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1.(10分)学校开展了“拾美老姑苏,探幽新故乡”主题游学活动,下面请你跟随小苏、小吴同学,并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小吴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请帮助解决几个问题。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人文荟cuì____之地。

今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为苏州留下了____(A 丰富/B 丰裕)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激励苏州人民在新时代继续dǐ____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了进一步挖掘、开发和利用苏州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或采访历史见证人,或查阅大量书籍通过一系列专题活动,使我们在历史遗存中感受身边的历史,在情景交róng()。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借jiàn____和启发,____(A 吸取/B 汲取)营养和力量(1)请你帮助小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荟cuì②dǐ砺③交róng④借jiàn(2)请你帮小吴修改文段中的错别字。

①改正:②改正:(3)请你帮小吴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A 丰富/B 丰裕)②(A 吸取/B 汲取)(4)小吴发现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改正。

2.(10分)默写。

①水击三千里,。

(庄周《北冥有鱼》)②,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⑤万籁此都寂,。

(常建《》)⑥《虽有嘉肴》一文中,强调实践出真知,“学”“教”后会发现自我欠缺的句子是“,”。

⑦《子衿》中,“,”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手法,形成主客观时间的反差3.(2分)完成仿写。

小苏面对自己生活的苏州,不由得赞叹道:“苏州,是座亦古亦新的城市。

任岁月流淌千载小吴:“你讲的太好了,我也来接一句:苏州,是座动静相宜的城市。

,。

”4.(5分)名著阅读。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溃.退(kuì)督.战(dū)畸.形(qí)油光可签.(jiàn )B.解剖.(pāo)匿.名(nì)濒.临(bīn)杳.无消息(yǎo)C.狼藉.(jí)颓.唐(tuí) 溺.死(nì) 藏污纳垢.(gòu)D.辍.学(chuò) 蹒.跚(pán ) 迁徙.(xī) 眼花缭.乱(liáo)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成都草堂是四川人民心中的文化圣殿,这是无可置疑....的。

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

C.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D.假冒伪劣产品一度肆虐,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C.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双手要保证时刻握在方向盘上,切记不要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打电话。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苏州市2020-2021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苏州市2020-2021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卷试卷八年级语文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2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早春三月,微微雨,空气中 A ▲〔飘逸飘溢〕着栀子花的芳香,撑起一把花折伞,走进雨巷中,走进苏州的平江路,听雨,看雨,数雨,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与细小,绵绵的雨声里,路面把这小巷衬得玲珑tī( ▲ )透,意味深长,小桥流水的苏州,宛假设含苞的白莲,B ▲〔质朴简朴〕而雅zhì〔▲〕地静静盛开。

遥想当年,东晋文化之清雅,南朝歌舞之升平,隋唐运河之繁华,五代之南唐吴越,宋词元曲,明清才子,民国威武亦铿qiāng( ▲ ),所有的前尘往事,全都被笼zhào( ▲)在这浩浩茫茫的姑苏烟雨之中。

〔1〕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玲珑tī( ▲ )透②雅zhì〔▲〕③铿qiāng ( ▲ ) ④笼zhào ( ▲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海内存知己,▲。

②▲,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山河破碎风飘絮,▲。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⑤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长征》〕⑥▲,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⑦▲,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3.名著阅读。

〔4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

〔2分〕〔2〕以下选项其中两项有错误,请你找出来〔▲〕〔2分〕A.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

(10分)
(1)________,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冰霜正惨凄,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
(4)________,不但在天。

(曹操《龟虽寿》)
(5)《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白居易通过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使至塞上》中,诗人王维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承载.(zǎi)颁发深恶.痛疾(è)眼花缭乱B.慷慨.(kǎi) 酸渍油光可鉴.(jiàn)锐不可当C.周济.(jǐ)默契为.富不仁(wéi)藏污纳垢D.歼.灭(jiān)教晦颔.首低眉(hàn)正襟威坐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阿根廷足球运动员梅西精湛的球技,使与他同场竞技的球星们都黯然失色....。

B. 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C. 清末革命军一起义,腐败的清廷毫无招架之力,瞬间就如摧枯拉朽....般地被推翻了。

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十三•五”期间,根据总体工作部署,我国将对近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迁。

B.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南昌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C.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D.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清净的环境,也会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2分)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

②古人赚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是一种传统家风的体现。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 有答案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 有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江苏苏州昆山2020-2021学年上学期初二语文12月质量监测试卷(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

(11分)山静日长 [宋]罗大经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①,松影参差,禽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

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

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②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坐弄流泉,漱齿濯足。

既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④,供麦饭,欣然一饱。

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

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

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⑥一晌。

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

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

【注】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②麛,音mi,小鹿,也泛指幼兽。

③山妻:隐士之妻。

常用作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

④笋蕨:竹笋和蕨菜。

⑤玉露:作者有笔记《鹤林玉露》。

⑥剧谈:畅谈。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余家.深山之中 ( ) (2)漱齿濯.足 ( )(3)既.归竹窗下 ( ) (4)相与..剧谈一晌 (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10.结合..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3分)..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分析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12月课堂检测(二)阅读下面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东外、南师江宁、南外仙林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东外、南师江宁、南外仙林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联合体东外&南师江宁&南外仙林语文】2020 八上期中试卷+答案一(23 分)1.用楷书或行楷临.写.下面这句话。

(3 分)秋日的阳光温馨恬静秋用的阳光温馨恬静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6 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郦道元用“(1),良多趣味”感叹春冬之时的三峡;王维用“大漠孤烟直,(2)”描绘雄奇壮美的边塞。

面对自然,心境各异。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道“(3),望峰息心”;崔颢登高望远,慨叹“日暮乡关何处是?(4)”。

景美,情亦美。

“(5),志在千里”(《龟虽寿》)流露出诗人镌刻在骨子里的壮志,“八方各异气,(6)”(《梁甫行》 )彰显了曹植关心民生疾苦的真情。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6 分)伴着鸟儿的鸣叫,一股帶着成熟果实的新鲜空气悄.然钻进屋内,唤醒梦中人。

这时节,已经没有了夏的zào 热,许多农人依然早早地起床,在田间劳lù着,xián 熟地割下沉甸甸的稻子。

稻子长得真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①悄.()然②zào()热③劳lù()④xián()熟(2)“稻子长得真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请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其“好”。

(2 分)稻子长得真好,。

4.有人说:“一入秋,南京就美成了金陵。

南京的秋天藏在明孝陵的石象路上,藏在栖霞山的枫叶中,藏在止马岭的水杉林里……”请你选择南.京.一.处.景点,以“醉美南京”宣传员的身份讲述该景点秋色。

40 字左右。

(4 分)景点:讲述:5.你作为《南京都市报》的小记者,将到中山陵风景区随机采访市民。

请把下面采访提纲补写完整。

(4 分)二(47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6-10 题。

(16 分)【古诗阅读】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6.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漂泊不定的诗人,在团圆的中秋之夜,望月兴感,油然而生羁旅愁思。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语文2020.11第一部分(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东汉末年,汉室衰微,乱世中①(yǒng)现出了许多英雄,其中诸葛亮作为忠臣②(kǎi)模、智慧化身可谓(甲)▲(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

然而他早年隐居隆中时,也有过踌躇满志却不被人认可的经历。

直到刘备(乙)▲(多次拜访,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二人一拍即合,诸葛亮才出山入幕。

从此君臣二人默③(qì)合作,刘军实力大大增强。

后来曹操挥军南下,来势汹汹。

危机下诸葛亮主动请④(yīng)出使东吴,联合吴军大败曹操。

①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②根据括号内的注释在甲乙两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成语。

(2分)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和题目。

(10分)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月下飞天镜,▲。

(李白《▲》)④▲,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⑥▲,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⑦常有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⑧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答谢中书书》)3.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完成下列问题。

(5分)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2分)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⑵“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24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征蓬出汉塞,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4)东皋薄暮望, 。

(5)自康乐以来, 。

(6)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

(8)《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凄楚的时问是: ,。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B、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消息的主要特点。

C、《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其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D、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出,我们称这种结构为倒三角结构。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甲(A.衍生 B.繁衍)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至今仍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起着乙(A.默默无闻 B.潜移默化)的作用。

璀璨的花灯,祥和的鼓乐,清脆的快板、摇曳的秧歌——正月前后,一场场①xuàn(A.炫 B.绚)烂多姿的民俗文艺在宁德大地上演,福鼎沙埕的铁枝、霍童二月二的花灯、屏南的香火龙——这是闽东的山海文化交织而出的美丽画卷.②(A.juàn B.juǎn)。

它不仅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却引发人们对多彩民俗的热议与追溯。

(1)根据①处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2)依次填入选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衍生潜移默化B、衍生默默无闻C、繁衍潜移默化D、繁衍默默无闻(3)结合语境,为加点词“姿态”选择正确的义项( )(2分)A、指人的神情举止;容貌体态。

B、指在处理事情上的风格;气度;高姿态。

C,诗文书画意趣的表现。

D.形容物体呈现的样子。

4,为下面的消息报可一个恰当的标题,(20个字以内)(2分)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9月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庄晓珊)9月8日,以“肿瘤创新治疗的前沿与方向”主题的2018年第五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在海口开幕。

海南省省长沈晓明会见了参加峰会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彼得·阿格雷、约翰·伯特兰·格登、谢尔登·格拉肖、阿达·约纳特等医学专家。

第二部分(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3分)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①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②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③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1)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2)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

7.选文第三段中对于“竟以歌喉相斗”的描写非常细腻,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本段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4分)8.虎丘是苏州名胜,自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苏轼曾云“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请你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对苏轼这句话的理解。

(3分)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9—12题。

(11分)材料一:姑苏美食从“炙鱼”始不是偶然的。

苏州自古“擅三江五湖之利”。

“三江即入,震泽底定”。

三万六千顷的太湖(即震泽)及其邻近水域,为苏州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美食资源,尤其是鱼资源。

史载专诸“炙鱼”即学自太湖(一作太和公)。

阖闾治鱼为脍“劳师”,吴人作脍者“自阖闾之造也”。

苏州“炙鱼”和“鱼脍”为美味久矣。

“鱼鲊”也是古吴的美味。

晋时,苏州人陆机饷中书令张华以“鱼鲊”,竟被张华称作为"此龙肉也"(《晋书·张华传》)。

五代时,苏州的“玲珑牡丹鲊”更是开我国工艺造型菜之先河。

如今苏州众多的鱼类菜肴中,无不可以找到古“炙鱼”、“鱼脍”、“鱼鲊”的影子。

材料二:宋代以来,苏帮菜的口味有较大的变化。

原来南人菜咸而北方菜甜,江南进贡到长安、洛阳的鱼蟹要加糖加蜜。

南宋迁都之后,北方的甜味饮食对苏帮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苏州的很多小吃,如小笼包、汤包、馄饨均源自北宋首都开封,经过杭州然后传至苏州。

苏州本来偏咸的口味一下子改成了偏甜的口味。

苏帮菜今日的嗜甜,由此而滥觞。

此外唐宋时期,特别是金元以来,伊斯兰教徒到江苏者日多,苏菜系又受清真菜的影响,烹饪更为丰富多彩。

材料三:清代苏菜流行于全国,据杭州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中记载"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

苏州作为十大菜系之一,和今天闻名的川菜并列。

乾隆帝南巡的时候,曾经到苏州的得月楼做客,尝到江南美味后,非常高兴,赐名苏州为天下第一食府。

清中叶苏州虎丘三山馆饭店能供应140多种菜肴和近30种点心,其中鸭子就有火夹鸭、海参鸭、八宝鸭、风鱼鸭、汤野鸭、汁野鸭等14种做法;鱼有参糟鱼、剥皮黄鱼、斑鱼汤、黄焖着甲等16种花样;鱼翅菜有7种……材料四:苏州菜系中的特色小吃包括枣泥拉糕、小方糕、三鲜馄饨、酒酿圆子、豆腐花、船点、青团子、八宝饭等等。

苏州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名菜有松鼠鳜鱼、清溜河虾仁、蜜汁火方、樱桃肉、母油船鸭、烂糊、黄焖栗子鸡、莼菜银鱼汤、万三蹄、响油鳝糊、金香饼、三套鸭、苏式酱肉和酱鸭等。

材料五:清溜河虾仁,南太湖淡水嫩河虾,配苏州特产碧螺春茶叶,清熘而成。

此菜茶香清醇,虾仁鲜滑,令人回味无穷。

松鼠鳜鱼,采用有太湖石斑之称的太湖鳜鱼加以精细刀功刻花而成。

经油炸、淋汁后吱吱有声,形似松鼠,经道光皇帝御笔赐名而得,乃江南最为著名松鹤楼的佳肴上品。

(以上材料摘自网络,有改动)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湖及其它众多的水系,给苏州带来了丰富的美食资源尤其是鱼资源,所以自古苏帮菜中,鱼是重要的原材料。

B.菜肴口味原来是南咸北甜,南宋迁都后,慢慢发生了变化。

C.乾隆帝南巡时,曾到松鹤楼做客,吃完之后非常满意,称赞其为天下第一食府。

D.苏帮菜包括各类特色小吃和名菜,是全国著名的菜系之一。

10.从上述几则材料列举的美食中任选一种,参照材料五对于清溜河虾仁和松鼠鳜鱼的描写,写一段介绍性文字。

(3分)11.阅读陆文夫《美食家》选段,回答问题。

(3分)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

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几笔。

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

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

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面。

”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面一碗。

”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法: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如果是朱自冶(《美食家》中人物)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连串的切口:“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联系此选段及上述材料三,说说苏帮菜有什么特点?体现了苏州人怎样的生活态度?1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3分)忆江南清﹒沈朝初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1)这首词写的是产自苏州南荡(黄天荡)的另一苏州传统美食。

(1分)(2)说说这首词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挑动我们的味蕾?表现了该美食的什么特点?(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12分)小巷里的文化——再说大石头巷“吴宅”枕边书“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

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这是唐代诗人李绅描写苏州小巷的诗。

苏州小巷雅致,清幽,静谧,有文化积淀,但内敛而深藏不露。

徜徉在深巷小弄高高的粉墙下,对于旧墙门里面的精彩,行人每每一无所知,正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朋友薛亦然先生为小巷写过一本书,书名叫《苏州小巷》。

他在书中说:“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风貌,这风貌也必然有一点能够体现其神髓的基点所在,比如胡同之于北京,里弄之于上海。

在苏州,这一基点所在就是小巷。

不认识苏州小巷,就等于不认识苏州。

”苏州人有时会得意地说:“在苏州小巷里找出文物古迹不难,要找出不是文物古迹的东西来倒是很难。

”城中人民路西侧,有条小巷,叫“大石头巷”。

巷虽不长,故事却多。

“大石头巷”原名“平权坊”,为苏州“七堰八门六十坊”中最古街坊之一。

大石头巷内有中医针灸名家承澹安故居和《浮生六记》作者沈三白的故居——“吴宅”。

清乾隆年间,一位习幕经商的文人沈复,字三白,与芸娘新婚后,由“沧浪亭”爱莲居,乔迁至大石头巷。

“每当茶熟香温,花开月上,夫妇开尊对饮,觅句联吟,其乐神仙中人不啻也。

”后来沈三白就在大石头巷写了一部“幽芳凄艳,读之心醉”的《浮生六记》。

1935年林语堂将其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去。

虽然沈三白不是唐伯虎、冯梦龙、金圣叹那样的才子,也没有“进士及第”而金榜题名,但他的一本《浮生六记》,却使人文荟萃的苏州更添了几分风雅。

《浮生六记》得文人学者的青睐。

不少红学家曾将《浮生六记》与《红楼梦》相提并论,认为沈三白的《浮生六记》催生了曹雪芹的《红楼梦》——《石头记》。

由“大石头巷”中的一本《浮生六记》而衍生出一部不朽名著《石头记》,岂不是“大石头”的一段佳话?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苏州大宅)大厅中必有门楼,砖上雕刻人马戏文,玲珑剔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