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新教材)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新教材)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空隙;②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也就越快。

(4)用分子观点解释:若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毫升。

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克服其他分子对他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沸腾的微观解释:一方面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进入空气,另一方面,液体内部气泡壁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沸腾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一样)的。

6、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变化了,并没有产生别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注意: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

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温度、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1物质的构成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1物质的构成1
该实验说明......
黄豆和芝麻混合的类似实验
1.在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
倒入芝麻。记下黄豆和芝
麻的总体积:
厘米3
2.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
它们充分混合,记下总体
积:
厘米3
发现:芝麻和黄豆混
合后的总体积
(大
于、小于、等于)混合前
的总体积
二、分子之间有空隙
主实验:
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有刻度的小试管) 50ml的水+50ml的酒精(红色) 实验表明:混合液的体积 小于 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1、构成甘蔗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思考
既然物质是由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那么分子为什 么能够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呢?
活动
将两块铅柱接触面磨平,用力压 在一起,下端挂一个重物,看看 或发生什么。
钳块接触面上分子间的引力, 将铅块粘合在一起。
问题
分子有空隙,可是为什,时间久了内里会变黑
动动
脑 那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存在? 分子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固体、液体、气体的
分子间隙哪个更大呢?
既然物质是由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那么分子为什么能够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呢?
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那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存在?
C.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快 D.在不同温度时,分子运动得一样快
A.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慢
D.在不同温度时,分子运动得一样快
作业
1、完成书本128页课后习题; 2、完成作业本相关内容。
谢谢!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看到的放大几百万倍的分子
水分子结构示意图
酒精分子结构示意图
科学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 探究: 由酒精分子构成的,……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教学课件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教学课件
结论:气体分子间也有空隙。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新课讲解
气体分子间空隙大还是液体分子间空隙大?
利用针筒密封一段液体并压缩,说说压缩气体和液体时有 什么不同感受? 这说明什么?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新课讲解
气体
液体
固体
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
固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小。
(但水是反常的物质:水分子之间空隙比冰分子间空隙小。)
二.分子很小 三.分子的性质 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分子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中 3.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当堂小练
D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B.分子是静止的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新课讲解
二、分子热运动
活动二:探究分子是如何排列的
1.用手指堵住玻璃管一端,在长玻璃管内先注入5毫升的水,再沿试管壁缓慢注
入5毫升染成红色的酒精。用橡皮筋标记液体的位置。
2.用另一只手手指堵住玻璃管另一端,上下颠倒几次后,使酒精和水进行混合。观
察此时液体的位置。
注意:操作时保护好你的手,请不要被玻璃划去;
手按住两端不要让液体漏出,不要打断玻璃管。
3.你观察到液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新课讲解
水跟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为什么会减小?
1.水分子和酒精
分子大小不一样。
结论:液体分子间有空隙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2.水分子之间、 酒精分子之间有 空隙。
新课讲解
气体分子间有空隙吗?你能证明吗? 利用针筒密封一段气体并压缩, 观察气体体积能否变小。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节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节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玻璃容器中的溶液,注意观察食 盐微粒的运动和分布。
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
2. 观察结果
1
2
可以观察到食盐微粒在水中做无规则运动,随着 时间的推移,食盐微粒分布更加均匀。
3
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食盐微 粒的形状和大小。
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
3. 结论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认识到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且不同物质微粒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同。
03
分子
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 学键结合形成的微粒,是 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之一, 如水分子。
原子
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微粒, 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 和核外电子构成。
离子
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 微粒,在化合物中广泛存 在,如氯化钠中的钠离子 和氯离子。
03 物质的量与单位
物质的量概念
物质的量
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 理量,符号为n。
子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只是物质的状态 物理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形态或状态,而
或形态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会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
结构。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性,例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 点等。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测定和描述。
物质的性质可以用于鉴别和区分不同的物质,以及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 下的行为。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节第 一节物质的构成
目录
• 引言 •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 物质的量与单位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实验:观察物质的微粒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包括分子、原子和离 子。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 第四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 第四章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还有离子和原子)同种物质构成的分子种类相同,冰、水、水蒸气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性质:(1)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只能用隧道显微镜观察到)(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再固体分子)(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

3、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现象。

正因为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就为分子的运动提供了“空间”而气体分子间的空隙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空隙较小,所以气体物质扩散较快,而固体和液体物质扩散较慢。

4、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5、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体现了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在引力的作用下,露珠缩小到其表面积最小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7、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第2节:质量的测量一、质量概念理解和单位换算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质量的含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主要单位(标准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3、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克=1000毫克以上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

浙教版科学七上4.1《物质的构成》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上4.1《物质的构成》课件
尝试练习
2. 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 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 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 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课前 ·预学区 学习目标
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尝试练习
3. 能列举支持分子运动的证据。知道分子之间有 引力和斥力。
课前 ·预学区 学习目标
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尝试练习
1. 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现象是
(A )
A. 花香四溢
B. 漫天沙尘
C. 落叶纷飞
D. 细雨绵绵
课前 ·预学区 学习目标
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尝试练习
2. 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压缩,这表明:
①分子间有间隙;②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随堂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10. 分子总是在不断 运动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 的运动速度 加快 。分子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升 高,分子的空隙 增大 ;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间 的空隙 缩小 。
11. 通常情况下,如果分子的间隔相对较大时,物体就呈 气态 ;如果分子的间隔相对较小时,物体就
D. 液体、气体和固体都会发生扩散
随堂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8. 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
列方式的是
( C)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随堂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9.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C )
A. 分子间没有间隙
B.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4.1物质的构成 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1物质的构成  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解析
答案
课堂小结
(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物质的构成及分子的特点→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返回
达标检测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B )
A.将一定体积的小米和大米混在一起总体积变小
B.气体压缩后体积变小
C.光能 小米和大米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变小,只能说明米粒之间有空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5.如图所示,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_间__隙__;固体被压缩 时会产生“抵抗”,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斥__力___。
解析 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间隙;固体被压缩时会产 生“抵抗”,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锉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
起来,甚至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
力,故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3.经过加油站时,能闻到汽油味,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__运__动__,而且在炎热的夏天,这种汽油味儿更浓,是因为_温__度___越高, 该现象越剧烈。
(2)热运动 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 温度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 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实验: 将两个铅柱的端面锉平,然后紧压,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在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答案
[知识拓展]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很难去压缩固体和液体,这是 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使原本分子就离得很近的固体和 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1《物质的构成》(共23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1《物质的构成》(共23张PPT)
再将锥形瓶平放在桌面上,待液面静止。
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模拟实验)
用黄豆模拟酒精分子, 用芝麻模拟水分子。
类比黄豆芝麻混合实验的结论,现在你能回 答为什么酒精和水混合之后体积会变小吗?
因为水分子之间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当水和酒精混合时,不同分子相互进入到分子 的空隙中,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3、将碾碎后的一小部分蔗糖放入较小烧杯中,用放大镜 观察糖水,我们发现蔗糖的粉末——?
蔗糖粉末消失了
蔗糖有没有消失? 什么现象可以证明?
糖水有甜味,这说明蔗糖并没有在水中消失。
蔗糖是以一种被称为蔗糖分子的微粒分散在水
中。 看得见的蔗糖是由看不见的蔗糖分子构成的。
除了蔗糖,酒精、水、氧气、甲烷、二氧化碳 等
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我们说分 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 大镜看不见,即使用 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 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 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 看到一些较大的分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拍摄到 的放大几百万倍的分子
氧气分子模型
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酒精分子模型
水分子模型
构成物质众多的分子是紧密 无间地挤在一起,还是彼此 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呢?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蔗糖究竟变成了什么东西? 它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实验
P123页
蔗糖小颗粒
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我们可以看到——?
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我们可以看 到——? 蔗糖小颗粒变成了蔗糖粉末 (注意:用研杵先压碎一小部分蔗糖再进行研磨,不要直 接捣碎,以免损坏研钵和研杵)
当时那杯糖水中看不见却一定存在 的东西是什么?
它跑哪里去了吗?
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