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安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氟西汀和米氮平五种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系统评价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2014.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4.2)、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1997-2014.2)、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4.2),PubMed(1966-2014.2)、Cochrane Library (2014年)、EMBASE(1974-2014.2)、ISI(1974-2014.2)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有关药物的临床试验,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RCT进行合并,利用WinBUG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上述五种药物之间的OR值及其优劣顺序。[研究结果]共纳入89项临床试验,7007例抑郁症患者,研究总臂数180。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文拉法辛、米氮平,氟西汀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文拉法辛-氟西汀=0.6741[95%CI:0.5313,0.8307],OR氟西汀-米氮平=1.5887[95%CI:1.2369,2.0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服用马普替林导致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少,其中OR安非他酮-马普替林

=8.6945[95%CI:2.1496,26.4462],OR马普替林-文拉法辛=0.2086[95%CI:0.0627,0.4958],OR马普替林-氟西汀

=0.2109[95%CI:0.0607,0.5422],OR马普替林-米氮平

=0.2521[95%CI:0.0773,0.6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网状Meta分析还对五种干预措施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氟西汀、安非他酮和马普替林的有效性较好,而马普替林、氟西汀、米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氟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在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尽管本研究表明马普替林有较高的推荐等级,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仍有待专门设计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新型抗抑郁药;Network 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083-04

1 研究背景

目前,抑郁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疗法,这三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1980年以前,抗抑郁药主要有两类,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通常将这两类抗抑郁

药称为传统抗抑郁药。传统抗抑郁药虽然疗效好,起效快,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由于它们能与多种受体结合,因此具有很多的不良反应,而且治疗依从性差,治疗易中断,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抗抑郁药的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步研制开发出了多种新型抗抑郁药,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报道,新型抗抑郁药与传统抗抑郁药疗效相当,但更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不良反应作用少,无明显抗胆碱能作用;(2)安全性高、无心脏毒性,过量不致命;(3)耐受性好,患者能够长期持续用药;(4)服药方便,病人依从性高。

2 研究目的

近年来,国外已经开展了有关多种抗抑郁药物的效果和依从性比较的研究,但是国内还没有同时比较各类抗抑郁药物的相似研究。现有研究大多数是两种药物的直接比较,提供的信息有限,还不足以支持患者和医生的用药选择和临床实践。因此,开展专门针对我国人群的药品评价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选取了作用机制不同的5种新型抗抑郁药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氟西汀、文拉法辛、马普替林、米氮平和安非他酮5种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旨在对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效果和安全

性进行系统评价。

3 研究方法

3.1 网状Meta分析

网状Meta分析主要是借助调整间接比较技术进行直接与间接比较,它还可以同时对多个不同试验/干预措施进行相互比较,进而选择最佳治疗,因此又被称为混合处理比较Meta分析(mixed-treatment comparison meta-analysis)或多处理Meta分析(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2002年Lumley教授首先提出了网络Meta 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的模型和方法。与传统Meta分析不同,它可以将治疗同类疾病的多种干预措施汇总后进行定量化的统计分析。这种合并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方法可以增加证据的可信性。

3.2 资料与方法

3.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文献语言限定为中文和英文;

(2)研究类型为RCT;

(3)患者对象为中国大陆18岁以上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均符合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4)干预措施包含以下任意两种(或以上)措施:安

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氟西汀、米氮平;

(5)疗程≥4周;

(6)用药剂量不超过2006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推荐的剂量;

(7)疗效评价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8)效果指标为有效例数(或有效率),与基线相比HAMD减分率≥50%为有效;不良反应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或不良反应发生率)。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研究报告;

(2)非最终临床试验报告;

(3)联合用药或合并心理干预的研究;

(4)本研究还排除了产后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双相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伴有躯体疾病的抑郁症、伴有明显激越的抑郁症、伴有焦虑的抑郁症。

3.2.2 文献来源与检索

3.2.2.1 检索策略

分别以“安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氟西汀”、“米氮平”为关键词或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4.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2)、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4.2)、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1997-2014.2)、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4.2);以“bupropion”、“maprotiline”、“velafaxine”、“fluoxetine”、“mirtazapine”检索PubMed (1966-2014.2)、Cochrane Library(2014年)、EMBASE (1974-2014.2)、ISI(1974-2014.2)。文献限定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另外,还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扩大检索。所有检索策略均经过多次预检索后确定。

3.2.2.2 文献筛选

文献筛选的全过程由2位研究员独立完成,如遇不一致通过讨论解决或者请第三方判断。文献筛选的过程如下:(1)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X5将检索文献归类、整理,排除重复收录文献;

(2)通过阅读每篇文献的题目和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于任何一篇潜在的相关研究都要求调阅全文分析;

(3)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复核剩余研究,并详细记录排除文献原因;

(4)确定最终纳入研究文献,进入数据提取阶段。

筛选后,对每篇纳入文献按照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分。

3.2.3 统计学分析

3.2.3.1 合并效应量的估计

本研究所用效果指标为计数资料,因此合并效应量时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并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 CI)进行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用u检验,用z 值和P值表示,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即P<0.05时表示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设检验的结果用森林图呈现。

3.2.3.2 模型拟合度(model fit)检验

在网状Meta分析时,需要进行模型拟合度的检验,WinBUGS软件可以给出totresdev这个参数,此参数为表示评价模型拟合度的参数,当此参数与原数据的总数相等时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

4 研究结果

4.1 文献检索结果

按照前述的检索步骤和资料收集方法,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37篇;利用EndNote X5文献管理软件进行剔重后,共获得文献300篇;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后,排除重复发表文献22篇,与本研究受试对象和干预措施不符的文献105篇,未能获得原文的4篇,共计排除131篇;对可能符合纳入排除标准169篇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再经过纳入标准和数据完整性进行剔选,排除掉80篇,最终纳入文献89篇(图1)。

其中2个是三臂(three-arm)试验,其余87个为双臂(two-arm)试验,研究总臂数为180,共涉及抑郁症患者7007例。

本研究将分别考察5种抗抑郁药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两个指标,因此进行分类筛选后发现共有85篇文献报告了有效率数据,41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4.2 网状Meta分析证据网络

本研究的网状Meta分析干预措施之间关系如图2和图3。图中的连接线表示相连接的两种干预措施之间有直接比较的证据,无连接线的两种干预措施可采用网状Meta分析进行间接比较;线的粗细表示纳入研究数目多少,圆点大小表示该干预措施的合计样本量。本研究共涉及5种干预措施:bupropion(安非他酮)、maprotiline(马普替林)、venlafaxine(文拉法辛)、mirtazapine(米氮平)、fluoxetine(氟西汀)。可以看出,在纳入有效率分析的85个研究中,将文拉法辛和氟西汀进行比较的文献数量最多,试验对象数目最多的干预措施为氟西汀。在纳入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的41个研究中,对文拉法辛和米氮平进行比较的文献数目最多,试验对象数目最多的干预措施为氟西汀。

4.3 五种抗抑郁药的有效率评价

本研究使用1条马尔科夫链,迭代40000次,设置10000次退火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85项临床试验进行网络Meta

分析,得到了5种干预措施临床有效率的OR值和95%置信区间(表1)。

结合了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氟西汀较之文拉法辛有更高的有效率,OR文拉法辛-氟西汀=0.6741[95%CI:0.5313-0.8307],氟西汀较之米氮平也有较高的有效率,OR氟西汀-米氮平=1.5887[95%CI:

1.2369-

2.0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森林图见图4。模型的拟合度指数totresdev=141.6[95%CI:

115.8-170.7],与研究臂数172基本相符,但仍有一定的差异。

4.4 五种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通过对41项临床试验进行网络Meta分析,得到了5种干预措施治疗抑郁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的OR值和95%置信区间(表2)。结合了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服用马普替林导致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少,其中OR安非他酮-马普替林=8.6945[95%CI:2.1496,26.4462],OR马普替林-文拉法辛=0.2086[95%CI:0.0627,0.4958],OR马普替林-氟西汀=0.2109[95%CI:0.0607,0.5422],OR马普替林-米氮平=0.2521[95%CI:0.0773,0.6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森林图见图5。模型的拟合度指数totresdev=82.98[95%CI:60.06-109.9],与研究臂数83高度一致,表明模型拟合度非常好。

4.5 五种干预措施的排序结果

干预措施的排序是贝叶斯方法的优势,表3为基于MCMC 算法得到的5种药物有效性的后验概率。按照有效例数从少到多对药物进行排序,数值越小,说明使用该药物治疗有效的概率越小。由此可以直接得出不同药物治疗有效率的优劣顺序,依次为:氟西汀>安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米氮平。从其95%的置信区间中,氟西汀也至少位于第三,表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最好。

5 讨论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网状Meta分析可以对五种干预措施进行排序,本研究显示有效率排第一的为氟西汀,其次是安非他酮和马普替林;而不良反应较少的三种药物分别为马普替林、氟西汀和米氮平。Cipriani等对全球(主要是欧洲和北美)抑郁症的网状Meta研究结果发现,米氮平、文拉法辛比氟西汀、安非他酮更有效。尽管如此,此次仅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发现,氟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在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较好的表现。此外,虽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马普替林有较高的推荐等级,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要得到稳健的结论,仍有待纳入更多的头对头的研究加以验证。

由于很多客观的原因,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可能会给研究的最终结果带来影响。进行

JADAD评分发现,纳入本研究的RCT设计存在缺陷,仅有2

篇文献的JADAD得分在4分及以上。综上所述,本研究引入网状Meta分析这一新的循证评价方法,对干预措施进行综

合比较并排序,可对其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今后的研究若能纳入更多高质量的RCT,将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可

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龚亚林,田小芹.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综述[J].中国药师,2004,7(2):149151.

[2]童建明.抗抑郁药物的发展方向[J].临床精神医学

杂志,2002,12(2):116.

[3]CiprianiA, Furukawa T A, Salanti G, e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329116.html,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12 newgeneration antidepressants:a 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J].The Lancet, 2009,373(9665):746758.

[4]Kriston L, Wolff A, Westphal A, et al.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ACUTE TREATMENTS FOR 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A NETWORK META?\ANALYSIS[J].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14.

[5]HIGGINS JPT,DEEKS JJ,ALTMAND. Chapter16:Special topics in statistics[M /OL] //HIGGINS JPT,GREEN S (editor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 0. 1 [updated September2008]. (20100715). http: //www. cochranehandbook. org.

[6]Lumley T. Network meta?\analysis for indirect treatment comparisons[J]. Statistics in medicine,2002, 21(16): 23132324.

[7]Edwards S J, Clarke M J, Wordsworth S, et al. Indirect comparisons of treatments based on systematic review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2009, 63(6): 841854.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快节奏,人类的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抑郁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药物治疗逐渐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就现代药物治疗抑郁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抑郁药;抑郁症;研究进展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常出现自杀冲动,是世界上最易致残的疾病之一。据WHO统计,各种类别抑郁症的患病率已占全球人口的3%~5%,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对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现就抑郁症的药物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为异烟肼的异丙基衍生物。其主要机理是通过抑制MAO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此后相继有很多类似的化合物用于临床治疗,主要有超苯丙胺、苯乙肼、异卡波肼等。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是心血管病人和老年患者的禁药,所以国内逐渐停用。吗氯贝胺是第三代具有选择性的MAOI,疗效相同于TCAs,安全性高,无传统MAOI的不良反应,不需要限制饮食酪胺的含量。其t1/2短,但每日用药2次就能达到临床疗效。 2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由于这些药物结构中都有2个苯环和1个杂环,故统称为三环类抗抑郁症药。三环抗抑郁剂是紧接MAOIs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等。TCAs的抗抑郁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突触间隙NE和5-HT再摄取,增加这些物质在突触间隙的含量,使病人精神振奋,情绪提高。自20世纪50年代末使用至今,其抗抑郁作用经受了考验,即使与新型抗抑郁药相比,它的疗效也是值得肯定的,目前主要用于重度抑郁症。 3 四环类抗抑郁药 四环结构与三环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但它对NA的作用明显大于5-HT,这是其它品种所没有的特点。代表药物为米安色林(manser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其中,马普替林为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有强大的抗抑郁作用,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良好。米安色林能选择性阻断突触前膜α-肾上腺素受体,可安全地用于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对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较好。

临床各科常见病用药汇总

★心内科: △稳定型心绞痛: 拜阿司匹林 0.1 qd;氯吡格雷 75mg qd;辛伐他叮 20mg qn;比索洛尔(博苏)2.5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30mg qd。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治疗药物:拜阿司匹林 0.1 qd;氯吡格雷 75mg qd;阿托伐他叮(立普妥)20mg qn;低分子肝素钙 0.6ml 脐旁皮下注射 bid;培垛普利(雅施达)4mg qd;比索洛尔(博苏)1.25mg qd。 缓解药物:硝酸甘油 10mg iv-vp 6ml/L;(若胸痛不能控制改用合贝爽)。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 强心:地高辛 0.125mg bid(慢慢加量);利尿:呋塞米 20mg bid、螺内酯 20mg qd;ACEI:培垛普利 4mg qd;b-R阻滞剂:比索洛尔 1.25mg qd;改善循环: 马来酸桂哌齐特 320mg ivgtt qd、凯时 10mg ivgtt qd、丹参酮II-A 80mg ivgtt qd。 以上是主要药物治疗,其他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不多说。(见外科用药小结)△预激综合症及阵发性室上速: 根治: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第三天换药后可出院。 ★内分泌科: 营养神经:弥可保、恩在适 3ml im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爱维治) 30ml ivgtt。改善循环:舒血宁 20ml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钠多)。 改善脑供氧: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 1片 bid。 住院病人中大多是糖尿病,来住院的糖尿病病人中又大多合并大、微血管及周围神经并发症,用药上也主要是胰岛素肌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关于胰岛素如何用,轮了两周还是没太搞懂,这里就不说了。 ★消化内科: 根除HP治疗:1.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瑞倍)0.35g bid A.C; 2.克拉霉素 0.5g bid; 3.呋喃唑酮(痢特灵) 0.1g bid。 乙肝活动期(大三阳且HBV-DNA大于10^5)抗病毒治疗: 1.恩替卡韦 0.5mg qd; 2.阿德福韦酯 10mg qd; 3.拉米夫定(贺普丁) 100mg qd。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白及胶浆 250ml q8h ivgtt;6-氨基己酸(一种抗纤溶药)6.0 ivgtt qd。 调整肠道菌群:整肠生 2片 tid;复方嗜酸乳酸杆菌片 2片 tid;马来酸曲美布丁(舒丽启能) 0.2 tid。 保肝药:多烯磷脂酰胆碱(天兴) 15ml ivgtt qd;旅甘安(17-AA)500ml ivgtt qd;门冬氨酸鸟氨酸(雅搏司)-预防肝昏。 止泻药:苯乙哌啶 2片 tid A.C;思密达 6.0 tid A.C;黄连素 0.3 tid。 外痔出血治疗:消炎膏外敷;爱脉朗 2片 bid;安络血 5mg tid×3;vitB6 20mg tid×3;红霉素软膏外用。

现有抗抑郁药的优缺点

现有抗抑郁药物的优缺点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单受氧化酶抑制剂、三环内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 摘要:①异丙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是指早期应用的经典药物,如地昔帕明、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等,主要阻断NA和5-羟色胺两种神经递 质的再摄取,保持突触间隙两种递质有较高的浓度而起到抗抑郁效果,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是本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 物。 ②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是指早期应用的经典药物,如地昔帕明、阿 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等,主要阻断NA和5-羟色胺两种神经递质 的再摄取,保持突触间隙两种递质有较高的浓度而起到抗抑郁效果,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正文:抗抑郁药系指具有提高情绪,增强活力的药物。抗抑郁药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普遍公认的 两类药物: 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 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受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因有明显的毒副反应,已基本被三环类抗抑郁药所取代。研制新一代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主要目标应是作用时间短,可逆性及选择性抑制单胺氧化酶A。此外,使用非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如果使用含酪胺的食物,容易引起高血压、高烧和惊厥等危象。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作为最早的抗抑郁药物,作为二线抗抑郁药,即当患者对其它抗抑郁药物无反应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是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引起高血压危象,表现为严重的枕部头痛,恶心,呕吐,血压聚升,瞳孔缩小及心律不齐等。因此,高血压患者要禁用此类药物,如果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停药并迅速降压治疗。另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还可出现类似三环类的副作用。因而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脏病患者禁用,老人需慎用。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安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氟西汀和米氮平五种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系统评价目前国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2014.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4.2)、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1997-2014.2)、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4.2),PubMed(1966-2014.2)、Cochrane Library (2014年)、EMBASE(1974-2014.2)、ISI(1974-2014.2)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有关药物的临床试验,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RCT进行合并,利用WinBUG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上述五种药物之间的OR值及其优劣顺序。[研究结果]共纳入89项临床试验,7007例抑郁症患者,研究总臂数180。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文拉法辛、米氮平,氟西汀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文拉法辛-氟西汀=0.6741[95%CI:0.5313,0.8307],OR氟西汀-米氮平=1.5887[95%CI:1.2369,2.0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服用马普替林导致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少,其中OR安非他酮-马普替林

=8.6945[95%CI:2.1496,26.4462],OR马普替林-文拉法辛=0.2086[95%CI:0.0627,0.4958],OR马普替林-氟西汀 =0.2109[95%CI:0.0607,0.5422],OR马普替林-米氮平 =0.2521[95%CI:0.0773,0.6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网状Meta分析还对五种干预措施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氟西汀、安非他酮和马普替林的有效性较好,而马普替林、氟西汀、米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氟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在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尽管本研究表明马普替林有较高的推荐等级,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仍有待专门设计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新型抗抑郁药;Network 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083-04 1 研究背景 目前,抑郁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疗法,这三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1980年以前,抗抑郁药主要有两类,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通常将这两类抗抑郁

三环类抗抑郁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docx

三环类抗抑郁药 ( 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 一概述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 是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核心结构是中间一个七 元杂环两边连接一个苯环构成。其中,丙米嗪是最早发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化合物,目前常用药物还有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赛平等。TCAs主要在肝脏代谢,参与的代谢酶有CYP1A2、CYP2D6、CYP3A4等。主要代谢为三环核氧化,如2 位或10 位碳原子羟化(CYP2D6催化)、脂肪侧链氧化、氮原子的去甲基化( CYP3A4催化)。由于 CYP的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活性代谢产物的浓 度与原药浓度的比率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二药理作用 TCAs阻断了去甲肾上腺素( NA)能和 5 羟色胺( 5-HT)能神经末梢对 NA和 5-HT 的再 摄取,增加了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浓度,临床上表现为抑郁症状的改善。目前研究发现,抗抑郁药对递质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是立即发生的,而长期用药后则可以降低受体的敏感性(下调作用),这与抗抑郁药的临床效应滞后(用药 2~3 周后起效)密切相关。 NA再摄取的阻断使神经突触间隙 内源性 NA浓度增加,进而可以降低突触前膜α2 受体的敏感性,长期使用还可能减少中枢α 2 受体的数目。 5-HT 再摄取的抑制首先也是增加胞体部位突触间隙内源性5-HT 浓度,通过下调突触前胞体膜的 5-HT1A受体,增加末梢释放 5-HT,最终达到抗抑郁作用。TCAs还有很强的阻断 5-HT2A 受体作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治疗各类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如内因性抑郁、恶劣心境障碍、反应性 抑郁及器质性抑郁等。还可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和恐怖症。小剂量丙米嗪可米嗪可用 于治疗儿童遗尿症,氯米帕明则常用于治疗强迫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的抑郁症状,治疗宜谨慎, TCAs可能使精神病性症状加重或明显化。 三环类抗抑郁药曾经是首选的抗抑郁药,但是由于该类药物抗胆碱能和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大,禁忌证和药物相互作用较多,安全范围较窄,使其临床应用受限。TCAs服用超过一天剂量的10 倍时就有致命性危险,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 四不良反应 1. 抗胆碱能不良反应 三环类抗抑郁药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尿潴留、嗜睡、体重增加等,是其抗 胆碱能作用和抗组织胺作用的结果,与血药浓度相关,在治疗浓度范围内即可出现,存在着较大的 个体差异,并不是中毒的表现。轻度的抗胆碱能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加用

最好抗抑郁药有哪些

最好抗抑郁药有哪些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严重的抑郁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身边的人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抑郁症当然也要了解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抗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包括单胺氧化酶,还有三环类的抗抑郁药物,但是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注意遵循医生的一种建议。 ★一、单胺氧化酶 异丙肼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胺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 减少,使突解间隙单胺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

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二、三环类 是紧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以丙咪嗪为代表。 它的化学结构与氯丙嗪相似,原以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抗精神病药,但临床试验结果大出所料,该药对精神分裂症无效,却能改善抑郁心境。以后又经大量,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从而取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跃成为抑郁症治疗的首选药,垄断抗抑郁药市场长达30年之久。三环类抗抑郁药共有产品10余种,我国除丙咪嗪外还有阿米替林、多虑平和氯丙咪嗪。马普替林虽为四环结构,但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一致。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适应证为各种类型抑郁症,有效率约70%-80%,起效时间1-2周,剂量范围50-250mg/d,缓慢加量,分次服。因镇静作用较强,晚间剂量宜大些。治疗范围血药浓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50-250ng/ml。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药物化学有关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盖聪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由于工作或者家庭等因素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患病人数也不断增加,而抑郁症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直线攀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成为全球性严重问题。[1]然而,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说法认为与脑内单胺类的功能失调有关。由于缺乏脑内神经末梢突出前部释放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类神经介质,造成精神失常,同时,当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时,机体会表现出抑郁症。因此,抗抑郁症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治疗抑郁症。现今,抗抑郁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②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③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④α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本文将若干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成果及市场调研情况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对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及现今抗抑郁药的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精神疾病,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构效关系,病理机制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最早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在当时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大多数为肼类,具体有异烟肼、苯乙肼、异卡波肼等。但由于此类药物都含有肼结构,毒性较强,有较大副作用,临床表现为急性肝脏萎缩,高血压危象等。因而逐渐退出市场。苯乙肼与异卡波肼现今尚临 床用于恐惧症[2] 1.1代表药物 1.1.1吗氯贝胺 吗氯贝胺的化学名称为4-氯-N-[2-(4-吗啉基)乙基]苯甲酰胺,由异丙醇重结晶得到的白色结晶性粉末,mp.138~139℃。合成方法是以吗啉与丙烯酰胺反应,再经次氯酸钠降解得到4-(2-氨基)乙基吗啉。再用对氯苯甲酸和氯甲酸乙酯反应形成酸酐后,与4-(2-氨基)乙基吗啉酰胺反应所得。 吗氯贝胺是特异性MAO-A的可逆性抑制剂,临床对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适用,对用TCA无效的抑郁症、非典型性抑郁症和伴焦虑的老年患者也有疗效,也能改善睡眠质量[3]。该药杜绝了肼类药物的肝脏毒性,且不良反应较轻,停药24小时内即可恢复MAO活性。是MAO-A抑制剂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1.2.2托洛沙酮 托洛沙酮也是一类新型结构的特异性MAO-A 可逆性抑制剂,可以选择性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 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代谢。。此药口服吸收快, 给药30min即可达到血液浓度高峰。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 用途: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指一组用于治疗抑郁症状的精神活性药物,有时也用于治疗某些其他特定状况,如焦虑、惊恐,或强迫症状。主要分为: ①三环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多虑平(多塞平)等,为目前 较好的抗抑郁症药,其中以阿米替林为最常用。 ②四环抗抑郁药,临床常用的有麦普替林等,其作用和三环类相似。 ③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SSRI),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赛乐特)、氟 伏沙明(兰释)、舍曲林(郁洛复)、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等 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异卡波肼,反苯环丙胺等。还有较新推出的新型抗 抑郁药,如瑞美隆等。 副作用:使人困倦、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逐渐适应;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尿潴留和肠麻痹少见。过量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一、经典抗抑郁药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异丙肼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胺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 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 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主要产品有吗氯贝胺,剂量150-450mg/d,分次服。据称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 虽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全,但仍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及潜在的食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为首选药。 2、三环类抗抑郁药 以丙咪嗪为代表,常用的还有阿米替林。 化学结构:三环类抗抑郁药由两个苯环和一个杂环构成,咪唑类杂环上含氮,这一类衍生物较多,一般简称TCA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口服本药后,出现困倦、头晕、口干、视力模糊及血压稍降等。若连续用药数天,以上症状加重,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相反,抑郁症患者连续服药后,情绪提高,精神振奋,出现明显抗抑郁作用。但丙米嗪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故不作应急药物应用。

药学专业知识(二)各系统药物大汇总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苯二氮卓类:地西泮 其她类:唑吡坦、佐匹克隆 第二节抗癫痫药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扑米酮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氯硝西泮、 硝西泮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二苯并氮卓类: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γ-氨基丁酸类似物:加巴喷丁、氨己烯酸脂肪酸类:丙戊酸钠 第三节抗抑郁药 三环类:阿米替林、丙咪嗪、多塞平 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四环类:马普替林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制剂(SSRI):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西汀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不氯贝胺 其她: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NaSSA):米氮平 5-HT手提阻断剂/再摄取抑制剂(SARI):曲唑酮 第四节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 酰胺类中枢兴奋药:吡拉西坦、茴拉西坦、奥拉西坦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利斯的明、石杉碱甲 其她类:胞磷胆碱钠、艾地苯醌、银杏叶提取物 第五节镇痛药 1、麻醉性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不啡、可待因、罂粟碱 半合成不啡:双氢可待因、丁丙诺啡、氢不啡酮 合成阿片类:1)苯哌啶类: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 2)二苯甲烷类:美沙酮、右丙氧酚 3)不啡烷类:佐啡诺、布托啡诺 4)苯并不啡烷类:喷她佐辛、非那佐辛 2、非麻醉性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布洛芬 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 第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通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美丁酮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尼美舒利 第二节抗痛风药 选择性抗通风性关节炎药:秋水仙碱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 促进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溴马隆 促进尿酸分解药:拉布立酶、聚乙二醇尿酸酶

抗抑郁药之五朵金花

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SSRIs正逐步占据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未来抗抑郁药的主流市场将会被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SNRIs类药物长期占据。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抑郁症正以日益扩大的姿态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表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正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而在国内,调查也显示出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成年人口中的患病率约在3%~5%之间,终生患病率约为7%。 抗抑郁药的第一只药物是抗结核剂异烟肼,但由于其肝脏毒性较大使临床受到了很大限制,最终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如丙咪嗪等,也因为其严重的副作用迫使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新的更为安全的抗抑郁剂。1972年礼来公司研制出了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这是有史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它的成功也吸引了众多制药厂家紧随着开发类似药物。 随着抑郁症人群的逐步扩大,一系列安全性较高的新型抗抑郁药相继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NaSSAs)、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s)、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s)等。同时,除了各种合成类抗抑郁药,天然药物和中药也广泛用于缓解抑郁病征,比如金丝桃属植物圣约翰草在西方用于治疗抑郁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中药中的合欢、冠叶连翘等也有很好的抗抑郁效果,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照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三环类抗抑郁药目前已进入了生命末期;随着各类新型抗抑郁药的上市,SSRIs类药的市场份额已逐步缩小(见图2)。 三环类(TCAs)日渐衰退 三环类抗抑郁药已使用多年。首只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丙咪嗪,以后又陆续上市了数十个三环类药物。 三环类药又可再分为叔胺类(如咪帕明、阿米替林)和仲胺类(如地昔帕明)。四环类药物(如马普替林)由于药理性质与三环类相似,因而一般也归于三环类药。三环类药通过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产生确切的抗抑郁效应,因此,至今仍是首选的治疗重度抑郁症的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氯米帕明(氯丙咪嗪)、马普替林以及阿米替林。近年来,由于此类药物的安全性远低于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上已经普遍不使用此类药物,医院用药所占份额从2002年的6%下降到2006年的2%。 SSRIs类如日中天 在SSRIs类药物氟西汀上市后,抗抑郁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SSRIs与三环类近似,但无依赖性,不良反应低,正逐步扩展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在全球畅销药的前10名中都可看到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这3只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的“身影”,年销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目前,SSRIs类的5个产品被我国精神医学界形象地称为SSRIs类的“五朵金花”,分别是: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而去年上市的艾司西酞普兰被喻为“第六朵金花”,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艾司西酞普兰为西酞普兰的左旋异构体,为高度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作用微弱,其作用为西酞普兰右旋体作用的100 倍,不良反应较西酞普兰更为轻微。目前,艾司西酞普兰在国内的市场由西安杨森独霸(见表3)。 新药百花开放 由于抗抑郁药的前景被制药企业所看好,因此也使得该类药的新药研发十分活跃且成果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宁波市康宁医院周东升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抑郁情绪较多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确定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并预测到公元2020 年,其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6-7 年时间,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 (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之后) 。这样使得抗抑郁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超过2/3 的抑郁症患者通过抗抑郁药的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研究抗抑郁药的进展,对目前市场上应用的主要抗抑郁药的种类以及药效进行阐述,同时对各种抗抑郁药的药理、用法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希望能对医院的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并借此抛砖引玉,为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提供启发。相信通过本章学习,可以加深对抗抑郁药了解以及掌握,可以合理地应用其优点达到治疗病患的目的,并避免抗抑郁药的一些缺点, 达到抗抑郁药的经济适用,不但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可有效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在国外,抑郁症与焦虑症药物销量合计已占中枢神经药物市场份额的45%,而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的80%。综观我国,由于诊断技术落后于西方同行以及国内百姓对此病认识不足,人们即使得了抑郁症也很少会主动去医院治疗。所以,目前国内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比例仍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抑郁症病人的治疗率。由此可见,抗抑郁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一节:抑郁障碍及抗抑郁药简述 1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 (1) 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成功治疗

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长期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HAM住7)的思者复发率为13%,部分缓解(HAMD减分>50%)的患者复发率为34%。 (2)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 (3) 预防复发:抑郁为高复发性疾病(>50% )。据报道,环境、行为和应激可以改变基因表达。抑郁复发可影响大脑生化过程,增加对环境应激的敏感性和复发的风险。药物虽非病因治疗,却可通过减少发作和降低基因激活的生化改变而减少复发,尤其对于既往有发作史、家族史、女性、产后、慢性躯体疾病、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缺乏社会支持和物质依赖的高危人群。 2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2.1药物的治疗原则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根据对抑郁障碍的基本知识和多年临床实践,抗抑郁药的治疗原则是: (1) 诊断要确切。 (2) 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3)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4)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 长的疗程(>4?6周)。 (5) 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换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他SSR需2周。MAOlS亭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 (6) 尽可能单一用药,应足量、足疗程治疗。当换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7) 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 (8)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9)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10)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

Harvard-MIT 卫生科学与技术部 HST.151: 药理学原理 授课教师: David Standaert博士 2005年3月 神经系统药理学II 抗抑郁药和镇静药 抑郁 z常见的问题,5%以上的人受到困扰。 z常见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浑身无力,对任何活动不感兴趣。 z还可能包括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或精神不正常。 z应考虑到有非典型痴呆和慢性疼痛的患者。 抑郁的诊断——DSM-Ⅵ z在同样的2周时间内出现以下5个症状,表示机体功能有了改变: ?情绪低落 ?对所有活动或者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显著降低 ?不吃东西导致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增加 ?失眠或睡眠过度 ?精神兴奋或迟缓 ?疲劳或无力 ?感觉没有价值或强烈莫名的罪恶感 ?集中思考的能力减弱或犹豫不决 ?反复想到死亡,意想自杀或企图自杀 z这些症状使临床上出现明显的不适表现,社会生活、职业生涯或其他重要领域在功能上出现障碍 z这些症状并非源于药物的直接生理效应(如滥用药物)或一般的医学状况(如甲状腺功能减退) z伤恸并不能更好的解释这些症状 抑郁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z目前,作用机制不清楚-可能存在多种机制 z无有效的生物标记,也无成像异常 z死后脑的研究并未显示出结构或神经化学物质异常 z目前大多数药物的应用都属于经验性治疗 z大多数理论以“胺类假说”为基础

生物胺类 ?多巴胺(DA )–合成:酪氨酸左旋多巴多巴胺 –来源:黑质,腹侧被盖区 –靶位:基底神经节,大脑皮质 ?去甲肾上腺素(NE ) –合成: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来源:蓝斑 –靶位:大脑皮质 ?5-羟色胺(5HT ) –合成:色氨酸5-羟色氨酸5-羟色胺 –来源:中缝核 –靶位:皮质, 基底神经节, 海马, 脑干 TH AADC D βH TPH AADC 生物胺类的转运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再摄取 生物胺类的转运 受体

药二药物分类总结大全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属于巴比妥类镇静与催眠药的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 属于苯二氮卓类镇静与催眠药的是:地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 属于环吡咯酮类镇静与催眠药的是:佐匹克隆,艾司佐匹克隆 下列镇静与催眠药中,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激动剂的是:唑吡坦 属于巴比妥类的抗癫痫药是:*巴比妥、扑米酮 属于苯二氮卓类的抗癫痫药是:*西泮 属于乙内酰脲类的抗癫痫药是:苯妥英钠 属于二苯并氮卓类的抗癫痫药是:**西平 属于GABA类似物的抗癫痫药:加吧喷丁氨己烯酸 属于脂肪酸类的抗癫痫药是:丙戊酸钠 下列抗抑郁药中,属于选择性5-HT(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是: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2015考题) 下列抗抑郁药中,属于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下列抗抑郁药中,属于四环类——马普替林 下列抗抑郁药中,属于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2015年考题) 下列抗抑郁药中,属于三环类——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多塞平 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下列抗抑郁药中,属于5-HT受体阻断剂/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 下列抗抑郁药中,属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2015年考题) 下列药品中,属于酰胺类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的是:*西坦(2015年考题) 下列药品中,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的是:多奈哌齐、利斯的明、石杉碱甲 其他类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胞磷胆碱钠艾地苯醌银杏叶提取物 阿片生物碱类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半合成吗啡类麻醉性镇痛药:双氢可待因、丁丙诺啡、氢吗啡酮 苯哌啶类合成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哌替啶 二苯甲烷类合成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美沙酮,右丙氧芬 吗啡烷类合成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左啡诺,布托啡诺 苯并吗啡烷类合成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喷他佐辛,非那佐辛 非甾体抗炎药类镇痛药: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等

抗抑郁药种类概述及发展趋势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抗抑郁药种类概述及发展趋势 作者:赵会娟, 史义静, 刘琨, ZHAO Hui-juan, SHI Yi-jing, LIU Kun 作者单位:赵会娟,刘琨,ZHAO Hui-juan,LIU Kun(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栾城,051430), 史义静,SHI Yi-jing(鹿泉市第一中学,河北鹿泉,050020) 刊名: 河北化工 英文刊名: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年,卷(期):2010,33(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5条) 1.祁雪丹;屠树滋;王秋娟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新药杂志 2003(10) 2.刘燕;高哲石瑞波西汀--新型选择性去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期刊论文]-上海精神医学 2001(02) 3.王欢;王月华安非他酮与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6) 4.何国柱;许国富氯米帕明和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期刊论文]-上海精神医学 2006(05) 5.Feighner J;Hendeickson G;Miller L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doxepine versus bupropion in outpatients with a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1986(06) 6.Sliverstone PH;Ravindra A once-daily venlafaxine eatended release (XR) comparedwith fluoxetine in outpatients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999 7.Ballus C;Quirous G;De Flores T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venlafaxine and paroxetine inout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or dysthymia[外文期刊] 2000(01) 8.刘超;关巧凤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民康医学 2007(03) 9.程清芳;朱义波盐酸舍曲林的合成[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07) 10.张俊;武岳氟西汀盐酸盐合成路线图解[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04) 11.缪国娟;宋淑娜抗抑郁药的药物治疗[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07(02) 12.杨宣斌;史美甫几种新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期刊论文]-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1(02) 13.黄金石;朱颗洁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 2007(01) 14.王红星;王祖承;张明岛吗氯贝胺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06) 15.王燕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02)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陈玲.邹栩.CHEN Ling.ZOU Xu抗抑郁药市场前景及最新研发动态[期刊论文]-世界临床药物2009,30(8) 2.张荣华.徐俊冕.ZHANG Rong-hua.XU Jun-mian抗抑郁药、抑郁症与自杀风险[期刊论文]-世界临床药物 2009,30(4) 3.董金石.朱颖洁抗抑郁药的研发进展[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2007,20(1) 4.吴文蓓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 5.吴俊杰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将持续走高[期刊论文]-中国处方药2010,95(2) 引证文献(2条) 1.张洪香2008-2010年我院抗抑郁药的用药分析[期刊论文]-天津药学 2011(3) 2.贾小鹏.肖新荣.梁俊.夏岳韬.陈川.郭娅楠3-甲基-2-(3-氯基苯基)吗啉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抗实验性抑郁活性[期刊论文]-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药学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抗抑郁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药、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药。本文就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抗抑郁药;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which is high incidence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life.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depression, and the previous main method i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pression etiology, pro- gressively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drug treatment.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e chemical s- 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studie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1]。目前,中国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 亿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2]。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 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3],谷氨酸传导障碍[4],神经免疫异常[5]等因素有关,新发病机制的发现很大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即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6]。目前,许多人又把目光

医院各科常用药物临床信息及药品分类

医院常用药物临床信息 抗微生物药 1.抗生素 a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美洛西林、磺苄西林钠、 b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 孢唑林钠、头孢硫脒、 第二代头孢尼西、头孢克洛、头孢美唑、头孢呋辛、 第三代:头孢地秦、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c其他β-内酰胺类:头孢米诺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氨曲南 dβ-内酰胺酶抑制药:阿莫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美洛西林钠舒巴坦 e氨基糖苷类: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硫酸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新霉素 f四环素类:盐酸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g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乳糖酸红霉 素、乙酰麦迪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吉他霉素、 克拉霉素、地红霉素 h氯霉素:氯霉素、甲砜霉素 i糖肽类:盐酸万古霉素、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j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l其他抗生素:磷霉素、夫西地酸 2.合成抗菌药 a磺胺类及磺胺增效剂:柳氮磺胺吡啶、甲氧苄啶 b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 c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e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f抗感染植物制剂:盐酸小糪碱、鱼腥草素钠 3.抗真菌药 a唑类抗真菌药:克霉唑、硝基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 b抗生素类抗真菌药:制霉菌素 c其他抗真菌药:特比萘芬、氟胞嘧啶 4.抗病毒药 a抗疱疹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阿糖腺苷 b 抗HIV药:拉米夫定、齐多夫定 c其他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德福韦、金刚乙胺 5.抗分枝杆菌药 a结核病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b抗麻风病药:氨苯砜、沙利度胺 肿瘤用药 1.抗肿瘤药 a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盐酸吉西他滨、羟基脲、氨蝶呤、 b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枸橼酸他莫昔芬 c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多柔比星 盐酸表柔比星、吡柔比星、柔红霉素 d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高三尖酯碱 e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硫酸长春新碱、紫杉醇、多西他赛 d拓朴异构酶Ⅱ抑制药:依托泊苷 e抗信号转导药:氮芥 f烷化剂类:环磷酰胺、 g破坏DNA的抗生素类:丝裂霉素、顺铂 g破坏DNA的铂类:卡铂、奥沙利铂 i其他抗肿瘤药:盐酸昂丹司琼 j抗肿瘤辅助药:盐酸格拉司琼、香菇多糖、帕米磷酸二钠、心血管系统药 1.强心药 a洋地黄糖苷类: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 b非苷类强心苷:普罗帕酮 2.抗心律失常药:美西律、艾司洛尔、胺碘酮、哌唑嗪 3.降血压药 a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甲磺酸酚妥拉明、普萘洛尔 b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吗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拉贝洛尔 c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卡托普利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马来酸依那普利、盐 酸贝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钠 e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 氯噻嗪、氯沙坦钾、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缬沙坦 替米沙坦、砍地沙坦酯、硝普钠 f血管扩张药:地巴唑、米诺地尔 g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 i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舍平 j其他降血压药:吲达帕胺 4.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5.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盐酸地尔硫卓、 6.抗体休克血管活性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盐酸 多巴酚丁胺、多巴胺、 间羟胺 7.血脂调节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 非诺贝特、本扎贝特、烟酸 8.周围血管扩张药:盐酸氟桂利嗪、马来酸桂派齐特、前 列地尔、 9.其他心血管系统药:阿司匹林、磷酸肌酸、胰激肽原酶、 阿魏酸钠、二磷酸果糖、 呼吸系统药 1.祛痰药:舍雷肽酶、盐酸氨溴索 2.镇咳药:磷酸可待因、枸橼酸喷托维林、 3.平喘药 a茶碱类:茶碱、氨茶碱、多索茶碱、二羟丙茶碱 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异丙 \肾上腺素、硫酸沙丁胺醇、富马酸福莫特罗、硫酸 特步他林 c肾上腺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d过敏介质阻释药:色甘酸钠、孟鲁司特钠、 消化系统 1.抗酸药:铝碳酸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