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农业经济(1)

合集下载

外国经济史终极版复习

外国经济史终极版复习

法国一、采邑制,1.定义:是对土地占有形式的改革,即将土地及当地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制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

2.发展和特征:①特征:a.采邑是承担一定义务的封地,受封者必须服军役。

b.不论受封者还是封者,采邑分封关系都是及身终止。

c.采邑是连同居住在土地上的农民一起分封的,因而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性。

d.采邑制巩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骑士制度的基础。

采邑制建立了以土地为纽带的领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王以下的各级封建主也把土地作为采邑层层分封,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②发展:8世纪以后,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进一步加深,形成封建采邑制--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改变无条件赏赐的贵族土地旧制,代以采邑分封--查理大帝时期,采邑制更加普遍--9世纪后半期,采邑制成为世袭领地二、庄园经济1.核心: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经济2.表现形式:农奴依附于庄园主,是庄园的主要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可以以被买卖;领主对农奴的剥削,主要采取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的形式。

领主的权力主要是领有土地,占有农奴,以及拥有庄园内的司法权。

3.如何产生:封建制度确立以后,原先作为法兰克社会基础的马克(按照地域关系组成的农村公社)归于消亡,兴起了封建庄园。

从查理大帝时期起,封建庄园已成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农奴和农民的区别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人身比较自由农奴:封建社会中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农业生产者可以使用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法国大革命1.发生时间: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革命的序幕2.大革命爆发的原因:①全图居民被划分为三等级,社会等级严重对立②封建农业占据着统治地位,家庭手工业和城市小生产成为工业的主要形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明显的发展③以天主教为国教,成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④波旁王朝在路易十四时代走向鼎盛的封建专制制度极端腐朽⑤启蒙运动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沉重打击3.大革命之后对法国农业经济的影响:①它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法国1 000余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欧洲西部主要国家

欧洲西部主要国家
③以冰川地貌和流水地貌为主
④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
北部波德平原
中德山地 南部巴伐利亚高原
三、气候类型的分布 北部: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自西向东由海洋性 向大陆性过渡(气候特 征具有过渡性)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气候
四、河流
1、、主要的河流
易北河 威悉河 莱茵河
加龙河等
2、比较塞纳河、罗纳河的水 文特征) 比较内容:
相同点:


不同点:

五、法国的人文环境
1、经济: 法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工农
业均发达,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 产品出口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 比重上升较快,法国旅游业极其发达, 首都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2、工业 法国工业以汽车、飞机制造为主体,
分散
分散,分布在小城 镇、农村
集中
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 的外缘
发达的银行信贷 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 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70年代原料和能源 大幅度涨价
小城镇用地 用水方便
大批廉价劳 动力
意大利新工业区 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
交通运输方便
⑶、传统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高度开放的对外经济;②比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③大批廉价的 劳动力;④小城镇土地租金低;⑤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⑤广阔的国内、 国际市场;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西 洋
西、西班牙以北
50°N
地中海
二、法国地形特征: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 和缓; 以冰川地貌为主;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海湾。
巴黎盆地
中央高原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其启示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其启示

上海农村经济2019年第6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以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有力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安全与发展。

而我国要确保乡村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要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保障国内经济安全。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首先对法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模式、政府支持、合作组织和实现途径进行分析,借鉴其生产集约化和机械化的复合模式,并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法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

法国地处欧洲西部,5500多万公顷国土面积,其中农业用地占61%,耕地占32.6%,林地占27%,牧草用地占19%。

大面积的绿化和三面环海的地理构造,为法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气候支持。

法国采取以牧为主、农牧并重的农业发展方针,加上行之有效的农业政策使其农业发展程度在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

截至2017年底,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在全球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

法国农业发展历程可归结于农业摸索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两个阶段。

在20世纪中期以前,法国农业整体上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罗马帝国时期法国是欧洲主要的农耕地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地位提升,形成了与贵族并存的土地分配格局,农业土地更加分散化,小农经济仍然是农业生产主要的经营形式,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年增长率仅为1.2%-1.5%,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19世纪法国工业化取得了较大发展,为农业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持,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法国农业实现了由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进而向市场经济发展。

法国各个产业发展趋势

法国各个产业发展趋势

法国各个产业发展趋势法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元化的产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法国各个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法国各个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对法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农业产业法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产业一直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农业现代化是法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加快,法国农业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未来,法国农业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法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农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农业将成为法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法国将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和投入,推动有机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二、制造业法国制造业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法国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浪潮,法国制造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法国制造业将朝着高附加值、高技术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工业4.0的发展,法国制造业将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转型。

通过引入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同时,法国将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法国制造业将注重绿色制造和碳减排。

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提高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推动绿色制造和低碳制造的发展。

此外,法国还将积极开展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服务业法国服务业在法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未来,法国服务业将面临着服务数字化、服务创新和服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法国服务业将推进服务数字化的进程。

法国农业经济[1]

法国农业经济[1]

农业机械化
•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法国农业机械化经历了几个 阶段:
• (一)萌芽阶段 • 从19世纪下半叶起,法国开始使用拖拉机和动力
机械,农村出现了拖拉机; • (二)半机械化阶段 • 从本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农业现
代化稍有进展。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发展了畜 力牵引的半机械化。 • 战前法国农业机械化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1) 受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局限;(2)1929-1932年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破坏;(3)由于国内农机工业 薄弱,当时主要靠从美国进口拖拉机。
• 化学化还表现在塑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和配合饲料 工业的发展方面,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使法国 的农村建筑、水利化的喷灌管道及设备都发生了 很大变化。
• 法国除了实现机械技术的现代化以外,也特别重 视生物技术的现代化,把现代生物科学(遗传工 程学等)应用与农业,培育出许多作物和畜禽的 优良品种,实现了良种化。
法国农业经济
2020/11/24
法国农业经济[1]
• 法兰西共和国简称法国。位于欧洲西部, 领土略呈不规则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 连陆。在靠陆的三边中,东北与比利时、 卢森堡和德国接壤;东和东南与瑞士、意 大利及摩纳哥为邻;西南与西班牙和安道 尔毗连。在三边的水界中,东南濒地中海; 西临大西洋,西北与英国隔海相望。地理 位置比较优越,与世界各地联系也较方便, 这对法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法国农业经济[1]
• 法国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包括两种形式。在 现代化技术基础上,将工业、商业、金融 和各项服务等与农业有关的部门,以合同 或控股形式联合为一体,组成农工商联合 体的,称作垂直(或称纵向)一体化,以 合作社形式出现的称作平行(或称横向) 一体化。
法国农业经济[1]

新版第一讲 导论

新版第一讲  导论

续 返回
人均产量 (千克) 335 23 3.4 37.4 7 19.5
战后农业内部分工日益发展,粮食比重虽有下降,但始终是 最重要的农业部门。同时,粮食的增长,也促进了畜牧、水产等 其他农业部门的发展。
2. 农业垂直结构的演变
返回
二战后,农业的分工分业向纵深发展,
逐步形成农业产前部门、农业产中部门和农 业产后部门的产业系统。但农业的产前产后 部门,尤其是产后部门发展更快,农业与分 布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一些关联产业密
四、战后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农业的比重虽然下降,但其重要性仍在强化。
(二)战后世界农业空前增长。
(三)世界农业产业结构日益复杂和优化。
(四)世界农业的市场化。 (五)战后农业国际化。
(六)世界农业科技化。 (七)世界农村非农化。 (八)世界农业企业结构多样化和社会化。 (九)各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扩大化。 (十)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返回
农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规律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 动规律。 因此,特定外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就是外国农业经济的研究对象。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大方面: —— 各国的农业生产力状况:如农业生产发 展阶段、进程、水平、结构、资源、科技、组织以及 发展趋势,揭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各国的农业生产关系:即农业再生产过 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的经济利益关系。
返回
» ¨ ¾ Ì ¯ Õ Ç ² ¿ ¶ ¥ Ç × À ±Ö % 55 42
¿ ç Ì õ ö ¾ ¨§Ê Ê ¦ É ¼ ¿ ½ ² À £ Æ ¾ /Ç £
1800 1650 1500 1350 1200 1050 900 750 600 450 300 150 0 1970Ã ê Ç ï ¸ Í â à Ç ¿ 1380 100 1993Ã ê 1686 166

对19世纪法国小农经济的历史认识

对19世纪法国小农经济的历史认识

法 国小 农 经 济 之 所 以 继 续 盛 行 , 首 先 是 因 为 多 数 地 主 和
主 体 。 史 学 界 对 法 国 1 世 纪 小 农 经 济 的 评 价 呈 现 出肯 定 9
与 否 定 两种 不 同 的 观 点 。 本 文 探 讨 了 1 -- 法 国 小 农 经 9 纪  ̄ 济 盛 行 的 原 因 , 及 小 农 经 济 的 属 性 与 历 史 地 位 。 对 于 以 这 公 正地 评判 法 国小农 经 济的 历 史具 有 重要 的 作 用 关 键 词 :1 -- 9 纪  ̄ 法 国 小 农 经 济
着男 耕 女织 的传统 , 剩 余 纺织 品则 用 于市 场 交 换 . 一 其 另 方 面 .农 民 还 兼 做 其 他 各 行 的 手 工 业 者 和 手 工 业 雇 佣 工 人 , 量 的妇 女及 儿 童纷 纷 接受 工 场 的雇 佣 , 制 造商 或 大 为 承包 商 加工 产 品 。 管 l世 纪 中 叶后 , 村手 工 业 经济 逐 尽 9 农 渐 呈 衰 落 趋 势 , 过 , 第 二 帝 国 时 期 , 国 手 工 业 劳 动 不 在 法 雇 佣 的 工 人 比工 业 劳 动 雇 佣 的 工 人 还 多 1 多 [P4 农 民 倍 2l. ]1 ()
公 有地 。这样 , 农 们 能 够利 用 休耕 地 、 体 财产 来 发展 小 集 家 畜 、 禽养 殖 及 养 蚕 等 家 庭 副 业 , 获 取 辅 助食 物 、 家 并 燃
料 、 筑 材 料 等 。 存 的农 村 公 社 制 成 为 他 们 弥 缺 的 一 个 建 残 重要 保 障 。 与此 同时 , 于法 国资本 主 义发 展 不充 分 , 村个 体 由 农
手 工 业 者 仍 有 较 多 的 机 会 参 与 市 场 交 换 和 兼 做 雇 工 。 如 1 6 年 ,就 有 占 法 国 农 村 劳 动 者 总 数 1 .% 的 小 土 地 主 、 82 54 小 农 继 续 身 兼 雇 佣 工 人 身 份 [ 嘞。 - 工 业 劳 动 成 为 小 农 t T - 们 弥补 生 活 所需 的 又一 重 要保 障 。

法国重农主义

法国重农主义



理论贡献




“自然规律”的思想 强调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具有自己的规律性,人们的经济 活动只能按自然规律进行。具体来说,各行业之间形成的经 济关系构成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就是社会经济的“自然秩 序”。 比例价格:不仅使生产不亏本,还能继续经营且盈利的价格。 如果每种商品都按比例价格出售,就会彼此保持一定的比例 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一国财富。布阿吉尔贝尔认为商品的比 例价格是由个人劳动时间在各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的正确比 例决定的。 “不是有意识地,但是事实上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归结于了劳 动时间”(马克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布阿吉尔贝尔是劳 动价值论的最初奠,述及 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生活生产理论。
价格和价值理论

他力图在市场价格背后寻找商品的 “ 真正 价值 ” ,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劳动价值理论的 最初观点。体现了法国古典经济学说的民族 特点,又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具有 重要的启发价值。
时代背景

法国是农业大国,18世纪的法国,国民经济中以小农经济 为主,农奴制依然存在,封建农业生产方式广泛存在。 国王路易十六贪图享乐,大肆挥霍,修建凡尔赛宫,对农业 征收大量间接税,造成农业产品产量下降,价格压低,农业 负担过重。连年征战,人口锐减,农业劳动力不足,加之重 商主义政策的继续推行,大片土地被占用,社会矛盾重重, 经济每况愈下。 思想上,启蒙运动平等、理性、民主的观念深入民心,这就 为重农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自然秩序”的早期唯物主 义世界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平等、民主的启蒙思 想,人民才迫切需要一种社会变革来打击宗教神权,推翻封 建制度,重农主义哲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谷物论法兰西辩护书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时代背景?法国是农业大国18世纪的法国国民经济中以小农经济为主农奴制依然存在封建农业生产方式广泛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历史习惯来看,法国以种植小麦和甜菜为主。随着资本 主义的建立与发展,19世纪20年代以后,农业生产力有一 定进步,促使巴黎和北部地区最先形成小麦和甜菜的专业 化生产。法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形成带有欧洲式古老传统 的特点,如地中海的葡萄种植有悠久的历史、其年产量有 1000万吨,地中海地区八省的葡萄酒产量占全国的 44.5%。
法国农业经济(1)
• (三)初步实现机械化阶段 •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54年是法国初步实现机械化阶段。
在此期间,由于遭受战争的破坏和政局动荡不稳,法国农 业现代化的进展是缓慢的。 • (四)全面实现机械化阶段 • 1954年越南战争结束,使法国摆脱了沉重负担,有可能把 较多的资本投入农业。因此,从1955年开始出现农业机械 化的高涨。可以说,1955年成为动力牵引机械开始取代畜 力牵引机械的转折之年,此后,法国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大 大加快。 • 法国在发展农业机械化方面采取了财政扶持的政策。 • 近年来,法国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又将电子、激 光、遥感、人工智能用于农业,使机械化向自动化方向发 展。法国农用运输汽车数量大,种类多。
• 法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业在历史上是落后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农业迅速恢复。现在, 法国已成为欧盟农产品和农业食品最大生产国及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1994年, 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甜菜产量居世界 第二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肉类产量居世 界第四位,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法国农业经济(1)
• 在与小农经济广泛存在的同时,农业中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也逐渐成长起来,其具体表现是。一方 面,在小农破产的过程中有少数富裕农民开始购 买土地,组织起资本主义农场。另一方面,在革 命时期掠夺了大量地产的资产阶级,也逐渐实行 资本主义经营。
法国农业经济(1)
两次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法国农业经济(1)
• (一)流通合作社 • (二)农业生产性合作社 • (三)农业服务合作社 • (四)农业信贷合作社
法国农业经济(1)
农业产业一体化
• 所谓农业产业一体化就是农业生产、生产资料供 应和农产品加工、销售部门共同结合形成的有机 系统。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统一经营,不仅可以 相互协调,提高效率,而且还有利于相互促进, 增加效益。
• 法国在种植业方面也已经全部实现良种化,而且
不断培育出新品种。
法国农业经济(1)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有高效率的农业为其 服务,农业专业化是其主条件、历史习惯和新技术影响三 个因素。
•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地区间的不 同分工,地区间的分工是地区专业化形成的基础。 每一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产品。
法国农业经济(1)
农业合作社
• 法国这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农业合作社,具有两个 基本特点。
• 第一个特点,法国农业合作社建立在家庭农场基 础之上。它保留着农户对家庭农场的私有制和完 全自由的经营权,而且通过合作还起到了稳定和 巩固私有制家庭农场的作用。
法国农业经济(1)
• 第二个特点,法国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形式是流通 领域合作社。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前阶 段(即产前部门,如供应农用资料、种子、饲料、 幼畜雏禽,以及人工配种、生产设计、农田建设 等)、农业生产后阶段(即产后部门,如运输、 加工、仓储、销售、烘干、冷冻、出口等)的合 作社以及涉及农业生产前阶段、生产阶段和生产 后阶段的农业信贷合作社。
法国农业经济(1)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
• 法国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既濒临广阔的水域,又 邻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位于中央高原和阿 尔卑斯山之间的索恩—罗讷谷地,自古就是沟通 北海和地中海国家的捷径。
• 总的来说,法国平原广大,气候温和,在欧洲国 家,它的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是最有利的。
• 法国是西欧国家中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土地利 用率较高。
法国农业经济(1)
• 法国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包括两种形式。在 现代化技术基础上,将工业、商业、金融 和各项服务等与农业有关的部门,以合同 或控股形式联合为一体,组成农工商联合 体的,称作垂直(或称纵向)一体化,以 合作社形式出现的称作平行(或称横向) 一体化。
法国农业经济(1)
• 法国纵向一体化有两种类型: • (一)农工商互相控股投资的类型
是近30年来,法国农业取得重大发展已成 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 出口国,有欧洲联盟“粮仓” 之称。
法国农业经济(1)
第一节 法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简史 • 资产阶段革命前的农业概况
•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法国农村是建立在封建 土地制度基础上,其全部土地都属于封建主所有。 将土地租佃给农民耕种,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 和压迫。
法国农业经济(1)
第四节法国的农业危机和农业政策
• 法国农场专业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起来 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机械化引起的。法 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也就是农场的专业化过程。

法国农业经济(1)
(三)工艺专业化
• 农业生产实现了工艺专业化以后,农场主就不需 要从头到尾完成全部工艺,他只生产工艺过程中 的一、二种中间产品。这种工艺专业化的发展是 农业工业化的结果,它是农业综合体既有分工又 互相联系的一体化表现形式。
法国农业经济(1)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 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部门结构,受自然条件和传 统习惯的影响,但多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法国 农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农业生产部门结构逐渐调整、 改善的过程,即从以种植业为主,牧业、林业为 辅的近代农业生产结构向以牧为主,农、林、牧 并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转化的过程。
法国农业经济(1)
法国农业经济(1)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化学化是生物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科学
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国农业实现了集约经营。化学化则是
集约化最好的技术之一。

化肥工业的特点是产量大,用户广,产品面向农村,
运输线长,大量化肥长途运输,运费和成本相当高。而化
肥工业技术要求高,又不宜分散设厂,现在企业规模越来
• 这是城乡资本交织的最新形式之一。它是由工业、 商业、金融和农业企业以互相控股投资形式组成 的联合企业。这种联合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 销售过程中,分工合作,合理组织劳动,互相协 调,带来空前未有的效益。
法国农业经济(1)
• (二)垂直合同关系的类型
• 通过合同把与农业有关的行业组成综合体,也称 为垂直的不完全一体化。这种类型比例最大,也 是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产业一体化最普 遍的形式。
危机。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全面展开。
法国农业经济(1)
• 总之,在二次大战期间,由于自然灾害、战争
和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法国的农业生产基本 上处于停滞状态。农村中小农经济一直占主要地 位,但是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形成和发 展起来。
法国农业经济(1)
第二节 法国农业的生产力
•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法国农业经济(1)
• 技术进步对法国地区专业化也有很大影响,从美 国引进了适于巴黎地区气候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 改良了玉米的地区配置,从而使巴黎地区也适宜 种玉米。
法国农业经济(1)
• (二)农场专业化
• 法国的大多数农场基本上都实现了专业化,这些 农场由过去生产多种产品而逐步走向生产二、三 种以至专门生产某一种产品。
法国农业经济(1)
2020/11/24
法国农业经济(1)
• 法兰西共和国简称法国。位于欧洲西部, 领土略呈不规则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 连陆。在靠陆的三边中,东北与比利时、 卢森堡和德国接壤;东和东南与瑞士、意 大利及摩纳哥为邻;西南与西班牙和安道 尔毗连。在三边的水界中,东南濒地中海; 西临大西洋,西北与英国隔海相望。地理 位置比较优越,与世界各地联系也较方便, 这对法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
•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法国农业机械化经历了几个 阶段:
• (一)萌芽阶段 • 从19世纪下半叶起,法国开始使用拖拉机和动力
机械,农村出现了拖拉机; • (二)半机械化阶段 • 从本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农业现
代化稍有进展。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发展了畜 力牵引的半机械化。 • 战前法国农业机械化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1) 受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局限;(2)1929-1932年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破坏;(3)由于国内农机工业 薄弱,当时主要靠从美国进口拖拉机。
法国农业经济(1)
• 法国的地区专业化在农业机械化之前就已经初步 形成,而农场专业化是在农业机械化高潮过程中 实现的,只有工艺专业化是在农业工业化和商业 化基础上,即各种工序全部机械化、农场建筑设 备现代化和部分自动化的时候发展起来的。
法国农业经济(1)
第三节 法国农业的生产关系
• 法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是家庭农场。法国家庭 农场的数量逐年减少,法国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 不断扩大。
法国农业经济(1)
• 法国位于西欧,国土面积55.16万平方公 里,位居俄罗斯、乌克兰之后,列欧洲第 三位。人口 5800万人(1997年),次于俄 罗斯、德国、英国、意大利,居欧洲第五 位。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好, 利于农业发展。
• 法国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法国是西欧最大的农业国,战后特别
法国农业经济(1)
• 法国的地区专业化,按其自然条件又把大的专业地区分成 一些小专业区。全国共分成470个小的农业经济区。大经 济区下设小经济区,这就把全国广大地区都变为专业化的 生产地区;由小经济区合成大经济区就构成了以一种或几 种主要作物为核心的多种经营。这就是法国农业生产的地 区专业化与整体多样化的重大特点 。
法国农业经济(1)
• 资本主义农业的确立 • 到18世纪末期,法国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
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首先,封建制度使 农业生产长期陷于停滞落后状态;其次,封建制 度使法国不能形成统一的经济整体。国内阶级矛 盾日益加深,终于在1789年爆发了具有世界历史 意义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