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合音语气词“哒”与方言“哒”
校园流行语“XX哒”的语言学考察

校园流行语“XX哒”的语言学考察校园流行语“XX哒”的语言学考察摘要:校园流行语“么么哒”从一款软件名称开始,迅速流行后产生了“XX 哒”系列流行语。
文章从形成原因、分类及句法结构、语义特征、流行成因等四个方面,对“么么哒”式流行语进行深入研究。
重点从语音、语义、语用等视角进行考察,并在分析其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其流行的原因进行深层次探究,同时指出对待校园流行语的态度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XX哒” 校园流行语语言学考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也逐渐发生变化。
各种新事物、新文化不断产生发展。
这其中包括在发展中产生和演变的新词语。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潮流的年轻一代,拥有高素质以及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在这样的前提下,校园流行语“XX哒”的流行就不足为奇。
本文着重从这类流行语形成的原因、语言结构、语言学视野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一、“XX哒”流行语的出现及形成原因(一)产生及发展“XX哒”这一新词语的流行,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其语义逐步呈现于泛化的趋势。
最终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口语中,并在大学校园中传播开来。
“XX哒”这一类流行语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是中国杭州鸿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于20XX年6月4号上线的一款名为“么么哒”的软件应用。
当时这并不算是流行语,充其量只是个名称。
但在如今的21世纪,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网络也成为一个新的载体,成为影响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0XX年爆红的日系的“萌”文化正在流行。
“萌”不再单单指萌芽发生之意,更增添了可爱、天真的灵动性。
这一元素随即便被运用到“XX哒”中。
20XX年2月12日豆瓣小组有一位网友发帖:“今天出来没吃药,感觉整个人都萌萌哒。
”在这之后,“萌萌哒”一词便被网友定义为“该吃药了”。
之后又受到“新爱堂”的GIF图片影响,出现了“感觉自己萌萌哒”等一系列的流行语。
此刻的“萌萌哒”一方面继承并发扬了都市的“萌”文化;另一方面,也变成对别人或自我的可爱、天真、有趣的赞美之意,具有幽默诙谐的效果。
网络交际用语“哒”的探源

Study on Chinese
课 外语丈
网络 交际用语 “哒 ’’的探源
兀 瑾 (北 京语 言 大学 ,北 京 100083)
【摘要 】近 年 来 , “哒 ”在 QQ、微 信 、微 博 等 网络 交 际 平 台频 频 出现 , 以 简洁 的形 式表 达 着人 们 复 杂 的 交际 、心 理 需 求 ,还 形 成
必要 对 比考 察 “嗒 ”与 “哒 ” 的来 源 和发 展 。
三是 江西 萍 乡市方 言 , “哒 ”为象 声词 ,例 如 ,踩 机子 (缝 纫
《说文 解字 》中没 有收 录 “哒 ”与 “嗒 ” 。最 早 的记 录为 《辞 机 )踩得 哒哒 响。
源 》对 “嗒” 的解 释 :t6,吐 盍切 ,入 ,盍韵 ,透 。沮 丧 的意 思 。
哒地 响 。可 见 , “哒” 与 “嗒 ”在 作为 拟声 词 时可 以互 换 ,二 者属
二是 湖南 娄底 市方 言 , “哒” 为助 词 ,用在 句末 ,表 示 陈述 、
于 同音 字 , “嗒” 比 “哒 ”更 常用 到 。 因此 ,以语 音作 为线 索 ,有 祈 使等 语气 ,例 如 ,你 去 问一 下他 哪 日动 身 哒。
二 、现代汉语方言 “哒” 的语 用价值
韵 》解体 貌 。 《庄 子 ·齐物 论 》嗒然似 丧 其偶 。 《康 熙字 典 》对 “嚏 ”
根据 已有 研究 可 知 ,方言 中 的 “哒”字 主要 分 布在 湖南 、湖 北
的解释 :西 夷 国名 。
及 周边 地 区 ,其 中 以湖南 省各 地方 言 中 “哒 ” 的研 究 最 为突 出 ,涉
有 必要 通过 考察 “哒 ” 的来 源发掘 其流 行原 因。
网络新词“XX哒”的概念隐喻分析

网络新词“XX哒”的概念隐喻分析前言网络时代,人们在交流中往往会引入各种新词。
这些新词一般来源于日常生活、话题讨论或技术发展等领域,也有来自网络文化的流行语言。
网络新词本质上是由人们赋予的特定含义和语境,因此其使用和理解通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意性。
其中,“XX哒”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新词,下面我们将会对这个词进行概念分析和隐喻分析。
“XX哒”的概念“XX哒”是一个最近流行的网络新词,通常用于表达一些特别满意或开心的感受。
一般是在用语末尾加上“哒”字,以强调语气和意义。
例如,“好开心哒”、“好甜哒”等。
我们来看一下下述例子:“这道菜实在是太好吃了,好吃哒!”“听说你考了100分,太厉害了,厉害哒!”“今天天气真好,好舒服哒!”可以看出,“XX哒”通常用于表达高兴、满意、惊喜等积极的情绪及其强度。
同时,“XX哒”的使用还包含一些文化元素和语境,例如对应到对方的年龄和亲近关系等。
在使用过程中,“XX哒”通常作为一种积极的交流和情感体现的方式,加强语言乃至社交表达的效果。
“XX哒”的隐喻“XX哒”的概念在表面上并不具有很深的哲学或文化内涵,但确实蕴含着一些深层的隐喻和符号含义。
下面我们将从语言、心理和文化三个层面探索“XX哒”的隐喻。
语言层面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看,“XX哒”直接体现了现代汉语的口语化和表情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语言的适应性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倾向于采用更为真实、生动和趣味化的语言进行表达。
“XX哒”技巧性的使用,利用了音、形、义三个方面的知识,将一个简单的词语变成了一种有表现力的隐喻,传达了特定的情感、关系和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发展了汉语口语的表现力。
心理层面在心理学上,“XX哒”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对于选择/指向的动态过程。
在一些情境下,人们往往通过语言调整彼此的情感体验。
“XX哒”在表达满意、开心等情感与强度的过程中,也影响了我们对于自己、对方、事件的评价和态度,进一步调整了我们内心感受、人际信任和生活情绪。
网络新词“XX哒”的概念隐喻分析

网络新词“XX哒”的概念隐喻分析-汉语言文学网络新词“XX哒”的概念隐喻分析石艳摘要:网络新词“XX哒”主要是受日系“萌文化”的影响而走红,并迅速成为当下网友热捧的一种万能表达方式。
从隐喻映射的角度来看,“XX哒”的语义经历了一个泛化的过程,这跟大众认知途径和认知心理的不断变化是分不开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XX哒”满足了人们的求新求异心理和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精神诉求。
关键词:“XX哒” 隐喻认知网络新词一、“XX哒”的来源及发展林伦伦(2012)指出:“网络新词是指由一定的网络用户群体在BBS、QQ、聊天室等网络虚拟空间创造或大量使用的鲜活特色的语言。
”而当下盛行的各种“XX哒”正是典型的网络新词。
据百度百科的搜索可知,“XX哒”这一表现形式最先源于“么么哒”这一用法,且“么么哒”原先在中国指的是一款软件应用,是杭州鸿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4号上线的继屏客来电秀之后的又一款重量级手机应用。
因受到日系“萌文化”的影响迅速地演变成为网络词汇。
新兴网络词汇的“么么哒”,是“mu a”的谐音,是大人亲小孩的时候夸张的声音,通常作为人名的后缀,表示对一个人的钟情与喜爱,一般是对女性的称呼,常用于对偶像的亲昵称呼,如“某某,么么哒”,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卖萌的语气词。
随后,2010年爆红的网络用语“萌”顺势也加入了这一队伍。
2014年2月12日豆瓣小组一位网友发帖,标题就是:“今天出来没吃药,感觉整个人都萌萌哒。
”接着,2014年4月17日百度贴吧一位网友在百度剑网3吧发帖表示,VIP要是能被喷没了,自己就直播生吞仓鼠。
然而仅仅一天,剑网3制作人郭炜炜就在新浪微博宣布取消VIP服务,这位贴吧网友只落得生吞仓鼠的命。
该网友在贴吧发帖:“今天吃了仓鼠,感觉整个人萌萌哒,萌萌哒。
”表示自己不得不要兑现惩罚了,在那里卖萌。
可见,“萌萌哒”起始于豆瓣小组,是“该吃药了”的含义,即医治“中二病”之意,后由于新堂爱的GIF图片而流行起来。
网络流行语“XX哒”短语的生成和解读

网络流行语“XX哒”短语的生成和解读作者:施辉来源:《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第04期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么么哒、萌萌哒、好哒”等哒类短语。
本文将从这一短语的缘起入手,运用刑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理论对这一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说明,并试图解读“XX 哒”这一格式短语在运用中的语用价值。
通过研究发现该类网络流行语符合网络交际特点,能凸显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能够使语言表达新颖、有趣,有助于营造轻松的交际氛围,能够使言语表达含蓄,具有较强的情感辅助作用,可以很好地填补交际中的空白;此外,本文还认为认为该类短语具有一定的语音修辞特色。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哒类短语;缘起;语用价值一、缘起及泛化过程“哒”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最早出现在:发生某次李毅1吧占领武艺2吧事件后,有午饭(武艺的粉丝)在李毅吧苦苦哀求称:“艺宝很萌哒,亲们请不要黑他,么么哒。
”3于是“么么哒”开始流传。
“么么哒”在2015年最新网络用语,汉字篇,对它的解释为:么么哒——是"mua"的谐音,是大人亲吻小孩的时候夸张的声音。
后来就演变出了“萌萌哒”,表示很萌,很可爱。
伴随着网络传播的快捷、迅猛,人们模仿出了很多“哒”类词。
想表示很美,就用“美美哒”,表示很甜,就用“甜甜哒”,甚至连应答他人都用“好哒”代替“好的”。
接下来将从刑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理论对“XX哒”短语进行详细分析。
二、从语音角度认识合音词“哒”这里的语音角度相对应的就是语表形式,看到这类和“哒”组合的短语,“哒”是这一短语格式的标记,所以首先分析其语表形式。
本文认为“哒”是“的、啊”的合音,关于“哒”是合音词的依据,可以运用刑福义先生的“大三角”理论进行验证。
首先在普通话中,“哒”(da55)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为:①象声词(拟声词),同“嗒”;②赶牲口的声音。
这是现代汉语对“哒”的解释,显然从词意上看和网络流行语中构成的“哒”类短语不同。
湘潭方言“哒”字小议

湘潭方言“哒”字小议作者:印有家来源:《当代旅游》2018年第06期摘要:湘潭方言的“哒”,不但可以作为助词,还可作为语气词。
助词“哒”可以表持续体、进行体和完成体;语气词“哒”,则可以表完成、肯定、判断以及讥讽等语气。
关键词:湘潭方言;“哒”;助词;语气词湘潭位于湘江下游,湖南中东部,北纬27。
20',东经111。
58'。
东接株洲,南连衡阳,西与娄底交界,北与长沙相邻。
与长沙、株洲呈“品”字形结构,三个地区共同构成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
包括零声母在内,湘潭方言共有24个声母,38个韵母,6个声调。
在声母方面,湘潭方言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都变为不送气的清音,湘潭方言的声母有尖团之分,这在其他新湘语里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现象,与其他新湘语不一样的地方还有湘潭方言的声母有舌尖前和舌尖后之分。
湘潭方言有唇齿浊擦音v,这也是其他新湘语很少见的,另外,湘潭方言f、x 混读:晓、匣纽原拼全口韵的,绝大多数变为f,奉纽一般不变x,非、敷、奉三纽有个别字变x。
在韵母方面,湘潭方言的元音存在韵尾低化和弱化的趋势,有后低圆唇元音,湘潭方言部分鼻尾韵正向鼻化韵转化,处于半鼻尾和半鼻化的阶段,部分u介音消失。
在声调方面,湘潭方言的声调阴调高,阳调低,上声42或44,阳去21或11,可自由变读,入声不分阴阳,自成一调。
“哒”是湘潭方言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词,它主要有两种词性,一种是作为语气语,一种是作为助词。
一、助词“哒”的用法(一)表持续体表持续体的助词“哒”,相当于普通话的“着”,表示动作处于持续状态。
其有两种情形,一是已存在的持续状态,一是将要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持续状态。
例如:例1.街上站哒一堆人。
(湘潭话)街上站着一群人。
(普通话)例2.桌上放哒一碗水。
(湘潭话)桌上放着一碗水。
(普通话)例3.坐哒呷,不要乱跑。
(湘潭话)坐着吃,不要乱跑。
(普通话)例4.站哒,不准走!(湘潭话)站着,不准走!(普通话)(二)表进行体表进行体的“哒”,相当于普通话的“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中。
从方言到流行语语气标记“哒”的功能性及其主观化

收 稿 El期 :2018—09—13 基金项 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 学规划课题“海南古移民与海南方言文化研究”(HNSK(ZC)18—08) 作者简介 :辛慧(1983一 ),女,河南洛阳人 ,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博士 ,主要从 事汉语语法理论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性 及 交互 主 观 性 两 方 面 ,是 说 话 者 对 自 己主 观 评 估 结 果 的 再 表 述 ,是 说 话 者 主观 性 的 增 量 表 现 。 语 言 使 用者 通 过 使
用“哒 ”拉 近 交 际 双 方 的 心理 距 离 ,使 对 方 乐于 接 受 自 己传 达 的 感 情 需 求 ,从 而 实现 说 话 者 的 交 际 目的
一 “哒 ”的 由来 — — 方 言 中 的 “哒 ”
现代 汉 语 语 气 词 中找 寻 不 到语 气 词 “哒 ”的踪
影 ,我 们 将 视 角 投 向 汉 语 方 言 发 现 。在 湖北 长 阳 以 及 湖 南 益 阳 、衡 阳 一 带 的方 言 中 .语 气 词 “哒 ”早 已 存 在 ,而 且 其 被使 用 的 频 率 很 高 ,方 言 分 布 区 的 范 围也 很 广 。湖 北 省长 阳地 区属 于 西南 官话 ,长 阳方 言 中高频 虚词 “哒”,可 当介 词 ,表处 所 。当结 构助 词 用 于 连 接 补 语 ;当动 态 助 词 ,表 动 作 完 成 :当语 气 词 ,表达 陈述 、感 叹语气 。湖 北 长 阳方 言 中 的基本 语 气 词 “哒 ”具有 完句 功 能 ,其 功 能 可 表 陈 述 语 气 ,如 “天 还 麻 麻 儿 亮 ,妈 就 挖 田去 哒”:感 叹 语 气 ,如 “他 比先 前 很 直 巴些 哒 ”;表 祈 使 语 气 ,如 “你 再 也莫 让 狗 子 咬 哒”l2]。汉 语方 言 持续 体标 记 “哒 ”集 中分布 在 湖 南 方 言 中 ,比如 湖 南长 沙 话 、益 阳话 、衡 阳话 。在 湖北 、浙 江 、重 庆 、四川 、江 苏 、江西 、广西 、安 徽 的一 些 方 言地 区也有 分 布 _3]。方 言 持续 标记 “哒 ”最 初 来 自中 古 (大 致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表 “附 着 义 ”“放 置 义 ”的动 词 “著 ”.持 续标 记 “哒”是 持续 标 记 “著 ”的 一 种早 期 形式 。其语 音 形式 也 由 中古 的动词 “著 ”演 化 而 来 ,《广 韵 》:“著 ,附 也 ,直 略 切 ,宕 摄 药 韵 、澄 母 、入 声 ”。汉语 方 言持 续标 记 “哒 ”,如 “湖南衡 阳话 的 “哒 [ta丝入 声 ];常 宁话 的 哒 [ta 入 声 ];浙 江 温 州 话 的 [ta。”阴入 ]”。“哒 ”表 “完成 ”义 ,如 “湖 南 衡 阳 话 :我 买 哒 [ta 入 声 ]鳅 鱼 和 鳝 鱼 ;益 阳话 :上 课 哒 [ta“去声 ]”。“哒 ”作介 词 ,如 “湖南衡 阳话 :拦 哒 [ta 人 声 ]那 里 ;益 阳话 :饭 热 哒 [ta“去 声 ]灶 上 ”。 目前 较 集 中在湖南 ,长江 以南零 星分 布 ,分 布范 围较小 [4]。
浅析“好哒”的使用

浅析“好哒”的使用一、“好哒”的使用背景“哒”作为网络用语中流行的语气词,曾现身于《咬文嚼字》发布的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以及“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
张肖艺(2015)将“好哒”归为褒义形容词:“‘哒’为表肯定的语气词‘的’+ 语气词‘啊’的合音。
其中‘的’表示确实如此。
‘啊’表示感叹语气。
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感叹确实如此。
”“哒”与“的”音近,却比“的”更加亲切、俏皮、可爱,不但语气缓和了许多,而且还有卖萌的意味。
在以“好哒”命名的网络商户、支付平台等的推动下,“好哒”成了热度飙升的搜索词。
“好哒”表示“我开心地同意了”。
这种“泛社交”强调“多打一个字,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日常使用社交软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好”“好~”“好呀”“好吧”“好的”“好的吧”“好的哟”“好啊”“好哒”“好嘞”等不同回复方式。
其中“好哒”和“好的”使用频率较高,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好的”更像是事务性回复,而“好哒”则被认为是女性撒娇卖萌的回复。
据此,我们对“好哒”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归纳出“好哒”的一些使用特征。
二、“好哒”的使用特征第一,“好哒”的使用频率远未达到超高频,仅是偶尔使用。
目前多应用于QQ、微信等网络社交中,且使用对象以15—30 岁的人群为主,女性为多数。
使用者用“好哒”表示乐于接受对方的提议,此外具有拉近彼此间关系、舒缓语气以示亲昵的作用。
因为从语音角度分析,“好哒”的国际音标为[xɑu214][tᴀ55],均以开口度较大的元音结尾,且[ɑ]为舌面后元音,发音方便,语气自然轻松。
此外,“当今社会,性别的趋同化、阴柔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卖萌、显小、装嫩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好哒”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大众装可爱的心理。
第二,“好哒”可普遍使用于女性之间。
如果在男女之间使用,尤其是中年人,就要考虑彼此间关系的亲密度,如朋友关系或情侣关系。
在这一点上,女性的敏感度较高,因此男性在对女性使用“好哒”时,要谨慎一些,以免招致女性的反感和误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合音语气词“哒”与方言“哒”网络语言“么么哒”“萌萌哒”“棒棒哒”等结构中的语气词“哒”同方言中语气词“哒”都是“的啊”合音而成的。
通过对网络语言“XX哒”结构中“哒”的语义、语法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方言“哒”对网络合音语气词“哒”的影响。
此外,作为新兴网络语言的构成要素,网络合音语气词“哒”还具有方言“哒”所不具有的“萌化”“贬义形容词褒义化”等特性。
标签:哒网络合音语气词方言词汇化一、合音词“哒”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哒”[ta55]是作为拟声词存在的,如“哒哒的马蹄声”,同“嗒”[ta55]。
作为语气词的“哒”则是伴随着网络语言“么么哒”“萌萌哒”“棒棒哒”等的流行才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的。
虽然在普通话中“哒”并不作语气词使用,但在方言中语气词“哒”的运用却十分广泛,例如:江苏仪征方言、湖北荆州方言、湖南新化方言、湖南长沙方言、湖南汝城方言等,其中,江苏仪征话中的疑问语气词“嗒(哒)”是“的、啊”的合音,表示对已然状态的询问。
这种疑问句的答句,在形式上都需要用“的”作为句末语气词。
普通话中语气词合音现象广泛存在,如:了啊→啦、了哟→喽、吧欸→呗、呢啊→哪、么啊→吗、嚜啊→嘛,这主要是因为语气词连用现象的普遍。
丁恒顺(1985)将最基本的六个语气词“的、了、么、吧、呢、啊”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其中“的”属甲组,“啊”属丁组,“的啊”连用于感叹句末,表示对听话人的提醒或警告。
有时也表示“不得不如此”的意思。
于亮(2008)将6个常用语气词分为5类,其中“的啊”连用,“的”表示确实如此,“啊”表示舒缓语气,“的啊”表示用舒缓的语气来确认或肯定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
例如:(1)那样的往昔,于任何女人来讲都是不堪回首的啊!(《女记者与大毒枭刘招华面对面》)(2)年轻人学手艺,就是要付出一番心血才行的啊!(《李嘉诚家族传》)(3)“谢谢夫人,有你在身旁,我没有什么可以担扰的啊!”孙中山先生哈哈大笑,殊不知此时病魔已在向他进攻。
(《宋氏家族全传》)(4)“酱紫的啊!你要不说,我还以为你去公园画肖像是为了体验生活呢!”她略显惊讶地看着我,似乎我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
(《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例(4)中“酱紫的啊”为网络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用“酱紫哒”替换。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语言中的语气词“哒”也是“的啊”的一种合音形式,其意义也是“的啊”两者的融合,当然,在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增值、减值、改值现象。
二、网络语言中的“哒”网络语言中有一类以“XX哒”或“X哒”形式存在的网络流行语,如:“么么哒”“萌萌哒”“棒棒哒”“美美哒”“乖乖哒”“呵呵哒”“好哒”“是哒”等,其中的“哒”为网络合音语气词,有表肯定的语气词“的1”与语气词“啊”的合音,有表事态的语气词“的2”与语气词“啊”的合音,也有结构助词“的3”与语气词“啊”的合音。
合音后的语气词“哒”多具有卖萌色彩,但在不同的结构中,意义有所不同,以下按照“XX哒”或“X哒”中“X”的词性进行分类探究。
1.褒义形容词如:萌萌哒、美美哒、棒棒哒、帅帅哒、酷酷哒、香香哒、甜甜哒、暖暖哒、好哒这类结构中的“哒”为表肯定的语气词“的1”+语气词“啊”的和音。
其中“的1”表示确实如此。
“啊”表示感叹语气。
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感叹确实如此。
(5)小卷毛!金秀贤亮相签名会,新发型萌萌哒。
(新浪网2015-04-07)(6)《政府工作报告》首推图解本,书中总理卡通形象“萌萌哒”。
(《新京报》2015-03-20)(7)两轮环境整治,南京换“新衣”,到处看都美美哒!(《金陵晚报》2015-01-12)(8)出游扮靓好帮手:棒球帽与彩色发夹让你赏春美美哒!(腾讯网2015-04-06)(9)谁说婚纱只能是裙子?裤装婚纱美美哒!(人民网)(10)北京大夫在美国救人走红被誉为“中国好游客” 棒棒哒!(《辽沈晚报》2015-03-26)(11)除夕前郑州都暖暖哒,趁着天儿好置办年货去吧!(网易新闻)“萌萌哒”表示感叹确实很萌、很可爱。
“美美哒”表示感叹确实很美、很赏心悦目。
“棒棒哒”表示感叹确实跟棒!“暖暖哒”表示感叹天气确实很暖和。
2.贬义形容词如:坏坏哒、呆呆哒、胖胖哒、笨笨哒这类结构中的“哒”为表肯定的语气词“的1”+语气词“啊”的合音。
其中“的1”为贬义形容词褒义化的标志,表示并非真正的贬低,而是具有“萌化”色彩。
“啊”表示舒缓语气,增加积极的感情色彩。
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虽然有一定的缺点,但是很可爱或很受欢迎。
(12)刚睡醒感觉自己呆呆哒。
(百度贴吧)(13)每一个胖胖哒姑娘都是潜力股。
(百度贴吧)(14)昆凌天真低调“笨笨哒”个性受婆婆喜爱(新华网)“呆呆哒”表示虽然有点傻傻的,不太聪明或反应不太灵敏,但是傻得可爱。
“胖胖哒”表示虽然体重有点超标,但依然很萌。
“笨笨哒”表示天真烂漫,不攻于心计。
3.表示动作的拟声词如:么么哒、呵呵哒这类结构中的“哒”为表事态的语气词“的2”+语气词“啊”的合音。
其中“的2”为进行时态或完成时态标记,表示拟声词所代表的动作正在进行或已经发出。
“啊”表示感叹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地发出拟声词所代表的相应动作。
(15)郑大白,你这句话暖到我了,爱你么么哒!(搜狐)(16)呵呵哒,早上一醒来电瓶车就不见了,贼啊你也太照顾我了吧。
(黄岩论坛)(17)奶农倒奶,乳企忙着泡奶粉,消费者也只能呵呵哒了。
(第一视频)(18)春节假期结束了,不但小伙伴们觉得呵呵哒,连天气君都开始任性。
(苏州新闻网)(19)刚刚到家的你就是块香饽饽,谁都跟你亲昵无比,但待的久了,呵呵哒,你懂得!(搜狐网)“么么哒”表示对对方有好感,并发出亲吻的动作。
“呵呵哒”则一般表示出于无奈的苦笑,具有讽刺意味,只有在朋友之间聊天时,才具有卖萌的色彩。
4.褒义动词如:是哒这类结构中的“哒”为表肯定的语气词“的1”+语气词“啊”的合音。
其中“的1”表示确实如此。
“啊”表示感叹语气。
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感叹确实如此。
“是哒”多用于单独回答。
5.贬义动词如:滚滚哒这类结构中的“哒”为表事态的语气词“的2”+语气词“啊”的合音。
其中“的2”为将来时态标记,表示期望动作发生。
“啊”表示舒缓语气,增加积极的感情色彩。
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期望以积极的形式实现动作的结果。
如“滚滚哒”表示以委婉的语气表达希望对方离自己远点。
6.名词与名词性代词如:我哒、妈妈哒、明天哒、这类结构中的“哒”为结构助词“的3”+语气词“啊”的合音,“萌化”色彩浓厚,兼有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功能。
(20)萌宠是我哒(乐文小说网)(21)明天哒活动(百度贴吧)(22)妈妈哒小棉袄。
(百度贴吧)三、方言“哒”影响下的网络合音语气词“哒”1.语义方面荆州方言中语气词“哒”,记为“哒1”,用在句末,其语法意义为肯定当前事实以及承认当前的或即将发生的变化。
(23)他们俩在一起多年哒1。
(24)她大儿子二十哒1。
网络语言“XX哒”中褒义形容词后的“哒”意义与其类似。
荆州方言动态助词“哒”记为“哒2”主要用于呈现完成体,表示已然状态。
(25)论文发表哒2。
(26)他取走哒2行李。
(27)我们买哒2香蕉的。
(28)她喝哒2牛奶的。
网络语言“XX哒”中褒义动词后的“哒”意义与其类似。
2.语法方面荆州方言动态助词“哒2”可用于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后,构成“V+哒2”“A+哒2”或“N+哒1”的形式。
(29)吃哒2饭再出门。
(30)这菜老哒2,他不得要。
(31)今天星期天哒1。
网络语言“XX哒”中褒义动词、褒义形容词、名词或名词性代词后的“哒”用法与其类似。
益阳方言中,“哒”作为频率副词词缀,已经凝固化、词汇化了。
如:对哒(介词,对),顺哒(介词,顺着),背哒(副词,背地里),当哒(副词,当面),明哒(副词,公开的),搞哒(副词,经常或有时),围哒(副词,总是)(32)小家伙围哒椅子转。
(33)你不要围哒这里吵。
网络语言“XX哒”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词汇化的倾向,语气词“哒”的意义虚化,与其前面的成分凝固成一个整体,这一词汇化的特征与方言类似。
“么么哒”可以充当定语。
如:(34)医患关系需要“么么哒”的温情(中国文明网)“么么哒”可以充当宾语:(35)邓超热吻照逗比男神玩么么哒!娘娘也是醉了(海南网)(36)倪妮变身亲吻狂魔来者不拒“么么哒”(人民网)(37)孩子“萌萌哒”难忍“么么哒”1岁童得“接吻病”(新华网)(38)杨阳洋见张靓颖一秒变娇羞大方送么么哒(红网)“呵呵哒”后可以加语气词“了”:(39)奶农倒奶乳企忙着泡奶粉消费者也只能呵呵哒了(第一视频)四、网络合音语气词“哒”对方言“哒”的创新网络语言“XX哒”中的“哒”大多具有“萌化”色彩,隐含卖萌的语气,语言表达更加舒缓、亲切,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可爱,更加潮流化、年轻化。
如“么么哒”以一种卖萌、亲昵的姿态,无形中拉近语言表达双方的距离,使交际沟通更加顺畅,也展现了语言表达者的潮流气息和年轻化心态。
此外,网络语言“XX 哒”中贬义形容词后的“哒”具有将贬义形容词褒义化的作用,多隐含爱怜的语气。
方言中的“哒”一般不具有这些意义。
五、结语从方言“哒”对网络合音语气词“哒”的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存在的价值。
方言具有更加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表达更加丰富的情感,而且人们对方言多存在一种原始的依赖与亲切感。
因此,在语言表达中会不自觉地加入方言的因素。
此外,在网络语言对方言兼收并蓄的态度中,在网络语言对方言的创新性继承与发展中,也可以看到网络语言存在的积极意义。
网络语言是适应网民自身表达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种语言,它的存在本身体现了一种民间智慧与民间诉求,因此我们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合理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使其更好地为语言表达与交流服务。
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77.[2]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579-630.[3]丁恒顺.语气词的连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3):34-40.[4]于亮,耿立波.现代汉语中常用语气词的连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2):50-51.[5]高再兰.湖南益阳方言的“哒”尾频率副词[J].方言,2008,(1):59-63.[6]罗昕如.新化方言的“下”与“哒”[J].方言,2000,(2):151-157.[7]鲁曼.长沙方言中的“咖”和“哒”[J].中国语文,2010,(6):525-579.[8]罗自群.从语言接触看汉语方言“哒”类持续标记的来源[J].语言研究,2007,(4):47-53.[9]马敏.荆州方言动态助词“哒”“倒”“起”[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张肖艺山东青岛青岛大学文学院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