水泥浆体性质将会趋向于稳定。

针对于水泥水化热的研究,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物的施工质量,还能适当降低工程成本造价,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水泥水化热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法方法,然后根据笔者经验讲述了几种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措施。

关键词:水泥水化热、措施、配合比、增加、热量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筑拔地而起,市场对于水泥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会聚集在结构物内部不易散失出去,将会导致混凝土温度提高,随着混凝土龄期增加,绝热升温将会在2至4天内达到最高状态,在未受地基约束的部位,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内部温度较高的混凝土约束外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将在混凝土的表层产生拉应力,若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就会产生表层温度裂缝。

若养护不当,表面裂缝将会进一步发展成深层裂缝。

在受地基约束的部位,将会产生较小的压应力。

因混凝土的散热系数较小,它从最高温度降至稳定温度需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较小的变形就能产生较大的应力。

由于混凝土的早期体积变形,主要来自于水泥的水化热温升,并且降低水化热是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水泥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研究,以尽量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

一、水化热的计算与分析
1、水泥水化热分析
水泥在水化时会发生温度变化,这主要源于几种无水化合物组分的溶解热和几种水化物在溶液中的沉淀热。

这些热值的代数和就是水泥在任何龄期下的水化热。

国家标准GB T 12959-2008规定了水泥水化热的测定方法,但是水泥水化热的测定较复杂,一般水泥厂都不会配备有这方面的仪器,有些水泥厂曾经添置过水泥水化热的测试仪器,但也没能很好地使用,关键是水化热测试对仪器和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一般的工人难以熟练掌握该技术。

水泥水化热大小与水泥内部矿物质成分有一定的关系,在同等量的水泥情况下,具有C3A的水泥水化热最大,其次是C3S,最后是C4AF。

水化热越大,水泥浆体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也将会越多。

工程实践中一般是通过增加三氧化二铁与氧化铁含量之比作为降低C3A的指标,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对C3S含量进一步降低。

2、我国水泥水化热情况分析
我国在很多水泥里面都会添加不同数量的材料,如何对水泥水化热过程中释
放热量的估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通过掺入混合料,可以适当降低水泥水化热。

我国科研工作人员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估算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水化热含量的方法。

其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Qp=Qo(1-mp);
Qp为掺有混合料水泥水化热,单位是cal/g;
Q0为没有掺混合料水泥水化热,单位是cal/g;
m为经验系数,其变化范围为1至2,在混合材水化活性与熟料含量相当时,m可以取0值;如果混合材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那么此时m可以取值为1。

目前工程实践中用到的混凝土一般会添加矿渣、粉煤灰等矿物,这些矿物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释放出来的热量。

高水胶比材料会加速水泥水化热速度,反之,低水胶比材料会降低水泥水化热速度。

在低水胶比条件下,水泥中硅灰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由于可以增加水泥水化热的诱导期,所以硅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化热的速度。

另外,硅灰还会随着水胶比的增加,对水化热进程有推动作用。

硅灰和粉煤灰同时加入水泥内,水泥水化将会被严重地延迟,水化热减少并且硅灰的早期性状变化将会延迟,其加速作用也会逐步降低。

硅灰对水化放热值以及水化放热速度影响取决于它在水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

不同的混凝土试验组分如果内部水胶比不同,那么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比重来改变其性质。

当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含量增加达到40%时,试验组分的水化热也会达到一定程度。

如果继续增加粉煤灰,那么试验组分的水化热将会逐步减少。

经研究发现,在水泥水化的前一个小时内,粉煤灰可以使硅酸盐水泥获得更多的水分,在其后阶段粉煤灰可以起到相反作用,对水泥水化起到减速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粉煤灰的活性差所决定的,另外随着粉煤灰含量增加,其稀释性也会逐渐降低。

二、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技术措施分析
根据本文前面提到的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因素,下面分析下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措施。

1、水泥掺加料含量分析
水泥水化热的大小将会强于粉煤灰以及其他一些添加料的水化热大小,比如说在标准养护条件下,7d时水泥水化热约为粉煤灰的三倍,在28d条件时,水泥水化热将会是粉煤灰2倍。

在水泥中添加掺加料不仅可以节省水泥使用,还可以增加水泥产量,降低水泥厂以及施工单位的成本,为企业效益增加贡献了一定的力量。

另外,在混凝土性质方面也会有一定改善作用,比如添加了粉煤灰的混凝土可以改善结构力学性能,还可以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

2、调整水泥熟料配料方案
水泥搅拌站可以根据工程具体需要,改变混凝土配合比以及配合组分。

比如可以根据设计配合比适当降低石灰饱和系数值或者降低铝氧含量,另外对于那些中、低热水泥可以适当降低C3A或者C3S的含量。

3、改变水泥细度大小以降低水泥水化热
水泥细度大小也会影响着水泥水化热程度,当水泥细度较大时,水泥水化过程就比较短,速率就会比较快,为此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以在选用那些低水化热水泥基础上,适当降低水泥细度,通过改变水泥生产工艺以确保水泥水化热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综上,水泥水化热大小和速率主要与水泥内部矿物成分、掺和料性质、水泥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系。

针对于一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言,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搅拌阶段,可以通过优化混凝土级配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适当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方法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影响。

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或者通过掺加粉煤灰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在混凝土温度控制方面,可以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度。

在厚大无筋或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总量不超过20%的大石块,也可以降低水化热。

在水泥水化热方面,材料科研以及施工人员一定要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开发出水化热更低的水泥生产、搅拌以及混凝土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春祥;胡晓东;潘荣生粉煤灰和矿粉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4,07
【2】张岗;贺拴海;宋一凡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损伤安全评价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04
【3】王解军;卢二侠;李辉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J】中外公路,2010,03
【4】何廷树;申富强;王福川;王会安复合使用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4,07
【5】杨华全;覃理利;董维佳掺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