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第一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考点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

练案[4]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1.(2022·广东梅州二模)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表演中,需要舞者两脚前后分开,以胯部为轴,上半身后躺,与地面近乎平行,在舞者缓慢后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舞者所受的支持力始终等于舞者的重力C.舞者越向下躺,重心越低D.舞者两脚间距越大,下弯时越稳定[解析]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舞者缓慢后躺,可认为都是平衡状态,则舞者所受的支持力始终等于舞者的重力,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舞者越向下躺,整个身体的重心越低,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舞者两脚间距越大,重心越向下,下弯时越稳定,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2.(2022·陕西榆林市高三二模)一矿泉水瓶如图所示,其外壳是由食品级的弹性塑料制成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手轻握矿泉水瓶时外壳发生的形变为非弹性形变B.手对矿泉水瓶的作用力是由矿泉水瓶的形变而产生的C.矿泉水瓶的瓶盖以及瓶身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最大静摩擦力D.矿泉水瓶里的水对瓶底部的作用力与瓶底部对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手轻握矿泉水瓶时外壳发生的形变在手离开瓶后还能恢复原状,为弹性形变,故A错误;手对矿泉水瓶的作用力是由手的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矿泉水瓶的瓶盖以及瓶身上的条纹,增加了瓶盖和瓶身的粗糙程度,手握瓶时可以增大最大静摩擦力,故C正确;矿泉水瓶里的水对瓶底部的作用力与瓶底部对水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3.(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艺术课上,老师将学生们的剪纸作品进行展出时,用磁铁将剪纸作品吸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下列关于各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D )A.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与剪纸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磁铁对剪纸的压力是由于剪纸发生形变引起的C.黑板对剪纸的作用力与磁铁对剪纸的作用力大小相等D.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与黑板对剪纸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解析]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与剪纸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由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磁铁对剪纸的压力是由于磁铁发生形变引起的,故B错误;由图可知,三块磁铁对剪纸的压力与黑板对剪纸的支持力相等,黑板对剪纸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剪纸与磁铁的重力之和,而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磁铁的重力,可得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与黑板对剪纸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由力的合成知:黑板对剪纸的作用力与磁铁对剪纸的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故D 正确,C错误。
高三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一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思考感悟 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与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三、弹力
恢复原状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对 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的条件 相互接触 弹性形变 (1)两物体_________;(2)发生_________.
3.方向 相反 (1) 与物体形变方向_____. (2)几种常见模型的弹力方向 ①轻绳的拉力沿绳指向_________的方向. 绳收缩 垂直 ②点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接触处的弹力_____于接 触面(若是曲面则垂直于接触处的_____)指向被压或 切面 被支持的物体. 弹簧轴线 ③弹簧的弹力方向:总是沿_________指向变回原 长的方向. ④杆的弹力方向要依照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定.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总是_________. 竖直向下 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 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 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特别提示:(1)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 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 就不同.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3)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_____. 形变 两个效果 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________.
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包含力的_____、_____、 大小 方向 ______三个要素. 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时,作出的表示物 体受到某一力的有向线段. 特别提示:同一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效 果;不同性质的力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
2.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
2022版新教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新人教版

B.mk2g2 11
D.m2g(k1 +k2 )
【解析】选 C。最初 m1、m2 两木块处于平衡时,上面弹簧的压缩量 x1=mk1g1 ,
下面弹簧的压缩量 x2=(m1+k2m2)g ;当 m1 刚要离开弹簧 k1 时,弹簧 k1 恢复原
长,下面弹簧的压缩量 x2′=mk22g ,则在此过程中 m1 上升的距离 h=x1+x2-
【加固训练】 (能力拔高题)如图所示,一轻绳跨过固定在竖直杆下端的光滑定滑轮 O,轻绳 两端点 A、B 分别连接质量为 m1 和 m2 的两物体。现用两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缓 慢拉动物体,两个力方向与 AB 连线在同一直线上。当∠AOB=90°时,∠OAB =30°,则两物体的质量比 m1∶m2 为( )
【备选例题】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1 和 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 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上面木块上升的 高度为( )
A.mk1g1 11
C.m1g(k1 +k2 )
【解析】选 B、D。以 B 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B 点受重物的拉 力 FT1(等于重物的重力 G)、轻杆的支持力 FN 和绳子的拉力 FT2
由平衡条件得,FN 和 FT2 的合力与 FT1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AFBN =BFOT2 =FAOT1
又 F=FT2,FT1=G
A.0.8 N C.3.2 N
B.1.6 N D.6.4 N
【解析】选 C。根据题意将一弹性绳对折,相当于将此弹性绳剪成相同长度的 两段绳,每段绳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胡克定 律 F=kx 可知劲度系数变为原来的两倍。根据图像可知弹性细绳的劲度系数 k =ΔΔxF =140 N/cm=0.4 N/cm 则对折后,劲度系数变为 2k=0.8 N/cm 所以物体的重力为 G=2kx+2kx=0.8×2 N+0.8×2 N=3.2 N, A、B、D 错误,C 正确。
高中物理高考 第2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 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 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 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选项C错误; 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 D错误.
例5 如图所示,小车内沿竖直方向的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条与竖直方向 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 × ) 2.轻绳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 3.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 )
方法技巧 提升关键能力
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比较
轻绳
轻杆
弹性绳
轻弹簧
图示
受外力作用时
拉伸形变、压缩
拉伸形变、压缩
拉伸形变
拉伸形变
判断 正误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 ) 2.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 )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 ) 4.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5.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 )
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有关,相同材料的两物体接触面积越大,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静力学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4年《步步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人教版)

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 f =μF N 推出的μ=F f 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 f 成正比,F f 越大,μ越大B .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 成反比,F N 越大,μ越小C .μ与F f 成正比,与F N 成反比D .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解析 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决定,与摩擦力F f 和压力F N 无关,一旦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确定了,动摩擦因数μ也就确定了. 答案 D2.(2013·揭阳模拟)如图2-1-13所示,物体P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向右拉P ,直到拉动,那么在P 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 的弹力F T 的大小和地面对P 的摩擦力F f 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有不逮 ( ).A .弹簧对P 的弹力F T 始终增大,地面对P 的摩擦力始终减小B .弹簧对P 的弹力F T 保持不变,地面对P 的摩擦力始终增大C .弹簧对P 的弹力F T 保持不变,地面对P 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 .弹簧对P 的弹力F T 先不变后增大,地面对P 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图2-1-13解析物体P始终静止不动,故弹簧的形变量没有变化,弹力F T保持不变.由力平衡知F=F f-F T,力F逐渐增大时,F f也逐渐增大,故选项B正确.答案 B3.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在大小相等、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如图2-1-14所示,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A.在F1的反方向上受到F f1=μmg的摩擦力B.在F2的反方向上受到F f2=μmg的摩擦力C.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f=2μmgD.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f=μmg答案 D4.如图2-1-15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的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1<F f2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F1=F2D.传送带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为0解析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与绳的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因此方向向左,B错;设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F cos θ-μF N=0,F N+F sin θ-mg=0,解得F=μmgcos θ+μsin θ,恒定不变,C正确;滑动摩擦力F f=F cos θ=μmg cos θcos θ+μsin θ也不变,A、D错.图2-1-14图2-1-15答案 C5.如图2-1-16所示,在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中放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小球的直径恰好和盒子内表面正方体的边长相等,盒子沿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滑动,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论盒子沿斜面上滑还是下滑,球都仅对盒子的下底面有压力B .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右侧面有压力C .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D .盒子沿斜面上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解析 先以盒子和小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无论上滑还是下滑,用牛顿第二定律均可求得系统的加速度大小为a =g sin α,方向沿斜面向下,由于盒子和小球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也是a =g sin α,方向沿斜面向下,小球沿斜面向下的重力分力大小恰好等于所需的合外力,因此不需要左、右侧面提供弹力.答案 A6.(2013·六安质量检测)如图2-1-17所示,楔形物块a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静止着小物块b .现用大小一定的力F 分别沿不同方向作用在小物块b 上,小物块b 仍保持静止,如下图所示.则a 、b 之间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的是 ( ).图2-1-16图2-1-17解析 未加力F 前对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 受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A 中加力F 后,静摩擦力一定增大;B 、C 中加力F 后,静摩擦力可能减小,B 、C 错;D 中加力F 后,静摩擦力不变,D 错.A 选项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2-1-18所示,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 和N ,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P .用力压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增大,P 上移B .F 增大,P 下移C .F 减小,P 下移D .F 减小,P 上移解析 本题考查微小形变的放大法.当力F 增大时,两镜面均向里倾斜,使入射角减小,经两次累积,使反射光线的反射角更小,光点P 下移;反之,若力F 减小,光点P 上移.所以,选项B 、D 正确.答案 BD8.(2011·山东卷,19)如图2-1-19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 fa ≠0,b 所受摩擦力F f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图2-1-19图2-1-18A .F fa 大小不变B .F fa 方向改变C .F fb 仍然为零D .F fb 方向向右解析 右侧绳剪断瞬间,木块b 受到弹簧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因b 在弹簧拉力作用下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木块a 受左侧绳的拉力和弹簧弹力不变(弹簧未来得及形变),故F fa 不变.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答案 AD9.(多选)(2013·海南琼海一模)如图2-1-20所示,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 、B 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A .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 .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 .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 .A 、B 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解析 经分析,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地面受的压力不可能为零,选项A 对、B 错;由于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绳子中拉力只可能竖直向上,所以地面与B 间不可能存在摩擦力,而A 、B 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选项C 错而D 对. 答案 AD10.(多选)如图2-1-21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F 按照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20图2-1-21A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B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 .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D .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减小解析 设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和斜面均处于平衡状态,以物块和斜面作为整体研究,在水平方向上有f =F cos θ,外力不断减小,故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断减小,故A 正确、B 错误.对于物块m ,沿斜面方向:(1)若F 0>mg sin θ,随外力F 不断减小,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下减小为零,再沿斜面向上逐渐增大;(2)若F 0≤mg sin θ,随外力F 不断减小,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不断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 AC11.(多选)A 、B 两物块如图2-1-22叠放,一起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则( ).A .A 、B 间无摩擦力B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αC .A 、B 间有摩擦力,且B 对A 的摩擦力对A 做负功D .B 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 选取A 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 除了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A 和垂直A 、B 接触面向上的弹力F N 作用外,肯定还受到平行于A 、B 接触面指向左上方的摩擦力F f 的作用,如图所示.根据受力图可知,B 对A 的摩擦力F f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小图2-1-22于90°,所以摩擦力F f对A做正功,选项A、C均错误;选取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该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对其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易得,斜面对整体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选项D正确;沿斜面方向(m A+m B)g sin α=μ(m A+m B)g cos α,解得μ=tan α,故选项B正确.答案BD12.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如图2-1-23所示的两种装置.(1)为了能够用弹簧测力计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图示装置的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要做匀速运动?(2)若木块A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否等于拉力F a的大小?(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甲图中当物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60 N,拉力F a=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图2-1-23解析(1)甲图装置中只要A相对B滑动即可,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乙图装置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A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2)甲图中A受B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力而使A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应是这两个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之和等于拉力F a的大小.(3)F N=G B=150 N,B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即为F f=60 N,则由F f=μF N可求得μ=0.4.(注:滑动摩擦力与F a的大小无关,这种实验方案显然优于乙图装置的方案)答案(1)甲图中A可以不做匀速运动,乙图中A必须做匀速运动(2)不等(3)0.4。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37张PPT)

考向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典例7】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 N和F2= 11 N,物体A保持静止。现保持F2不变,当F1减小到17 N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是( )A.6 N B.9 N C.28 N D.31 N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答案 B
【典例2】 如图所示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该瓶装水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下面有关瓶(包括瓶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瓶的重心一定在两条绳子连线的交点上
解析 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A项错误;瓶本身的重心不变的,随着装入瓶中的水的增加,瓶的重心位置可能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B项错误;根据重心的定义,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绳的交点是确定的,但瓶的重心是变化的,D项错误。
答案 C
1.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_______;②接触处发生_________。(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
考点2 弹力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2.弹力方向的判断。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会计算弹力大小,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3.掌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世纪金榜】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教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解析】选B、C。由于容器静止不动,容器和墙壁之间的摩擦 力应和水的重力等大,故逐渐增大,B正确;如果力F比较大,当水 充满容器时,水的重力仍未达到墙和容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 不用改变力F的大小,即C正确。
考点 3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三年5考)பைடு நூலகம்解题技巧
【考点解读】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可用公式f=μN计算,注意对物体间相互挤压的弹力N的分析,并 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它与研究对象受到的垂直接触面方向 的力密切相关,也与研究对象在该方向上的运动状态有关。
2.弹力 (1)定义:发生_弹__性__形__变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 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2)产生的条件。 ①物体间直接_接__触__;②接触处发生_弹__性__形__变__。 (3)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相__反__。
3.胡克定律 (1)内容:在_弹__性__限__度__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 度x成_正__比__。 (2)表达式:F=_k_x_。k是弹簧的_劲__度__系__数__,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 定,单位是_牛__顿__每__米__,用符号_N_/_m_表示。x是弹簧长度的_变__化__量__, 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①接触面_粗__糙__ ②接触处有_压__力__ ③两物体间有_相__对__运__动__
大小、 方向
大小:_0_<f≤_f_ma_x
大小:f=_μ__N_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运动趋势的方向_相__反__ _相__反__
作用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 效果 _相__对__运__动__趋__势__
知识点 2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Ⅰ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力【知识内容及高考要求】1、(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2、(B)力矩。
3、(B)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
重心。
4、(B)形变和弹力。
胡克定律。
5、(B)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动摩擦因数。
6、(B)牛顿第三定律。
7、(B)物体受力分析,受力图。
8、(B)已知作用力共点时物体的平衡。
说明:(1)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在计算方面,只要求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
(2)不要求知道静摩擦系数。
【内容概要及考查特点】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知识。
力的概念是贯穿于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重要概念。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力在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守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所有矢量与分解时都遵守的普遍法则。
力学中的三种常见的力,尤其是摩擦力是历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九七年前的考试说明中被列为C级知识点,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反复考查。
现在虽然取消了C 级要求,但它仍是高考的热点。
关于力矩问题,九三年取消了对力矩平衡的要求,但对力矩的计算仍然要求。
在近几年高考中,更常把本章的知识与后面的知识(如牛顿定律、动量、功和能、气体的压强、电磁学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知识点析及素质训练】一、力·重力·弹力知识点析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同时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学中的研究对象是受力物体。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使物体产物加速度)。
(1)即使很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也会使物体发生形变,只不过有时形变很小,不能直接观察到(这一点对于理解弹力很有帮助)。
(2)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指速度的大小、方向之一或同时发生变化。
3、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1)大小:弹簧秤称量,单位是牛顿(N)。
(2)方向:力作用的方向。
(3)力的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注意:物理量有两类,矢量和标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两类物理量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法则,标量的运算法则是代数加减法,而矢量的运算法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矢量性是力概念的一大难点。
4、分类(1)按性质分,可分为万有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2)按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3)按作用方式分,可分为场力和接触力。
万有引力(重力)、电磁力均属于场力,弹力、摩擦力均属于接触力。
(4)按研究对象分,可分为外力和内力。
·重力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2、大小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G=mg 。
重力源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严格而言,重力一般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是提供物体随地球一同绕地轴转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从赤道到两极,该向心力θωcos R m f 2=(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R 为地球的半径,θ为纬度角)逐渐减小,故物体的重力逐渐增大到两极时,θ=90°,f=0,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我们注意到由于此原因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因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大小不同,故同一物本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重力大小不同,不过由于此原因引起的重力不从心变化不大,一般情况下可以近似认为:2R mM G mg ==。
重力的大小不但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物体所处的位置、高度有关。
超重、失重是物体的视重发生变化,是支持物体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或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
物体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发生改变。
3、方向:竖直向下,除了在赤道和极地附近,一般不通过地心。
4、作用点:重心。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通常可以认为重力就作用在这一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5、区分重力与质量不同的物理概念·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1)接触:(2)有弹性形变。
3、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或者说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1)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被压或者被支持的物体。
正确判断弹力的方向时首先要搞清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形变恢复的方向。
例如:将物体通过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轻绳挂在天花板上。
分析天花板、轻质绳及重物的受力情况图1-1(a)所示。
天花板受绳的拉力:由于绳子发生了拉伸的形变,绳的上端有收缩的趋势,对天花板要产生向下的拉力F 板绳如图1-1(b)所示。
绳板 F 绳物F 板绳 F 物绳图1-1(a) (b) (c) (d)重物受到绳的拉力:绳的下端也有向上收缩的趋势,对重物产生向上的拉力F 绳物如图1-1(c),重物在重力G 和F 绳物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绳的受力情况:天花板受到向下的拉力后发生了形变如图1-1(a )上部虚线所示,于是天花板有向上恢复形变的趋势,对绳产生了向下的弹力。
弹力的判断:a 找接触点或接触面:b 判断接触处有无挤压,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存在挤压或有无弹力作用,可利用假设法。
例如:如图1-2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均匀圆球A 紧靠着挡板MN ,这里圆球只受到重力G 与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N 的作用。
球与挡板虽然接触,但没有弹力。
因为,假设MN 对球有向右的弹力,则球将会向右加速而不会静止,所以,MN 对球不会有弹力。
4、大小:(1)由于弹力是被动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2)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
注意:①公式中x 为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或弹簧的原长减去弹簧缩短后的长度,切不可 把X 认为是弹簧的长度。
②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是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牛/米(N/m )正确认识和理解胡克定律的物理内涵胡克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其中,形变量是指弹簧形变时的长度与弹簧自由长度的差值。
弹簧的串联和并联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两根轻质弹簧串联,当弹簧系统受到拉力F 时,每根弹簧伸长分别为△x 1和△x 2而系统的总伸长量△x 1+△x 2,则对每根弹簧而言:F 1=K 1△x ,F 2=k 2△+x 2,对每根弹簧而言:F 1=K 串(△x 1+△x 2)串联后的两根弹簧系统的劲度系数:212121)/(k k k k x x F k +=∆+∆=串联后的两根弹簧系统的劲数变小。
n 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并联使用,同理可以证明:k 并=nk.【例题析思】[例析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有: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
B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 、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D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
[析与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必定是成对出现的,有力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不一定直接接触,直接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由此可断定A 、C 选项是正确的。
[思考1]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 、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同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力作用在物体上,必是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提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两者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个要素决定。
故选项AC 正确[例析2] 关于物体的重心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图1-2C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D 、重心是物体受重力的作用点,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析与解]根据重心是重力的作用位置可知选项B 是正确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内, 也可以在物体外;比如跳高运动员在越过栏杆身体曲[思考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B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杆秤直接测量;C 、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它压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力;D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提示]抓住重力产生的来源可以得出正确的说法应是D 。
[例析3]如图1-3(a)所示,劲度系数为k 2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 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k 1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
要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的压力大小为物重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 竖直向上提高的距离是多少?[析与解]由于拉A 时,上下两段弹簧都要发生形变,所以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
解决这种题目最有效的办法是研究每根弹簧的初末状态并画出直观图,清楚认识变化过程。
对图1-3(b)中弹簧2的形变过程,设长为x 20初态时它的形变量为△x 2,末态时承受压力为2mg/3,其形变量为△x 2′,分析初末状态,物体应上升△x 2-△x 2′对图1-3(c)中弹簧1的形变过程,设原长为x 10(即初态)。
受到拉力后要承担的压力为物重的1/3,其形变量为△x 1,则综合可知A 点上升量为:d=△x 1+△x 1-△x 2′。
①末态时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3(d),依物块的平衡条件得:F+F 2′=mg 。
初态时,弹簧2产生的弹力 F 2=mg=k 2△x 2。
末态时,弹簧2产生的弹力 F 2′==mg 32k 2△x 2′末态时,弹簧1产生的弹力 11131x k mg F ∆==。
联立上述各式得:21213)(k k k k mg d +=从前面分析可知,复杂的物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些简单场景的有机结合,通过“分析⇔作图”,把一个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各个小过程,并明确各小过程对应状态,画过程变化图及状态图等。
然后找出各状态或过程符合规律,难题也是就不再难了。
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另外,本题中“下面弹簧承受的压力大小为物重的2/3”这句话中,如果没有说明是压力,就需要进行讨论。
[思考3]如图1-4所示,A 、B 是两个相同的轻弹簧原长都是L 0=10cm ,劲度系数k=500N/m ,m A(a) (b) (c) (d) 图1-3如果图中悬挂的两个物体质量均为m ,现测得两个弹簧的总长为26cm 。
则( )A 、m=3kgB 、m=2kgC 、m=1.5kgD 、m=1kg[提示]设A 、B 两弹簧分别伸长X A 、X B ,由胡克定律有: kg g x x k m mgx x k mgg m m kx mgg m kx B A B A B A A B B 13)(3)(2)(=+==+∴=+=== 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