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牛口炎的诊断

合集下载

肉牛口炎的病因 肉牛口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牛技术

肉牛口炎的病因 肉牛口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牛技术

肉牛口炎的病因肉牛口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养牛技术口炎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炎症,主要是由于化学、物理或者某些生物性因子(如感染患口蹄疫等)的作用而导致,任何动物都能够发生。

肉牛患病后,主要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具有食欲但不敢采食,咀嚼速度缓慢,甚至完全停止采食,大量流涎,且口温升高,口腔黏膜发生肿胀,存在水疱或者形成溃疡。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口炎的病因肉牛口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1、病因分析肉牛口炎可由非传染性和传染性因素引起。

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机械性刺激,如肉牛食入质地粗糙或者比较尖锐的饲料,或者采食混杂木片等硬物的饲料;抗坏血酸、核黄素以及烟酸或者营养不良等,也都能够引起发病。

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有某些疾病继发引起,如牛流行热、口蹄疫、牛黏膜病、坏死杆菌病以及水泡性口炎等,都能够导致该病。

病牛主要经由皮肤或者黏膜损伤而发主感染,也能够经由污染的饮水和饲料通过消化道引起感染,还能够经由双翅目昆虫叮咬而导致易感牛发生感染。

随着牛年龄的增长,对该病的易感性逐渐增加,即成年牛相比于犊牛更容易感染。

该病的流行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初夏开始发生,在夏季中后期发病率有所升高,直到秋季出现第一次霜冻前后才停止发病。

2、临床症状卡他性口炎。

病牛口腔黏膜出现斑点或者弥漫性潮红,硬腭发生肿胀,有时唇部会散布有小结节和烂斑,舌面往往出现灰黄色或者灰白色的舌苔,口温有所升高,采食和咀嚼速度缓慢且比较小心,或者不敢咀嚼,流出口诞,症状严重时齿龈、颊部黏膜发生肿胀,甚至形成糜烂,流涎明显增多。

溃疡性口炎。

病牛犬齿和门齿的齿龈部分发生肿胀,易于出血,呈暗红色,经过1~2天病变处会发生黄绿色或者苍黄色的糜烂性坏死,并在周围的颊和唇黏膜处出现溃疡,且散发腐败的腥臭味,流涎中往往混杂血丝,并散发恶臭味,一般伴有败血症。

牛由于采食异物而导致口黏膜发生损伤,形成创伤和烂斑,甚至是溃疡。

水疱性口炎。

通常具有3~7天的潜伏期。

发病初期,病牛精神萎靡,体温明显升高,一般达到40~41℃,食欲不振,减少反刍,饮水增加,耳根发热,鼻镜及口腔黏膜干燥。

牛口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牛口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D O I:10.3969/J.I SSN.1671-6027.2023.02.032牛口炎是牛的常见疾病,又称牛口疮病,该病不会造成牛的大量死亡,所以养殖户不重视。

如果患病时间长,会造成牛的营养不良、身体消瘦和饲料利用率下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

牛口炎的治疗难度不大,在分析病因和疾病类型的基础之上科学治疗,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有些养殖户很容易把牛口炎和牛口蹄疫混淆,还要做好鉴别诊断工作。

此外,还要加强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牛口炎的发病率。

1发病原因引发牛口炎的病因主要有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

主要由一些病原感染或继发感染引起,包括坏死杆菌、流行热病毒、口蹄疫病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等。

继发感染引起牛口炎的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控,会造成口腔黏膜的溃烂,影响病牛的正常采食,造成身体逐渐消瘦,最终衰竭死亡。

1.2.1机械性损伤在养牛过程中没有做好饲料的管理,造成饲料的营养价值比较低,或饲料的营养元素搭配不合理。

此外,饲料粗硬或有带刺的草料会导致牛脂的口腔黏膜出现创伤,可能被多种致病原感染引发。

1.2.2理化性损伤给牛采食大量的刺激性或腐蚀性的饲料,如误食大量的石灰水或高浓度有刺激性的药物。

此外,牛抢食过热的饲料以及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都可能引发口腔黏膜发炎,没有做好饲料的搭配工作,导致饲料中缺乏VC和一些微量元素等物质,造成口腔黏膜的保护功能下降,也会引发口腔炎症。

2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卡他性口炎、水泡性口炎、溃疡性口炎、脓疮性口炎、丘疹性口炎等。

该型口炎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因为牛的口腔黏膜比较敏感,在患有急性型卡他性口炎之后患病牛采食会变得小心和缓慢,甚至不敢咀嚼。

采食柔软的饲料,拒绝食用粗硬的饲料,在采食之后咀嚼一会儿会流出口涎。

如果检查口腔会发现明显的病变,口腔黏膜红肿,口腔内的温度升高,舌苔表面呈灰白或者黄色,通常情况下,全身症状不明显。

慢性卡他性口炎和急性卡他性口炎的症状比较类似,但是病症较轻,病程时间长,口腔黏膜增生肥厚。

奶牛口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防治 - 奶牛养殖

奶牛口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防治 - 奶牛养殖

奶牛口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防治-奶牛养殖奶牛口炎是一类消化道初始端发生水疱性或者溃疡性病变的内科疾病,即口腔内齿龈、舌头、腭等部位黏膜发生炎症,主要特征是局部出现疼痛,口温升高,大量流涎,减少采食等。

病牛还伴有蹄叉和蹄冠溃破,跛行,走动不稳,神情淡漠,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会混合感染其他病菌、病毒而发生死亡。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奶牛口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防治。

1、病因分析非传染性因素。

奶牛通常是由于采食大量过于粗硬的饲料,食入谷类芒刺或者尖锐异物,以及自身牙齿磨合不正而引起发病。

另外,奶牛误食具有刺激性的物质,如高浓度刺激性的药物、氨水和生石灰,采食有毒植物和缺乏维生素等,也能够引起该病。

此外,奶牛采食发生霉变的饲草,会发生霉菌性口炎等。

传染性因素。

奶牛感染病原微生物,如水泡性口炎、牛黏膜病、口蹄疫、牛流行热、牛恶性卡他热以及坏死杆菌等,都会引起该病。

2、临床症状卡他性口炎。

病牛表现出小心采食,缓慢咀嚼,有时会吐出混杂泡沫的草团。

口腔黏膜潮红并发生肿胀,口腔温度较高,并散发臭味,舌苔呈灰白色,有泡沫样黏液从口角流出,但精神、体温没有发生任何明显变化。

水泡性口炎。

通常具有3~7天的潜伏期。

发病初期,病牛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0~41℃,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反刍次数减少,但饮水量增加,鼻镜及口腔黏膜干燥,耳根发热。

在唇黏膜、舌上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泡,且小水泡往往会相互融合形成大水泡,含有黄色的透明液体。

经过1~2天,水泡发生破裂,水泡皮发生脱落后就会出现边缘不齐且浅表的鲜红色烂斑。

病牛大量流涎,并导致采食困难。

部分病牛甚至在乳头和蹄部也会出现水泡。

病程通常持续1~2星期,转归后恢复良好,基本不会发生死亡。

溃疡性口炎。

病牛通常是口腔黏膜发生溃烂和坏死,并存在针尖到黄豆大小不等的腐烂坏死斑点,还有污浊的灰色黏液流出,并散发恶臭味,有时混杂少许血丝。

3、鉴别诊断奶牛由于缺乏营养,如缺乏维生素B2或者维生素C,以及摄取微量元素锌不足,都能够出现口炎症状,但通常不会出现体温升高、蹄冠溃破、脚跛等症状。

牦牛口膜炎的诊疗

牦牛口膜炎的诊疗

牦牛口膜炎的诊疗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牦牛口膜炎概述•牦牛口膜炎的诊断方法•牦牛口膜炎的治疗措施•牦牛口膜炎的预防措施•牦牛口膜炎诊疗中的注意事项•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01牦牛口膜炎概述牦牛口膜炎是牦牛口腔粘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于青壮年牦牛。

定义主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物理损伤等。

其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病因定义和病因发病率牦牛口膜炎在牦牛养殖地区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影响牦牛口膜炎会导致牦牛食欲不振、口腔疼痛、流口水、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牦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发病率和影响症状牦牛口膜炎的症状包括口腔粘膜充血、肿胀、糜烂、溃疡等,口腔内有大量粘液和异味,牦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识别通过观察牦牛的口腔粘膜变化、口水流出情况、食欲和精神状态等,可以进行初步诊断。

但要确诊牦牛口膜炎,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等进一步检查。

症状和识别02牦牛口膜炎的诊断方法临床检查口腔检查观察牦牛的口腔黏膜,检查是否有红肿、溃疡、疱疹等病变。

同时留意口腔内的分泌物,包括唾液和脓液的量和性质。

全身症状观察注意牦牛是否有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口膜炎有关。

采集牦牛口腔病变部位的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原菌,并鉴定病原菌种类。

病理学检查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进一步确诊口膜炎。

细菌培养实验室诊断VS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通过X线检查观察牦牛头部骨骼结构,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口腔症状的疾病,如颌骨骨折等。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技术观察牦牛口腔周围软组织病变情况,提供对口膜炎病变范围的更准确评估。

这些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兽医准确诊断牦牛口膜炎,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03牦牛口膜炎的治疗措施抗生素疗法针对牦牛口膜炎的病原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但需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需在兽医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导致药物残留和抗药性。

牛患口炎如何治疗

牛患口炎如何治疗

化学刺激
酸碱度不适
饲料或水源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可 能会破坏口腔的酸碱平衡,引发炎症 。
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
某些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质,可 能会引起口腔黏膜的化学性炎症。
机械刺激
过度咀嚼
长时间过度咀嚼硬物,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的机械性损伤。
牙齿磨损不当
牙齿的过度磨损或不规则磨损,可能会引起口腔黏膜的刺激 和炎症。
05
牛口炎的预防措施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确保饲料中包含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以满足牛 的生长和健康需求。
保持水源清洁
提供清洁、充足的水源,确保牛能够随时饮用到新鲜的水。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确保牛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口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
保持牛舍卫生
定期清理牛舍
重度口炎症状包括口腔黏膜大面 积溃疡、出血和坏死。
牛口腔中可能出现大量假膜,并 伴有恶臭。
牛体温急剧升高,精神极度沉郁 ,食欲完全废绝,甚至无法饮水

03
牛口炎的诊断
临床诊断

01
02
03
观察症状
观察牛的口腔黏膜是否出 现红肿、溃疡、糜烂等症 状,以及流涎、咀嚼困难 等表现。
询问病史
询问牛的饲养管理情况, 包括饲料、水源、口腔保 健等,以了解病因。
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垃圾,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
对牛舍、饮水设施和饲槽进行定期 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通风换气
保持牛舍通风良好,降低空气中的 细菌和病毒浓度。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定期检查口腔
定期对牛的口腔进行检查,及早 发现口腔问题,如口炎、口腔溃

牛传染性口炎的诊治

牛传染性口炎的诊治

牛传染性口炎的诊治2003年12月11日至28日,某位为搞胚胎移植从辽源地区的牲畜交易市场先后两次购进125头12月龄至15月龄的改良育成母牛做受体牛,自2003年12月19日至2004年1月16日先后有50头牛发生传染性口炎,占总数的40%。

1 临床症状口腔,唇内面、齿龈舌上下面、口角、颊内面、硬颚甚至鼻孔周围有胡椒粒至扁豆大的扁平丘疹产生的上皮缺损,病灶呈鲜红色或者微黑色,上皮脱落后形成一个圆形凹陷常如被虫蛀蚀,常常可以见到帽徽状或月牙状的丘疹和烂斑。

病程一般7~10d。

通常没有全身症状,很少发热也不影响饮食欲,大都取良性经过。

只有严重病例可能引起舌粘膜大部或全部脱落,食欲和反刍扰乱,身体消瘦。

一般都有轻度的泡沫样口涎,口臭和少量的脓性眼垢。

2 病因与病原本病的病原是一种专门侵害牛只的嗜上皮病毒,存在于患病的组织中,有些病例还存在于血液中,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存在于德国各地,后来由于我国从德国引入种牛可能带入我国。

自然感染是由口腔或鼻孔附近的粘膜创伤而发生或者由有病的牛群传入原来无病的牛群,犊牛和幼牛的易感性较高。

本次购牛我们既要看口齿,又要做结核、布病检疫,每个牛不止一次抠鼻,造成牛鼻粘膜创伤是难免的,所以感染的机会较大。

3 鉴别诊断主要是和口蹄疫鉴别:口蹄疫属高热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高热可达40~41℃以上,水泡破溃后体温下降。

口腔、趾间、乳房都有大的水泡,破溃后形成大的烂斑,如护理不当,感染化脓,形成溃疡、坏死,甚至引起蹄匣脱落,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死亡,死亡率幼畜可达70%,成畜1%~5%。

而且流行最猛烈,传播最迅速,一旦发生经2~3d即可波及全群,如紧急防治不严,可造成大流行。

传染性口炎:泡疹除口腔外,趾间、乳头极少发生。

病势流行缓慢,流涎较少,只在口角外有泡沫样口涎。

一般不危及生命,也不会呈蔓延流行。

4 治疗方法主要是口腔消毒,消炎,个别严重的强心补液,不能采食的灌小米稀粥加白糖。

肉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口炎临床诊疗技术

肉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口炎临床诊疗技术

肉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口炎临床诊疗技术口炎指口腔内舌、齿龈、腭及颊部黏膜的炎症,中兽医称之为舌疮、口疮。

临床以流涎、采食和咀嚼障碍为特征。

(一)病因(1)多因采食粗硬的饲料,食入尖锐异物或谷类的芒刺以及动物本身牙齿磨灭不正。

(2)误食有刺激性的物质,如生石灰、氨水和高浓度刺激性的药物。

(3)饲喂发霉的饲草,会引起霉菌性口炎。

(4)吃了有毒植物和维生素缺乏等。

(5)口蹄疫、牛黏膜病、牛流行热、牛恶性卡他热等病继发。

(二)症状和诊断减食、小心咀嚼,严重时不能采食,唾液多,呈丝状带有泡沫从口角中流出。

口腔内温度高,黏膜潮红肿胀,舌苔厚腻,气味恶臭,有的口黏膜上有水泡或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

(三)治疗除去病因,加强管护,喂给柔软易消化的饲料。

药物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1)口炎一般可用1%食盐水,或2%~3%硼酸液,或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口腔,一日2~3次;口腔恶臭,用0.1%高锰酸钾液洗口;口腔分泌物过多时,用1%明矾液或1%鞣酸液洗口。

(2)口腔黏膜溃烂或溃疡,洗口后可用碘甘油(5%碘酒1份,甘油9份),或1%磺胺甘油乳剂涂抹,每日2次;也可用青霉素1000IU加适量蜂蜜混匀后,涂患部,每日数次;或口衔磺胺薄荷脑合剂(长效磺胺10份、薄荷脑1份,研细装瓶备用)5g,包入纱布中,在水中浸湿,系衔于口腔中,给食时取下,每日更换1次。

或青黛散(青黛15g、黄连10g、黄柏10g、薄荷5g、桔梗10g、儿茶10g,共研末),给药方法同前。

(3)体温升高,不能采食时,静脉注射10%~25%葡萄糖液1000~1500mL,并结合青霉素或磺胺制剂疗法等;每日2次经胃管投入流质饲料。

(四)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防止尖锐异物、有毒植物混于饲料中;不喂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服用带有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时,一定要按要求使用;正确使用口衔和开口器;定期检查口腔,牙齿磨灭不齐时,应及时修整等。

牛口炎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治疗牛口炎?

牛口炎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治疗牛口炎?

牛口炎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治疗牛口炎?【常见问题】牛口炎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治疗牛口炎?【专家解答】牛口炎症状是减食、小心咀嚼,严重寸不能采食,唾液多,呈丝状带有泡沫从口角中流小。

口腔内温度高,粘膜潮红肿胀,舌苔厚腻,气味恶臭,有的口粘膜上有水泡或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

具体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1、牛口炎临床表现:采食、咀嚼障碍和流涎。

病初,粘膜干燥,口腔发热,唾液量少。

随疾病发展,唾液分泌增多,在唇缘附着白色泡沫并不断地由口角流下,常混有食屑、血丝。

口粘膜感觉敏感,采食、咀嚼缓慢,严重时可在咀嚼中将食团吐出。

开口检查时可见粘膜潮红、温热、疼痛、肿胀,口有甘臭味。

舌面有舌苔,在口腔粘膜有溃疡面,大小不等。

全身症状轻微。

2、病因:(1)多因采食粗硬的饲料,食入尖锐异物或谷类的芒刺,以及动物本身牙齿磨火不正。

(2)误食有刺激性的物质,如生石灰、氨水和高浓度刺激性的药物。

(3)K期饲喂发霉的饲草可引起霉菌性口炎。

(4)吃了有毒植物和维生素缺乏等。

(5)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如口蹄疫、牛恶性卡他热等。

3、治疗牛口炎方法:(1)用3%左右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口腔。

(2)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口腔。

(3)用0.1%的雷夫奴尔溶液冲洗口腔。

(4)如果唾液多,则用2%-5%的硼酸溶液或者1%-2%的明矾溶液、2%左右的甲紫溶液冲洗口腔。

(6)用0.2%-0.6%的硝酸银溶液涂搽口腔。

(7)用10%左右的磺胺甘油乳剂涂搽口腔。

(8)如果病牛口腔溃烂、溃疡处可涂搽碘甘油。

(9)用磺胺噻唑40克,小苏打35克,蜂蜜150-250克,混合后涂在病牛的舌头上让其舔服。

(10)有全身炎症时,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或者磺胺噻唑钠,连续注射5天左右。

【本人结语】牛口炎是牛常见的一种病症,上文本人为您介绍了牛口炎的症状病因及其防治方法,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关注与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安 全标 准和 有关规 定 。
4 72 食 品 添 加 剂 和 营 养 强 化 剂 的 使 用 应 符 合 ..
GB2 6 7 0和 G 4 8 B 18 0的 规 定 。
52 “ 原 乳 ” “ . 复 或 复原 奶 ” 与产 品名 称应 标 识 在包
5 其 他 5 1 全 部用 乳 粉 生 产 的 调制 乳 应 在 产 品名 称 紧 邻 . 部位 标 明 “ 原乳 ” 复原 奶 ” 在 生 牛 ( ) 中添 复 或“ ; 羊 乳
32 1 注 意 饲料 卫 生 , 要 喂太 粗 、 硬及 尖 锐 的 .. 不 太
饲草 。
到 创伤 、 水疱 、 斑 、 疡 等病 变 。 烂 溃
322 防止牛 食刺 激性 的东 西 。 .。
3 防治 措 施
3 1 治 疗 .
323 及 时发现 和修 整病 牙 。 ..

装 容 器的 同一 主要展 示 版面 ; 识 的“ 标 复原乳 ” “ 或 复
原 奶 ” 样应 醒 目 , 字号 不 小 于产 品 名称 的字 号 , 字 其
字 体高 度不 小于 主要 展示 版面 高度 的 15 /。
来稿摘登 ・

1 病 因



化 的饲料 。其 次 , 采用 药 物疗 法 , 般 可用 l 一 %食 盐 水、 2 3 或 %一 %硼 酸液 、 2 3 或 %~ %碳酸 氢 钠溶 液 冲洗 口腔 , 天 2 3次 ; 一  ̄ 口腔 恶臭 时 , 可用 01 . %高锰 酸钾 液洗 口 ; l 分 泌 物过 多 时 可用 1 E腔 %明矾 液 或 1 %鞣 酸液洗 口。 口腔黏膜 或舌 面发 生烂 斑或 溃疡 时 , 口 洗
( 明军 乌 苏市 吉 尔格 勒特 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古民族 乡 8 3 0 ) 朱 3 0 0
先 去 除 口腔 中的异物 , 强护 理 , 加 喂给柔 软 易消
后 还 可用碘 甘 油 (%碘 酊 1 , 5 份 甘油 9份 ) 或 2 、 %龙
胆 紫液 、或 1 %磺 胺 甘 油 乳剂 涂 布 创 面 ,每 天 1 2 — 次。
32 预 防 。
病 牛 表现 采食 小 心 , 嚼缓 慢 , 时将 饲 料 吐 出 咀 有
口外 。流 涎 , 量唾 液 呈 白 色泡 沫 状 附 于唇 边 或呈 大 丝状 流 出 。 口腔 黏膜潮 红 肿胀 , 口温增高 , 面有 舌 舌 苔, 1 5出甘臭 或 腐败 臭 味 。有 时在 口腔 黏膜 上 可看
常 见 的病 因是 采 食粗 硬 的 饲料 ,饲 料不 洁或 混
有尖 锐 的异 物 , 以及 动物 本 身 牙 齿磨 灭 不 正 。其 次 是误食 有刺 激 性 的物质 , 生石 灰 、 水和 高浓 度刺 如 氨 激 性 强 的药 物 等 。此外 , 可继 发于舌 伤 、 还 咽炎 及某
些 传染 病 。 2 诊 断
47 食 品添加 剂和 营养 强化 剂 .
加 部分 乳粉 生产 的调 制乳 应在 产 品名称 紧邻部 位标
明“ × 含× %复原 乳 ” “ × 或 含× %复原 奶 ” 。
注 : × %” 指 所 添 加 乳 粉 占调 制 乳 中全 乳 固 体 的 质 量 “× 是
分数 。
471 食 品 添加 剂 和 营养 强 化 剂 质 量 应 符 合 相 应 .
采 样 方 案 及 限 量 ( 非 指 定 , 以 C U g或 C U m 表 示 ) 若 均 V / F /l
项 目
n c m M
检 验 方 法
注 : 品 的 分 析 及 处 理 按 GB 4 8 . 样 7 91和 GB 4 8 .8执 行 。 7 9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