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技术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淡水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的解析。
1. 水质管理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水质管理是淡水养鱼的重要技术要领。
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等,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要加强水质净化,通过装置生物滤池、投放活性炭等方式,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保持水质清洁和透明度。
合理使用饲料,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施肥,减少饲料残渣和底泥产生,避免水质污染。
2.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淡水养鱼的核心技术要领。
要选择适宜的鱼种,根据水质、气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确保鱼种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要合理调配饲料,根据鱼种的生长阶段、水温和饲养密度等,制定科学的喂养方案,保证鱼类的营养需求。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水分管理,控制饲料的品质,避免饲料霉变和变质,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安全性。
要及时清除鱼缸或池塘中的废弃物和杂草,保持鱼缸或池塘的清洁和整齐,减少疾病和虫害的传播。
3. 病害防治病害防治是淡水养鱼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
要加强疫病监测,定期检查鱼类的体况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要加强鱼类的健康管理,保持鱼类的适应性和免疫力,通过合理投喂和增加维生素等方式,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鱼缸或池塘,杀灭病原体和寄生虫,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水质清洁和透明度,减少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
4. 种苗培育淡水养鱼的种苗培育是保证养殖效益和鱼类品质的重要环节。
要选择健康的种鱼,确保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要提供适宜的孵化环境,控制水温、水质和光照等条件,促进鱼苗的孵化和生长。
要加强对种苗的饲养管理,保证其饲料的质量和营养需求,促进鱼苗的健康生长。
要加强种苗的选择和培育技术,通过选择适宜的鱼种和培育方法,提高种苗的质量和产量。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淡水养鱼一直是人们在家庭和商业养殖中常见的方式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不断在淡水养鱼方面探索新的先进技术,以提高鱼类养殖的效率和产量。
本文将对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进行解析,帮助养鱼爱好者和养殖者了解并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一、自动控制系统在淡水养鱼的生产中,自动控制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先进技术要领。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养殖者可以精确地控制水质、水温、氧气、饲料投放等关键参数,以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稳定提高。
现代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水质监测与控制系统、氧气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饲料投放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实现自动监测和控制,大大减轻了养殖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循环水养殖技术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节水、节能、环保的淡水养鱼先进技术。
通过建立循环水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大大减少了水的用量,降低了养殖成本。
循环水系统能够稳定控制水质,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水养殖系统一般包括生物滤池、沉淀池、曝气池、水族箱等组成部分。
通过生物滤池去除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沉淀池去除悬浮颗粒,曝气池增加溶解氧,从而保持水质的稳定。
循环水养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淡水养殖场,成为当今淡水养鱼的主流技术之一。
三、光照控制技术光照控制技术是一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淡水养鱼先进技术。
通过合理控制光照条件,可以促进鱼类的食欲、生长和繁殖,提高养鱼效率和产量。
一般来说,昼夜周期对于鱼类的生长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激素分泌和繁殖行为的调控。
通过光照控制系统,可以模拟自然的昼夜周期,保持昼夜交替的环境条件,使鱼类在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中生长。
光照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渔业养殖和观赏鱼养殖中,适用于各类鱼类的养殖。
通过科学合理的光照控制,可以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率和品质。
四、水产养殖智能化技术水产养殖智能化技术是淡水养鱼的又一项先进技术要领。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控制,提高养殖效率和养殖品质。
小水库(库湾)养鱼技术

小水库(库湾)养鱼技术在农村,很多人有自己的小水库或是库湾,这样的水域很容易养鱼,也是不少农民的谋生之道。
以下是一些小水库(库湾)养鱼技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水质管理购买鱼苗前,应先检查水质。
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水质差劣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在养鱼前需要检查水质, 水中的硬度、PH值、溶解氧等指标都需要测量。
平时需要注意保持水质良好,经常清除杂草以及池底淤积的泥沙,保证水的流通。
二、鱼苗种类在养鱼前先了解自己的水域环境,选购适合的鱼苗。
鱼的品种比较多,一般以本地水域鱼种为主,也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选择适宜的鱼种。
在购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鱼苗的清晰度,厚度,新鲜度,确认无异常情况再购置。
三、饵料选择水质准备好以后,就需要投入饵料了。
饵料是鱼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适当的饵料可以增强鱼类的自身免疫能力,提高抗病能力,从而促进鱼类生长。
常使用的饵料有发酵蒜泥、磨碎鲜芦笋、磨碎鱼骨、鲜鱼肉及其血混合的粉质饲料等。
四、鱼塘管理鱼塘管理也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不同品种的鱼类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鱼塘进行不同的管理和维护。
塘口的大小、深度、水位、水流、控制鱼苗数量、病虫害及其治疗等都需要留意。
塘口需要定期换水,定期除草、打捞杂物,对于塘口水位过低、过高、水流太急或太缓等情况需及时调整。
五、监测病虫害在养鱼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鱼类的健康。
例如鱼类的发黄、溃烂、掉鳞、眼球突出、口部红肿等都是病症表现。
在此情况下需要找到病虫害的原因,并加强对水域的治理,防止出现其他病虫害的产生。
六、定期捕鱼鱼类一般在一年之内出现两次流产,为了保证鱼类的正常生产,需要定期捕鱼。
在捕鱼中若出现三大不良因素:湿度高、水温过低或过高,则应及时处理。
定期捕鱼的同时也要注意鱼类的数量控制,不断地锻炼鱼类的抗病能力。
小水库(库湾)养鱼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能的工作。
锦鲤鱼养殖技术

锦鲤鱼养殖技术锦鲤鱼养殖技术篇1:锦鲤鱼的饲养方法有哪些锦鲤鱼是特别最贵的欣赏鱼品种,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其体型、体色等与平常的饲料种类及投喂量掌握亲密相关,正确的饲养方法有哪些?下面是百分网我为你整理关于锦鲤鱼的饲养方法,盼望能关心到你。
锦鲤鱼的饲养方法1、水质管理:锦鲤对水温、水质要求不严,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水质环境中。
但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了水质,要知道锦鲤大部分疾病都是因水质不好而引起的。
2、水温管理:锦鲤生活的水温范围为2~30℃,最适合生活的水温是20~25℃,在这种温度的水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颜色艳丽。
3、饲养密度:锦鲤在饲养的时候要留意密度,一般60×30×15厘米的水族箱看养体长15~20厘米的锦鲤6尾,90×30×50的可放养8尾,110×30×50厘米的可放养10尾。
4、饵料投喂:锦鲤在饲养方面和金鱼等相像,每日可投喂两次,每年的不同季节视温度增减投饵量,一般可以投喂鱼虫、颗粒饲料、小蚯蚓等饵料,但要不要喂得太多,一般八成饱即可。
5、鱼病防治:锦鲤常见鱼病有水霉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等几种,要留意投放相应的药物等进行改善,虽然说锦鲤鱼病是不行避开的,但还是建议做好锦鲤鱼病的预防工作。
6、四季管理①春季:天气乍暖还寒,锦鲤由冬眠开头复苏,应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留意突然降温,准时掩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
投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量由少渐渐增多。
②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为最相宜。
③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鱼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蚕蛹等。
加大投量促进快长。
④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要将锦鲤鱼准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适当投饵,保膘防病。
高效养鱼技术宝典

高效养鱼技术宝典一、水质管理1、保持水体的稳定和平衡。
2、控制好溶氧量:一般要求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最好控制在6—8毫克/升的范围内),如果低于4毫克/升时就要及时增氧;当高于12mg/L时可适当换入部分新水和老水中一部分旧液进行混合使用或加注新水稀释后再用等办法解决。
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向水体中投放有益藻类来增加水的肥度。
3、防止有害菌的繁殖生长及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与蔓延。
如对氨氮含量高的池塘要施放有机酸肥料以降低其浓度,也可采用生物方法防治细菌性疾病。
4、注意水温变化和水色调节。
由于气温的变化会引起鱼类生理机能的不适而导致死亡,因此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和管理,同时还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合理地调整投喂量和投饲次数,使鱼的摄食强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二、饵料喂养1、饲料的种类选择(1)蛋白质型食物包括动物性蛋白和非动物性的植物蛋白粉两大类。
(1)动物性蛋白有虾肉粉、鱼肉糜、蚕蛹浆、血虫干片、蚯蚓粉等等;(2)非动物的天然物质主要是豆饼粕、花生麸皮以及米糠类等。
(2)配合颗粒饲料是当前最常用的饲养模式之一,(3)按营养成分分可分为全价颗粒料、浓缩料和预混料三种;(4)按照原料种类分为玉米粒膨化颗粒料、小麦胚芽膨化颗粒料、大豆油浸出物膨化颗粒料、麦麸膨松剂膨化颗粒料、棉籽壳膨胀剂和菜子饼膨化颗粒料等多种类型;(5)按用途可以分为浮水性颗粒料和普通性颗粒料两种;(6)按形状分类主要有圆柱形和球形两类;(7)按加工方式主要分为挤压成型型和压模成型式两种。
2、日粮配方设计原则(1)营养全面均衡的原则:即保证鱼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齐全充足并符合需要。
(2)易于消化吸收的原则:即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消化器官负荷。
(3)安全卫生健康的原则:即选用无毒无副作用的食物添加剂。
(4)经济实用的原则:既要考虑生产上的实际成本又要考虑养殖户的经济承受能力。
(5)科学合理的原则:既要考虑到生产的实际情况也要兼顾到长远的发展规划,做到统筹安排。
养鱼的养殖技术

养鱼的养殖技术养鱼是一项古老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材,还可以美化环境,增加观赏性。
然而,要想成功养鱼,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养殖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对广大养鱼爱好者有所帮助。
1. 确定鱼类品种在养鱼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想要养殖的鱼类品种。
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养殖环境和饲养需求。
常见的鱼类品种有金鱼、锦鲤、孔雀鱼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合适的鱼类品种进行养殖。
2. 创建鱼缸或鱼塘养鱼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根据鱼类的大小和数量,选择合适大小的鱼缸或鱼塘。
鱼缸或鱼塘的底部需要铺设一层细沙或石子,以便鱼类可以在上面觅食和寻找庇护所。
同时,鱼缸或鱼塘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供鱼类游动,避免过度拥挤。
3. 控制水质和温度水质是养殖鱼类的关键因素之一。
鱼类需要水中含氧量充足,并且pH 值稳定。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补充氧气和调整pH 值。
此外,适宜的水温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鱼类的喜温性进行调控。
4. 合理饲养养殖鱼类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鱼类饲料,可以根据鱼类的种类和大小选择合适的饲料。
同时,需要注意饲料的数量和喂食频率。
过度喂食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健康。
5. 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鱼缸或鱼塘是保持水质稳定的重要措施。
定期更换一部分水质,清除底部的废弃物和残留物,以维持水质的清洁。
此外,检查和修复鱼缸或鱼塘的过滤装置,确保其正常运作。
6. 防治疾病在养鱼的过程中,鱼类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
常见的鱼类疾病有白点病、鳃腐病等。
一旦发现鱼类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7. 定期观察和繁殖定期观察鱼类的生长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调整饲养和管理策略。
同时,如果有繁殖鱼类的需求,可以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繁殖。
结语养鱼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只有掌握了合适的养殖技术,才能使鱼类健康生长。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养鱼技术对广大鱼类爱好者有所启发和帮助,同时也能促进养鱼业的发展。
养鱼技术

混养:指在同一个水体中按比例放养多品种、多龄组、多规格的鱼种,以充分利用水层和不同食料,并充分发挥鱼类之间的互相利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
夏花鱼种:是把下塘鱼苗饲养15-20天,养成3cm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初夏,称为夏花鱼种。
侵袭性鱼病:凡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称为侵袭性鱼病。
寄生虫可自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直到比较复杂的甲壳动物以及蠕虫等。
效应时间:指亲鱼注射催产剂后(末次注射)到开始发情的时间。
饲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鱼体增加一单位重量所消耗的饲料重量。
轮捕轮放:是在一次放足鱼种的基础上,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起一部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并适当补放鱼种,以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于鱼类生长,从而提高鱼总产量。
概括起来就是,放足鱼种,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或捕大补小的养殖制度。
性周期:鱼类首次到达性成熟产卵以后,性腺随季节周期性地变化,这种从前一次产卵繁殖后到下一次性成熟并产卵繁殖,称为一个性周期。
池塘:人工开挖、整理或天然形成经加工改造而成的小水体。
池塘养鱼:利用池塘,在人为的条件下,在技术上实行混养、密养、投饲施肥和轮捕轮放等综合技术措施,将鱼种养成食用鱼的生产过程。
池塘养鱼学:是渔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小水面养殖鱼类的繁殖、生长、发育、营养、生理活动、栖息习性、以及鱼和鱼、鱼和其他动物体、鱼和水体环境之间的客观规律,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使单位水体获得最高亩产量的生产科学。
鱼类的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体内不能合成的或合成的量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是指饲料蛋白质中,按照鱼类的需要及其比例,其相对不足的某种必需AA 称之为限制性AA。
依据所限制的程度即限制作用的大小,称为第一、第二或第三限制性AA。
鱼类的必需脂肪酸: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有几种是鱼体内不能合在成,必须由食物(饲料)供给,这几种不饱和脂肪酸即称为必需脂肪酸(EFA)。
配合饲料:是根据养殖鱼类的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饲料资源,价格情况,编制出营养完善、价格便宜的科学配方,将多种饲料按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饲料。
养殖鱼技术

养殖鱼技术养殖鱼技术指的是利用人工手段培育、养殖各类淡水与海水鱼类的技术。
养殖鱼技术在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收入。
下面将详细介绍养殖鱼技术。
一、养殖水质管理技术鱼类适应的水质与普通自来水有很大的不同。
养殖鱼前要测试养殖水的pH值、溶解氧、温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确保水质安全。
同时,要定期更换鱼缸水,及时清除污水。
二、饲料管理技术鱼类需要正确的饲料,不同品种的鱼类所需饲料种类和饲料量也不同。
选择好质量的饲料,合理搭配功效相同、营养素含量不同的多种饲料,可有效提高鱼的生长速度。
鱼类的生存环境一定要保持干净卫生,保持养殖水清澈、无臭味。
定期清理鱼缸、换水、更换过滤器等能够减轻鱼类受到感染病毒的风险。
四、疾病防治技术鱼类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
养殖鱼要及时监测鱼类的颜色、行为等,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五、增氧技术养殖鱼时,应使用增氧机保证饲养鱼类的氧气需要。
增氧机起到“呼吸”作用,对于保持养殖水中氧气浓度有重要的作用。
六、温度控制技术每种鱼类的生长温度不同。
冬季在养殖鱼时,要注意加热,而夏季在养殖鱼时,要注意降温。
建议对不同季节,对不同品种的鱼类,注意及时调整水的温度。
七、养殖密码技巧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饲养方法和特殊的需求。
一些鱼类有自己的喜食物种,因此需要定期给予适量的食物。
白天与夜晚的饲养方式也不同,在合适的时间段给予饲料,能够增加鱼类的食欲。
总之,养殖鱼技术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细心、耐心地照顾鱼类,才能成功养殖健康、生长得旺盛的鱼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养鱼技术2008-02-28 20:46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
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b. 单养、混养和套养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
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
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
鱼苗池、孵化池1.0_1.5米为宜。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
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
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公斤。
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此仅介绍80技术: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
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
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八个方面: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
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
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池塘养鱼技术发布时间: 2005-4-12 信息来源:1.池塘消毒。
整修改造好的池塘,要用药物清塘消毒。
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茶麸、漂白粉、也可用强氯精、鱼虾安,但以生石灰清塘效果为好。
2.施肥培养基础饵料。
清塘消毒一周左右即可灌满水施肥。
施基肥每亩用猪、牛粪肥500~750公斤,培肥池水,繁育鱼类饵料生物,以满足下塘的滤食性鱼类摄食需要。
3.投放鱼种。
①合理防种要根据上一年的放养经验和池塘的肥水条件以及饲料供应条件,饲养方式等,确定放养种类。
放养数量及鱼种搭配比例。
肥水条件较好且以施肥为主,结合投饲的池塘,宜主养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适当搭配草鱼、鲤鱼、鲫鱼等;而水质清瘦且以投饲为主的池塘,宜以草鱼等吃食性鱼类为主养品种、并适当混养鲢、鳙、鲫鱼等。
②早放鱼种冬至到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期,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的温度低,鱼体鳞片紧密,幼鱼活动力差,捕捞放养操作中不易弄伤鱼种,可降低其发病率与死亡率。
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气温不太低(15摄氏度左右)的晴天或阴天进行。
③鱼种质量放养的规格宜大不宜小。
要求体长在20厘米以上或体重在100克以上,幼鱼膘肥体壮,鳞片鳍条完整游泳活泼,体色鲜明,无炳无伤。
这样的鱼种适应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出塘规格也大。
④浸浴消毒与免疫鱼种下塘时用3%~4%的食盐水浸泡鱼种10~15分钟,或者用其它消毒药液浸浴消毒,草、青鱼种还要注射免疫疫苗,一般剂量,20厘米以下的鱼种注射稀释好的出血病灭活疫苗0.3ml,20厘米以上的鱼种注射0.5ml,行腹鳍或胸鳍基部注射。
也可采用浸泡免疫,但其效果不加注射免疫为好。
4.投喂饵料。
在正式投饲之前,要对养殖鱼进行训食。
在训食期每天同一时间在池塘同一地点慢慢将饵料撒入塘中。
投饵要坚持“三看”、“四定”的原则。
即看天气、水色、鱼群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在天气晴好、水温适宜、渔群活动正常时多投喂,若连续阴雨、闷热、水温过高或过低,鱼生病或活动异常时,少投或不投。
日投饵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日投饵量=存池吃食性鱼(草鱼、鲤、鲫等)的总体重×相应水温、规格下的投饲率。
将每天的投饵量按比例分配到各次投喂中去,一般上午占投饵量的40%,下午占60%,每隔5天增加一定量的饵料,增加的量为前5天投饵的总量÷1.5×投饲率。
由于吃食鱼总体量无法准确算出,因此每天投喂量还要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和天气情况确定。
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以大部分鱼离开食场为准,如果停止投喂3~5分钟后,鱼群仍不离开食场,表明这次投喂量不足,应追加饲料。
5.日常管理。
做到一放就管,一管到底。
鱼种下塘后,如遇天气变冷要加深池水防寒;天气持续晴朗且温度较高时,要投喂适量的精料保膘促长。
每天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水质的变化,以决定施肥和投饵的数量;经常给鱼池注水,保持环境清洁;经常打扫食台!做好防汛防逃和防病等工作。
对于泛塘要特别注意:在泛塘前鱼类先出现浮头现象,所以说鱼的浮头是泛塘的征兆要及时防止。
泛塘的预防和处理:①及时检查,凡池内已出现浮头预兆时,应立即注入大量新水。
②对可能发生泛塘的鱼池,可使用食盐和其它沉淀剂,使污物迅速沉淀,可减轻鱼类浮头的程度。
有配套增氧机的池塘要迅速开增氧机增氧。
③如已泛塘,鱼已死亡,除立即捞取浮于水面的,还应随即拉网,把死后沉淀的也捞出。
由于死鱼不易捕起,应多拉几网,这样可尽量减少损失。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