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鉴定1解析精选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ppt课件

红山文化
• 勾云形玉佩
红山文化
• 玉龙
红山文化
• 龙形玉璜
红山文化
• 龙形玉佩
红山文化
• 龙形佩
红山文化玉璧
• 这件红山文化玉璧方形而圆角, 器缘略有残缺,长15.9厘米、宽 14.4厘米,孔径6.4厘米,厚0.8厚 度。璧内外缘磨薄,一边有双孔, 孔间距3.2厘米。孔系对钻而成, 有移动痕迹。器身正而微凸并打 磨光滑,背面较为平整,通体素 面无纹饰,因此可称素面玉璧。 其色黄绿中泛白,且有白色絮状 物和稀疏的黑点.透明度虽不高, 其温润的玉质却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玉璧的玉料系岫岩透闪石玉, 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同类形状 中最大的玉璧。其年代距今约 5000年,造型是典型的红山文化 玉璧。
中国出产玉石的地方
• 辽宁玉石有三个品种,其中两宗全国出名;一是代表我国岫岩玉鼻祖 的岫岩县玉石,简称岫玉岫岩玉呈碧绿色、绿色、淡绿色、灰色、白 色、黑灰色、花色、黄色,透明度较好。一是阜薪的玛瑙玉石。
• 新疆玉石分为和田羊脂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等。 上品羊脂玉有两种色泽,以无瑕、点、绺的仔玉为贵。羊脂白仔玉呈 蜡质光泽,有羊油脂白状,温润宜人,多出产在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 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还有一种略带青灰色的羊脂玉,温润可人,有 强烈的蜡质感
•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玉斧
玉串饰
• 良渚文化类型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代表文 化
• 北方代表:红山文化
• 南方代表:良渚文化
• 中原代表: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龙
• 中华第一玉龙
迄今最早的玉龙,造型 奇特
黄玉猪龙
• 红山文化玉器
猪龙同体是吉祥神, 以祈雨求丰年,浑 厚粗壮而神秘。

春秋战国玉器PPT课件

春秋战国玉器PPT课件

有双周纹饰带的玉璧,一 般玉料为青绿色,雕工较粗率,多 做丧葬用玉,民间收藏界称之为 “祭坑玉”。战国晚期至汉代,等 级较高的墓葬中往往成组放置在墓 主的前胸和后背上,应该是丧葬等 级观念的反映。
所谓“蝌蚪纹”,是指璧 面纹饰外侧边缘有一些对称分布的 单体谷纹。这种谷纹拖着长直且宽 大的尾,形同蝌蚪一般。蝌蚪纹亦 称“卧蚕纹”,也像一条伏卧的蚕 一样。它是战国早期流行的谷纹样 式。
玉璧上形状如云头一般的谷纹, 称为勾连谷纹,实际上是两个谷粒状 纹饰尾部相连而形成的。这种样式的 谷纹一般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到战国晚期时,谷粒之间的尾部完全 断开,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谷粒状纹饰 了。
玉璧上的谷纹以阴刻线的 技法制作,形似漩涡,故又称“涡 纹”。阴线刻的谷纹常见于玉色较 暗的玉璧上,精致及美观程度上不 及浮雕的谷纹,大概与这类玉璧多 为丧葬用玉有关。
所谓“绞丝纹”,形象地说 就是用一条细绳子斜向缠绕在玉镯子 上,只不过这条绳子循环往复没有尽 头。据说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阿基 米德螺线”,亦称“等速螺线”,是 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 有趣的是,阿基米德生活的时代正是 中国的战国时期,也就是这件绞丝纹 玉环制作的时代。
这件玉环上的卷云纹,线条婉 转流畅,网格纹内线条细密整齐,颇 有“游丝毛雕”的韵味(古玩行形容 战汉玉器细腻阴刻纹饰用语)。阴刻 线越细,说明砣子的砣口越薄越锋利, 这与铁砣的使用有直接关系,因为铁 可以反复锻打,形成坚硬而锋利的砣 口。
玉璜上的切割痕明显是直片形 锯切割的痕迹。古代解玉工具有两种, 即直片形锯(条形锯)和线锯(拉丝 锯)两种。前者像今天的锯条一样, 切割时做水平往复运动,留下的痕迹 是直线形的;线锯是像线绳一样的软 质工具,在切割时做半圆形或弧形运 动,留下的痕迹是细密的同心圆状弧 形的。这件玉璜上留下来的切割痕迹 非常直,说明琢玉工具在使用时稳定 性相当好。

玉石鉴赏(上)-PPT

玉石鉴赏(上)-PPT
弧面琢型:表面突起、截面呈流线性。主要用于不 透明和半透明、或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变彩、猫 眼、星光等效应)的宝玉石。
34
宝石的切磨款式
刻面琢型:由许多刻面按一定的规则排列。适用于 所有的透明宝石。
35
钻石
黄玉
宝石的切磨款式
链珠琢型:用于珠串的规则(圆珠、圆柱、棱柱等) 或不规则形状的小件宝石。适用于玉石及中低档宝石、 如玛瑙、绿松石、孔雀石、及某些有机宝石。
猫眼效应:切磨后的宝石,弧面上可见一条明亮并 具有一定游动性(闪光或活光)的光带,与猫的眼睛十 分相似,宝石学中把这种现象冠以“猫眼效应”。
25
星光效应:在光线照射下,弧面形宝石表面呈现出 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亮线,犹如夜空闪烁的星星, 称为星光效应。 常见四射星光(两条光带相交)、六射星光(三条 光带相交)和十二射星光(六条光带相交)。
19
透明度:透过光的性质
透明度从透明到不透明,有3级分类法(透明、半 透明、不透明)和5级分类法(略)。
大部分单晶质宝石是透明的,大部分多晶质宝石 (玉石)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20
色散:把白光分解成光谱色称为色散。色散效应使 得宝石出现彩色甚至“火彩”(如钻石)。
宝石的色散随折射率的增高而加强,但也有少数例 外。
本次讲座,主要讲天然单 晶质宝石(宝石)和多晶质 宝石(玉石)。
5
自然界的矿物3000多种,其中具有 美观、耐用、稀少又适合加工作为 宝石的,只有100多种。而这百余 种宝玉石矿物中,对于珠宝行业 (珠宝首饰商)来说,从流行性和 产值2方面,只有约20种左右是最 重要的(所谓常见宝石)。
6
影响宝石价值的因素 品种、质量、重量、工艺、其它
17
其他常见光泽: 油脂光泽:表面不完全平滑造成。如石英的断面、 有些翡翠和和田玉的磨光面也有油脂光泽的效果。 蜡状光泽:与油脂光泽和树脂光泽类似。

玉器PPT课件

玉器PPT课件

.
2
玉器之时代与特征
商代 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至隋唐 明清
时代
粗糙,但有立体感 呆板,规范
各式各样,“德”的象征 精美奇特,贵族象征 玉器之巅峰
特征
.
3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龙形 器
河姆渡文化玉器---双凤朝阳
.
新 石 器 时 代 玉 器
4

良渚文化玉器---神人 兽面纹玉琮
石 器
龙红 山 文 化 玉 器
三、按用途:(1)玉兵器 (2)玉工具 (3)礼器玉 (4)丧葬玉 (5)佩饰玉 (6)玉器皿 (7)玉摆件
.
30
硬玉
蓝田玉
硅孔雀石
南 阳 玉
阿 富 汗

.
31
玉器纹饰
• 玉器纹饰的种类和演变,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古玉器的特征。 特别是龙纹和蟠螭纹,在古玉器中所占比重较大。此外尚 有饕餮纹、谷纹、蒲纹、蚕纹、乳钉纹以及各种人物、花 卉纹等。商、西周多龙、蟠螭、饕餮、云雷纹;春秋、战 国多蒲、谷、乳钉等纹;两汉多勾云纹,谷、蒲等纹亦较 常见;隋、唐多飞天、花卉。
.
6
商代玉器
• 商代是我国目前所发现 的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 奴隶制国家。商代文明 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 名,也以众多的玉器著 称。
.
7
商代玉器
• 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 多,琢制也一般较粗 糙。商代晚期玉器以 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器为代表,共出玉 器755件,按用途可分 为礼器、仪仗、工具 、生活用具、装饰品 和杂器六大类。
.
12
西周玉器
• 西周玉器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 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西 周玉器没有商代活泼多样,显得有点呆板,过于 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也不无关 系。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玉器造型PPT模板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玉器造型PPT模板课件

玉 瞑 目 西 周
缀玉面罩 战国早期 洛阳中州路西工段
金缕玉衣 西汉中期 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
金缕玉衣 西汉中期 中山王刘胜之妻窦绾
丝缕玉衣 西汉前期 南越王赵眜
▪ 玉握
▪ 玉握是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 ▪ 玉猪一直都是祭祀用的主要牲畜;
也成为汉代最流行的玉握。
玉握 战国早期
玉猪 西汉 汉八刀技法
玉猪 东汉
夔龙首玉笄 殷墟妇好墓
玉笄 商
玉玦
▪ 玉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 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玦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 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玦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
玉环
玉环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主要用于佩饰。古时玉环还有表示修 好、恢复原来关系的含义。

殷 墟
雕 玉 虎
玉虎纹佩 西周
玉 虎 秦
仪仗类玉器(玉兵器
▪ 玉斧 ▪ 由石斧演变而来;玉斧后发展为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执掌的王权象
征物&
红山文化
楼兰遗址采集
殷墟
▪ 玉钺
▪ 玉钺自新石器晚期开始出现;目前所知 新石器时代形态最完整的当数浙江良渚 文化出土的玉钺&商周时期,玉钺仍然 沿用,战国以后玉钺不再使用。
玉带板
▪ 玉带是镶玉片的革带;由 成套玉带銙(带板、玉 铊尾獭尾)装饰于革带上 组成&
▪ 镶在带两端的圆角矩形 带板叫“铊(獭)尾”,中 间的方形或长方形带板 叫“銙”。
▪ 服饰上用玉带,始于唐 代。
▪ 程大昌《演繁露》: “唐制五品以上,皆金 带,至三品则兼金玉 带。”又:“本朝亲王 皆服玉带。”宋代从三 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 上服金带。明代只有亲 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 清代只有特赐及一品用 玉带。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 ppt课件
“现实主义”、“厚古之风”、“镂雕盛 行”
明代学者高濂盛赞“宋工制玉,发古之巧,行 后之拙,无奈宋人焉”
• 元代玉器 :技艺加强,融合少数民族风格。
渎山大玉海
明代:世俗化成为主流;玉器皿成就突出。玉带 发展到顶峰。 还有像生玉、陈设玉,以及坠饰、 串饰、簪等。
清代:颠峰时期。玉器皿、陈设玉最为显著。出 现一批生活化的作品。乾隆时期,玉料充足,技 艺成熟,出现了以玉山子为代表的大型玉雕作品。 清代玉材以新疆与为主,常见的有青玉、白玉, 在清后期,翡翠由于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极力推 崇,上升到玉料的最高地位,被誉为玉石之王。
玉器地位发展:装饰品到财富权位精 神象征“君子比德于玉” 比附于社会道
德。
1:玉的仁温和柔润有光 泽。 2:玉智也材质密致坚刚。 3:玉忠也材质通透性。 4:玉礼也重量感。 5:玉乐也玉撞击的声音。
请同学们说一些有关“玉”的成语和典故,并请加 以解释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守身如玉”比喻贞操、节义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中华玉文化
文涉及相关常识介绍(概念、起源、种类、 发展)
玉:石之美者。 玉器: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 原 料而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 课文描述内容的年代背景与社会背景 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殷商时期已达到 很高水准。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 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时期。 战国、两汉、明清。
• “金科玉律”指不可变更的法律,象征着权力
• “化干戈为玉帛”象征着和平 “玉成”比喻助人成功
• “玉洁冰清”“抛砖引玉”“金口玉言”“玉不琢不成器”

东周玉器特征和鉴别课件

东周玉器特征和鉴别课件

戰國 玉螭紋觿 長7.4公分,寬1.3公 分 「螭」是龍的一種,幾
分像虎。此件玉觿器面微 泛褐紅,是傳世器特有的 「盤紅」色澤,刻做成轉 首側身形態,頭與軀體的 銜接方式與本院藏的龍、 鳳玉觿同,乃是戰國時代 玉匠處理此類動物玉雕的 一慣作法
璜是我国古代成组佩 饰的组成之一。此璜 玉色晶莹润白,琢工 精致。龙首分张,身 饰谷纹,谷粒匀称饱 满,下部透雕云纹。 璜顶穿有一孔,龙首 及中部均有单面双穿, 以系组佩带。
有较亮的玻璃光泽。器呈扇面形,
较薄,边缘呈凹凸齿状。璜两面形
式和雕纹相同,表面铺饰谷纹,谷
粒呈菱面状,微凸起,谷纹间又有
6处卷云纹,其形与凤尾相似。璜
顶部镂雕一对相背的凤,细身长尾,
尾端粗而回卷,与凤首相对,凤身
局部有较多的镂孔,可穿绳系挂。
战国时期,璜是玉组佩的重要
组件,用作佩玉的璜一般都制造精
致,除表面花纹外,很多玉璜还特
玉玦直径3.1厘米。玉色呈鸡骨白,扁平环形,有一缺口。两面有线刻的变形 龙纹,与同一时期的青铜器上的兽面纹相类似,春秋时期《荀子·大略》中提 到:"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在春秋时期,玉玦除作耳饰外,可能也是一种
信物。
春秋晚期 剑首长4.8厘米 宽3.5厘米 厚3.8 厘米 剑格与青铜剑连成一体。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
器遗址中就已出现内、外双重
的环形玉,可见这类玉环源远
流长,但在战国玉器中这类器
物并不多见,尤其是扭丝纹环
形玉多为单层,所以此双重玉 瑗更显珍贵。
玉镂雕双凤式璜,战国,长
13.7cm,高6.2cm,厚0.3cm。1977
年安徽省长丰县柳公乡2号墓出土。
璜玉色暗青,表面有沁斑,并

秦汉玉器特征及鉴别PPT课件

秦汉玉器特征及鉴别PPT课件

21
(2)制作特征
随着铁质工具的不断进步,治玉工艺的复杂
性提高,高浮雕、圆雕、镂空的作品明显增多。 器物表面的抛光达到很高水平,有人推测当时 已出现“布轮”和极细的抛光粉抛光。汉代有 一种简洁的斜刀琢玉技法,琢出动物生动形象, 称之为“汉八刀”。汉代玉器的纹饰雕刻花样 丰富多彩,有勾云纹、卷云纹、谷纹、蒲纹、 兽面纹、龙纹、凤纹、螭纹、熊纹、虎纹、蝉 纹、束丝纹、童子骑羊纹、圆圈纹、龙马纹、 列星纹、人物纹、四灵纹等。东汉玉器多用技 艺成熟的阴线刻饰。
42
04.10.2023
玉卧羊,汉,高3.1cm,长 5cm,宽2.2cm。清宫旧藏。 玉羊为圆雕,玉料青白色, 局部有褐色沁斑。羊卧姿,昂 首目视前方,眼睛以阴线刻成 圆形,外圈加弧线。双角弯曲 盘于头后方两侧,颈下及身体 两侧以平行的短线饰作羊毛。 前足一跪一起,后足贴卧于腹 下。 玉羊的造型自商代即已出 现,汉代时圆雕玉羊的造型已 十分准确,多为静态卧形,身 体肥硕,背部丰满,短颈,嘴 部似榫凸,羊角雕琢细致,大 而夸张,一般向下盘旋弯曲, 羊身上多有阴线细纹为饰。此 类玉羊用作玉镇或陈设品。
33
04.10.2023
玉辟邪,汉,长13.2cm,宽
4.8cm,高8.6cm。
玉料青褐色,圆雕异兽,卧状,
圆目,张口,头顶有角,身有翼, 长尾。
汉代,造型艺术有很大的发展。
许多动物、人物题材的作品形象生
动,取材广泛。其中尤以各种不同
形式的异兽最引人注目。这些异兽
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特性,造型上有
很强的气势。目前,在汉代遗址的
04.10.2023
3
(2)玉器种类
目前 出土玉器主要为装饰类和礼仪类,工
具类少见,生活用品也不多见。装饰类有 璧、环、璜、带钩、玉剑饰、玦、觿、鸟 形佩、鱼形佩、蝉形佩等;礼仪类有圭、 璋、璧、琥、双龙首璜、玉俑;日用类有 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玺印鉴赏 7 古钱鉴赏 8 古镜鉴赏
4 瓷器鉴赏
9 书法鉴赏
5
2021/3/2
金银器鉴赏
10 绘画鉴赏
5
二、鉴定的思路和方法
1.鉴定古玉器的基本特征
器形(形制)—种类和名称,如礼玉中的玉琮,饰玉中的玦等; 纹饰及特征—如谷纹、云纹、兽面纹、蟠螭纹、春水、秋山等; 玉质—玉石成分及其产地,玉质主要有绿松石、玛瑙、岫玉、独山玉、
西周玉器重视对纹饰的布局,线条日趋繁复。
一面坡阴线:阴刻线开始相互勾连,阴刻线一面磨成坡状, 有斜刀的痕迹,西周玉器典型做工。
西周 夔龙纹青玉璜
2021/3/2
18
第二节 鉴工艺 4.汉代
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棱角磨圆; 大件器物刻工较粗,小件器物刻工较精细; 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常有拉丝痕迹。 汉八刀: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刀法粗狂有力,线条无丝毫崩裂状 和刀痕痕迹。
2021/3/2
9
第一节 辨玉材 三、两周时期:用玉复杂
玉琮及玉戈等用于近似独山玉; 玉佩多为和田玉;沁色; 部分小玉件是由细石制成。
四、春秋时期:用玉复杂
和田玉的用量明显增大。 多以青玉和黄玉为主,白玉较少见; 玛瑙、绿松石、水晶和独山玉等;
2021/3/2
10
第一节 辨玉材 五、汉代
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同时还有蓝田玉。 玉质主要为青玉、黄玉和墨玉,白玉开始盛行,成为上品。
2021/3/2
19

第二节 鉴工艺 5.唐代
玉器雕工精细,细线较多。 特别是唐代玉带板上的人物形象多饰短而密集的阴刻线; 动物的脚部、尾部多以细线条; 带板上多以减地法,即平面隐起做工,刻线带有绘画性。
2021/3/2
20
第二节 鉴工艺
6.宋代
玉器的突出特点是雕工无粗制滥造之处,玉器多细腻灵巧、小件多、 大件少。
2021/3/2
11
第一节 辨玉材 六、唐代
以白玉为主,还有部分青玉制品。
2021/3/2
12
第一节 辨玉材 七、宋代
出现较多传世玉器。主要有白玉和青玉,白玉居多;
2021/3/2
13
第一节 辨玉材 八、辽、金、元时期
玉材以白玉、青玉为主,玛瑙大量出现。
2021/3/2
14
第一节 辨玉材
九、明清时期
宋末元初 龙纹兽头黄玉带钩
2021/3/2
21
第二节 鉴工艺
7.辽、金、元时期
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玉器制作上 能反映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南方雕工细腻工整,北方雕工刚劲有力, 但是整体来说雕刻的线条感细弱。
第七章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2021/3/2
1
古玉器鉴赏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概述 1.鉴赏的概念 2.文物的概念 3.中国文物鉴赏的内容 二、基本思路与方法 1.鉴定古玉器的基本特征 2.了解玉器作伪的基本方法 3.玉器辨伪
2021/3/2
2
一、概 述
1.鉴赏的概念 鉴赏就是鉴定和欣赏。 2.文物的概念 定义:指埋藏在地下或遗存在社会上的历史文化遗物。包括: ⑴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
2021/3/2
8
第一节 辨玉材 二、商代
使用的玉材多样:岫玉、独山玉、绿松石、玛瑙、水晶、新疆和田玉等。 开始进入以和田玉为主题的时期,材质多为青玉。 兵器和礼器多为细石;特别是刀类等兵器常见有三种材料: 一种为牙黄色细石呈鸡骨白色; 一种为暗褐色带有花斑的玉材; 一种为暗黑色微透明的玉材。 玉配件主要为和田玉、 岫玉和独山玉制成。
沁色:埋入地下的玉器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受其他物质的侵蚀后产生 一定的颜色变化,玉器行家称之为“沁色”。
2021/3/2
7
第一节 辨玉材 一、新石器时代
已广泛使用各种玉石材料,但是玉材使用的区域性较强,大多集中在我 国东部。 1.东北地区红山文化:玉材为老岫玉比岫玉硬度高,透明度低,玉色均匀, 少有瑕疵和雪花; 2.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玉材近似细石,玉质细腻润滑,透明度差, 泛青色、黄色,还有褐色花斑; 3.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玉材为透闪石,暗绿色、暗褐色或呈鸡骨白色;另 一部分属阳起石,呈浅青绿色,透明度高;
遗址、标本和玉器做为文物的要求还有: ⑴时代确切,质地优良,遗存稀少,在艺术和工艺价值方面有
特色和研究价值; ⑵出土地点确切,有可作为断代的依据; ⑶能反映时代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有关民族的、中外的代表作; 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玉器作坊。
2021/3/2
4
一、概 述
3.中国文物鉴赏的内容
1 玉器鉴赏 2 陶器鉴赏 3 青铜器鉴赏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璧
2021/3/2
16
第二节 鉴工艺 2.商代
由于青铜工具的使用,玉器加工技术有所提高; 马蹄眼:器物的两面对打形成外眼大、里眼小的现象; 双钩拟阳线:运用双线并列的阴刻线刻划成一条阳刻线。
2021/3/2
商代 妇好墓出土 龙形青白玉玦
龙纹,半圆雕
17
第二节 鉴工艺
3.两周时期
软玉、翡翠等; 工艺—阴刻线、阳刻线、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镂雕等。
2021/3/2
6
二、鉴定的思路和方法
2.了解玉器作伪的基本方法
在我国,玉器作伪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南宋时已形成颇具规模的 仿古玉系列,仿制古玉成了专业。明代一些人为谋取暴利,社会上各 种伪造文物大量出现。
传世古玉中,真赝混杂,是古玉辨伪中最难的一方面。墓中出土的古 玉也不一定是与死者同时代之物。故应该了解古玉作伪的基本方法, 在鉴定玉器时注意辨伪。玉器作伪一般是用当时的玉器来防止古玉器 的沁色。
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和纪念物等; ⑵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窟、
石墓和石刻等; ⑶各时代有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和艺术品; ⑷革命文献资料及具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 ⑸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⑹反革命的历史罪证。
2021/3/2
3
一、概 述
明代主要为白玉和青玉作品,还有少量碧玉作品; 清代主要为白玉、青玉、绿松石,玛瑙和晚期大量出现的翡翠、青 金石和珊瑚。翡翠上升到玉料的最高地位。
碧玉翔凤衔桃笔洗 2021长/3/216.5cm,宽11.2cm,造型优美
清代 翡翠悬瓶 15 构思新颖,雕琢新颖
第二节 鉴工艺
1.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玉器加工大多厚薄不均,错位,而且造型不规整, 如圆度不圆,刃部不锋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