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企业职业健康教材

某化工企业职业健康教材
某化工企业职业健康教材

第一章:职业病名单

第二章:主要危害源

第一节:粉尘

一.粉尘: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包括粉尘、烟尘、烟雾)。

二.粉尘分类

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等;金属粉尘如铁、铝、锰、铅等及其氧化物;人工无机粉尘如人造金刚砂、水泥等。

2.有机粉尘。植物性粉尘如棉、亚麻、谷物、烟草、木质等;动物性粉尘如毛发、骨质、鱼粉等;人工有机粉尘如炸药、有机漆料等。

3.混合性粉尘,包括数种粉尘的混合物。

三.按工业卫生学分为“总粉尘”,指悬浮于空气中粉尘的总量;“呼吸性粉尘”,指由于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内部并沉积在肺泡内的粉尘。

四.粉尘的来源

1.固体物体的机械粉碎如研磨。

2.粉状物料的混合,筛分、包装及运输。

3.物质的燃烧。

4.物质被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氧化和凝结。

五.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1.尘肺病

1)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两肺产

生进行性、弥漫性的纤维组织增生,逐渐进展影响呼吸以及其它系统的功能。

2) 按照发病快慢分为快型(1-2年发病)、慢型(5-10年发病)和晚发型(脱离粉尘后几年甚

至几十年发病)。

3) 按病因分为矽肺、硅酸盐尘肺、碳素尘肺、混合型尘肺和其它尘肺。影响尘肺发病主要

因素有粉尘的化学成分、粒径及分散度、粉尘浓度、接触粉尘时间及个人身体状况等。

4) 矽肺。由于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粉尘浓度越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

粒径越细危害性越大。

2.中毒

1)人体吸入有毒的粉尘并蓄积到一定的量时,可使人体中毒,即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

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以至危及生命。

2)常见的有毒的粉尘多为金属及其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生产环境中它们以粉尘、烟尘

及蒸气状态存在,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有些金属化合物可穿透皮肤而被吸收,很少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

3.其它疾病。许多有机粉吸入肺泡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如吸入棉尘亚麻或大麻粉尘后可引起棉尘病,病人临床表现有发热、胸闷、咳嗽等症状,并有勇气功能的减退。也有些粉尘可引起外源性过敏肺泡炎。

六.粉尘爆炸

1.粉尘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粉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即可燃性)、粉尘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存在能量足够的一定温度的火源。

2.影响粉尘爆炸的主要因素

1)爆炸浓度上、下限,重点控制要求不达到爆炸浓度下限。

2)燃烧热。燃烧热高的粉尘,其爆炸浓度下限低、爆炸威力。

3)燃烧速度。燃烧速度高的粉尘,爆炸压力较大。

4)粒径。多数爆炸性粉尘粒径在1-5μm,粒径越细,所需点燃能量小,容易点燃。

5)氧含量。随着空气中氧含量的增加,爆炸范围也扩大。

6)惰性粉尘和灰分。惰性粉尘和灰分的吸热作用会影响爆炸。

7)气中含水量。气中含水能使粉尘凝聚沉降,不易达到爆炸极限。

8)可燃气含量。当粉尘与可燃气体共存时,爆炸浓度下限相应下降。

9)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升高,易能使爆炸浓度范围扩大。

10)最小着火能量。

七.防尘防毒的综合措施

1)改革生产过程,防止和减少尘毒的产生。

2)生产设备的密闭和隔离。

3)采用通风和净化措施控制有害物质。

4)加强个人防护。

5)建立严格、可行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振动及噪声

一.振动

一) 振动。指物体经过它的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或某个物理量在其平均值

附近的来回变动。

二) 振动的分类:天然源、人工振源。

三) 振动对人的危害

1.振动传递方式

1)从支持人体的物体表面向人体传递(全身振动)。

2)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某个部位(局部振动)。

3)人体浸入振动的介质中。

2.人体的反应

1)人体的生理反应。在振动刺激下可使人产生快感、不快感、发怒、恐惧等

感情波动,也将引起交感神经紧张型的反应,还影响内分泌器官。

2)人体的反应。人对振动的感觉是与频率和振幅密切相关的,也与持续时间有关。

3)人体的物理反应。在振动的激励下,振动的频率对人体各部分器官起主导作用,当激

振频率与人体上某一部分器官固有频率一致时,会引起部分器官共振,使器官受到很大的影响。

3.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1)振动影响人的睡眠。睡眠是人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但振动会破坏睡眠。

2)振动影响人的语言能力。在振动中说话音调会提高,说话时间也会拖长,由于气管与

支气管的共振,会损害语言能力。

3)振动会使人发生运动病。低频振动会引起协调方面的视觉率乱,甚至于嗅觉系统也会

起决定性的作用。

4)振动会使视功能减退。当振动频率在眼球最大共振振幅时,人的视功能减退最为强烈。

5)振动会使人的生理受到影响。(如下表)

6)振动会造成人体骨骼损伤。经常性振动会对脊柱所有的结构都造成损伤。

二.噪声

一) 噪声。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烦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

二) 噪声源分类:工业噪声源、交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声源、社会生活噪声源

三) 噪声对人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使人们的听觉器官受损还

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不的影响。

1.噪声对人的听觉器官的危害—噪声性耳聋

在80dB以下职业性噪声暴露时,一般不致引起噪声性耳聋;在85dB 以下可造成轻微的听力损伤;在85-90dB会造成少数人的噪声性耳聋;在90-100dB 时造成一定数量人的噪声性耳聋;在100dB以上会造成相当数量人的噪声性耳聋;在人突然暴露于150dB的噪声环境下,听觉器官将会发生急性外伤(耳膜破裂),造成双耳完全失听。

2.噪声性耳聋的特点

1)它是慢性发病,除高声度外,一般噪声性耳聋都需要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

2)它是不能治愈的,一旦耳聋,便无法康复。

四)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噪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噪声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的基本生理过程—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致使条件反射异常。

2.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噪声可使交感神经紧张,从而使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波动,心电图T波升高或缺血型改变,传导阻滞,血管痉挛等现象;噪声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会使末稍血管产生收缩现象,血管收缩时,心脏排血量减少,舒张压增高。 3.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危害。长期接触噪声,会使人们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肠胃机能阻滞,使消化液分泌异常,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体质减弱、肌无力、消瘦等现象。 4.噪声对视觉器官的危害。噪声对人的眼睛会引起眼痛、视力减退、眼花等症状,会造成视力清晰度减低,会使劳动生产率下降,不可能出事故。

五) 噪声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干扰

1.干扰人们的睡眠,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妨害人的睡眠,如果噪声是连续的,可加快由深睡到轻睡的回转。

2.噪声对语言、思考的干扰,噪声除了干扰正常睡眠以外还会干扰人们的语言、交淡、听广播、打电话、上课、开会等。

3.噪声降低劳动生产率,在喧闹的环境里,会使人们心情烦躁、分散注意力、工作极易疲劳、反应迟钝,从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4.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外,强烈的噪声还会引起建筑损伤。

第三节:焊接

一.焊接的危险

1.氩弧焊:它是利用氩气作为保护介质的气体保护电弧焊。有触电危险,弧光辐射强度大,易造成损伤皮炎红斑和小水泡等皮肤病,强烈的紫外线还会损坏棉织纤维,在短波紫外线和电弧高温作用下,会产生有毒气体臭氧和氮氧化合物。

2.CO2气体保护焊:它是利用CO2气体作为保护介质的电弧熔化焊。有触电危险,有害气体臭氧、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浓度高,弧光辐射强度大于手弧焊。

3.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等离了电弧是将自由电弧经过强迫“压缩”而获得,它的温度可达16000-33000℃,用于溶化一些难熔的金属和非金属,可用于焊接和切割,它切割金属比氧气切割的效率高1-3倍。有触电危险,有害因素是:弧温高达10000℃以上,有强烈的弧光辐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和金属粉尘的浓度比氩弧焊高得多,另外,还有噪声、高频电磁场、热辐射、放射性等有害因素。

4.手工电弧焊:它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弧热能加热焊件。主要危险是触电,损伤者的眼睛和皮肤会受到弧光辐射的伤害,焊接烟尘可能使焊工呼吸系统受损害。

5.气焊与气割: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燃烧的火焰加热金属的一种熔化焊。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预热火焰净金属加热至燃烧点并在氧气射流中剧烈燃烧而将金属分开的加工方法。主要危险是火灾和爆炸。

二.焊接弧光辐射的危害

1.紫外线(1200℃):对眼睛的伤害:紫外线过度照射引起眼睛的急性角膜炎,称为电光性眼炎,波长很短的紫外线能损害结膜和角膜,有时甚至侵及虹膜和网膜。对皮肤的伤害:皮肤受强烈的紫外线作用时可引起皮炎,弥慢性红斑,有时出现小水泡,渗出液和浮肿,有烧灼感、发痒。对纤维的破坏:焊接电弧的紫外线辐射对纤维的破坏能力很强,其中以棉织品为最甚,由于光化作用的结果,可致棉布工作服氧化变质而破碎。

2.红外线:红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组织的热作用。眼部受到强烈的红外线辐射,立即感到强烈的灼伤和灼痛,长期可能造成红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严重时能导致失明,此外还会造成视网膜灼伤。

3.可见光:被照射后眼睛疼痛,不清东西,通常叫电焊“晃眼”,短时间内失去劳动能力。三.电焊烟尘的职业危险

1.焊工尘肺:焊工尘肺是指由于长期吸入超过规定浓度的电焊烟尘引起肺组织弥温性纤维

化的疾病。由于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以氧化铁为主,并有无定型二氧化硅、硅酸盐、锰、铁、铬以及臭氧、氮氧化物等混合性尘肺。焊工尘肺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多在接触烟尘后10年,有的长达15-20年以上,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有气短、咳嗽、咯痰、胸闷和胸痛。

2.焊工锰中毒: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的电焊烟尘则可造成锰中毒,锰的化合物和锰尘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浸入机体,主要经呼吸道入体内。焊工锰中毒发病很慢,大多数接触3-5年以后,甚至可达20年才逐渐发病。慢性锰中毒早期表现为乏力,时常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舌、眼睑和手指的细微颤等,中毒进一步发展时,神经精神症状均更明显,而且转弯、跨越、下蹲等都较困难,走路时表现左右摇摆或前冲后倒,书写时振颤不清等。

3.焊工金属热:焊接金属烟尘中直径在0.05-0.5微米的氧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末稍细支气管和肺泡,再进入体内,引起焊工金属热反应。主要症状是工作后发烧、寒战、口内有金属味、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

四.有毒气体来源及危害

1.臭氧(O3):最高允许浓度为0.3mg/m3。空气中的氧在电弧辐射的紫外线激发下,大量地被破坏,生成臭氧。臭氧是一种刺激性有毒气体,呈淡蓝色,浓度较高时发出腥臭味,高浓度臭氧还略带酸味。臭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道及肺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

往往引起咳嗽、胸闷、食欲不振、疲劳无力、头晕、全身疼痛等,严重时尚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由臭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一般情况下在脱离接触后均可得到恢复,恢复期的长短取决于臭氧影响程度,以及人体体质的好坏。

2.氮氧化物(NO2):最高允许浓度为5mg/m3。是由于焊接电弧的高温作用,引起空气中氮、氧分子离解,并重新结合而形成。明弧焊中常见的氮氧化物为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是刺激性有毒气体,二氧化氮呈红褐色,具有特殊臭味。氮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肺组织的刺激作用,NO2被吸入呼吸道后,在肺泡内逐渐与水作用形成硝酸与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刺激作用;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痛、食欲不振,尚能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发炎、刺激皮肤和牙齿酸蚀症等;急性中毒时能引起急性支气管炎,严重时咳嗽激烈,可发肺水肿,虚脱等症状。

3.一氧化碳(CO):各种明弧焊都产生CO有害气体,但其中以二氧化碳保护焊产生CO浓度最高,主要来源是由于CO2气体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发生的分解而形成。CO是一种窒息性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无色无味它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使氧在体内的运输或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表现出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使人体组织缺氧坏死。

4.氟化氢(HF):主要是产生于手工电弧焊,在低氢型焊条的药皮里通常都含有萤石(CaF2)和石英(SiO2),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形成氟化氢气体。氟化氢是属于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吸入较高浓度的氟及氟化氢气体或蒸汽,可立即产生眼鼻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引起鼻腔和咽喉粘膜充血、干燥、鼻腔疡溃等,严重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五.高频电磁场

1.高频电磁场的来源及场强分布: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为了迅速引燃电弧,需由高频振荡器来激发引弧,所有有高频电磁场存在。

2.高频电磁场的危害:长期接触强大的高频电磁场会引起头晕、头痛、疲乏无力、记忆减退、心悸、胸闷和消瘦等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血压下降或上升,白血球总数减少或增多,并出现窦性心律不齐,轻度贫血等。

第四节:中毒及治疗

一.按毒物的化学结构分为:有机毒物和无机毒物

二.按毒物的生物作用性质分为:麻醉性毒物、窒息性、刺激性、腐蚀性、致敏性、致癌性毒物。

三.按损害的器官分为:神经性、血液性、肝脏性、呼吸性、消化性、全身性毒物。四.按毒性分级分为:剧、高、中、低、微毒。

五.中毒后症状

1.神经系统病变:如神经衰弱综合症(头痛、头昏、无力、记忆力减退等)、中毒性脑病等。

2.呼吸系统病变:如肺炎、肺水肿、哮喘等。

3.血液系统病变:如高铁血红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循环系统病变:如心律失常、肺原性心脏病。

5.中毒性肝损害。

6.中毒性肾病。

六.重要病症的治疗

1.呼吸系统:如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缺氧情况,即行吸氧。呼吸停止或衰竭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保持气流通畅,用解痉药雾化吸入,必要时及早气管插管加压给氧,静注50%葡萄糖60ml或甘露醇125ml,4-8小时重复注射,加用维生素C,可给氨茶碱注射,异丙嗉25mg肌注或静滴,限制液体摄入量,静滴或静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吸氧气封瓶内加20-30%酒精驱泡沫,心率过快者可用西地兰0.4mg静脉缓注。

2.循环系统:如血压不稳,应密切观察,每30-60min复查一次血压,如低于90/60mmHg 有休克症状者,应立即吸氧,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快速滴入,可加升压药阿拉明40mg,多巴胺20mg,效果不满意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1-2mg加5-10%葡萄糖液100ml 静滴,情况严重者可给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输血。有心肌损害要完全卧床休息,限制液体摄入量,静注葡萄糖、维B、C以保护心肌,给能量合剂静注,必要时用详地黄。心跳骤停应立即行心前区敲击术,胸外心脏挤压术,人工呼吸,可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静注5%重萱及给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苯妥英钠及阿托品等,可给能量合剂,必要时开胸心脏挤压、心脏起搏等。

3.消化系统:许多工业毒物如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三硝基甲苯磷和砷化物等引起肝脏循环障碍或营养障碍,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脂肪浸润等病变。治疗上要卧床休息,给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静滴10%葡萄糖,每月1000ml为促脂肪肝恢

复可给蛋氨酸、胆硷等药及维生素B12、C、B6及能量合剂保肝治疗。肝昏迷时应避免诱发昏迷的因素,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不给麻醉、镇静剂等,饮食中不给蛋白质,降低血氨,有出血现象可用维生素K或羧基卡胺、6-氨基乙酸等止血,有明显水肿和腹水时,限制钠盐,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4.泌尿系统:一些工业毒物如汞、升汞、有机汞、砷、铀、镉、四氯化碳、苯的硝与胺基化合物、硝酸甘油、亚硝酸盐等均能引起肾功能衰竭。开始发病如有脱水应进行补液,维持一定血压,有少尿趋势者,以利尿酸25-50mg溶于50%葡萄糖溶液40ml中,缓慢静注。可用20%甘露醇200ml或小分子在旋糖500ml内静滴,罂粟硷30mg肌注等。

少尿期限制液体入量,每日入时以500mg为基数,加上呕吐、尿、泻、汗等损失量。

饮食进低蛋白食或静注5%葡萄糖液200-300g左右/日。严格控制钾盐的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酸中毒可给碳酸氢钠或乳酸钠静注,必要时人工透析。多尿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造血系统:职业性有害因对造血系统的损害,主要溶血与抵制造血机能两方面。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等引起的慢性溶血性贫血者应给大量激素,如氢化考地松、强地松、地塞米松等,可给辅酶A、细胞色素C等。对砷化氢等中毒引起的急性血管上溶血,尿中出现蛋白,严重者出现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利尿,用大量碳酸氢钠使尿液碱性,可给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放射线等物理因素可抵制造血机能,先后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等表现,严重时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支持疗法,促进造血机能的恢复,同时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和防治感染,出血等合并症。主要用生血药及激素与各种滋补营养药物的使用,必要时可输新鲜血液。

对铅中毒干拢卟啉代谢,使血红素合成减少引起的铁幼粒细胞性贫血,最有效的治疗就是用依地酸二钠钙驱铅。

6.神经系统:许多工业毒物由于能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组织的细胞代谢(如铅、苯、二硫化碳、溴甲烷、汽油等),或由于造成脑组织的缺氧(如CO)而发生急性中毒性脑病。针对脑缺氧、脑水肿要立即给氧,最好是加压给氧,同时给冰帽敷头部降温并配以全身人工冬眠,20%甘露醇、25%山梨醇或25%葡萄糖等脱水剂快速静注,对躁动、过度兴奋或抽畜的患者给水合氯醛灌肠、阿米妥纳注射,用安定、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利目尼宁等止痉。中毒性脑病恢复期应用些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如:谷光氨酸、B族维生素等。许多毒物、物理因素都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或植物神经功能暂时性失调,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出现头昏、乏力、易激动、睡眠障碍、周身不适等症状,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多汗手颤、恶心、呕吐、腹胀、流涎、食欲不振、晕厥或眩晕、心动过缓以及癔病等表现。治疗上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可给巴甫洛夫合剂、溴剂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可用各维素、中药、理疗等。周转神经损伤可用B族维生素、加兰他敏、三磷酸腺苷、硝酸一叶秋碱、地巴唑、肉桂嗉、激素等治疗,中医药、耳针、电兴奋等理疗效果也较好。

7.经口中毒:毒物进入胃时,应迅速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中毒不用后者)洗胃,再用硫酸镁溶液等泻。腐蚀性强的毒物一般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保护胃粘膜。

第三章:有毒有害物质清单

三氯乙烯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吸入高浓度蒸气有麻醉性,气味与氯仿相似,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

30mg/m3

理化常数:比重:1.4556 熔点:-73℃沸点87.1℃自燃点:420℃

爆炸极限:12.5-90% 蒸气密度:4.53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储存过久会发生变质,如发现桶口有白色结晶,则是由于三氯乙烯分解引起,同时会有少量光气产生,毒性

就会增大,本品应与食用物资隔离并应远离热源。

危险特性:本品有毒、可燃、遇高温明火有火灾危险。

慢性中毒:幻想幻听、迫害妄想、智能减退,甚至出现定向力障碍,大小便不能自理。

中毒症状:肢端发麻、感觉异常、疼痛过敏、手足发凉、运动障碍,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球结膜充血。头痛、头晕、嗜睡、疲倦、胃周围神经炎,

高浓度可引起急性中毒,恶心、呕吐、心肌和肝损害。

来源及用途:以氯乙烯进行再氯化后分馏制得。用于脱脂、冷冻、农药、溶剂、香料、橡胶工业、洗涤织物。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

性状:纯品是无色透明晶体,工业品因含有少量氯化钠和硫酸钠,而呈白色不透明固体。强吸收湿性,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强碱性、强腐蚀性。

理化常数:比重:2.13 熔点:318℃沸点:1390℃

中毒症状: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或烟雾可引起上呼吸道的强烈刺激感,造成上呼吸道发生炎症,如皮肤粘膜接触到固体氢氧化钠或溶液,能引起严重的损伤。

储运注意事项:禁止与其发生反应的物品共存,保证容器的密闭性。

抢救措施:用大量清水或用低浓度微酸性溶液冲洗患处,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四氯化碳(四氯甲烷)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时因含杂质而呈微黄色,有特臭、极易挥发、其蒸气较空气重,有毒、有麻醉性,易经皮肤吸收,微溶于水,易溶于各种有机

溶剂。车间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25mg/m3。

理化常数:比重:1.597 熔点:-22.6℃沸点:76.8℃蒸气密度:5.3

危险特性:本品有毒,不会燃烧,但遇潮湿空气及在光的作用下能徐徐分解生成盐酸,受高热分解能放出剧毒的光气。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热源,不可曝晒在日光下,应与食物分开堆放。

慢性中毒:幻视、幻听、迫害妄想、智能减退,出现定向力障碍,大小便不能自理。

急性中毒: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球结膜充血,如病情严重可表现为头痛剧烈、频繁呕吐、精神萎糜、反复抽搐、脉搏呼吸减慢、视乳头水肿,检查

可有病理反射阳性。吸入高浓度的四氯化碳蒸气,可引起眼部与上呼吸道

的强烈刺激感及头晕、头痛、烦燥心悸、恶心、呕吐、昏迷、抽搐、少

尿、血尿、尿闭等;有时中毒后不会立即出现以上症状,而是数小时之后

才出现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的蒸气,常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支气管炎症及肝脏、肾脏损伤等。

抢救措施:将中毒者抢救出中毒现场,给氧,送医院治疗。如有皮肤污染应及时用2%碳酸钠溶液冲洗。

来源及用途:用催化剂铁和氯作用于二硫化碳而制得。用作有机溶剂、致冷剂、杀虫剂和灭火剂。

汽油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有特殊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和醇,极易溶解脂肪,有低毒。当空气中汽油蒸气浓

度达到30-40mg/L时,人们呼吸半小时后即能导致生命危险。

理化常数:比重:0.67-0.71 凝固点:-60℃以下沸点:40-200℃闪点:-42.8℃引燃温度:280℃爆炸极限:1.4-7.6% 燃烧热值:11000千

卡/Kg 蒸气密度:3.4。

危险特性: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氧化剂有火灾危险。工业允许浓度为350mg/m3。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空间内,远离火种及热流,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避免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隔离存放。

慢性中毒:长期吸入低浓度汽油蒸气,可发生头晕、头痛、乏力、纳减、心悸、健忘、失眠易梦及贫血等症状,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过敏。

急性中毒:吸入大量高浓度汽油蒸气可引起眼部的强烈刺激感、头昏、兴奋和酒醉状、恶心、呕吐、昏迷、瞳孔较大、呼吸急促、脉数微弱,血压下降

等症状。

来源及用途:从石油分馏制得。用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用于橡胶、印刷颜料、油漆、塑料的溶剂等。

乙醇

性状:无色液体、易挥发,有酒香,能与水、醚、氯仿和甘油任意混合,易燃。

理化常数:比重0.7893 沸点78.32℃闪点12.78℃自燃点:423℃爆炸极限:3.3-19% 最大爆炸压力:7.5 Kg/cm2最易引燃浓度:7.1% 产

生最大爆炸压力浓度:7.3%。

危险特性:易燃,燃烧时发生淡蓝色火焰,与氧化铝酸、次氯酸钙、过氧化氢、硝酸、硝酸银、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蒸气与空

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遇水燃烧物品等分仓存放。灌装时注意

每秒不超过3米。

症状:入睡困难、易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头痛、情绪不稳、烦燥、易怒,多汗、手足发凉、运动障碍、四肢远端肌力差。

来源及用途:以废糖蜜、淀粉发酵制得,或乙烯合成制得。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能与醇、醚、苯和丙酮等混溶,微溶于水。最高使用温度120℃。

理化常数:比重:1.047-1.049℃凝固点:-35℃沸点:340℃

闪点:157.22℃自燃点:402.78℃蒸气密度:9.58

危险特性:本品可燃,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双氧水、硝酸分开存放。

来源及用途:由苯二甲酸与丁醇加热酯化而得。用作塑料增塑剂、香料溶剂和定香剂、减磨剂。

乙二醇丁醚(2-J氧基乙醇)

性状:无色液体,略有气味,能溶于乙醇和水。

理化常数:比重:0.9012 凝固点:-74.8℃沸点:168.4-170.2℃闪点:71.11℃自燃点:244℃蒸气密度:4.07

爆炸极限:1.1%(170℃)、10.6(180℃)

危险特性:本品可燃,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有燃烧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并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来源及用途:用做溶剂和测定铁、钼的试剂。

松节油(主要成分:蒎烯)

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为蒎烯,露置于空气中色泽会逐渐加深,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氯仿、醚及冰腊酸,能溶解橡胶,硫黄及树脂,有低毒,最大允许浓度为:300mg/m3。

理化常数:比重:0.854-0.868 沸点:154-170℃自燃点:253.33℃闪点:35℃爆炸极限:0.8%(下限)蒸气密度:4.84

危险特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氧化剂有火灾危险,遇硝酸立即燃烧。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棚库内,应与氧化剂、硝酸隔离堆放,远离火种、热源。装松节油的铁桶内应涂锡或树脂,防止色泽发黄。

来源及用途:由生松香(松脂)经水蒸气蒸馏或用有机溶剂萃取制得。用作油漆溶剂,制造合成樟脑,胶粘剂、纺织媒染剂,塑料增塑剂等。

环己酮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有毒,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等溶剂。车间空气允许浓度为:50mg/m3。

理化常数:比重:0.9478 熔点:-45℃沸点:115.6℃闪点:23.8℃自燃点:420℃爆炸极限:1.3-9.4% 蒸气密度:3.38

危险特性:遇高温、明火、强氧化剂有燃烧危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应与氧化剂隔离堆放,远离火种热源。

来源及用途:在催化剂存在下,以环己醇蒸气脱氢制得。用于有机合成硝纤维溶剂、染料、喷漆。

异丙醇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乙醇及丙酮混合物相似的气味。能溶于水、醇醚、氯仿和苯等。毒性与乙醇相似。

理化常数:比重:0.7854 熔点:-88.5℃沸点:80.3℃闪点:11.67℃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遇氧化剂发生反应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能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与氧化剂、遇水燃烧物品等分开存放,防止包装破损、泄漏。

来源及用途:可由油废气分馏制得。用于制药、化妆品,香料、塑料、涂料。

丙酮

性状:无色明液体,容易挥发和燃烧,其蒸发在空气中的是最高容许量为400mg/m3,能与水、酒精、乙醚、氯仿,乙炔、油类及碳氢化合物相互溶解,并能溶解和橡胶.

理化常数:比重:0.7972 熔点:-94.6℃沸点:56.48℃闪点-17.78℃自燃:465℃爆炸极限:2.6-12.8% 蒸气密度 2.00.

危险特性:蒸气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明为,高热易引起燃烧.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最高仓间温度不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存放区严禁使用容易产生火星的工具和机械设备.

来源及用途:通过玉米发酵法分馏制得,或石油裂解法制得。用于有机溶剂,醋酐、氯仿、染料、石蜡精炼。

甲醇

性状: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能溶于水、醇和醚。易燃,有麻醉作用,有毒,对眼睛有影响,严重时可致失明,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0mg/m3。

理化常数:比重:0.7913 凝固点:-97.8℃沸点:64.8℃闪点:11.11℃

自燃点:385℃爆炸极限:6.7-36% 最大爆炸压力7.4公斤/CM2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13,6% 最易引燃浓度13.7% 蒸气密度:1.11。

危险特性:易燃,燃烧时无光.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铬酸,高氯酸,高氯酸铅反应剧烈,有爆炸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及热源,不可与氧化剂混储混运。发现仓内甲醇蒸气浓时,必须先进行通风,并查出漏点。

来源及用途:以木材干馏制得,或以一氧化碳和氢气加压加热催化下合成。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中间体、火药、防冻剂。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口服15ml,可导致双目失明;口服70-100ml,可导致死亡。吸入高浓度的甲醇蒸气可导致眩晕、头痛、视力模糊、昏迷、麻木、甚至精神失常。慢性中毒,经常吸入低浓度甲醇蒸气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弱、健忘等,皮肤经常接触能引起皮炎。

乙酸乙酯

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味,具有挥发性、麻醉性。易燃,可溶于氯仿丙酮、醇、醚,稍溶于水,有水存在时,发生极缓慢的水解。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300mg/m3。

理化常数:比重:0.8946 熔点:-83.6℃沸点:77.15℃闪点:-4.44℃自燃点:460℃爆炸极限:2.1-11.5% 最大爆炸压力8.65Kg/cm2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5.1% 最小引燃浓度:4.9% 蒸气密度:3.04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易燃,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及热源,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包装如不密封,漏耗极大,蒸气积聚在仓间内,遇火星有爆炸危险。

来源及用途:将醋酸和乙醇在硫酸的作用下酯化而得。用作溶剂溶解油脂、蜡类、树脂、醋酸纤维等。

乙酸丁酯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其蒸气较空气重,可燃,微溶于水,能溶于醇、醚及有机溶剂,并能溶解油脂、蜡类、樟脑、树胶、氯化橡胶等。

理化常数:比重:0.88(20℃) 熔点:-73.5℃沸点:126℃闪点:22℃自燃点:370℃爆炸极限:1.2-7.6% 蒸气密度:4.01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及热源,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来源及用途:由醋酸与丁醇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而得。用作喷涂、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调制香料和药物。

硝基漆稀释剂(香蕉水)

性状:无色流动液体。采用醋酸丁酯、醋酸乙醇、丁醇、丙酮、环己酮、甲苯、纯苯等有机溶剂按不同配比混制而成。要求对各种硝基漆的溶解性好、挥发快或稍快。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有毒。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及热源,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灌装流速不应超过3m/s,并应高有排除静电装置。来源及用途:用于稀释硝基漆。

生松香(焦油松香、油松脂、松脂)

性状:淡黄色透明及不透明颗粒或块状,有芳香味。生松香平均含松香68%、松节油20%、水分及其他12%,稍具光泽和粘性,易燃、能溶于醇、醚、氯仿及冰醋酸。

理化常数:比重:1.00 熔点:55℃燃点:390℃爆炸下限:15mg/l

危险特性:生松香是未经提炼的原松脂,含有松节油成分,所以比熟松香易燃。遇火种、高温、氧化剂都有引起火灾的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库房内,远离火种、隔绝火种,切忌与氧化剂混储混运。

来源及用途:松树创口流出的树脂与挥发油的混合物,即为生松香。用于制造松节油及熟松香,人造树脂、油漆。

蒎烯

性状:无色液体,有松节油的气味。极微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乙醚及氯仿等有机溶剂。理化常数:比重:0.8592 熔点:-55℃沸点:155℃闪点:32.2℃

自燃点:255℃蒸气密度:4.7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燃烧危险,遇硝酸燃烧。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曝晒,应与氧化剂(包括硝酸)分开存放。

来源及用途:用作溶剂,还用于合成樟脑、香料制造。

盐酸(盐镪水、焊锡药水)

性状:澄清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气体,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在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5mg/m3,有腐蚀性,能与一般金属起化学作用,并能腐蚀纤维。

理化常数:比重:1.19(38%)、1.1526(30%)、1.1265(25%)

凝固点:-17.14℃(10.81%)、-62.25℃(20.69%)、-46.2(31.24%)

-25.4℃(39.17%)

恒沸点:108.58℃

危险特性:与H发孔剂接触能立即燃烧,与氰化物接触会立即产生剧毒气体(HCN),遇碱发生中和反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

储运注意事项:盐酸有塑料储罐装、塑料桶装、坛装、瓶装等多种包装,一般都可以放在露天或通风棚内,下垫适量砂土,应与碱类、金属粉末、氰化物、H发孔剂等分开存储。

若误触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来源及用途:用电解食盐得到氯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氯化氢,用水吸收而得。用于制造氯化合物、医药、食品工业、印染等,用途很广。

苯(纯苯、苯查儿)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芳香味,易挥发、有毒。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丙酮。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40mg/m3。

理化常数:比重:0.8794 熔点:5.51℃沸点:80.1℃闪点:-11℃

自燃点:562.2℃爆炸极限:1.3-7.1% 最易引燃浓度:5.0%

蒸气密度:2.77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易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本品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保仓间内,远离火种及热源,最高仓温不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氧化剂分开存放。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不使3m/s,并应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来源及用途:由煤焦油的部分分馏或石油裂解而得,用作溶剂及苯的衍生物、香料、染物、塑料、医药等。

轻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晕、咳嗽、恶心、呕吐、心悸,同时可有耳鸣、眼结膜刺痛、怕光、流泪、视物模糊等。

中度中毒症状:出现眩晕、酒醉样感觉,步态蹒跚嗜睡、反应迟钝、神志恍惚甚至昏倒,并可出现幻觉、哭笑无常或病样。

重度中毒症状:神志丧失,浓度昏迷,脉搏频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肌肉抽搐,并可转为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亦有躁动、欣快、幻觉等精神障碍,肝肿大,有的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等。

治疗:急性中毒可用葡萄糖醛酸解毒,慢性中毒应用恢复造血功能的药物。

甲苯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气味,燃烧时发出浓烟,不容于水,能与苯、醇及醚以任何比例混合。

理化常数:比重:0.866 熔点:-94.5℃沸点:110.4℃闪点:4.44℃自燃点:480℃爆炸极限:1.27-7% 蒸气密度:3.14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爆炸,流速发快(超过3m/s)有产生和积聚静电危险,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及热源,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氧化剂分开存放,在灌冷却剂地控制流速不超过3m/s,并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来源及用途:由煤焦油分馏或重整轻油在催化作用下制造,用作生产甲苯衍生物、炸药、染料中间体、药物、香料糖精、溶剂等。

硝基外用磁漆(各色)

性状:本品系采用低粘度硝化棉、醇酸树脂、氨基树脂及有机溶剂配制而成,具有干燥快、光亮、耐气候变化性能好、可抛光等特点。

危险特性:遇高温、高热、明火易燃。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及热源,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氧化剂(包括硝酸、双氧水等)分开存放。

来源及用途:用作车辆、机床、机器设备及要求快干的物件涂料。

一氯二氟甲烷(氟里昂22、F22、致冷剂22)

性状:无色气体,有十分微弱的发甜气味,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室温下与酸、碱和润滑油不起作用,致冷作用可达-50℃以下,比氟里昂12明显。

理化常数:比重:1.177(液体)熔点:-14.6℃沸点:-40.8℃

自燃点:632℃蒸气密度:3.0

蒸气压:-40.8℃时为1个大气压0.3℃时为5个大气压24℃时为10个大气压52℃时为20个大气压85.3℃时为40个大气压

危险特性:比F12活泼,遇高温热会燃烧,燃烧时产生毒气,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储运及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易爆物品分开存放。

来源及用途:用氯仿和无水氢氟酸在五氯化锑催化作用下制得。用作低温、冰箱及冷冻设备中的致冷剂,用作气溶杀虫剂发射剂。

职业健康培训教材

目录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2) 二.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类别 (3) 三.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4) 四.噪声的分类、危害及防护措施 (5) 五.职业禁忌症 (7) 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8) 七.怎样识别压力、如何调节压力 (17) 附:职业健康试题及答案 (18)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构成《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其中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二)、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那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四)、职业病是如何发生的 劳动者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病。造成职业病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作用条件,同时受一定的个体危险因素的影响。其中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接触的强度;个体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营养缺乏、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或个人习惯。 (五)、职业有害因素的来源 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条件或要素,统称为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等。职业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及某些植物性花粉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职业心理紧张、体内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

化工有限公司员工安全知识培训

安徽安庆化工有限公司 员工安全知识培训 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思想及意识,遵守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 消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本公司属印刷特种行业,所用原材料主要是纸张,以及油墨、汽油、酒精等,属易燃易爆品。要严格控制领用、回收,应专人管理,统一存放。对进入厂区的所有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严禁带火种进入。公司内的消防器材及灭火设备未经许可,严禁挪位、损坏,并保持显而易见、道路畅通。员工进出厂要遵守门卫制度,物资出厂要有仓储、财务、行政部等各相关部门办理的出门证。 在工作中,当不幸发生电气安全事故时,要保持冷静,首先应切断电源,实施紧急救护,确保救护者的人身安全。然后采取其他救护措施,并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公司领导进行处理。 如发生火灾事故时,应道德明确是电气设施失火还是其他不导电物资失火,对电气设施失火应先断电源,严禁用水、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性物质灭火,以防触电。此时,要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如发生失盗及治安事故,拨打110报警;发生火灾,拨打119;医疗救护,拨打120;交通事故,拨打122,并马上通知领导,保护好现场。发生事故进行处理时,应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和周围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没有落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一、用电常识、机械操作和消防安全常识 1、设备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必须设置防扩罩,避免发生意外缠绕、拖拉等伤人事故及设施受损事故。 2、对人体致命的电流为50毫安,而人体电阻一般为1000-3000欧姆之间,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主要培训内容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主要培训内容 一、全体人员职业健康基本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 1.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 2.公司职业健康规章制度;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基础及专业技术知识; 4.本公司和本车间(装置)生产特点、无聊特性、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5.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6.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防护器材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知识; 7.典型事故案例、预防事故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8.卫生保健、自救、互救和职业病预防常识。 二、新入厂员工三级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1.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 2.本公司职业健康规章制度; 3.职业健康专业技术知识及本车间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4.本公司生产特点、物料特性、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5.本车间生产概况,本岗位(装置)生产流程及职业健康注意事项,本岗位(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6.职业健康设施和防护器材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知识; 7.典型事故案例、预防事故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8.卫生保健、自救、互救和职业病预防常识。 新入厂员工必须经过三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分配工作。凡考核不合格者须重新进行培训考核。 三、各级管理负责人和职业健康专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内容 企业管理负责人应该统一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管理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资质。 各级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2.职业卫生管理知识; 3.职业危害防护基本知识; 4.职业危害事故等。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培训内容 按国家经贸委《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五、外来人员的职业健康主要培训内容 1.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本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

(完整word版)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及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及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搞好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加强安全教育,才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因此,我公司特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形式及方法如下: 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 (1)安全思想教育着重从强化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两个方面进行。 (2)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教育。要把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有机结合,二者不能偏废。 (3)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4)典型经验和事故经验 二、安全经验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一)三级经验制:即入厂教育、车间经验、岗位教育。 1、入厂教育的内容: (1)企业的生产形式,安全生产情况,学习有关文件、讲解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 (2)企业的特殊危险地点,尘毒危害,一般的防护用品知识; (3)一般的电气和机械安全知识教育; (4)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事故教训。 2、车间教育内容: (1)车间劳动规则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2)车间危险地区,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和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 (3)车间安全生产的情况问题即典型事故案例。 3、岗位教育的内容: (1)班组安全生产情况,工作性质即职责范围; (2)新工人将要从事的生产性质,必须的安全知识,各种机器设备即其安全防护措施; (3)作业场的安全、卫生防护; (4)容易发生事故或有毒有害的地方; (5)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等。 (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 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并要经过严格考试合格后,方能准许上岗操作。 (三)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如采取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安全例会、安全技术交流、广播、黑板报等。即要结合企业生产活动这个中心来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又要掌握事

(职业健康)化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为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公司成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的分工 1、××部负责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对有毒有害岗位进行分类,建立职业危害人员的档案。 2、××部负责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安全检测工作,督促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整改和整治,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申报工作。 3、项目办负责新、扩、改建工程的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具体实施工作。 4、××部负责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组织有毒有害岗位人员的健康查体和职业病的医治工作。

5、各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整改和整治工作。 6、外来施工和务工人员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由归口管理单位负责。?三、岗位和人员的确定 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国家有关标准,确定公司内具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和人员,并建立职业危害人员的个人档案。 ?四、培训与教育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要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遵守职业病防治的各项规定,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设备。 ?五、健康检查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上岗前要经过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不得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在岗期间要组织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作业相关的健康损害人员,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同时要妥善安置;离岗时也要按规定组织健康检查。每次的检查结果要告知作业人员。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整治 按照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定期组织对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粉尘、噪音、有毒有害物质等每年检测一次(煤气随时检测)。检测数据不符合国家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培训教材

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培训教材 一.标准产生的背景 1.职业健康安全发展历史和背景 职业健康安全(OHSAS)管理一直是企业全面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向外部环境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带来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过程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英国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的研究报告显示,工厂伤害、职业病和可被防止的非伤害性的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约占英国企业获利的5%-10%。世界发达国家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令规定日趋严格,日益强调对人员安全的保护。对企业而言,职业健康安全是应尽的社会道义和法律责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一直努力在使OHSAS管理体系发展成为与ISO9000和ISO14000类似的规模,1996年9月组织召开了OHSAS标准研讨会。由于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较复杂,涉及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工权益、国家利益和主权等问题,各国意见不一。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在世界率先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并先后与爱尔兰标准局、南非标准局、挪威船级社等13个组织联合制定了OHSAS(OHSAS18001:1999、OHSAS18002:2000)。 1999年4月巴西召开的15届世界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一位负责人指出:国际劳工组织将象贯彻ISO9000和ISO14000一样,依照ILO的155号公约和161号公约推行企业安全、卫生评价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2001年4月国际劳工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研讨会,颁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帮助国际主管机构、组织、顾主、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建立、实施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2001年12月18日颁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该标准的技术内容与OHSAS18001:1999保持一致,同时国家经贸委也颁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意见》。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世人瞩目的增长速度,但职业健康安全工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三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三) 三、有害化学物质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一)、防毒对策 1、物料和工艺:尽可能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高毒工艺和物料,是防毒的根本措施。如无铅印刷工艺、无氰电镀工艺、用甲醛脂、醇类、醋酸乙脂等低毒稀料取代含苯稀料。 2、工艺设备:生产装置及工艺设备应密闭化、管道化、尽可能实现负压,防止有毒物质泄露、外逸。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可使作业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有毒物质、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中毒事故。 3、通风净化:受技术及经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净化装置,使生产场所达到卫生标准。 通风排毒主要有两种形式全面通风、局部通风。 1)全面通风:采用全面通风时,应不断的向车间内供应新鲜空气或符合一定要求的空气,同时从车间内排出有害空气。要使全面通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根据车间的用途,生产工艺布置、有害物质散发源位置及特点、人员操作岗位和其他有关因素合理的组织气流、确定合适的通风换气量。 (1)气流组织原则:送入车间的新鲜空气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减少污染,然后在与生产过程中散发的有害物质混合排除。 (2)送排风口位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按全面通风的原则,车间内送风口应设在有害浓度较小的区域,排风口应尽量布置在有害物质产生源附近或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区,以便最大限度的把有害物质从车间内排出。根据送风口和排风口位置不同,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A 、下送上排从车间下部的送风口送入新鲜空气,直接在操作地区散开,然 后流向车间上部,经排风口排出。这种气流组织方式多用于散发有害气体或余热的车间,新鲜空气可依最短路线迅速到达工作地点且涡流区很少,途中受污染的机会较少,大部分在车间下部工作地点作业的工人直接接触到新鲜空气。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记要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记要 培训地点:二公司龙厦铁路项目部会议室 培训时间:2007年8月15日 培训人员:指挥部各级部门主管、技术人员、安全员、施工员 培训内容:相关管理体系文件有关内容学习 主要内容: 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共用规定 (一)方针目标管理规定 目的:为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符合公司生产经营和产品活动过程、服务的需要,公司制定《方针、目标管理规定》,以实现遵守法律法规、满足顾客的要求,预防污染、防范事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和持续改进的承诺,达到增强顾客满意度、改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目的。 1、制订方针的依据:a、依据公司的宗旨、产品、活动或服务的特点、规模及质量水平、环境因素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等;b、对满足顾客、相关法律、法规的承诺;c、对坚持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的承诺;d、制定和评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框架。 2、制订目标的依据:a、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给定的框架;b、顾客的要求和期望;c、重要环境因素;d、重大危险源和风险;e、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f、相关方的意见;g、财务、运行和经营上可行性;h、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3、方针的内容要求,目标的内容要求应予保持一致。 4、方针、目标制定 5、方针、目标的传达和实施:各单位应组织对公司方针、目标的宣传,使全体员工理解并自觉实施。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实施本单位的目标,确保目标按期全部得到实现。各级领导是保证提供完成方针、目标所需的资源。 6、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公司项目部每半年应对本单位的目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查,按《不符合、纠正

和预防措施程序》做好记录,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或未完成,应予以纠正或改进。 (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管理规定 目的:为保证产品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对产品、项目和合同的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行策划。 1、职责: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施工的全面负责人,负责组建精于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严格履行企业与本项目的承包合同,确保工程项目各施工阶段认真执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要求,配备充足的人、财、物等资源,满足对业主承诺,达到预定目标,符合验收评定规范标准。项目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传递有关文件给各职能部门,负责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纠正措施。项目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编制施工过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呈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三)劳务管理规定 目的:选择具有满足承包工程各项要求和能力的劳务供方,保证合同要求。 1、劳务供方的资审、选择项目:a、公司所属项目部在开工前,对前来报名的劳务供方进行资审,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三级以上)、安全施工许可证、法人证明书或法人委托书、资信能力、技术水平、装备能力和近三年以来的工程业绩,填制《劳务供方考核录用表》和《施工单位劳务供方名册》报成管理部。b、公司各项目部根据合同的要求和工程特点,在资审合格的劳务供方中,选择适合本项工程施工的劳务供方,安排在合适的单项工程上。 2、劳务供方的试用、评议、录用:a、公司属项目部对选择安排后的劳务供方进行试用,试用期为一个月,在试用期满后,由项目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劳务供方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有:组织机构、质量、安全、工期、管理,由项目部领导签认后报成本管理部。合格者录用,不合格者清退。 3、环境保护对劳务供方的要求:a、劳务供方在提供生产服务的过程中,不满足组织规定的有关保护环境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具体内容有:劳务供方在组织规定的区域以内完成

公司职业卫生培训教材

*******公司职业卫生培训教材 一、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职业病防治法 2011年12月3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为宗旨,规定了我国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中的各种法律制度。该法律确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主体有:政府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以及承担职业卫生检测、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等四方。法律明确了上述四方之间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分别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地位、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止所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策略;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突出了劳动者健康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规定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监管中的职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能以及各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是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政府在职业卫生和安全管理方面,履行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签署的公约或承诺的重要体现。

其他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 为使《职业病防治法》规范地施行,《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后,卫生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与《职业病防治法》相关的配套卫生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都是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法律效力。 公司员工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基本概念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4、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人为的,如果这些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正式版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基本概念 1、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其病

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人为的如果这些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 发生。 2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只有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职业病。 3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大部分的职业病目前无特效药或治疗方法,早期发现较易恢复,发现越晚疗效越差。 三、职业病危害的防护 1、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 2、使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用品。 2)使用人员要接受了解使用防护的目的、意义、性能方面的教育。 3)应急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接近点摆放及时可用。 4)要熟悉各种防护用品的性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5)有组织、有制度、正确、合理地发放防护用品。 3、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并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培训教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旨在使组织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 害,同时主动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这包括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 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消除或尽可能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包括体系缺陷),利用职业健 康安全机遇,应对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不符合; b) 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 c) 确保组织自身符合其所阐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d) 证实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旨在适用于不同规模、各种类型和活动的组织,并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该风险考虑了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以及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本标准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 本标准使组织能够通过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健康和安全的其他方面,比如员工健康/福利。 本标准未涉及除给员工及其他相关方造成的风险以外的其他问题,比如产品安全、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等风险。 本标准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系统地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但是, 只有本标准的所有要求都被包含在了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中且全部得以满足,组织才能声明符合本标准。 注:有关本标准要求的意图的更多指南,请见附录 A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材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在积极的推动中,最近几年,从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到施秉恒盛公司发生的建国以来最大的职业病群发事件,凸显出职业卫生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明显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时接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应该说也是临危受命。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监督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企业业主均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 第一部分:我国职业病现状 2010年4月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 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万例,死亡病例748例。在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职业中毒方面,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物质为一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建设和建材行业。66.74%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生在小型企业。 2009年全国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只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有专家指出,由于现在发布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达10%左右的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有关报告数字。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及其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r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性传染病源物。

化工公司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案

盘山县佳成化工有限公司职位卫生培训资料 培 训 材 料

第一讲职业卫生常识 第一节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职业危害定义 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 二、职业危害的严重性 从200年前的产业革命至今,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生各类事故125亿人次,死亡110万人,平均每秒有4人受到伤害,每100个死者中有7人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8000人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1万人死于职业事故,1.5亿工人遭受职业伤害。近十几年来,我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引用,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趋严重化,在常见职业病发生不断增多的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严重的职业卫生事故。我国现有尘肺工人40多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因粉尘、化学毒物而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死亡、致残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大量职业病人的出现,不仅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灾难,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倒闭。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及新发职业病人数,中国均局世界首位。 三、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 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生命权利(人权)。 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

因素。 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因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 4、职业危害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五、我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目前,我公司在经营储存化工原料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职业危害因素。 1、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长期接触强烈噪声可引起职业性噪声性耳聋,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振动:在使用风动工具作业时可产生局部振动,长期持续使用振动工具,可引起手臂的血管、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各种类型的病损。 3、一氧化碳:矿井瓦斯和煤尘爆炸、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炼焦、水泥窑炉、煤气发生炉等均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4、硫化氢:煤矿、石膏矿和造纸污水处理等都可能产生硫化氢。 5、氮氧化物:煤矿井下使用硝基炸药开采时可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氮,电焊、气割时可产生氮氧化物。为淡红棕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氮氧化物对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小,主要进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和肺泡,与水作用形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形成肺水肿。硝酸和亚硝酸进入血液后形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高铁血红蛋白症,引起组织缺氧。 6、苯:在炼焦、煤气生产中可产生苯及家具制造、化工厂油漆生产中使用。苯是芳香烃类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及易挥发。在生产过程

职业健康培训教材

职业健康培训教程 职业健康基础知识

一. 概念及名词解释 (2) 二.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类别 (3) 三.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4) 四. 噪声的分类、危害及防护措施.............................. .5 五. 职业禁忌症 (7) 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构成〈〈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 素而引起的,其中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a 射线、6射线、丫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在上述四 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二)、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 种危害。 (三八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那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四)、职业病是如何发生的 劳动者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病。造成职业病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作用条件,同时受一定的个体危险因素的影响。其中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接触的强度;个

体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营养缺乏、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或个人习惯。 (五八职业有害因素的来源 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条件或要素,统称为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等。职业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a射线、6射线、丫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及某些植物性花粉等。 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职业心理紧张、体内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66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正式 版)

编订人:某某某 审批人:某某某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基本概念 1、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人为的如果这些因素得到消除或控

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 发生。 2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只有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职业病。 3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 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大部分的职业病目前无特效药或治疗方法,早期发现较易恢复,发现越晚疗效越差。 三、职业病危害的防护 1、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 2、使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用品。 2)使用人员要接受了解使用防护的目的、意义、性能方面的教育。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1.《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近十几年来,我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引用,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趋严重化,在常见职业病发生不断增多的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严重的职业卫生事故。我国现有尘肺工人40多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因粉尘、化学毒物而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死亡、致残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大量职业病人的出现,不仅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灾难,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倒闭。《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与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不仅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反而会使企业和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2.如何在用人单位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1.用人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和劳动者都要认真学好《职业病防治法》。通过学习、培训,使企业主明确企业所负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劳动者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2.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制定好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4.建立和健全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职业健康检查制度,个人防护用品购买、使用制度,岗前培训制度等; 5.对照《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职责逐项落实; 6.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 3.劳动者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1.劳动者要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的义务:了解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地使用和

技术培训与指导(化工生产的职业卫生与防护)汇编

技术培训与指导化工生产的职业卫生与防护 1 总则 1.0.1为了在设计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1.0.3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1.0.4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必须有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其内容应符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规定》的要求。 1.0.5经批准的职业安全卫生初步设计方案,应在施工图设计中贯彻执行。如需要作原则性修改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1.0.6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通则 2.1一般规定 2.1.1工程项目的设计,应从工艺过程及所用物料和产成品的特点出发,按其危害人体的途径和程度,进行危险性分析,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防火、防爆 2.2.1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应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2.2.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电气设备和仪表等的电力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

建筑物设计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2.2.3压力容器设计应按.《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执行,炼油厂钢制压力容器设计尚应符合《炼油厂钢制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规定》的要求。 2.2.4工艺生产装置的管道布置设计应按《石油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设计通则》的要求。 2.2.5处理易凝固、易沉积的危险性物料时,设备和管道应有防止堵塞和便于疏通的措施。 2.2.6铅封的阀门和盲板,应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注明。 2.2.7物料倒流会产生危险的设备管道,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自动切断阀、止回阀或中间容器等。 2.2.8在不正常情况下,物料串通会产生危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止措施。 2.2.9对超过正常范围会产生严重危害的工艺变量,应设相应的报警、联锁等设施。 2.2.10在仪表供电电源或气源发生故障时,应保证调节阀的阀位处于安全位置。 2.2.11对有失控可能的工艺过程,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下列一种或几种应急措施: 2.2.11.1停止加入催化剂(引发剂); 2.2.11.2加入使催化剂失效的物料; 2.2.11.3排出物料或停止加入物料;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 培训教材 北京大成这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5年5月

一、事故致因模型 美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OSHA)认为,事故通常是复杂的,一个事故可能有10个或更多的前导事件。细致的事故分析应当揭示三个原因层次。最低一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或物接收了超过允许限度的能量或危险源性物质;而这是由于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动或不安全状态或两者的组合而造成的――这是间接原因或“征兆”;间接原因是由基本原因—— 间接原因 (征兆) 直接原因 图1 OSHA事故致因模型 日本劳动省认为事故是由于物与人之间发生了不希望的接触所致,之所以发生这种接触,是因为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动,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动是安全管理的缺陷造成的。 图2是基本模型,它表明伤害是物、人相接触的结果。图中水平的虚线框代表物的运动序列,竖直的虚线框代表人的运动序列。由于起因物存在不安全状态、人有不安全行动,导致加害物与人体发生了接触,使人受到伤害。之所以会有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动,是因为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起因物是由于存在不安全状态引起事故或使事故能发生的物体或物质。 不安全状态是使事故能发生的不安全的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 不安全行动是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原则,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行动。 加害物是与人体接触(直接接触或人体暴露于其中)使人受到伤害的物体或物质。 例如,由于脚手架(起因物)没有护栏(不安全状态)、作业人员工作时不系安全带(不 安全行动)

图3与图2的不同之处是:由于起因物存在不安全状态而导致事故,事故又导致加害物与人体的接触。例如,锅炉(起因物)因憋压运行(不安全状态)而爆炸,作业人员无防护(不安全行动),烫水或高温蒸汽或金属碎片(加害物)使人受伤。 安全管理的缺陷 都是由于安全管理上存在缺陷。 还有两种复杂模型,与两种简单模型相对应,分别反映伤害连续和事故连续的情况。 上述模型是从大量事故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例如日本劳动省调查了50万件事故,详细分析了1969年制造业的一万多起事故,才得到了反应绝大多数事故共性规律的致因模型。 美、日两种模型基本上是一致的。日本劳动省模型中的“伤害”(接触)即OSHA模型中的“意外能量释放和/或危险源性物质”。美、日的模型都认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这和我国关于事故的认识是一致的。 二、GB/T 28001—2001有关定义 3.1

职业健康培训资料

职业健康培训资料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 一、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 1、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 2、接受职业健康监护权; 3、知情权; 4、请求权; 5、检举、控告权; 6、拒绝作业权; 7、民主监督管理权。 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义务: 1、遵守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3、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劳动者应当自觉地接受用人单位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教育和培训,掌握所从事工作应当具备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和技能。 5、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的负责人报告。 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告知的内容包括: 1、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 2、危害结果; 3、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5、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教育; 6、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特种作业劳动防护用品标识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形状,取“防护”之意。盾牌中间的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编号采用三层数字和字母组合编号方法编制,分别表示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生产企业所属的省级行政地区的区划代码,产品的名称代码和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顺序。 2、标识边框、盾牌及“安全防护”为绿色,“LA”及背景为白色,标识编号为黑色。五、安全帽、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和佩戴 (一)安全帽主要是为了保护头部不受伤害。 1、飞来或坠落下来的物体击向头部时; 2、当作业人员从2m及以上的高处坠落下来时; 3、当头部有可能触电时; 4、在低矮的部位行走或作业,头部有可能碰撞到尖锐、坚硬的物体时。 (二)安全帽佩戴注意事项 1、戴安全帽前应将帽后调整带按自己头型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帽内弹性带系牢。 2、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也不要把帽沿戴在脑后方。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冲击的防护作用。 3、安全帽的下领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适度。 4、安全帽体顶部除了在帽体内部安装了帽衬外,有的还开了小孔。但在使用时不要为了透气而随便再行开孔。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