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列表

常见文言虚词列表
常见文言虚词列表

常见文言虚词列表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副词多么水何澹澹。《观沧海》代词

①哪里豫州今欲何往? 《赤壁之战》

②什么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③为什么、怎么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讷谏》

复音虚词

“何如”、

“何以”

①“何如”常用于疑问句

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

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 《谭嗣同》

②“何以”即“以何”,介

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

状语,根据“以”的不同

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

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谭嗣同》

何以战? 《曹刿论战》

续一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介词相当“于”,译为“在”

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生乎吾前《师说》助词

①表反问语气,译为

“吗、呢”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记》

②表疑问语气,译“吗、

呢”

吾与汝毕力乎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

乎? 《愚公移山》

儿寒乎?欲食乎? 《项脊轩记》

③表猜测语气,译为“吧、

呢”

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或能免乎?

《冯婉贞》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④用在副词或其它虚词之

后,舒缓语气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⑤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呀”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形容词词尾译为“地、然”,或不译。恢恢乎其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续二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乃副词

①才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②却、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

不能及。

③甚至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代词

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用于判断句

中,起确认作用译为“是”、“就是”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且副词

①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钟山记》

②将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连词

①况且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

②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③而且,并且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续三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其副词

①大概、或许,加强推测

语气。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难道,加强反问语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还是、应当,加强期望

或命令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连词

①是……还是,表选择关

系。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假如、如果,表假设关

系。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代词

①他(们)、他(们)的。遂契其舟。《察今》

②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③其中(的)。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④这(个)、那(个)。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续四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为介词

①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替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因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④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助词呢,表示反问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焉代词

①它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②哪里,表疑问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助词

①不译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②呢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③……的样子,……的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兼词

①于此青麻头伏焉。《促织》

②于之使皇武子辞焉。《殽之战》

续五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助词

“所”字放于动词前,构

成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

语。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所”后一般跟动词,而

如果是名词或形容词,则

先活用为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构成句式“为……所”表被动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复音虚词

“所以”

①表原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②表凭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若连词如果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代词

①你若人前为寿。《鸿门宴》

②你的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

说》

续六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也语气助词

判断语气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

事》

肯定语气:即使有否定词,

仍是表否定的肯定。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天时不如地利》疑问语气公子畏死耶?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感叹语气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句中表停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殽之战》

则副词就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连词

①那么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六国论》

②如果人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示分句并列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续七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以副词通“已”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治平篇》连词

①因为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表并列关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③连接状语和谓语,相当

于“而”,有时译为“来”、

“着”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黔之驴》

介词①因为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②在……时候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信陵君窃符救

赵》

③凭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④把权以示群下。《亦壁之战》

⑤用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复音虚词,“以是”“是

以”,译为“因此”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续八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因介词

①凭借,依靠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②趁此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③顺着

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④通过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

①因为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

见之。

②因此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副词于是,就

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童区寄传》

续九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与介词

①跟,同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②替,为

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连词和,及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黄生借书说》助词通“欤”,表语气

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动词

①交好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②比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公输》

③给予

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④赞许,同意吾与点也。《论语》

续十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介词

①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比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③对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④和,与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⑤向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⑥在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⑦由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⑧被不役于物。《训俭示康》

⑨到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复音虚词

“于是”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

的承接或因果关系。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

而相逐。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

后,属介宾短语,做状语

或补语。译为“从这”、

“在这”。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殽之战》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续十一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者助词

①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后,

表提顿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用在假设复句的后面,

表提顿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代词

①指人、物、事、时间、

地点等,译为“的人”、“的

东西”、“的事情”等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大率用根者,若用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采草药》

②用在数词后,译为“个”、

“样”、“项”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③用在“今”、“昔”等时

间词的后面,译为“……

时候”。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续十二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而连词

①表并列,译“又”或不

译。

北救赵而西却秦。《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递进,译“并且,而

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代词

③表承接,译“就,接着”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④表转折,译“但是、却”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①表假设,译“如果、假

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表修饰,译“着、地”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③第二人称代词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之代词①可以代人(第三人称)、

物、事。译为“他、它(们)”

只作宾语或兼语。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译

为“这”,常作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续十三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之助词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

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

标志。起倒装作用,不译。

宋何罪之有?

④结构助词,“之”用在主、

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

副词或动词的末尾,或用

在三个字之间,凑成四个

字,起调整音节作用,无

义。

顷之,烟炎张天。

公将鼓之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续十四

虚词词性用法例句

之连词

①表并列,译“又”或不

译。

北救赵而西却秦。《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递进,译“并且,而

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③表承接,译“就,接着”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④表转折,译“但是、却”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殽》代词

①表假设,译“如果、假

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表修饰,译“着、地”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③第二人称代词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一、而 (1)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乎 (1)助词。 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 A.你对正事怠惰 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 词 用法例句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 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 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 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 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 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 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 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 同;②这时,当时;在这, 从这。. 者. (1)【代】……人;……事物;…… 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 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 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 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 对”. 不亦乐乎?(《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 翁亭记》). . 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 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 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 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 或反问)。. 故.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 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 (的);他们(的),她们(的),它 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 推测).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表修饰辨析

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 表修饰辨析 文言虚词在古汉语中究竟是表承接还是表修饰,一直是学术界搅混不清的一个问题,也是学校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各种参考书、各类教学资料说法各不相同,让老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包括一些学术著作、大学教材,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有关这个问题的论文也很多,但相互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文章也比比皆是。通过对大量例句的仔细分析,我认为,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 我们先排除两种情

况,这两种情况不属于我们讨论的畴,也不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所在。 1、“而”字前面出现的是非动作性的词语或短语,而是形容词或表时间、方位、方向、方式等的词语或短语,这种情况下,“而”表修饰,“而”前的词语作“而”后的动词的状语。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分析:“盛气”译为“气冲冲地”) 例2:面山而居。(分析:“面山”译为“面对着山”,介宾短语作状语。)例3:顺流而东行。(分析:“顺流”译为“顺着河流”)

其余如“徐而察之”“子路率尔而对”“吾徇徇而起”“吾尝终日而思矣”等,“而”字都表示修饰关系。 2、“而”字前后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而”并非表示承接或修饰,关系十分明确。 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分析:“而”表转折) 例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分析:“而”表并列) 例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分析:“而”表递进) 例4:锲而舍之、死而有知。(分析:“而”表

假设) 例5: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分析:“而”表因果) 例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分析:“而”表目的) 问题的焦点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而”字连接的是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而前后关系又非前面所说的几种。有的辨析资料干脆认为,只要“而”前后都是动词,就一定不是修饰关系,其实并非如此,前面是动词,“而”依然可能表示修饰关系。 不少资料都是从前后两个动词的关系的角度来辨析,认为前后两个动词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及含义一览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完整)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总复习)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之”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他们”、“它”、“这”、“我”等。如: (1)(《桃花源记》)——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2)(《愚公移山》)——之,代事,指愚公挖山,可译作“这件事”。 (3)(《狼》)——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之”可译作结构助词“的”《为学》) 3、“之”在三种情况下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句中表示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作为倒装句的标志;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例如: (1)《愚公移山》)——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陋室铭》)——之,倒装句(宾语前置)的标志。 (3)《马说》)——之,倒装句(定语后置)的标志。 (4)《马说》)——之,起调节音节作用。 4、“之”还可以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为学》) 二、其 1、“其”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相当于“这”、“那”、“其中”。如: (1《狼》)——其,译作“它们”。 (2《桃花源记》)——其,译作“它们的”。 (3《核舟记》)——其,起指示作用,指舟子,相当于“那” (4《狼》)——其,译作“其中的”。 2、 (1)《马说》)——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2)《马说》)——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3)《愚公移山》)——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三、而 “而”字可以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因果等关系。 1、表并列关系,可译作“并且”、“又”等或不译。如:

(完整word版)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一览表(版).doc

虚 . 用法例句常短 . ( 1)【】往,到??去 .( 2)【代】他,她,它 . 耕之上(《涉世家》) .学而之(《》);策之不以其道 ( 3)【助】的 (有可不 ).(4)【助】用于主之,取 (《》).恢弘志士之气(《出表》).予独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 消句子独立性,起舒气的作用。不. . 》).公将鼓之(《曹》) . ( 5)【助】起音的作用,不 . 宋何罪之有 (《公》 ) ;菊之(《》). ( 6)【助】前置的志。省去 . ( 1)【】,以 .(2)【介】用,把,拿 . 臣以王之攻宋也,与此同(《公》) .以刀劈狼首(《狼》);投 ( 3)【介】因,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 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以君之力(《愚 ( 5)【】相当于“而” (表承接) .(6)【通】“已”,已【以】;作。 . 以 . 公移山》).无从致以(《送阳生序》).固以怪之矣(《涉世 .( 7)【】接上下西往来等字 . 【以是(是以)】因此。 . 家》).十年以前;北京以 .以光先帝德(《出表》); (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 以塞忠之路也(《出表》). ( 9)【】以至、因而 . ( 1 )【介】在,到,向,从,,于,由于,在??之于勺(《曹》);告之于帝(《愚公移山》);青,取之于, 【于是】①与代相中(方面)(用在后引出象) . 而青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全性命于乱世(《出 于 . 同;② ,当;在,( 2)【介】被 .( 3)【介】同,和,跟 .(4)【介】比,表》);生于患,死于安(《孟子》).不戚戚于(《五柳先 从。 . . 生》).曹操比于袁(《隆中》).苛政猛于虎也 . ( 1)【代】??人;??事物;??候;??的情况 . 作亭者?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或异二者之(《岳 【??者,??也】或【者 者 . 阳楼》). (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不 . 也】??是??. 者,阳城人也(《涉世家》) . 乎 . ( 1)【助】,呢,哪,吧;啊,呀,哇 . 不亦乎?(《》). . ( 2)【通】“于”。“在,从,向,,”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也(《醉翁亭》). ( 1)【助】啊,呀,呢,吧,可不(表判断、肯定,表 吴广者,阳夏人也(《涉世家》);徐公何能及君也(《忌王【也哉】呢,(表疑 也 . 疑、反,表感) . 》). 或反)。. ( 2)【助】句中表示舒、停,可不 . ( 1)【名】原因,故 . 既克,公其故(《曹》). 温故而知新 ,可以矣。(《》). (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从前的,原来的;故旧, 故 .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涉世家》) . 【故人】老朋友。 . 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 )【】因此,所以 .(5) 【】死亡 . 故余愚,卒有所(《送阳生序》). 已故. ( 1)【代】他(的),她(的),它(的);他(的),她安求其能千里也(《》). (的),它(的) . 余袍敝衣其(《送阳生序》). 其 . (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 其人端容寂(《核舟》). . ( 3)【副】大概,或,是(表推)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真不知也(《》). ( 4)【副】,道(表反) . 其真无邪(《》). ( 5)【助】音,无 . 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 哉 . ( 1)【助】啊,呀(表感) . 善哉,吾无攻宋矣(《公》). . ( 2)【助】呢,(表疑、反) . 燕雀安知之志哉(《涉世家》). 【何以】什么。.【何】( 1)【代】什么,哪里 . 先生不知何人也(《五柳先生》). 何。 .【何如】怎么。 . 何 . ( 2)【副】什么 . 肉食者之,又何焉(《曹》). 【何其】多么,怎么。. ( 3)【副】多么 . 水何澹澹,山竦峙。(《海》). 【何】并非。 .【何加】( 4)【副】怎么 . 徐公何能及君也?(《忌王》). 有什么益。 . 【何极】哪里有尽。 . 【】①表并列:“和、又”。可不 . 中峨冠而多髯者坡(《核舟》);少醉而年又最高(《醉翁 ②表:“并且” . 亭》) . 而 . ③表承接:“就、然后”,或不 . 而尉(《涉世家》) . . ④表修:不 ? . 朝而往,暮而(《醉翁亭》). ⑤表折:“但是、却、然而” . 千里常有,而伯不常有(《》). ⑥表因果:“因而” . 四之景不同,而亦无也 . ( 1)【】 w éi. ①“做” (根据句子活 ). ②“作、当作、并自()其名(《仲永》);以径寸之木(雕刻)室、器皿 成” .③“ ” .④“是” . (《核舟》).弃其杖,化林(《夸父追日》);以草林(《 . ( 2 )【介】 w èi.①“替、(表替代);.②向、(表情趣》) .孰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 .中峨冠而多髯者坡【??所??】被??。. 象)” . ③ 了、着 (表目的 ). (《核舟》).人而不忠乎(《》);.不足外人道也(《桃花 ④“被”(表被) . 源》).之(《童趣》).二虫尽所吞(《童趣》). ( 1)【】于是、就(表承接) . 登斯楼也,有去国??(《岳阳楼》) . . ( 2)【】可是、却(表折) .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不幸之甚也。(《捕蛇者》) . . ( 3)【副】是,就是(表判断) . 此岳阳楼之大也(《岳阳楼》). ( 4)【】如果,那么(表假) . 出无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 因 . ( 1)【介】依照,按照,根据 .(2)【副】于是,就 . 罔不因象形,各具形(《核舟》).宅有五柳,因以号焉。 . ( 3)【】因此,于是 . (《五柳先生》).余因得遍群(《送阳生序》) . ( 1)【名】① 所、住所、地方 . 有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涉世家》). 【所以】⑴表示原因,相②恰当的位置,有的宿、果。 . 必能使行和睦、劣得所(《出表》). 当于“??的原因”⑵表 所 . ( 2)【助】①在或性短前,成名性短,故余愚,卒有所。 (《送阳生序》 ). 示手段或凭借、目的,相即“所”字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 当于“用来??西”。 . ② 成“ ??所??”的格式,表被 . 其印予群众所得(《活板》). 且 . ( 1)【】①表关系(况且、并且)、并列关系()。且欲与常等不可得。(《》). . 1 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中考语文 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方法指导 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稳重的意义和用法时,重要遵循以下原则: 1、带入筛选法; 2、语境推断法; 3、句位分析法; 4、语法分析法。 1、带入筛选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书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他的每个用法带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表并列关系、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表递进关系、表修饰等。要弄清下列各句中“而”的不同意思,例句: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学而不思则罔;③面山而居;④日出而林霏开;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一带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即可。 2、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换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

文意解题。此法对起关联词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前句行为是导致后句行为发生的原因,前后句为因果关系,因此“以”在此处为表原因的“因为”。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其真无马邪”;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安陵君其许寡人”。4、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以“之”为例:

之 一、用作代词 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二世杀之(他)②悉以咨之(他们) ③愿终守之(它)④故以怪之(这件事)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 二、用作助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个虚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个虚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归纳总结 【“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一)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目的因果,今译为:来。例释: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二)代词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一)之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 “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 “用、拿、把、按照 ”。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 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 “以”相当于 “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 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 “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 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 “因”,“因为 ”,“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于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 ,相当于 “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 ,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 “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 ,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 “着”、 “地”等,或不译 。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 “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3. 用作副词。 译为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1. 表示对象, 译为 对, 对于,向 ”。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 译为 在, 从 ”。 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表示对象, 译为 跟,同 ”。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 表示处所, 译为 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 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 “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完整word版)20个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20个 ◆而 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表示多种关系。如: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又”等。如: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等,或不译。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③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然而”等。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④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⑤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⑦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等。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是为了”。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代词。代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复音虚词,用法如下: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后”用在句末,相当于“才”“这才”。如: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④“既而”时间副词,相当于“不久,一会儿”。如: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何 疑问代词,用法如下: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搭配语气助词“哉”“也”等。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作宾语,主要指处所和事物,相当于“哪里”“什么”。注意宾语前置现象。如: 子何恃而往?《为学》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 而 1.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和” 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固而近于费(《孔孟两章》) 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 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2.连词,表递进关系,常译为“并且、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并且) 3.连词,表转折关系,常译为“但是,却” 例:惑而不从师(《师说》)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劝学》) 颠而不扶(《孔孟两章》) 君子疾夫舍曰欲知而必为之辞(《孔孟两章》) 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孟两章》) 而天下已困矣(《过秦论》) 4.连词,表因果关系,常译为“因而” 例:而谋动干戈与帮内(《孔孟两章》) 5.连词,表承接关系,常译为“就,接着”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或百步而后止(《孔孟两章》) 外连横而斗诸侯(《过秦论》)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6.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不译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地) 曳兵而走(《孔孟两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7.连词,表假设关系,常译为“如果、假如”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因而) 8.代词,第二人称单复数、所有格均可,常译为“你、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你的)

9.复音词“而已”,常译为“罢了” 例:如是而已(《师说》)(与“已”连用,罢了)乎 1.介词,在,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2.介词,比,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3.语气助词,表反问“吗”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4.语气助词,表揣测,“吧”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5.介词,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其 1.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 其为惑也《师说》) 2.人称代词,你我他,你的,我的,他的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3.副词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大概,表揣测语气) 4.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其可怪也欤(《师说》) 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于 1.介词,表对比,比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而青于蓝(《劝学》)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孔孟两章》)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孔孟两章》) 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2.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对、向 而耻学于师(《师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