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伤损类型
钢轨伤损-标准-检测与维修可修改文字

典型钢轨伤损-缺陷类
焊接接头裂纹
典型钢轨伤损-疲劳类
轨头鱼鳞状剥离
典型钢轨伤损-疲劳类
钢轨表面剥离
典型钢轨伤损-疲劳类
轨头剥离严重时引发的掉块
典型钢轨伤损-疲劳类
轨头核伤及断轨典型钢轨伤损-磨耗类
钢轨波磨
1.2 焊接接头伤损
伤损现象及形成原因
提高钢轨硬度
➢ 钢轨耐磨性能随硬度增加。采用轨头全长淬火热处理 钢轨或合金钢轨,将钢轨头部硬度提高到340-370HB, 可显著延长曲线钢轨使用寿命。
科学合理的轮缘润滑
➢ 采用固体润滑。采用固体润滑时,曲线钢轨侧磨可维 持在0.02mm/Mt左右且基本无剥离。使用车载喷脂润 滑时,减磨效果相当但钢轨剥离严重。
钢轨材质不良
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
鱼鳞
麻点
剥离掉块 核伤及断轨
钢轨疲劳的减缓措施
改善钢轨材质
➢ 提高钢轨材料的纯净度。减少夹杂物,减少有害元素 及气体含量。
➢ 改进热处理工艺。轨头应具有足够深度和均匀的淬火 硬化层,细化珠光体晶粒。
➢ 采用优质合金钢轨。
合理地进行钢轨大机打磨
➢ 采用钢轨预打磨去除钢轨表面脱碳层; ➢ 采用钢轨定期打磨,提高钢轨磨耗速率,去除钢轨表
严格控制钢中夹杂物含量。要求A类(硫化物) 夹杂物≤2-2.5级,B类(氧化物)、C类(硅 酸盐)、D类(球状氧化物)夹杂物≤1.01.5级。
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要求/级
标准
TB/T2344 250 km/h 350km/h
A类(硫 B类(氧 化物) 化铝)
≤2.5 ≤2.5 ≤2.0
≤2.0 ≤1.5 ≤1.0
钢轨平直度要求/mm
钢轨重伤标准

钢轨重伤标准钢轨重伤标准钢轨作为铁路交通的基础设施之一,承载着列车的重量和运行的压力。
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钢轨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为了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制定一套钢轨重伤标准,对于损伤程度较为严重的钢轨进行修复或更换。
一般来说,钢轨的损伤可以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三个等级。
具体的标准如下:1. 轻度损伤:轻度损伤主要指钢轨表面出现的一些小坑洞、划痕或者局部磨损。
这种损伤一般不会对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逐渐扩大,进而影响到列车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
因此,一旦发现轻度损伤,应及时进行维修和磨光处理,以保证钢轨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2. 中度损伤:中度损伤是指钢轨表面出现较深的坑洞、裂纹或者局部变形。
这种损伤已经超出了轻度损伤的范畴,对列车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修复,中度损伤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如钢轨断裂等。
因此,对于中度损伤的钢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或者修复。
3. 重度损伤:重度损伤是指钢轨出现严重的破裂、变形或者断裂等情况。
这种损伤已经严重影响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和行驶安全,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
重度损伤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者外力冲击等原因导致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对铁路交通造成严重危害。
除了以上三个等级的损伤标准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损伤位置:钢轨的不同位置对列车运行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如果损伤出现在弯道上,将会对列车的稳定性产生更大影响;如果损伤出现在道岔处,将会对列车的转向产生更大影响。
因此,在制定钢轨重伤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位置对列车运行的特殊要求。
2. 损伤数量:如果某一段铁路上同时出现多个钢轨损伤,将会对列车运行产生更大影响。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损伤数量对列车运行的综合影响。
3. 损伤类型:钢轨的损伤类型多种多样,如疲劳断裂、脱轨、焊接缺陷等。
钢轨 磨损 外形

钢轨磨损外形
钢轨磨损的外形通常表现为表面材料的丢失和形状的改变。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钢轨磨损形式:
1. 侧面磨损:列车在曲线行驶时,轮缘与钢轨接触产生摩擦,导致钢轨内侧或外侧出现磨耗。
2. 垂直磨损:列车通过时,车轮与钢轨顶面接触产生的冲击和压力引起垂直方向上的材料磨损。
3. 波浪形磨耗:由于车轮和轨道之间的不稳定动态作用,造成钢轨表面出现波浪状的磨耗。
4. 压溃:在重载或高速运行条件下,钢轨局部承受过大的压力而产生塑性变形。
5. 剥离:由于材质缺陷或疲劳作用,钢轨表面会出现裂纹并可能导致小块材料剥落。
6. 核伤:钢轨内部因循环载荷而产生的裂纹和空洞,这种伤害往往不易被发现,但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7. 接头部位伤损:钢轨与钢轨连接处因为焊接方式不当或轨道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的损伤。
8. 锈蚀: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导致的钢轨表面腐蚀现象。
9. 接触疲劳裂纹:由于轮轨接触应力过大或反复作用,导致钢轨表面或内部产生裂纹。
10. 滚动接触疲劳:长期的滚动接触导致钢轨表面的材料逐渐疲劳,最终形成裂纹或剥离。
11. 擦伤:由于列车紧急制动或滑行,车轮在钢轨上产生剧烈摩擦造成的表面伤害。
12. 焊缝不平顺:焊接钢轨时产生的焊缝不平整也会导致列车通过时的额外磨损。
综上所述,这些磨损形态不仅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还会缩短钢轨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因此,对钢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采用高质量的钢材和合理的轨道结构设计,对于延长钢轨寿命和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至关重要。
浅谈铁路线路钢轨设备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

浅谈铁路线路钢轨设备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铁路线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连接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的重要任务。
而铁路线路的钢轨设备作为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的使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钢轨设备难免会出现损伤。
及时发现并修复钢轨设备的损伤对于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铁路线路钢轨设备的损伤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1. 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是由于轮轨交会反复作用下引起的,通常出现在轨道的压应力和拉应力交替作用的地方,是铁路线路钢轨设备的常见损伤。
疲劳裂纹的存在会导致钢轨设备的强度下降,如果不及时修复会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隐患。
2. 磨耗磨耗是指钢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轮轨间的摩擦作用,导致表面金属材料的逐渐流失。
磨耗会引起钢轨设备的几何形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变形变形是指钢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或者自身质量和温度引起的形状改变。
变形会导致钢轨设备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4. 腐蚀腐蚀是指钢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大气、水分、化学物质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金属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损伤。
腐蚀会导致钢轨设备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使用寿命。
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最基础的检测方法,通过铁路工作人员巡视铁路线路,发现可能存在的钢轨设备损伤。
目视检查通常是靠经验进行的,需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
目视检查存在局限性,不能发现微小和隐蔽的损伤。
2.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对钢轨设备的内部进行检测。
超声波可以穿透金属材料,当遇到内部缺陷时会发生反射。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可以确定钢轨设备的损伤情况和位置。
3.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在钢轨设备表面喷洒磁粉,并施加磁场,当表面存在裂纹和其他缺陷时,磁粉会在这些缺陷处聚集形成磁束。
浅谈铁路线路钢轨设备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

浅谈铁路线路钢轨设备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铁路线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铁路伤损的检测和修复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高效运营至关重要。
铁路线路中的钢轨对列车行驶产生重要的作用,而钢轨的损伤会对列车以及路面整体的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钢轨的检测和维护也是铁路运输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变形伤损钢轨的变形伤损通常是由于列车行驶时对钢轨的冲击和振动等因素产生的,这些因素会导致钢轨发生变形。
钢轨变形主要表现为弯曲和扭曲,严重时会导致钢轨断裂。
变形伤损可导致轨面不平整,对列车行驶造成较大的滚动阻力。
2. 磨损伤损钢轨的磨损伤损主要是由于列车行驶时的摩擦和磨损作用导致的。
磨损伤损通常会导致钢轨表面变得粗糙,轨面高度缩短,对列车行驶造成较大的噪音和震动。
3. 腐蚀伤损钢轨的腐蚀伤损通常是由于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和水分在钢轨表面的作用下产生的,腐蚀伤损严重时会导致钢轨断裂。
腐蚀伤损可导致钢轨表面光滑度下降,对列车行驶造成较大的阻力,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二、钢轨设备伤损的检测方法1. 视觉检测法视觉检测法是最基本的钢轨设备伤损检测方法之一,通过人工检查钢轨表面是否存在变形、磨损、腐蚀等伤损。
视觉检测法适用于各种轨道型号和业务,但由于其受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2. 触发式检测法触发式检测法是通过调用钢轨设备伤损监测仪器,对钢轨表面进行接触式探测,通过感应点的信号反馈,获得钢轨伤损的信息。
触发式检测法在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方面都比视觉检测法更高,但需要具有专业修理能力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非接触式检测法采用光学原理进行检测,对钢轨表面图像进行采集和分析,得到钢轨伤损信息。
该方法不会对钢轨表面造成损伤,而且可以进行远距离检测,减少对区间列车的影响。
缺点是需要设备成本高。
总之,不同的钢轨设备伤损检测方法在检测精度、成本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各具优势和劣势。
有效的钢轨设备伤损检测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在铁路运输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钢轨伤损判定PPT课件

详细描述:该案例中的钢轨出现了严重的磨损,主要集中在轨道的接头处。由于 长期的列车运行和缺乏适当的维护,导致钢轨的金属材料逐渐被削减,轨道变得 不平整,对列车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
案例二:某地铁公司的钢轨伤损案例
总结词:疲劳裂纹
详细描述:在这个案例中,钢轨上出现了疲劳裂纹。这些裂纹通常是由于反复的载荷和应力集中所引 起的。在地铁系统中,由于列车频繁启动和制动,钢轨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力,容易导致疲劳裂纹的产 生。
钢轨伤损的分类
根据伤损的性质,钢轨伤损可以分为裂纹、折断、磨耗和表 面缺陷等类型。
根据伤损的程度,钢轨伤损可以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等类 型,其中轻伤是指对钢轨的正常使用暂时不构成影响的缺陷 ,重伤则是指对钢轨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的缺 陷。
钢轨伤损的原因
钢轨伤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材 料缺陷、制造工艺问题、运输和安装过 程中的损伤、使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等
使用更耐久、性能更稳 定的钢轨材料和设备。
培训员工
定期对员工进行钢轨伤 损判别和预防措施的培
训。
控制措施
01
02
03
04
及时修复
一旦发现伤损,立即进行修复 ,防止问题扩大。
监控系统
建立钢轨伤损监控系统,实时 监测钢轨状态。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程度伤损的应急 处理预案。
数据分析
对钢轨伤损数据进行分析,找 出潜在规律和改进方向。
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结合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 实现钢轨伤损的实时监测和预 警。
定期维护与校准
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 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04
钢轨伤损预防与控制
钢轨伤损分类

钢轨伤损分类钢轨伤损分类1. 弯曲钢轨弯曲是指钢轨被外力作用而发生弯曲变形。
弯曲的类别包括:•中心弯曲:钢轨中心部位出现弯曲,主要原因是过重荷载或轨道下沉不均匀。
•两端弯曲:钢轨两端部位出现弯曲,常见原因包括冰冻膨胀、恶劣的气候条件等。
•不整齐弯曲:钢轨整体呈波浪状弯曲,一般由于轨道安装不良或老化导致轨底不平。
2. 磨耗钢轨磨耗是指因列车通行而导致钢轨表面擦磨损失。
常见的磨耗类型包括:•焊缝磨耗:轨道接缝处磨损程度较大,主要由于列车在接缝处行驶时产生的摩擦。
•匝道磨耗:轨道进、出站处轨头部位磨损明显,这是因为列车在缓慢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对轨道表面造成的磨损。
•轨磨:钢轨顶部表面呈凹陷状,多由于过量的侧向力造成。
•磨耗过度:钢轨表面出现明显的凹陷磨损,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3. 断裂钢轨断裂是指钢轨发生裂纹或断裂分离的现象。
常见的断裂类型有:•焊缝断裂:轨道接缝处焊接处发生断裂,常见原因包括焊接质量不过关、疲劳等。
•钢轨头断裂:轨道顶部镜面发生裂纹或完全断裂,常由于疲劳、裂纹延伸等原因造成。
•轨底断裂:轨道底部发生裂纹或分离,主要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的巨大垂直载荷造成。
4. 腐蚀钢轨腐蚀是指钢轨表面受到化学物质或环境侵蚀而导致的损伤。
常见的腐蚀类型有:•氧化:钢轨表面出现铁锈、氧化物等,主要由于空气中含氧量较高造成。
•盐蚀:在海滨地区,海水中的盐分会对钢轨进行腐蚀。
•酸碱腐蚀:受到化学物质的腐蚀,如工业废水中的酸碱物质。
5. 脱轨钢轨脱轨是指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从轨道上脱开。
常见的脱轨原因有:•钢轨损坏:钢轨严重损坏时,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导致列车脱轨。
•钢轨接头松动:轨道接头固定不牢,导致连接处发生位移,进而导致列车脱轨。
•铺轨不足: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轨道铺设,也会增加列车脱轨的风险。
通过对钢轨伤损的分类和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性。
浅谈铁路线路钢轨设备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

浅谈铁路线路钢轨设备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铁路线路的安全和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广大旅客和货运业的安全和利益。
而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又与钢轨设备的状态密切相关。
钢轨设备的损伤检测对于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铁路线路钢轨设备的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进行浅谈。
一、铁路线路钢轨设备的伤损类型1.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是钢轨设备常见的伤损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车辆荷载和波动的动荷载引起的。
疲劳裂纹通常发生在钢轨的轨头和轨腰处。
疲劳裂纹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钢轨的强度和稳定性,一旦疲劳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钢轨的断裂,严重危及铁路线路的安全。
2.焊接接头损伤铁路线路中的钢轨通常是由多节钢轨焊接而成的,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损伤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焊接接头损伤主要表现为接头处的裂纹、焊缝开裂和焊接接头的变形等。
这些损伤一旦发生会导致钢轨的变形和位移,严重影响铁路线路的运行安全。
3.压扁变形压扁变形是指钢轨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由于轨道几何尺寸和轮轨系统的不匹配,导致钢轨产生变形和压扁。
压扁变形会导致钢轨的强度减弱和轨道的不平整,加速了钢轨的疲劳损伤,同时也会对车辆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1.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钢轨设备伤损检测方法。
通过超声波探测仪器对钢轨进行探伤,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钢轨内部的裂纹、疲劳损伤等。
超声波检测还可以实现对焊接接头质量的评估和检测,对于铁路线路的安全维护和维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磁粉探伤磁粉探伤是一种对钢轨表面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在钢轨表面喷洒磁粉,并利用磁场对磁粉进行吸引,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钢轨的表面缺陷和裂纹。
磁粉探伤可以有效检测出钢轨表面的裂纹和损伤,为及时发现和修复钢轨伤损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3.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指通过实际列车运行时的振动和荷载对铁路线路进行监测和检测。
通过动载试验可以实时地监测钢轨的变形和振动情况,及时发现钢轨的伤损状况,为铁路线路的修复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钢轨轨头踏面沿长度方向出现周期性的不均匀塑性变形和磨耗,使钢轨全长呈现波浪形状的不平顺。(波浪磨耗的波谷处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使踏面辗宽或出现辗边,轮轨接触光带变宽。)
弯曲变形
是指:钢轨全断面沿纵向的变形,主要表现为钢轨在垂直方向(轨头踏面)的不平顺以及在水平方向(轨头仙现)的不平顺。
波浪状弯曲
是指:钢轨沿纵向周期性的不均匀弯曲,钢轨的轨头踏面、轨头下颚和轨底均随踏面呈周期性的垂直弯曲。
剥离裂纹
是指:轨头踏面在轮轨接触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沿钢轨全长密集分布的表面裂纹称为轮轨接触疲劳裂纹。
剥离掉块
是指:剥离裂纹在疲劳扩展过程中发生的掉块。
局部压(凹)陷
是指:当剥离裂纹发展到较大尺寸并导致踏面局部塌陷表现呈暗斑状时。
是指:曲线内股钢轨踏面处的剥离裂纹,在钢轨的踏面中部或整个踏面全长分布,裂纹呈斜线状,轨头R300和R80的圆弧面已辗压成平头状,踏面两侧出现轻微的辗边。剥离裂纹在踏面处萌生,以较小的角度斜向发展,当扩展深度为1MM左右时逐渐转至纵向扩展并引起剥离掉块,剥离掉块边缘通常具有辗压塑性变形的形貌特征。由于掉块的深度较浅(1mm左右)所以称为浅层状剥离掉块
钢轨内部裂纹(白核)
是指:钢轨内部的制造缺陷在运行载荷作用下形成和扩展的疲劳裂纹或脆性裂纹当内部裂纹未扩展到钢轨表面时,钢轨断裂的断口具有金属光泽,称为白核。
钢轨内部裂纹(黑核)
当内部裂纹已扩展到钢轨表面,由于受氧化腐蚀作用,使断口呈暗褐色
伤损状态描述和伤损类型
伤损状态描述和伤损照片:按分类标准将伤损分为折断、裂纹及其他影响和限制钢轨使用性
能的各种伤损(剥离掉块、磨耗、压溃、压陷(或凹陷)、波浪磨耗、弯曲变形、表面缺陷、外伤、锈蚀等)三大类。
轨头压溃
是指:钢轨全长轨头踏面表层金属发生塑伴随出现明显的剥离裂纹和浅层状剥离掉块等接触疲劳伤损)
核伤
是指:当剥离裂纹发展为轨头横向疲劳裂纹或导致钢轨横向疲劳断裂时。
轨距角处鱼鳞状剥离裂纹
是指:当剥离裂纹位于轨距角处踏面和侧面时,踏面和侧面同时出现磨耗,剥离裂纹呈鱼鳞状形貌。
轨头踏面斜线状剥离裂纹
是指:当轮轨只在轨头踏面接触时,剥离裂纹在踏面呈斜线状形貌。
曲线内股轨头踏面处剥离裂纹(浅层状剥离掉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