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环境质量月报.pdf
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1:环境概况1.1 地理位置花溪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7′10″,北纬26°00′00″。
区域总面积为平方公里。
1.2 地形地势花溪区地势复杂,地形变化多样。
整体呈现出中西部丘陵,南部山地和东北部盆地的特点。
1.3 气候条件花溪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为摄氏度,年降水量为毫米。
2:生态状况调查2.1 生物多样性花溪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物种多样性较高。
其中植物物种种,动物物种种。
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濒危物种数量呈下降趋势。
2.2 水环境花溪区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丰富。
然而,随着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部分河流已受到污染,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2.3 大气环境花溪区目前的大气环境相对较好,空气质量属于良好或轻度污染。
但随着工业增长和车辆尾气的排放增加,大气污染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2.4 土壤环境花溪区土壤资源丰富,土壤pH值适宜,但部分农业地区存在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环境问题分析3.1 水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下降,部分河流已无法满足生态需求和人类生活用水需求。
3.2 大气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空气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3.3 土壤污染问题农业过度施肥和农药滥用导致土壤污染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4:环境保护对策4.1 水环境保护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和农业废水治理水平。
加大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力度。
4.2 大气环境保护强化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
4.3 土壤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推行有机农业,限制农药和化肥使用。
加强土壤监测和污染治理。
5:附件本报告附有调查数据表和图片资料,请参见附件。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都会制作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以监控环境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方向。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是环保部门每月定期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环境问题整改方案等内容。
通过这份月报,社会公众可以了解到当月环保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环保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会详细记录当月的环境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监测数据、土壤污染状况等,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监测数据是环境体系运行月报的关键内容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环境治理工作的效果,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介绍当月环保工作的进展情况。
这包括环保项目的实施进度、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环保督查检查工作等。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各个环保项目的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列出当月的环保问题整改方案。
这些问题可能是环保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是环保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可能是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出的突出污染源。
通过列出整改方案,可以及时找出环保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环境质量的提升和改善。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整改问题方案的实施情况也是考察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是环保部门监督环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的重要工具。
只有通过不断地监督和检查,才能及时发现环保问题并解决,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希望未来环境体系运行月报能够更加完善,为环保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字数:456】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对环保项目和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精简版范文

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1. 环境概况
花溪区位于贵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山水资源丰富。
经过调查发现,花溪区的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 自然生态
花溪区拥有大片的森林和湿地资源,植被覆盖率较高,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条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部分森林面积被砍伐和建设用地取代,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3. 水环境
花溪区的水环境总体较好,有多条河流和湖泊。
不过,部分河流面临着废水排放和垃圾倾倒的问题,需要加强治理和保护。
4. 空气质量
花溪区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主要污染物浓度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但是,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仍然是空气质量的主要问题,需要加强控制和管理。
5. 生态保护措施
花溪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等。
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防止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6. 建议
为了改善花溪区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森林保护,控制砍伐和建设用地占用;
强化水环境治理,严禁废水排放和垃圾倾倒;
加强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的管理;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7. 结论
花溪区的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保护和管理,我们相信花溪区的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生态环境问题检查报告模板

生态环境问题检查报告模板1. 检查背景本次生态环境问题检查针对某城市开展,主要检查范围包括市内生态环境、固体废物管理、空气质量等方面。
检查时间为 XX 年 XX 月 XX 日至 XX 月 XX 日。
本次检查采取随机抽查和定向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涉及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企业和项目,采取定向检查方式,对其他企业进行随机抽查。
2. 检查范围和标准本次检查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检查内容包括城市建设用地、森林覆盖率、水源地、湿地保护、河流湖泊治理、野生动物保护等。
(2)固体废物管理检查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及管理、废电池、废油、废涂料、废荧光灯管、医疗垃圾等。
(3)空气质量检查内容包括车辆排放、建筑工地、工业企业等。
本次检查依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网络建设指南》和《生态环境管理手册》等相关标准进行。
3. 检查结论本次检查中,共检查了XX家企业,涉及XX个项目,发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在对XXX进行检查时,发现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XXX排放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并未按要求建造XXX处理设备。
在对XXX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位于重点生态区域,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能完全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生态破坏。
在对XXX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位于XXX水源保护区内,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废水排放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
(2)固体废物管理问题在对XXX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垃圾分类管理不到位,未能按规定进行分类,甚至存在与规定不符的投放行为。
在对XXX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对XXX等有害垃圾管理不到位,未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3)空气质量问题在对XXX进行检查时,发现其车辆排放严重超标,对周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对XXX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建筑工地未能按时清理灰尘,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
4. 处理意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施工月报范本(最全)[6]
![施工月报范本(最全)[6]](https://img.taocdn.com/s3/m/b352152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3.png)
施工月报范本(最全)一、施工概况工程进度:本月,完成了具体工程内容的施工,累计完成了百分比的工程量,与计划相符。
目前,正在进行具体工程内容的施工,预计于日期完成。
质量管理:本月,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规范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和检验。
通过了具体检验内容的验收,无不合格或遗留问题。
同时,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了定期巡查和维护,保证了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安全管理:本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安全责任制和措施,规范安全操作和行为。
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或隐患。
并及时更新了安全台账和档案,做好安全记录和报告。
环境保护:本月,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施工现场的噪声、粉尘、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并定期监测和评估了环境影响,及时处理了环境问题和投诉。
合同管理:本月,按照合同条款和变更程序,与业主、监理、设计、供应商等相关方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及时提交了各类合同文件和资料,处理了合同变更和索赔事宜。
并按时收取了应收款项,支付了应付款项。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一:由于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增加和材料延迟。
解决办法一:及时与业主、监理、设计方协商,确认变更内容和费用,并签订变更协议。
同时,加快材料采购和运输,调整施工计划和资源配置,保证进度不受影响。
问题二:由于恶劣天气导致的施工停滞和损失。
解决办法二:根据天气预报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安排和方法,采取防雨、防风、防冻等措施,保护好已完成的工程。
同时,对受损的设备、材料、人员进行修复、补充、赔偿,并申请延期索赔。
三、下月计划及建议计划一:完成具体工程内容的施工,并通过验收。
建议一: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方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反馈施工情况和问题,争取得到支持和配合。
计划二:开始具体工程内容的施工,并按照质量、安全、环境等要求进行控制和检验。
建议二: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防止出现差错和事故。
贵阳环境评估报告

贵阳环境评估报告贵阳市是中国贵州省的省会,被誉为“华南明珠”。
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贵阳市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篇文章将对贵阳市的环境进行评估。
首先,贵阳市的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工业的增长,贵阳市的空气污染程度逐年上升。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门的数据显示,贵阳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经常超过国家标准。
尤其是在冬季,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可能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其次,水资源是贵阳市面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
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城市发展和农业用水的增加,贵阳市的水资源日趋紧张。
此外,由于水污染的问题,部分地区的水质也不达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第三,贵阳市的垃圾处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
然而,贵阳市的垃圾处理设施相对薄弱,导致垃圾处理压力加大。
部分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也不够科学,存在环境污染的隐患。
第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也是贵阳市环境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贵阳市周边拥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贵阳市金沙湖湿地、天台山自然保护区等。
然而,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好地方的生态环境是贵阳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贵阳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不佳、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问题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当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加强监管执法。
同时,市民也需要提高环境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共同建设美丽宜居的贵阳市。
国家生态巡查贵州情况汇报

国家生态巡查贵州情况汇报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了全面了解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贵州省进行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珍稀植物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备受重视。
近年来,贵州省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有效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存在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现象。
其次,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一些环境违法行为难以有效遏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了进一步加强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决制止环境污染行为。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为贵州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环境监测月报

环境监测⽉报环境监测⽉报环境空⽓状况10⽉份,市区环境空⽓监测天数为31天,达标天数19天,达标率为61.3%。
PM10⽉均浓度为109微克/⽴⽅⽶,PM2.5⽉均浓度为57微克/⽴⽅⽶。
1-10⽉份,市区环境空⽓达标天数为149天,达标率为49.0%。
未扣除沙尘数据:PM10平均浓度为106微克/⽴⽅⽶,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
扣除沙尘数据:PM10平均浓度为101微克/⽴⽅⽶,PM2.5平均浓度为57微克/⽴⽅⽶。
地表⽔状况10⽉份,省政府责任⽬标地表⽔考核断⾯⽔质达标率为85.7%;地下⽔饮⽤⽔源地取⽔⽔质达标率为100%。
1-10⽉份,省政府责任⽬标地表⽔考核断⾯⽔质达标率为81.4%;地下⽔饮⽤⽔源地取⽔⽔质达标率为100%。
⼀、环境空⽓质量(⼀)10⽉份市区环境空⽓质量1.污染物浓度情况PM10⽉均浓度为109微克/⽴⽅⽶,环⽐升⾼41微克/⽴⽅⽶,上升60.3%,同⽐升⾼9微克/⽴⽅⽶,上升9.0%。
PM2.5⽉均浓度为57微克/⽴⽅⽶,环⽐升⾼21微克/⽴⽅⽶,上升58.3%,同⽐升⾼7微克/⽴⽅⽶,上升14.0%。
SO2⽉均浓度为9微克/⽴⽅⽶,环⽐持平,同⽐降低11微克/⽴⽅⽶,下降55.0%。
NO2⽉均浓度为41微克/⽴⽅⽶,环⽐升⾼6微克/⽴⽅⽶,上升17.1%,同⽐降低13微克/⽴⽅⽶,下降24.1%。
CO⽉均浓度为0.7毫克/⽴⽅⽶,环⽐升⾼0.1毫克/⽴⽅⽶,上升16.7%,同⽐降低0.2毫克/⽴⽅⽶,下降22.2%。
O3-8H⽉均浓度为79微克/⽴⽅⽶,环⽐降低58微克/⽴⽅⽶,下降42.3%,同⽐降低16微克/⽴⽅⽶,下降16.8%。
2.优、良天数及⽐例10⽉份,有效监测天数为31天,达标天数19天,达标率为61.3%;没有出现重度污染及以上天⽓;优良天数同⽐减少8天。
空⽓质量综合指数为5.39。
(⼆)1-10⽉份市区环境空⽓质量1.污染物浓度情况1-10⽉份,未扣除沙尘数据:PM10平均浓度为106微克/⽴⽅⽶,同⽐升⾼5微克/⽴⽅⽶,上升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月报(2019年9月)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19年9月,全省9个中心城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开展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6项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依据《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简称综合指数)进行排序,由好到差排名依次为:六盘水市、兴义市、毕节市、安顺市、都匀市、遵义市、凯里市、贵阳市和铜仁市。
全省9个中心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均为100.0%。
2019年9月贵州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排名排名城市综合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首要污染物1六盘水市 2.29100.0臭氧(O3)2兴义市 2.35100.0臭氧(O3)3毕节市 2.49100.0臭氧(O3)4安顺市 2.53100.0臭氧(O3)5都匀市 2.63100.0臭氧(O3)6遵义市 2.89100.0臭氧(O3)7凯里市 3.16100.0细颗粒物(PM2.5)8贵阳市 3.17100.0臭氧(O3)9铜仁市 3.19100.0臭氧(O3)注: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指评价时段内,参与评价的各项污染物的单项质量指数之和,综合指数越小表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越好。
2.本表采用9个中心城市共计42个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统计:包括32个国控点位(不含贵阳市桐木岭对照点)和10个省控点位(不含都匀市斗篷山对照点)。
2019年9月贵州省中心城市环境空气各指标监测结果单位:微克/立方米城市名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八小时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贵阳市752119513426180.60.714590遵义市762419382521130.60.614086六盘水市8111219322819160.70.710880安顺市109109322124140.70.712584毕节市871214352623150.70.911591铜仁市331813523527150.90.8154105凯里市16151913432830160.80.811998都匀市681210392523130.60.6138104兴义市671512292116100.60.813694全省平均881614392723140.70.713192日均值二级标准限值15080150754160年均值二级标准限值60407035——注: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一氧化碳指标浓度为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臭氧指标浓度为臭氧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
3.一氧化碳指标单位为毫克/立方米。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无月均浓度限值,日均值和年均值二级标准限值仅供参考。
5.本表采用9个中心城市共计42个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统计:包括32个国控点位(不含贵阳市桐木岭对照点)和10个省控点位(不含都匀市斗篷山对照点)。
全省9个中心城市9月二氧化硫月均浓度值范围为3-16微克/立方米,铜仁市最低,凯里市最高。
二氧化硫全省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二氧化氮月均浓度值范围为10-24微克/立方米,安顺市最低,遵义市最高。
二氧化氮全省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3%。
可吸入颗粒物月均浓度值范围为29-52微克/立方米,兴义市最低,铜仁市最高。
可吸入颗粒物全省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4.4%。
细颗粒物月均浓度值范围为16-30微克/立方米,兴义市最低,凯里市最高。
细颗粒物全省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4.3%。
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0.6-0.9毫克/立方米,贵阳市、遵义市、都匀市和兴义市最低,铜仁市最高。
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全省平均浓度为0.7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臭氧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108-154微克/立方米,六盘水市最低,铜仁市最高。
臭氧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全省平均浓度为1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2.4%。
2019年9月,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72个县(市、区)AQI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0%,有14个县(市、区)AQI优良天数比例介于90.0%-100.0%(含90.0%)之间,有1个县(市、区)AQI优良天数比例介于80.0%-90.0%(含80.0%)之间,有1个县(市、区)AQI优良天数比例介于70.0%-80.0%(含70.0%)之间。
依据《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按综合指数进行排序,由好到差排名结果见下表。
2019年9月,88个县(市、区)中,综合指数介于1-2(含2)之间的县(市、区)9个,综合指数介于2-3(含3)之间的县(市、区)69个,综合指数介于3-4(含4)之间的县(市、区)9个,综合指数介于4-5(含5)之间的县(市、区)1个。
2019年9月贵州省88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排名排名县(市、区)名称所属市(州)综合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首要污染物1威宁县毕节市 1.78100.0O3 2望谟县黔西南州 1.80100.0O3 3贵定县黔南州 1.88100.0O3 4册亨县黔西南州 1.94100.0O3 5晴隆县黔西南州 1.95100.0O3 6大方县毕节市 1.97100.0O3 6镇远县黔东南州 1.97100.0PM2.5 8施秉县黔东南州 1.98100.0PM2.5 8普安县黔西南州 1.98100.0O3例(%)10沿河县铜仁市 2.0196.4O3 11赫章县毕节市 2.10100.0O3 12兴仁市黔西南州 2.13100.0O3 13六枝特区六盘水市 2.17100.0O3 13从江县黔东南州 2.17100.0O3 15安龙县黔西南州 2.1996.6O3 16龙里县黔南州 2.20100.0O3 17道真县遵义市 2.22100.0PM2.5 18开阳县贵阳市 2.23100.0O3 19纳雍县毕节市 2.25100.0PM2.5 19长顺县黔南州 2.25100.0O3 21天柱县黔东南州 2.26100.0PM2.5 21雷山县黔东南州 2.26100.0O3 23桐梓县遵义市 2.28100.0O3 23钟山区六盘水市 2.28100.0O3 23丹寨县黔东南州 2.28100.0O3 26石阡县铜仁市 2.3096.6O3 27正安县遵义市 2.31100.0O3 28贞丰县黔西南州 2.34100.0O3 29盘州市六盘水市 2.35100.0O3 29金沙县毕节市 2.35100.0O3 29兴义市黔西南州 2.35100.0O3 29仁怀市遵义市 2.3593.3O3 33水城县六盘水市 2.37100.0O3 34镇宁县安顺市 2.3896.7O3 35瓮安县黔南州 2.39100.0O3 36凤冈县遵义市 2.41100.0O3 36德江县铜仁市 2.41100.0O3 38三都县黔南州 2.42100.0O3 39织金县毕节市 2.44100.0O3 39独山县黔南州 2.4496.7O3 41三穗县黔东南州 2.46100.0O3 41松桃县铜仁市 2.4693.3O3 43剑河县黔东南州 2.48100.0O3 43罗甸县黔南州 2.48100.0PM2.5 45七星关区毕节市 2.49100.0O3 46黄平县黔东南州 2.50100.0PM2.5 47余庆县遵义市 2.51100.0O3 48西秀区安顺市 2.53100.0O3 49习水县遵义市 2.54100.0O3 50关岭县安顺市 2.58100.0O3例(%)50印江县铜仁市 2.58100.0PM10 52荔波县黔南州 2.62100.0O3 53都匀市黔南州 2.63100.0O3 53惠水县黔南州 2.6396.7O3 55江口县铜仁市 2.6580.0O3 56赤水市遵义市 2.67100.0O3 56麻江县黔东南州 2.67100.0O3 58锦屏县黔东南州 2.69100.0O3 59黔西县毕节市 2.70100.0PM2.560岑巩县黔东南州 2.77100.0PM2.561汇川区遵义市 2.78100.0O3 61玉屏县铜仁市 2.7878.6O3 63普定县安顺市 2.79100.0PM2.564湄潭县遵义市 2.80100.0O3 64台江县黔东南州 2.8096.3O3 66观山湖区贵阳市 2.81100.0O3 66务川县遵义市 2.81100.0O3 68绥阳县遵义市 2.83100.0PM2.569白云区贵阳市 2.85100.0O3 70红花岗区遵义市 2.86100.0O3 71息烽县贵阳市 2.88100.0O3 72清镇市贵阳市 2.89100.0O3 73万山区铜仁市 2.9093.3O3 74紫云县安顺市 2.91100.0O3 75黎平县黔东南州 2.92100.0PM2.576修文县贵阳市 2.9393.3O3 77平坝区安顺市 2.9493.3O3 78云岩区贵阳市 2.96100.0O3 79播州区遵义市 3.02100.0O3 79思南县铜仁市 3.02100.0PM2.581榕江县黔东南州 3.14100.0PM2.582凯里市黔东南州 3.16100.0O3 83乌当区贵阳市 3.22100.0O3 84南明区贵阳市 3.31100.0O3 85花溪区贵阳市 3.34100.0O3 86平塘县黔南州 3.5096.7O3 87碧江区铜仁市 3.60100.0O3 88福泉市黔南州 4.3393.3PM2.5注:本表采用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共计123个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统计:包括32个国控点位(不含贵阳市桐木岭对照点)和91个省控点位(不含都匀市斗篷山对照点、遵义市新蒲和湄潭县茶园站点)。
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2019年9月,全省9个中心城市的23个(根据《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报送全省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及监测断面的报告》(黔环呈﹝2018﹞26号),自2018年4月起全省中心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整为23个)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取水量为6005.4044万吨,达标水量为6005.4044万吨,水源地个数达标率和水量达标率均为100%,环比、同比均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