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的科研项目评价模型

合集下载

分类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研究

分类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研究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核心难题是要解决公平与公 正。于成业认为首先需要在评价技术与制度之间寻
收稿日期:2018-01-11 作者简介:张泳,南京工程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焱,南京工程学院发展与对外
合作处处长,研究员,博士后。(南京 /211167)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工程教育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17JYC007)、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三 五” 规划立项课题 “新工科背景下青年教师工程教育能力发展研究” ((2017JSJG052)、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基金重大项目 (CKJA201607和 CKJA201709) 的阶段成果。
一、文献综述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是目前高校发展的趋势。潘文 华、肖大伟提出大学教师应该分类管理,建议从高校
教师的角度分类进行调查和研究,从教师的需要和行 为选择方面考虑分类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既满足 教育科研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发挥教师 的潜能和作用。[2]张泳、余秀兰认为,本科院校客观 上存在着 “学术弱势群体”,解决其职业发展的问题, 应从教师的分类发展着手,为其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并给予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支持体系。[3]周甄川则赋予 不同类型的教师内涵,他认为教学型教师是从事课堂 和实践类教学为主的教师,其主要工作以课堂教学为 中心,是高校的教学核心力量。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 既承担教学任务,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 队伍的主体。科研型教师主要进行科学研究,给学生 进行适当的学术讲座。应用开发型教师依据社会需 求,发挥专业知识特长,承担技术咨询、科技成果转 化与推广等社会服务工作。[4]学术界关于高校教师的 分类与界定研究逐步被一些高校所借鉴与使用。
上述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非常好的基石,如 何将其运用到高校管理实践中,变为具有可操作性 的工具、方法与技术,让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更好 地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高校分类管理提供支撑, 本研究尝试抛砖引玉。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张松强;祁海林;丁巾玲;侯杰;张静;张椿【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22(43)9【摘要】目的:构建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为部队卫生机构选用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提供理论指导及决策依据。

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关键要素,初步拟订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通过指标重要程度评分、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专家意见建议等进行综合判定,筛选出各级指标,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x)、标准差(s)、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等,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

结果:建立的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35项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按权重排序为器材功能、器材质量、器材成本和售后服务,二级指标权重系数经加权后排名前三的依次为器材耐用性、模拟仿真度和训练适用性,三级指标权重系数经加权后排名第一的为平均无故障时间。

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部队卫生机构合理选用战救模拟训练器材提供了实用、便捷的评价方法。

【总页数】6页(P54-58)【作者】张松强;祁海林;丁巾玲;侯杰;张静;张椿【作者单位】陆军军医大学边防卫勤训练大队;解放军总医院京西医疗区门诊部;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陆军第948医院门诊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821.15【相关文献】1.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护理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在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3.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4.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可吸收止血材料遴选评价指标体系5.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医医院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德尔菲法的文献综述

德尔菲法的文献综述

德尔菲法的研究综述2009年03月31日星期二 17:54德尔菲法的研究综述摘要:伴随着21世纪是市场经济的时代来临,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成为新世纪鲜明的特征和趋势。

无论在哪个领域,信息的质量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德尔菲法将在各个领域中广泛的被利用,以及它将被改进的越来越完善.关键字:德尔菲法(Delphi)优点缺点难点应用发展趋势一、德尔菲法的简介德尔菲法(Delphi),又称德尔菲预测法或专家预测法。

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1946年发明的。

并首先应用于技术领域的预测方法。

德尔菲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个城市,城中有座阿波罗神殿可以用来预卜未来。

德尔菲法由此得名。

德尔菲法实际上是专家会议意见征集预测法的一种拓展.它是通过匿名函询的方式向专家们征求对某一预测问题的意见,然后将预测意见加以综合、整理和归纳,在反馈给各专家以供他们分析判断提供新的论证.如此往返多次,预测意见逐步趋于一致。

最后再由预测者统计处理后,给出预测结果。

二、德尔菲法的优缺点及其难点德尔菲法作为预测法的一种方法之一,2004年,崔志明博士和万劲波博士在《技术预见“市场德尔菲法"的特点及实施程序探讨》中提出德尔菲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专家对问题有一定的时间准备,能保证对问题的思考比较成熟,并可以集各位专家之专长;(2)在征求意见的几轮反复中,专家能了解不同的意见,而经过不同的分析后提出的看法较为完善;(3)征求过程中用匿名方式进行,有利于各位专家敞开思想,独立思考,不为少数权威意见左右;(4)对专家意见的汇总整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使定性的调查有了定量的说明,所得出结论更为科学。

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足的一面他们还在这文中指出德尔菲法还有些不足之处:(1)预测结果取决于专家对预测对象的主观看法,受专家的学识、评价尺度、生理状态及兴趣程度等主观因素的制约;(2)专家在日常工作中一般专业方向比较明确,容易在有限范围内进行习惯性思维,往往不具备了解预测问题全局所必需的思想方法;(3)专家对问题的评价通常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缺乏严格的考证,因此专家的预测结论往往不是稳定的;(4)专家对发展趋势的预测用直观外推方法,对大大超乎现实的思想难以估计。

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学科带头人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

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学科带头人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

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学科带头人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於海燕;沈康;何松;高月霞;华天齐;唐维新【摘要】Objectives:To establish indicator weights at each level and build a more clear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system of clinical academic leaders.Methods:A two-rounds questionnaire about 24 experts was conducted by Delphi method and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the method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paired comparison judgment matrix and confirm the indicator weights of three levels.Results: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linical academic leaders was composed of 6 first level,21 secondary level and 47 third level indicators,and weight coefficient in each level was determined,among which the indicator weight of the basic conditions,humanities quality,professional ability,teaching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academic status in the first level was0.0532,0.0486,0.3927,0.1218,0.2635 and 0.1202,respectively.Conclusions: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linical academic leaders was constructed,with definite and reasonable indicators setting,accurate and stable weight coefficient and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evaluation system,thus providing a quantitativ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appointment,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linical academic leaders.%目的:确定临床学科带头人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权重,构建更加清晰准确的临床学科带头人评价体系.方法:运用Delphi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确定一、二、三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临床学科带头人评价体系,并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其中一级指标基本条件、人文素养、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学术地位的权重值分别为0.0532、0.0486、0.3927、0.1218、0.2635、0.1202.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临床学科带头人评价体系,指标设置明确合理,权重系数精准稳定,评价体系科学可靠,为临床学科带头人筛选、任用、评价和管理等提供量化依据.【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年(卷),期】2017(021)012【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学科带头人;人才评价;指标权重;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作者】於海燕;沈康;何松;高月霞;华天齐;唐维新【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1116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南通市肿瘤医院,226361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通扬北路30号;南通市肿瘤医院,226361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通扬北路30号;南通市肿瘤医院,226361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通扬北路30号;南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南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1116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江苏现代医院管理研究中心,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258-28号锦盈大厦2108室【正文语种】中文临床学科带头人需要兼顾学术与行政,平衡医疗和科教,对其进行选拔、管理、考核和评价较为复杂,具有很大难度。

国企纪检监察企业分级评定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

国企纪检监察企业分级评定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

国企纪检监察企业分级评定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4T02:23:17.93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9期作者:韦瑞芬韦耀然胡琰琪刘源秦帅[导读] 分级分类管理大多运用于金融监管体系、信用评级体系,税务征收体系以及监狱管理体系中,分级分类管理方法在纪检监察体系中运用的实例仍非常缺乏韦瑞芬、韦耀然、胡琰琪、刘源、秦帅广西北投环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9摘要:分级分类管理大多运用于金融监管体系、信用评级体系,税务征收体系以及监狱管理体系中,分级分类管理方法在纪检监察体系中运用的实例仍非常缺乏,为了科学、合理地构建纪检监察分级分类指标体系,研究者采用德尔菲专家评估研究法,通过两轮问卷的调查,最终确定了5个关键指标并设置相关权重,构建出较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分级分类;德尔菲;评价体系;问卷;指标引言在当前国企纪检监察派驻体制改革的浪潮中,纪检监察人员的设置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广西某环保水务行业国企单位为例,纪检派驻式改革后,人员结构由原来的每家单位设一名纪检专员的结构转变为以纪检组联合检查片区企业的结构。

在面临着企业多、业务广、人员少的情况下,为了将有限的监管资源合理配置于腐败风险较高单位上,纪检监察组创新性实行分级分类的规范化、专业化、差异化管理的监管方式。

一、分级管理评级框架构建的目的目前,分级分类管理大多运用于金融监管体系、信用评级体系,税务征收体系以及监狱管理体系中,并在各领域开创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量化模型。

而分级分类管理方法在纪检监察体系中运用的实例仍非常缺乏,为了使分级分类管理更切合于实际,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分级管理评级框架的设计,能更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综合了金融体系监管、监狱体系监管研究成果并充分结合纪检监察管理实践的特点,尝试构建分级评估的具体指标。

指标的设计是基于研究者的认识对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的细化,目的是为量化研究测试提供具体依据和观察点。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学习成果评价研究——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学习成果评价研究——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学习成果评价研究——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者:张万朋柯乐乐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2018年第1期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根本上来讲,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质量到底如何,最终应由学生的学习成果来决定[1]。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三五” 规划》提出要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

[2]因此,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量和评定对培养质量进行内部保障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但以研究生为测量和评价对象的研究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目前尚在起步阶段。

如何量化评估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人才培养成效,成为本研究的关键问题。

为此,本研究力图突破以往以宏观层面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视角,聚焦于微观的学生学习成果,从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一多学科交叉专业出发,借鉴国内外有关学习成果指标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从通用学习成果和专业学习成果两个维度初步构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成果指标体系,进而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项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进行合理性验证。

我们试图通过本项研究来拓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维度,构建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果的全新评价体系,为相关学习质量评价的指标选取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所选取的专家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大学教授为主,从专家数量上,利萨(K�Reza)和瓦西里斯(S�M�Vassilis)提出德尔菲法样本数以10-15个意见参与者已足够。

[4]每位专家我们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选取:对完成所要调查的问题具有充分的经验和理解;在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领域十分活跃且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研究有所建树,同时具有应答的时间和责任感[5]39。

根据这些要求并秉着不集中于一所高校的原则,我们确定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共9所高校的11位专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

年第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韩富春1任婷婷1陈晶晶2(1.太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太原030024;2.太原供电分公司,太原030012)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该模型根据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权重系数和判断矩阵,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输变电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良好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模糊评价Based on the Level of Analysis Afte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Evaluation StudiesHan Fuchun 1Ren Tingting 1Chen Jingjing 2(College of Electrical ﹠Power Engineering of TUT,Taiyuan 030024)Abstr act In this paper,a leve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after project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post-project evalua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set up a system of evaluation.AHP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matrix and the judge,using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n a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achieved good results.Key wor ds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post proje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1引言项目后评价是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的一种系统而又客观的分析评价,是项目周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构建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2 1年 1 01 O月 第 3 卷第 1 期 1 0

现 代 情 报
J un l f d m no ma o o r a e Ifr t n o Mo i
Oc . 2 1 t 。 01 V0 . No, O J31 1
理 论 探 索 ・
构 建基 于德 尔菲 法 与层 次 分析 法 的 文献 信 息资 源 评 价指标 体 系
poi s c nf n j te aif ba  ̄ te rv e i tcado e i s o u a h d se i i b cv b s r g n
ifr t nI! u e . s s c n tu t ts n ce t c e au t n tre y t o c me t nomain s 1c s T e nomai Eo 1 s o i mu t o s c i e  ̄l d s in f v l i g t se fd u n r t ol e . h o _ ℃ s t r an a i i a o a s m o i f o r
[ e w rs d uet f ao ror s v u i io ao s r s e hm t ;A P vl tna e K y o J o m nio tn e u e;e ao o n r tne u e;d p e o H ;e ui tgt d c r i s c nm l a tn f fm i r o c l i h d a o r a
【 关键词]文献信息 资源 ;信息资源评价 ; 尔菲 法; 次分析法 ; 德 层 评价指标体 系
D :0 3 图 /. s .O8一O 2 .O 11 .0 Ol1 .9 ii n 10 s 8 12 1 .0 O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的科研项目评价模型
王英凯
[摘 要]针对科技管理中对科研项目的筛选、立项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的项目评价方法。

应用这个方法,有助于集中专家的意见,提高科研项目筛选的质量。

[关键词]项目评价; 决策分析;
科研管理
#
148#
山P 西P 财P 经P 大P 学P 学P 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 s U niversity
Dec .,2001
Vol.23SUPP LEMENT
2001年12月第23卷 增 刊
出相应的分数。

表2 科研项目专家调查表(第二轮)编号项目名称第一轮得分第二轮得分1A 145.802A 219.103A 316.504A 412.705A 511.406A 610.457A 78.208A 8 6.959A 9 5.0010
A 10
4.00
(3)表3给出了最终一轮德尔菲调查结果
表3 科研项目专家调查表(第三轮)
编号项目名称
第一轮得分第二轮得分第三轮得分赞成第三轮
得分的人数比例
最终得分
1A 145.8090.5381.65100%81.652A 219.1066.8565.9095%62.613A 316.5076.6478.37100%78.374A 412.7079.8273.8596%70.895A 511.4069.7562.4370%43.706A 610.4554.0645.0685.2%38.397A 78.2063.5064.2795.7%61.508A 8 6.9549.3850.2685.0%42.729A 9 5.0030.9437.4285.2%31.8810
A 10
4.00
24.18
23.00
85.3%
19.62
表3中的最终得分的计算依据为:用第三轮给每个方案
打非零分的人数的百分比与第三轮平均得分相乘得到的。

对低于60分的方案剔除,仅对余下的A 1,A 3,A 4,A 2,A 7五个方案进行细排序。

通过进行另一轮调查,让专家对5个方案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如表4所示。

表中数据是对每个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进行平均后得到的。

表4 方案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A 1
A 3A 4A 2A 7a 11
3.6 2.3 3.2 5.0a 31
0.9 2.4 4.0a 41
3.6
4.7a 21
3.5a 7
1
由判断矩阵解得对应最大特征根K ma x 的特征向量W =(0.423,0.185,0.236,0.106,0.05)。

特征向量表明方案的优先权,由W 可得各方案的排序为:A 1,A 4,A 3,A 2,A 7,即在这十个备选项目的,A 1的优先权最高,其次为A 4,依次类推。

三、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评价科研项目的方法,很好地将Delphi 和AHP 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简单实用。

Delphi 法充分考虑专家的意见,有效地消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打分,剔除明显较劣的方案,降低判断矩阵的维数,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本文所述方法循着由粗到细,由分散到集中的选择方案的思路,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作者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责任编辑:孙小素]
(上接第147页)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

由于决策有用观同样是以特定的会计环境为基点,因此,它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决策有用观0同/受托责任观0一样,只注重会计信息为外部使用者服务而忽视了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服务。

2.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很多并不完全将会计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如:税务部门仅仅以此为依据对企业进行征税。

3.会计信息处理方面,物价变动时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并行,虽然克服了历史成本的不足,但操作具有一定难度且缺乏可比性。

三、我国当前会计环境下会计目标的构建(一)目前我国的会计环境1.我国的市场经济目标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

但现阶段我国微观经济主体中国有控股企业比重过大,国有股/一股独大0现象普遍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

2.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初建中,资本市场不发达、不规范,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发挥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只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极少部分,而且,就这些上市公司而言,严格说来,它们并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

3.法制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相关配套法律尚未健全;另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严重。

4.近年来,我国科技迅猛发展,信息、通讯技术大为提高。

但同时,我们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能力仍很差。

其次,不同企业技术水平悬殊过大,整体
实力不高。

最后,使用者素质相对较低。

(二)依据我国会计环境构建我国新的会计目标
依据科斯定理,核心是产权问题,特别是交易费用大于零情况下的产权制度。

科斯定理是一个定理群,由三个相互联
系的定理组成。

第一,如果交易费用等于零,只要初始产权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都能实现当事人的财富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最优。

第二,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交易费
用,不同制度安排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所以,需要寻求一种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的产权安排。

第三,制度本身的设计、制定、实施、完善修改也是有成本的。

由于投资者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债权人对企业拥有债权,政府对企业拥有税收征管权等,因而我们可以将投资者、债权人与政府都看成企业的产权主体。

另外,资本市场上广大的资金供应者也可以看作企业潜在的产权主体。

根据这一理
解,我们认为,会计应是为这些产权主体或企业潜在产权主体服务。

因此,会计目标应当是使这些交易主体的费用最小。

此外,产权主体的交易费用又是由其特定会计环境决定的。

根据以上解释,笔者认为我国的会计目标是当前会计环境下
产权主体交易费用最小。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2000会计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胡彦威]
#
149#山P 西P 财P 经P 大P 学P 学P 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 niversity Dec .,2001
Vol.23SU PPLEMENT
2001年12月第23卷 增 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