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第4章单元测试卷

第4章测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歹0小意图能表小动物细胞的是西瓜由小长大是由丁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 其中细胞数目增多是由丁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 胞中寻找。
”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A. 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 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2. 用丁显微镜研究的材料必须是(A. 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D.干燥的 3. 菠菜叶肉细胞比人体肌肉细胞多了的结构有 (A.叶绿体、细胞质B.细胞核、 液泡C.细胞壁、叶绿体、液泡D.细胞壁、 线粒体 A.细胞的分裂B. 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 细胞的成熟 5. 对樟树这种植物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B. 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D. 树干是一种组织6. 玻片标本放置妥当后,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这个过程中,操作者的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A.目镜B.物镜C.镜筒D.反光镜 7. 卜列不届丁动物体的头部主要功能的是()A.从外界捕获信息B.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C.从外界吸收能量D.以上都是4. 8.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9.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和临时装片的制作,叙述错误的是()A.玻片标本写有“69?样,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也是“69”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活水D.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避免出现气泡10.某学习小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小组讨论认为,可能是装片制作过程中某一步骤操作不当所致,最可能是()(第10*.株水K.riT C,廉平队苴片11.下列各项中,届丁动物或植物器官的是()①一朵月季花②一块洋葱表皮③一个肾脏④一试管血液⑤一颗心脏⑥一块皮下脂肪A.①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③⑤⑥D.①④⑤⑥12.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丁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起作用。
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单元测试

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验证了猜想 .你认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杯底,水温上升慢,最后
水温较高散热快,水温上升又慢
(4)若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
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散失的热量大于(或等于)吸收的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19.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
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
为:①ρ1>ρ2=ρ3>ρ4;②ρ1<ρ2=ρ3<ρ4;③m1=m2>m3>
m4;④V1=V2>V3>V4.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 B. 乙图用两本书向中间移动探究板块碰撞 C. 丙图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 丁图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的 运动
6.右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 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 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 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 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 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无法确定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
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18. 如右上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6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6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1.汽化是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液;气;吸收2.汽化过程有和两种方式。
前一种方式在温度下进行,后一种方式在温度下进行。
答案:蒸发;沸腾;任何;一定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答案: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通快慢4.纸的燃点(纸可以燃烧的最低温度)大约是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500℃。
用一次性纸杯装适量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纸杯燃烧(以上两空填“会”或“不会”)。
这是因为。
答案:会;不会;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5.妈妈在炖骨头汤时,沸腾后改用“小火”维持汤的沸腾以节省燃料,汤在用小火维持沸腾时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时汤(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吸热。
答案:不变;需要6.冬天,戴眼镜的同学在喝热开水时,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而成的。
从冰箱的冷藏室中拿出碗来,会看到碗壁“出汗”,这也是较冷的碗壁使周围的水蒸气而成的。
答案:开水汽化;液化;液化7.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现象而形成的。
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填“上”或“下”)运动的。
答案:液化;下8.在体育竞赛中,经常有运动员受伤,医护人员常用蒸发较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作麻醉剂,喷在运动员受伤部位,使得皮肤快速冷却(如图所示),使受伤的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从而可以继续比赛。
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液化放热D.汽化吸热答案:D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答案:C10.某天,杭州交通之声正在讨论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变模糊的问题,广大听众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是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B.不管冬季还是夏季,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都可以除雾C.夏天,因为使用冷空调,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D.冬天,因为使用热空调,只要打开车窗外的雨刮器即可除雾答案:B11.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及答案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及答案一.填空:33、事物分类需要有一定的根据,试写出以下几种分类的根据:(1)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2)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钢铁生锈C .矿石粉碎D .酒精挥发。
34、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_________;属于汽化的有_________;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__.(填编号)35、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 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 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______________。
36、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 的。
(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
37、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这说明分子之间的空隙变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度是否变大?________ 明矾、玻璃、松香、塑料等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B )A .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C .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2、米饭在嘴里慢慢地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跟口中的消化液作用生成了麦芽糖。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实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练习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
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硬度高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2 .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
则实际参与反应的和两种粒子个数比为()A.1:1 B.1:2 C.2:1 D.4:33 .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于水B.铁生锈C.冰熔化D.气球充气变大4 . 电视机、家用音箱功放中的大功率二极管、三极管在工作中放出较多的热量,为了将热量尽快散出,常将二极管、三极管接在金属散热器上,现有铜、铁、铝三种材料供选择(部分数据见下表),你认为散热器选哪种材料最好()物质比热容c/103J/(kg•℃)铝0.88铜0.39铁0.46A.铁B.铜C.铝D.三种材料均可5 . 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A.ρ1>ρ2>ρ3 B.ρ1<ρ2<ρ3C.ρ1=ρ2=ρ3 D.无法判断6 . 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B.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电热液体蚊香器中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台小电动机。
7 . 某同学拧开一瓶矿泉水,喝了几口后,瓶内矿泉水发生变化的是()A.密度B.质量C.沸点D.比热容8 .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焦·(千克·℃)-1水 4.2×103 水银0.14×103酒精 2.4×103 沙石0.92×103煤油 2.1×103 铝0.88×103冰 2.1×103 铜0.39×103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D.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4.2×105焦二、填空题9 . 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属于凝华的有______。
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测试题

(2)推测当 100℃的水变成 100℃的水蒸气时,需要
(填“放热”或“吸热”)。
17、若你想知道平时喝的“雪碧”这种饮料是呈酸性还是碱性,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用干净试
管取少量雪碧,往其中滴加
试液,若该试液变红色则说明“雪碧”这种饮料是
呈
性的。若还要鉴定“雪碧”这种饮料的酸碱性的强弱,则最简单的方法是用
(
)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C、水分子变成了别的物质分子
D、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2、下列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用玻璃棒搅拌 C、将颗粒磨碎 D、多加些蔗糖
3、从冰箱中取出玻璃酒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这是:( )
A、酒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液化现象
4.盐水密度表达式:
总结:
m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物体的 质量和体积 。然后利用公式
v,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 直接(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
固体能够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且水面上升不能超过量程。
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酸雨的 pH 值 3.58
4.59
4.86
小麦减产(%) 10
5
3
①酸雨的 PH 值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②酸雨的 PH 值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③酸雨的酸性越强,小减产幅度越小
④酸雨的酸性越弱,小减产幅度越小
A、①③
B、①④
或“外”)表面。
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有答案(经典)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2分>22=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硫代硫酸钠C.玻璃D.冰2、对于公式p =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I 1A .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I 事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8e史巨三D ,以上说法都不对甲乙丙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 C,那么不准确的是()A.甲B.乙C. 丙D.都不正确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C,乙物体温度升高20c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A . 1/2 倍B . 4 倍C . 1倍D . 1/4 倍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B .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C .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D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C的水一定沸腾B.1 个标准大气压下,100c的水一定沸腾C.120 C的水一定沸腾D.90 C的水也可能沸腾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B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C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D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1/2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2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C.铁块被熔成铁水10.只有量筒,要取出A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C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冬天早上“落霜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7厘米,的汽油B .30厘米3的汽油D0. 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 B 、水蒸发为水蒸气、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 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A 、只有①②B 、只有③④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均正确 13 . 0c 的水变成O o C 的冰,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不变,体积增大B .密度变小,体积增大C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14 .已知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现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下列陈述中不可能的是 ()A .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B .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D .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2:5,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 1:2,那么甲的体1 . 25 倍16.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四章分章节试题(含答案解析)

物质的比热一、填空题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___表示,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对于某种物质,它的比热容是_______的,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是________的。
常见的物质以________的比热容最大。
3、农村在早春育秧时,农民伯伯早上将秧田里的水放掉,阳光照射使秧田的温度尽快升高;而晚上秧田则要蓄水保温,有利于秧苗的成长,这样做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___较大的原理。
4、烈日下在海边散步,我们会感到海水的温度比沙滩的温度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这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______大。
5、小明与家人一起测量了某天不同时刻他家附近的气温和水池中的水温,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从图象可以看出,水温变化的幅度比气温变化的幅度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水的________较大。
二、选择题6、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和水的比热容是相同的B.把一铁块切割成两块,质量小的铁块比热容小C.一杯水和一个铁块在温度和质量相同时,吸热能力是相同的D.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它们的比热容就不相等7、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8、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D.一样大9、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A.水比较便宜 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容大 D.水的沸点高10、将比热容不同的物体同时放入冰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D.无法确定谁放出的热量多11、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吸收的热量多B.水上升的温度较高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12、(2013 广州)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A.煤油温度先升到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三、简答题13、潍坊白浪河湿地公园建成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A、熔点B、沸点C、质量D、溶解性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高压锅爆炸B、植物的光合作用C、牛奶变酸D、钢铁生锈4.如图2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烟雾缭绕B、花香怡人C、雪花飘飘D、尘土飞扬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C .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9、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 ( )A 、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B 、搅拌汽水C 、加热汽水D 、冷冻汽水10、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下面叙述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B 、混合物的体积不变,温度不变C 、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温度升高D 、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温度不变11、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白色B 、难溶于水C 、可燃D 、易撕碎12、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B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1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 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B 、“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C 、“花气习人知昼暖”— 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D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4、米饭在嘴里慢慢地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跟口中的消化液作用生成了麦芽糖。
在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 )A .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D.无法确定15、通过测定,我们可以得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B 、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C 、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D 、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6、一盆0 ℃的水放在0 ℃的环境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经过一段时间后 ( )A.水根本不结冰B.水可以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C.水可以结冰,但结冰后质量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D.水可以结冰,结冰后环境的温度降低17、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 )①图a .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图b .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图c .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A 、只有①②B 、只有③④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均正确18、用温度计测液化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植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a ) (b (c )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19、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20、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
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
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 B.熔点是2000℃C.沸点是3000℃ D.凝固点是3000℃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21.事物分类需要有一定的根据,试写出以下几种分类的根据:(1)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2)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
22.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_________;属于汽化的有_________;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__.(填编号)23.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24.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的。
(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25.在厨房的墙壁上或油烟机上,经常可看到油滴,这些油滴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用水很难把油滴洗去,而用洗洁精能方便地洗去,这是因为。
26.辽宁省运动员王濛在2007—2008年国际短道速滑世界杯的比赛中收获了两枚金牌.滑冰时.冰面在冰刀压力作用下.稍有熔化,由此,你能猜想到冰的熔点可能与有关.27.若你想知道平时喝的“雪碧”这种饮料是呈酸性还是碱性,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用干净试管取少量雪碧,往其中滴入试液,若该试液变红色则说明“雪碧”这种饮料是呈性的。
若还要鉴定“雪碧”这种饮料的酸碱性的强弱,则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测定的方法是:,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三.实验探究题(2分1空,共40分)28.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形成的.29.小明为了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同一房间(相同环境)里.过了一段时间,他观察到酒精液面明显低于水的液面。
试根据这个蒸发快慢的现象,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
30.已知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一所示,而且还知道水银的价格比较昂贵,甲苯比较便宜,酒精是最便宜的.综合考虑,如果要制造能测铅的熔点的温度计,应选用________来做;要制造能测沸水的温度的,应选用__________液体来做的温度计,要测北方寒冷的室外气温,应选用__________液体来做的温度计.31.(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 __ _ ____.(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做测温物质,原因是________。
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 .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20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
物质 凝固点沸点 水银 -39℃357℃ 酒精 -117℃ 78℃3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 、B 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 、B 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填“A ”或“B ”)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 所示:a 、b 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 ,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 __ ___; ②___ ____33.探究影响保温瓶中水温下降的快慢的因素保温瓶是家中厨房常用的器具。
我们有没有发现保温瓶中装水越少,过一夜后,瓶中的水温就低。
另外,冬天保温瓶中的水温度降低得更快。
下面我们将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来探究影响保温瓶中水温下降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立假设表一 物质 熔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甲苯-95 111 酒精-117 78 铅 328 1740猜测1:保温瓶中水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的一个因素。
猜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C2、C3、A 4.A 5、B 6、A 7、A 8、A 9、D 10、D 11、C 12、C 13、A 14、C15、D 16、C 17、D 18、D 19、A 20、C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21.(1)熔化时是否有熔点 铁、萘 玻璃、石英、沥青(2)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A 、C 、D B22.2、5 6、10 3、723.扩散 温度24.相同 冰在熔化时要吸热25.先汽化后液化 油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洗洁精26.不同的物质在同种液体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27.紫色石蕊 酸性 PH 试纸 用玻璃棒醮取待测液体,滴到PH 试纸上三.实验探究题(2分1空,共40分)28.烧毁 汽化 水先汽化后液化29.小李 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30.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吗?31.海波在加热前5分种内处于固态;海波的熔点约为48摄氏度;海波是一种晶体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