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饲养小鹅的管理方法技术
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幼鹅是农村地区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繁殖能力强,备受种植户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适宜的饲养环境、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常见的健康问题预防与处理,旨在帮助饲养者正确照料幼鹅,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一、适宜的饲养环境1. 温度控制:幼鹅对温度较为敏感,初孵时需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温度控制于摄氏34-35度为最佳,随着鹅龄增长,逐渐降低至摄氏30度以下。
同时,确保鸭舍内洁净、干燥,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感染病害。
2. 饮水设施:幼鹅对水的需求量大,应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且容器宜浅,以利于幼鹅饮水。
定期更换饮水器内的水,确保饮水卫生与安全。
3. 饲料摆放:将饲料摆在鹅舍内,以供幼鹅采食。
饲料摆放应干净整齐,避免堆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变质。
二、合理的饲养管理1. 合理饲料搭配:幼鹅的饲料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搭配。
刚孵化出的幼鹅可使用渣米或面粉喂养;生长期的幼鹅需提供高蛋白、均衡配制的混合饲料;后期饲喂环节还需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
2. 饲喂次数与量控制:合理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对于幼鹅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每日饲喂3-4次,每日消耗量为幼鹅体重的2-3%。
同时,要确保饲喂的时段固定,不要让幼鹅饿或饱太长时间。
3. 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鹅舍进行清洁与消毒是保持幼鹅健康的必要措施,特别是幼鹅的粪便清理要及时且彻底。
定期消毒过程中,注意保护鹅群的安全,避免摄入有毒药剂。
三、常见的健康问题预防与处理1. 高温胁迫:夏季气温过高,可能导致幼鹅发生高温胁迫,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应保持鹅舍通风良好、防晒遮阳,并通过短时浸泡或喷淋清水方式,降低幼鹅体温。
2. 营养失衡:错误的饲料搭配可能引起幼鹅的营养失衡,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及时调整配方。
3. 常见病害:幼鹅易患脑炎、感染性肠炎等疾病。
应在饲养过程中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为幼鹅提供充足的营养与抗体,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雏鹅的管理技术

根据雏鹅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 ,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营养成分 的均衡。
饮水管理
饮水质量
保证雏鹅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饮水,防止水源污染。
饮水器数量
合理设置饮水器的数量和位置,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够方便地 饮用到清洁的水。
02
雏鹅的疾病防治
常见疾病
雏鹅病毒性肠炎
由滤过性病毒引起,多发 生于2-3周龄的雏鹅,表现 为腹泻、食欲减退、精神 萎靡等症状。
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如与餐饮企业合作 、开展线上销售等。
品质保证
提高雏鹅品质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如通过生态养殖、科学管理 等手段提升品质。
发展前景
政策支持
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雏鹅养殖业有望受益于相关 政策的扶持。
技术创新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雏鹅养殖将更加规模化、集约化 ,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度。
温度调整
根据天气情况和雏鹅的活动情况, 适时调整育雏室的温度,避免过高 或过低,保持适宜的温差。
温度监测
定期检查育雏室的温度,并做好记 录,确保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卫生清洁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育雏室内的粪便和进行消毒,预防疾 病的发生。同时根据当地疫情和 疫苗接种计划,及时给雏鹅接种
雏鹅流感
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主 要症状为高热、咳嗽、呼 吸困难等,可导致雏鹅大 量死亡。
雏鹅副伤寒
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 于1-2周龄的雏鹅,表现为 腹泻、食欲减退、呼吸困 难等症状。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供应情况,定期 给雏鹅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其免疫力 。
隔离观察
对新进雏鹅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疾 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鹅的饲养与管理

鹅的饲养与管理饲养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很好。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鹅的饲养与管理,一起来看看。
鹅的饲养与管理(-)饲养方法自孵化出雏到28日龄的四季鹅称为雏鹅。
雏鹅在出壳后24小时进行饮水,方法是:用小盆盛水,将雏鹅的嘴按入水盆,让其饮水,经数次调教,雏鹅就会自已饮水。
-般饮水后即可开食。
开食的饲料以米饭、清水泡透的碎米和洗净切细的鲜嫩菜叶、嫩青草等青绿饲料为好,并加入骨粉和食盐。
雏鹅开食后,逐渐喂给配合饲料。
喂食时要注意定时定量,少喂勤添,耐心喂养,个别不会采食的雏鹅,可将青菜丝送到雏鹅嘴旁,诱其采食,经数次调教,即会吃食。
此时日喂4~5次,最后-次在晚上9时左右。
当雏鹅长至4~5日龄时,因鹅体水分减少,蛋黄吸收完全,雏鹅羽毛紧贴,体型较出壳时缩小,体重减轻,俗称收身。
此时雏鹅的消化能カ增强,食欲增加,可以逐渐增加喂料次数和喂量,-般日喂6~8次。
lO日龄以后,以青料为主,另加碎米,也可用米糠等代替碎米。
此时雏鹅开始放牧食草,日饲喂次数可减至5~6次,并保证饮水充足。
2O日龄后,饲粮可适量加入谷粒和甘薯丝等。
此时雏鹅长大,消化能カ更强,可延长放牧时间,日喂料可减为4~5次。
(ニ)饲养时应注意的事项(l)雏鹅饲料必须新鲜清洁,不喂腐败变质饲料。
l5日龄内的雏鹅,每次喂八成饱为宜,喂的过量易引起消化不良。
每次喂料后将饲槽拿走为好,可让雏鹅安静休息。
(2)雏鹅饮水要充足,采取自由饮水,注意饮水清洁卫生,每次加水不要太满,以防溢出。
(3)随着雏鹅日龄增加,饲料由熟到生,从软到硬逐渐转化,不宜突变,否则易引起雏鹅消化不良和发生疾病。
(三)管理措施雏鹅期的管理要点有:(l)保温。
雏鹅培育-般都采用自温育雏,其方法是:在竹篮内铺垫草,将雏鹅放入篮内,天冷时在竹篮上加盖棉絮保温。
天暖后,可在竹篮上加盖纱布,以防蚊子叮咬。
如温度适宜,竹篮内雏鹅安静,也无打堆现象;若竹篮内温度偏高,则雏鹅叫声急促,揭开棉絮后,可见雏鹅分散在竹篮四周,应及时拿走棉絮,并赶动雏鹅,使鹅体运动,达到调节温度,蒸发水分的目的;如温度偏低时,雏鹅叫声低沉,聚集打堆,应立即加棉絮保温。
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从小白鹅到肥美鹅,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幼鹅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场所选择:幼鹅需要干燥、通风、光照和保温的环境,一般选择远离污染源、阳光充足、风力适中的场所。
2. 饲料配方:幼鹅早期应以鸡蛋清、玉米面等为主食,同时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随着幼鹅的生长,饲料应逐渐转为以小麦邦、豆粕、玉米等为主要成分的配方饲料。
3. 定量饲喂:幼鹅每次饲喂应控制在幼鹅体重的3%-5%,避免因过度饮食导致肠胃负担过重。
每日饲喂次数应保持在3-4次之间。
4. 清洁保健:幼鹅场所及饮水、饲料器具均需定期清洗消毒,以防传染病的发生。
每天应定时给幼鹅换水,保证干净、清新的饮水。
通过良好的养殖方式,加上适当的护理,幼鹅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体形健壮,同时丰富的肉质口感也是餐桌上的佳品。
雏鹅的温度管理方法,雏鹅如何分群及放牧

雏鹅的温度管理方法,雏鹅如何分群及放牧一般来讲,从出雏到4周龄为雏鹅,下面我们谈谈雏鹅的饲养管理,主要是雏鹅的饲喂管理、温度管理和雏鹅如何分群及放牧等问题,供养鹅的朋友们参考。
1、雏鹅的喂料管理雏鹅出壳毛干后,应尽早训练它们采食青饲料,把含水分较少的青菜如苦荬菜等切成丝,撒在地面任其自由采食。
1-2日龄日喂4-5次,10日龄10次,20日龄7次,30日龄6次。
在1-2日龄后,可喂青料与精料混合饲料,青精之比为9:1-12:1,精料以浸湿的碎玉米、碎大米为主。
2、雏鹅的温度管理第一周温度为30-28℃,每周约降2℃,室温不低于18℃,低于15℃就要点火升温。
目前饲养雏鹅采取自温育雏法,10日龄前放人筐中,每次喂料时取出,上盖麻袋或棉被等。
20日龄后放在地面上分为若干栏,也以覆盖物的多少来调节温度。
气温较高时,在6日龄前就可放在地面上,分成若干小格保温。
注意通风与勤换垫草。
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还要积极提高其抗寒性。
雏鹅吃饱后,可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活动,并减少覆盖物,逐渐增强其抗寒性,对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很有好处。
3、雏鹅的放牧管理一般15日龄后可把小鹅赶到牧地吃草。
放牧时应注意的问题:雏鹅养到脱温后才可放牧;放前少喂或不喂料,以促其大量吃草;雏鹅放牧时,应等露水干后再放,以免露水湿腹而感冒或腹泻,等其腹部羽毛长全后就不怕露水草了。
天气较冷时应迟放早收,天热时应早放迟收,中午要防止阳光曝晒。
4、雏鹅的分群饲养管理又叫自温育雏。
即根据日龄分为小群,一般是把5日龄的10只为一群,6-10日龄的8只为一群,11-20日龄的4-5只为一群,30日龄的20--25只为一群。
分群的目的是,避免拥挤、减少死亡。
东北小白鹅饲养技术

东北小白鹅饲养技术1、温度适宜在幼鹅阶段要通过外界加温,让雏鹅顺利度过幼鹅期,一般1~7天需加温33~29度,8~14天温度要保持在28~22度,随后最好保持在15度以上,这样的温度最适合鹅的成长。
2、及时饮水饮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要保证出壳后24~36小时喝水,超过36小时雏鹅容易轻度脱水,超过48小时会严重脱水。
饮水的温度要跟棚内一致,此外避免雏鹅拉稀,3天内饮水可以添加抗肠道和抗应激的药物。
3、适时开料雏鹅先开饮后开食。
开食在开饮后半小时进行,可用半生半熟的米饭(用冷开水洗去粘性)加切细的嫩青绿饲料,撒在塑料布上或小料槽内,引诱雏鹅自由采食。
4、光照管理1周龄要24小时的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5瓦灯泡,灯泡高度距离地面在2米左右。
2周龄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瓦灯泡;3周龄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瓦灯泡;4周龄起自然光照,为便于管理夜间弱光照明(每平方米0.3瓦灯泡)。
5、做好防疫刚出壳24小时内注射完小鹅瘟疫苗,在第5~7天再加强一次,10~14天注射副黏病毒疫苗,21天时注射禽流感疫苗。
6、室外活动22-28日龄白天可以放到室外活动,天气好时在运动场上喂青饲料。
天冷时,晚上室内要注意保温,可以多加垫草。
雏鹅吃草多,粪便多,要对鹅舍进行清扫,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每天喂配合饲料5-6次,用料量逐日增加,晚上至少喂1-2次。
7、调整饲养密度1周龄10-15只,2周龄8-10只,3周龄6-8只,4-6周龄4只,7周龄后3只即可。
根据雏鹅的大小、强弱进行群分饲养,一般每群80-100只,对弱群加强饲养,3周龄后可并群饲养,每群300-400只。
以上就是雏鹅在1-40天管理方面要注意的,养鹅户要注意,这样可以减少雏鹅的死亡率,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增加养鹅场的效益。
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

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鹅场选址:选择地势平坦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立鹅场,便于鹅后期运动,并且鹅场中的鹅舍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性。
2. 雏鹅开食:雏鹅出壳24个小时后,要先饮水开食,准备一个水盆,将鹅嘴捏住,按压到水盆中,调教其自行喝水,然后喂青菜、萝卜、米饭等精细的食物,方便小鹅吞食。
主要喂食的都是切碎蔬菜配米饭,或者是青草也可以。
养到快一个月的时候,可以喂食玉米粉、草粉、鱼粉之类。
3. 分群管理:在雏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
4. 饲料喂养:每天早、中、晚各饲喂1次,白天上、下午可各放牧1次,每只早晚各补饲谷粒25克,每只每天耗青草克,料克。
每次喂饲后均让其充分饮水。
5. 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鹅舍,保证环境干净、整洁,每天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免感染疫病,并且小鹅的草垫,每隔1个星期要更换一次,防止发霉腐烂。
6. 防疫:定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严格卫生防疫制度。
门前设消毒池和消毒箱,来往人员要消毒(1%火碱水、生石灰等),饮、食用具每天要定时清洗,至少每周消毒1次。
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时清扫。
消毒药品很多,如百毒杀、过氧乙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
7. 配种:鹅大多在水中自然交配。
一天中,早晨和傍晚是种鹅交配最活跃期。
8. 产蛋期管理:产蛋期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增加产蛋量,这期间如果光照不够的话,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长需要长达13小时以上。
9. 休产期管理:鹅的产蛋期有7个月左右,它会在夏秋季节时进入到休产期,在此期间,要在鹅舍上安装通风设备,使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中产生大量细菌,而且可以为鹅群进行人工换羽,缩短鹅的换羽时间,使其产蛋期延长。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咨询养鹅专业户或者查阅养鹅相关书籍。
鹅饲养管理要求:雏鹅、小鹅、中鹅的饲养管理

鹅饲养管理要求:雏鹅、小鹅、中鹅的饲养管理雏鹅的饲养管理养殖场的选择雏鹅在养殖场内饲养,需要选择一个具备以下条件的场所:1.场地要宽敞,采光和通风都要良好。
2.土地要干燥,排水要好,地面要平整。
3.要有稳定的照明和供水系统,保证水的质量和供应量。
饮水管理饮水是雏鹅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随时检查水源是否流畅和水质是否达标,确保水不受污染。
2.每只雏鹅每天的饮水量为50-60毫升,饮水器的高度应该合适,以防止雏鹅跳进饮水器中被淹死。
3.检查饮水器是否干净,每天应清洗消毒一次。
饲料管理鹅雏鹅的饲料种类和营养成分需求与其它家禽有所不同,需特别注意:1.雏鹅到达第3天后,开始饲喂半固态饲料,便于消化吸收。
2.饲喂时要适量,不可过量或不足。
3.饲喂时间要规律,避免雏鹅挑食或饿着肚子。
4.定期洗消饲料器具和容器,保持清洁卫生。
疫病防控雏鹅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需要加强防疫措施:1.在养殖场内实行进出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出。
2.雏鹅出现异常状况时,应立即分离,进行治疗或淘汰处理。
3.定期对养殖环境和雏鹅进行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小鹅的饲养管理养殖环境的选择小鹅的饲养环境要与雏鹅相似,但也有以下不同之处:1.养殖场的面积要比雏鹅大,为小鹅提供更多的运动空间。
2.需要有室外活动区域,增加小鹅的运动量和日晒时间。
3.水池的大小和深度要适宜,小鹅可以在水中游泳和取水饮用。
饮食管理小鹅的成长和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饲喂高蛋白的饲料,如豆腐渣、玉米、糠、麦子等。
2.饲喂时要按照饲料配方比例,适量和适时。
3.饮水要在室外水池中提供,可增加小鹅的摄水量和锻炼能力。
4.定期添加营养素和抗生素,增强小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清洁卫生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卫生,可有效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1.将水池的水定期更换,防止积水和藻类的繁殖。
2.将饲料和饮水容器清洗干净,消毒之后再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饲养小鹅的管理方法技术
一、雏鹅的培育
雏鹅系指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又叫小鹅。
雏鹅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是影响到以后生长发育、体质健康、成活率高低的大问题,与养殖者经济效益紧紧连在一起。
1.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中、小型鹅出壳体重80~120克,大型鹅130克以上,长到20日龄,小型鹅比出壳时增长6~7倍;中型鹅9~10倍;大型鹅11~12倍。
体温调节能力差,小鹅出壳后全身只覆盖稀薄绒毛,保温能力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育雏要人工给以保温。
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比雏鸡快得多,因此喂鹅要少给勤添,喂全价料,充分满足雏鹅生长发育要求;新陈代谢旺盛,需水较多,水槽不可断水;易集堆,若密度大,易受捂受压,受捂后易形成"小老鹅"。
公母生长速度不同,同样条件,公比母多增重5%~25%,有条件的公母鹅要分开饲养,既提高增重和成活率,又节省饲料。
个体小,对外界条件极为敏感,抗病力差,必须精心管理,夜间要有人值班看护。
2.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要对育雏室、育雏设备进行准备和检修。
育雏室要防止"贼风"(过堂风)进入,彻底灭鼠,防止兽害。
接雏前2~3天,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墙壁要用20%石灰水粉刷,排水沟用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地面、天棚用1∶200的农福、0.25%抗菌威或0.1%~0.3%过氧乙酸溶液自上而下喷洒消毒,以地面见湿为宜。
喷后关闭门窗2~3小时,然后敞卉,晾干室内。
最好进行熏蒸消毒,凡进入育雏室的垫料、饲槽、水槽、围栏、装雏筐等用具要与育雏室同步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14毫升福尔马林、7克高锰酸钾,消毒容器容量至少是消毒液的5~10倍。
容器周围不要有垫料,严防火灾。
事先要关好门窗,堵塞缝隙,室内保温25~27℃,湿度75%~80%,温湿度低消毒效果差。
封闭48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关闭待用。
育雏室门前设消毒池,喷洒5%
来苏儿或2%~3%火碱液或撒生石灰消毒。
进雏前要备好饲料、兽药、疫苗、照明用具等,最后进行预温,在进雏前,将育雏室温度调至28~30℃,相对湿度65%~75%。
并做好各项安全检查。
3.雏鹅的选择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雏鹅。
种鹅必须进行小鹅瘟、鸭瘟、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
雏鹅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
接雏前要了解该场的孵化率和出雏时间,一般以30~31天正常出雏为好,若孵化率低或出雏时间过早、
过晚,则鹅雏的质量差。
健康强雏精神饱满、眼睛有神、活泼、反
应灵敏、叫声洪亮;羽毛整洁,符合品种特点;体格匀称,大小适中,无残疾;两腿结实,手握挣扎有力,腹部柔软而有弹性;脐部吸收良好,肛门洁净无粪迹等。
剔除弱雏鹅,弱雏鹅羽毛粘有蛋壳或蛋清
等污迹;不能站立、腿部干瘪,精神痴呆无神、叫声嘶哑或发出尖叫;歪嘴、瞎眼,腿瘸等畸形;肛门粘有粪便;脐部水肿或有血迹、钉脐等;腹部触之水样无弹性或有硬块;体格大小参差不齐。
4.初生雏的运输运输鹅雏的关键是温度和密度,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保持25~30℃,雏鹅胎毛于后能站立行走时才可装箱起运。
汽车
运输,车箱底板、垫草要严格消毒,每行雏箱之间、雏箱与车箱之
间要留有空隙,最好用木条压米秸、竹竿)隔开,以便通气。
雏箱或
包装盒四周要留有通气孔。
天热时在早晚凉爽时运输;天冷时在中午
温度高时运输。
箱(盒)内雏鹅密度要适中,每箱最多装60只。
运输
途中,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防暑、通风,途中不能停留。
运输雏
鹅用具上要有覆盖物或防雨用具等。
途中要勤检查,用手赶动,防
止集堆挤压。
行车要稳,转弯、刹车不要过急,下坡要减速,以免
雏鹅堆压死亡。
若距离太远,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宜采用嘌蛋方
法运输,即运输孵化到28~29天雏鹅开始啄壳的种蛋。
5.育雏条件温度直接影响育雏成活率和健康水平,是育雏的首要条件。
平面(火炕、地上水平烟道、网上)育雏,进雏1~2天为
30~29℃,以后每周下降2~2.5℃,直至脱温,温度是指炕面上方8~10厘米处的适合温度,切忌将温度计吊得过高或平放在垫草上。
但掌握温度要灵活,只要雏鹅不远离热源或集堆于热源附近,而是"
满天星"式地分布在火炕或网上,食欲旺盛,休息时很舒适,说明温
度恰到好处。
力求温度平稳,严防忽高忽低,更不能过高过低。
相
对湿度控制在60%~65%,经常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
为了方便和
节省垫草,可用稻草编织几个草帘,用后晒干消毒,循环使用。
15
日龄以前的雏鹅切忌直接按触地面,否则潮湿受凉,易引起感冒、
下痢、腿脚麻木等。
要注意通风换气,不能有"贼风"直接吹及雏鹅,更不应在雏鹅睡觉时突然打开门窗,否则易招致感冒。
雏鹅采取弱
光照明,只要能看到吃食饮水便可以。
3日龄内可不定时关灯1~2
小时,使其熟悉黑暗环境,以免以后突然停电时发生惊恐、集堆、
挤压。
饲养密度要适宜。
育雏适宜温度、湿度、密度
一、放牧不要太远。
鹅是草食水禽,有放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放得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如果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
伸长、鸣叫则是恋巢的表现,就要把它赶回棚内产蛋。
二、供给足够饲料。
产蛋前四周开始喂给谷物占25%~30%、青
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其中加有豆饼,使粗蛋白水平为15%~16%,每天每只喂给250~300克,并全天供应足够优质粗饲料,如
秕谷、干草粉等。
若有放养条件的,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
三、加喂夜食。
晚上喂食是提高产蛋率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一至二次,可年产蛋40~80枚。
四、留好公鹅。
农村农户养鹅大多走自繁自养的路子,这样有以免引入新病的好处。
一般鹅群可利用3~4年,要选留好公鹅,因公
鹅好斗,编群最好在产蛋前(即在繁殖季节),以免临时编群造成骚扰,影响产蛋鹅受胎率,鹅的公母比例为1∶6。
五、人工辅助。
交配鹅喜在水上配种,受精率高,还可采取人工辅助交配法,其方法是用手握母鹅两脚和翅膀,引诱公鹅靠近,当
公鹅踏上母鹅背上时,可一手把住母鹅,另一手把母鹅尾翅提起,
以便交配。
训练几次,公鹅看到人捉住母鹅就会主动接近交配,每
当母鹅产蛋一次,就要人工辅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种蛋鹅受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